首页 > 临床医学论文百科 > 太阳病辨证规律分析论文

太阳病辨证规律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

太阳病辨证规律分析论文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 (1条)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卫气驱表抗邪,脉气鼓动。 *头项强痛:太阳经气不利。 *恶寒:卫气不能正常温煦体表。 △本条指出了太阳为病的基本脉症。太阳经为六经之首,主表而统营卫,有卫外抗御外邪侵袭的功能,故为一身之外藩。当外邪伤人,太阳首当其冲,卫行脉外,必先受邪,卫被邪扰,与邪搏争,阳浮而盛,肤表必热,脉搏必浮。卫阳因邪扰不能正常卫外则恶寒。足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外邪袭入太阳经络,经气不利,营阴滞涩,则头项强痛。 ❤《灵枢·经脉》循行路线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体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六经头痛 太阳头痛:前额、巅顶、枕部,连及项背,或颈部连肩。 阳明头痛:前额、眉棱骨、面颊,或痛及齿龈,或颜面疼痛。 少阳头痛:侧头部。可及耳、目外眦。 太阴头痛:不定。全头痛or局部痛。 少阴头痛:不定。全头痛多见。 厥阴头痛:不定。巅顶、颜面痛多见,or全头痛。 ❤《医学传心录》六经头痛歌诀头疼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 2.(12条)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仲景群方之冠) *阳浮而阴弱:卫强营弱,卫阳病理性亢进,营阴相对性不足。 *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则见鼻鸣。 *干呕:胃为卫气之源,表气失和,影响于胃,胃气上逆,则见干呕。 △太阳中风证的病理是阳浮而阴弱,在症状上表现为发热、汗出。病机是风邪袭表,营弱卫强(营卫不和)。治疗应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 3.(34条) 热证·葛根芩连汤证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表里同治,治协表热利证) △误下导致部分表热被下引,内陷大肠,形成肠热下利。肠热上迫于肺,肺气不利而作喘。肠热外蒸于表,津液外泄而汗出。当汗反下,必致表证不解,阳气仍然趋表抗邪,故脉搏上促两寸。(只要下后脉促,就说明表证未解)所以此证是里热下利兼表热不罢,治疗应解表清里,燥湿止利。 协表热利葛根芩连汤 ❤表证未解,又兼下利 协表寒利桂枝人参汤 4.(35条)太阳伤寒证·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营阴瘀滞,故疼痛明显。(故开腠理) *无汗:伤寒证的特点。寒邪收引、凝滞,腠理闭塞,汗孔不开,卫气不宣,故无汗。 *喘:表闭,肺气不宣。 △太阳伤寒证的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滞,营阴滞涩。治疗:开腠发汗,宣肺定喘。 5.(40条) 太阳伤寒兼证·小青龙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或然证: 水饮内停,气不化津则渴 水饮下趋于大肠则下利 水饮流动不拘水气上逆咽喉则噎 水停膀胱失于气化则小便不利少腹满 影响肺气的肃降则喘 △病机:表寒里饮。治疗:发汗解表,宣化水饮。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肺又为水之上源,中焦与肺宿有寒痰水饮,复感风寒,内外合邪,而致外寒内饮证。 6.(71条)蓄水证·五苓散证 [if !supportLists]1) [endif]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2)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太阳病汗不如法→伤津-胃中干烦躁不得眠                →伤阳-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渴:不要急于滋阴,可能是阳气不通。伤了三焦、膀胱之阳,水液代谢失调。 △表里同治。 水气为病的临床特征:口渴与小便不利并见。 大汗伤津,胃燥生烦,影响睡眠,此为一时乏津。大汗伤阳就不这么简单了,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大汗耗伤三焦、膀胱的阳气,三焦乃水道,膀胱乃州都,二腑气化失职,水饮内停,水液难以上承于舌则消渴,难以下输膀胱则小便不利。 7.(102条)太阳病变证·脾虚证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病机:里虚不耐邪扰。治疗:建补中焦,补益气血。寓汗于补,表里兼顾。 8.(138条)太阳病变证·结胸证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夏连蒌) △热实结胸的轻证,部位局限在心下,不按不痛,远比不上大结胸的疼痛拒按,故治疗以清热涤痰开结为主。 9.(157条)太阳经变证·痞证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皮散水饮,勿去。 *干噫食臭:饮食不消则作腐,胃气不降则上逆。 *雷鸣下利:升降失常,水走肠间,故见。 △痞硬兼水气不化。且水气较重。 治疗:和胃泻心消痞,宣散水气。 素体脾胃虚弱,汗后表虽解,胃气却呆滞,痞不运化,湿浊壅聚,形成痞硬。 10.(161条)痞证类似证·痰气痞(痰阻气逆)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只嗳气,无利,以气上逆为主。 △汗吐下后,表证已解,中气必伤,但并不是心下痞硬,故并非痞证。 治疗:和胃消痰降逆。 11.(177条)太阳病变证·阴阳两虚证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里面的酒是清酒(冬酿夏成) △治疗:益气养血,复阳通脉。 病机:素体心阴阳不足,感受寒邪,导致心阴阳俱虚。心阴血虚则无以所养,故脉行滞涩;心阳气虚则无力鼓动,故心阵阵悸动。 ❤促结代:皆为脉搏节律不齐有间歇。 促: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结: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 代: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歇止,且间歇的时间较长。缓而一止,止有定数。

《伤寒论》中将病定义为六种,其中有三阳、三阴,“太阳病”作为三阳中的一个,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且以刘力红教授给的思路来简要梳理一下,期望能够给大家一个简要可懂的表述。我们从病机条文、时相条文对称来解读“太阳病”的病机、病剧、病解与治愈。 太阳篇中第1条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个病机条文讲了三个脉证,一是脉浮,二是头项强痛,三是恶寒,这三个脉证便是鉴别太阳病的关键所在。根据刘力红教授的解读以及《伤寒论》的病机条文,可以知道,这三种脉证是或然关系,有其一二便可以断定其是太阳病,而不是三者都要具备。 具体解读看,这个脉浮,有五个思考点,一是脉之所在,病之所在。脉浮因为邪气犯表,阳气应之出表抗邪,脉便随阳而外浮。二是人法地,太阳主寒水,在地球上这个最高就是喜马拉雅山,这便于脉浮的最高脉相应。三是太阳重脉,因为太阳主水,是阳中之阳;少阴为水火之藏。因此,《伤寒论》中提纲条文中直接言脉,太阳是“脉浮”,少阴是“脉微细”。四是肺朝百脉,肺处华盖,为水之源。我们知道北方水,而肺归西方,为什么是水之源?这需要关切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逻辑关系才可以解读。后天八卦中坎水居于正北,所以有北方生水,水属北方,是从后天角度说的。在先天八卦里,坎水居于正西方金位,这个西在地上倒也是跟长江、黄河的源头对位了,也印证的肺为水之源的说法。而这个先后天的关系是体用关系,以先天为源为体,以后天为流为用。五是上善若水,人体主水的是肾,肾为水藏,在五藏中处于最低位置,而肾之华在发,又处在人体最高位置,一个至高,一个至下,几于道的深意也就出来了。 这个头项强痛也需要说两点,一是太阳之位主头项,主要是浮脉是最高的脉,头项是人的最高处,所以对应太阳;二是项为太阳专位,项是太阳主河流的端口,在人则是受枕之处。而这个“强”与寒有关,治疗此端口则必要土来对应。 恶寒也要解读两点,一是表受邪,太阳开机必受阻,阳气外出障碍,不敷肌表,所以恶寒。二是恶寒强调主观感受,注重形而上多一些。 太阳病时相条文中言及欲解时,即疾病有可能解除,或者有可能痊愈,或者有可能减轻的时间区域。也就是巳午未,从一天来讲就是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时段,从一个月来讲就是月望前后时段,从一年来讲就是四五六月这个区域。太阳病的要素主要是病位在表,病性多寒,开机受病。而在欲解时,开方就是开欲解时,开这个时间。比如这个太阳病,开一个巳午未的时间,就是麻黄汤,气温热、性开发,服后身暖汗出,仿佛置身于夏日的火热之中。这就相当于用麻黄汤模拟打造了一个巳午未时相。 欲作时正好与欲解时对冲,在亥子丑位,如果一个咳嗽或者腹痛,它在日周期内有很强的规律性,比如在亥子丑这段时间发作或加剧,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它有太阳病的可能。这就是太阳病,在表,性寒,开机受病,在亥子丑发作,在巳午未缓解而可营造这个时位以治愈。

太阳病辨证论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①。若发汗已,身灼热②者,名风温③。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④,鼻息必鼾⑤,语言难出⑥。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⑦;若被火⑧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⑨,若火熏之⑩。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注解】 ①温病:外感温热之邪,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为主要脉证,是太阳病中的一种证型,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②灼热:身热显著,扪之灼手,形容发热严重。 ③风温:太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④多眠睡:嗜睡状态,非常人之熟睡。 ⑤鼾(hān):呼吸时鼻中发出的响声。 ⑥语言难出:语言不清晰,謇涩难出。 ⑦失溲:大小便失禁。溲,一般指小便,但此处却是指二便失禁。 ⑧被火:误用火法治疗。火,指温针、烧针、灸法、熏法、熨法等一类的治疗方法。 ⑨时瘛疚:阵发性手足抽搐。瘛(chì),收缩。疭(zòng),松弛。 ⑩若火熏之:如果使用火熏的方法治疗。另有医家将“若”解释为“像”,形容肤色晦暗,像火熏过一样。 逆:指误治。正确的治疗为顺,误治则为逆。 【解读】 本条提出温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这与太阳中风、伤寒的发热、必恶风寒、口不渴等有明显的区别。温病是温热之邪所致,温为阳邪,最易伤津耗液,故起病之初,在发热的同时便有口渴。因温热之邪重在伤人阴液,故多不恶寒。 当温热之邪初袭机体时,致使卫外功能失常,亦可有短暂微恶风寒的表现。温病初起,当用辛凉解表法以清透热邪。医者切不可认为是风寒束表而使用辛温发汗剂,否则,以热助热,重伤津液,则致变证丛生。《伤寒例》中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示人以温治温的危险性。“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为风温”,即是此例。 风温这一变证,除津伤热盛,表现为全身高热灼手外,尚见邪热充斥于表,气血外应,脉搏寸关尺三部皆浮盛有力。阳热过盛,逼迫营阴外泄则自汗出。热伤津气,所以身重。热盛神昏,则多眠睡,鼻息如鼾,语言难出。凡此种种,均为温病误治所致的不良后果。风温本属热盛津伤之证,宜用甘寒之剂清热养阴救治,切忌苦寒泄下、火劫取汗等法,否则更是遗患无穷。 医者不察,复用下法,夺其阴液,化源枯竭,则小便短少而不利。阴津不能上荣于目,加之热扰神明,进而双目直视,转动不灵,神智昏迷,二便失去约束而自遗。如果再用火法治疗,则火热内攻,致热毒炽盛,身发黄色,重则热盛动风,发如惊痫,或时有四肢抽搐。“火气虽微,内攻有力”,一次误治,也许还能迁延时日;再次误治,就只能是加速病人的死亡了。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 (1条)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卫气驱表抗邪,脉气鼓动。 *头项强痛:太阳经气不利。 *恶寒:卫气不能正常温煦体表。 △本条指出了太阳为病的基本脉症。太阳经为六经之首,主表而统营卫,有卫外抗御外邪侵袭的功能,故为一身之外藩。当外邪伤人,太阳首当其冲,卫行脉外,必先受邪,卫被邪扰,与邪搏争,阳浮而盛,肤表必热,脉搏必浮。卫阳因邪扰不能正常卫外则恶寒。足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外邪袭入太阳经络,经气不利,营阴滞涩,则头项强痛。 ❤《灵枢·经脉》循行路线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体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六经头痛 太阳头痛:前额、巅顶、枕部,连及项背,或颈部连肩。 阳明头痛:前额、眉棱骨、面颊,或痛及齿龈,或颜面疼痛。 少阳头痛:侧头部。可及耳、目外眦。 太阴头痛:不定。全头痛or局部痛。 少阴头痛:不定。全头痛多见。 厥阴头痛:不定。巅顶、颜面痛多见,or全头痛。 ❤《医学传心录》六经头痛歌诀头疼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 2.(12条)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仲景群方之冠) *阳浮而阴弱:卫强营弱,卫阳病理性亢进,营阴相对性不足。 *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则见鼻鸣。 *干呕:胃为卫气之源,表气失和,影响于胃,胃气上逆,则见干呕。 △太阳中风证的病理是阳浮而阴弱,在症状上表现为发热、汗出。病机是风邪袭表,营弱卫强(营卫不和)。治疗应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 3.(34条) 热证·葛根芩连汤证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表里同治,治协表热利证) △误下导致部分表热被下引,内陷大肠,形成肠热下利。肠热上迫于肺,肺气不利而作喘。肠热外蒸于表,津液外泄而汗出。当汗反下,必致表证不解,阳气仍然趋表抗邪,故脉搏上促两寸。(只要下后脉促,就说明表证未解)所以此证是里热下利兼表热不罢,治疗应解表清里,燥湿止利。 协表热利葛根芩连汤 ❤表证未解,又兼下利 协表寒利桂枝人参汤 4.(35条)太阳伤寒证·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营阴瘀滞,故疼痛明显。(故开腠理) *无汗:伤寒证的特点。寒邪收引、凝滞,腠理闭塞,汗孔不开,卫气不宣,故无汗。 *喘:表闭,肺气不宣。 △太阳伤寒证的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滞,营阴滞涩。治疗:开腠发汗,宣肺定喘。 5.(40条) 太阳伤寒兼证·小青龙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或然证: 水饮内停,气不化津则渴 水饮下趋于大肠则下利 水饮流动不拘水气上逆咽喉则噎 水停膀胱失于气化则小便不利少腹满 影响肺气的肃降则喘 △病机:表寒里饮。治疗:发汗解表,宣化水饮。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肺又为水之上源,中焦与肺宿有寒痰水饮,复感风寒,内外合邪,而致外寒内饮证。 6.(71条)蓄水证·五苓散证 [if !supportLists]1) [endif]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2)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太阳病汗不如法→伤津-胃中干烦躁不得眠                →伤阳-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渴:不要急于滋阴,可能是阳气不通。伤了三焦、膀胱之阳,水液代谢失调。 △表里同治。 水气为病的临床特征:口渴与小便不利并见。 大汗伤津,胃燥生烦,影响睡眠,此为一时乏津。大汗伤阳就不这么简单了,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大汗耗伤三焦、膀胱的阳气,三焦乃水道,膀胱乃州都,二腑气化失职,水饮内停,水液难以上承于舌则消渴,难以下输膀胱则小便不利。 7.(102条)太阳病变证·脾虚证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病机:里虚不耐邪扰。治疗:建补中焦,补益气血。寓汗于补,表里兼顾。 8.(138条)太阳病变证·结胸证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夏连蒌) △热实结胸的轻证,部位局限在心下,不按不痛,远比不上大结胸的疼痛拒按,故治疗以清热涤痰开结为主。 9.(157条)太阳经变证·痞证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皮散水饮,勿去。 *干噫食臭:饮食不消则作腐,胃气不降则上逆。 *雷鸣下利:升降失常,水走肠间,故见。 △痞硬兼水气不化。且水气较重。 治疗:和胃泻心消痞,宣散水气。 素体脾胃虚弱,汗后表虽解,胃气却呆滞,痞不运化,湿浊壅聚,形成痞硬。 10.(161条)痞证类似证·痰气痞(痰阻气逆)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只嗳气,无利,以气上逆为主。 △汗吐下后,表证已解,中气必伤,但并不是心下痞硬,故并非痞证。 治疗:和胃消痰降逆。 11.(177条)太阳病变证·阴阳两虚证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里面的酒是清酒(冬酿夏成) △治疗:益气养血,复阳通脉。 病机:素体心阴阳不足,感受寒邪,导致心阴阳俱虚。心阴血虚则无以所养,故脉行滞涩;心阳气虚则无力鼓动,故心阵阵悸动。 ❤促结代:皆为脉搏节律不齐有间歇。 促: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结: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 代: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歇止,且间歇的时间较长。缓而一止,止有定数。

伤寒太阳病辨证论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①。若发汗已,身灼热②者,名风温③。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④,鼻息必鼾⑤,语言难出⑥。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⑦;若被火⑧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⑨,若火熏之⑩。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注解】 ①温病:外感温热之邪,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为主要脉证,是太阳病中的一种证型,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②灼热:身热显著,扪之灼手,形容发热严重。 ③风温:太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④多眠睡:嗜睡状态,非常人之熟睡。 ⑤鼾(hān):呼吸时鼻中发出的响声。 ⑥语言难出:语言不清晰,謇涩难出。 ⑦失溲:大小便失禁。溲,一般指小便,但此处却是指二便失禁。 ⑧被火:误用火法治疗。火,指温针、烧针、灸法、熏法、熨法等一类的治疗方法。 ⑨时瘛疚:阵发性手足抽搐。瘛(chì),收缩。疭(zòng),松弛。 ⑩若火熏之:如果使用火熏的方法治疗。另有医家将“若”解释为“像”,形容肤色晦暗,像火熏过一样。 逆:指误治。正确的治疗为顺,误治则为逆。 【解读】 本条提出温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这与太阳中风、伤寒的发热、必恶风寒、口不渴等有明显的区别。温病是温热之邪所致,温为阳邪,最易伤津耗液,故起病之初,在发热的同时便有口渴。因温热之邪重在伤人阴液,故多不恶寒。 当温热之邪初袭机体时,致使卫外功能失常,亦可有短暂微恶风寒的表现。温病初起,当用辛凉解表法以清透热邪。医者切不可认为是风寒束表而使用辛温发汗剂,否则,以热助热,重伤津液,则致变证丛生。《伤寒例》中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示人以温治温的危险性。“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为风温”,即是此例。 风温这一变证,除津伤热盛,表现为全身高热灼手外,尚见邪热充斥于表,气血外应,脉搏寸关尺三部皆浮盛有力。阳热过盛,逼迫营阴外泄则自汗出。热伤津气,所以身重。热盛神昏,则多眠睡,鼻息如鼾,语言难出。凡此种种,均为温病误治所致的不良后果。风温本属热盛津伤之证,宜用甘寒之剂清热养阴救治,切忌苦寒泄下、火劫取汗等法,否则更是遗患无穷。 医者不察,复用下法,夺其阴液,化源枯竭,则小便短少而不利。阴津不能上荣于目,加之热扰神明,进而双目直视,转动不灵,神智昏迷,二便失去约束而自遗。如果再用火法治疗,则火热内攻,致热毒炽盛,身发黄色,重则热盛动风,发如惊痫,或时有四肢抽搐。“火气虽微,内攻有力”,一次误治,也许还能迁延时日;再次误治,就只能是加速病人的死亡了。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 (1条)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卫气驱表抗邪,脉气鼓动。 *头项强痛:太阳经气不利。 *恶寒:卫气不能正常温煦体表。 △本条指出了太阳为病的基本脉症。太阳经为六经之首,主表而统营卫,有卫外抗御外邪侵袭的功能,故为一身之外藩。当外邪伤人,太阳首当其冲,卫行脉外,必先受邪,卫被邪扰,与邪搏争,阳浮而盛,肤表必热,脉搏必浮。卫阳因邪扰不能正常卫外则恶寒。足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外邪袭入太阳经络,经气不利,营阴滞涩,则头项强痛。 ❤《灵枢·经脉》循行路线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体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六经头痛 太阳头痛:前额、巅顶、枕部,连及项背,或颈部连肩。 阳明头痛:前额、眉棱骨、面颊,或痛及齿龈,或颜面疼痛。 少阳头痛:侧头部。可及耳、目外眦。 太阴头痛:不定。全头痛or局部痛。 少阴头痛:不定。全头痛多见。 厥阴头痛:不定。巅顶、颜面痛多见,or全头痛。 ❤《医学传心录》六经头痛歌诀头疼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 2.(12条)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仲景群方之冠) *阳浮而阴弱:卫强营弱,卫阳病理性亢进,营阴相对性不足。 *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则见鼻鸣。 *干呕:胃为卫气之源,表气失和,影响于胃,胃气上逆,则见干呕。 △太阳中风证的病理是阳浮而阴弱,在症状上表现为发热、汗出。病机是风邪袭表,营弱卫强(营卫不和)。治疗应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 3.(34条) 热证·葛根芩连汤证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表里同治,治协表热利证) △误下导致部分表热被下引,内陷大肠,形成肠热下利。肠热上迫于肺,肺气不利而作喘。肠热外蒸于表,津液外泄而汗出。当汗反下,必致表证不解,阳气仍然趋表抗邪,故脉搏上促两寸。(只要下后脉促,就说明表证未解)所以此证是里热下利兼表热不罢,治疗应解表清里,燥湿止利。 协表热利葛根芩连汤 ❤表证未解,又兼下利 协表寒利桂枝人参汤 4.(35条)太阳伤寒证·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营阴瘀滞,故疼痛明显。(故开腠理) *无汗:伤寒证的特点。寒邪收引、凝滞,腠理闭塞,汗孔不开,卫气不宣,故无汗。 *喘:表闭,肺气不宣。 △太阳伤寒证的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滞,营阴滞涩。治疗:开腠发汗,宣肺定喘。 5.(40条) 太阳伤寒兼证·小青龙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或然证: 水饮内停,气不化津则渴 水饮下趋于大肠则下利 水饮流动不拘水气上逆咽喉则噎 水停膀胱失于气化则小便不利少腹满 影响肺气的肃降则喘 △病机:表寒里饮。治疗:发汗解表,宣化水饮。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肺又为水之上源,中焦与肺宿有寒痰水饮,复感风寒,内外合邪,而致外寒内饮证。 6.(71条)蓄水证·五苓散证 [if !supportLists]1) [endif]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2)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太阳病汗不如法→伤津-胃中干烦躁不得眠                →伤阳-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渴:不要急于滋阴,可能是阳气不通。伤了三焦、膀胱之阳,水液代谢失调。 △表里同治。 水气为病的临床特征:口渴与小便不利并见。 大汗伤津,胃燥生烦,影响睡眠,此为一时乏津。大汗伤阳就不这么简单了,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大汗耗伤三焦、膀胱的阳气,三焦乃水道,膀胱乃州都,二腑气化失职,水饮内停,水液难以上承于舌则消渴,难以下输膀胱则小便不利。 7.(102条)太阳病变证·脾虚证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病机:里虚不耐邪扰。治疗:建补中焦,补益气血。寓汗于补,表里兼顾。 8.(138条)太阳病变证·结胸证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夏连蒌) △热实结胸的轻证,部位局限在心下,不按不痛,远比不上大结胸的疼痛拒按,故治疗以清热涤痰开结为主。 9.(157条)太阳经变证·痞证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皮散水饮,勿去。 *干噫食臭:饮食不消则作腐,胃气不降则上逆。 *雷鸣下利:升降失常,水走肠间,故见。 △痞硬兼水气不化。且水气较重。 治疗:和胃泻心消痞,宣散水气。 素体脾胃虚弱,汗后表虽解,胃气却呆滞,痞不运化,湿浊壅聚,形成痞硬。 10.(161条)痞证类似证·痰气痞(痰阻气逆)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只嗳气,无利,以气上逆为主。 △汗吐下后,表证已解,中气必伤,但并不是心下痞硬,故并非痞证。 治疗:和胃消痰降逆。 11.(177条)太阳病变证·阴阳两虚证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里面的酒是清酒(冬酿夏成) △治疗:益气养血,复阳通脉。 病机:素体心阴阳不足,感受寒邪,导致心阴阳俱虚。心阴血虚则无以所养,故脉行滞涩;心阳气虚则无力鼓动,故心阵阵悸动。 ❤促结代:皆为脉搏节律不齐有间歇。 促: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结: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 代: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歇止,且间歇的时间较长。缓而一止,止有定数。

太阳病辨证纲要论文



一、太阳病的提纲: “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三个症状同时出现,它提示了太阳肌表受邪所表现的临床特征。 太阳病主要是表证 。 《医宗金鉴》将太阳分三:①、体之太阳,也称为通体太阳,主全身的皮肤毫毛肌腠,所以会有浑身疼痛。②、经之太阳,也称为分部太阳,主头项脊背,主要是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③、腑之太阳,主要是太阳膀胱腑的蓄水证和蓄血证。经腑相连,这个很重要,后面很多条文会涉及到。 二、太阳病的成因 :主要是风寒邪气侵袭人体的体表,少数情况就是少阴病,阳气恢复以后,脏邪还腑, 阴病出阳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在《伤寒论》讨论太阳和少阴关系的时候,少阴病阴病出阳,是太、少之间邪气相互转换的很重要依据。 三、太阳病的病位 :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也涉及到手太阴肺的病变。 分析病的生理变化,主要包括经络、脏腑、脏腑的功能、脏腑的气化。 (一)、 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特点来看,从头到脚,行于人体的头项,后背,是人体最长的,穴位最多的一条经脉,特别是它 上连风府和督脉相通,下络腰肾,和肾相连,它就可以借助督脉和肾中的阳气来主管一身的表阳。②、足太阳经的经别散布于心,就沟通了太阳和心的关系。 (二) 、 足太阳膀胱腑,它是主气化的 。一方面它可以化生太阳的阳气,作为一个水腑,它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 通过气化化生阳气 ,这个阳气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同时也通过三焦这个水火的通道向体表输布。另一个气化的机能, 就是参与水液代谢 ,可以把体内的废水排出体外,也可以把一部分水, 气化成津液 ,然后向各个器官输布,使津液输布上承。 (三) 、太阳的阳气的量是三阳中量最大的,这种阳气是输布于体表, 主要功能是温养肌表、调节体温、防御外邪。 因为人体的体表面积最大,如果这种阳气不强大的话,它就不可能“司开阖,肥腠理,卫外而为固”,这些是从生理上来讲的。也称“巨阳”、“大阳”。 ①、太阳的阳气它主要化生于下焦 ,通过膀胱的气化,借助膀胱经和三焦向体表输布,所以《黄帝内经》才有“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的话。 ②、阳气在体表的不断消耗,还需借助中焦脾胃摄入的水谷精微来不断的补充能量,所以说 太阳的阳气补充于中焦。 ③、太阳的阳气在向体表输布的过程中,还需借助肺气的宣气,才能够均匀地布达于体表,完成在体表的温养,调节体温,防御外邪的功能,所以说 太阳的阳气宣发于上焦。 在《黄帝内经》中说过“卫出下焦、卫出中焦、卫出上焦”,太阳的阳气“化生于下焦、补充于中焦、宣发于上焦”,那么太阳的阳气与卫气是什么关系? 太阳阳气输布于体表就是卫气,功能是一样的,古医家才说“太阳主表而统营卫”。 四、太阳病的证候分类和治法  1本证、2变证、3类证 1、本证: ①、表证(经证):有汗(中风):桂枝汤;无汗(伤寒):麻黄汤;麻桂合方(小汗方),桂枝汤和麻黄汤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加减应用。                 ②、腑证:气分证:太阳蓄水证:五苓散;血分证:太阳畜血证: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或抵当丸。 1)、表证,太阳主表而统营卫,管理汗孔开阖,调节体温。当太阳被风寒邪气所伤,它的管理汗孔开阖的功能受到影响,有时汗孔开而不阖,表现为有汗;有时汗孔闭而不开,就表现为无汗。有汗叫太阳中风证;无汗叫太阳伤寒证。 临床上,有些病人病程时间已经很长,营卫之气有所不足,而在表有轻度的寒邪闭郁,(为什么是寒邪?因为表现为无汗或少汗)用麻黄汤治疗,恐发汗太过于大,用桂枝汤又怕发汗力弱而不足把在表的寒邪发越出去,所以张仲景就创立了麻桂合方(小汗方):①、桂枝麻黄各半汤:用于表有小寒不解,营卫之气不足。②、桂枝二麻黄一汤。③、桂枝二越婢一汤②和③用于表有小寒不解,内有阳郁化热,证候又不如大青龙汤证严重。 2)、腑证:(1)、太阳的气分证:就是气化不利,出现了太阳蓄水证。①、太阳气化失司,废水排放功能发生了障碍而出现了小便不利、小便小。②、当津液不能够化生,而无法上承输布,就出现口渴、消渴、渴欲饮水等津液缺乏证候。③、当下焦水蓄,阻遏一焦气机,就出现少腹苦里急的感觉。④、如果表邪还未解,还可以有脉浮或者脉浮数,身微热的表证,治疗上用五苓散,外疏内利、表里两解。                 (2)、太阳的血分证:太阳表邪循经入腑化热,热和血结于下焦。①、膀胱虽为水腑,并不多血,但膀胱壁有血液的循环,是对整个泌尿系统对血液供应,所以蓄血证,它是整个泌尿系统的血液循环、微循环的障碍。②、由于血和热结于下焦,表现出或者少腹急结、或者少腹硬满的证候。③、又因为太阳膀胱的经别散布于心,当下焦血热瘀结,瘀热邪气循经上扰心神的时候,可以出现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如狂或发狂的精神症状。治疗上用:1)桃核承气汤:热势较重,较急,而瘀血刚形成的证候,以泻热为主,化瘀为辅。2)抵当汤:瘀血凝结比较重,比较急,而热邪已经收敛,以破血逐瘀为主,清热为辅。3)抵当丸:如果瘀热互结瘀血虽然形成,但病势和缓,热邪虽然有,但热势却非常轻微,用抵当丸化瘀缓消。 2、太阳变证 :是太阳病误治或者失治以后,使临床证候发生了异常的变化,而新变化的证候又不属于六经病的,不能采用六经的名称来命名。 变证的类型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者在脏、或者在腑、或者在胸腹腔变化多端。 治疗上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基本原则。 3、太阳类证:有悬饮,痰浊郁阻胸膈等,病的发病过程中有些表现类似于太阳表证,提出来便于和太阳病作鉴别。

伤寒辨太阳病证论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①。若发汗已,身灼热②者,名风温③。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④,鼻息必鼾⑤,语言难出⑥。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⑦;若被火⑧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⑨,若火熏之⑩。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注解】 ①温病:外感温热之邪,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为主要脉证,是太阳病中的一种证型,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②灼热:身热显著,扪之灼手,形容发热严重。 ③风温:太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④多眠睡:嗜睡状态,非常人之熟睡。 ⑤鼾(hān):呼吸时鼻中发出的响声。 ⑥语言难出:语言不清晰,謇涩难出。 ⑦失溲:大小便失禁。溲,一般指小便,但此处却是指二便失禁。 ⑧被火:误用火法治疗。火,指温针、烧针、灸法、熏法、熨法等一类的治疗方法。 ⑨时瘛疚:阵发性手足抽搐。瘛(chì),收缩。疭(zòng),松弛。 ⑩若火熏之:如果使用火熏的方法治疗。另有医家将“若”解释为“像”,形容肤色晦暗,像火熏过一样。 逆:指误治。正确的治疗为顺,误治则为逆。 【解读】 本条提出温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这与太阳中风、伤寒的发热、必恶风寒、口不渴等有明显的区别。温病是温热之邪所致,温为阳邪,最易伤津耗液,故起病之初,在发热的同时便有口渴。因温热之邪重在伤人阴液,故多不恶寒。 当温热之邪初袭机体时,致使卫外功能失常,亦可有短暂微恶风寒的表现。温病初起,当用辛凉解表法以清透热邪。医者切不可认为是风寒束表而使用辛温发汗剂,否则,以热助热,重伤津液,则致变证丛生。《伤寒例》中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示人以温治温的危险性。“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为风温”,即是此例。 风温这一变证,除津伤热盛,表现为全身高热灼手外,尚见邪热充斥于表,气血外应,脉搏寸关尺三部皆浮盛有力。阳热过盛,逼迫营阴外泄则自汗出。热伤津气,所以身重。热盛神昏,则多眠睡,鼻息如鼾,语言难出。凡此种种,均为温病误治所致的不良后果。风温本属热盛津伤之证,宜用甘寒之剂清热养阴救治,切忌苦寒泄下、火劫取汗等法,否则更是遗患无穷。 医者不察,复用下法,夺其阴液,化源枯竭,则小便短少而不利。阴津不能上荣于目,加之热扰神明,进而双目直视,转动不灵,神智昏迷,二便失去约束而自遗。如果再用火法治疗,则火热内攻,致热毒炽盛,身发黄色,重则热盛动风,发如惊痫,或时有四肢抽搐。“火气虽微,内攻有力”,一次误治,也许还能迁延时日;再次误治,就只能是加速病人的死亡了。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 (1条)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卫气驱表抗邪,脉气鼓动。 *头项强痛:太阳经气不利。 *恶寒:卫气不能正常温煦体表。 △本条指出了太阳为病的基本脉症。太阳经为六经之首,主表而统营卫,有卫外抗御外邪侵袭的功能,故为一身之外藩。当外邪伤人,太阳首当其冲,卫行脉外,必先受邪,卫被邪扰,与邪搏争,阳浮而盛,肤表必热,脉搏必浮。卫阳因邪扰不能正常卫外则恶寒。足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外邪袭入太阳经络,经气不利,营阴滞涩,则头项强痛。 ❤《灵枢·经脉》循行路线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体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六经头痛 太阳头痛:前额、巅顶、枕部,连及项背,或颈部连肩。 阳明头痛:前额、眉棱骨、面颊,或痛及齿龈,或颜面疼痛。 少阳头痛:侧头部。可及耳、目外眦。 太阴头痛:不定。全头痛or局部痛。 少阴头痛:不定。全头痛多见。 厥阴头痛:不定。巅顶、颜面痛多见,or全头痛。 ❤《医学传心录》六经头痛歌诀头疼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 2.(12条)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仲景群方之冠) *阳浮而阴弱:卫强营弱,卫阳病理性亢进,营阴相对性不足。 *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则见鼻鸣。 *干呕:胃为卫气之源,表气失和,影响于胃,胃气上逆,则见干呕。 △太阳中风证的病理是阳浮而阴弱,在症状上表现为发热、汗出。病机是风邪袭表,营弱卫强(营卫不和)。治疗应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 3.(34条) 热证·葛根芩连汤证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表里同治,治协表热利证) △误下导致部分表热被下引,内陷大肠,形成肠热下利。肠热上迫于肺,肺气不利而作喘。肠热外蒸于表,津液外泄而汗出。当汗反下,必致表证不解,阳气仍然趋表抗邪,故脉搏上促两寸。(只要下后脉促,就说明表证未解)所以此证是里热下利兼表热不罢,治疗应解表清里,燥湿止利。 协表热利葛根芩连汤 ❤表证未解,又兼下利 协表寒利桂枝人参汤 4.(35条)太阳伤寒证·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营阴瘀滞,故疼痛明显。(故开腠理) *无汗:伤寒证的特点。寒邪收引、凝滞,腠理闭塞,汗孔不开,卫气不宣,故无汗。 *喘:表闭,肺气不宣。 △太阳伤寒证的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滞,营阴滞涩。治疗:开腠发汗,宣肺定喘。 5.(40条) 太阳伤寒兼证·小青龙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或然证: 水饮内停,气不化津则渴 水饮下趋于大肠则下利 水饮流动不拘水气上逆咽喉则噎 水停膀胱失于气化则小便不利少腹满 影响肺气的肃降则喘 △病机:表寒里饮。治疗:发汗解表,宣化水饮。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肺又为水之上源,中焦与肺宿有寒痰水饮,复感风寒,内外合邪,而致外寒内饮证。 6.(71条)蓄水证·五苓散证 [if !supportLists]1) [endif]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2)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太阳病汗不如法→伤津-胃中干烦躁不得眠                →伤阳-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渴:不要急于滋阴,可能是阳气不通。伤了三焦、膀胱之阳,水液代谢失调。 △表里同治。 水气为病的临床特征:口渴与小便不利并见。 大汗伤津,胃燥生烦,影响睡眠,此为一时乏津。大汗伤阳就不这么简单了,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大汗耗伤三焦、膀胱的阳气,三焦乃水道,膀胱乃州都,二腑气化失职,水饮内停,水液难以上承于舌则消渴,难以下输膀胱则小便不利。 7.(102条)太阳病变证·脾虚证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病机:里虚不耐邪扰。治疗:建补中焦,补益气血。寓汗于补,表里兼顾。 8.(138条)太阳病变证·结胸证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夏连蒌) △热实结胸的轻证,部位局限在心下,不按不痛,远比不上大结胸的疼痛拒按,故治疗以清热涤痰开结为主。 9.(157条)太阳经变证·痞证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皮散水饮,勿去。 *干噫食臭:饮食不消则作腐,胃气不降则上逆。 *雷鸣下利:升降失常,水走肠间,故见。 △痞硬兼水气不化。且水气较重。 治疗:和胃泻心消痞,宣散水气。 素体脾胃虚弱,汗后表虽解,胃气却呆滞,痞不运化,湿浊壅聚,形成痞硬。 10.(161条)痞证类似证·痰气痞(痰阻气逆)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只嗳气,无利,以气上逆为主。 △汗吐下后,表证已解,中气必伤,但并不是心下痞硬,故并非痞证。 治疗:和胃消痰降逆。 11.(177条)太阳病变证·阴阳两虚证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里面的酒是清酒(冬酿夏成) △治疗:益气养血,复阳通脉。 病机:素体心阴阳不足,感受寒邪,导致心阴阳俱虚。心阴血虚则无以所养,故脉行滞涩;心阳气虚则无力鼓动,故心阵阵悸动。 ❤促结代:皆为脉搏节律不齐有间歇。 促: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结: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 代: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歇止,且间歇的时间较长。缓而一止,止有定数。

  • 索引序列
  • 太阳病辨证规律分析论文
  • 太阳病辨证论文
  • 伤寒太阳病辨证论文
  • 太阳病辨证纲要论文
  • 伤寒辨太阳病证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