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床医学论文百科 > 阳明病本证论文

阳明病本证论文

发布时间:

阳明病本证论文

-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由东汉。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根据伤寒病的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种辨证方法。 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六经辨证,就是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等六类证候,用来阐述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治疗。 六经辨证中,贯穿着八纲辨证的精神。它将外感病的演变情况,根据证候的属性,以阴阳为总纲分为两大类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和少阳病证,合称为三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合称为三阴病证。凡正盛邪实,抗病力强,病势亢奋,表现为热、为实的,多属三阳病证;凡正气虚衰,病邪未除,抗病力衰减,病势虚衰,表现为寒、为虚的,多属三阴病证。 伤寒病的发生,是人体感受风寒等外邪,始从皮毛、肌腠,渐循经络,由表入里,进而传至脏腑。因此,当其病邪浅在肤表经络,则表现为表证;若寒邪入里化热,则转为里实热证;在正虚阳衰的情况下,寒邪多易侵犯三阴经,出现一系列阳虚里寒的病理变化。 六经病证的临床表现,均以经络、脏腑病变为其病理基础,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六经辨证的应用,不限于外感时病,也可用于内伤杂病。但由于其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而其对内伤杂病的辨证不具有广泛性,不能等同于脏腑辨证。 一、辨六经病证 (—)太阳病证 太阳主表,为诸经之藩篱,太阳经脉循行于项背,统摄营卫之气。太阳之腑为膀胱,贮藏水液,经气化而排出则为小便。风寒侵袭人体,多先伤及体表,正邪抗争于肤表浅层所表现的证候,即为太阳经证,经证有中风、伤寒之分,是外感风寒而致病的初起阶段;若太阳经证不愈,病邪可循经入腑,而出现太阳腑证,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 1.太阳经证 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以恶寒、脉浮、头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风寒,头项强痛,脉浮。 【证候分析】本证由风寒外邪侵犯太阳经所致,为伤寒病的初起阶段。 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肌腠失于温煦,故恶风寒;足太阳经脉自头项下行于背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则头项至背部牵强作痛;正邪抗争于太阳肤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 由于患者感受邪气之不同,体质的差异,太阳经证又有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之别。 (1)太阳中风证 指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强营弱,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证候分析】卫为阳,营为阴,风寒外邪以风邪为主侵犯太阳经,卫气受邪而阳浮于外,与邪相争则发热;风性开泄,以致卫外不固,营不内守则汗出;由于汗出,肌腠疏松则恶风;若外邪侵及肺胃,肺气失宣则鼻鸣,胃气失降则干呕。 本证以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依据。 (2)太阳伤寒证 指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卫阳被遏,毛窍闭伏,以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 【证候分析】风寒外邪以寒邪为主侵犯太阳之表,卫阳被遏,肌肤失于温煦,则见恶寒;寒邪郁表,卫阳奋起抗邪,正邪交争,故有发热;寒性收引,卫阳郁遏,经脉拘急,筋骨失于温养,故头身疼痛;寒性凝滞,肤腠致密,玄府不开,故见无汗;寒邪袭表,脉气亦鼓动于外,脉管拘急,故脉浮紧;寒邪束表,肺气失宣,则呼吸喘促。 本证以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为辨证依据。 2.太阳腑证 太阳经证不解,病邪由太阳之表内传膀胱腑所表现的证候。根据病机之不同,又分为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1)太阳蓄水证 指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蓄,以发热恶寒、小便不利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小腹满,口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证候分析】太阳经证不解,故见发热,恶寒,脉浮等表证;邪热内传膀胱之腑,气化失职,邪与水结,水液停蓄,故见小便不利,小腹满;水停而气不化津,津液不能上承,故渴欲饮水;若饮多则水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饮入即吐。 本证以太阳经证与小便不利、小腹满并见为辨证依据。 (2)太阳蓄血证 指太阳经证不解,邪热传里,与血相结于少腹,以少腹急结或硬满、大便色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证候分析】太阳经证失治,邪热随经内传,与血相结,瘀热结于下焦少腹,故见少腹急结,甚则硬满;瘀热内结,上扰心神,故见神志错乱如狂,甚则发狂,以及善忘等症;病在血分,未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故小便自利;瘀血下行随大便而出,则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是因瘀热阻滞,脉气不利所致。 本证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大便色黑等为辨证依据。 (二)阳明病证 指伤寒病发展过程中,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阳明病的主要病机是“胃家实”。胃家,包括胃与大肠;实,指邪气亢盛。故阳明病的性质属里实热证,为邪正斗争的极期阶段。阳明病证又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1.阳明经证 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肠中尚无燥屎内结,以高热、汗出、口渴、脉洪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 【证候分析】阳明病证多由太阳经证不解,或因少阳病失治,邪热内传入里而成。或因素体阳盛,初感外邪即成里实热证。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旺盛,邪入阳明最易化燥化热。里热炽盛,弥漫全身,蒸腾于外,故见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邪热炽盛,迫津外泄,故汗大出;热盛伤津,且汗出复伤津液,故大渴引饮;邪热上扰,心神不宁,则见烦躁;气血涌盛于面,故面赤;热迫于肺,呼吸不利,故气粗;脉洪大有力,苔黄燥,为阳明里热炽盛之象。 本证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2.阳明腑证 邪热内盛,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以潮热汗出、腹满痛、便秘、脉沉实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证候分析】阳明经气旺于日晡,四肢禀气于阳明,肠腑实热弥漫,故日晡潮热,手足然汗出;邪热与糟粕结于肠中,腑气不通,故脐腹胀满而痛,大便秘结;邪热上扰心神,则见神昏谵语,甚则狂躁不安;苔黄燥有芒刺,或焦黑燥裂,为燥热内结,津液被劫之故;邪热亢盛,有形之邪阻滞,脉道壅滞,故脉沉而有力,若邪热迫急则脉滑数。 本证以潮热汗出、腹满痛、便秘、脉沉实等为辨证要点。 (三)少阳病证 指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运,经气不利,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脉弦。 【证候分析】本证多由太阳经证不解,邪传足少阳胆经及胆腑部位所致,亦可由厥阴病转出少阳而成。 邪出于表与阳争,正胜则发热;邪入于里与阴争,邪胜则恶寒,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故见寒热往来;胆热扰心则心烦,上炎则口苦,灼津则咽干,上扰清窍则头目晕眩;邪郁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邪热扰胃,胃失和降,则见默默不欲饮食,欲呕;脉弦为肝胆受病之征。 本证是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为辨证依据。 (四)太阴病证 指脾阳虚弱,寒湿内生,以腹满而痛、不欲食、腹泻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大便泻泄,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或弱。 【证候分析】太阴病证可由寒湿之邪直接侵犯脾胃而成,亦可因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所致。太阴病为三阴病之轻浅阶段,属于里虚寒证。 脾阳虚弱,寒湿内生,气机阻滞,故腹满时痛;脾失健运则食纳减少;寒湿下注则下利;寒湿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呕吐;阳虚而失于温煦,故四肢欠温;脾阳虚弱,鼓动无力,故脉沉缓或弱。 本证以腹满时痛、腹泻等虚寒表现为辨证要点。 (五)少阴病证 指伤寒病变后期,全身阴阳衰惫,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少阴病证的病位主要在心肾。病性从阴化寒则为少阴寒化证;从阳化热则为少阴热化证。 1.少阴寒化证 指心肾阳气虚衰,阴寒独盛,病性从阴化寒,以畏寒肢凉、下利清谷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身热反不恶寒,甚至面赤,脉微细。 【证候分析】病至少阴,心肾阳气俱虚,故表现为整体的虚寒证候。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失于温养,故见无热恶寒(即畏冷),但欲寐,肢厥;肾阳虚,火不暖土,脾胃纳运、升降失职,故下利清谷,呕不能食;若阴盛格阳,则见自觉身热而反不恶寒,面色赤;心肾阳虚,鼓动无力,则脉微细。 本证以畏寒肢厥、下利清谷、脉微细等为辨证依据。 2.少阴热化证 指心肾阴虚阳亢,病性从阳化热,以心烦不寐、舌尖红、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邪入少阴,从阳化热,热灼真阴,水不济火,心火独亢,侵扰心神,故心中烦热而不得眠;阴亏失润,则口燥咽干;阴虚而阳热亢盛,故舌尖红,脉细数。 本证以心烦不得眠,以及阴虚证候为辨证依据。 (六)厥阴病证 指伤寒病发展传变的较后阶段,表现为阴阳对峙、寒热交错、厥热胜复的证候。 【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证候分析】厥阴病为六经病之末,多由他经传变而成。其基本病理变化为上热下寒。 邪入厥阴,心包之火炎上则上热;热灼津伤,故消渴饮水。厥阴之脉夹胃,上贯膈,火性炎上,肝气横逆莫制,故见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又因下焦有寒,脾失健运,更因肝木乘犯,故不能进食,强食则吐,内有蛔虫者,常可吐出蛔虫。 二、六经病证的传变 六经病证是脏腑、经络病变的反映,而脏腑、经络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六经病证可以相互传变,从而表现为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等。 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称为“传经”。其中若按伤寒六经的顺序相传者,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一→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称为“循经传”;若是隔一经或两经以上相传者,称为“越经传”;若相互表里的两经相传者,称为“表里传”,如太阳病传少阴病等。 伤寒病初起不从三阳经传入,而病邪直入于三阴者,称为“直中”。 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称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 伤寒病凡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者,称为“并病”。如太阳少阴并病,太阴少阴并病等。

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六经辨证和经络辩证的异同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一、六经病证的分类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由阳经入阴经。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因而针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证候,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确定何经为病,进而明确该病证的病因病机,确立相应的治法,列出一定的方药,这正是六经病证分类的意义所在。(-)太阳病证太阳病证,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内发,致使太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临床证候。太阳,是阳气旺盛之经,主一身之表,簇摄营卫,为一身之藩篱,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外邪侵袭人体,大多从太阳而入,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表出里。由于病人体质和病邪传变的不同,同是太阳经证,却又有中风与伤寒的区别。1。太阳经证太阳经证,是指太阳经受外邪侵袭、邪在肌表,经气不利而出现的临床证候。可分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l)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是指风邪袭于肌表,卫气不固,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出现的一种临床证候。临床上亦称之为表虚证。【临床表现】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脉浮缓,有时可见鼻鸣干呕。【证候分析】太阳主表,统摄营卫。今风寒外袭肌表,以风邪为主,腠理疏松,故有恶风之感;卫为阳,功主卫外,卫受病则卫阳浮盛于外而发热;正由于卫阳浮盛于外,失其固外开合的作用,因而营阴不能有内守而汗自出;汗出肌腠疏松,营阴不足,故脉浮缓。鼻鸣干呕,则是风邪壅滞而影响及于肺胃使然。此证具有汗出,脉浮缓的特征,故又称为表虚证。这是对太阳伤寒证的表实而言,并非绝对的虚证。(2)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证,是指寒邪袭表,太阳经气不利,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而端,脉浮紧。【证候分析】寒邪袭表,卫阳奋起抗争,卫阳失去其正常温分肉,肥腠理的功能,则出现恶寒;卫阳浮盛于外,势必与邪相争,卫阳被遏,故出现发热,伤寒临床所见,多为恶寒发热并见。风寒外袭,腠理闭塞,所以无汗;寒邪外袭,太阳经气不利,故出现头项强痛;正气欲向外而寒邪束于表,故见脉浮紧;呼吸喘促乃由于邪束于外,肌腠失宣,影响及肺,肺气不利所致。因其无汗,故称之为表实证。2。太阳腑证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邪不解,内传入腑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1)太阳蓄水证太阳蓄水证,是指外邪不解,内舍于太阳膀胱之腑,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能而致蓄水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临床表现】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发热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证候分析】膀胱主藏津液,化气行水,因膀胱气化不利,既不能布津上承,又不能化气行水,所以出现烦渴,小便不利。水气上逆,停聚于胃,拒而不纳,故水入即吐。本证的特点是“小便不利,烦渴欲饮,饮入则吐”。(2)太阳蓄血证太阳蓄血证,是指外邪入里化热,随经深入下焦,邪热与瘀血相互搏结于膀胱少腹部位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临床表现】少腹急结,硬满疼痛,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或不利,或大便色黑,舌紫或有瘀斑,脉沉涩或沉结。【证候分析】外邪侵袭太阳,入里化热,营血被热邪煎灼,热与蓄血相搏于下焦少腹,故见少腹拘急,甚则硬满疼痛。心主血脉而藏神,邪热上扰心神则如狂或发狂。若瘀血结干膀胱,气化失司,轻则小便自利,重则小便不利,溺涩而痛。瘀血停留胃肠,则大便色黑。郁热阻滞,脉道不畅,故脉沉涩或沉结。本证妇女多见,除上述表现外,常兼有经水不调,病经或经闭等瘀热阻于胞宫的见症。(二)阳明病证阳明病证,是指太阳病未愈,病邪逐渐亢盛入里,内传阳明或本经自病而起邪热炽盛,伤津成实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为外感病的极期阶段,以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为基本特征。病位主要在肠胃,病性属里、热、实。根据邪热入里是否与肠中积滞互结,而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1。阳明经证阳明经证,是指阳明病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肠中并无燥屎内结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又称阳明热证。【临床表现】身大热,大汗出,大渴引饮,脉洪大;或见手足厥冷,喘促气粗,心烦谵语、舌质红、苔黄腻。【证候分析】本证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临床特征。邪入阳明,燥热亢盛,充斥阳明经脉,故见大热;邪热熏蒸,迫津外泄故是大汗;热盛煎熬津液,津液受损,故出现大渴引饮。热甚阳亢,阳明为气血俱多之经,热迫其经,气血沸腾,故脉现洪大;热扰心神,神志不宁,故出现心烦谵语;热邪炽盛,阴阳之气不能顺接,阳气一时不能外达于四末,故出现手足厥冷,所谓“热甚厥亦甚”正是此意;舌质红、苔黄腻皆阳明热邪偏盛所致。2。阳明腑证阳明腑证,是指阳明经邪热不解,由经入腑,或热自内发,与肠中糟粕互结,阻塞肠道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又称阳明腑实证。临床是症以“痞、满、燥、实”为其特点。【临床表现】日哺潮热、手足汗出,脐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腹中转失气,甚者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多厚黄干燥,边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证候分析】本证较经证为重,往往是阳明经证进一步的发展。阳明腑实证热邪型多为日哺潮热,即午后三至五时热较盛,而四肢禀气于阳明,腑中实热,弥漫于经,故手中汗出;阳明证大热汗出;或误用发汗使津液外泄,于是肠中干燥,热与糟粕充斥肠道,结而不通,则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燥夭内结,结而不通,气从下夭,则腹中夭气频转。邪热炽盛上蒸而熏灼心宫,出现谵语,狂乱,不得眠等症。热内结而津液被劫,故苔黄干燥,起芒刺或焦黑燥裂。燥热内结于肠,脉道壅滞而邪热又迫急,故脉沉迟而实或滑数。(三)少阳病证少阳病证,是指人体受外邪侵袭,邪正分争于表半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少阳病从其病位来看,是已离太阳之表,而又未入阳明之里,正是半表半里之间,因而在其病变的机转上属于半表半里的热证。可由太阳病不解内传,或病邪直犯少阳,或三阴病阳气来复,转入少阳而发病。【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薄白、脉弦。【证候分析】本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呕恶为其主症。邪犯少阳,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故见往来寒热;少阳受病,胆火上炎,灼伤津液,故见口苦、咽干;胸胁是少阳经循行部位,邪热壅于少阳,往脉阻滞,气血不和,则胸胁苦满。肝胆疏泄不利,影响及胃,胃失和降,则见呕吐,默默不欲饮食。少阳木郁,水火上逆,则心中烦扰;肝胆受病,气机郁滞,故见脉弦。(四)太阴病证太阴病证,是指邪犯太阴,脾胃机能衰弱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太阴病中之“太阴”主要是指脾(胃)而言。可由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也可因脾气素虚,寒邪直中而起病。【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或舌苔白腻,脉沉缓而弱。【证候分析】太阴病总的病机为脾胃虚寒,寒湿内聚。脾土虚寒,中阳不足,脾失健运,寒湿内生,湿滞气机则腹满;寒邪内阻,气血运行不畅,故腹痛阵发;中阳不振,寒湿下注,则腹泻便溏,甚则下利清谷,下焦气化未伤,津液尚能上承,所以太阴病口不渴;寒湿之邪,弥漫太阴,故舌苔白腻,脉沉缓而弱。(五)少阴病证少阴病证,是指少阴心肾阳虚,虚寒内盛所表现出的全身性虚弱的一类临床证候。少阴病证为六经病变发展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病至少阴,心肾机能衰减,抗病能力减弱,或从阴化寒或从阳化热,因而在临床上有寒化、热化两种不同证候。1。少阴进化证少阴进化证,是指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而阳气衰弱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临床表现】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脉微欲绝,反不恶寒,甚至面赤。【证候分析】阳虚失于温煦,故恶寒倦卧,四肢厥冷;阳气衰微,神气失养,故呈现“但欲寐”神情衰倦的状态;阳衰寒盛,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故见脉微细;肾阳虚无力温运脾阳以助运化,故下利清谷;若阴寒极盛,将残阳格拒于上,则表现为阳浮于上的面赤“戴阳”假象。2。少阴热化征少阴热化证,是指少阴病邪从火化热而伤阴,致阴虚阳亢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临床表现】心烦不寐,口燥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脉细数。【证候分析】邪入少阴,从阳化热,热灼真阴,肾阴亏,心火亢,心肾不交,故出现心烦不寐;邪热伤津,津伤而不能上承,故口燥咽干;心火下移小肠,故小便短赤;阴伤热灼,内耗营阴,故舌红而脉细数。(六)厥阴病证厥阴病证,是指病至厥阴,机体阴阳调节功能发生紊乱,所表现出的寒热错杂,厥热胜复的临床证候。为六经病证的较后阶段。厥阴病的发生,一为直中,系平素厥阳之气不足,风寒外感,直入厥阴;二为传经,少阴病进一步发展传人厥阴;三为转属;少阳病误治,失治,阳气大伤,病转厥阴。【临床表现】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证候分析】本证为上热下寒,胃热肠寒证。上热,多指邪热犯于上焦,此处应包括胃,患者自觉热气上冲于脘部甚至胸部,时感灼痛,此属肝气挟邪热上逆所致;热灼津液,则口渴多饮;下寒,多指肠道虚寒,此处亦应包括胃。胃肠虚寒,纳化失职,则不欲食;蛔虫喜温而恶寒,肠寒则蛔动,逆行于胃或胆道,则可见吐蛔。此证反映了厥阴病寒热错杂的特点。二、六经病的传变传变是疾病本身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某些阶段性的表现,也是人体脏腑经络相互关系发生紊乱而依次传递的表现。一般认为:“传”是指疾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发生性质的转变。六经病证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故一经的病变常常会涉及到另一经,从而表现出合病,并病及传经的病证候。1。合病 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出现相应的证候。而无先后次第之分。如太阳经病证和阳明经证同时出现,称“太阳阳明合病”;三阳病同病的为“三阳合病”。2。并病 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无先后次第之分。如少阳病未愈,进一步发展而又涉及阳明,称“少阳阳明并病”。3。传经 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传经与否,取决于体质的强弱,感邪的轻重,治疗的当否三个方面。如邪盛正衰,则发生传变,正盛邪退,则病转痊愈。身体强壮者,病变多传三阳;体质虚弱者,病变多传三阴。此外,误汗、误下,也能传入阳明,更可以不经少阳,阳明而经传三阴。但三阴病也不一定从阳经传来,有时外邪可以直中三阴。传经的一般规律有:(l)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传人阳明,阳明不愈,传入少阳;三阳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阻,终传厥阴。一说有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相传者。(2)越经传:是不按上述循经次序,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不传少阳、阳明而直传太阴。越经传的原因,多由病邪旺盛,正气不足所致。(3)表里传:即是相为表里的经相传。例如太阳传入少阴,少阳传入厥阴,阳明传入太阴,是邪盛正虚由实转虚,病情加剧的证候,与越经传含义不同。4。直中 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径中阴经,表现出三阴征候的为直中。以上所述,都属由外传内,由阳转阴。此外,还有一种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阴病转阳证。所谓阴病转阳,就是本为三阴病而转变为三阳证,为正气渐复,病有向愈的征象。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的若干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从而进一步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病理机转的一种辨证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人体经气运行的通道,又是疾病发生和传变的途径。其分布周身、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使人体各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故当外邪侵入人体,经气失常,病邪会通过经络逐渐传入脏腑;反之,如果内脏发生病变,同样也循着经络反映于体表,在体表经脉循行的部位,特别是经气聚集的腧穴之处,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如麻木、酸胀、疼痛,对冷热等刺激的敏感度异常,或皮肤色泽改变,或见脱屑、结节等。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胁下,少腹、肩背,便是该脏经络循行之处。正由于经络系统能够有规律地反映出若干证候,因此临床根据这些证候,用经络辨证的方法,以进一步确定病变性质及其发展趋势。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互为补充,二者不可截然分开。脏腑病证侧重于阐述脏腑功能失调所出现的各种症状,而经络病证则主要是论述经脉循行部位出现的异常反应,对其所属脏腑病证论述较为简略,是脏腑辩证的补充,对临床各科,特别是针灸、按摩、气功等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一、十二经脉病证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经和三阳经。它们的病理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出现的病证与其循行部位有关。如膀胱经受邪,可是腰背、腋窝、足跟等处疼痛;二是与经脉特性和该经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肺经为十二经之首,易受外邪侵袭而致气机壅塞,故见胸满,咳喘气逆等肺失宣降的症状;三是一经受邪常影响其它经脉,如脾经患病可是胃脘疼痛,食后作呕等胃经病证。可见十二经病证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掌握其规律和特点,便可以帮助我们推求出病因病机与病名,更好地指导临床。(-)手太阴肺经病证手太阴肺经病证是指手太阳肺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肺脏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肺主气,司呼吸、连喉系,属于太阴经,多气多血,每日寅时周身气血仅注于肺。【临床表现】肺胀、咳喘、胸部满闷;缺盒中痛;肩背痛,或肩背寒,少气,洒淅寒热,自汗出,濡或臂内前廉痛,常中热,小便频数或色变等。【证候分析】肺者生气之源,其脉循胃口上膈属肺。肺合皮毛,肌表受邪,内传于肺,失其宣降,致胸闷胀满,咳喘气逆;缺盆为十二经通络,与肺接近,肺气不畅,故见疼痛;肺经行于时臂间,其经气不利,则肩背及濡、臂内侧前缘疼痛,掌中热;邪客于肌表,卫气郁闭,故是恶寒发热;腠理不固,则汗出;外邪入里化热,或肺经有热,则可见烦渴、咽干;肺为肾母,邪伤其气,故小便频数或色变。(二)手阳明大肠经病证手阳是大肠经病是指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部位及大肠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大肠禀燥化之气,主津液所生的疾病,属手阳明经,每日卯时周身气血惧注人大肠。【临床表现】齿痛、颈肿;咽喉肿痛,鼻衄,目黄口干;肩臂前侧疼痛;拇、食指疼痛、活动障碍。【证候分析】手阳明大肠经的支脉,从缺盆上顿贯颊人齿,故病则齿痛、颈肿、咽喉肿痛,大肠经之别络达目,邪热炽盛,则目黄口干;热盛迫血妄行,故鼻衄;病邪阻滞经脉,气血不畅,则肩臂前例疼痛;拇、食指疼痛及活动障碍,均为本经经脉所及的病变。(三)足阳明胃经病证足阳明胃经病证是指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胃腑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脾与胃相连,以脏腑而言,均属土;以表里而言,脾阴而胃阳;以运化而言,脾主运而胃主化。足阳明胃经多气血,每日辰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胃。【临床表现】壮热、汗出、头痛、颈肿、咽喉肿痛、齿痛,或口角歪斜,鼻流浊涕;或鼻衄;惊惕狂躁;或消谷善饥,脘腹胀满;或膝腹肿痛,胸乳部、腹股部、下肢外侧、足背、足中趾等多处疼痛,足中肢活动受限。【证候分析】胃经多气多血,受邪后易从阳化热,刚见里实热证。里热内盛则壮热;邪热迫津外出致汗出;冒火循经上炎,则见头痛、颈肿、咽喉肿痛、齿痛,口唇疮疹;若风邪侵袭,可见口角歪斜,鼻流浊涕;热盛迫血妄行,则鼻衄;热扰神明,则惊惕发狂而躁动,胃火炽盛,致消谷善饥;胃病及脾,中焦气阻,则脘腹胀满;胃经受邪,气机不利,则所循行部位如胸乳部、腹股部、下肢外侧,足背、足中趾等多处疼痛,且活动受限。(四)足太阴脾经病证足太阴脾经病证是指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脾脏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脾为胃行其津液,为十二经脉的根本,属足太阴经,主血少气旺,每日已时周身气血注于脾。【临床表现】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泻、症瘕、泄、水团、黄疸,不能卧,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证候分析】脾经血少气旺,如果经气发生变动,因其脉连舌本,所以发生舌根强硬现象。脾病失运,所以食则呕,胃脘痛,腹胀。若阴盛而上走阳明,故气滞而为嗳气;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为脾气得以输转而气通,所以矢气或大便后腹胀和嗳气就得以衰减或暂时消除。脾主肌肉,湿邪内困,故身体皆重。碑不健运,筋脉失养,则舌本痛,肢体关节不能动摇。足太阴的脉,上膈注心中,故为烦心,心下急痛。脾经有寒,则为溏泄;脾经有郁滞则为症瘕。脾病不能制水则为泄,为水闭,为黄疸,不能卧。足太阳脾经起于大趾。上膝股内前廉,故为肿为厥,为大趾不用等病。(五)手少阴心经病证手少阴心经病证,是指手少阴心经经脉循行部位及心脏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手少阴心经少血多,十二经之气皆感而应心,十二经之精皆贡而养心,故为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每日午时,周身气血仅注于心。【临床表现】心胸烦闷疼痛、咽干、渴而欲饮、目黄、胁痛、挠臂内侧后缘痛厥,掌中热。【征候分析】心属火脏,故心经病变多见热证。心火内盛,则心胸烦闷疼痛;本经的支脉从心系上挟于咽部,放心火上炎,心阴耗损,则咽干,渴而欲饮;手少阴这脉系于目系,又出于胁下,故目黄胁痛。心脉又循挠臂内侧入掌中,故而可见挠臂内侧后缘痛和掌中发热之征。(六)手太阳小肠经病证手太阳小肠经病证,是指手太阳小肠经经脉循行部位及小肠功能失调表现出的临床证候。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所出,与心为表里,居太阳经,少气多血。每日未时周身气血惧注于小肠。【临床表现】耳聋、目黄、咽痛;肩似拔、挠似折。颈项肩挠肘臂外后廉痛。【证候分析】小肠经属阳,其病多热。小肠经支脉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即入耳中,故出现聋、目黄、咽痛;肩似拔,挠似折,乃由于手太阳之脉循挠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的缘故。热邪侵袭小肠经脉,则肩、肘、臂外侧后缘等处疼痛。(七)足太阳膀胱经病证足太阳膀胱经病证,是指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膀胱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膀胱为州都之官,藏津液,居太阳经,少气而多血。每日申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膀胱。【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寒,鼻寒流涕,头痛,项背强痛;目似脱项如拔,腰似折,(月国)如结,踹如裂;癫痫、狂证、疟疾、痔疮;腰脊、(月国)窝,腓肠肌、足跟和小趾等处疼痛,活动障碍。【证候分析】膀胱经行于背部,易受外邪侵袭。邪客体表,卫阳郁滞,故是发热,恶风寒,鼻寒流涕。本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故是头痛,项背痛;又因足太阳经起目内眦,还出别下项、抵腰中、过髀枢、下合(月国)中、贯踹内,故本经有病,疼痛得眼珠好象要脱出一样,颈项好象被人拉拔一样,腰好象要折断一样,膝弯部位好象结扎一样不能弯曲,踹部(即小腿肚)象撕裂一样疼痛,股关节属各曲不利,其所过部位均疼痛,足小趾不能随意运动;热邪极盛则发生癫痫、狂证、疟疾;热聚肛门,气血壅滞,则酿生痔疮。(八)足少阴肾经病证足少阴肾经病狂,是指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肾脏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肾脏藏精主水,属阳气初转,阳气乍生的少阴。足少阴肾经,多气而少血。每日酉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肾。【临床表现】面黑如漆柴,头晕目眩;气短喘促,咳嗽咯血;饥不欲食,心胸痛,腰脊下肢无力或痿厥,足下热痛;心烦、易惊、善恐、口热舌干,咽肿。【证候分析】肾虽属阴,内藏元阳,水中有火;肾又为五脏之本,则易影响其脏腑而出现寒热错杂、虚实相兼的证候。肾主水,水色黑、肾精亏损,不能上荣于面,故见面黑如漆柴,头晕目眩;金水相生,肾虚子病及母,故咳唾有血或气促而喘。肾阴不足,虚火上犯于胃,致饥不欲食;心肾不交,故心烦,易惊、善恐和民主胸疼痛;病邪沮滞肾经,则腰脊下支无力或痿厥,足下热痛。(九)手厥阴心包经病证手厥阴心包经病证,是指手厥阴心包经经脉循行部位及心包络功能失常所表现的临床证候。心包络为心之宫城,位居相火,代君行事属于厥阴经,少气而多血。每日戍时周身气血俱注于心包络经。【临床表现】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烦、心悸、心痛、喜笑不休面赤目黄等。【证候分析】心包为心之外围,内寄相火,其病多见热证并往往影响到心。手厥阴之脉起于胸中,循胸出胁,入于掌中,故其所循行的部位发生病变,引起手心热,上部上肘部挛急腋肿,胸胁支满;气血运行不畅,则心悸,心痛;神魂不宁,则心烦甚或喜笑不休;心火上炎,故目赤目黄。(十)手少阳三焦经病证手少阳三焦经病证,是指手少阳三焦经经脉循行部位及三焦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三焦为人体水谷精微生化和水液代谢的通路,总司人体的气化,属手少阳经,少血多气。每日亥时周身气血俱注于三焦。【临床表现】耳聋、心胁痛,目锐眦痛,颊部耳后疼痛,咽喉肿痛,汗出,肩肘、前臂痛,小指、食指活动障碍。【证候分析】碱焦之脉上项系耳后,故本经受邪,热邪上扰,则见耳聋,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故为汗出。三焦是主气所生病者,气机抑郁,则心胁不舒而痛,肩肘,前臂疼痛,小指、食指活动障碍,都是由于经脉循行之所处,经气不利所引起。(十一)足少阳胆经病证足少阳胆经病证,是指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胆腑功能失常所表现临床证候。胆为中精之府,十一经皆取决于胆,属足少阳经,多气少血。每日子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胆。【临床表现】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头痛颔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为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足小趾、次趾不用。【证候分析】胆经为人体气机出入之枢纽,邪客于此,气机失常,则见胆液外溢而口苦,胆郁不舒,故善太息。足少阳之别,贯心循胁里,故心胁痛不能转侧;足少阳之别散于面,胆木为病,故面微有尘,体无膏泽。少阳属半表半里,阳胜则汗出,风胜则振寒而为疟。其它各证,皆为其经脉所及经气不利而成。(十二)足厥阴肝经病证足厥阴肝经病证,是指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肝脏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肝主藏血,主疏泄,属足厥阴经,少气而多血。每日丑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肝。【临床表现】腰痛不可俯仰,面色晦暗,咽干,胸满、腹泻、呕吐、遗尿或癃闭,疝气或妇女少腹痛。【证候分析】足厥阴的支脉与别络,和太阳少阳之脉,同结于腰踝下中部下部之间,故病则为腰痛不可俯仰。肝血不足,不能上养头面,致面色晦暗;肝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上出额,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故病则咽干,肝经上行夹胃贯膈,下行过阴器抵少腹,故病则胸满,呕吐、腹泻,遗尿或癃闭,疝气或妇女少腹痛等。

阳明病外证论文

阳明病提纲 【】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阳明病有三种,一种叫太阳阳明,一种叫正阳阳明,一种叫少阳阳明。太阳阳明是脾约”。正阳阳明是“胃家实”。少阳阳明是津液不足的大便难。太阳病的状态,就是太阳病这个疾病呢,因为太阳区是人的水气所运行的区块,所以当一个人在得太阳病的时候,其实身体是要调度很多水气去跟这个病邪作战的。【】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阳明病的人他会头痛的话大概会痛额头,这是一点;另外有的人是右边的大腿会痛,或者是右膝盖的外侧会痛,就是沿着一条阳明经的位置还是会有发痛的地方。 【】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                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当你得太阳病的时候,有人用发汗,有人就用了下法,有人就利了小便,但是不管怎么抽水,就是水不够啦。那水不够了肠道,消化道就干干的。于是消化道就水不够就干掉了,那当然就会有一些现象出来,不更衣,内实,大便难啊。这个其实不更衣,内实,大便难意思是一样的耶,这个古时候哦因为穿这个长袍对不对,马桶又是蹲式的对不对,那你要进到马桶去上厕所,你当然衣服要先脱下来挂在衣架上啦。不然的话,你把这个衣服很努力的这样两手兜着蹲下去大完便了,那你要伸手抓卫生纸的时候衣服不是就掉下去了嘛。啊就是总是会沾到嘛,所以这个,干脆衣服就挂旁边哦,所以古时候更衣就是上厕所的意思,上大号的意思啦,还不是上小号呢是不是?那这个内实哦,里面塞满了大便大不出来,就是说基本上,他这一题的答案是说,基本上是人损失了津液之后会发生干燥的现象,一个比较干的人一经过热,一旦那个抵抗力有这个热度产生的时候就烧干了啊,他说这样就到阳明病了。【】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外症,,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虽然是第一天是这样子没有错,但是一旦传到阳明区了,他原来他那个怕冷的是病邪还在太阳区块的时候,他有太阳区块的那种主观感受。可是,既然到了阳明区块了,他就会慢慢归并到阳明区块,所以在差不多一天的时间里头呢,太阳的那些症状会慢慢稀薄掉,没有掉,然后都归并到阳明去。所以就差不多顶多一天吧,那接下来就不会再怕冷了哦,接下来就开始冒汗发高烧了啊,这样的一个过程。太阳转阳明特征 【】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第七条就是单纯的告诉我们,发汗没有发干净还有邪气的话,有可能进入下一个区块这一点。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者,此为不传也。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阳明病也。

一、阳明病分为: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1)正阳阳明:就是这个人的体质上面,他的元气并没有那么强,不能这么超然地去跟病邪战斗,所以就跟病邪怎么样?就开始这样子一直发高烧,开始这样子的打法。那这样子能够发高烧当然也代表这个人抵抗力不是很弱的。可是呢,这样的一个状况呢,就是烧,最后烧到干了,那这样子叫做“胃家实”。二、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 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当得太阳病的时候,有人用发汗,有人就用了下法,有人就利了小便,但是不管怎么抽水,就是水不够,那水不够了胃中,胃中就是肠道,消化道就干干的。那于是消化道就水不够就干掉了。这个是阳明病的很重要的提纲。三、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什么是阳明病的主症?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就是,当你还在太阳病的时候,你会怕冷怕,可是到了阳明病的时候,不但不怕冷怕风,反而觉得热,出汗。所以你不要说脉浮有汗桂枝汤,如果你脉浮有汗不怕冷呢反而想脱衣服,那不是桂枝汤,就是已经到阳明这边来了哦。那这个,所以阳明的这个提纲就是,不但不怕冷,反而觉得燥热,觉得发热、怕热了,这是阳明病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这个主症。2、阳明是多气多血之腑,古经典说的人体的四个海,阳明是水谷之海,水跟这个稻米之海,这个脑为髓海,骨髓的海,人体的四海这个东西啊,阳明是其中一海,所以它的力道是很够的。那当然这一条它是讲它都是外证,3、那你说阳明病有没有内证?内证有,就是里面塞了大便,什么痞满燥屎,转矢气、放屁,这个是内证。那这个以提纲来讲,因为是外证是一定要,这样才分辨得出阳明病最大的特质。四、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        而恶热也。1、阳明病的这个特征是不怕冷反而怕热,可是有身边朋友,他得阳明病,还不是在那边喊好冷好冷,所以你刚讲的那个东西好像不太对,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有人阳明病得了之后,那一天还在那边怕冷怕冷的?虽然是第一天是这样子没有错,但是一旦传到阳明区了,他原来他那个怕冷的是病邪还在太阳区块的时候,他有太阳区块的那种主观感受,既然到了阳明区块了,他就会慢慢慢慢归并到阳明区块,所以在差不多一天的时间里头,太阳的那些症状会慢慢慢慢稀薄掉,然后都归并到阳明去。所以顶多一天,那接下来就不会再怕冷了,接下来就开始冒汗发高烧了,这样的一个过程。2、太阳转阳明:一开始是受寒流鼻涕咳嗽,然后在第二天家里面第二天开始发高烧。五、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        止,此为阳明病也。

阳明蓄血证论文证病位

伤寒六经病之一。 太阳经主肌表,外邪侵袭,大多自太阳而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太阳病的提纲证。外邪初客体表,正气开始抵抗的阶段,称为太阳经证,包括太阳伤寒证和太阳中风证两种证候;若外邪随经入腑,则为太阳腑证,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两种证候。①太阳伤寒证。为寒邪袭表,正阳被郁,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治宜辛温发汗,方用麻黄汤。②太阳中风证。为外感风邪后,营卫不和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③太阳蓄水证。为太阳经邪气影响膀胱腑气,气化功能失调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发汗,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脉浮。治宜通阳行水,方用五苓散。④太阳蓄血证。为太阳随经热邪与瘀血结于下焦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少腹急结或硬满,精神如狂,甚则发狂,小便自利。治宜泻热破结,方用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

概念:阳明邪热与瘀血互结,以健忘,大便色黑,排出反易等为常见症的蓄血证。临床表现:《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治法:破血逐瘀。方剂:抵挡汤加减。

阳明经通脑,蓄血则通道堵塞,脑失养故健忘。

辨太阳蓄血证关键在 于小便利于不利,辨阳明蓄血证关键在于大便黑与不黑、难与不难。

蓄血是病证名,定义为瘀血内蓄的病证,出处为《素问·缪刺论》。病证名。一作蓄血证。指瘀血内蓄的病证。《素问·缪刺论》:“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这是蓄血证的早期文献。

现结合临床情况,大致可为二。 指多种内有瘀血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蓄血,瘀血郁结也……当有上、中、下之分。如衄、呕、唾、吐血,皆属上部。苟蓄于此,其症必兼善忘。血结胸中,则属中部。苟蓄于此,其症必兼胸满、身黄、嗽水不欲咽。

血凝下焦,又属下部。苟蓄于此,其症必兼发狂、粪黑、小腹硬痛……”《证治准绳·杂病》:“蓄血,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蓄血涉及多种脏府,除前述之上、中、下蓄血及跌打、撞击、堕坠等因素外,亦可由醉饱入房,竭力伤肝而致。

唐容川还补充了“癫犬咬伤,血蓄下焦”(见《血证论·蓄血》)的病因。当予分别论治。参见有关诸条。 指外感热病,邪热入里与血相搏,致使瘀热蓄结于内。《重订伤寒补天石·续集》卷下:“蓄血者,瘀血蓄结于内也。或当汗不汗,或不当汗而汗,皆能致此也。

太阳病本证论文

可能经常看中医的人,或者对中医比较了解的人就有听说过“太阳病”这个说法,这是中医里面对于一种类型的病症的一个统称。那么,太阳病到底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太阳病又该怎么治疗呢?1、太阳病是什么(1)我们现在说的“感冒”属太阳病,伤寒论开头就在讲“太阳病”,且占的篇幅很大。太阳病的“证”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只要有脉浮、头痛、怕冷的症状皆属太阳病,这是太阳病脉证的宗旨。(2)那么,“太阳病”是如何来的呢?来源于风、寒邪,也就是说“感冒”有两种途径,一受风二受凉,风为热,凉为寒。太阳病又分表、里即太阳经病和太阳府病。2、太阳病分两类(1)太阳经病“太阳经”统摄之荣卫,也就是风、寒邪进入“太阳经”有两个通道,即卫与荣,卫统气而行脉外主疏泄属阳,风邪进入卫则有汗,“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为祛风邪在表统领之药;荣统血而行脉中固密而属阴,寒邪进入荣则无汗,“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麻黄汤散寒邪在表统领之药。(2)太阳府病太阳府,即膀胱府也,风邪从卫到膀胱,即由表入里,“误下”易导致表邪入里,引起膀胱蓄水证,“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风伤卫由经入府引起太阳蓄水证,五苓散治之;寒伤荣从经到府由表入里,易引起膀胱畜血证,“太阳病,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寒邪由经入府易引起太阳蓄血证,桃核承气汤、抵挡汤治之。(3)辨证治疗太阳病若误治会引起很多“变证”,比如不该发汗的发汗了、不该攻下的攻下了,则伤其阳即伤正气导致系列“变证”,伤其阳则从少阴阴化之证多,以太阳少阴为表里也,;该发汗的没有发汗、该攻下的没有攻下,则热炽于内伤其阴即伤津液导致系列“变证”,伤其阴,则从阳明阳化之证多,以太阳阳明为相传也。3、四种寒热病症(1)忽冷忽热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如发作无规律,多见于少阳病,发作有规律多见于疟疾,或也有气郁所致。其中,疟疾应到医院进行治疗。(2)恶寒发热自己觉得冷,体温却很高,盖被加衣也很难缓解。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尿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疾病的早期。一旦出现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3)只寒不热只觉得冷而不发热,添加衣被后能缓解。如果同时有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多属于慢性体虚性疾病,建议平时多保暖,少吃冷食,或适当喝点温补中药。如果觉得局部冷且痛,多为突发性疾病所致,如受凉被冻僵,需及时祛寒保暖。(4)只热不寒。只觉得热,不怕冷。一为壮热:高热不退,多见于肺炎、菌痢、尿道感染的严重期,同时还伴有满面通红、口渴、出大汗等。此时除了冷敷并大量补水外,要尽快送往医院。二为潮热:如果午后或入夜发热,且为五心烦热,并有盗汗、颊红、口干等表现,多为肺结核、更年期综合征所致;如果是只有午后热,体温不高,其病多在脾胃,会同时伴有胸闷呕恶等表现,应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食生冷、寒凉、油腻,并到医院治疗。三为微热:发热不高(不超过38摄氏度),或仅自觉发热,多见于阴虚潮热、气虚发热等,建议用中药调理。

(合三十九法。方三十首。并见太阳少阳合病法)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一。 大黄(半斤) 葶苈子(半升,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大陷胸汤。方二。 大黄(六两,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方三。(用前第二方。)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方四。(用前第二方。)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枳实(四枚,炙) 生姜(五两,切)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汤。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方五。(用前第二方。)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方六。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一作纵),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用前第六方。) 白散亦可服。方七。(一云与三物小白散。)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黑皮) 白术(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贝母(三分) 上件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鞕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讝语,脉弦,五六日讝语不止,当刺期门。方八。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讝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方九。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十。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讝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方十一。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方十二。 桂枝(去皮)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方十三。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楼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十四。(用前第十方。)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方十五。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方十六。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方十七。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臣亿等看详: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方十八。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方十九。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用前第七证方。)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方二十。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方二十一。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䘌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赤石脂禹余粮汤。方二十二。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方二十三。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二十四。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方二十五。 桂枝(四两,别切)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方二十六。(泻心汤用前第十七方。)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方二十七。(用前第四方。)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方二十八。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方二十九。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三十。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三十一。(用前方。)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三十二。(用前方。)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三十三。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三十四。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方三十五。 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鞕(一云脐下心下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方三十六。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术(四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风湿相抟,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方三十七。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方三十八。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千金翼》云白通汤,非也。)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方三十九。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去皮)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枣(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论文

第179条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太阳病转属阳明病,由表证传里而发生阳明病,可太阳病还存在,就是太阳阳明并病。 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脾主升水谷精微,胃中燥,生化之源不足,故脾受制约) 正阳阳明胃家实(痞满燥实四主证) 少阳阳明发汗利小便已,因胃中燥烦实导致大便难。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第181条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后,津液伤而导致胃中干燥导致大便难。这个阶段就是阳明证。 第182条 问曰:阳明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外证也就是现在的阳明经证表现,里热形成但未成胃家实之前阶段。特征: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第183条 问曰:病得之一日,不发热(应为“不恶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病有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这条需要注意和温病鉴别温病发展极其迅速 特别是汗法后及时观察是否有恶热,小便黄,口干烦躁等症候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及时识别。 第184条 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阳明居中属土,万物所归,开始恶寒二日自止,胡老解释恶寒是开始的热没达到程度。 第185条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戢戢然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汗出时热邪外出的一种形式,汗先出不彻,提示热邪未解,进而转属阳明阶段。 真正的重病,不只伤寒如此,流感也这样,开始表证非要发汗,真正重的流感不一汗能愈的,汗后也可传变少阳与阳明的,这里就说的这个意思,大病的时候就治疗正确,也只能在表证的时候,使它好转减轻,去其凶势,但病还是要传变的,不能马上好,伤寒一般好,全在少阳病的末期,阳明病的初期的时候好的多,就是柴胡承气汤等。这里讲的就是这种,即太阳病依法当发汗,发汗后病不彻,因而转属阳明,有这个事情。第二个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由太阳传到少阳,由少阳而反汗戢戢然者,戢戢然是连绵不断的意思,那么又转属阳明。这是解释太阳阳明,少阳阳明的来历。由太阳病虽然依法发汗,也有不好,少阳病也如此,本来是太阳伤寒,没有汗,转属少阳故呕逆,所以少阳病发热而呕,是柴胡证,呕而不能食,但少阳病不出汗,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转属阳明病,阳明病法多汗,外证不是有身热汗出吗?这里是二段,一是有太阳病转属阳明的,有少阳病转属阳明的。 第186条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三日如果脉大了提示转阳明 。 第187条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脉浮紧是表实证,浮而缓,弱,提示留湿留饮。小便自利,邪有出路,不能发黄。 第188条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戢然微汗出也。 第189条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脉浮而紧发热恶寒,提示表闭腹满微喘口苦咽干提示内有郁热,治当表里双解,若下之,误治后会腹满小便难,这个腹满提示虚证,注意和胃家实的腹满鉴别。小便难提示小便的水走了肠道。 下不厌迟!谨记 第190条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能食,是有热,风为阳邪,名中风;不能食,胃虚停饮,水饮为寒。 第191条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戢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胃中冷,水饮内停,不能食,手足汗出伤津大便会硬,是聚是散的瘕就会牢固,形成硬结,但又有停饮,必大便初硬后溏,胃中冷不是虚寒,水谷不别所致 第192条 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戢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初欲食者,就是开始由太阳转属阳明,能吃,能吃说明里头有热,有热者小便应该自利,而反不利,小便反倒不利,大便自调,但是大便并不稀,里头有热的关系,可也不硬,这也是水谷不别,造成的,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这说太阳伤寒表证未去,这是由太阳伤寒,初传入里而并发阳明病的时候,人参吃,但小便不利……但他不是整个转成阳明病,不昌那样子,所以搁个阳明病,这个帽语,就是说明这个胃气强的表现,就是能吃,还在太阳阶段,这个机体对这个疾病还是要从表解,要加强津气,故胃功能亢奋,这么一种情况之下,达到相当程度,就发生冥眩状态,就发狂,出一身汗,病也就都好了。这个道理也解释了,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脉紧则愈,不是奄然发狂,汗出而解之后脉紧。而是其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那时候脉就是紧,根本就是脉紧,太阳伤寒,就象传里似的,能吃,这只能说明胃在里起亢进作用,他是一胃气强,虽然小便不利,不会变成腹泻,水谷不别。这正是人的生理机能,总是要从表解除疾病。所以里证好了,小便不利来了,就是水不胜谷气,胃气强,不但表解,而且小便不利致的停水,水谷不别也者一起好了。所以说邪气不胜谷气。这说明不是真正的阳明病。太阳伤寒,也没真正发生太阳阳明并病。这是自愈之状。如果病日久,也有发生冥眩的,这个奄然发狂不是个坏现象,完了出一身汗,这都是冥眩状态,病要好的时候,常要发生特殊的反应,叫冥眩。所以表证时就要从表解除疾病,表证始终不烧脉紧,骨节疼痛,翕翕如有发热,但外热不那么甚,故说翕翕如有热状,不象太阳中风那种热,这段说明治病不能伤正,自愈是胃气特别亢奋起来,才能好,那么这个阳明病要用泻法,或清法。故这种情况要慎用,不要当成阳明病,否则不能去水气。 第193条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戊上。 第194条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第195条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如果不能吃,是胃虚停饮,不能再撤热,故攻其热必哕,即哕逆,这是因为有胃中虚有冷饮的关系,胃中虚不能攻伐,有冷饮用温中去饮的法子可以,吃下药不行。苦寒药也不行,这是由于人本虚,攻其热必哕。这个就是告诉阳明病不能吃要注意,不要看作实证,即攻之,攻都指大承气汤。不能吃大概都是胃虚多饮的病。 第196条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应当多汗,反无汗,如虫行皮中状,久虚故。 第197条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小便利呕而咳是少阳证,手足厥不是寒,是热厥,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他只是说厥而已,这个厥不会大厥的,因少阳病,津液丧竭,吃柴胡剂,津液得充,胃气因和,后头有的。津液竭,不是不旁达,手足厥,即是热的关系,由于有热,而且热往上攻,所以必苦头痛,所以呕而发热,头痛是柴胡证,假设,不咳不呕,手足不厥,既无少阳病而热又不甚,那头就不痛。这就是就证来辨证的意思。热在里头有上行有下陷,上行则头痛,但没到里热实的这种情况,不汗出,这种不是津虚。 第198条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头眩,那个是水气往上冲胸,则呕吐。这里但头眩不恶寒,这纯粹是热,阳明病恶热而不恶寒,这个人的头眩与不恶寒在一起,就是热象,热攻冲上头,也头眩。所以头眩有时是热亢于上头,有时是胃有停饮而冲逆的,也有贫血,一般停水或热壅逆的头眩最多见,但真正热不恶寒,故能食而咳。这与中风、中寒辨证一样的。为中风里头有热。由于热上亢的厉害,一旦波及肺则咳,又热又咳,嗓子因咳而伤,故痛。 第199条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恼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无汗,热不得外越,故无汗,小便再不利,湿也不得下泻,心中懊恼,里头也有热。身必发黄,就是郁热在里,有湿有热,二个结合必发黄。 第200条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这个人只是额上微汗出,旁处无汗,所以热也不得外越,而小便再不利,所以也必发黄。 第201条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阳明病脉浮而紧是太阳伤寒转属阳明,脉还浮而紧,说伤寒外证很明显,即便转属阳明,也只能潮热发作有时而已,发潮热也是阳明病的一个证侯,由于太阳病刚开始传阳明,所以脉还浮而紧,虽发潮热,但不是老那样,也是一阵一阵的,发作有时。不会始终发潮热,否则是里实了,脉绝不会脉浮而紧。这里的太阳病,只是表不解,微畏寒而已,不是还脉浮而紧。脉紧再发热恶寒是表证,即便里头有热,也不到胃家实那个程度,即便发潮热,也是发作有时,但浮者,即脉不紧了,即津液有丧失了, 我们对自盗汗,常常用黄芪,盗汗多源于里热,用小柴胡加石膏也治盗汗,但是,如果不是因里热,此方是不行的。有里热的很多,它怎么治盗汗呢?多汗,太阳病不再明显。虽然脉浮,它要是真正到阳明,脉沉实、沉大等不会浮的。脉浮,病大部还在表,要是紧,只能是时发潮热而已,要是脉浮缓,那是太阳中风那种脉。不应脉浮紧。但浮者津液有所丧失,必是盗汗所致。 第202条 阳明病,口躁,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里有热,渴,胃有热,必渴,口干,只是燥而不欲饮,不渴。可口燥的难受,愿漱水,这是热不在卫分,在血分,血分有热,迫血妄行,常常鼻衄,故此必衄。 第203条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这 几个阳明病不是真正的阳明病,这节更是的,本自汗出,还是表证。要是阳明病重发汗,不会病已差,阳明病越发汗越坏,忌发汗。太阳中风应用桂枝汤发汗,虽然病差了,尚微烦不了了。表不解,他要烦,表解了不应该再烦,还微烦不了了,这是由于汗多亡阳,胃中干的关系,大便必硬,还是发汗造成的,所以底下有解释,这个不要当阳明病来治,这是因亡津液,发汗不合法,重发其汗,胃中干燥,所以大便硬,此时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平时每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这没关系的,逐渐津液恢复,大便还是会有的,什么道理呢?现在小便次数少,津液当反于胃中,故知不久将大便。此大便硬不是因热结的,阳明病便结必须治疗。但是帽以阳明病,是冲这个汗出多,这个在自汗出,这个后头也有。本自汗多,是太阳中风,但汗出过多也为太过,太过则结于里,而成脾约的。这一点是似而非。所以貌似阳明病,是让你区别,由于病在表,所以也用发汗剂,但发汗不得法,是重发其汗。本来有汗而重发汗,此书说发汗都是麻黄剂,幸运的是,发汗病已解,但只是微烦而不了了。要是阳明病发汗,绝不会这样,越发越务津助热。根据全文,这不是真正的阳明病,这个书有的是,比如伤寒吧,有的不是太阳伤寒,又说无汗等。 第204条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呕多是少阳证,少阳病不可汗,亦不可下,少阳阳明还是常常带呕的。微呕也有攻的时候,如呕多,说明少阳病还存在,虽有阳明证,也不过是少阳阳明并病而已,应从少阳治,可攻下。 第205条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这更重要了,所以心下硬满,胃虚,人参证,胃虚邪气水气都往胃里去,故致胃处又硬又满,胃家实方才不也说硬满吗?只是硬满而无其他的热,象实象,则为人参证,应用补中健胃的人参类的药,万不能攻。虚以实治,利不止者必死,利止者可以好。 第206条 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颜面红,面颌赤色,即缘缘面赤,为阳气怫郁在表,还是要出汗,而汗不出,故而发红。此表证有不可吃泻药,假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攻后,邪热内陷,虚其内,水谷不别,小便不利,热与水相郁要发黄。 这都说阳明禁下的几条。心下硬满,呕多,临床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阳明病虽是以攻为主的治疗方法,但有些不可妄攻的,必须知道。有些条文是因证辨证的,呕而渴,手足厥者,必头痛等,头眩不恶寒,这都是因证辨证。头眩常常胃有停水,但不恶寒的头眩是热,热往上攻,也头晕。就是头前讲头眩了,由于不能食。有些欲作谷疸的食难用饱的头眩,不让你认为头眩全是胃虚有停饮的情况,也有其他的情况。 第207条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这是针对栀子豉汤说的,发汗吐下后心烦不得眠,那是虚烦,经过吐下之后,里头没东西了。如果有阳明病的外观,如外证发热汗出,不恶寒只恶热,主证是胃家实,这类的阳明病,没经吐下,这种烦燥为实烦,是胃家实之烦,可与调胃承气汤。调谓承气汤在承气汤中最轻的泻下剂,调胃,指胃不和,而加以调,主要是甘草的作用,大黄加芒硝泻下相当的重。芒硝软坚去热,大黄刺激汤道蠕动。配以甘草可缓其猛下,甘草在急迫的情况,如痛的急挞等,能缓解症情的急迫,如烦得睡不着,或痛的厉害等。在药力方面也起缓的作用。调胃承气汤用甘草使其泻下作用缓缓发作,调和胃气。临床上大泻下,大利尿剂,甘草不能用,如五苓散利尿最厉害,猪苓汤、大承气、小承气也没有甘草。这个调胃承气汤是不是大泻下?是的,大黄四两,顿服,应是错,前面太阳篇调胃承气汤是分温再服。即便二次也是够重的。芒硝应为半升,不是半斤,即半茶杯,量也重,我们不要死拘泥于此分量。这几个承气汤都是的。“少少与之”,虽然量大,一回只吃那些也行。临床用此方大黄顶多用四钱,即九克十克即可,芒硝12克分冲,一次6克,甘草6克。轻症可少少与之,重症可加重。此书上分二次吃,就是二剂,二剂大黄四两(12钱)。 第208条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戢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在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脉迟是与数相对,数为有余之脉,迟为不及之脉,有及的脉多主寒,主虚等不足之病,阳明病而遇此脉当心其虚,此段主要讲的是攻。阳明病,脉迟,虽然汗出,不恶寒,即外证俱备,但脉迟,里头不会邪热太甚,其身必重,即外有湿,湿在组织里面则沉,短气是里有饮,金匮里有,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即心跳,水气凌心,微者则短气。腹满而喘,既是停饮,里面的就不会那实。如实的厉害也喘,而此实的不厉害而喘,是热往上壅。既有停饮,同时热往上壅,二者相结也能使腹满而喘。此种情况不可下。这里所举的证状全是下的证候,但是脉心,恐怕有虚,恐怕没实到下的程度。前面讲了“系在太阴”,病传入胃肠之里,假设此人数日里头多食多饮的人,就是里头有水,如果湿胜于热,如邪热传入里,则发生太阴病,就腹痛下利等。如热胜湿,所以阳明病法多汗,水火二者不能同时存在的,如果热盛则伤人津液,一方面出汗,一方面小便数。在体外没有什么津液,甚至不能沉,沉说明有很多的湿,所以身沉里头不会热得了不得,热结的不会那么深,这种情景不可下也。有潮热者,这潮热并不是日晡所发热,只是一种来势凶猛的这种热,即热之甚也,如潮水一般,言其势重而多,蒸蒸发热。出现这种热,表明外欲解,可攻里。如果手足戢戢然汗出,当然身上早就出汗了,现在手足也不断发汗,绵绵不汗,这说明大便,已硬之候。大承气汤主之,大承气汤泻猛峻,要慎用,必须有潮热,而大便也硬,大便硬有多种证候,手足戢然汗出也是大便硬的一种证候。阳明病是热甚使津液尽量往外蒸,那么里面不断没有水,而且全身干,这时的阳明脉迟,如何解释呢?所以不及的脉也常主有余,有余到相当的程度,人的津液大伤,脉也迟。此书中迟脉多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脉迟。这时的脉迟是真正的可下之脉。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假若汗出不少,阳明病法多汗,发热不是潮热而是微发热。还有恶寒,外未解也。也不能攻,当先解外,宜法与桂枝汤是对的。前面讲了如果有表证又有里证,即是太阳阳明并病,表未解必先解表而后攻里,此为定法。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只是微热,不可攻。热不潮,指没到潮水一般的热,不可攻。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如果没有潮热真正大满,腹胀满而大便不通,也只能用小承气汤和其胃而已,也不能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也能通便,消胀力量相当强,有厚朴、枳实。微和胃气,勿令大泻下。微和就是不能尽剂,原方不要全部喝完。此条分析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此书辨证主要在方证上。所以既辨病形,即六经,然后更分析八纲(即寒热虚实),六经即是表里阴阳。在六经的基础上再分寒热虚实,比方说潮热可攻,可用大承气,小承气调胃承气等,大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芒硝。大量厚朴、枳实,此二药行气消胀,加上大黄芒硝,攻下的力量相当猛峻,所以大承气汤治大实大满大痛,胀的厉害,热的厉害也疼,所以药量相当的大,药剂相当猛,故要慎用。芒硝去热软坚通便,治热,潮热都用芒硝,配大黄泻下够重,再用行气消胀的这种药则更猛,厚朴半升相当重,枳这五枚,也有五六钱,现在用大黄、芒硝给三四钱,最多五六钱,厚朴、枳实四五钱即可。小承气汤差不多,把芒硝去了,泻下作用就不重,有厚朴、枳实也消胀,后面还有三物厚朴汤,单独通便消胀,把厚朴枳实加重,治上满为主的,与调胃承气汤比较,调胃承气汤比小承气汤通便作用强,但消胀不及小承气。 第209条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这,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这段相当好,阳明病要是发潮热,根据前面发潮热,可攻。但必须大便微硬,这才能用大承气汤,这里容易误会,不是大承气汤专攻硬便,大便硬是用大承气汤的火候,全是热实于里的一种病叫阳明病,大承气汤的应用必须大便硬才能用。要是不硬不能用大承气汤。要是把大承气汤看成是专攻大便就错了,他是治病的,大便硬是用的火候。不大便已经六七天了,究竟是大便硬与不硬呢?要有硬的证候,可用,如手足戢戢然汗出等。如果没有证侯,已六七天不大便,恐怕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敢汤,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出,如果是大承气汤证,屎已硬了,与小承气汤大便下不来的,但与之也无害,汤入腹只转矢气而已,即放屁,下面通气,那是里头有燥屎,小承气汤力量不及,乃可用大承气汤,如果不转矢气,大便就下来了,此但初头硬后必溏,这用小承气就对了。如果吃大承气汤,必然满不能食也,攻伐太过,虚其胃气,就发虚胀虚满,而不能食。欲饮水者,因大下后僵津厉害,想喝水,但与水则哕,胃太虚了,所以既是试之,也是治之。其后发热者,吃过小承气汤,已下初硬后溏的大便,潮热也好了,也可是不多久又发烧了,又发潮热,必大便变硬而少也,一定是大便又硬了,也应是初硬后溏,而且也少,因泻过了。以小承气汤和这。如吃小承气汤转矢气,且病进展了,大便变硬了,用大承气汤。如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这段说大小承气汤,要慎重,临床上,疑似这间从轻治不要从重治,无论汗吐下皆如此。 第210条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不利者亦死。 谵语是里实证经常遭遇的,在阳明病里面也是一个主要的证侯。里实要谵语,所以说实则谵语,谵语就是狂言乱语,说胡话,虚则郑声,郑声者,重也,一句话没完没了的重叠说。狂言乱道不要紧,是实,攻就能好。一句话,小声小气,默默没完没了,叫郑声,为正虚,成问题。我们阳明的实都是由于津虚到了一定的程度,直视者,精气不能荣于目,直视谵语,阳明病里实,即谵语而眼球不能动了,直视说明津液不荣于目,喘满者死,喘满者气脱于上,下利者也死,虚极而脱,是津液脱于下也,必死,虚极由阳入阴,所以阳明病本来如实法,实证好治,这就是方才说该谨慎,该放胆要放胆,该用大承气必得用,要到谵语直视发生喘满下利,则是延误了。遇到热病,乱用滋阴清热,不行,该攻得攻,要等到邪实正衰,则无所措手,补虚,越补越实,去病,则人不胜药,非死不可。到虚脱的时候更完了。 第211条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这个是治死的,发汗多就是反复发汗,若重发汗,二者都是亡其阳,阳就是津液,在此更明确了。故此书上的阳都指津液。发汗最人津液,由于大量津液亡失,胃中干就要谵语,这个纯粹是被治的,脉短则死,看津液虚到哪个份上,脉一般上到寸口,下到尺中,现在脉短就剩下关上一点叫短,上不及寸,下不及尺,脉短者是血液津液虚竭之象,非死不可。 脉自和者不死,脉上下匀调,是脉没虚到家,虽谵语,不要紧,这个我遇到过,有一个山东人,姓马,糖尿病,主要用白虎增液加人参之类,很快就控制了,自家穷,住在我学生家,后来感冒了,流感,住院,打针,发热不退,又吃啊斯匹林等发汗,一吃热退,今天退明天就又烧起来,又发汗反复治疗一个多月,后来我那个学生,去医院看她,不行了,给我说,这姓马的,女的,坏了,得感冒了,住医院了,我去一看,不行了,也请了别的大夫。后来叫我去看,我是私人开业的,在大医院受歧视,我说不去。后来去了,此人骨瘦如柴,穿袜子,就象个棍子似的,瘦的没了。就是因反复发汗,我一看在我之前也请了一个中医,方子是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也是好大夫开的,我也没支声,后来我学生出来我说,没有治疗的,脉浮而无力,虚数无度,快的很,还是发热,我说现在就一个法子,也不能救其命,但可能好一点,用大量白虎加人参,人参起码用西洋参一两。大量人参,大理石膏,后来学生说她太穷了,要是好不了就不治了。后来很快就死了,就是给治死的。现在这种流感,打吊针不会好的,所以开始的热,就用小柴胡加石膏非常好,不会有这种情形,一发汗,体温当时散一散就好了。古人发汗不会反复发汗的,所以麻黄汤之后表不解,只能用桂枝汤,桂枝汤解肌呀,不是大发汗药。

《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伤寒三日,阳明脉大。”“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衣,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阳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概括: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 当其高热散漫之际,则以寒凉药清热为治,所以阳明经证主要用清法,可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剂;若热与实结于大肠则以寒下药为治,急下存阴,争取时间,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证主要用下法,可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药。1.阳明经证治法: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2.阳明腑证治法: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小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实为主;大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燥实为主。“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变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

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180条)阳明病提纲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胃家:包括胃、肠。 *胃家实:胃肠有形之邪燥结的阳明实证,不应包括无形热邪亢盛的白虎汤证。 △阳明的生理特征是盛阳、燥化、传导,胃家实与之相应,是热、燥、实,充分概括了阳明为病的病及特征。 2.(236条)阳明病变证·湿热发黄证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前后分消) *热越:热邪发泄于外 △成因:阳明之热与太阴之湿相合,湿热互结,壅结于中焦。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3.(219条) 阳明病热证·白虎汤证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黏腻不清。 口为胃之外窍,胃热炽盛,浊热上攻,故口不仁。 *面垢:足阳明经分布于面,热灼之气熏蒸所致。 △病机:热聚阳明,充斥于表里内外,热盛津伤。 主症:身热、脉洪大/浮滑、汗出、烦渴、口燥咽干 治法: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4.(208条)承气汤的辨证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致大泄下。 (思外揣内) 5.(168条)阳明病热证·白虎加人参汤证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 人参 汤主之。 △脉洪大,来盛去衰。热势盛,但气、津皆伤。

  • 索引序列
  • 阳明病本证论文
  • 阳明病外证论文
  • 阳明蓄血证论文证病位
  • 太阳病本证论文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