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2

古董的杂货铺
首页 > 临床医学论文 > 猪瘟病毒流行病学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佳丽子伊

已采纳

你学兽医是为了给动物治病的,庸医只能害了动物又害人,坚决BS你这种行为。

197 评论

壹只头俩只脑

1.猪瘟 猪瘟是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大规模发生。因此病使猪只死亡率极高,人们曾误认为是由某种细菌引起的,直到1904年才被证明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病毒性传染病。 猪瘟病毒是一种小RNA病毒,属披盖病毒科、瘟病毒属。 尽管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努力,从中央 *** 到地方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控制和消灭猪瘟,但猪瘟在我国仍然存在,有的地方甚至很严重。 发生特点 猪瘟自首次发生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其发病特点和流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世界性的。首先,流行形式已从原来频繁大规模的发生流行和高度致死率,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区域性散发。通常3-4年为一个流行周期,疫点显著减少,多局限散发于某些地区、某些猪场的所谓“猪瘟不稳定区”。 其次,病理变化不十分明显,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其三,发病特点出现了所谓非典型的慢性猪瘟或温和性猪瘟。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死亡率也较低。 突出表现是妊娠母猪的带毒综合症(就是母猪感染猪瘟病毒之后,病毒通过母猪胎盘感染胎儿,造成死胎)和仔猪猪瘟(胎儿通过胎盘感染猪瘟病毒不死者,出生之后出现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即所谓的“抖抖病”)。 这些“抖抖病”仔猪要么很快死亡,要么成为亚临床感染的带毒猪长期排毒并传染同群的猪只。 对于同群其他“健康”猪只而言,由于个体差异以及免疫状况的不同,同一毒株会出现不同结果,有些猪死于急性猪瘟,而另一些猪却呈现隐性感染,再继续排毒传染其它猪并污染环境,形成恶性循环。 临床表现 由于猪瘟病毒抗原性的保守性,目前认为仍只有一种血清型。 但在疫苗免疫的“压力”下,许多地方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毒力变异株。所谓“毒力”是指猪瘟病毒株引起易感动物的发病程度。 同一个毒株由于易感动物的遗传背景、年龄、营养状况及免疫活性等因素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发病症状。 急性猪瘟:病猪首先表现体温升高40-42 ℃,精神沉郁、怕冷、嗜眠、常挤卧在一起或钻入草堆。 病初多见便秘,排出干硬状粪便。经5-6天后,病猪发生腹泻呈糊状和水样并混有血液。 其后病猪发生结膜炎,表现为口腔粘膜不洁,齿龈和唇内面以及舌体上可见有溃疡或出血斑。 发病后期,病猪的皮肤上有点状和斑状出血,且尤以鼻端、唇、耳、四肢、腹下及腹内侧皮肤等处多见。 发病后期常继发细菌感染,特别以肺炎和坏死性肠炎为多见。 慢性猪瘟:主要表现为贫血,消瘦和全身衰弱。 一般病程超过一个月,体温升高不明显,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 病猪耳尖、尾根和四肢皮肤发生坏死,甚至干脱。 温和型猪瘟:一般临床表现不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有时出现怀孕母猪流产、胎儿木乃伊化、死胎及畸形。 但新生仔猪一旦感染死亡较多,大猪一般能耐过。 病理变化 猪瘟的病变是一种败血性疾病的病理变化,这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水肿性变化和坏死引起的。 急性猪瘟:淋巴结周边出血严重并呈大理石样;肾脏颜色变浅呈土黄色,被膜下可见出血点,切开后多见皮质部也有出血点;膀胱粘膜出血明显;上呼吸道的喉头、会厌软骨粘膜出血;脾脏一般不肿大,但有的发病猪的脾脏边缘有圆形紫红色梗死灶。 慢性猪瘟:除了出血病变之外,主要表现以坏死性肠炎为特征。 大肠黏膜可见近似圆形扣状溃疡。 温和型猪瘟:流产母猪的死胎主要病变是皮肤及内脏器官出血,全身性皮下水肿以及胸腔、腹腔积液。 鉴别诊断 确诊猪瘟可采集病猪扁桃体做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病毒或采集病猪血清用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做酶联免疫吸咐试验检测猪瘟强毒抗体。 此外,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和猪链球菌在临床上表现与猪瘟极为相似。 因此,临床表现只供参考,还必须从病理变化、流行病学多方面综合判断而定。 1、猪丹毒:与猪瘟比较,在猪群中传染较慢,发病率不高,猪丹毒猪天然孔无明显炎症,比较清洁,但常突然死亡,病程短,剖检变化可见脾肿大,肾郁血肿大,淋巴结不呈大理石样斑纹,大肠无明显变化,经药物治疗可明显好转或痊愈。 2、猪肺疫:常为散发,病猪有明显的咽喉部急性肿胀或有严重的肺炎症状,呼吸困难、口鼻流出白沫,易与猪瘟区别。 3、急性副伤寒:最易与猪瘟误诊,常发生在一个猪场内,2-4月龄的小猪。 剖检可见肠道的变化与猪瘟不同,主要表现为大肠的肠壁增厚,粘膜表面粗糙发炎,有“麸皮”样坏死。 4、败血性链球菌病:常伴发多发性关节炎,引起运动障碍,鼻粘膜及喉头、气管充血、出血,脾肿大。 处理原则 1、对病猪或可疑病猪应立即隔离或扑杀,同群猪就地观察,严禁扩散。 2、疫区或受威胁区立即进行猪瘟疫苗紧急接种。 但必须做好医疗器械的严格消毒,防止人为接种。 3、发病猪舍的用具、垫草、粪水、剩余的饲料应做好消毒处理工作。 消毒可用2%氢氧化钠溶液,20% -30%热草木灰水或5% -10%漂白粉液均可很快杀死病毒。 4、工作人员严禁串栋,特别防止疫区的饲养和防疫人员往来。 5、备有抗猪瘟血清的单位可用于治疗,对早期病猪有一定疗效。 6、注重饲料营养,特别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 预。 2.猪疾病常识中什么是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其特征为:呈败血症临床症状,以及由细小血管变性所引起的出血、坏死和梗塞等病理变化。猪瘟又称“烂肠瘟”,本病传染性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髙。 目前由于广泛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的流行在全国范围内现已被基本控制。 该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各种组织器官和血液中。 此病毒毒力很强,病猪血清600万倍稀释,人工接种1毫升即可使健康猪发病。猪瘟病毒对干燥及腐败较为敏感,对热的抵抗力也不强,78°C即可致死。 对此病毒有效的消毒药为5%〜10%漂白粉、2%〜4%烧碱溶液及20%生石灰乳,猪瘟病毒对来苏儿、石炭酸有抵抗力。 在自然情况下,仅猪感染本病。 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都具有高度易感性。此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 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尿、分泌物、唾液等排出体外。耐过的病愈猪24〜57天内仍可排毒。 自然情况下,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因此被污染的伺料、饮水、场地及用具等都能传播本病,其次可经呼吸道、眼结膜及伤口感染。 3.猪瘟有什么特别 易感猪采食污染病毒的食物和饮水,主要经扁桃体、口腔黏膜 及呼吸道黏膜感染。 患病或弱毒感染的母猪,病毒可以经胎盘感 染胎儿,产生弱胎、死胎、木乃伊胎,有的胎儿产出后发生先天性震 颤、共济失调,存活猪可发生病毒的持续感染。各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易感。 经免疫的母猪所产仔猪, 1月龄以内很少感染发病,1月龄以后易感性逐渐增加。病程至 1 -3周后本病在猪群中达到流行高峰。 病猪一般呈亚急性型,少 数慢性病猪经1月以上死亡或恢复,流行终止。在本病常发地区, 猪群有一定免疫性,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低;在新疫区发病率和 死亡率在90%以上。 4.怎么预防猪瘟 预防猪瘟的措施:适时进行猪痕疫苗的免疫接种。 一般公猪、育 成猪每年春、秋两季各注射猪瘟弱毒苗1次,对受威胁猪群,无 论何时都要紧急预防接种。初产母猪和繁殖母猪配种前7 ~ 15天 免疫1次。 仔猪的免疫依据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可采用以下两 种免疫程序:一是常规免疫,即在母猪免疫的基础上免疫母猪所 生仔猪,一般于20 ~ 25日龄用3头份猪瘟弱毒苗首次免疫,60 ~ 65日龄用5头份猪疮弱毒苗进行二次免疫;二是超前免疫,即在 发生过猪瘟的猪场或无法解决母源抗体干扰的情况下,采用新生 仔猪的乳前免疫,在仔猪哺食初乳前用2 ~3头份猪瘟弱毒苗免 疫,1~ 1。 5小时后再让其自由哺乳,然后于6 ~7周龄时再给仔 猪加强免疫1次。 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猪时,最好就地注射猪瘟弱毒苗, 待产生免疫力后,方可引人。进场需隔离观察15天,确认为健康 猪时才能混群饲养,患有带毒综合征的母猪,应立即淘汰。 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猪舍内外要定期大消毒,粪 便要在指定地点做生物热处理,发现病猪和可疑病猪,立即隔离 或扑杀,圈舍、用具彻底消毒。 5.怎样预防猪瘟 为了防止猪瘟的发生,应抓紧抓好平时的预防工作。 (1)切实做好猪瘟预防注射工作这是防止猪瘟发生的关键 措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具有制造简便,成本低廉,产生免疫力 快,安全有效,免疫期长等优点。 应该坚持每年进行定期预防注 射和经常补针的办法,做好防疫工作。(2) 实行“自繁自养”的办法仔猪出售前进行预防注射和 驱虫。 购入的猪应隔离观察,必要时进行疫苗注射。(3) 加强集市管理严格交易、收购、运输及屠宰的检疫制 度,防止疫病传播。 (4) 搞好饲养管理注意圈舍及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6.猪瘟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猪瘟的预防1。 平时的预防措施着重提高猪群的免疫水平,防止引人病猪,切断传播途径,广泛持久地开展猪瘟疫苗的预防接种,是预防猪癌发生的重要环节=2。流行时的防治措施(1)封锁疫点:在封锁地点内停止生猪集市买卖和外运,猪群不准放牧。 最后1头病猪死亡或处理后3周,经彻底消毒,能解除封锁。 (2)处理病猪:对所有猪进行测温和临床检查,病猪以急宰为宜,急宰病猪的血液、内脏和污物等应就地深埋,肉经煮熟后能食用。 污染的场地、用具和工作人员都应严格消毒,防止病毒扩散。可疑病猪予以隔离。 对有带毒综合征的母猪,应坚决淘汰。这种母猪虽不发病,但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死胎,弱胎,生下的仔猪也可能带毒,这种仔猪对免疫接种有耐受现象,不产生免疫应答,而成为猪瘟的传染源。 (3)紧急预防接种:对疫区内的假定健康猪和受威胁区的猪,立即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剂量可加大6-8倍。(4)彻底消毒:病猪圈。 垫草、粪水、吃剩的饲料和用具均应彻底消毒,最好将病猪圈的表上铲出,换上层新土。在猪瘟流行期间,对饲养用具应每隔2-3天消毒1次,碱性消毒药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7.如何防治猪瘟 猪瘟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严重损失。 因此,应制定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杜绝该病的传人。一旦发生立即采取紧急防疫措施,尽快扑灭疫情。 (1) 坚持自繁自养养殖场应严格贯彻自繁自养的方针,确需引种时必须从没有危害严重的疫病流行地区并经过详细了解的健康种猪场引进种猪,同时了解该种猪场的免疫程序及其具体措施。 在种猪到场前的30天(至少7天)应对隔离栏舍及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到场后必须在隔离舍隔离饲养30~45天,严格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并群伺养。 (2) 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免疫接种不仅可以保护接种猪不发生猪瘟,而且可以减少猪瘟强毒攻击时病毒的复制和向接触猪的传播。 在接种之前,最好进行抗体水平检测,根据抗体水平来确定接种时机。 抗体检测能客观地反映猪群的抗体水平,指导猪场合理科学免疫,还能检查免疫的效果,另外,发病猪场也可用抗体检测来指导猪瘟的紧急免疫,并检查免疫效果,以免盲目重复接种。对于疫情严重的猪场,采取乳猪超前免疫,能有效控制猪痕的流行。 具体方法是仔猪生下后即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与母猪隔离1~2小时后再放回母猪身边吮吸初乳的一种免疫方法,也称乳前免疫或零时免疫,简称超免。目前也有学者指出,超前免疫导致免疫耐受带毒猪出现,是造成猪瘟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防止猪群亚临床感染,许多猪场采取了跟胎免疫的方法,即在每次配种前7~15天,对母猪进行猪瘟免疫。 (3) 严格词养管理措施与猪场无关人员禁止随便出人,工作人员、进出车辆严格消毒。 (4) 严格隔离消毒发生猪瘟时,立即对全群健康猪只进行猪瘟疫苗接种,对可疑猪进行隔离,病猪进行急宰,做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发病猪舍、运动场及有关用具用2%~3%的烧碱溶液进行彻底消毒。 粪尿及垫草、剩料等污物堆积发酵或烧毁。 8.猪疾病常识中如何防治猪瘟 防治猪瘟应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1) 平时的预防措施① 首先要坚持定期进行猪瘟疫苗的预防注射,这是预防猪瘟发生的重要环节,育肥猪在50〜60日龄进行预防注射; 种用仔猪在20日龄和60日龄进行两次免疫,以后每年免疫一次。 常发病地区,可行超前免疫,还可加大免疫剂量以提高 免疫水平。 疫区和受威胁区可用弱毒疫苗紧急免疫,也可加 大免疫剂量。 。② 认真贯彻“自繁自养”原则,尽可能不由外地引进猪只,以杜绝带人传染源。 由外地引进猪只时,应从无病地区 购入,并做好检疫及预防接种,到场后,按规定隔离检疫,确认无病时,才能合群词养。 ③ 加强伺养管理,做到养猪有幽,搞好猪圈卫生环境,保持圈内干燥,定期用2%烧碱溶液消毒。 (2) 猪瘟流行时的防制措施① 迅速确诊,隔离病猪,对场地、圈舍等用3%烧碱溶 液彻底消毒。② 流行地区严禁向疫区外运出活猪、畜产品和词料,病猪粪便、尿及污染的垫草运送到200米以外无住宅、无河流 及水井的地方堆积发酵1个月方可利用。 ③ 认真处理猪尸体。病死猪不能任意抛弃,应在距离居民区、大路及水源较远的指定地点深埋2米以下④ 病重的一般治疗无效,以早日屠宰为宜,以免长期保存传染源。 ⑤ 疫区周围地区的猪只立即进行猪痕疫苗注射,以防扩大疫区。(3) 中药治疗 '① 治疗温和型猪瘟:生石膏50克,芒硝30克,大青叶 40克,板蓝根40克,黄连15克,黄芩15克,大黄20克, 生地25克,玄参25克,连翘20克,甘草10克。 水煎2 次,去渣后趁热加人生石膏末和芒硝,候温灌服。50千克 以上猪按上方剂量,20〜50千克用1/3量。 出现食欲或食欲增加后,药量减到2/3〜1/3,大便正常后药方中去大黄、芒硝。 9.什么是猪瘟如何防治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1) 发病特点:在自然情况下,只是猪和野猪感染发病,任何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在任何季节都可发病。没有或不按期进行预防注射的地区,一旦发病,短期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发病和死亡率都较高;在常发地区或免疫注射密度不很高的地区,可呈零星散发。 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来源。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食入被污染的词料或饮水,就能被传染;也可以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及皮肤伤口感染。 人、动物和昆虫等都有可能成为间接的传染媒介。通过胎盘传染使仔猪患病,是近些年来发病的特点,已是防治中十分棘手的问题。 (2) 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5~7天,最长可达21天。 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温和型、繁殖障碍型猪疡。 最急性型:突然发病,高热达41度左右,可视黏膜和皮肤有针尖大密集出血点,病程1〜3天,死亡率达100%。此型少见,多发于新疫区或未经免疫的猪群。 急性型:这是常见的病型。 病猪精神沉郁,减食或厌食,伏卧嗜睡,常堆睡一起,呈怕冷状。 全身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体温达41度以上稽留,死前降至常温以下。 初期眼结膜潮红,后期苍白,眼角处初期有多量黏液,后期转为脓性分泌物,呈褐色而粘着两眼。病初便秘,排出粪便呈球状、附有带血的黏液或黏膜,后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 在耳、腹下、四肢内侧、外 *** 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公猪包皮内常积有尿液,排尿时流出异臭浑浊有沉逢物尿液。 急性病例,多在1周左右死亡,死亡率可达60% ~ 80%。亚急性型:病程长,可达21~ 30天。 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不死者转为慢性型。慢性型:病程长达1个月以上,体温时高时低,便秘与腹泻交替。 病猪食欲不佳,精神沉郁,消瘦,贫血,皮肤有明显的出血点,耳、腹下、四肢、会阴等可见陈旧性出血点或坏死痂。病猪一般难康复,不死者长期发育不良,常成为僵猪。 温和型:病情发展慢,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低,是由低毒力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体温升高达41度,皮肤常有出血点,但腹下多见龄血和坏死。 大猪和成年猪都能耐过,仔猪死亡率较高。繁殖障碍型:母猪具有高水平抗体,不发病,但子宫内胎儿却因来路不明确的猪瘟病毒感染而发病或死亡,致使母猪流产,产死胎、畸形胎或数天就死的弱仔,或出生健康,几天内突然死亡。

132 评论

列那的小屋

正文一、前言: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防控工作上我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在这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我国的兽医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随着全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这也从一个方面要求我国的兽医工作者,更加要做好生猪疾病的防空工作, 降低生猪饲养风险!可见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我国兽医工作全面发展、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我国的兽医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体制的改革也是任重而道远!二、我国兽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兽医工作没有统一机构管理,导致管理体制不顺。目前, 我国兽医管理工作分散到多个部门,不能实施统一管理, 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职能重叠,造成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如内外检分设、商业部门目前还管理部分屠宰企业屠宰检疫、部分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卫生监督仍由卫生部门管理, 防疫工作难以统一协调, 给防检疫工作也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 降低了作效率 管理机构设置混乱,职责不清, 行政效能不能正常发挥。2、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由于多年建设滞后, 我国基层兽医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基层兽医队伍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明显不足。首先,由于基层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 待遇较差, 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均不完善,无法引入学历较高的兽医技术人员, 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其次,由于基层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差,多年来大都是“一支针管鸡鸭全打”, 仪器设备还不如管辖区域内的规模化饲养企业的实验室。第三,在改革中由于只看到基层站存在的问题, 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 而视同于一般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简单对基层站所进行撤并了事, 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 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3、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1)、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据统计在我国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28%,36-45岁的占31%,46-60岁的占41%,年龄结构趋于老化。(2)、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我国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和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4、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虽制定了《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兽医工作法律体系: 缺少一个兽医工作的基本法,在兽医管理体制、执业兽医管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动物诊疗、畜产品卫生质量等方面也没有立法; 已有的法在很多方面还很不完善, 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相互间还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动物防疫法》仅适用于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管理,没有体现兽医管理部门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卫生监督和对兽医工作的有效管理, 其实用地位尚待提升;《动物防疫法》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在职能界定上有的地方出现交叉,有的地方又出现脱节, 很不适应当前形势下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开展和动物疫病的控制等。三、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机构不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法律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我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局部蔓延,对我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形成较大压力。因此,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1、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2、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3、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 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跟踪研究国际动物卫生规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4、完善兽医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兽医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参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国际通行做法,建立完善动物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抓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研究制定官方兽医管理、执业兽医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兽医管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促进兽医管理的有效,健康发展!四、结束语以上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兽医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与改革建议做的简要阐述,许多观点也可能尚有不当和值得商榷之处。总之,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公共卫生安全水平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也希望相关工作者共同努力,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让我国的兽医从软硬件上都更上一层楼……

220 评论

朝天辣椒smile

建议:张国老回答这个问题,据说他对驴很有研究:)

262 评论

小帅cgnn

37~36度为低烧,常见于猪多发病为急性病毒传染性疾病。常见为猪瘟,猪流感,猪肺炎等也有可能是退烧药用量过多吧。非洲猪瘟发病特征精神低迷,食欲减小,出现腿软,无法站立行走,瘫痪,呼吸加快,发病出现体温飙升,后期体温出现下降。所以我个人认为单纯持续低烧不能判断为非洲猪瘟

342 评论

相关问答

  •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调查论文

    可以存活24小时,因为它存活时间也是比较久的。我们需要把猪肉煮得特别的熟,自然就杜绝了非洲猪瘟。

    花usahana兔 6人参与回答 2024-11-22
  • 犬瘟热流行病学调查的论文

    继续打针但一周后要换药打,狗有耐药性。另外什么叫有点犬瘟,是不是犬瘟。是就不是一两天能好的。我建议你去大点的宠物医院检查一下,小医院为钱会给你说有点犬瘟,叫你打

    小小骷髅 4人参与回答 2024-11-21
  • 梅毒流行病学分析论文

    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又可以分为母婴垂直传播和母婴水平传播。

    烧卖吃饱了 4人参与回答 2024-11-21
  •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论文

    可以存活24小时,因为它存活时间也是比较久的。我们需要把猪肉煮得特别的熟,自然就杜绝了非洲猪瘟。

    火炎焱加冰 6人参与回答 2024-11-21
  •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论文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发布)的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因此临床医师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努

    活力的维维 3人参与回答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