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床医学论文百科 > 英格兰医学杂志头条新闻

英格兰医学杂志头条新闻

发布时间:

英格兰医学杂志头条新闻

又到了肚子里没有墨水,只有干货的深空小编给大家吹牛...不是,说新闻的时间了。小编整理了半天,给大家带来了这篇文章。准备好瓜子板凳,我们一起去瞧一瞧。据外媒报道,近日,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等专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成人重症Covid-19的临床研究》,证明抗艾滋药物HIV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对治疗新冠肺炎无明显效果。该团队开展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临床试验披露的研究结果显示,有94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接受了洛匹那/利托那韦治疗,100位重症患者接受标准治疗,患者平均年龄在58岁。当中有51例患者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19例,标准治疗组32例。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有4例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而标准治疗组则无不良反应。从病死率来看,入组28天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的病死率为,标准治疗组为。从临床改善时间来看,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的临床改善时间中位数为15天,标准治疗组为16天。文章还称,对于严重新冠肺炎患者,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不能显著加速临床改善、降低死亡率或降低咽喉病毒载量。《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林赛巴登博士和埃里克鲁宾博士也表示:这项研究尝试不畏艰难,但不幸的是结果令人失望。欲要知晓更多《最新临床试验结果公布:抗艾滋药物对新冠重症无明显疗效》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新闻。本文来源:深空游戏 责任编辑:佚名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全国392所“野鸡大学”曝光,11所是医学院校@头条新闻 近期,头条新闻公布了一份名单,这份名单曝光了392所水分很大甚至冒名顶替的学校,其中有11所为医学院校,北京7所,河南1所,陕西1所,山东1所,上海1所。它们分别为北京同济医科大学、首都医学院、北方医科大学、北京国际医学院、北京京华医科大学、华北国医学院(历史,冒名)、北京医科大学(仿冒)、郑州长征医学院、陕西瀚林医科学院、青岛精诚医学院、上海同济医科大学。君君点评:看名字真的觉得好正规➤医疗机构保术:10张病床“住”136人,去世仍“报销”来源:Pixabay@新华社 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不少地方医疗机构取医保资金的现象屡见不鲜,还有个别监管人员与之“里应外合”。层出不穷的保手段花样不断翻新,成为啃食“救命钱”的社会毒瘤。病床只有10张,“住院人数”却有136人;一年“被检查”8次,有7次是假的;1000多元钱的小手术做到一半,手术台上的人被告知有生命危险,结果加价到两万多元;有人去世已有5年,但还在人间两次报销“住院费”……君君点评:应该罚到他们倾家荡产,然后牢底坐穿药品30秒➤首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出炉,34个药品入选@今日医药 6月20日,国家卫健委公示《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建议清单》,共计34个药品入选,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该目录清单由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组织专家,对国内专利到期和专利即将到期尚没有提出注册申请、临床供应短缺(竞争不充分)以及企业主动申报的药品,进行遴选论证而提出。此次首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出炉,对我国仿制药行业的发展,显然是一个利好消息。(详情传送门)➤官方发布!208个药品可“超说明书使用”@广东省药学会官网 2019年6月17日,广东省药学会印发了《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目录(2019年版)》,共计208个超说明书用药,其中包括阿司匹林、埃索美拉唑、贝伐珠单抗等药品。为提高工作质量,除广东外,本版目录起草单位包括北京、辽宁、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重庆、四川、海南等省、市的三甲医院。君君点评:即使这样,医生也需要谨慎环球30秒➤悉尼华人区诊所现过期疫,数千人需重新注射@中国侨网 据澳联社和《每日电讯报》报道,新州卫生厅19日发布警告,指出达瑞尔.维恩曼(Darrel Weinman )和布琳达.维恩曼(Brinda Weinman )位于宝活的诊所自2010年以来给病人注射的疫苗可能都没有效果。据悉,当局已经联系了该诊所的约3000位病人,但因为该诊所的记录保留不连贯,当局很难确定病人身份及取得他们的联系方式。不过布琳达医生于今年5月退休,达瑞尔医生已经于去年10月去世。新州卫生厅表示,正在协助新州医务委员会及新州医疗投诉委员会调查及应对这一事件。君君点评:怎样才能叫醒两个装睡的人?➤全球“疫苗危机” 防疫工作难上加难@中国新闻网 当地时间6月18日,英国机构发布了一份针对社会大众对公共卫生与科学态度的全球调查,调查发现,欧洲民众对于疫苗的信心创新低。世界卫生组织表示,随着反疫苗运动的兴起,全球防疫工作难上加难,已构成“全球危机”。据报道,这项调查在2018年4月至12月间,访问了全球超过14万名15岁以上的民众,询问他们对于医生、科学以及疫苗的信任度。研究人员表示,这份调查清晰地显示了民众对科学的信任受到文化和成长背景的影响,由于较富裕国家已经不常见到白喉、麻疹或百日咳等疫情带来的可怕后果,人们对疫苗的态度才变得更加谨慎。此外,参与该调查的拉森指出,网络社交平台充斥着不少反疫苗言论,也加深了公众对疫苗的疑虑。而且这类不实信息,通常在私人群组又或一般人较难登入的论坛内流传,令科学家更难澄清。君君点评:传播不实消息害人又害己➤17岁男孩吸电子烟时突发爆炸,致下颌粉碎性骨折@NEJM 根据6月19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报道,一名17岁的少年在吸电子烟时突发爆炸,在爆炸两小时后他被送往急诊室。犹他州大学和盐湖城小学儿童医院的医生说,患者的口腔有大量撕裂伤,下切牙多处被破坏,检查显示粉碎性下颌骨折。医生需要从男孩的嘴里取出几颗牙齿,还需要在他的下牙龈下面放置一个牙板来固定下颚骨。但是,他的嘴不能完全闭合,所以,医生只能将他的下巴缝合六个星期,让其有时间愈合。在遇到这个案例之前,这些医生没想到电子烟的爆炸威力可以猛到炸毁下巴。

为了挣钱,旬邑一男子张某在自家玉米地下药,毒杀野鸡43只,近日,旬邑法院以非法狩猎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2016年11月初,未办理野生动物狩猎证的张某,在其村中与收购野鸡者闲聊,得知毒死的野鸡可以卖钱,遂从此人处获取粉末状毒药(俗称闭气药),在家中用毒药与玉米粒、菜籽油搅拌后抛撒玉米地中。随后几天,张某三次在抛撒毒药的地里共捡拾被毒死的野鸡43只。后被公安机关在其家中全部查获。经鉴定,送检野鸡体内的玉米粒与现场收集的玉米粒检测出的毒药成份一致;被毒死的野鸡学名为雉鸡,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在审理过程中,张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当庭认罪,表示愿意接受法律制裁,称当初不知毒杀野鸡是犯法的,就是为了牟利,现在很后悔。并再三恳请法院从轻判决,以后不会再毒杀野鸡,而且会向周围人宣传毒杀野鸡等野生动物是犯法的。

点击关注不迷路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200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议,把每年的6月1日确定为“世界牛奶日”。以宣传牛奶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 健康 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乳制品被推广为富含钙和蛋白质,有助于儿童成长、强健骨骼。但乳制品真的对 健康 有益吗?来看看《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综述怎么说。

牛奶、酸奶、和奶酪等乳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 ,有助于维持骨骼密度并降低骨折的风 险。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推荐18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天摄入1000毫克的钙;孕中期、孕晚期及乳母每天需要1200毫克的钙。一杯牛奶(200ml)中含有200~350毫克的钙(具体取决于品牌以及牛奶的类型)且含有(或额外添加)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骨骼质量。

乳制品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有助于维持正常组织细胞的生长、预防老年人的肌肉减少等。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推荐18岁以上男性每天摄入65克蛋白质、女性每天摄入55克蛋白质。 一杯牛奶(200ml)中大约含有克蛋白质。

但是 乳制品中钙、蛋白质和维生素D的来源也可以从其它食物中摄取 。如,吃100g小白菜,就可以摄入117毫克钙、克蛋白质。吃一个鸡蛋就可以摄入克蛋白质、毫克钙。其他食物来源如羽衣甘蓝、西兰花、豆腐、坚果、各种肉类等。

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增加乳制品的摄入可能不是必须。 一个人的最佳乳制品摄入量取决于整体的饮食质量 : 如果饮食质量低,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儿童,食用乳制品可以改善营养状况;但 如果本身饮食质量高,那么增加乳制品的摄入量不太可能带来实质性好处,还有可能造成危害 。

牛奶中含有大量的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它们是蛋白质质量(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的关键。这些氨基酸会增加人体血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浓度,从而介导生长激素的作用,促进生长。而亮氨酸会特异性激活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途径的靶标,从而促进细胞复制并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人体身高对 健康 的影响是复杂的,高大的身材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但与许多癌症、髋部骨折、和肺栓塞的较高风险相关。

血压,血脂和心血管疾病

牛奶中钾的含量相对较高、钠的含量较低,这提示增加牛奶摄入可以降低血压,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而且随机试验显示,在降低血压方面结果不一致,全脂牛奶和低脂牛奶均未明确与冠心病或中风的发生率或死亡率相关。因为试验中如果用牛奶代替含糖饮料或其他精制碳水化合物,结果可能是有益的;但如果牛奶代替坚果、豆类或整个水果,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有研究认为,牛奶蛋白和胰岛细胞之间有交叉反应,因此可能被认为是1型糖尿病的病因,但目前两者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队列研究表明,摄入乳制品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适度降低有关;也有研究证明,摄入更多牛奶(乳糖耐受性)与糖尿病风险无关。且食用牛奶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食用含糖饮料或果汁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要低,但 喝牛奶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要高于喝咖啡的人 。

先前的研究表明,乳制品的摄入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其他癌症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牛奶的摄入对血浆IGF-I的影响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且风险相关性最高。此外,乳制品的总摄入量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有关,尤其是在未接受激素治疗的绝经后女性中,可能与乳制品中的性激素含量有关。

但还有研究表明, 食用牛奶可能与结直肠癌的风险成反比 ,其原因可能是钙含量高。但现有文献中几乎所有研究都在中年或以上的人群中展开,许多癌症的危险因素在儿童期或成年早期起作用。此外,在一项针对青少年饮食的研究中发现, 牛奶的摄入可能与未来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无关。

过敏和不耐受

约有4%的婴儿对牛奶蛋白过敏, 并引起相当多的营养问题。有报告表明, 牛奶的摄入可能会使婴儿更容易患哮喘、湿疹和食物过敏 。随机对照研究表明,与接受牛奶的婴儿 相比,被随机分配接受水解蛋白配方的婴儿,发生任何过敏性疾病和湿疹的风险更低。还有研究证明,儿童食用豆浆时症状也会减轻。

总死亡率

总体来说,牛奶的摄入量(总脂肪,高脂和低脂)或乳制品总摄入量与总体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还未下结论。但是乳制品优于加工红肉或者含糖饮料,但不如坚果等植物蛋白。同时,目前尚未证明低脂乳制品明确优于全乳制品。

牛奶中含有的常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可促进人体 健康 ,但这些营养素都可以从其他食物中获得。对于成年人而言, 总体证据并不支持大量食用乳制品可以减少骨折 。此外,乳制品总摄入量与体重控制/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没有明显关系。大量食用乳制品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但会降低大肠癌的风险。研究者目前 建议乳制品的摄入量需要结合实际营养状况,无需刻意大量增加 。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 健康 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头条号

在文献党下载器资源库可以查询并下载《新英格兰医学》文献

1、在文献党下载器资源库双击“NEJ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名称即可进入该数据库:

(注:首先需要在文献党下载器首页()下载客户端,登录客户端进入资源库)

例如这篇2022年的文献,点击PDF下载全文:

下载完成:

nejm是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的简称。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MassachusettsMedical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journal和综合性医。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2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

nejm杂志创办历史: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NEJM至今已连续出版超过200 年,现在NEJM是世界上阅读、引用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超过 60 万人每周阅读NEJM,NEJM集团出版的期刊还包括NEJMJournalWatch和 NEJMCatalyst。

NEJM Journal Watch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经过同行评审的综合性医学期刊,文章是由NEJM的权威作者和编辑从250多本医学期刊及医学相关新闻来源中整理和总结的当前最重要的医学研究成果。

同时附有来自于NEJM的专家评论,专家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 以及解释该研究成果如何应用于医学实践吗,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的最重要的医学进展。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目前全球影响因子最高的医学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大概为70。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简介: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MMS)出版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至今已连续出版超过200年。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2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道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英格兰医学杂志头条

输血有很多危害,引用耶和华见证人的官网资料:输血有多安全?有思想的人在接受任何重要的医药治疗之前, 都会先探知治疗法可能带来的效益和所冒的风险。 输血又如何? 现今输血是医药界的一项重要工具。 许多真正关心病人的医生可能毫不犹豫地向病人输血。 有些人甚至将输血称为生命的恩物。有千百万人捐血或接受输血。 在1986-87年间, 加拿大的2 500万人口中有130万个捐血者。 “在有统计数字的最近一年, 仅是美国便在输血上使用了1 200万至1 400万单位的血。”—— 《纽约时报》, 1990年2月18日。基廷(Louise J. Keating)医生指出: “血一向被视为具有‘神奇的’特质。 在最初的46年, 医生和大众都把血的供应视为比实际的情形更安全。”(《克利夫兰临床医药杂志》,1989年5月)当时的情形如何? 现今的情形又如何?甚至在30年前, 病理学家和血库办事人员已获知: “血是炸药! 血可以有很大益处, 也可以造成很大损害。 输血的死亡率与醚麻醉或阑尾切除术的死亡率相等。 据称在1 000至3 000宗或可能5 000宗输血中, 大约有一宗死亡。 在伦敦区, 据报每输1万3 000瓶血便造成一宗死亡。”—— 《纽约州医药杂志》, 1960年1月15日。自那时以来危险已经消失, 以致现在输血可说是很安全了吗? 老实说, 输血每年均造成数十万宗不良反应; 有许多人因此而丧生。 鉴于上述的评论, 你可能想到由血传播的各种疾病。 但在查考这件事之前, 请考虑一下一些较少为人所知的风险。血与免疫性在第20世纪初, 科学家对于血的奇妙复杂性获得更深的了解。 他们获知人有不同的血型。 在输血方面, 配合捐血者和病人的血型极为重要。 A血型的人若接获B型血, 他便可能产生严重的溶血反应。 这可以将他的许多红血球消灭而迅速将他杀死。 虽然现今配合血型已是例行惯事, 却仍然不时有差错发生。 每年均有人死于溶血反应。事实表明配合禁忌的问题远超越医院试图配合的几种血型。 为什么呢? 小波西(Douglas .)医生在“输血: 使用、 滥用和危险”一文中写道: “差不多30年前, 桑普森(Sampson)将输血形容为一项比较危险的程序。……[自那时以来]研究者已鉴定了至少其他400种红血球抗原而获知其特性。 这个数目无疑会继续增加, 因为红血球的膜是极为复杂的东西。”—— 《全国医学协会杂志》, 1989年7月。现今科学家正研究输血对身体的防疫或免疫系统所生的影响。 这可以对你或一位需要接受外科手术的亲戚有什么影响呢?“在每100宗输血中大约有1宗导致发热、 寒战或荨麻疹。……在每6 000宗红细胞输血中大约有1宗导致溶血反应。 这是一种严重的免疫学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随即发生, 或在接受输血之后数日才发生; 这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 休克、 血管内血凝固和甚至死亡。”——198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会议。医生移植心脏、 肝脏或另一个身体器官时, 接受移植的人的免疫系统可能意识到这是外来的组织而加以排斥。 可是, 输血便是一种组织移植。 甚至已经过“适当”配合的血也可以压抑身体的免疫系统。 在一个病理学家会议上, 有人指出有数以百计的医学论文“表明输血与免疫学反应有关”。—— “对输血不利的个案”, 《世界医疗新闻周刊》, 1989年12月11日。免疫系统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察出和消灭恶性(癌)细胞。 压抑免疫性可能导致生癌和死亡吗? 请留意两项报告。《癌症》杂志(1987年2月15日)发表荷兰一项研究的结果: “在患结肠癌的病人身上, 我们见到输血对于长期的存活有重大的不利影响。 在这组人中, 接受输血者存活5年的有百分之48, 没有输血的病人的存活率则是百分之74。” 南加州的医师曾观察一百个接受癌症外科手术的病人。 “在所有喉癌病例中, 没有接受输血的人的复发率是百分之14, 接受输血的人则是百分之65。 至于口腔、 咽、 鼻或鼻窦癌的病例, 没有输血的人的复发率是百分之31, 接受输血的人则是百分之71。”—— 《耳鼻喉科纪事》,1989年3月。丹麦科学家耶纳(Niels Jerne)是1984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得奖人之一。 有人问他为什么拒绝输血, 他说: “人的血像人的指模一样—— 没有两种类型的血是完全相同的。”关于输血, 这些研究显示什么呢? 斯普拉特(John )医生在题名为“输血与癌症外科手术”的文章中作出结论说: “癌外科医生也许需要成为不用血的外科医生。”—— 《美国外科杂志》, 1986年9月。防疫系统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抵抗感染。 因此, 有些研究显示接受输血的病人较易受感染是可以了解的。 塔特()医生对结肠直肠外科手术作了一项研究。 在接受输血的病人当中, 有百分之25发生感染, 没有接受输血的病人则只有百分之4受到感染。 他报道说: “在手术之前、 期间或之后的输血均与感染性的并发症有关。……所输的血单位越多, 手术后受感染的风险也越大。”(《英国外科杂志》, 1988年8月)出席1989年美国血库协会会议的人获悉这件事实: 在臀复位外科手术中接受输血的病人约有百分之23受到感染, 但没有接受血的人却完全不受感染。柯林斯(John )医生论及输血的这种影响说: “如果一种‘治疗法’根本没有什么证据显示它曾成就过任何有价值的事, 但后来却发觉它竟然使病人所面对的一个主要难题恶化, 那就太讽刺了。”—— 《世界外科杂志》,1987年2月。安全免病抑或充满危险借血传染的疾病使谨慎认真的医生和许多病人均大为担心。 那一种病呢? 老实说, 你无法将疾病仅限于一种; 的确有许多种疾病可以借血传染。《输血技术》(1982年)一书在讨论过一些较为人熟知的疾病之后, 进一步提及“其他与输血有关的传染病”, 例如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疟疾。 然后该书说: “有其他好几种疾病也据报由输血所传播, 包括疱疹、 病毒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爱泼斯坦巴尔二氏病毒)、 弓形体病、 锥虫病[非洲昏睡病和恰加斯氏病]、 利什曼病、 布鲁氏菌病[波状热]、 斑疹伤寒、 丝虫病、 麻疹、 沙门氏菌病和科罗拉多壁虱热病。”血、 肝脏损坏, 和……“讽刺的是, 由血传播爱滋病所造成的威胁从未像其他疾病—— 例如肝炎—— 所造成的那么大,” 《华盛顿邮报》解释说。不错, 有数目巨大的人曾由于染上肝炎而患病死去。 肝炎是没有特效治疗的。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89年5月1日)说, 美国接受输血的人大约有百分之5染上肝炎—— 每年共计17万5 000人。 其中半数成为长期带菌者, 而且每5个当中至少有1个发展成肝硬变或肝癌。 据估计有4 000人死亡。 试想想若有一架珍宝喷射机失事, 机上所有人均丧生, 你会读到怎样的大字标题。 但4 000宗死亡相当于每月均有一架满载乘客的珍宝喷射机失事而导致全部乘客丧生!医生们早已知道有一种较温和的肝炎(甲型)借着不洁的食物或水传播。 后来他们发现有一种较严重的类型借着血而传播, 那时他们尚未有方法普检染有这种病毒的血。 最后, 杰出的科学家获知怎样察出这种病毒(乙型)的‘足迹’。 到1970年代早期, 在有些国家中血液受到普检。 看来血的供应相当安全, 血的前途亦一片光明! 但这是实情吗?不久之后, 事实表明有数以千计接受检验过的血的人仍然在事后患上肝炎。 许多人在经历使他们体力大为衰弱的疾病之后获知他们的肝已经损坏了。 可是, 血是受过检验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发生呢? 原来血含有另一种类型的肝炎, 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 有十年之久, 有许多接受输血的病人受到感染—— 在以色列、 意大利、 日本、 西班牙、 瑞士和美国, 接受输血的人有百分之8至17染上这种病。然后报纸刊出一些头条新闻, 例如“神秘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终于受到分离”; “血里的热病突然解除”。 再次, 所发出的信息是, “难以捉摸的病原终于寻获了”。 后来在1989年4月, 大众人士获悉医药界已有方法可以检验出非甲非乙型肝炎, 现今称为丙型肝炎。你也许纳罕这样的兴奋是否言之过早。 事实上, 意大利的研究者报道发现另一种肝炎病毒; 这是一种突变体病毒, 有三分之一的肝炎病例可能是由这种病毒促成的。 《哈佛医学院卫生通讯》(1989年11月)评论说, “有些权威人士担心肝炎的病毒并非仅限于甲、 乙、 丙和丁几种类型; 可能还有其他类型出现。” 《纽约时报》(1990年2月13日)说: “专家们极怀疑还有其他的病毒可以造成肝炎; 如果发现的话, 它们会被称为戊型肝炎等。”血库是否面对更多悠长的研究去发明各种检验方法使血更为安全呢? 美国红十字会的一位董事举出费用的难题, 并且作出以下令人不安的评论: “我们不可能不断增加新的检验方法以求查出每种可能流行的传染病。”—— 《世界医疗新闻周刊》, 1989年5月8日。甚至检验乙型肝炎的方法也不是百无一误的; 有许多人仍然从血染上这种病。 再者, 人们是否因为丙型肝炎有检验方法就感到满足呢? 《美国医学协会杂志》(1990年1月5日)指出, 身体可能要等一年之久才能产生可以检验出来的疾病抗体。 在此之前, 通过血染上肝炎的人就可能有肝脏损坏和……丧命的危险。其实, 这些疾病的数目正越来越多。 你也许读过像以下一类的报章大字标题: “从输血染上莱姆病? 可能性不高, 但专家们提高警觉。” 一个接受莱姆病试验的人若结果是阳性的, 他的血有多安全呢? 有人问一组卫生官员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血。 “所有人均回答不愿, 但没有人提议将来自这样的捐血者的血弃掉。” 如果有些来自血库的血是专家们自己也不愿接受的, 公众人士应当对此有什么感觉呢?—— 《纽约时报》, 1989年7月18日。引起关注的第二个理由是, 在一个有某种疾病流行的地方所收集的血可能在很远的地方被人使用, 而当地的大众人士和医生对危险均懵然不觉。 鉴于今日人们更常往来各地, 包括难民和移民在内, 血的产品含有陌生疾病的风险正与日俱增。因此, 一位传染病专家所提出的警告并不应使我们感到意外: “供应血的机构可能必须将血加以普检, 以防止几种以前并不被人视为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播, 包括白血病、 淋巴瘤、 痴呆[或阿耳茨海默氏病]。”—— 《输血医学评论》, 1989年1月。这些风险虽令人心寒, 还有其他风险却造成了广泛得多的恐惧。爱滋病席卷全球“据聚集起来出席国立卫生研究所讨论输血问题的会议的医生们说, 爱滋病永远改变了医生和病人对血的想法, 但这未尝不是个好主意。”—— 《华盛顿邮报》, 1988年7月5日。爱滋病(后天免疫力缺乏症)的广泛流行唤醒了人们对从血染上传染病的危险。 有千百万人现已受到感染。 这种病的传播已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患病者的死亡率实际上高达百分之百。爱滋病是由人体免疫力缺乏病毒(HIV)所造成的, 而这种病毒可以借着血传播。 现代的爱滋病瘟疫初次在1981年受到注意。 次年, 卫生专家们获悉病毒很可能借着血产品传播。 现在有关方面承认, 甚至在发明了方法去验出含有HIV抗体的血之后, 血工业方面的反应仍很缓慢。 检验捐血者血液的程序终于在1985年开始,* 但甚至在当时, 有关方面仍没有将这种程序应用在已经制成的血产品之上。恰加斯氏病表明血可以怎样将疾病带给遥远地方的人。 《医学邮报》(1990年1月16日)报道, ‘拉丁美洲有1 000万至1 200万人长期受到感染。’ 有人将这种疾病称为“南美洲最重大的输血危险之一”。 一只“凶手虫”在受害者沉睡时叮了他的脸, 吸饱了血之后将粪便遗留在伤口中。 受害者可能携带恰加斯氏病达多年之久(在此期间可能捐血), 然后才形成致命的心脏并发症。为什么这件事应当使居住在遥远大陆上的人也感到关心呢? 奥尔特曼(L. K. Altman)医生在《纽约时报》(1989年5月23日)报道接受输血之后患上恰加斯氏病的病人的情况, 其中有一个丧生。 奥尔特曼写道: “其他的病例可能没有人留意到, 因为[这里的医生]并不熟悉恰加斯氏病, 他们也不知道这种病可以借着输血而传播。” 不错, 血液可以成为使疾病传播广远的工具。在此之后, 卫生当局向大众提出保证, ‘血的供应现今安全了。’ 可是后来有人透露, 有一段危险的爱滋病“窗户时期”。 一个人受到感染之后, 可能要等几个月才产生可以察出的抗体。 由于他不知道自己体内含有爱滋病病毒, 他可能捐血, 而血的检验结果是阴性的。 这样的事确曾发生过。 有些人曾在接受通过检验的血之后染上爱滋病!爱滋病病毒情形甚至进一步恶化。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989年6月1日)报道所谓“沉默的HIV感染”。 研究者证实人可以携带爱滋病病毒多年仍不致被目前所用的间接试验所察出。 有些人试图减轻事情的严重性, 认为这些仅是罕见的事例, 但这些事例却证明“借着血及其成分传播爱滋病的风险是无法完全消除的。”(《病人护理杂志》,1989年11月30日)令人不安的结论是: 即使检验结果是阴性的, 这并不足以表示健康没有问题。 还会有多少人从输血染上爱滋病呢?下一只鞋? 抑或下几只鞋?许多住在楼房里的人曾听过上一层的住客用鞋敲打地板, 于是他们可能很紧张地等候鞋子第二次击打地板的声音。 在牵涉到血的僵局中, 没有人知道致死的鞋还会敲打多少次。爱滋病病毒以前被人称为HIV, 但有些专家现今将其称为HIV-1。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找着了另一种类型的爱滋病病毒(HIV-2)。 这种病毒可以造成爱滋病的症状, 而且在某些地区颇为流行。 再者, 据《纽约时报》(1989年6月27日)报道, “目前这里所用的爱滋病检验方法并不能百无一误地察出这种病毒来。 新的研究结果……使血库更难于肯定捐血者所捐的血是安全的。”与爱滋病病毒稍有关连的其他疾病又如何? 美国总统设立的一个委员会说, 研究者相信“其中一种病毒是造成成年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严重神经疾病的原因”。 这种病毒已经存在于捐血的人当中, 因此能够借着输血而传播。 人们有权要知道, ‘血库在普检这些其他病毒方面有效到什么程度?’伦德奥利森(Knud Lund-Olesen)医生写道: “既然……有些属于高度风险类的人会由于他们自动受到爱滋病的检验而自愿捐血, 所以我觉得有理由不愿接受输血。 多年来耶和华见证人一直拒绝接受血。 他们是否有先见之明呢?”——Ugeskrift for Læger (《医生周刊》),1988年9月26日。老实说, 惟独时间才能显示有多少借血传播的病毒潜伏在血的供应中。 梅里曼(Harold T. Meryman)医生写道: “未知的因素可能比已知的因素更令人关注。 我们很难将一些潜伏期长达多年的传染病毒与输血扯上关系。 要察出这些病毒甚至更困难。 HTLV组的病毒无疑仅是呈现出来的第一批病毒而已。”(《输血医学评论》, 1989年7月)“仿佛爱滋病的流行还不够糟似的,……在1980年代, 研究者向我们指出若干种新近发现的输血风险。 我们无需有很大的想象力才能预见, 还有其他严重的病毒存在而可以借异体同型的输血加以传播。”—— 《限制异体同型的感染: 其他可选择的策略》,1989年。至今已有这么多只“鞋”敲打地板, 以致美国的疾病控制中心提议要实施“普遍的预防”。 这意味到‘卫生护理人员应当假设所有病人均可以感染到HIV和其他借血传播的病原体。’ 因此, 卫生护理人员和公众人士均有充分理由要重新衡量他们对血的看法。* 我们无法假定所有血均会受到检验。 例如, 据报在1989年初, 巴西的血库有百分之80的血并不受政府管制, 也没有受到检验看看是否含有爱滋病病毒。Picture Credit: AIDS virus: CDC, Atlanta, Ga.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目前全球影响因子最高的医学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大概为70。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简介: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MMS)出版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至今已连续出版超过200年。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2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道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闻

又到了肚子里没有墨水,只有干货的深空小编给大家吹牛...不是,说新闻的时间了。小编整理了半天,给大家带来了这篇文章。准备好瓜子板凳,我们一起去瞧一瞧。据外媒报道,近日,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等专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成人重症Covid-19的临床研究》,证明抗艾滋药物HIV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对治疗新冠肺炎无明显效果。该团队开展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临床试验披露的研究结果显示,有94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接受了洛匹那/利托那韦治疗,100位重症患者接受标准治疗,患者平均年龄在58岁。当中有51例患者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19例,标准治疗组32例。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有4例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而标准治疗组则无不良反应。从病死率来看,入组28天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的病死率为,标准治疗组为。从临床改善时间来看,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的临床改善时间中位数为15天,标准治疗组为16天。文章还称,对于严重新冠肺炎患者,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不能显著加速临床改善、降低死亡率或降低咽喉病毒载量。《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林赛巴登博士和埃里克鲁宾博士也表示:这项研究尝试不畏艰难,但不幸的是结果令人失望。欲要知晓更多《最新临床试验结果公布:抗艾滋药物对新冠重症无明显疗效》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新闻。本文来源:深空游戏 责任编辑:佚名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插管可以在危急时刻救命,但是却也有风险!当病人接受插管时,会产生大量的病毒飞沫,插管时因近距离接触,将会使医护人员暴露在非常高的感染风险。由阳明大学校友、现任花莲门诺麻醉科医师赖贤勇设计的「插管防疫箱」(aerosol box),登上这个月的重量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并经由美国波士顿医学中心建议,作为个人防护装备的辅助配件。

医师执行插管治疗时,「插管防疫箱」可降低遭患者咳嗽飞沫喷溅的风险

赖贤勇的「插管防疫箱」公开设计后,迄今已经有30多国改良采用,作为防疫时医师防护装备缺乏的设备。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透明压克力板,让医师执行插管治疗时,能降低遭患者咳嗽飞沫喷溅的风险。这项设计经过波士顿医学中心实际试验后,发表专文并拍摄影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让台湾的巧思成为国际医学期刊、以及知名医学机构推荐医护使用的配备。

在波士顿医学中心的实验中,实验团队将含有10毫升萤光染剂的气球,安置于人体模型中,并将气球充气爆破,模拟插管咳嗽时飞沫喷溅的状态。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下,没有使用防疫箱,尽管医护人员穿上了个人防护装备,但病患的飞沫可以污染防护衣、面罩、手套、颈部、耳朵、鞋子等,甚至是医院地板都可以发现飞沫。但是有了赖贤勇所设计且无偿公开使用的防疫箱,模拟的飞沫只污染了防疫箱内层以及医师手套和防护衣前臂,其余地方都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

波士顿医学中心建议:作为标准个人防护装备

尽管这个简单的实验没有模拟真实咳嗽飞沫喷出的方向、速度、规模,大小等,但波士顿医学中心仍然建议这个由台湾设计的防疫箱作为临时性屏障,仍然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并建议可以作为标准个人防护装备的附件。

中华医学杂志头条新闻

有亿人,头一天还好好的,一夜之间,怎么就成高血压了呢?然而,又是一夜之间,他们的血压再次正常了。

11月14日,广州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爬坡,感染人数逼近5000人大关。曾庆春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每周一下午和周三上午出诊。

这一天,曾庆春一到诊室就感到不一样,广州部分地区被按下静止键后医院冷清了许多,11月13日晚广州多个中心城区发布强化防控的措施,市民出行难度进一步增加,但14日门诊室门口又有人排队了。

好几位是因“焦虑”而来。11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学术机构共同制定并颁布了《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与现行国内外高血压相关指南相比, 新指南最大的关注点是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原来的≥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 。

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发酵。中国是高血压大国,按中国人口基数计算, 这一标准变化将增加约一倍(亿)的新“病人” 。曾庆春遇到的这几个人血压值都在130/80mmHg和140/90mmHg之间,看到指南后赶紧找医生想办法。

随后, 国家卫健委官媒“健康中国”明确表态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未改变,仍然是≥140/90mmHg 。2亿“高血压患者”一夜之间又变回正常血压,“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的话题才逐渐平息。但这群在临界点的2亿群体,如何在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争议中做好管理?小小10毫米的汞柱标准之差,为何迟迟难以达成统一共识?

为血压焦虑的“新”患者

“医生,我是不是已经高血压了?”一名患者还没顾上坐到诊室的凳子上,就已经把问题抛向曾庆春。

曾庆春对这类人群的到来感到很欣慰。他给患者的回答是, 血压值处于130/80mmHg~140/90mmHg是高血压的前期表现,但不建议直接用药治疗 ,特别是《指南》刚刚发布还未得到国家认证,因此不必过于焦虑, 建议首先改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饮食、加强运动、控制体重、保证足够睡眠、避免情绪波动和戒烟限酒等 ,多数患者的血压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如果3-6个月之后,病人血压还是持续在130/80mmHg之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其血压升高的可能危害以及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可能带来的利弊,再酌情决定是否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2495629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头条记者也注意到,虽然国家卫健委已经明确高血压诊断标准没有改变,但处于“临界点”的人们还是希望从医生那里找到更直观的说法。

11月17日,记者走访成都市一家公立医院发现,临床医生们对于这一话题更加慎重,一名门诊医生表示,“卫健委已经发声了,目前肯定还是按照140/90mmHg 标准判定是否是高血压,再决定是否用药”。该医生还称,近几天来,来看病的人数略有增加,但真正开药的人很少,多是来寻求建议的。

在门诊区域,一位五十多岁的男性正在等待就诊。据他所称,自己之前有确诊的高血压,经过吃药等方式控制下来,但收缩压长期徘徊在133左右。标准一旦修订,意味着他又“变回”了高血压病人。听到消息后,他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来询问自己是否需要用药。但最终,这名患者得到了“暂不需要用药”的建议,并从医生那里得到了“先将它(130/80mmHg标准)看成一个健康提醒就好”的说法。

因为听闻高血压标准下调而惊慌的不止这一位“前高血压”病人。四川一名三甲医院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近几天已经有十来个原本的病人打电话或在门诊挂号,询问自己需不需要使用高血压药物。他们的血压范围均在130/80mmHg到140/90mmHg之间。这位医生没有选择给每个病人开药,对于大多数人仍然给出了少吃高盐食物、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多运动等生活建议。对于有临床并发症的病人,才开具了降压药物。

对此,《指南》制订组专家、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在公众号“郭艺芳心前沿”上写道,在学术界,不同学者之间、不同学术机构之间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是很正常的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家不必把这次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争议看成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从专业角度而论,无论主张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还是反对之,都有理由与依据,在此不做详细讨论。但无论正方或反方,其出发点与根本动机却是一致的,这就是更好的管控血压,最大程度地降低高血压对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危害。

郭艺芳说,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血压处于这个水平的人都认为自己血压正常,极少有人会去关注并干预自己的血压。新指南颁布后,在普通民众中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这是件好事儿,好就好在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处境”,让大家知道专家们正在为自己是不是病人激烈争论, 让大家知道自己可能是病人、至少是病人的“密接” ,让大家还知道自己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已经有所增加。如果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去自觉主动的少吃多动减体重、戒烟限酒少吃盐、生活规律少熬夜、精神放松足睡眠。

曾庆春也很认同文件中将高血压诊断/预防阵线“前移”的理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高危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到130/80mmHg以下,会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获益。也正是基于相关临床研究证据, 美国在2017年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修改为130/80mmHg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也据此进行了适当的补充,提出高血压诊断分两步走,即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小于140/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以进一步降至小于130/80mmHg。

图片来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

高血压诊断标准已争议多年

在医学界,指南是疾病防治的重要依据,最好的医生通常能把指南和临床完美结合,行医规则建立在指南基础上,同时又能凭借足够的经验来个体化解决病人难题。

自1976年以来,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JNC)”一直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及其下属的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的管理下发布JNC高血压指南。研究均由NIH和NHLBI发起。专家组以平均四年一次更新的节奏,在1977年到2003年间共发布了7次JNC指南。

不过,2003年JNC7出台后,医生们苦等十年都没等来更新的指南。2014年,在未获任何官方机构背书的前提下,JNC8的专家团队以“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发表了JNC8。在这份指南中,将60岁以上高血压病人的诊断门槛提到了150/90mmHg。

2017年11月,经多次推迟,原定于2014年发布的美国新高血压指南终于发布。这份长达481页的《2017版成人高血压预防、检出、评价和管理指南》(简称ACC/AHA指南,或美国新指南),由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联合会(AHA)等11个学术团体共同制定,是美国时隔14年首次全面更新的官方高血压指南。

大洋彼岸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上对于是否要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展开激烈讨论,但真正跟进这一标准的机构和学协会极少。 支持者称,诊断标准的下调可将高血压的干预关口前移,减少血压的进一步升高及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 反对者则认为可能致使患者数量大幅增加,不仅大幅增加了相关领域的医疗负担,还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杨人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早几年就已经听说过这一高血压诊断标准上的争议,但对于国内医生的实际诊疗来说,美国ACC、AHA设立的这套新标准并没有造成多少影响。

在他看来,美国2017年高血压指南所提出的标准对国内高血压诊疗具备一定参考价值,但也需要认识到中美两国人群之间存在差异,“就比如说我们国家的患者,在看病就诊过程中往往更倾向于吃药甚至吊针的这种心态,可能要比其他国家的患者更普遍些,因此(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对于公众心理的影响会比较大。”

需要指出的是,新《指南》将血压处在130~139/80~89mmHg的人群定义为高血压患者也有临床研究的证据支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团队的研究指出,与血压值<120/80mmHg的人群相比, 血压130~139/85~89mmHg的人群,发生总CVD(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为倍,其中脑卒中风险为倍,心肌梗死风险为倍 。

尽管目前学术界对血压值处在130~139/80~89mmHg的人群该如何界定和处理尚无一个清晰的论断,但得到普遍认可的观点是这部分人群在心脑血管疾病上的风险仍不容忽视, 不抽烟不喝酒、多运动等生活方式上的改变是值得推荐的 ,此外如果患者也有高血压外的一些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启用药物降压。

图片来源:《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杨人强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身处两套标准夹缝间的这亿“临界点”人群并不需要过度担忧甚至恐慌,并不是被诊断为高血压病人就一定要马上药物干预,人体本身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的能力 。

他还提到,“血压值也只是医生临床上判断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启用药物治疗的一个参考因素,除此以外我们还要观察患者是否因为高血压身体出现了损害或是有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然后再来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如今130/80mmHg的诊断标准重被提及,很多知名专家第一时间出来反对。中国高血压联盟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刘力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其他疾病标准都可以调整,因为那属于学术问题,唯独高血压不行。 高血压是目前唯一列入国家管理的心血管慢病防治项目,标准制定不仅仅是学术争议,也与国家民生息息相关,轻易调整会产生颠覆性影响 。“按这个标准下调,波及面太广了。原来从事飞行员等高危职业的人群,现在突然被判定为高血压,还能继续从事原有工作吗?出了问题,谁负责?”

曾庆春也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提出困惑:如果有一个年轻的非高危高血压病人在经过半年的非药物干预后,血压维持在120/81mmHg左右,是不是一定要开出药物治疗的处方?这种情况下药物治疗是否一定能使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将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我想这应该也是为什么卫健委暂时不改诊断标准的原因之一,另外如果要改这个标准,还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这是要综合去考虑的;但我认为《指南》能引起公众对高血压的广泛关注是有积极意义的,以后对于血压值处于130/80mmHg~140/90mmHg的病人,我们也会更多地去关注。曾庆春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关于近期高血压的事,在学术界不是新闻,是老闻了。美国2017年进行调整的,而国内是否跟进调整是有争议和分歧的。客观来看,按现行国内标准,高血压患者约有2亿多人,有跟医嘱进行规范治疗的大约1亿人;同时,医生面对130/80mmHg的情况,通常会建议加强运动、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一段时间如果无改善,才会建议药物干预。 不能认为高血压患者一夜增加一倍,用药一夜增加几倍 。

基层医生还在为高血压低诊疗现状头疼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目前国内两个占比较重的慢性病,在国内,一旦被诊断出来后,基本就需要常年吃药,大部分病情不可逆。

现有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诊疗情况并不乐观。今年6月23日发布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中提到: 中国现有高血压人数亿,但我国的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简称“三率”) ,分别为、和 ,总体都还处于较低水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高血压科主任医师孙宁玲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美国高血压知晓率已经很高,治疗率可以达到70%,疾病控制率达到50%~60%。即便将诊断标准下压,也能够基本覆盖新增患者。相较而言,按现有标准估算,国内高血压控制率仅,农村地区不足6%,有很多高血压患者有待治疗。下调后,国内高血压控制率降到3%,降压药治疗会对现有医疗资源造成挤兑。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下调标准,基层的医生和医疗机构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17日,记者联系到入行18年、身处基层公立医院的心内科主任张医生时,在他看来,目前国内高血压诊治的一大问题还在于“三率”不高,而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很难通过标准的改变调整;或者说,即便在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之下,临床上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治疗尚不完美。

例如,医生会建议部分血压值异常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式将血压控制到140/90mmHg以下,每日测量血压、服药,血压平稳后也应该到医院复查、调整用药剂量,但很多患者并不会遵循医嘱,而是在不适症状消失后自行停止用药或减少用药。

还有更多患者没有意识到高血压的潜在危害。张医生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门诊还遇到过收缩压已经超过200mmHg的高血压患者,但对方并不接受医生提出的药物治疗建议。

“医生只能去劝导,但有些患者不管怎么说,都不会接纳你的意见。他们的观念是只要身体没有不舒服,就不吃药,导致很多患者再来看病时已经出现了并发症。”张医生说。

此外, 高血压作为典型慢性病,全国患者数量超过2亿 ,人力、财力有限的基层医院更难实现患者随访。据张医生感受,目前基层医院的临床上,高血压患者“发现较晚”的问题比“用药过量”的问题更加突出,大多是出现症状或健康体检指标异常后才到医院就诊。

与此同时,正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所说,基层医生面临着绩效考核的挑战,比如社区医生考核就是血压的达标率,下调标准后意味着有更多病人,他只有去用更多的药来保持达标率。

浙江基层医生戴其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目前当地执行的规定,对于当地高血压人群的规范管理率要达到61%以上。在其中,还有45%的人群需要满足控制率,即使其血压管控结果把控在合理范围内。

在针对高血压病人的日常管理中,戴其乐需要根据病人血压高低、腰围数据、生活习惯是否不良、有无并发症等多个维度,将管理的高血压病人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三级为高危高血压病人。对于这类人群,戴其乐需要进行一个月一次的随访,要求对方定期到医院复查的同时给予长期的用药及生活指导。同时还需要对这类人群建立高血压专项档案,将用药情况、体检结果、评审结果等一一录入其中。而相对轻度的高血压患者,到医院复查的周期相对更长,如一级高血压患者需要三个月进行一次面对面随访。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793306

如果将标准从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像戴其乐这样的基层医生需要面对的高血压病人基数就大大增加, 同样的百分比要求下,管理的人数规模将大大提升,管理难度一并增加 。

过去一周,周围也有人找到戴其乐询问,“这样我是不是就变成高血压患者了”。但提到用药时,这部分人群还是表现出了抗拒,更多是寻求生活方式的改善建议。“面对这部分人,我们也不会一上来就让他用药,更多是从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去调整,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戴其乐说。

更重要的是,在基层医生的工作中,130/80mmHg到140/90mmHg的人群其实已经纳入管理范围。在电子档案中,他们被称为“高血压高危人群”,对于这部分人,戴其乐也会建议他们定期体检、检测血压及随访、告知生活习惯改善等,防止变成高血压。

“从实际工作层面来讲,我们是不愿意标准下调的,因为增加的工作量会非常多。但从医学和患者角度讲,我更倾向于对心血管危险分层为高危的患者而言,一定程度下调是好事。尤其是对高危因素的年轻患者,更需要调控。因为从治未病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从血压130/80mmHg就开始接受干预,不管是生活方式调整还是小剂量药物,很可能就不会达到140了,无论是从个人健康风险还是发展成脑梗、心梗之后的医疗负担来说,下调是好事”。

但他同时强调,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国内,都不能简单地以数字区分是否是高血压病人,以及是否该用药。“就算患者血压在130/80mmHg-140/90mmHg之间,也需要结合危险分层,是高位还是低位,有没有合并症,还要结合患者的年龄,不能一概而论”。

曾庆春也对国内高血压的“三率”偏低有些头疼,他认为受限于此,哪怕国内高血压诊断标准变动,也许对提高知晓率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治疗率和控制率不一定能起到预期效果。尤其在农村或者偏远地区,人们对于疾病和健康管理的认识还相对落后,对高血压新诊断标准没有足够的敏感性,能否因为高血压诊断标准下降而注重健康管理还是个未知数。

记者 |林姿辰 陈星 金喆 许立波

编辑 |段炼 统筹编辑 |易启江

视觉 |邹利

视频编辑 |张轶

排版 |段炼

记者手记 | 将高血压标准讨论看作一次“健康提醒”

一场高血压标准之变,在公布之初或许并没有料想到竟能引发了一次涉及学界、产业界、政策制定方的大讨论。

真理越辩越明。无论是主张标准下调的学者专家,还是声明标准未改的主管部门,其依据立场均有可取之处。高血压标准变动与否,既牵涉个体生命身体质量,也牵涉卫生经济学、医疗资源、产业格局变化等方方面面。

与其因一次医学讨论而“惊慌失措”,忧心自己一夜之间成为高血压病人,不妨听从更多临床医生和专家的建议,将这次讨论视作一次友善的健康提醒。打针吃药是其次,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信号,维持好的生活习惯,也许可以看作是这场讨论的一点意外收获。

现在投稿是不需要介绍信的。写好就可以直接投稿了。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CN: 11-2154/R,ISSN: 0366-6999)是中华医学会会刊,创刊于1887年,半月刊,是中国惟一被SCI核心版收录、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医学期刊。重点报道我国医学各学科最新进展和高水平科研成果,是我国医学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发展史是我国医学成长与前进的记录和见证。随着杂志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来稿量以30%的速度递增。稿件来源除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外,还来自美、英、日、德、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4月,该杂志被选为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成员,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与接受。已被国际上20余种著名数据库收录,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医学索引(IM)》、Medline、《化学文摘(CA)》、《生物医学文摘(B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最近几年的SCI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不断增高,2012年SCI影响因子。1992年分获国家三部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一等奖。1993年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1997年获国家三部委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1998、1999年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择优资助最高奖。1999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期刊专项资助。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和专项经费资助以及国家期刊奖重点科技期刊奖。2003年以来多次获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的专项基金资助,以及中国科协的优秀论文奖。1997年建立了自己的网站,2002年实现全文上网,开始实行OA出版;2003年11月实现了与PubMed数据库的链接;2007年开始采用使用网上稿件处理系统,所有作者需要从网上投稿;2009年底引进ScholarOne网上审稿系统,供国际作者投稿。 多次连续获得全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0年以来几乎发表的所有论文,都能从网站上免费下载。近几年来,通过全体编委和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努力,杂志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显著变化,实现了“双效双爱”的办刊目标。期刊国际化将是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索引序列
  • 英格兰医学杂志头条新闻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头条号
  • 英格兰医学杂志头条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闻
  • 中华医学杂志头条新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