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床医学论文百科 > 玉米白斑病论文

玉米白斑病论文

发布时间:

玉米白斑病论文

这个情况原因很多见得太多,有的是肥料太大导致的卷叶,有的是干的,有的是病,白斑病,和螨虫,这样的情况,你就先了解到底啥子原因,肥料足够的话,你就要考虑病的问题所在,开始实施配药物,喷洒,留心观察几天,如果在不改变,那你就要拿点叶片去农业局咨询一下,现在方便,各个乡镇都有这样的服务点,,会给你安排好如何调解这样的问题

玉米叶打卷是由4个原因造成的,1.干旱时特别是中午卷叶,看一看地面是不是特别干燥,2.有一些品种在生长的过程中略显卷叶,很正常。3.如果在一米高以后,肥料特足,生长旺盛,幽黑,也略卷叶。4.可能是玉米蓟马危害引起的。

近年来,玉米田间常出现幼苗心叶扭曲畸形,新生叶卷在一起展不开的现象,这就是玉米心叶卷曲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原因主要有高温干旱、除草剂使用不当、蓟马危害、顶腐病危害等。那么玉米心叶打卷有哪些原因呢?玉米卷叶该如何预防呢?

玉米卷叶的原因之高温

玉米卷叶的原因

1、高温干旱吸收肥水不足

不同品种对气候的适应性有所不同,玉米心叶卷曲的比例有较大的差异。

田间干旱造成玉米心叶卷曲,一般能随土壤墒情好转逐渐恢复,下过雨或灌水后恢复快。喷施玉米叶面肥,可以促进快速恢复。

玉米卷叶的原因之药害

2、药害导致

在玉米生长期间施用烟嘧磺隆等药除草,如果玉米苗龄低于3叶或超过5叶,或在高温条件下施药,或施药量过大,或施用除草剂前后7天内施用有机磷农药,玉米很容易出现心叶卷曲、叶片皱缩现象,并伴有不规则黄色药斑,严重时心叶腐烂。

症状轻时多数植株会自然恢复,心叶严重扭曲的可人工剖开心叶。

对受害田块及时施肥浇水、优质叶面肥有利于促进植株恢复。

沈小杰 请采纳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植物的作用主要为对污染物的治理及其预防和监测。但由于各环境要素存在差异,植物在各环境要素保护中的作用不尽相同。本文从各个环境要素出发,概括了植物在各环境要素保护中的作用,包括在大气环境中的作用,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在土壤保护中的作用等等。 关键词:环境保护 植物 环境要素 净化作用 监测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业的现代化,排放到环境的污染物日益增加,大大超过了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措施很多,其中一条就是利用植物以防止环境污染,因为植物有净化环境的能力,对各种污染物都有吸收、积累、分解和代谢作用,能降低大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而且能保持大气层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减少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减弱躁声,杀菌除尘,净化环境污染。同时,由于不同植物对不同污染物的敏感性不同,又可用来监测预报环境污染。本文将主要从大气、水、土壤三个环境要素主要阐述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植物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净化作用 植物对于大气的净化,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即去除环境中微生物,对粉尘等的物理吸附作用和对化学物质的吸收转化作用。 绿色植物具有抑制或杀死细菌的功能。利用这一功能栽植适当的绿化植物,可使大气中细菌数量下降。一方面绿化地区空气中灰尘减少,细菌失去滋生的场所,从而使细菌数量下降;另一方面植物的分泌物本身具有杀菌作用。目前,已经发现许多植物能分泌出具有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能力的挥发物质,例如洋葱的碎糊能杀死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其他细菌;地榆的水浸液能在1分钟内杀死伤寒、副伤寒A和B的病原菌和痢疾杆菌的各菌系;柠檬桉分泌的杀菌素可杀死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结核病和流感病毒等病菌;柑桔、迷迭香和吊兰,可使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大为减少。。 植物一般具有吸附灰尘的作用,植物的叶面有皱纹、粗糙或分泌油脂,可吸附或粘着粉尘,从而降低植物中灰尘等颗粒物的含量,净化环境作用。蒙尘的植物,一经雨水冲洗,又能迅速恢复吸附的能力;此外,草坪也有显著的减尘作用。常春藤、无花果、蓬莱蕉和普通芦荟,都可以吸纳灰尘。 植物对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能够通过吸收、转化等方式去除一部分的化学物质。植物可以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醛等物质,并将这些物质转化为自身物质,降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浓度。如酚进入植物体后,大部分参加糖代谢,和糖结合成酚糖苷,对植物无毒,贮存于细胞内;另一小部分呈游离酚,则会被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氧化分解,变成CO2、水和其他无毒化合物,解除其毒性。氰化物在植物体内能分解转变为营养物质。地衣、垂柳、臭椿、山楂、板栗、夹竹桃、丁香等吸收SO2能力较强,积累较多硫化物;垂柳、拐枣、油茶具有较大的吸收氟化物的能力。芦荟、吊兰和虎尾兰等可吸收甲醛。紫苑属、黄耆、含烟草和鸡冠花,这类植物能吸收大量的铀等放射性核素。常青藤、月季、蔷薇、芦荟和万年青,可有效清除室内的三氯乙烯、硫比氢、苯、苯酚、氟化氢和乙醚等。天门冬可清除重金属微粒。龟背竹、虎尾兰和一叶兰,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月季,能较多地吸收硫化氢、苯、苯酚、氯化氢、乙醚等有害气体。 调节作用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除了能转化太阳能,制造有机物之外,还能调节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据估计,全世界所有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和燃烧各种燃料所消耗的氧,平均为10000 t/s(吨每秒)。以这样的消耗氧的速度计算,大气中的氧大约只需二千年就会用完。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从而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监测作用 植物对大气污染还有监测和指示作用。植物监测是利用植物对某些大气污染物的反映,监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种类和含量或大气污染程度,以了解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在植物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时,一般有害气体都是从叶片上的气孔钻入的,因此叶片上往往出现肉眼看得见的各种伤斑。不同气体引起的伤斑也会有所不同。因而可以通过调查叶片受害症状,测量植物生长量、解析年轮等症状判断空气中的环境质量。如果伤斑是二氧化硫引起的,则多出现在叶脉间,呈点状或块状,严重时出现鲱骨效应;而由氟引起的伤斑大多集中在叶子的尖端和叶片边缘,呈环状或带状。比如,苔藓枯死;雪松呈暗竭色伤斑,棉花叶片发白;各种植物出现“烟斑病”。这是SO2污染的迹象。菖蒲等植物出现浅褐色或红色的明显条斑,是氮氧化物中毒的显示。假如丁香、垂柳萎靡不振,出现“白斑病”,说明空气中有臭氧污染。要是秋海棠、向日葵突然发出花叶,则是氯化物污染引起的。其他的指示植物还有:紫花苜蓿、胡萝卜、菠菜可以监测SO2污染;菖兰、郁金香可以监测氟污染;苹果、玉米可以监测氯污染等等。 2.植物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是一种成本低廉,节约能源、效益较高的简便易行方法,目前,国内外有关部门正广泛应用生物处理措施净化污水。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实验水池中栽培了芦苇后,从水中排除的悬浮物减少了30%,氯化物减少90%,有机氮减少60%,磷酸盐减少20%,氨减少66%,总硬度减少了33%。水池中的水经芦苇的净化,明显清洁多了。 植物对水域的净化,主要有以下途径:首先是植物能分解和转化某些有毒物质。在低浓度的情况下,植物能吸收某些有毒物质,并在体内将有毒物质分解和转化为无毒成分。例如,植物从水中吸收丁酚,丁酚进入植物体后,就能与其他物质形成复杂的化合物,而失去毒性。其中最常见的为酚糖苷,它可以贮藏在液泡内变成对植物无毒的结合态物质,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被分解和利用,参加细胞正常的代谢过程。其他苯、氰等也都有相似的情况;其次是植物的富集作用。水生植物能吸收和富集水中的有毒物质,其富集能力依植物种类不同而异,但一般可高于水中有毒物质浓度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以上。 经试验证明,多种高等水生植物对氮、磷和各种金属以及酚、氰、农药等有机物都有吸收、积累、分解和转化的能力。其中,水葫芦、水花生、水葱、浮萍、紫萍、水浮莲等都能有效地吸收、积累、分解废水中的营养盐类和多种有机污染物在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下,一公顷水葫芦能将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当天吸收掉。通过试验进一步证明,在自然界中的多种水生植物,对水中的重金属元素也有去除作用。如水葫芦、水花生能从污水中除去镉、铅、汞、铊、银、钴、锶等重金属元素。除此之外,浮萍在夏秋也能大量吸收、积累电厂洗煤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另外,水生植物还能净化废水中的多种有机污染物。 水生植物在净化污水方面各显神通:水葱、田蓟、水生薄荷等植物可以有效杀死水中的细菌;凤眼莲、浮萍、菹草、金鱼藻等植物有较高的吸收水中重金属的能力。 我国水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对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新的种类净化污水,还有很大潜力。 3.植物在土壤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土壤污染可以由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而引起。工厂排出的含有重金属的废气、烟尘和其他有害气体、工业废水、废渣,以及农业上施用化学农药、某些毒性除莠剂及污水灌溉等都会污染土壤。其他放射性物质也会对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后,能引起土壤酸化或碱化,以及影响有些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利用某些植物对土壤中污染物质的吸收,就能达到消除和净化的目的,降低土壤污染。 植物除能吸收有害物质外,还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对于一些已经遭受污染或本身环境不好的土壤,植物也能够对此进行调节和改善,保护土地资源。这类具有改良土壤能力的植物,称为“绿肥”。人们常常请它们当开路先锋,到十分艰苦的旱、涝、盐、碱、酸、瘠的盐碱荒地或红壤荒地去“落户”。它们不仅能在这些地区扎根生长,而且还积极地替庄稼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此外,绿肥植物多有强大的根系,能够充分吸收利用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因此,在它们死亡腐烂后,土壤表层就留下了丰富的养分。据计算,每亩如果收1500公斤苕子,土壤里就相当于增加了57公斤氮肥、12公斤磷肥、13 公斤钾肥!像紫云英、苜蓿等一些豆科绿肥,自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化肥厂——它们利用根瘤中的固氮菌,将空气的氮气合成为氮肥,每亩可产氮肥50公斤左右。这些植物大大的改善了土壤环境,有利于土壤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4.结论: 植物以其特有的生理特性,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净化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还能指示监测环境污染,改善环境条件,在保护和预防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远不只此。植物能够降低噪声,减弱噪声污染。绿色的环境还能创造舒适环境,改善心情。另外,环境保护重在人人参与,发挥群众的作用。而植树造林,可以让大家见到环境保护的成果,改善环境,增强大家的环保信心与动力,更好地保护环境。由此可见,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用植物改善环境的发展前景也是相当巨大的。求采纳

案例: 本节课是《农村中学化学课与综合实践课的整合研究》课题开题会上的一节观摩课。渤海中学的张春生老师在设计《化学与资源、能源的利用》这节课时,在人教版下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课程资源把学生的直接体验和社会实践有机地整合起来落实到化学教学的课程目标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通过专家讲解、实地考察参观、上网搜集材料、课堂交流、设计实验、归纳总结等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让学生在生产、生活中感受探究活动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这样的整合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下是张春生老师的教学纪实以及我们对本节课的感想和体会。 教学过程: 1专家讲座。 请学校所在地的玉米加工厂――黑龙江省镜泊湖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太吉集团的技术专家为同学们讲解玉米的用途。 专家:我们生活申的衣、食、住、行,都与我们熟悉的玉米关系密切。第一,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是纯棉的或化纤的,现在的化纤多数都从石油中提炼出来,将来的发展趋势是用玉米淀粉经过化学合成纺纱织布,大家将来穿的衣服是用玉米做的,同学们如果饿了,可以把我们的衣服吃了。(学生哈哈大笑。)第二,同学们知道,我们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是淀粉,我们吃的很多食品中都含有玉米淀粉,如火腿肠和一些膨化食品等。第三,我们现在盖房。修路用的重要材料之一是水泥,将来我们将用玉米淀粉合成材料去替代水泥做建筑材料,用玉米淀粉合成材料去做高速公路的路面,防滑耐磨。这些都是玉米进行深加工后的产品。(学生听了都很吃惊。通过专家讲解玉米的用途,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玉米深加工充满了好奇和神往。) 2实地参观。 带领学生到太吉集团实地参观,边观看边听技术员讲解各种设备的用途和化学原理,以及深加工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及用途,并将整个参观过程进行录像。 (学生看了玉米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后再次受到感染。) 3材料搜集,知识梳理。 通过实地参观、采访、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学生将所见所闻进行梳理形成汇报材料。 4表达交流,认识提升。 师:通过专家的讲解、现场参观、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同学们对玉米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玉米生产过程中有关资源、能源的利用都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进行汇报交流。 (第一组学生将玉米加工产品绘制成图表展示,组内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汇报。) 生:玉米经过化学加工,可以生成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是人体细胞构成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成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生:玉米还可以加工出维生素C,维生素C参与人体各种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 生:还可以生产葡萄糖,糖类是食物重要组成部分,葡萄糖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转换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的需要。 生:还有乙醇,乙醇可以医用消毒,还可以作燃料,现在汽车用的燃料就乙醇汽油,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危机,也起到了环保的作用。 生:玉米芯可以加工成木糖醇,玉米叶可以作纺织品,玉米的茎叶可以生产饲料和燃料。所以玉米有软黄金之称。 师:回答得很好。哪个小组对玉米加工的流程进行了调查7 (第二组学生将参观活动的录像进行了剪辑,用大屏幕展示玉米加工的简单流程进行汇报。) 生:玉米加工的过程主要是:玉米粒→浸泡罐→磨碎→打浆→分离→产品。 生:在玉米粒浸泡,磨碎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打浆,分离,制成产品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生:生产过程中用硫磺和水浸泡。 生: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水,经过使用后的水,我们应当称之为废水、污水。这些废水、污水不经过处理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我家生活在渤海集团附近的拐角村,我家有个鱼池,曾有一段时间,太吉集团的废水未经过处理就排放,这废水随河水进入鱼池中,造成了鱼大量死亡,经济损失严重。 生:我家就在这附近,未经处理的废水进入我家稻田里,造成了水稻的减产。别人家的水稻亩产可达1300~1400斤,我家的却只有800斤左右,加工出的大米在市场上的价格也远远不如别人家,用这种米做出的米饭色泽和口感要差很多。 生:我家住在太吉集团附近,夏天的时候,工厂排放的污水没经过处理,我家都不敢开窗户,因为一开窗户就会闻到难闻的气味,我骑车上学的路上也会闻到这种气味。现在工厂的污水经过了处理,我们现在闻不到那种难闻的气味了。 生:硫酸造成了水质的酸化。我们测量了水样的酸碱度,结果PH≈2我们可以用熟石灰来降低污水的酸性。 生:工厂排放的污水中还含有蛋白质残渣,腐烂后就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这些蛋白质残渣不经过处理就排放,还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治理呢? 生:把废水中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做饲料,既可以使废水中的蛋白质重新得到利用,又可以保护环境。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同学们都有切身体会,在太吉集团的废水没经过处理就排放的那一段日子,确实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造成了危害,也对我们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污染。现在好了,太吉集团的废水处理设备投入使用,我们附近的河水越来越清澈,我们周围的空气也越来越清新,再也闻不到难闻的气味了。 师:同学们还知道,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还要用到大量的燃料,哪组的同学太吉集团燃料情况进行了调查,请汇报一下。 生:渤海集团在生产过程中要了用到大量的燃煤,正常情况下每天要燃烧掉180吨煤,这些煤燃烧后会向空气中排放大约吨的二氧化硫,照这样计算每年要向空气中排放2628吨二氧化硫。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这只是我们附近的一个小工厂,我们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每年全世界排放的二氧化硫达一亿五千万吨,其中80%来自于煤的燃烧。二氧化硫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不但污染了空气还会产生酸雨。我们小组的其他成员对二氧化硫大量进入空气后产生的危害也进行了调查,下面请他向大家汇报。 生:二氧化硫气体可以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伤害,引起呼吸道疾病;二氧化硫溶于雨水还会形成酸雨,降落地面导致土壤酸化,导致农作物减产或树木枯死(用大屏幕展示搜集到的图片),也会污染水资源(导致鱼虾死亡),腐蚀建筑物。(展示图片。) 师:听到以上数字,看到以上图片后,同学们现在有什么感想? 生:化工生产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我们经过查阅资料,进行计算,根据我国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和年消耗量,煤的开采还可以维持112年,石油可以维持10年,天然 气可以维持51年,就是说当我们30岁左右时,石油就已耗尽,所以我们应该合理使用现有能源,并努力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海底可燃冰等。 生:化工生产要燃烧大量的煤,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污染了空气,化工生产过程中也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对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使用燃料时应对燃料进行脱硫处理,减少二氧化硫向空气排放,工厂的废气也应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师:好,你们在这次活动中还真是收获不小,请谈一下感受吧。 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知道了玉米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很多产品,如淀粉、乙醇、乙酸、蛋白质、葡萄糖,尤其是玉米纤维和建筑材料,真没想到我们非常熟悉的玉米有这么多用途。 生:利用自然界现有的资源或能源通过化工生产可以生产出多种产品,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生:我要好好学习化学,丰富知识,长大以后服务农村,改善农村环境、生活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师:以上同学说的都很好,同学们也意识到了我们的生活正在受到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严重的威胁,让我们用一句话作为这节课的结束语:“爱护资源,保护环境,人人参与,共创美好家园。” 反思: 一、化学课与综合实践课整合在整合课程资源及转变教学方式上具有多种优势,是对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也是对课改理念的一种践行 1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所需材料和知识,除了在教师帮助下获取外,学生自己可通实地考察或咨询、通过相关的实验、运用有关图书资料或直接上网获取信息,这些途径都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培养了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也在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得到了发展。 2明显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更多的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发现性学习。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而是走到“幕后”成为一名“导演”,在实践活动中和学生同学习、共成长。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赋予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自由,体验着在做科学中学科学的乐趣。 3促进了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化学课与综合实践课整合使课程的内容具有了很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学科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远远超出教材的范围。教师在整合课程资源时不仅要熟悉教材、把握“课程标准”,还要收集处理多方面的信息;这个过程迫使教师不断更新本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注意对平时素材的积累,逐步学会应对各种新的情况,掌握处理各种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实施中教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确立所要整合的课题。 2教师要对整个活动内容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对活动的实施进行精心的组织,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拔和督促才能使活动得以正常开展。 3教师需要关注和保护学生的热情,同时要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化学资源,把化学课与综合实践课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专家讲解、实地考察参观、上网搜集材料;课堂交流、设计实验、归纳总结等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申的化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 编辑张烨

我也是在网上找到,给您复制过来了,希望能够帮到您。第十二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群体发病的现象。有些植物病理学家曾经把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称为病害的流行,而在定量流行学中则把植物群体的病害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增长都泛称为流行。植物病害预测是依据流行学原理和方法,来估计病害未来发生的时期和数量,用以指导病害防治或病害管理。在群体水平研究植物病害发生规律、病害预测和病害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则称为植物病害流行学(botanical epidemiology),它是植物病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和空间动态及其影响因子是植物病害流行学的研究重点。病原物群体在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干预下,与植物群体相互作用导致病害流行,因而植物病害流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即定性描述病害群体性质,并通过定量观测建立群体动态的数学模型。一、植物病害的计量 植物群体的发病程度可以用多种指标计量。其中最常用的有发病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 发病率是发病植株或植物器官(叶片、根、茎、果实、种子等)占调查植株总数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但是,病株或病器官间发病轻重程度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异。例如,同为发病叶片,有些叶片可能仅产生单个病斑,另一些则可能产生几个甚至几十个病斑。这样,发病率相同时,发病的严重程度和植物蒙受的损失也可能不同。为了更全面地估计病害数量,便需要应用严重度指标。 病害严重度表示植株或器官的罹病面积所占的比率.例如叶片上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比率。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亦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各级代表值或发病面积百分率表示、调查统计时,以单个植株或者特定器官为调查单位,对照事先制定的严重度分级标准.找出与发病实际情况最接近的级别。 禾本科作物的叶部病害大多是植株下部叶片发病早而重,以后逐渐向上发展。根据成株期发病程度分为10级,先确定植株基部到顶部一半的地方作为中点。病害从基部发展到中点.不再向上发展作为第5级。病害未发展到中点的作为1—4级,另外再保留完全不发病的0级。病害发展到中点以上的,记作为6—9级,发病最重的是第9级。严重度分组标准除用文字描述外,还可制成分级标准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对水稻病害采用0-9级的10个记载标准,但在实际调查时大多采用0,1,3,5,7.9六级记载标准(表12-1,图12—1)。病情指数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若以叶片为单位。当严重度用分组代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病情指数= Σ(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 ×100[(调查总叶数×最高一级代表值)] 当严重度用百分率表示时,则用以下公式计算: 病情指数=发病率×严重度 除发病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以外,有时还用其他指标定量估计病害数量。例如,调查麦类锈病流行初期发病数量时,还常用病田率(发病田块数占调查田块总数的百分率)、病点率(发病样点数占调查样点总数的百分率)和病田单位面积内传病中心或单片病叶数量等指标。二、植物病害的流行学类型 根据病害的流行学特点不同,可分为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两类。 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是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无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此类病害多为种传或土传的全株性或系统性病害,在田间其自然传播距离较近,传播效能较小。病原物可产生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越冬,越冬率高而稳定。单循环病害每年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一旦侵入成功,则当年的病害数量基本已成定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此类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因而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 许多重要的农作物病害,例如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线虫病、水稻恶苗病、稻曲病、大麦条纹病、玉米丝黑穗病、麦类全蚀病、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以及多种果树病毒病害等都是积年流行病害。小麦散黑穗病病穗率每年增长4—10倍,如第一年病穗率仅为o.1%,到第四年病穗率将达到30%左右,将造成严重减产。 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是指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例如稻瘟病、稻白叶枯病、麦类锈病、玉米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气流和水流传播的病害。这类病害绝大多数是局部侵染的,寄主的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病原物的增殖率高,接种体对环境条件敏感,但其寿命不长,在不利条件下会迅速死亡。病原物越冬率低而不稳定,越冬后存活的菌量(初始菌量)不高。多循环病害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增长率很高,病害数量增幅大,有明显的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例,在最适天气条件下潜育期仅3—4d,在一个生长季内可再侵染10代以上,病斑面积约增长10亿倍。一个田间调查实例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初侵染产生的中心病株很少,在所调查的4669m2地块内只发现了1株中心病株,lOd后在其四周约1000m2面积内出现了1万余个病斑,病害数量增长极为迅速。但是,由于各年气象条件或其他条件的变化,不同年份流行程度波动很大,相邻的两年流行程度无相关性,第一年大流行,第二年可能发病轻微。 单循环病害与多循环病害的流行特点不同,防治策略也不相同。防治单循环病害,铲除初始菌源很重要,除选用抗病品种外,田园卫生、土壤消毒、种子消毒、拔除病株等措施都有良好防效。即使当年发病很少,也应采取措施抑制菌量的逐年积累。防治多循环病害主要应种植抗病品种,采用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降低病害的增长率。三、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植物病害的流行是一个病害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病原物对寄主的侵染活动和病害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动态变化表现出来的。 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是流行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按照研究的时间规模不同,流行的时间动态可分为季节流行动态和逐年流行动态。 在一个生长季中如果定期系统调查田间发病情况,取得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随病害流行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再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发病数量为纵坐标,可绘制成发病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该曲线被称为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disease progress curve)。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的位置为病害始发期,斜线反映了流行速率,曲线最高点表明流行程度。不同的多循环病害或同一病害在不同发病条件下,可有不同类型的季节流行曲线,最常见的为s形曲线。对于一个生长季中只有一个发病高峰的病害,若最后发病达到或接近饱和(100%),寄主群体亦不再生长,如小麦锈病(春、夏季流行)、马铃薯晚疫病等,其流行曲线呈典型的S形曲线(图12-2A)。如果发病后期因寄主成株抗病性增强,或气象条件不利于病害继续发展,但寄主仍继续生长,以至新生枝叶发病轻,流行曲线呈马鞍型(图12-2B),例如甜菜褐斑病、大白菜白斑病等。有些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有多个发病高峰,流行曲线为多峰型(图12-2C,D)。稻瘟病在南方稻区因稻株生育期和感病性的变化,可能出现苗瘟、叶瘟和穗颈瘟等3次高峰。在小麦条锈病菌越冬地区,冬小麦苗期发病有冬前和春末两次高峰。华北平原玉米大斑病常在盛夏前后也有两次高峰,其间因盛夏高温抑制了病菌侵染。 多循环病害的流行曲线虽有多种类型,但s形曲线是最基本的。病害流行过程可划分为始病期、盛发期和衰退期,这分别相当于s形曲线的指数增长期(exponental phase)、逻辑斯蒂增长期(logistic phase)和衰退期(图12-3)。 指数增长期由开始发病到发病数量(发病宰或病情指数)达到0.05(5%)为止,此期经历的时间较长,病情增长的绝对数量虽不大,但增长速率很高。 逻辑斯蒂增长期由发病数量开始,到达(95%)或转向水平渐近线,从而停止增长的日期为止。在这一阶段,植物发病部位已相当多,病原菌接种体只有着落在未发病的剩余部位才能有效地侵染,因而病情增长受到自我抑制。随着发病部位逐渐增多,这种自我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大,病情增长渐趋停止。逻辑斯蒂增长期经历的时间不长,病害增长的幅度最大,但增长速率下降。 在逻辑斯蒂增长期之后,便进入衰退期。此时因为寄主感病部分已全部发病,或者因为气象条件已不适于发病,病害增长趋于停止,流行曲线趋于水平。有时,由于寄主仍继续生长,发病数量反而下降,更明显地表现出流行的衰退。 在上述三个时期中,指数增长期是菌量积累和流行的关键时期,它为整个流行过程奠定了菌量基础。病害预测、药剂防治和流行规律的分析研究都应以指数增长期为重点。 在病害流行过程中,病害数量的增长可以用种种数学模型描述,其中最常用的为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蒂模型。应用指数增长模型时,需假设可供侵染的植物组织不受限制,环境条件是恒定的,病害增长率不随时间而改变,而且不考虑病组织的消亡。在上述前提下,令xo为初始病情,xt为t日后的病情,r为病害的日增长率(指数流行速率),则病害数量增长符合指数生长方程:Xt=X0•ert指数增长模型的图形是J形曲线,适用于病害流行前期。但是,当病害数量(x)愈来愈多,所余健康而可供侵染的植物组织(1—x)就愈来愈少,指数增长模型关于可供侵染的植物组织不受限制的假设不再适用,以后新增病害的数量也必将愈来愈少,病害增长受到自我抑制,从而符合逻辑斯蒂生长曲线: Xt(1- Xt)=(X0/1- Xo)•ert 逻辑斯蒂生长曲线的图形为s形曲线,与多循环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相似,从而可利用该数学模型来分析多循环病害的流行。模型中的r为逻辑斯蒂侵染速率,实际上是整个流行过程的平均流行速度,通称为表现侵染速率(apparent infection rate)。若以x1,x2分别代表tl和t2日的发病数量,则由逻辑斯蒂模型可得:r=[ln X2(1- X2)-1-ln X1(1- X1)-1] •(t2-t1)-1r是一个很重要的流行学参数,可用于流行的分析比较和估计寄主、病原物、环境诸因子和防治措施对流行的影响。单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的数量增长都是越冬或越夏菌源侵染产生的。有些单循环病害,如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等侵染和发病时间都比较集中,就不会形成流行曲线。但有些单循环病害,其越冬菌源发生期长,陆续接触寄主植物,侵入期有先有后,也呈现出一个发病数量随时间而增长的过程。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以及苹果和梨的锈病、柿圆魔病等气传病害就属于这一类型。现将田间越冬菌量视为常数,病害潜育期亦不变化,设xt为t日的发病数量,rs为单循环病害的平均日增长率,则: Xt=1-e (-rt•t)其图形为e型指数曲线(图12—4)。rt值高低取决于越冬菌量以及寄主和环境诸因子。 植物病害的逐年流行动态是指病害几年或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单循环病害或积年流行病害有一个菌量的逐年积累,发病数量逐年增长的过程。如果在一个地区,品种、栽培和气象条件连续多年基本稳定,可以仿照多循环病害季节流行动态的分析方法,配合逻辑斯蒂模型或其他数学模型,计算出病害的平均年增长率。若年代较长,寄主品种和环境条件有较大变动时,则可用各年增长速率和相应的有关条件建立回归模型,用于年增长率的预测和分析。多循环病害或单年流行病害年份间流行程度的波动大,相邻两年的初始菌量或增或减,很不稳定,因此多年平均的年增长率没有实际意义。四、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 植物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亦即病害的传播过程,反映了病害数量在空间中的发展规律。病害的时间动态和空间动态是相互依存,平行推进的。无病害的增长,就不可能实现病害的传播;无有效的传播也难以实现病害数量的继续增长,也就无病害的流行。 病害的传播特点主要因病原物种类及其传播方式而异。气传病害的自然传播距离相对较大,其变化主要受气流和风的影响。土传病害自然传播距离较小,主要受田间耕作、灌溉等农事活动以及线虫等生物介体活动的影响。虫传病害的传播距离和效能主要取决于传病昆虫介体的种群数量、活动能力以及病原物与介体昆虫之间的相互关系。病害传播是病原物本身有效传播的结果。以气流传播的病原真菌孢子为例,气流传播包括孢子由产孢器官向大气中释放,随气流飞散和着落在植物体表等三个过程。孢子的气流传播规律几乎与空中非生物微粒的气流传播一样,受其形状、大小、比重、表面特性和气流运动等物理学因子的影响。但孢子经过传播以后能否萌发和侵染,引起植物发病还受到一系列生物学因子的制约。包括孢子的数量、密度、抗逆性和致病性,寄主植物的数量、分布和感病性,以及对孢子萌发、侵入和扩展有显著作用的环境因子等,其中只有导致侵染和发病的孢子,才最终实现了病害的传播。 不同病害的传播距离有很大差异,可区分为近程、中程和远程传播。流行学中常用一次传播距离和一代传播距离的概念。前者为病原菌孢子从释放到侵入植物体这段时间内所引起的病害传播,以日为时间单位,表述为一日之内实现的病害传播距离。后者为病害一个潜伏期内多次传播所实现的传播距离。一次传播距离在百米以下的,称为近程传播;传播距离为几百米至几千米的,称为中程传播;传播距离达到数十千米乃至数百千米以外的为远程传播。 近程传播所造成的病害在空间上是连续的或基本连续的,有明显的梯度现象,传播的动力主要是植物冠层中或贴近冠层的地面气流或水平风力。 中程传播造成的发病具有空间不连续的特点,通常菌源附近有一定数量的发病,而距菌源稍远处又有一定数量的发病,两者之间病害中断或无明显的梯度。发生中程传播的孢子量较大,被湍流或上升气流从植物冠层抬升到冠层以上数米的高度,再由近地面的风力运送到一定距离后再着落到植物冠层中。 大量孢子被上升气流、旋风等抬升离开地面达到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孢子云,继而又被高空气流水平运送到上百千米乃至数千米之外,量后靠锋面雨、湍流或重力作用而降落地面,实现了远程传播。远程传播的病害有小麦锈病、燕麦冠锈病和叶锈病、小麦白粉病、玉米锈病、烟草霜霉病等少数病害。北美洲小麦秆锈病菌在美国南部的得克萨斯州越冬,而在北方诸州和加拿大越夏,每年春夏季由南向北,秋季由北向南发生两次远距离传播。利用飞机在高空捕捉秆锈菌夏孢子,证明直至4km的高空都有孢子分布。我国小麦条锈病和秆锈病在不同流行区域间也发生菌源交流和远距离传播现象。 多循环气传病害流行的田间格局有中心式和弥散式两类。 若多循环气传病害的初侵染菌源是本田的越冬菌源,且初始菌量很小,则发病初期在田间常有明显的传病中心,空间流行过程是一个由点片发生到全田昔发的传播过程,这称为中心式传播或中心式流行(focul epidemic)。由初侵染引起的中心病株或病斑数量有限,早期的再侵染主要波及传病中心附近的植株。由传病中心向外扩展,其扩展方向和距离主要取决于风向和风速,下风方向发病迅速而严重,扩散距离也较远。通常传病中心处新生病害密度最大.距离愈远,密度越小,呈现明显的梯度,这称为病害梯度(disease gradient)或侵染梯度(infection gradient)。梯度愈缓,传播距离愈远;梯度愈陡,传播距离愈近。 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等都是中心式流行的病害。以小麦条锈病的春季流行为例,在北京地区的系统调查显示了由点片发病到全田普发的过程。早春在有利于侵染的天气条件下,一个由1~5张病叶组成的传病中心,第一代(4月上、中旬)传播距离达20~150cm,第二代(4月下旬至5月初)传播距离达1~5m,此时田间处于点片发生期,第三代(5月上、中旬)传播距离达5—40m,已进入全田普发,第四代传播距离达100m以上乃至发生中、远程传播。 在有些情况下,初侵染菌源虽来自田外,但菌量很少,且菌源传来时间较短,这些早期到来的少量菌源也会形成一些传病中心,再经两三代高速繁殖引致全田发病。例如,北方冬麦区的小麦秆锈病流行就属于这种情况。 气传病害的初侵染菌源若来自外地,田间不出现明显的传病中心,病株随机分布或接近均匀分布,若外来菌源菌量较大且充分分散,发病初期就可能全田普发,这称为病害的弥散式传播或弥散式流行(general epidemic)。麦类锈病在非越冬地区的春季流行就属于这种类型。有的病害虽由本田菌源引起流行,但初始菌量大,再侵染不重要,如小麦赤霉病、玉米黑粉病等,一般也无明显的传病中心而呈弥散式流行。 由昆虫传播的多循环病害,田间分布型决定于媒介昆虫的活动习性,一般也是距离初次侵染菌源愈远发生数量愈少。田间发病数量随再侵染而逐渐增多。病原物存在于土壤中而具有再次侵染的病害,常围绕初侵染菌源形成集中的传病中心或发病带,然后向外蔓延,但是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的传播距离有限。五、病害流行的因子 植物病害的流行受到寄主植物群体、病原物群体、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诸方面多种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流行的强度和广度。 在诸多流行因子中最重要的有: 1.感病寄主植物 存在感病寄主植物是流行的基本前提。感病的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都广泛存在。虽然人类已能通过抗病育种选育高度抗病的品种,但是现在所利用的主要是小种专化性抗病性,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因不加选择而逐渐失去了植物原有的非小种专化性抗病性,致使抗病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易因病原物群体致病性变化而“丧失”抗病性,沦为感病品种。 2.寄主植物大面积集中栽培 农业规模经营和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往往在特定的地区大面积种植单一农作物甚至单一品种,从而特别有利于病害的传播和病原物增殖,常导致病害大流行。 3.具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物 许多病原物群体内部有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现象,具有强致病性的小种或菌株占据优势就有利于病害大流行。在种植寄主植物的抗病品种时,病原物群体中具有匹配致病性(毒性)的类型将逐渐占据优势,使品种由抗病转为感病,导致病害重新流行。 4.病原物数量巨大 有些病原物种类能够大量繁殖和有效传播,短期内能积累巨大菌量;有些则抗逆性强,越冬或越夏存活率高,初侵染菌源数量较多.这些都是重要的流行因子。对于生物介体传播的病害,有亲和性的传毒介体数量也是重要的流行因子。 5.有利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气象因子、土壤因子、栽培措施等。有利于流行的环境条件应能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且出现在病原物繁殖和侵染的关键时期。 气象因子能够影响病害在广大地区的流行,其中以温度、水分(包括湿度、雨量、雨日数、雾和露等)和日照最为重要。气象因子既影响病原物的繁殖、传播和侵入,又影响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不同类群的病原物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不同。例如,霜霉菌的孢子在水滴中才能萌发,而水滴对白粉菌的分生孢子的萌发不利。多雨的天气容易引起霜霉病的流行,而对白粉病多有抑制作用。 寄主植物在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不良,抗病能力降低,可以加重病害 流行。水稻抽穗前后遇低温阴雨天气,稻株组织柔嫩衰弱,易感染穗颈稻瘟病。同一环境因子常常既影响寄主,又影响病原物。例如,高湿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有利,这是因为一方面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有利,另一方面又因马铃薯叶片细胞更易感染而使之趋于感病。 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等,往往只影响病害在局部地区的流行。 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所采用的各种栽培管理措施,在不同情况下对病害发生有不同的作用,需要具体分析。栽培管理措施还可以通过改变上述各项流行因子而影响病害流行. 在诸多流行因子中,往往有一种或少数几种起主要作用,被称为流行的主导因子:正确地确定主导因子,对于分析病害流行、预测和设计防治方案都有重要意义。地区之间和年份之间主要流行因子和各因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动造成了病害流行的地区差异和年际波动。对于前者,按照病害流行程度和流行频率的差异可划分为病害常发区、易发区和偶发区。常发区是流行的最适宜区,易发区是病害流行的次适宜区,而偶发区为较不适宜区,仅个别年份有一定程度的流行。病害流行的年际波动以气传和生物介体传播的病害最大,根据各年的流行程度和损失情况可划分为大流行、中度流行、轻度流行和不流行等类型。 病害的大流行往往与某些流行因子的剧烈变动有关。我国20世纪50年代大面积种植抗病小麦品种碧玛一号,从而控制了条锈病,后因条锈菌对该品种有毒性的条中1号小种大量增殖,克服了碧玛一号的抗病性,导致条锈病大流行。这是病原菌毒性改变而引起病害流行的一个实例。类似的情况在其他作物中也多有发生。美国由于大面积推广具有T型雄性不育系细胞质的杂交玉米,致使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专化性T小种成为优势小种。1970年天气温暖湿润,南方各州玉米小斑病大流行,平均减产50%-90%,损失10亿美元。在“绿色革命”中推广的墨西哥矮秆小麦品种,对多种叶枯病高度感病,引起球壳孢叶枯病(Septoria tritici、Stagonospora nodorum)、雪霉叶枯病(Monographella nivalis nivalis)、链格孢叶疫病(Alternaria tritci)等在各自适生区域持续流行。在寄主植物与病原菌双方条件具备时,适宜的气象条件往往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子。稻瘟病、麦类锈病、麦类赤霉病、马铃薯晚疫病、葡萄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都提供了许多异常气候引起超常流行的典型事例。1845年和1846年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就属于这类事例。1845年持续低温多雨,晚疫病首先在比利时和西欧大陆异常发生,并跨海蔓延到英国和爱尔兰。爱尔兰发病虽晓,马铃薯减产仍高达25%。由于大量染病块茎和病残体遗留田间,致使1846年的初侵染菌源剧增,加之气候适宜,该年晚疫病早期发生,以每周80km的速度传播,当年马铃薯减产80%,全国饿殍遍野,在800万人口中死亡200万人,逃往欧洲和北美150万人,这就是著名的“爱尔兰饥荒”。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预测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况,称为预测(prediction,prognosis),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forecasting),有时对两者并不作严格的区分,通称病害预测预报,简称病害测报。代表一定时限后病害流行状况的指标,例如病害发生期、发病数量和流行程度的级别等称为预报(测)量,而据以估计预报量的流行因子称为预报(测)因子。当前病害预测的主要目的是用作防治决策参考和确定药剂防治的时机、次数和范围。一、预测的种类按预测内容和预报量的不同可分为流行程度预测、发生期预测和损失预测等。流行程度预测是最常见的预测种类,预测结果可用具体的发病数量(发病率、严重度、病情指数等)作定量的表达;也可用流行级别作定性的表达。流行级别多分为大流行、中度流行(中度偏低、中等、中度偏重)、轻度流行和不流行。具体分级标准根据发病数量或损失率确定,因病害而异。病害发生期预测是估计病害可能发生的时期。果树与蔬菜病害多根据小气候因子预测病原菌集中侵染的时期,即临界期(critical pohod),以确定喷药防治的适宜时机,这种预测亦称为侵染预测。德国一种马铃薯晚疫病预测办法是在流行始期到达之前,如预测无侵染发生,即发出安全预报,这称为负预测(negative prognosis)。损失预测也称为损失估计(disease loss assessment),主要根据病害流行程度预测减产量,有时还考虑品种,栽培条件、气象因子诸方面的影响。在病害综合防治中,常应用经济损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和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等概念。前者是指造成经济损失的最低发病数量,后者是指应该采取防治措施时的发病数量,此时防治可防止发病数量超过经济损害水平,而防治费用不高于因病害减轻所获得的收益。损失预测结果可用以确定发病数量是否已经接近或达到经济阈值。

玉米圆斑病论文

玉米苗上的白点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病毒感染、蚜虫危害、水分不足或过量、养分缺乏等。针对不同的原因,治疗方法也不同。对于病毒感染,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应及时将受感染的植株隔离并摧毁,以防止病毒传播。对于蚜虫危害,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对于水分不足或过量,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度适宜即可。对于养分缺乏,可以添加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以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效果,建议请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诊断,以确定问题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O(∩_∩)O~,玉米上带斑点 就像人脸上长雀斑 是一样的道理吧,只是长在植物身上的没有多少人会在意罢了....

一是及时收集了病残体进行集体烧毁二是加强检疫并选用抗病品种。三是进行药剂防治,可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并且重点喷洒果穗。

如果病斑从上部叶片向中下部蔓延,大小为2--5毫米X1--2毫米,最大的可达7毫米,病斑灰白色,边缘黄褐或红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并具黄褐相间的断续环纹,似“眼”状。

玉米小斑病论文

. 无物存在2. 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知3. 即使有物存在而又可知,也不可能把它告诉别人 遗传学论文(这是我当年选修课的论文,得分不高,只有84,看看将就着用吧)论文概要:介绍遗传,变异,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有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创造和利用状况。并且,在论述中强调了对这些生物资源的利用要合理适当,要保护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遗传,变异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一些内容:1.遗传:是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一代表现的现象。但在遗传学上,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2.变异:生物有机体的属性之一,它表现为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别。变异有两类,即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现代遗传学表明,不遗传的变异与进化无关,与进化有关的是可遗传的变异,后一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其方式有突变与重组。突变可分为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是指染色体某一位点上发生的改变,又称点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子代将出现遗传性改变。发生在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只在体细胞上发生效应,而在有性生殖的有机体中不会造成遗传后果。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前者的后果是形成多倍体,后者有缺失、重复、倒立和易位等方式。突变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产生,也可以人为地实现。前者称为自发突变,后者称为诱发突变。但是自发突变通常频率很低,诱发突变是指用诱变剂(X射线,γ射线、中子流及其他高能射线,5-嗅尿嘧啶、2-氨基嘌呤、亚硝酸等化学物质,以及超高温、超低温等)所产生的人工突变。3.生物多样性: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另外,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1) 知道了遗传,变异及自然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概念,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来看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遗传与变异是矛盾的但又对立统一的关系。由于遗传而确保了生物的稳定性和世代延续性,是相对“不变”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变”,它使生物原有的特性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出新的生物性状或类型,为生物的进化与发展提供动力。没有变异,遗传只能是简单的重复,生物就无法进化。因此,在维持物种的稳定性上,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的。然而,没有遗传,变异就不能积累,新的变异就失去了意义,生物同样也不能进化。所以,在进化方面,遗传和变异又是统一的。理清了遗传与变异的关系,现在再来看遗传和变异与自然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遗传与变异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是遗传和变异为生物的发展、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具体来说,遗传是生物稳定性的基础,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遗传和变异的共同作用下,自然界生物存在着多样性,同时各种生物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能够与其它生物种类加以区分。总之,没有变异,自然界就不会多姿多彩,就不会有自然界的多样性;没有遗传,自然界就会处于无序状态,也不会有自然界的多样性。 (2)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遗传和变异与自然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那么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价值,人类又是怎样利用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资料:一.1993年,联合国环境署组织专家编写的《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指南》中,将生物多样性价值划分为5种类型:1.具显著实物形式的直接价值;2.无显著实物形式的直接价值;3.间接价值;4.选择价值;5.消极价值。(3)二.表一: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价值分类系统主要价值类型 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价值 选择价值或潜在价值 存在价值或内在价值 产品及加工品直接使用价值 服务价值 对人们提供效益的典型用途 林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医药业,工业,餐饮业,消费性利用价值 旅游观光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畜力使役价值 有机物生产,维持大气平衡,物质平衡,水土保持,净化环境 潜在使用价值,潜在保留价值 确保自己或别人将来能利用某种资源或某种效益从资料中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依靠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并充腴土壤。此外,科学实验证明,生态系统中物种越丰富,它的创造力就越大。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每一种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很多物种即将面临死亡。 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每一个物种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利用野生稻与农田里的水稻杂交,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可以大面积提高稻谷的产量。在一些人类没有研究过的植物中,可能含有对抗人类疾病的成分。这些野生动植物如果绝迹,是人类的重大损失。另外,生物物种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石。每个生物物种都包含丰富的优良基因,基因资源的挖掘可以给国家带来财富,给人类带来文明。一个基因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乃至一个民族的兴衰。矮秆基因的发现导致了全世界粮食生产的“绿色革命”;水稻雄性不育基因的利用,创造了中国杂交稻的奇迹;优质羊毛基因的育种应用直接繁荣了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生产。过去数十年来,全世界植物新品种不断推新,粮食亩产快速提高,正是得益于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的贡献。生物物种资源的拥有和开发利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4)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人类的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生物多样性如此重要,而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能对当代产生最大的持续利益,而且还能造福子孙后代。因此,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成为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三条:(1)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世界各国保护自然生态和野生动植物免于灭绝并得以繁衍的主要手段。我国的神农架、卧龙等自然保护区,对金丝猴、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繁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建立珍稀动物养殖场。由于栖息繁殖条件遭到破坏,有些野生动物的自然种群,将来势必会灭绝。为此,从现在起就必须着手建立某些珍稀动物的养殖场,进行保护和繁殖,或划定区域实行天然放养。如泰国对鲜鱼的养殖。(3)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它可能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现在大多数基因库贮藏着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5)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人类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比如说诱变,基因合成,转基因等)创造出更多人类生活所需的物种,从而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需求。另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产生新物种,如利用激素处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但它们要么无法产生新的品种,要么把产生的变异遗传下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率。19世纪初,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重新提出;20年代,美国人将杂交原理运用到玉米育种上,取得了显著效果;40年代,育种的手段中又增加了杂交转导,转化的技术;50年代,美国人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分子生物学开始发展;70年代,中国将杂交原理应用于水稻增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只要我们作好当下的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当我们展望未来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到那时,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将带给人类更多的财富! 回答者: 买豆腐干的我 | 四级 | 2010-11-27 11:57 鱼会说话吗? 您相信鱼会说话吗?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我想知道鱼是否会说话? 我家买了两条小金鱼,一条是全黑的,黑的叫乐乐,因为它很快乐。一条红白相间的名字叫欣欣,因为它懂得欣赏,很好玩吧!他俩生活在鱼缸里,这个鱼缸可“非比寻常”。里面有山、花、树、贝壳、彩色石头……。很美吧!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 9月23日凌晨五点左右,我正要去喂食,我看见这么一个现象,我把鱼食撒到鱼缸里,乐乐吃了一点就不吃了。 9月23 日傍晚5 点15分,我看见鱼缸里的贝壳反过来了,小欣欣看见了,好像以为它——这个小贝壳要死了,连忙游过去,用它的头去抵,抵了近三、四分钟,它就不抵了,它游到乐乐旁边,用自己的尾巴扫了扫乐乐,然后互相碰了一下头,乐乐和欣欣一起游过去,把那块贝壳一起弄回原样了,这一点证明了“团结力量大”。 通过两次的观察,让我知道了人类有人类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语言,动物也有自己王国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这也告诉了我们,如果你不团结,那么你将一无所有,朋友之间的友谊真伟大。同时,我们也要多观察,多发现,但是不能因为你在动物身上作试验,就伤害小动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前言: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又是具有毒物属性的有害化学物质,不合理使用将导致对人体键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的农药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某些地方还相当严重。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防治农药污染越来越重要。1.农药的发展概况农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天然药物时代(约19世纪7O年代以前)、无机合成农药时代(约19世纪7O年代至2O世纪4O年代中期)和有机合成农药时代。2. 我国化学农药污染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人,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十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立以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化学农药用量过大,一些地区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治虫防病等突出问题。我国白1983年始限制了有机氯的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对环境的污染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在原有机氯重污染区,还将出现局部的、间歇性污染。我国化学农药生产企业的规模、设备和技术力量比较落后,化学农药品质还不能令人满意。近十儿年来,化学农约品种虽然发生了较火的变化,开发了不少新品种,但整体上还是以老的传统品种为主体,各类化学农药品种比例不合理、产品显老化、剂型单调。在我国,杀虫剂1 化学农药的70%以上,而其中高毒害杀虫剂有机磷又占70%以上;原约产量达万吨以上的品种有l2个,其中杀虫剂l1个,除草剂1个。农约剂 的开发与国外相比尚有很人的差距,在美国,原约与制剂之比为1:36,也就是说一种农药往往有36种制剂,日本为l:30,而我国仅为l:5,开发的余地很大。3.农药的危害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具有毒物的属性。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有误服、误食、食用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和不注重个人的清洁卫生的情况而引起药物性中毒,而有些农药能溶解在人体的脂肪和汗液中,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危_害人体的健康。急性中毒多发生于高效农药,尤其是高毒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农药。这两种农药急性中毒都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且无力等:严重则昏迷、抽搐、吐沫、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慢性中毒是经常连续、吸入或皮肤接触较小量农药;使毒物进入人体后逐渐发生病变和中毒症状。此过程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难于鉴别,也往往被人们忽略。我国除农药研制,生产人员外,因运输、贮藏和使用接触农药的人数达几百万之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又因农药使用人员的自我保护设施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原因,引起药物中毒,危害生命。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就包括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可从本底值标准和农药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两方面来理解农药污染。如果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本底值,并达到一定数值就称为污染。污染物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一般称之为污染或严重污染。这些都危害着人体健康,危害着生物和环境。 .1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 水体中农药的来源途径水体中农药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向水体直接施用农药;含农药的雨水落入水体;植物或土壤粘附的农药,经水冲刷或溶解进入水体;生产农药的工业废水或含有农药的生活污水等都时刻危害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平衡。 农药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在有机农药大量使用期,世界一些著名河流,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的河水中都检测到严重超标的六六六和滴滴滴。有时为防治蚊子幼虫施敌敌畏,敌百虫和其他杀虫剂于水面;为消灭渠道、水库和湖泊中的杂草而使用水生型除草剂等造成水中的农药浓度过高,大量的鱼和虾类的水生动物死亡。还在一些农药药夜配制点有不少药瓶和其他包装物,降雨后会产生径流污染,施药工具的随意清洁也造成水质污染。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中农药的来源途径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农药直接进入土壤包括施用的一些除草剂,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和拌种剂,后者为了防治线虫和苗期病害与种子一起施入土壤,按此途径这些农药基本上全部进入土壤;第二种是防治病虫害喷撒农田的各类农药。它们的直接目标是虫、草,目的是保护作物,但有相当部分农药落于土壤表面或落于稻田水面而间接进入土壤。第三种是随着大气沉降,灌溉水和植物残体。 土壤农药对农作物和土壤生物的影响土壤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而降低农产品质量。农作物吸收土壤农药主要看农药的种类,一般水溶性的农药植物容易吸收,而脂溶性的被土壤强烈吸附的农药植物不易吸收。 在前苏联的实验资料中显示水溶性农药乐果很易被莴苣,燕麦和萝f、等作物吸收,作物与土壤中农药浓度之比为—。植物对乐果的吸收系数是很高的农作物还易从砂质土中吸收农药,而从粘土和有机质中吸收比较困难。蚯蚓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无脊椎动物,它对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但有些高毒农药,比如毒石畏、对硫磷、地虫磷等能在短时期内杀死它。除此之外,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是人们关心的又一个农药对微生物总数的影响,对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而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的是杀菌剂,它们不仅杀灭或仰制了病原微生物,同时也危害了一些有益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随着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的减少,除草剂和杀虫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一步地消弱,而杀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加地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农药对大气的污染由于农药污染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距离的不同,空气中农药的量分布为三个带。第一带是导致农药进入空气的药源带。在这一带的空气中农药的浓度最高,之后由于空气流动,使空气中农药逐渐发生扩散和稀释,并迁离使用带。此外,由于蒸发和挥发作用被处理目标上的和土壤中的农药向空气中扩散。由于这些作用,在与农药施用区相邻的地区形成了第二个空气污染带。在此带中,因扩散作用和空气对流,农药浓度一般低于第一带。但是,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气团不能完全混合时局部地区空气中农药浓度亦可偏高。第三带是大气中农药迁移最宽和农药浓度最低的地带。因气象条件和施药方式的不同,此带距离可扩散到离药源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远。农药对大气污染的程度还与农药品种、农药剂型和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易挥发性农药,气雾剂和粉剂污染相当严重,长残留农药在大气中的持续时间长。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风速起着重大作用,高风速增加农药扩散带的距离和进入其中的农药量。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造成了土壤、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同时,在动、植物体产生了化学农药的残留、富集和致死效应,已经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中业已存在的害虫自然控制机制,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其他有效的生态防治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4.农药污染的特点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毒化大气、水系和土壤,造成对自然的污染,影响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 引起生物相的改变,敏感种的减少与消失,污染种的增多与加强。 化学农药对生物的直接毒害化学农药人致分为三类,即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杀虫剂是非特效毒药,不是只对一种目标害虫,而是对所有的生命都有毒性,对人类的危害最大。现在全世界每年冈杀虫剂中毒者近百万人、死亡者数万人。有一些化学农药虽然急性毒性较低,但在施用后对环境具有严重的潜在危害,有较高的慢性或“三致”毒性, 即最终可能导致动物的致畸、致癌,甚至还可能损害生物体的遗传机制,引起基冈突变。 化学农药的“3R”问题一是农药的不断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化学农药的使用逐渐失去了它正常的防治效果,从而只有通过不断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来达到除害的目的,这就加剧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二是由于目前使用的杀虫剂,大多数还缺乏选择性,在杀死害虫的同时往往也将它们的天敌杀死或杀伤,因而造成害虫再猖獗为害及次要害虫上升为害;三是化学农药使用后会以各种形式残留在农作物和其它环境要素(土壤、农产品、地下水等)中,有了残留,也就有了生物富集问题。由于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传递,积少成多,积低毒成高毒,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潜在威胁。5 实施持续植保,控制农药污染尽管我国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来,在病虫害防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控制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任务仍相当艰巨,我们必需实施持续植保,使植保 作的功能兼顾持续增产、人畜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多方面的要求,针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研究生态种群动态和相关联的环境,采 L}j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充分发挥白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下,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减少剑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flI社会效益。 建立有害生物防治新思想体系生物防治是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生物防治作用物(天敌昆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来调节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通过生物防治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以生物多样性来保护生物,使虫口密度能持续地保持在经济所允许的受害水平以下。传统有害生物控制主要是通过抗病、虫品种植物检疫,耕作栽培制度以及物理化学防治等措施。从持续农业观念看,有害生物防治应在更高一级水平上实现,其中包括转抗病、虫基因植物的利川,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生物抗药性的利用等。将克隆到的抗病、虫基因通过生物 [程手段转移至优良品种基因组内以获得高抗病、虫优良新品种的_J:作是近二十年来各国学者抗病、虫育种的热点,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如通过转移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基因已成功地获得高效抗虫棉,抗虫水稻和抗虫大白菜,其中抗虫棉已在生产上推陈出新广泛应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功地将Bt基因转移至杨树中,获得的抗虫杨树已进入大田试验阶段。农作物、有害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统一体,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比如轮作休闲、作物布局、耕作制度、栽培管理等都可以调=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控制有害生物发生危害。近几年来,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的培育和利用已成为育种和植保作的重点之一,目前已获得抗草甘膦、草胺膦的玉米、大豆、油菜、棉花以及抗草胺膦烟草 1水稻等多种抗除草剂作物,使得一些选择性不高的除草剂得以广泛使用,有效地控制杂草群落的演替。 大力发展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具有在环境中生物降解快,对人畜及非靶保护 生物毒性低,虫害不易产生抗性,成本低,易得等优点,尤其是热带植物中含有极具应用前景的植物源害虫防治剂活性成分尚待开发,现已发现楝科中至少有l0个属的植物对 虫有杀灭活性,因此是潜在的化学合成农药的替代物。在克服害虫的抗约性及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植物源农药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几年来国内植物性农药产品的开发发展很快,先后有鱼藤精、硫酸烟碱、油酸烟碱、苦参素、川I楝制剂等小规模工业化生产。 研究开发有害生物监测新技术要在植物病原体常规监测方法中的孢子捕捉、诱饵植株利用、血清学鉴定基础上开展病原物分子监测技术的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监测病原物的种、小种的遗传组成的消长变化规律,为病害长期、超长期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对害虫的监测也可利用现代遗传标记技术(RFLP’RAPD等)监测害虫种群迁移规律。对于杂草应充分考虑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农作物—— 杂草、杂草——杂草间的竞争关系,另外还应考虑使用选择性除草剂给杂草群落造成的影响,对杂草的生态控制进行研究。 建立有害生物的超长期预测和宏观控制为适应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预测、预报应对有害生物的消长变化作出科学的判断,也就是要对有害生物消长动态实施数年乃至十年的超长期预测。要在更人的时空尺度内进行,其理论依据不单单只是与有害生物种群消长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亦包括种植结构、环保要求、植保政策以及国家为实现农业生产持久稳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措施。 建立控制有害生物的长期性和反复性思想自有人类栽培农作物历史以来,植物病、虫、草害无时无刻不制约着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而品种抗病性的丧失、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有害生物演替规律难以预料, 以及病虫防治要求作物遗传多样化和生产栽培、商贸加 要求的品种单一化的矛盾等技术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同时一部分已被控制的有害生物在放松防治或环境条件改变后又会回升,如大豆灰斑病从20世纪60,-~90年代的四次大流行,60年代火面积发生的小麦腥黑穗病,90年代又造成巨大危害,80年代初期狷獗一时的草地螟,在1998年和1999年春夏季再度发生。交替变化的趋势的事实都说明了植物病、虫、草害防治:[作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因此植保工作要适应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环保要求等的改变而变化,要树立持续的思想,在新形势下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同时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与持续农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植保技术支持体系和稳定的植保科技队伍,为在更高水平上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做贡献。

生物质改良与转化实验室生物质改良与转化实验室是安徽省教育厅07年批准建设,近年来,实验室在生物质遗传资源发掘与改良、生物质材料研究与利用、生物质能源转化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攻关以及省部级攻关等50多个相关项目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经过多年的建设该实验室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博士、教授为主体的学术梯队,具有较好的研究平台和实验条件。实验室形成了单个具有明显特点的研究方向:1、生物质遗传资源发掘与改良方向,建立了生物质材料和能源生物遗传改良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率先将低能离子束技术应用于玉米、棉花、能源藻及PHA、L-乳酸、D-乳酸及甲烷微生物菌种的诱变和遗传转化,并将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玉米对生性状基因、高直链淀粉ae基因等基因定位和辅助选择。发掘和创建了一批能源和材料生物新种质。先后收集和发掘玉米、棉花、甜高粱、蓖麻等能源和材料作物种质2000余份,筛选PHA、乳酸、纤维素酶、脂肪酶、氢和甲烷产生菌等微生物菌种和能源藻种质100余份。2、生物质材料研究与利用方向,突出农用生物质功能材料研究与利用。在天然高分子材料方面,先后开展了魔芋飞粉、壳聚糖、淀粉的辐照和化学改性的研究。强化淀粉和纤维基材料的创制,以玉米等淀粉、彩色棉纤维和蚕丝的材料特性和辐照与化学改性研究为基础,开展了淀粉基材料在食品上的应用研究,探讨了以纯直链淀粉或高直链淀粉直接为原料的全淀粉基可降解塑料生产关键技术,特别是玉米淀粉辐照改性技术,进行了热塑性淀粉塑料和农用地膜、食品包装膜等产品的创制。3、生物质能源转化理论与技术方向,利用废弃生物质发展农村能源。立足农村富足的秸杆等有机废弃物转化,开展了作物秸杆和农林废弃物生物质气化和热解液化制备生物油的关键技术研究。突出生物转化减少环境污染。先后开展了淀粉乙醇发酵工艺、藻类和微生物产油代谢途径的研究;还开展了淀粉质原料生产乙醇新型工程菌的构建,该工程菌可望减少乙醇生产步聚,缩短发酵时间,减少能源消耗,节省成本,形成新的工艺技术。实验室总面积达7100平方米(含辐照中心4000平方米、天然大分子分离加工中试基地2000平方米),拥有生物物理省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物技术和微生物三个博士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等多个硕士点,建有国家林业辐照中心,以及联合共建的“离子束生物工程”省部级实验室。实验室拥有用于遗传改良的离子注入机、10多种激光器、100万居里的钴源、基因枪、荧光定量PCR仪、激光动态散射仪、细胞遗传工作站、脉冲电泳转基因系统等;有用于材料和能源研究的钴源、高效液相分析仪,荧光分析仪、色质联用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超临界萃取仪、柱层析系统、发酵罐、冷冻干燥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成像,仪器设备总值达2000多万元。2005-2010年以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863”计划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转基因专项和农业部、科技部成果转化资金等重大课题20项,安徽省“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安徽省人才基金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各级各类省级科研项目达30多项,科研经费总额达1200余万元。五年来参与完成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成果工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选育了玉米、棉花和麻类等作物新品种6个,筛选微生物菌种300多份,开发农用功能材料、新型生物质材料和生物质能源转化新产品及新装置20余项,申请专利14项,通过省级成果鉴定12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2本,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300余篇。作物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安徽农业大学作物学,生物学两个一个博士学科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和安徽省作物遗传育种,作物耕作栽培学,遗传学,生物物理学等省级重点学科于2008年10月被批准建设,盖均益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农业部玉米专家组成员,安徽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安徽省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安徽省玉米遗传改良以及产业化技术研究“115”创新团队带头人程备久教授任实验室主任,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2人,副教授1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6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博士,教授为主体的作物遗传育种和产业化研发队伍。重点围绕“作物分子生物学”,“作物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作物生理生态”等三大方向开展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转基因重大专项,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成果转化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省级以及各类攻关计划项目30多项,获得省部以上奖励1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选育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1个,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60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论文50多篇。为安徽省“三大粮食行动”,粮食增产计划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在作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本年度重点围绕玉米、小麦、水稻、大麦等农作物开展了生物信息学和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先后从玉米、水稻等作物里克隆出与产量性状、光合效率、品质和抗逆等相关的基因40多个,并对部分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尤其是利用已公布的玉米基因组数据库,系统分析了玉米全基因组抗病基因、WRKY调控因子、细胞分裂素调控基因等数十个基因家族,形成在玉米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优势, 发表SCI论文2篇, 投稿SCI论文7篇。建立玉米等作物基因功能体外验证的大肠杆菌分析的技术体系, 开发出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物转基因安全高效的筛选标记技术, 构建了利用玉米红色荧光蛋白CobA以及绿色荧光蛋白的突变体的廉价通用T载体。 进行了天然彩色棉彩色纤维形成机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棉花新品种研究。玉米基因组学研究和小麦优质、高产、抗逆等重要性状的分子基础研究:重点研究玉米全基因组的结构,功能,进化,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玉米基因家族的特点,为玉米基因家族功能分析研究和新基因的发掘提供依据。研究了130个基因家族的15000个基因的特点,建立了数据库,开展玉米全基因组基因家族生物信息与进化研究,分析了玉米NBS基因、WRKY基因、HSFs基因等120多个基因家族一万余个基因的特征、分类、染色体定位和表达模式,以及与近缘物种高粱、水稻等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发现了玉米基因家族的进化特点。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玉米分子育种和小麦优质、高产、抗逆育种材料筛选及种质创新: 率先在国内建立了玉米原位转化、低能离子束转基因新技术,提出了低能离子束介导的棉花转基因技术,选育了一批新的棉花基因型材料和品系。开展了玉米、水稻淀粉、抗病、木质素和纤维素等代谢调控的转基因研究,获得高直链淀粉、低木质素和抗病毒等重要的玉米、水稻转基因材料。利用低能离子束诱变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建了一批高淀粉、高直链淀粉和甜糯玉米新种质,选育高淀粉和优质甜糯玉米新品种8个。建立了完善的高效简便的玉米IN PLANTA 转化体系。 利用生理选择技术、抗性鉴定技术、品质分析技术、养分利用分析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手段相结合,开展优质、高产、抗逆、高效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出适合于我省淮北麦区及长江中下游麦区大面积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同时,育种过程中积极开展先进育种理论的研究,促进现代小麦育种理论的突破。 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小麦新品种选育及育种理论创新:高淀粉玉米组合安隆4号,推广种植50万亩,产生经济效益5亿元;3个甜玉米品种,推广种植万亩,直接经济效益亿元;利用传统育种结合生物技术选育出三个各具特点的优质、高产、多抗甜玉米新组合。皖玉10—早熟、多抗(抗旱、耐涝、抗大小斑病)优质、高产, 双穗多穗率较高,适宜于鲜棒、冻粒和笋加工。皖玉14--早熟、多抗(抗倒、抗逆、抗小斑病和玉米螟)优质、高产、大粒型,适宜于冻粒和冻棒加工。皖玉15--优质高产多抗型加强甜玉米组合,适宜冻棒加工。是安徽省近年来自育并率先审定的甜玉米新品种,在品质、抗逆适应性、早熟性和鲜粒加工特性上优于目前安徽生产上推广品种。同时,建立了三个组合杂交种高产制种的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形成了甜玉米新品种无公害安全栽培技术规程;建立了甜玉米种子质量和品质鉴定技术;研制出以甜玉米芯以芯代木培养香菇培养基配方和培养平菇的培养技术;建立了鲜棒保鲜技术和冻粒冻棒加工工艺并开发出冻粒冻棒新产品。皖玉系列甜糯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鲜穗900公斤,生育期短约80天左右,各类可溶性多糖、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含量丰富,可作为是一种优质的“水果玉米”和健康食品开发利用。目前,在安徽境内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直接经济效益达4亿元以上。培育小麦新品种7个,分别为安农92484(国审)、皖麦33、皖麦41、皖麦42、皖麦48(国审)、皖麦49、安农0305。其中皖麦48、皖麦49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筛选和创制了一批小麦优异育种材料,目前申报新品种省级区试及国家预试7个,分别为安农0807、安农0818、安农0822、安农0826、安农0849、安农0850和安农0711,4个品种进入生产试验。 玉米高产高效生产关键工程技术和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发:紧紧围绕安徽省玉米振兴计划和“四良工程”,加强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提出了三大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技术,研制的相关产品,并进行了推广和示范。根据新品种农艺性状、适应性、抗逆性、产量水平等特点,研发高效的配套技术体系,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并进行推广和应用,提高新品种的生产效益。

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自己的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使地球不受到污染。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一张小纸屑开始做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环保”这两个字写起来十分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十分的困难。如果我们不做到“环保”,那么也许在五年后,也许在十年后,也许就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世界又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可能是天灰蒙蒙的,到处都可以看到垃圾,每隔三两天就会来一次沙尘暴,就会来许许多多人们无发想象的事情…… 最近,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 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最近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就是对捕杀动物后果的最真实的写照。从大学生的伤熊事件到愚人们的疯狂捕猎,人类是否也将要把枪口对准自己?切记,保护动物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历史重任要落到我们跨世纪一代的肩上。让我们都来关爱自然,热爱地球吧,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地铸起一道绿色环保的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

论文玉米小斑病

精细整地由于甜玉米(特别是超甜玉米)种子一般籽粒较瘪、粒小,发芽、拱土,出苗比普通玉米种子困难,所以要精细育苗,在种植时要精细整地,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20~30cm,结合耕翻施足基肥,一般每667㎡施有机肥1000~1500kg、过磷酸钙30~40kg、硫酸钾20kg,硫酸锌1~或玉米专用肥20kg作基肥。分期播种种植甜玉米主要是在市场上出售鲜嫩果穗或供应工厂加工罐头食品,这与种植普通玉米完全不同,同时,甜玉米采收后不能久放。因此,种植甜玉米要根据市场的需要量和工厂的加工能力、订单进行分期播种,并且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提高经济效益。五、精细播种每穴3~4粒,下种后应及时覆土并精细平整畦面,播种深度比普通玉米略浅,一般覆土4cm左右即可确保全苗。合理密植甜玉米完全是一种商品,因此,要注意果穗的产品特性,不能单纯考虑单产。果穗是分级收购的,尤其用于出口或加工用的,要尽可能提高1、2级产品率,要依据商品要求、经济效益的大小来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尽可能在单位面积上有更高的经济收入。在一般中等肥力土壤。以4000株/667㎡为宜,早熟品种可密些,晚熟品种可稀些。田间管理间苗、定苗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当幼苗3~4片叶时间苗,待4~5片叶时定苗。间定苗的原则是除大、除小、留中间,保证全田幼苗均匀一致。 转贴于 中国论文分期追肥、及时中耕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及早追肥,早施、重施攻穗肥,确保甜玉米植株生长一路青,这是种植鲜食玉米成败的关键,也是与普通玉米种植方式的主要区别。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30kg,分别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各追施15kg。每次追肥尽量深施,每次施肥应结合松土、培土、清沟,进行中耕除草。抗旱浇水在苗期和抽穗开花后,如遇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雌穗吐花丝后至收获期,是灌水的关键时期,当土地表面干燥时应及时灌水,防止果穗顶端缺粒。辅助授粉一般气候条件下,玉米都可以自然授粉结实,但在特殊气候条件,如连续阴雨或高温,或植株长势弱的情况下,需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授粉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前,授粉方法较简单,只要将花粉轻轻放在花丝上即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杂草防治。通常可结合3~4叶期施苗肥,浅中耕除草;拔节期结合施穗肥。深中耕除草。也可在种前喷洒乙草胺灭草剂除草。 病虫害防治。①防治大小斑病用400%克瘟散乳剂5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悬乳剂500~800倍液叶面喷洒;②防治黏虫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③防治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用50%硫磷拌毒砂在田间撒扬;④防治红蜘蛛用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喷雾。⑤在玉米拔节-抽雄期防治茎腐病,选用甲霜铜或DT按规定量喷雾。喷药时间宜选择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6时喷雾,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或“三致”作用的药剂。及时去雄去雄可使植株体内有限的水分、养分集中用于果穗发育。去雄后采收的笋穗色亮、鲜嫩、穗行整齐。适时去雄是技术成功的关键,去雄过早,容易带出顶叶;去雄过晚,营养消耗过多,去雄失去意义。一般采收玉米笋去雄应在雄穗超出顶端未散布花粉时最佳;采收甜玉米嫩穗去雄在雄穗散粉后2~3d最佳。去雄时间以上午8~9时和下午4~5时为宜,有利于伤口愈合。在适期范围内,一般每隔1~2d去雄1次,分2~3次去完。除穗为了生产出高品质、高合格率的果穗,必须除去多余的小穗,即只保留最大穗。甜玉米叶面积较小,为了保证足够的营养面积,分蘖可以保留不去除。适时收获一般在籽粒含水量为66%~71%(乳熟期)采收为宜,生产实践中,甜玉米的收获期对其商品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极大,过早收获,籽粒内含物较少,口感不是太好;收获过晚,果皮变硬,失去甜玉米特有的风味。一般来说,适宜的收获期以吐丝后17~23d为宜;若以加工罐头为目的的可早收1~2d;以出售鲜穗为主的可晚收1~2d,采收期6d左右。 水果玉米是适合生吃的一种超甜玉米,与一般的玉米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青棒阶段皮薄、汁多、质脆而甜,可直接生吃,薄薄的表皮一咬就破,清香的汁液溢满齿颊,生吃熟吃都特别甜、特别脆,像水果一样,因此被称为水果玉米。水果玉米在国外非常流行。44届美国竞选总统,为了博得选民好感,布什与克里展开了一场“玉米战”,布什买了几根甜玉米,并当场吃了一口,称赞道:“不用煮就可以吃了,真好吃!”。水果玉米富含维生素A、B1、B2、C、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等,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是一种新兴休闲保健营养食品。总糖量大,含糖量高达20%,是一般水果的一倍左右,比西瓜也要高出30%。 主要类型有:①普通甜玉米。含糖量约8%,多用于糊状或整粒加工制罐,也用于速冻。②加强甜玉米。含糖量12%-16%,多用于整粒或糊状加工制罐、速冻、鲜果穗上市。③超甜玉米。 含糖量20%以上,果皮较厚,多用于整粒加工制罐、速冻或鲜果穗上市。 (1)、富含脂肪,含亚油酸60%以上,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防止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并对糖尿病有积极的防治作用。(2)、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它不仅是维生素,还可防止皮肤色素沉着和先期发皱,具有延缓衰老的良好作用。(3)/含谷氨酸,能促进脑细胞的呼吸,有利于脑组织里氨的排除,有很好的健脑和增强记忆力的功效。(4)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道蠕动,减轻毒腐质在肠道内的积累,能有效地降低便秘、痔疮、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另外,玉米中的纤维素还能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等许多疾病。(5)、玉米还含有公认的抗癌因子——谷胱甘肽,它可与人体内多种致癌物质结合,使其失去致癌能力,然后通过消化道排除体外。 总糖 还原糖 粗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其中支链淀粉占) 水果玉米茎叶的含糖量高,青嫩多汁,营养丰富,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多种营养成分都比青贮饲料的高3%以上。 水果玉米品种水果玉米品种比较多,有进口品种和国产品种。当今有一批食用兼观赏型的品种开始流行,比如草莓玉米----一种形体娇小,果实可爱、酷似草莓的新品种。国内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的有中国农科院绿色超人,超甜2008等,进口的有北京拓新逸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尼可香、高品乐等品种。应选择种源固定、供种可靠的单位购种,引种时应先进行小面积试种,取得经验后再大面积种植。 一、季节与茬口水果玉米在靖江一年可种二茬,第一茬春玉米3月上旬育苗,苗龄20天左右,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栽,7月上旬成熟。如用大棚保温栽培,育苗期可提前至2月中下旬,收获期可提前至6月中下旬,效益更好。第二茬甜玉米根据前茬收获期决定播种期,但最迟不能超过7月底,苗龄8-10天。种植面积较大而又以零售为主的农户,为做到均衡销售,可分批播种,每批间隔5-6天。以批发销售为主的,则无需分批播种。为防止扬花期受高温侵袭,引起花而不实,本地应尽量避免5月10号至6月20号之间播种。二、浸种催芽水果玉米种子较贵,浸种催芽可提高发芽率,节约用种,降低农本。浸种催芽的方法:用25-28℃的温水浸种4-5个小时,捞起沥干,用湿毛巾包好,置于32-34℃的温箱中,催芽30-36个小时,待种子露白后播种。二茬玉米播种时外界气温高,常温下浸种4-5小时后,捞起沥干,平摊于湿润毛巾之上,再覆盖湿毛巾,自然催芽,一般经30个小时后即可播种。水果玉米浸种时间一定要严格掌握,时间短,则发芽不整齐,时间过长,造成烂籽,出芽率低。一般每亩大田用种500-600克。三、培育壮苗水果玉米种子干瘪,直播出苗率很低,不但浪费种子,也不利于齐苗,全苗和匀苗,对以后的管理、采收、产量都有影响。因此种植水果玉米一定要营养钵育苗。苗床要施足基肥,播前一周每3米长的苗床施人畜粪一担,高效复合肥、碳铵各500克,施肥后要充分翻倒、精整。每亩大田需苗床18-20米,制钵3500-4000个。每钵一粒籽,播后盖土一公分。早春育苗,盖土后覆盖地膜,再搭弓盖二层薄膜。出苗后抽出地膜,参照一般棉花苗床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二茬甜玉米播种时气温高,播后严禁覆盖薄膜,盖土后可覆盖稻草或麦草,防水份散失和大雨冲刷,出苗后及时揭掉覆盖物,干旱时经常浇水。前茬春玉米叶龄3叶时移栽,后茬叶移栽。四、大田选址及准备水果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花期不能和常规糯玉米或饲料玉米相逢,否则串粉可影响品质。一般采用距离间隔和生育期间隔法,距离间隔即种植水果玉米的地块和其它玉米相距200米以上,生育期间隔即水果玉米和其它玉米开花期相隔20天以上。一年种二茬的玉米田多选择冬闲田或在3月上旬能让茬的蔬菜田。大田按米规格放好畦样,开挖好水系,并及早翻晒熟化土壤。移栽前7-10天,每亩全层基施进口复合肥30-50公斤、碳铵25公斤和有机肥50-80担,并均匀翻拌,整平。五、移栽规格及质量水果玉米大田采取宽窄行栽植,宽行米,窄行米,株距30-35公分,亩栽2800株左右,过密棒型小,易出现秃粒。过稀影响产量。移栽时注意叶片伸展方向与行向垂直,有利于通风,透光。春季栽培,在窄行位置上覆盖地膜,可提早生育期5天左右,夏季覆盖黑地膜可减少锄草用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玉米生长。移栽时,亩穴施高效复合肥3-4公斤,栽后用细土护钵,浇足团结水。六、科学管理活棵后,亩用碳铵10公斤加人畜粪20担浇施作苗肥,拔节前亩浇施尿素10公斤或碳铵20公斤作拔节肥,雄花抽出前穴施高效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作穗粒肥。并认真清理水系,适时中耕松土,锄草。二茬秋玉米生长前期温度高,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快,所有的管理措施都要相应提前,施肥水平要略高于前茬玉米,这样才能取得较高产量。 在抽丝后20-25天可采摘上市,过早采收,籽粒灌浆不足,食用价值不高,采收过晚,渣多,甜味淡。一般在雌穗花丝发黑,籽粒刚饱满时采收。可先进行少量试采,确定到了最佳收获期再大面积采收,鲜食甜玉米最佳采收期为3-5天。采收后的甜玉米不宜长期鲜贮,一般家庭可将鲜玉米采回煮熟捞起凉透,用保鲜袋分袋包装放于冰箱速冻,食用时拿出解冻后重新煮一下即可(不能用微波炉),在速冻状态下可保存6个月。

生物质改良与转化实验室生物质改良与转化实验室是安徽省教育厅07年批准建设,近年来,实验室在生物质遗传资源发掘与改良、生物质材料研究与利用、生物质能源转化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攻关以及省部级攻关等50多个相关项目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经过多年的建设该实验室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博士、教授为主体的学术梯队,具有较好的研究平台和实验条件。实验室形成了单个具有明显特点的研究方向:1、生物质遗传资源发掘与改良方向,建立了生物质材料和能源生物遗传改良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率先将低能离子束技术应用于玉米、棉花、能源藻及PHA、L-乳酸、D-乳酸及甲烷微生物菌种的诱变和遗传转化,并将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玉米对生性状基因、高直链淀粉ae基因等基因定位和辅助选择。发掘和创建了一批能源和材料生物新种质。先后收集和发掘玉米、棉花、甜高粱、蓖麻等能源和材料作物种质2000余份,筛选PHA、乳酸、纤维素酶、脂肪酶、氢和甲烷产生菌等微生物菌种和能源藻种质100余份。2、生物质材料研究与利用方向,突出农用生物质功能材料研究与利用。在天然高分子材料方面,先后开展了魔芋飞粉、壳聚糖、淀粉的辐照和化学改性的研究。强化淀粉和纤维基材料的创制,以玉米等淀粉、彩色棉纤维和蚕丝的材料特性和辐照与化学改性研究为基础,开展了淀粉基材料在食品上的应用研究,探讨了以纯直链淀粉或高直链淀粉直接为原料的全淀粉基可降解塑料生产关键技术,特别是玉米淀粉辐照改性技术,进行了热塑性淀粉塑料和农用地膜、食品包装膜等产品的创制。3、生物质能源转化理论与技术方向,利用废弃生物质发展农村能源。立足农村富足的秸杆等有机废弃物转化,开展了作物秸杆和农林废弃物生物质气化和热解液化制备生物油的关键技术研究。突出生物转化减少环境污染。先后开展了淀粉乙醇发酵工艺、藻类和微生物产油代谢途径的研究;还开展了淀粉质原料生产乙醇新型工程菌的构建,该工程菌可望减少乙醇生产步聚,缩短发酵时间,减少能源消耗,节省成本,形成新的工艺技术。实验室总面积达7100平方米(含辐照中心4000平方米、天然大分子分离加工中试基地2000平方米),拥有生物物理省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物技术和微生物三个博士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等多个硕士点,建有国家林业辐照中心,以及联合共建的“离子束生物工程”省部级实验室。实验室拥有用于遗传改良的离子注入机、10多种激光器、100万居里的钴源、基因枪、荧光定量PCR仪、激光动态散射仪、细胞遗传工作站、脉冲电泳转基因系统等;有用于材料和能源研究的钴源、高效液相分析仪,荧光分析仪、色质联用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超临界萃取仪、柱层析系统、发酵罐、冷冻干燥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成像,仪器设备总值达2000多万元。2005-2010年以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863”计划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转基因专项和农业部、科技部成果转化资金等重大课题20项,安徽省“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安徽省人才基金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各级各类省级科研项目达30多项,科研经费总额达1200余万元。五年来参与完成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成果工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选育了玉米、棉花和麻类等作物新品种6个,筛选微生物菌种300多份,开发农用功能材料、新型生物质材料和生物质能源转化新产品及新装置20余项,申请专利14项,通过省级成果鉴定12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2本,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300余篇。作物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安徽农业大学作物学,生物学两个一个博士学科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和安徽省作物遗传育种,作物耕作栽培学,遗传学,生物物理学等省级重点学科于2008年10月被批准建设,盖均益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农业部玉米专家组成员,安徽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安徽省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安徽省玉米遗传改良以及产业化技术研究“115”创新团队带头人程备久教授任实验室主任,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2人,副教授1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6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博士,教授为主体的作物遗传育种和产业化研发队伍。重点围绕“作物分子生物学”,“作物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作物生理生态”等三大方向开展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转基因重大专项,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成果转化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省级以及各类攻关计划项目30多项,获得省部以上奖励1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选育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1个,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60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论文50多篇。为安徽省“三大粮食行动”,粮食增产计划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在作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本年度重点围绕玉米、小麦、水稻、大麦等农作物开展了生物信息学和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先后从玉米、水稻等作物里克隆出与产量性状、光合效率、品质和抗逆等相关的基因40多个,并对部分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尤其是利用已公布的玉米基因组数据库,系统分析了玉米全基因组抗病基因、WRKY调控因子、细胞分裂素调控基因等数十个基因家族,形成在玉米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优势, 发表SCI论文2篇, 投稿SCI论文7篇。建立玉米等作物基因功能体外验证的大肠杆菌分析的技术体系, 开发出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物转基因安全高效的筛选标记技术, 构建了利用玉米红色荧光蛋白CobA以及绿色荧光蛋白的突变体的廉价通用T载体。 进行了天然彩色棉彩色纤维形成机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棉花新品种研究。玉米基因组学研究和小麦优质、高产、抗逆等重要性状的分子基础研究:重点研究玉米全基因组的结构,功能,进化,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玉米基因家族的特点,为玉米基因家族功能分析研究和新基因的发掘提供依据。研究了130个基因家族的15000个基因的特点,建立了数据库,开展玉米全基因组基因家族生物信息与进化研究,分析了玉米NBS基因、WRKY基因、HSFs基因等120多个基因家族一万余个基因的特征、分类、染色体定位和表达模式,以及与近缘物种高粱、水稻等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发现了玉米基因家族的进化特点。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玉米分子育种和小麦优质、高产、抗逆育种材料筛选及种质创新: 率先在国内建立了玉米原位转化、低能离子束转基因新技术,提出了低能离子束介导的棉花转基因技术,选育了一批新的棉花基因型材料和品系。开展了玉米、水稻淀粉、抗病、木质素和纤维素等代谢调控的转基因研究,获得高直链淀粉、低木质素和抗病毒等重要的玉米、水稻转基因材料。利用低能离子束诱变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建了一批高淀粉、高直链淀粉和甜糯玉米新种质,选育高淀粉和优质甜糯玉米新品种8个。建立了完善的高效简便的玉米IN PLANTA 转化体系。 利用生理选择技术、抗性鉴定技术、品质分析技术、养分利用分析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手段相结合,开展优质、高产、抗逆、高效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培育出适合于我省淮北麦区及长江中下游麦区大面积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同时,育种过程中积极开展先进育种理论的研究,促进现代小麦育种理论的突破。 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小麦新品种选育及育种理论创新:高淀粉玉米组合安隆4号,推广种植50万亩,产生经济效益5亿元;3个甜玉米品种,推广种植万亩,直接经济效益亿元;利用传统育种结合生物技术选育出三个各具特点的优质、高产、多抗甜玉米新组合。皖玉10—早熟、多抗(抗旱、耐涝、抗大小斑病)优质、高产, 双穗多穗率较高,适宜于鲜棒、冻粒和笋加工。皖玉14--早熟、多抗(抗倒、抗逆、抗小斑病和玉米螟)优质、高产、大粒型,适宜于冻粒和冻棒加工。皖玉15--优质高产多抗型加强甜玉米组合,适宜冻棒加工。是安徽省近年来自育并率先审定的甜玉米新品种,在品质、抗逆适应性、早熟性和鲜粒加工特性上优于目前安徽生产上推广品种。同时,建立了三个组合杂交种高产制种的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形成了甜玉米新品种无公害安全栽培技术规程;建立了甜玉米种子质量和品质鉴定技术;研制出以甜玉米芯以芯代木培养香菇培养基配方和培养平菇的培养技术;建立了鲜棒保鲜技术和冻粒冻棒加工工艺并开发出冻粒冻棒新产品。皖玉系列甜糯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鲜穗900公斤,生育期短约80天左右,各类可溶性多糖、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含量丰富,可作为是一种优质的“水果玉米”和健康食品开发利用。目前,在安徽境内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直接经济效益达4亿元以上。培育小麦新品种7个,分别为安农92484(国审)、皖麦33、皖麦41、皖麦42、皖麦48(国审)、皖麦49、安农0305。其中皖麦48、皖麦49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筛选和创制了一批小麦优异育种材料,目前申报新品种省级区试及国家预试7个,分别为安农0807、安农0818、安农0822、安农0826、安农0849、安农0850和安农0711,4个品种进入生产试验。 玉米高产高效生产关键工程技术和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发:紧紧围绕安徽省玉米振兴计划和“四良工程”,加强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提出了三大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技术,研制的相关产品,并进行了推广和示范。根据新品种农艺性状、适应性、抗逆性、产量水平等特点,研发高效的配套技术体系,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并进行推广和应用,提高新品种的生产效益。

请问哪个品牌的水果玉米口味好且又丰产

收稿日期:2007-10-25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王丹(1982-),女,辽宁本溪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注:雷江丽为通讯作者。大花美人蕉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王 丹1,2,雷江丽2,吴燕民3,吕 慧2,郁继华1(1.甘肃农业大学 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深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广东 深圳 518003;3.中国农业科学院 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 要:以大花美人蕉(Canna×generalis)根茎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筛选出芽诱导适宜的培养基为MS + 6-BA (单位下同)+ TDZ ;MS + 6-BA + TDZ + NAA 培养基能较好地诱导分化出丛生芽, 继代增殖培养中与MS + 6-BA + TDZ + NAA 培养基交替使用可减少畸形芽,增殖系数达;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 + 6-BA + NAA ,生根率达,且植株生长健壮,移栽易成活。关键词:大花美人蕉;茎尖;组织培养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08)01-0033-04Research on Shoot-tip Culture of Canna×generalisWANG Dan1,2, LEI Jiang-li2, WU Yan-min3, LÜ Hui2, YU Ji-hua1( of Agronomy,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ansu China; Institute of LandscapeGardening, Shenzhen 518003, Guangdong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studied on tissue culture of Canna×generalis with the stem tips asexpla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ud inoculation medium was MS + 6-BA ; the best of clump shoot indu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medium was MS + 6-BA +TDZ + NAA ; using MS + 6-BA + TDZ + NAA asproliferation medium, an optimal proliferation rate was obtained. When the two kinds of mediumused alternatively, the effect was better. The optimum rooting medium was MS + 6-BA +NAA , the rate of rooting could reach , and cultured in this medium, the plant grewwell and easy to words: Canna×generalis; shoot-tip; tissue culture大花美人蕉(Canna×generalis)属美人蕉科(Cannaceae)美人蕉属(Canna)的园艺杂交种[1],是多年生喜光宿根草本花卉,原产美洲热带和非洲等地。其枝叶茂盛、花朵艳丽、姿态优美、花期长,在深圳地区几乎全年开花,是配置大型花坛的优良品种。大花美人蕉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能吸收硫、氯、氟、汞等有害物质,具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作用,因此,世界许多城市的园林绿化中都广泛应用。美人蕉传统的繁殖方式主要采用分切地下根茎的方法,繁殖速度慢、增殖效率低,而且连续营养繁殖造成病毒积累致使病毒病在各地相当普遍,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利用茎尖组织培养进行脱毒试管苗快繁,是目前大力繁殖与推广美人蕉的主要手段。关于美人蕉组织培养的研究报道较少[2,3],本研究探索其组织培养高效的再生体系,以期为品种提纯复壮及遗传转化、性状改良奠定基础。2008,37(1): Plant Science第·34· 37 卷1 材料与方法 材料供试材料为目前城市绿化中普遍应用的大花美人蕉‘President’品种。 外植体选择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株,挖取带芽胞的根茎,去除表面老皮并用肥皂水清洗。用75%乙醇棉擦拭,然后采用不同的消毒剂及处理时间(升汞10min、2%次氯酸钠10min、2%次氯酸钠20min、2%次氯酸钠 + 升汞5min、2%次氯酸钠 + 升汞10min),封闭式振摇灭菌。无菌水冲洗5 次,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备用。接种前,剥去外部叶片,露出生长点,立即切取茎尖进行接种。 培养方法及培养条件试验于2006 年10 月在深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组培室进行。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均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在不同培养阶段附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表2~表4),蔗糖3%,pH 。培养温度(28±2)℃,光照强度2 500 lx,光照周期为14h/d,相对湿度70%~80%。每处理接种30 瓶。定期观察试管苗生长与分化情况。2 结果与分析 不同消毒处理方式对外植体无菌化的影响因供试外植体取自美人蕉地下根茎,表面污染物较多,不易消毒,且不同植物及外植体的成熟度对消毒剂的反应不同,故本试验选用升汞和次氯酸钠进行灭菌效果比较,以筛选合适的消毒剂及消毒处理时间。由表1 可知,2%次氯酸钠20min 处理的无菌化效果较好,但茎尖褐化较严重,说明灭菌时间过长对去老皮后的幼嫩根茎影响较大。升汞10min 处理与2%次氯酸钠 + 升汞 10min处理,无菌化效果差异不大,但2%次氯酸钠 + 升汞 10min 处理有轻微药害。因此,后续实验选用升汞处理10min 进行外植体消毒。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芽诱导的影响以MS 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6-BA、NAA、2,4-D、KT、TDZ 等(表2),以筛选出较适宜美人蕉茎尖诱导分化的配方。因美人蕉根茎具有休眠特性,芽诱导分化较难。TDZ 具有很强的促进细胞分裂活性,~μmol/L 即可有效促进分化[4],因此,本实验对TDZ 的诱导效果进行初步探索。试验表明,在不添加任何生长调节剂的MS 基本培养基(1 号)上,茎尖接种10d 后开始生长,叶片展开后,生长停止;15d 后转接到新的MS 培养基上无明显生长,随后叶片逐渐变黄、萎蔫,说明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生长调节剂是美人蕉离体培养的必要条件。在仅添加6-BA 的2、3、4 号培养基中,高浓度的2 号培养基分化率为,明显好于3、4号培养基,说明美人蕉启动芽诱导分化需要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表2)。11~16 号培养基添加物为不同生长调节剂与TDZ 组合(表2)。仅添加TDZ 的培养基分化率为0,而多种生长调节剂配合使用分化效果更好[5]。其中15 号培养基的侧芽分化率最高,达,且每个茎尖可增殖2~3 个侧芽,但个别茎尖经多次转接后有畸形芽;与2 号培养基相比,分化率明显提高,说明添加低浓度TDZ 可促进芽诱导分化(表2)(图版-a)。5、6、7 号培养基为生根培养基,探讨NAA 对美人蕉茎尖生长和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初步说明美人蕉在6-BA/NAA 小于2/ 时生根率可达50%以上(表2)。8、9、10 号培养基,探讨美人蕉脱分化,诱导愈伤组织,但结果均不理想。因此,建立高效的美表1 不同消毒剂及处理时间对外植体无菌化的影响处 理 接种数污染数污染率(%) 药害情况升汞10min 30 5 基本无药害2%次氯酸钠10min 30 12 无药害2%次氯酸钠20min 30 4 20%有轻微药害2%次氯酸钠+升汞5min 30 10 3%有轻微药害2%次氯酸钠+升汞10min 30 5 7%有药害第1 期 王丹,等:大花美人蕉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35·人蕉遗传转化再生体系还需进一步探索愈伤组织诱导途径。 芽继代增殖为了探讨优化的芽继代增殖培养基配方,按表3 设计6-BA、NAA、TDZ 的正交实验,以15 号培养基上分化出的丛生芽为接种材料,进行继代增殖培养(图版-b)。由表3 可见,除17、18 号培养基外,低浓度TDZ()的分化促进作用较高浓度()的效果好,说明高活性的TDZ 浓度过高反而抑制分化。当 时, NAA 促分化作用显著优于。在TDZ、NAA 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6-BA 浓度的升高,分化率提高。但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多,含高浓度6-BA的27 号培养基分化率略有下降,甚至有个别畸形芽产生,说明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对短期的分化有促进作用[9],但继代数次后,芽已经萌动,自身具有分化能力,需适当降低6-BA 浓度进行壮苗,以避免畸形芽产生。因此,在增殖过程中交替使用分化增殖系数较高的19 号培养基和27 号培养基,既可保证较高的芽分化率,又可使继代苗生长健壮,减少畸形芽。 生根诱导增殖芽3~5cm 长时,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约10d 后,可见到根生成(图版-c)。接种20d 后统计生根结果(表4)。从表4可见,所用培养基上都有根生成,说明美人蕉生根较容易;结合生根率和生长势,我们认为MS + 6-BA + NAA 培养基较适宜美人蕉生根。表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比较植物生长调节剂(mg/L) 编号6-BA NAA 2,4-D KT TDZ分化率(%) 生根率(%) 备注1 0 0 0 0 02 9 0 0 0 0 参考[2]3 5 0 0 0 0 参考[3]4 3 0 0 0 0 2 1 0 0 0 2 0 0 0 2 0 0 0 08 0 0 4 0 09 0 0 2 1 0 参考[6]10 0 0 2 0 参考[7]11 0 0 0 0 012 0 0 0 参考[8]13 0 0 0 0 0 1 0 8 0 0 0 5 0 0 表3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芽继代繁殖的影响生长调节剂(mg/L) 编号6-BA NAA TDZ接种数分化率(%)增值系数 生长势17 30 ++18 30 ++19 30 ++20 30 ++21 30 ++22 30 ++23 30 ++24 30 +25 30 ++26 30 +27 30 ++28 30 +注:++ 表示生长势强;+表示生长势弱。同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表4 同。表4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生长调节剂(mg/L) 编号6-BA NAA接种数生根苗数生根率(%)植株生长势29 0 30 19 +30 0 30 21 ++31 30 20 +++32 30 16 ++注:+++ 表示生长势强;++表示生长势中等;+表示生长势弱。第·36· 37 卷3 结 论美人蕉根茎生长在土壤中,无菌化操作较困难。灭菌试验表明,升汞震荡灭菌10min 效果较好,采回的外植体应尽快处理接种,放置时间过长伤口处易染菌,导致接种后褐化较严重。MS + 6-BA + ZDT + NAA 培养基能较好地诱导分化丛生芽,MS + 6-BA + TDZ NAA 为较好的增殖培养基,在增殖培养过程中这两种配方交替使用效果更好;短时间使用高浓度生长调节剂对增殖有促进作用,但长时间使用高浓度生长调节剂会使组培苗质量下降。在试验中还发现,转接次数多的茎尖较转接次数少的分化率大,建议在接种后的10~20d 内及时转接。选用MS + 6-BA + NAA 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较高,根系粗壮、根毛密集,植株生长健壮(图版-d),且移栽成活率较高。参考文献:[1] Segeren W, et al. The genus Canna in Northern South America[J]. Acta Bot Neerl., 1971,20(6): 663-680.[2] 刘文萍,等. 美人蕉茎尖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J]. 北方园艺, 2001(6): 32.[3] 丁爱萍,等. 美人蕉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J]. 园林科技, 2006(1): 11-12.[4] Singh N D, et al. The effect of TDZ on organogenesis and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pigeonpea (Cajanus cajan L. Millsp)[J].Plant Science, 2003,164(3): 341-347.[5] 王关林,等. 高活性细胞激动素TDZ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 植物学通报, 1997,14(3): 47-53.[6] 宣朴,等. 生姜茎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17(4): 484-486.[7] Kromer K, et al. In vitro cultures of meristem tips of Canna indica L.[J]. Acta Horticulturace, 1985,167: 279-286.[8] Vendrame W A, et al. In vitro propagation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from Doritaenopsis Purple Gem 'Ching Hua' flowerexplants[J]. HortScience, 2007,42(5): 1 256-1 258.[9] 刘敏. 花卉组织培养与工厂化生产[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101-102.

玉米灰斑病论文

有着很大的危害,因为这样的病症可能会传染,而且也会减少玉米的产量,同时也会让玉米的卖相和感觉都不太好。

玉米表面会出现发黑的情况,而且会聚集一些霉菌,玉米的叶子也会掉落,叶子也会出现褐色,还会出现叶片掉落的情况。想要预防这种疾病,那么就要对玉米进行杀虫的工作,也要进行杀菌的工作。

玉米灰斑病菌主要损害叶片。在透射光下,最初的病症是小的、黄色、褪绿的、针状斑点,当疾病严重时,植物的叶子会死亡并过早老化。 我们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

玉米灰斑病,也被称为Cercospora叶斑病,是世界上玉米产区的一种常见的叶子疾病。它是近年来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接下来,学习和了解玉米灰斑病的症状和防治技术要点。

玉米灰斑病在整个生长期都可以发生,但在抽穗期和籽粒灌浆期最为严重。该病的初始阶段是水浸状的浅褐色病斑。这些条纹与叶脉平行延伸,往往是矩形的。浅色透视比较明显。病斑中间是灰色的,边缘有褐色的线条。病斑的大小为2-4×10-24(毫米),灰色的霉层通常在叶片的两侧产生,也就是真菌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中后期,大部分病斑结合后,叶片变黄死亡。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技术选择抗病高产品种,如北优2号、海合1号、北优16号、屯优7号、雅优889等。清洁农村,减少菌源基地。从玉米收获到播种前,对玉米灰斑病的植株残体进行有效处理,作为燃料或高温堆肥使用,减少该病的初侵染源,有效防止玉米灰斑病的发生。

玉米染病后,当病株率达到70%,病叶率达到20%左右时,要及时摘除病株下部的2-3片病叶,减少病害的再次侵染源。实施健康栽培和病害防治。适时早播,充分利用前期的光热资源,可使玉米的危险生长与发病高峰期错开,减少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规范栽培,改善田间小气候,利于通风透光,增强植株抵抗力,防止病害发生。实行双行钻孔,每亩3500-4000株。

实施平衡施肥,每亩施用1000-2000公斤厩肥、10公斤尿素、40-50公斤钙肥、10公斤钾肥、1公斤锌肥作基肥;第一次顶凌(5叶期)每亩施用15公斤尿素,结合浅耕除草;第二次顶凌(大喇叭口期)每亩施用25公斤尿素,并进行高培*。

及时使用相应的药物防治。在发病初期、大喇叭口期和抽穗期,用70%甲基硫菌灵、70%甲基硫菌灵80-100克/亩或10%苯醚甲环唑30克/亩兑水50公斤喷雾。综上所述,以上是玉米灰斑病的防控要点。建议提前做好预防和日常管理的工作。当病害严重时,治疗也是一种成本。

  • 索引序列
  • 玉米白斑病论文
  • 玉米圆斑病论文
  • 玉米小斑病论文
  • 论文玉米小斑病
  • 玉米灰斑病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