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遗症问题一直是压在民众心里的“大石头”。12月1日,此话题再次登上热搜。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报道,针对后遗症问题,11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田表示:“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团队是目前广州地区承担新冠救治工作的主要医疗力量之一。10月底,该院派出超270名队员整建制托管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管理床位1500张;同时,该院岭南医院在11月中上旬接到指令作为新冠定点医院。
崇雨田介绍,后遗症在医学上是有定义的,“一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的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才会被认为是后遗症。”对于新冠感染者来说,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有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 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但崇雨田认为,尚不能将其归类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
在此前的11月1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向《南方都市报》表示,目前疫情以无症状感染为主,无症状感染没有后遗症。
那么,在新冠病毒出现即将三年之际,从病毒本身到曾甚嚣尘上的所谓后遗症,都到了一个重新认知的时间点。
此新冠已非彼新冠
事实上,后遗症(sequela)是一个专业的医学用语。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传染病学》中对其定义为:部分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仅就此定义来看,若是自觉头疼、心痛、呼吸急促而非确有器官功能病变的,可能并不构成“后遗症”,而“后遗症”这个词本身也不应该被滥用。
民众对于“新冠后遗症”的印象几乎和新冠疫情的发生进展相生相伴。当前,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将所谓的“新冠后遗症”表述为“长新冠症状”。
今年10月10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JAMA发表“长新冠症状”相关研究,文章标题为《2020年和2021年内罹患新冠肺炎后出现持续性疲劳、认知和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比例研究》(Estimated Global Proportions of Individuals With Persistent Fatigue, Cognitive, and Respiratory Symptom Clusters Following Symptomatic COVID-19 in 2020 and 2021)一文。
在此项研究中,世界卫生组织统一了“新冠后遗症”的定义为:感染3个月后还有症状,且症状持续最少2个月。这其中的症状包括:一,疲劳伴身体疼痛或情绪波动(包括抑郁);二,认知问题(包括容易忘事、注意力不集中等);三,呼吸系统问题(包括能走长路和爬楼梯,但有咳嗽或重体力活动后呼吸急促)。“长新冠”概念也由此而来,
该研究结果显示,据来自22个国家约120万新冠感染者的健康调研数据,约的新冠感染者在三个月后至少经历了一种长新冠症状,症状随时间推移而缓解。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项研究的对象是2020年和2021年的新冠患者,也就是感染了德尔塔变异株或是更早新冠病毒毒株的患者。而在当下,国内与全球主要流行毒株早已变成奥密克戎系毒株。与此前的几代新冠病毒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已经大大减弱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关于奥密克戎的后遗症问题也有相关研究,6月18日,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发首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长新冠症状(Long Covid)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以前的新冠病毒株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患长期新冠症状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与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发生长期新冠症状的几率要下降20%至50%。
该研究名为《与新冠病毒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相关的长期新冠症状风险研究》(Risk of long COVID associated with delta versus omicron variants of SARS-CoV-2),来自伦敦国王学院,是全球发表的首个同类别的经同行评审的研究。该研究结果适用于接种了疫苗的人群,回顾了2021年12月20日至今年3月9日期间首次新冠检测呈阳性的万名英国成年人奥密克戎感染者,并且,该研究同时包含有症状的和无症状的感染者。
国内方面,今年6月,中疾控披露了上海疫情期间33816名“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的临床数据,结果显示,所有轻症奥密克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和咳痰,其次是疲劳,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7天,所有感染者核酸转阴天数平均为6天。也就是,平均来说,在感染一周之后,轻症患者便不再有症状。
11月29日,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士在向界面新闻分享其患病经历时表示,其个人在检测阳性一周内出现过发热、咳嗽的症状,但随后身体也就恢复了;虽然他与身边的感染者在感染之初存在过烦恼和担忧,但感染结束后不觉得身体有不适症状,肺部CT也是正常的;并且,大家在出舱之后就如常地“打工和防疫”。关于后遗症,其认为,“后遗症是来自周围的声音,而不是疾病本身。”
而这背后,则是奥密克戎的致病性在不断减弱。
11月2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和致病力的变化,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具体而言,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系列,包括、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
常昭瑞指出,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可能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时干预治疗等因素有关,国内新冠重症及其关联死亡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国内积极的预防策略和统筹优质救治力量有关。
个体感觉还需客观的医学标准
尽管已有不少研究与相关专家对奥密克戎的后遗症问题进行表态,但不容忽视的是,对于普通人而言,“新冠后遗症”这一概念依然会对其产生强烈困扰。尤其是一些身边人、或是网络上真真假假的个体案例,往往会对其产生一叶障目的效果。
而这也是所谓“新冠后遗症”问题会产生困扰民众的一大原因所在,一方面普通人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与分析能力,往往习惯用个体案例代表整体;另一方面,所谓“新冠后遗症”本身严重偏向于样本对象的自我报告,缺乏客观的诊断标准与手段,且研究对象容易受心理暗示影响,无法客观呈现症状的轻重。也就是,所谓“新冠后遗症”研究存在科学性问题。
病毒学家金冬雁就曾表示,有关“长新冠”的定义、成因及发生率,学界并无任何定论。目前没有任何实体的测试方法可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长新冠,完全凭患者自述症状。
实际上,对于互联网上常见的“爬楼喘粗气”等往往被归类为新冠后遗症的呼吸问题,或是身体酸痛、情绪波动、容易疲劳、忘事这一类的症状,可能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有很多,如各类因疾病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中也有出现过,而绝非新冠所特有,也未曾被证实为确因新冠感染而引发。
如今年2月,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流行病学家 Ziyad Al-Aly研究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新冠对精神健康长期影响的研究结果。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新冠组精神健康事件诊断或处方的风险增加60%。具体来看,新冠组发生焦虑症的风险增加35%、抑郁症的风险增加39%、压力和适应障碍风险增加38%,使用抗抑郁药的风险增加55%。此外,新冠组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80%,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41%。
而需要指出的是,在三年疫情期间,早有专家提出需关注普通人的精神状况,长期的疫情状态会使得普通人增加焦虑、抑郁的风险,而并非新冠感染者所特有。
中科院院士陆林曾在科普栏目《科创中国·院士开讲》中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
“奥密克戎”,就是一个希腊字母“ο”,读做“Omicron“。现在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排序是采用希腊字母作为代号。目前最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就是“ο”,读做“Omicron“。中国人用汉字写作“奥密克戎”。
奥密克戎病毒是新冠病毒的变异品种,作为第3代新冠病毒的变异品种奥密克戎传播性十分的强,尤其是人与人之间传播速度非常快,如果有一个人属于奥密克戎的病毒携带者,很容易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周围接触者都患上此类病毒,目前来说,患有此类病毒的人群表现的症状并不是十分的严重,很多人只是存在低烧,干咳感冒无力等症状,有些人会认为此次的第3代病毒相比于之前的新冠病毒来说给人健康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很严重,但是据相关专家表示,此类病毒属于刚发现,对于后续给人们的影响尚未知,所以我们对于这类病毒的防护工作也不能掉以轻心。
奥密克戎病毒已经在全球大范围流行,对全球人类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隐患,许多国家的人群已经多数感染了这类病毒,感染了此类病毒的人群,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些国家的防控力度比较低,尤其是非洲国家,有些地区的人们非但没有重视防控疫情工作,还将病毒不断的扩散到周边地区,这也就造成了本土范围内出现了许多奥密克戎的患病人群,这些人群没有得到好的医治和防控,只能够自生自灭。
新冠病毒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的传染力度很大,但是新冠病毒的变异品种奥密克戎病毒对于大部分人群的传染力度都是很大的,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有可能被传染上变异后的新型冠状性病毒,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时刻的防范这种病毒,千万不能因为我们的疏忽大意而使这种病毒在我们的生活中传播开来,这样子的话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和我们的工作生活。
奥密克戎(英文名:Omicron,编号:),2019新型冠状病毒变种 。最早于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首次检测到 。 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取名希腊字母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 。11月29日,世卫组织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可能在世界广泛传播。2021年12月9日,《参考消息》登载英国《卫报》网站报道《科学家发现更难追踪的“隐形版”奥密克戎毒株》。 12月13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证实英国已有至少1人感染奥密克戎毒株而死亡。 截至2021年12月14日,美国印度疾控中心网站数据显示,美国已有至少35个州报告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12月16日长沙市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感染者呼吸道标本进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均确认检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进化分支)。 同日,广州越秀区华乐街天胜村65号70岁退休人员唐某被检测阳性。 2022年1月4日, 世卫组织表示,在圣诞和新年假期前,已有12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了奥密克戎变异株。
面对病毒或细菌,西方医学的思维是如何杀死病毒或细菌,而化学药物是不分敌我的,一场撕杀下来,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所以后遗症较大。与西方医学相反,中医是强元固本,祛邪扶正,更多的是提高自身的阳气,利用自身的能量把病邪打跑,即强壮了自己,又赶走了病邪,下次再有病邪的时候,即使感染也不至于会有多重,更不会要命。中医的中庸,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出入公共场所的时候,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遵守相关防疫措施。外出归家时,要及时进行消毒,排队要保持一米间隔。同时,要配合社区做好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做好自身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27日在北京表示,寄望通过感染奥密克戎获得天然免疫的做法很危险,他还透露,中国研发的奥密克戎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确定结果还需时间。
他们觉得奥密克戎用针灸就可以治疗,但实际上中医药的疗效不好,对这种病毒起不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其实新冠病毒在变异,还在进化,尤其是最近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其实我们还在不断的认识过程中。感染病毒之后,从理论上会产生天然的免疫,但是我想,这不是目前我们应做出的选择。奥密克戎变异株还会导致重症和死亡,尤其是在慢性病人群当中、老年人当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你不接种疫苗,单靠自然感染获得免疫,我想这可能是个危险的选择。新冠病毒疫苗应用以来,我们看到其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的效果还是非常明确的。此外,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生了一个相当大的变异,这种情况下,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力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近有两项研究,都发表在世界顶级的医学期刊上,一个是在《自然》医学期刊上发表的,还有一个是《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的,这两项研究的结论是什么呢?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未接种疫苗人群中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要低于疫苗接种者,诱导的抗体广度不够,针对其他变异株感染的保护作用有限。
7月6日0时起,西安在全市暂时实施7天部分公共场所临时性管控措施。相关负责人在7月5日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阳性感染者此次感染的毒株均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分支。 7月以来,陕西每日新增确诊均为个位数,为什么仍需要实施暂停堂食、暂停KTV等场所营业的临时性管控呢?这还要从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分支说起。 除了传播速度更快、病毒载量更高,业内专家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相较于奥密克戎以往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分支出现了入侵肺部、具有很强免疫逃逸能力的新情况。 一位免疫学者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仍会再一次感染,此外,对肺功能的影响增大,必须密切关注。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中心副教授李克峰解释,之前的原始毒株能够入侵人类的肺部,增加重症风险,奥密克戎失去了这个能力,大多感染上呼吸道,而又找回了这个能力,“重拾”肺部感染。 谈及与的关系,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教授向科技日报记者解释,是的分支,相较在非S蛋白上有1个氨基酸变异,预估其特性与差异不大,有模型根据变异序列推算,较相对增长优势(relative growth advantage)增加20%,但其置信区间较低(8%—32%)。 逃逸能力强,防控难 “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流行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亚分支系列。”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王文玲此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介绍,全球病毒基因共享数据分析显示近期占比上升较快,初步研究认为和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略有增强。 为什么分支的免疫逃逸能力强?北京大学谢晓亮院士团队及其合作团队对不同变异分支的S蛋白进行了构象分析(分析钥匙上的纹路),并将其与不同的中和抗体、细胞受体等匹配检测亲和力。研究发现,上的F486V和L452R突变可成功逃逸多种抗体的识别,未降低对hACE2的亲和力。 这一发表在《自然》期刊的研究表明,具有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除了可能对疫苗接种者造成突破性感染,还可以逃逸早期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激发的抗体。 也就是说,凭借在刺突蛋白486、452等位点上的变化,不仅能打开人细胞上的“锁”,还更好地逃避了人体内中和抗体的“截获”。这一变化将使得防控难度有所增加。 “找回”入肺能力,或提高重症率 由于大多感染上呼吸道,奥密克戎早前分支(、)的感染者多为轻症。新近的研究却发现,分支能够感染肺泡细胞。 一项由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27家科研单位联合发表的研究显示,、对人类肺泡细胞有着比更强的感染能力。 为什么奥密克戎变异株能够找回此前已经失去的肺部感染能力呢? 李克峰解释,这与人体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TMPRSS2相关,这种蛋白存在于在肺泡细胞表面,是否能感染肺部,取决于能不能利用好这一蛋白。奥密克戎早前分支并不能很好地和TMPRSS2结合,而现在对TMPRSS2的结合力增加了,继而感染肺部。 多项研究表明,TMPRSS2被业界认为是治疗流感病毒与冠状病毒感染的潜在靶点。这一跨膜蛋白“放行”,病毒就能通过膜融合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的变异使其重新打通了“膜融合”的分子机制,前述研究的动物试验也证明,比更具致病性。 这一结论可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不久前的数据显示,随着感染者的增加,以色列新冠患者中有170人重症,较一周前上升。 西安市相关负责人在介绍此次引发西安疫情的分支时表示,其感染病例的CT值低,传染性强,西安市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引起社区续发传播风险高。 针对如何防控的问题,前述免疫学者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的CT值低意味着感染者病毒载量大,载量大代表体内病毒数量多,易传播,同时也易被检出。因此,适当的核酸检测策略可以实现社会面传播前的有效控制。 截至记者发稿,北京市对7月5日通报的感染者1至3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毒均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分支,传播链条清晰,来源明确,疫情总体可控。
一方面,奥密克戎变异株会导致重症和死亡,尤其是在慢性病人群当中、老年人当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二,新冠病毒疫苗应用以来,我们看到其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的效果还是非常明确的。此外,奥密克戎株发生了很大的变异,这种情况下,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力,在将来出现的变异株当中到底有多大现在没法确定。
国内奥密克戎疫情仍处在高位。11月30日0~24时,内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080例、无症状感染者31720例,合计35800例。近几日,全国新增本土感染者均在38000例上下。11月26日,是新冠突变株奥密克戎被命名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前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奥密克戎升级为令人担忧的突变株。不过,2022年11月25日,WHO在其对奥密克戎的一周年总结当中指出,该变种造成的疾病严重程度平均低于德尔塔。文章写道,许多因素可能发挥了作用。例如,病毒主要在上呼吸道引起感染和复制,由于疫苗接种和感染,全世界人群的免疫力一直在稳步提高。图/视觉中国12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家卫健委召开座谈会,听取防控工作一线代表对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意见建议。她指出,经过近三年的抗疫,我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拥有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特别是中药,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升,加上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小鼠实验中,奥密克戎致病力下降40倍三年的疫情之中,新冠病毒一直在进化,当下流行的病毒株与原始毒株已经有了非常大差别。奥密克戎流行之后,一个非常显著的趋势是,其传染性在明显增强,致病性在显著下降。关于奥密克戎的致病性,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病毒学家刘善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不管是在小鼠研究、体外细胞感染,还是在人群层面的研究当中,现在全球病毒学家们已经达成的共识是,其致病性与新冠原始毒株、德尔塔相比,肯定要弱很多。他所在的团队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奥密克戎最新的变种在与人体细胞融合性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强,这意味着其传染性增强,但目前并没有迹象表明这些变种毒性有增强。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病毒体外感染实验中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肺细胞的能力显著低于原始毒株,在细胞内的复制效率比原始株要低10倍以上。在小鼠模型上,他们团队最新的研究发现,原来感染25~50个剂量单位的原始毒株就能使得小鼠死亡。不过,最新的奥密克戎毒株需要2000个以上剂量单位感染才能导致小鼠死亡。也就是说,在小鼠模型上,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比2020年初武汉疫情时原始毒株下降至少40倍。与此同时,小鼠在感染奥密克戎后的肺部病毒含量比感染原始毒株低至少100倍。以已经在美国流行了好几个月的来说,刘善虑指出,其在美国并没有引起住院率、死亡率的明显升高。实际上,在11月9日的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表达了“谨慎的乐观”。当时,他援引前一周统计指出,11月初,全球报告的新冠死亡人数略高于9400人,与今年2月每周死亡人数超过万人相比,死亡人数已经减少了近90%。今年6月1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刊文披露了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和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等人发表的论文数据:年初时,在奥密克戎疫情流行期间,上海入院的30000多名新冠患者中,仅发展为重症,无人发展为危重症。研究数据显示,轻症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乏力及发热,症状持续的中位时间为7天;平均核酸转阴为6天,其中高龄、合并症、存在初始症状会延长核酸转阴时间,而接种过两剂及以上的疫苗会缩短核酸转阴时间。广州本轮疫情中首个收治感染者的方舱医院是广州黄埔方舱,从10月30日至今累计收治近4000名感染者,几乎没有重症或危重症。“这跟去年的德尔塔毒株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黄埔方舱医疗队负责人崇雨田11月3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收治的奥密克戎感染者中,只有2人入舱后肺部CT显示改变,但具体分析病情后发现,其症状并非由奥密克戎引起。从该方舱转出的病人不到50人,也并非重症,而是经医生评估有一定风险的老人和小孩,根据广州现行政策被优先转送到治疗条件更好的定点收治医院或亚定点医院。11月2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在发布会上亦谈及,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系列,包括、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感染奥密克戎,患后遗症可能性小11月30日,崇雨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有后遗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目前广州地区承担新冠救治工作的主要医疗力量之一。崇雨田介绍,后遗症在医学上是有定义的,一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的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才会被认为是后遗症。对于新冠感染者来说,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有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尚不能将其归类为“新冠后遗症”。“过去的研究结果是,根据感染早期阿尔法、德尔塔等突变株并且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所提供的自述信息,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出现了记忆力下降、味觉丧失等情况,大概占比有20%左右。”刘善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亦表示,关于什么是新冠后遗症,其实定义一直是模糊的。很多研究当中,感染者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进行回答,比如他们会报告自己出现了记忆力衰退、乏力、焦虑等情况,但这是比较主观的。“究竟新冠后遗症有多严重、如何界定、疫苗接种或者其它病毒的感染等因素有没有带来影响,这些都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刘善虑说。就在几周以前,他刚刚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等机构的一些科学家聚在一起,讨论的就是新冠后遗症该如何定义、如何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将所谓的“新冠后遗症”表述为“长新冠症状”,亦即“LongCovid”。2021年10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表述,其定义为:感染3个月后还有症状,且症状持续最少2个月。这其中的症状包括:疲劳伴身体疼痛或情绪波动;认知问题;呼吸系统问题。今年10月10日,根据顶尖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对2020和2021年新冠感染后出现长新冠的患者进行了研究。22个国家约120万新冠感染者的健康调研数据显示,约的新冠感染者在三个月后至少经历了一种长新冠症状,症状随时间推移而缓解。奥密克戎流行之后,“应该说,新冠后遗症这个事情,可能性还是很小的。”蓝柯表示,接种疫苗后,又加之奥密克戎的毒性如此之低,99%以上的感染者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或者是轻症,出现新冠后遗症是不太可能的。刘善虑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说,奥密克戎感染者症状比较轻,引起后遗症的几率应该是比较小的,当然,既然是“长新冠”,就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观察。今年6月18日,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发了首个经同行评议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长新冠症状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发生长期新冠症状的几率要下降20%至50%。不过,研究者们指出,该研究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评估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患长期新冠病毒后遗症的几率,也没有评估对儿童的影响。截至11月28日,北京本轮疫情累计确诊万余名新冠感染者,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陈志海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新冠病毒感染,临床上一大特点是连续性,整个病程会经历没有症状、出现轻微症状、症状加重、症状减轻直至痊愈。陈志海说,毒株发病快,感染后三天左右就可能会发病。发病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从临床情况看,奥密克戎在青壮年人身上发热一般不超过3天。但一些老年人,尤其是70~9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他们的发热热程可能会更复杂,并同时伴有呼吸道症状。他还指出,北京这一轮疫情的发病特点来看,除了重型患者,一般轻型患者两周左右就可以达到出院标准。关于是否会重新考虑疫情应对政策,在11月29日的会议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根据病毒变异的特点和临床治疗的实践认识,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考虑的因素包括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重症率、死亡率等情况,以及国际上疫情形势的变化。记者:彭丹妮
终极控表明奥秘克荣病毒感染之后会造成重症和死亡,所以虽然感染之后会形成天然免疫,但这并不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我认为这个说法很有可能是不属实的,因为现在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家的证明,也没有任何的科学医治,这个行为完全是空穴来风,并不能够有实际的证明结果
有关在我国最近的疫情局势,国家卫生健康委发言人、宣传司副处长米锋在见面会上表明,现阶段,全国各地日新增加本地诊断患者和没有症状的病毒感染者再次降低,但每天仍有十余个省区汇报新增加当地病毒感染者,疫情防治局势依旧艰巨繁杂。
因此,要再次坚持不懈“动态性清零”指导方针不摇摆不定,以快制快处理疫情,查系统漏洞补短板,搞好Dna筛选、疑似病例清查和风险性人员管控,尽快阻隔散播链。抵御疫情必须群防群治群控系统,积极主动接种疫苗,认真履行好自身身心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岗位职责,这针对安全防护和阻隔散播链而言尤为重要。
针对感柒奥密克戎后形成的免役实际效果与接种疫苗后的免役实际效果中间有什么差别,王华庆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新闻记者问题时表明,可以从2个层面来对待这个问题:一方面,奥密克戎变异株会造成危重症和身亡,尤其是在慢性疾病群体和老人之中会经常出现那样的状况,如果不接种疫苗,只靠当然感柒得到免役,这可能是个危险的选择。
新冠病毒疫苗自运用至今,能够看见其防止危重症和防止身亡的功效也是十分清晰的。而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异,这样的事情下,当然感柒造成的免疫能力也有较大的可变性。
从科学的视角,还可以表明接种疫苗造成的免役实际效果好于感柒奥密克戎的人工免疫。王华庆表明,近期有二项科学研究,都发布在世界顶级的学术期刊上,一个是在《自然·医学》期刊上提出的,还有一个是《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的,这两项科学研究的报告说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未接种疫苗群体中诱发的中和抗体水准要小于疫苗接种者,诱发的抗原深度广度不足,对于别的变异株感柒的保障功效比较有限。
因而,接种疫苗的必要性看起来尤其突出,王华庆也再度号召群众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尤其是老人,包含有基本性病症的人,如果不进行全过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一旦疫情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的危重症,也会提升诊疗救护压力。因而重中之重是尽早进行全过程接种,满足条件的尽早进行加强针的接种。
专家表示当人们感染病毒之后,从科学的理论上来讲就会形成天然的免疫系统,所以人体感染奥密克戎病毒之后也会产生天然的免疫,但是在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千万不可对病毒麻痹大意,尤其是老人与孩子如果感染上这种病毒的话,很容易会使他们造成死亡,所以对于那些免疫系统较差的人群来讲,就算感染病毒之后会产生免疫,但是也难逃一死,所以预防这种疾病最关键的还是要接种疫苗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单靠自然感染而产生免疫的话,那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选择,而且这种病毒的变异速度非常的快,就算传染上这种病毒被治愈好了以后,依然会有被感染的可能性。
虽然说在近段时间疫情并不像之前那么严重,但是防控疫情工作绝不能够懈怠,毕竟奥密克戎这种病毒的传播速度非常的快,一旦大意的话,就有可能会被感染上这种病毒,特别是在学校上学的学生,每日都在聚集性的场所中学习,如果有一名学生患上了新冠病毒的话,那么周围的学生也很容易会被感染,所以针对这种病毒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应该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必须迅速的进行核酸检测,避免增大传播面积。
在国外,对于新冠病毒的防控工作,做的就不是很到位,甚至有一些国家将新冠病毒设置成为了一种普通病毒,想要通过让人们感染病毒之后,自身产生抵抗力从而去抗击病毒,但是在这些被感染的人群当中有一些抵抗力差人也因此而丧命,所以为了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安全,一定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的去报备自己的行踪,这也是为新冠病毒的防控工作出了一份力。
首先要明确的是,那种几周内再次检查出阳性的基本不是“二次感染”,而是通常所称的“复阳”,即尚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其体内感染的病毒没有完全清除,会出现核酸或抗原阳性的情况,但基本没有传染力。二次感染,是指在一定时间跨度后,感染者康复后再次出现新冠症状、体内病毒量回升的现象。相较于复阳,二次感染者体内病毒量相对较高且时间跨度较长,一般在3个月以上,但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多,时间跨度也将缩短。那么与此前毒株相比奥密克戎导致的二次感染率更高吗?重复感染带来的影响是否会更大呢?结论一:奥密克戎更易二次感染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率在逐渐提高,早期毒株Alpha的二次感染为,德尔塔的二次感染增加至,而奥密克戎的二次感染率是Alpha的倍,达到。但即使这样,也有最少约85%的民众不会二次感染。结论二:相同毒株二次感染机率小哪些因素会增加二次感染的机率?与首次感染的毒株有关。由于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不同谱系毒株间存在一定差异,同一毒株引发的二次感染机率较小。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若感染者首次感染的便是奥密克戎,再次感染这一毒株的人群占比仅为。结论三:抗体有效性随时间递减根据12篇相关学术报告,距离首次感染时间越远,体内抗体的保护作用越弱,便越容易发生二次感染。根据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9月在《柳叶刀》发表的论文,在感染奥密克戎3到5个月间,体内抗体的保护性为51%,而当距离首次感染6个月后,体内抗体的保护性已低于25%。此外,与Alpha、德尔塔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抗体保护性的下降幅度更大。结论四:特定职业更易感染二次感染的风险还和职业有关。常暴露在病毒环境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更易二次感染,在《柳叶刀-区域健康(东南亚)》今年8月发表的相关论文中,调查了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2月25日印度医护人员 (HCW) 的感染和再感染密度。相较于学生、行政/文职人员,医师的二次感染风险是其倍,而护理人员的风险则达到倍。结论五:年轻人更容易二次感染而从年龄上来看,根据8篇学术报告,相较于老年群体,年轻群体更容易二次感染。而在二次感染的患者中,18岁至40岁的占比最大,为,其次是低于18岁、41岁至60岁人员,二次感染的占比分别为、20%。而老年群体的占比较低,61岁至80岁的占比仅为,而大于80岁的占比为。需要解释的是,年轻群体更易二次感染,不是生理原因,而是与其社会活动情况有关。结论六:疫苗能有效降低二次感染概率那么,如何降低二次感染的机率呢?根据意大利萨科等学者的研究,在意大利,未接种疫苗者的二次感染风险是已接种者的倍。并且,随着接种针数的增多,二次感染的风险逐渐下降。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与感染后体内抗体一致,疫苗预防二次感染的有效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结论七:二次感染重症率下降相较于首次感染,二次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有所下降,包括住院率、ICU重症率、病死率等。根据康奈尔大学流行病学组今年3月发表的研究,严重的二次感染是很罕见的,只有的病例出现了严重症状,且没有一例出现危急症状。此外,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健康信息学研究所表示,即使是老年群体,二次感染所带来的住院风险都有所下降。根据其今年5月发表的论文,在英国2264名长期护理中心居民中,再次感染患者的入院风险低于首次感染的患者,仅为首次感染入院的21%。因此对于二次感染大家不用过度担心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并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另外有不少网友疑惑“核酸阳、抗原阴”这是怎么回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艾静文表示,出现这种矛盾的结果也是有多种原因的。一般认为,抗原检测的灵敏度相对低一些,只有在体内病毒含量比较高的时候才能成功检测出阳性,因此在感染早期和康复后期抗原检测不一定能检出阳性。这就是为什么在发热第一天有些患者抗原阴性,到了第二天抗原就阳性的原因。另外由于抗原检测可以由大家自行操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跟采样是否标准到位,操作是否规范有关。当然,核酸检测也可能出现假阳性,这也与试剂是否被污染等有关系。在现阶段,当周围越来越多的人感染,与其执着追求检测结果,明确“是或不是”,不如关注自己的症状。当接触过阳性感染者,甚至已经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的症状,这个时候做抗原检测就有意义。如果有症状,一测抗原又阳了,其实大概率就是感染了;有相关症状,但是抗原测出来是阴性,如果非必要,也无需满大街去找核酸点进行核酸检测证明自己“阳”,只需根据自身情况对症治疗即可,症状消失后再根据需求做抗原或者核酸检测。另外,由于新冠是自限性疾病,轻症和无症状也不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当然,由于新冠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如果有些发烧,怀疑自己感染,那么就算暂时无法确定,也要注意尽量隔离,特别是如果家里还有老人的话。无论如何,保护老年人,将是应对第一波疫情流行高峰的重中之重。那么新冠发烧后捂被发汗可行吗?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周继朴接受采访时表示:“捂被子出汗适用于风寒感冒,也就是身上怕冷不出汗的情况,此时可以适当捂一捂,就会出汗,汗液会带出大量的热量,会起到一定降温效果。不过,一定不要过分盲目地捂,特别是体温特别高的时候,比如℃以上,这时候是需要的是散热,如果盖着很厚的被子会影响散热,让体温更高,反而达不到退热效果。”
新冠后遗症问题一直是压在民众心里的“大石头”。12月1日,此话题再次登上热搜。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报道,针对后遗症问题,11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田表示:“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团队是目前广州地区承担新冠救治工作的主要医疗力量之一。10月底,该院派出超270名队员整建制托管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管理床位1500张;同时,该院岭南医院在11月中上旬接到指令作为新冠定点医院。
崇雨田介绍,后遗症在医学上是有定义的,“一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的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才会被认为是后遗症。”对于新冠感染者来说,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有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 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但崇雨田认为,尚不能将其归类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
在此前的11月1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向《南方都市报》表示,目前疫情以无症状感染为主,无症状感染没有后遗症。
那么,在新冠病毒出现即将三年之际,从病毒本身到曾甚嚣尘上的所谓后遗症,都到了一个重新认知的时间点。
此新冠已非彼新冠
事实上,后遗症(sequela)是一个专业的医学用语。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传染病学》中对其定义为:部分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仅就此定义来看,若是自觉头疼、心痛、呼吸急促而非确有器官功能病变的,可能并不构成“后遗症”,而“后遗症”这个词本身也不应该被滥用。
民众对于“新冠后遗症”的印象几乎和新冠疫情的发生进展相生相伴。当前,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将所谓的“新冠后遗症”表述为“长新冠症状”。
今年10月10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JAMA发表“长新冠症状”相关研究,文章标题为《2020年和2021年内罹患新冠肺炎后出现持续性疲劳、认知和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比例研究》(Estimated Global Proportions of Individuals With Persistent Fatigue, Cognitive, and Respiratory Symptom Clusters Following Symptomatic COVID-19 in 2020 and 2021)一文。
在此项研究中,世界卫生组织统一了“新冠后遗症”的定义为:感染3个月后还有症状,且症状持续最少2个月。这其中的症状包括:一,疲劳伴身体疼痛或情绪波动(包括抑郁);二,认知问题(包括容易忘事、注意力不集中等);三,呼吸系统问题(包括能走长路和爬楼梯,但有咳嗽或重体力活动后呼吸急促)。“长新冠”概念也由此而来,
该研究结果显示,据来自22个国家约120万新冠感染者的健康调研数据,约的新冠感染者在三个月后至少经历了一种长新冠症状,症状随时间推移而缓解。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项研究的对象是2020年和2021年的新冠患者,也就是感染了德尔塔变异株或是更早新冠病毒毒株的患者。而在当下,国内与全球主要流行毒株早已变成奥密克戎系毒株。与此前的几代新冠病毒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已经大大减弱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关于奥密克戎的后遗症问题也有相关研究,6月18日,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发首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长新冠症状(Long Covid)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以前的新冠病毒株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患长期新冠症状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与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发生长期新冠症状的几率要下降20%至50%。
该研究名为《与新冠病毒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相关的长期新冠症状风险研究》(Risk of long COVID associated with delta versus omicron variants of SARS-CoV-2),来自伦敦国王学院,是全球发表的首个同类别的经同行评审的研究。该研究结果适用于接种了疫苗的人群,回顾了2021年12月20日至今年3月9日期间首次新冠检测呈阳性的万名英国成年人奥密克戎感染者,并且,该研究同时包含有症状的和无症状的感染者。
国内方面,今年6月,中疾控披露了上海疫情期间33816名“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的临床数据,结果显示,所有轻症奥密克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和咳痰,其次是疲劳,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7天,所有感染者核酸转阴天数平均为6天。也就是,平均来说,在感染一周之后,轻症患者便不再有症状。
11月29日,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士在向界面新闻分享其患病经历时表示,其个人在检测阳性一周内出现过发热、咳嗽的症状,但随后身体也就恢复了;虽然他与身边的感染者在感染之初存在过烦恼和担忧,但感染结束后不觉得身体有不适症状,肺部CT也是正常的;并且,大家在出舱之后就如常地“打工和防疫”。关于后遗症,其认为,“后遗症是来自周围的声音,而不是疾病本身。”
而这背后,则是奥密克戎的致病性在不断减弱。
11月2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和致病力的变化,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具体而言,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系列,包括、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
常昭瑞指出,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可能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时干预治疗等因素有关,国内新冠重症及其关联死亡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国内积极的预防策略和统筹优质救治力量有关。
个体感觉还需客观的医学标准
尽管已有不少研究与相关专家对奥密克戎的后遗症问题进行表态,但不容忽视的是,对于普通人而言,“新冠后遗症”这一概念依然会对其产生强烈困扰。尤其是一些身边人、或是网络上真真假假的个体案例,往往会对其产生一叶障目的效果。
而这也是所谓“新冠后遗症”问题会产生困扰民众的一大原因所在,一方面普通人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与分析能力,往往习惯用个体案例代表整体;另一方面,所谓“新冠后遗症”本身严重偏向于样本对象的自我报告,缺乏客观的诊断标准与手段,且研究对象容易受心理暗示影响,无法客观呈现症状的轻重。也就是,所谓“新冠后遗症”研究存在科学性问题。
病毒学家金冬雁就曾表示,有关“长新冠”的定义、成因及发生率,学界并无任何定论。目前没有任何实体的测试方法可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长新冠,完全凭患者自述症状。
实际上,对于互联网上常见的“爬楼喘粗气”等往往被归类为新冠后遗症的呼吸问题,或是身体酸痛、情绪波动、容易疲劳、忘事这一类的症状,可能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有很多,如各类因疾病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中也有出现过,而绝非新冠所特有,也未曾被证实为确因新冠感染而引发。
如今年2月,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流行病学家 Ziyad Al-Aly研究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新冠对精神健康长期影响的研究结果。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新冠组精神健康事件诊断或处方的风险增加60%。具体来看,新冠组发生焦虑症的风险增加35%、抑郁症的风险增加39%、压力和适应障碍风险增加38%,使用抗抑郁药的风险增加55%。此外,新冠组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80%,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41%。
而需要指出的是,在三年疫情期间,早有专家提出需关注普通人的精神状况,长期的疫情状态会使得普通人增加焦虑、抑郁的风险,而并非新冠感染者所特有。
中科院院士陆林曾在科普栏目《科创中国·院士开讲》中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