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床医学论文百科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账号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账号

发布时间: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账号

至少需要两周时间。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2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道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柳叶刀、JAMA、BMJ、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双月刊1001柳叶刀,这是英国权威的医学杂志,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的高影响力期刊,柳叶刀杂志上面也有大量OA文章,可供小伙伴们免费下载。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该杂志也是国际著名的医学期刊,在网站上注册一个账号,可以下载部分免费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试一试。BMJ,英国医学期刊。同样是著名的国际医学期刊,BMJ官方网站上的很多文章都可以免费下载查看的。BMJ还有一个专门的student-bmj板块,是一份针对医学生和初级医生的月度国际医学期刊,有兴趣有条件的小伙伴倒是可以尝试投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该杂志上面有大量高质量可免费下载和查阅。双月刊1001,英文版属,自然,审核录用简单,Am,中国知网,我想知道下面向我们国内医学界,医学信息国内发行速度最快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电子版的杂志,可以通过网上的数据库看到,国内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里面应该可以看,个人的话用pubmed可以搜索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文章。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账号信息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 )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1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导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柳叶刀、JAMA、BMJ、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双月刊1001柳叶刀,这是英国权威的医学杂志,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的高影响力期刊,柳叶刀杂志上面也有大量OA文章,可供小伙伴们免费下载。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该杂志也是国际著名的医学期刊,在网站上注册一个账号,可以下载部分免费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试一试。BMJ,英国医学期刊。同样是著名的国际医学期刊,BMJ官方网站上的很多文章都可以免费下载查看的。BMJ还有一个专门的student-bmj板块,是一份针对医学生和初级医生的月度国际医学期刊,有兴趣有条件的小伙伴倒是可以尝试投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该杂志上面有大量高质量可免费下载和查阅。双月刊1001,英文版属,自然,审核录用简单,Am,中国知网,我想知道下面向我们国内医学界,医学信息国内发行速度最快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电子版的杂志,可以通过网上的数据库看到,国内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里面应该可以看,个人的话用pubmed可以搜索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文章。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注册账号

河北医科大学怎么看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首先了解一下NEJ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 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性质之医学期刊(medicaljournal )。它也是一种目前全世界最受欢迎,及广受阅读的同侪审阅性质之综合性医学期刊。NEJM官网NEJM是一份全科医学周刊,出版对生物医学科学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主题方面的医学研究新成果、综述文章和社论。素材着重在内科学和过敏/免疫学、心脏病学、内分泌学、肠胃病学、血液学、肾脏疾病、肿瘤学、肺部疾病、风湿病学、HIV 以及传染病等专业领域。NEJM是全世界医学影响因子排名最高的期刊之一,2013影响因子高达。本校读者可通过Journals@ovid全文链接可以浏览和下载该刊全部内容,可访问回溯至1990年。2、其次如何阅读NEJM数据库文章呢?这里借助第三方下载网站-论文下载网,网站的搜咯跟是可以在家下载论文的网站3、点击英文数据库,这里可以选择science、nature、ieee、Nejm数据库等论文下载网英文库4、搜索关键词,这里以“cell”为例:选择最新文献直接点击pdf下载5、点击pdf图标直接下载并打开我们经常寻找免费的下载文献的方式,但是有时候太过于追求这个过程了,以至于再找寻的过程中浪费的时间价值,太大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如果你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你不方便下载文献,那么前面的网站,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的

一般来说需要你在手机上下载翻译软件这样可以让你省下很多力气,在软件辅助帮助下,完成阅读或者请求医科大学外语系人员帮助解读这样也可以省下很多力气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电子版的杂志,可以通过网上的数据库看到,国内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里面应该可以看,个人的话用pubmed可以搜索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文章。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ssn号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1. 概况 全名: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出版方:美国马萨诸塞州医学会(the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MMS)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 拥有18,500多名医生和学生会员

河北医科大学怎么看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首先了解一下NEJ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 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性质之医学期刊(medicaljournal )。它也是一种目前全世界最受欢迎,及广受阅读的同侪审阅性质之综合性医学期刊。NEJM官网NEJM是一份全科医学周刊,出版对生物医学科学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主题方面的医学研究新成果、综述文章和社论。素材着重在内科学和过敏/免疫学、心脏病学、内分泌学、肠胃病学、血液学、肾脏疾病、肿瘤学、肺部疾病、风湿病学、HIV 以及传染病等专业领域。NEJM是全世界医学影响因子排名最高的期刊之一,2013影响因子高达。本校读者可通过Journals@ovid全文链接可以浏览和下载该刊全部内容,可访问回溯至1990年。2、其次如何阅读NEJM数据库文章呢?这里借助第三方下载网站-论文下载网,网站的搜咯跟是可以在家下载论文的网站3、点击英文数据库,这里可以选择science、nature、ieee、Nejm数据库等论文下载网英文库4、搜索关键词,这里以“cell”为例:选择最新文献直接点击pdf下载5、点击pdf图标直接下载并打开我们经常寻找免费的下载文献的方式,但是有时候太过于追求这个过程了,以至于再找寻的过程中浪费的时间价值,太大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如果你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你不方便下载文献,那么前面的网站,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的

医学四大期刊名单: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2、柳叶刀( Lancet)。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4、英国医学期刊(BMJ)。作为医学界的四大期刊,其医学学术文章享誉全球。 扩展资料 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性质全科医学周刊。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55873.期刊内容包含对生物医学科学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主题方面的医学研究新成果、综述文章和社论。2、柳叶刀( Lancet)。《柳叶刀》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硏究文章、也有其它-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道等。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45217。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JAMA比较注重其教育职能,利用该杂志的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栏目向临床医师提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方面的继续医学教育服务。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35289。4、英国医学期刊(BMJ)。《英国医学期刊(BMJ)》是英国医学会会刊,全英文为“ British medical journal”,它有着160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风格特色,在所有综合性医学期刊中最具综合性,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16378分。其栏目丰富多彩,述评、新闻、综述、争鸣等类型的文章为广大医生所欢迎。其内容除了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与知识外,还涉及与医学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伦理、公共卫生等诸多方面。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众号

我首先根据汇总的观点和文章,列出了三个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和对应的答案,发表更快了解核心。对于罗列的文章,我标记文章的发表日期和作者,我们可以根据作者是谁大概判断文章的质量和立场,这应该是看网络文章的质量好坏的最基本方法。

PS 我刚才去看了一下天津脐带血库(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网站,其中的一些宣传文章明显有些过分了,如下面的文章所说,“贩卖公众的焦虑”。

梁冬徐文兵对话《黄帝内经》“金匮箴言18”的20min左右,徐文兵强调一定要留脐带血,因为小儿可能因为环境导致白血病等问题,所以留下脐带血有必要。

【0】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科学认识脐带血,临床专家带您走出误区

看看商家怎么自己给自己站台,看得我有点不爽,尤其是后面引用专家的话,不得不说,挑选得都很有技巧。而且要真的证明“应该保存自用脐带血”,几个专家的内容其实是跑题的,倒不如“教授”这个权威称号有说服力。

【1】 准妈妈:后悔没给孩子留下脐带血,没想到作用这样大_疾病

2018年10月 中新网,天津脐血库

【4】 对于脐带血的误区,您可能需要深度了解一下

2019年9月,河南省干细胞资源库

【看这篇文章想骂街!】

【5】 专家:我国脐带血应用与公众认知水平低于欧美国家

全球自体库脐带血储量达到250万份。

至今为止,美国自体脐带血应用于自身或同胞亲缘的治疗超过700例;以美国规模最大的自体脐血库Cord blood registry(CBR)公布的临床应用数据为例,截至2013年,共有262例自体脐带血应用于临床,其中本人自存自用达到191例,占73%;同胞应用70例,占27%。

据国际细胞治疗协会2013年通报:全球公共库脐带血储量达到65万份;自体库脐带血储量达到250万份。

“对于患有严重的血液病患者,通过脐带血移植治疗的个案在持续增加,世界范围内已超过3万例。”

截止2013年9月,日本的脐带血移植累计突破1万例。

早在1997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报道,78例接受亲属脐带血供体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存活率约63%,而65例接受非血缘关系移植的患者存活率仅为29%,自体脐带血移植成功率为100%。

【2】 生完宝宝后,要不要保留“脐带血”呢?其实,这个选择更有利!

2018年,自媒体(福林妈咪–知名母婴育儿博主微博故事红人头条文章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微博的自我描述))

一、自体库脐带血保存时间有限制

二、脐带血不能治疗先天性白血病

三、个人储存脐带血绝大多数会浪费

宝妈们其实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把脐带血捐到公共血库。因为脐带血的配型要求不高,所以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同时,捐献脐带血的人还能获得证书,在以后的配型过程中,如果和其他未捐献同时配型成功时享受优先权,取用配型脐带血的时候也可以享受优惠。

【3】 “存脐带血自救白血病”是在贩卖公众忧虑|婴儿|脐带血|自救_新浪网

2018年5月,新浪网,陆仁忠(时评作家,暂未找到更多信息)

“储存一份脐带血,万一孩子将来不幸得了白血病,到时候能够救命。”这是脐带血储存机构拓展业务的招牌宣传语,也是众多新晋父母不惜花费 1万~2万元储存脐带血的主要原因。然而有专家指出,储存自体脐带血不可能自救白血病,且过量抽取脐带血会对婴儿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5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

“花钱不多、当买保险”或许是不少父母选择给孩子储存脐带血的简单想法,也是储存脐带血业务能有市场的最大动力。然而,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存脐带血自救”其实就是在贩卖公众忧虑。

【6】!! 脐带血自救白血病,是生命保险还是商业? 评论频道 央视网()

2018年, 央视网 ,一篇中立有重点的文章

强调两个问题,(1)脐带血是否可以治疗白血病,尤其是后天因素的白血病,(2)采集机构为了多获得脐带血,采用了可能影响新生儿健康的操作,是否真的有伤害?【不过后者是无法用实验来证明,而是需要逻辑推导分析的!】

记者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地对数十名市民随机采访发现,“保存自体脐带血,万一孩子以后患上白血病可以救命”已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然而,专家认为高价储存脐带血,不仅可能无法治病,过量抽取还可能对新生儿身体有害。

还有一个不能小觑的问题,通常采集机构为了获得更多脐带血,往往要求分娩时尽早断脐,甚至有的采血行为发生在产后数秒之内。这与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指南要求产后1到3分钟,等脐带的搏动消失以后才能断脐的规范不相符合。专家说过量抽取可能对新生儿身体有害,依据大约就在这里。

因此,应该有权威部门发布权威信息,对自体脐带血能否自救白血病、采集100毫升左右脐带血对婴儿健康有何影响等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组织研究。这在脐带血公司业务员直接在医院走廊“坐诊”,专挑辨别能力偏弱的老年人下手,而国家对脐带血自体库监管还是空白的当下,更具有现实的意义。须知,严格规范储存机构在各医疗单位的活动,准确核查其宣称的“成功案例”,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诉求,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民的负责。

【10】 吐槽《青年医生》:自存脐带血的纠结现实| 果壳 科技有意思

2014年,果壳网,粉丝er(临床执业医师,流行病学硕士 ,前果壳网医学编辑)

文章内容和上面大同小异,可以强调的是本文列出了五篇参考文献,这才是严谨的态度。

参考文献:

【7】!! 脐带血储存,你欠妈妈一个道歉?脐带血采集可能导致贫血和脑瘫?

公众号“男姐有话说”,2018年5月。

本文主要观点:脐带血采集可能对新生儿的健康影响,不能视而不见!提倡晚断脐(虽然如此之后,剩余脐带血就不够要求储存量)。给出了脐带血不同时间的颜色变化,直观的说明晚断脐带对于补充新生儿血液的重要性。 最后给出了一些临床试验证据,强调晚断脐带的意义。

这几天脐带血储存又被炒的火热,主要原因是新华每日电讯文章中王德明表示收集脐带血耽误了宝宝自体脐带血的回流,反而有可能造成贫血和脑瘫等一系列问题。

WHO(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建议至少推迟1分钟,直到3-5分钟后再断脐。

早产儿更加需要晚断脐,因为还有将近一半的血液在胎盘中。

因为晚断脐带的好处真的非常显著:在婴儿出生的时候,婴儿体内携带了之前与胎盘、脐带组合成“三位一体”所共享的2/3的血液,出生那刻还有1/3的血液仍在胎盘和脐带中,需要通过脐带的搏动输入到婴儿身体内。这1/3的血液,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哪些收益?

采集脐带血有没有量的要求?

有!大多在65ML以上!很多脐带血库采集100ML左右,否则不够用!低于30ML是没啥用的。一个6斤的宝宝血液大概为300ML,如果采集100ML血液确实达到了新生儿三分之一的血量!如果不采集脐带血,而让血液充分回流到宝宝身上,胎盘里还剩下多少血呢?张宏玉博士(教授)做过调研,是,根本不够储存脐带血的标准!

我主张晚断脐,如果还有剩余,可以捐献给脐带血库。

【8】!! 储存脐带血真的有用吗?没准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样,别再傻傻无知了

北京协和医生儿科主任医师,儿科医生鲍秀兰,2018年11月

临床需求概率低:很难估计一个健康新生儿出生保存脐血用到自己身上的可能性。采用肿瘤发生、移植需求及缺乏相合异体供者的概率估计保存的自体脐血应用概率大致介于%~%之间。

美国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美国儿科和产科论点:推荐父母将脐血捐给公共库。

很多机构打着存储脐带血的幌子,实为敛财。有人计算过,每份私人脐带血保存费收取1万元人民币,建立一个10万人的脐带血库就有10亿元的收入。按照上述宝宝用到自体脐带血的最高概率%,就是40人,拿不出脐带血1人赔付1000万,也就是4亿,净赚6亿。绝对是暴利产业!

【9】 储存脐带血能救命?背后鲜为人知的真相是……

丁香医生,

介绍了《美国血液与骨髓移植协会有关自体脐血的采集和保存的论点》的一些观点,强调脐带血的使用可能性很低,不建议将“自存脐带血”作为一份声明保险,建议献给公共库。

孩子使用到自己脐带血的概率本身就很低。

美国血液与骨髓移植协会(AMSBMT)曾给到过一个数据,称孩子能用到自己脐带血的概率为 至。

可能由于生命保险的概念在国内外都被宣传得太过厉害,美国妇产科协会专门就这个词进行过回应:不建议将脐带血作为「生命保险」来预防疾病。

The routine sotrage of umbilical cord blood as “biologic insurance ” against future disieas is not recommended.

综上所述,美国血液及骨髓移植学会委员会正式提出下列建议:

1 .应尽量鼓励准父母把他们的新生儿脐血捐献给公共库。一一2. 应告诉准父母,即使可以付费保存孩子的脐带血,这份脐血用到自己孩子身上的机会也是很低的(大致相当于产妇的分娩死亡率),而对于脐血长期冻存后的细胞活性和自体脐血移植的成功率目前还知之甚少。

【10】 儿童肿瘤,为什么治疗效果比成人好?-向日葵儿童

Q:留脐带血对治疗儿童癌症有用吗? A:留脐带血非常有用,很多的孩子可以通过脐带血移植而被治愈,这就像骨髓移植一样。但如果家里面没有生病的孩子,我的建议是脐带血应该捐给公共的脐带血库去帮助别的孩子。

备注:

在文献党下载器资源库可以查询并下载《新英格兰医学》文献

1、在文献党下载器资源库双击“NEJ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名称即可进入该数据库:

(注:首先需要在文献党下载器首页()下载客户端,登录客户端进入资源库)

例如这篇2022年的文献,点击PDF下载全文:

下载完成:

2019年人工心脏在中国上市后,全中国只有三个人,接受了和56岁的台州瓜农周金明一样的手术:在原来的心脏下方,放一颗重约400克的人工心脏,它的叶片以每分钟1810转左右的速度转动,泵出4-6升左右的血量。

这些血量相当于一颗正常的、 健康 心脏的工作量——心脏就是一个肌肉泵,将静脉回流的血液,泵到主动脉,再供应到全身的脏器。

这也是2021年2月28日之前几天的周金明,一个心衰终末期的心脏病患者每分钟泵出血量的4倍左右——那时的他,心脏像一颗失去弹性的皮球,几近停止工作。

浙大二院的急诊科医生们,在2月22日晚医院的急诊室见到周金明时,这位病人的心跳很快,血压极低——已经没有力气将血泵出去的心脏,正在努力增加自己跳动的频率。

如果周金明再早一周送进浙大二院,他的命运将和中国其它100万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患者一样,如果不能成为每年600-700例心脏移植的幸运儿,心脏就会停止跳动。

在周金明入院的一周前,浙大二院决定启动人工心脏项目,并开始寻找第一例适合植入人工心脏的病人。

心脏,一直以来是生命的象征,承载着比人体其他器官更深的 情感 色彩。

但在外科医生和科学家们的眼中,它不过是一台设计精密的“血液泵”,当心脏重度衰竭时,唯一的方式就是进行心脏移植——但全世界近2600万的心衰病人,每年只有5000个左右的心脏供体。

20世纪以来,人工心脏的诞生,完美地填补了心脏供体的不足。2013年的美国,做人工心脏植入的病人已超过心脏移植的病人。这项在世界范围内已比较成熟的技术,2019年才在中国正式获批——在周金明之前,中国只有几十个病人通过临床试验的方式接受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见过无数个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死亡的董爱强,将“人工心脏”尽可能通俗地解释给周金明的大女儿周惠时,她前半生中都没有听到过这么多的医学术语。

植入一台机器,代替左心的工作,想想就感到恐怖。但当她听到医生说“父亲的心脏随时都可能停止跳动时”,失去父亲的恐惧,逐渐战胜了对人工心脏的恐惧。

最终,周惠做了她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带着她和董爱强一次次谈话中累积的信任,她对董爱强说:“我把我爸爸交给您了。”

几天前,周金明渡过危险期,移出了ICU病房,做了一辈子农民的他,至今也没有彻底弄明白自己的“心”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变化。一直以来,促使他决定手术并努力活下去的动力,是“他的两个女儿愿意花那么多钱来救他。”

如今,在周金明身体中跳动的那颗人工心脏,和董爱强十几年前参观柏林心脏中心时,对人工心脏的感受有些不同。

它机械的跳动着,但并不冰冷。

一颗衰竭的心脏

董爱强记得,送到本院急诊室时,周金明心跳很快,每分钟达到120-130次;血压很低,心脏收缩力很弱——只能通过加快频率来弥补。

扩张性心肌病使他的左心室显著扩大。心脏在舒张时,正常左心室的直径约为到5厘米,周金明的左心室直径已达厘米,直径大了差不多一倍,而体积就是正常心脏的8倍。

最可怕的是,他的心脏就像弹性减退的“皮球”,衰竭了。

在外科医生的眼里,心脏不过是一个血液泵而已。它年复一年毫无停滞地工作,每天泵出7000多升血液,流过近10万公里长的血管。

心脏每次收缩泵出的血越多,说明功能越强。专业的术语——射血分数(EF值)被用来判断心脏的泵血功能,也是临床上评估心力衰竭程度的重要指标。周金明的射血分数只有14%,这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他的心脏在舒张的时候,左心室的容积如果是100ml,收缩时的容积就是86ml,只有14ml的血在心脏收缩时被泵了出去。

14%的EF值,不到正常人的1/4。而需要做心脏移植的病人,EF值往往都比周金明要高不少。

心脏超声则显示,他的二尖瓣,三尖瓣都有大量的返流。

二尖瓣,三尖瓣分别是连接左右心室和心房的单向阀门。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血液从第第一站右心房流入右心室,然后进入肺循环进行有氧交换,氧和好的血液再依次进入左心房、左心室,最后左心室将血液泵到全身。

整个过程都是单向的,不能倒流。如果二尖瓣,三尖瓣出现大量返流,也就是说,心室和心房的门关不住了,心脏做了很多无用功。

周金明既有扩张性心肌病,二尖瓣,三尖瓣大量反流,同时有中重度的肺动脉高压。

这些专业术语,女儿周惠一知半解,真正让她意识到父亲的心脏“不好了”,是在手术之前,心脏CT检查时,需要注射造影剂,造影剂要流到心脏内,但是父亲的造影剂打进去之后,流不到心脏了。

那天,CT没有做成。她怕的不行,心里直打寒颤,一个人血都流不动了,心脏病得重到什么程度呀?

闲不下来的父亲

周金明身高1米73,长着一张典型的农民脸庞,常年风吹日晒,他瘦削黝黑。在浙江台州,他有一个瓜田,十几年来以种西瓜为生。

活了大半辈子,他身体硬朗,很少生病。平时闲不住,就喜欢干活,即使下雨了,也要扛着锄头到瓜田里看看。

周惠也说不清是什么时候,父亲第一次犯病。从医生的询问里,她才回忆起,大概是2017年夏天,浙江台风很多,一次淋雨感冒后,父亲开始表现出心脏类疾病的症状。

心脏疾病的常见表现,就是活动耐力的下降,平时走个三四楼、四五楼毫不费力,但父亲发病时,走一楼两楼就气喘、需要休息。

即使到今天,对于心脏受损的起点,医学界仍然没有定论。董爱强推测,也许是2017年夏天的那次淋雨感冒导致的肺炎,诱发了周金明原本就有的心肌损伤问题。

心衰急性发作时,周金明感到胸闷气急,饭也吃不下了,躺不下去,一躺下就能感到那种濒死的窒息感,好像有人掐住了你的脖子。

但是经过治疗后,这些症状很快就消失了,因此,一家人都没当回事。父亲可能太劳累了,休息休息就会好,周惠心里一直这么想。

但她没有想到的是,急性发作的心衰很多变成了慢性顽固性心衰。一个基础疾病,例如伤风感冒、高血压等就可能诱发慢性心衰转变成急性心衰。

心衰的死亡率很高,据国外的统计数据,心衰患者药物治疗的总体5年生存率约35%,终末期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仅20%;一旦发生心源性休克,一年生存率降至11%。

知道父亲患有心脏疾病后,周惠不让他再干体力活了,母亲身体也不好,她一家四口搬回了父母所在的台州市,照料双亲。但是忙了一辈子的父亲天天闲在家里,太难受,他自己又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之后两三年里,周金明心衰反复发作,住院的频率越来越高,治疗效果却越来越差。

最凶险的一次发生在2021年春节后,在台州当地医院出院后一天,周金明的心衰再次发作。再次住院的那天晚上,医生问周惠,到底要不要住院要想清楚,现在住进来,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

她第一次意识到问题这么严重。父亲患病3年,对于他的病情,周惠却始终一知半解。她一直以为,父亲的症状都是慢性的,跟心情好坏有关系。

直到转入浙大二院之后,医生跟她解释,她才知道,父亲是心脏病终末期,心脏跳不动了,血也流不动了,已影响到其他脏器。

医学界的一个常识是,心功能不好,肝肾功能也会不好。心脏是个动力器官,心脏不好会导致淤血,全身的脏器都受到损害:肝脏淤血,肝硬化肝脾肿大;肠道淤血,影响吸收,没胃口;下肢淤血,血液无法回流,双腿双脚浮肿。

以上所有症状,周金明都出现了。入院时,他肝肾功能不全,吃不下东西,下肢严重水肿。

但这是父亲成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后,周惠才明白的事情。

一颗永不停歇的人工心脏

周金明的临床诊断很快出来: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伴有心源性休克,二尖瓣,三尖瓣大量返流,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这些术语背后,只有一个判断:这种病人,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做心脏移植。

心脏供体一直都是稀缺的资源。中国的1000万心衰患者,不到一半能活过5年。其中,100万的晚期心衰患者中,每年只有600-700人等到了心脏供体,完成心脏移植。

周金明的病情很急,不可能熬到等到供体,而肺动脉高压又是心脏移植的一个相对禁忌症。“他适合做人工心脏植入。”董爱强团队很快做出了这个判断。

其实,人工心脏的概念并不”超前”,多年来,除了供体心脏,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用人造器官代替自然器官的可能性,并逐渐从体外演化到体内。

最早被称为“人工心脏”的就是一台相当于体外循环机的设备,心脏手术时代替心脏行使血液循环的功能。后来出现的“人工肝(MARS)”“人工心/肺(ECMO和呼吸机)”“人工肾(CRRT)”都是体外设备,但它们只能短暂的替代人体器官的功能。

这些体外设备精密复杂,而且体型大,只能在手术时由专业人员操作使用,或者在监护室内被用作生命支持设备。

人工心脏要植入体内,小型化是必须的,植入周金明体内的人工心脏重400克,只有200克左右的人工心脏也已经生产出来——所有厂家都在找寻求让人工心脏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和人体相容性更好的产品。

另一方面,临床应用的条件也逐渐成熟。

董爱强介绍,人工心脏临床应用的标志性事件要回溯到2001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rematch研究结果。终末期心衰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人工心脏,另一组用药物治疗,结果表明,人工心脏组的生存曲线要远远要远高于药物治疗组。有了循证医学的依据之后,人工心脏的临床应用终于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随后,国外每年几千例人工心脏植入,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认可。

浙大附二院准备使用的人工心脏是重庆一家公司生产的,企业于2018年1月启动临床试验, 2019年9月正式上市启用。它的设计并不复杂:一个肽合金材质的银色“疙瘩”是整个器械的核心,重量400g左右,拳头大小,由上部的血液泵室和下面的电机组件构成,液体轴承和机械轴封连接二者。在电机的驱动下,血液泵的叶片会匀速运转。

手术时,这颗人工心脏将被外科医生放到患者心脏的下方腹腔中。

在外科医生一系列的操作中,人工心脏就能代替衰竭的左心室,成为向全身泵血的动力源。因此,它有个更加准确的名字:左心辅助装置。

在国内临床试验前,重庆那家企业的人工心脏产品已获日、欧销售许可,取得美国临床试验豁免(IDE),已完成超过200例的植入手术。

但在国内,这一技术仍然非常早期,正式上市前,只能通过临床试验以及人道主义豁免形式,在少量病人身上得到应用。2019年正式上市后,目前也仅仅完成了3例植入手术。

浙大二院在2021年春节假期后,正式决定启动人工心脏临床应用项目。浙大二院党委书记、心脏中心主任、国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王建安是启动人工心脏项目的坚定推动者,他不仅认为开展人工心脏植入术,是打造浙大二院心脏高峰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心力衰竭这一世界性难题,人工心脏植入,是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治疗迈出的最坚实的一步。

2021年2月16日,是正月初五,在上班第一天早上8点,浙大二院召开了人工心脏临床应用项目启动会。各个职能部门都来参加,为即将开展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做准备,包括备案、物价、伦理等在内的准备工作非常复杂。

从医多年,董爱强看过太多等不到供体,失去希望的晚期心衰患者。十多年前,他参观德国柏林国家心脏中心时,他就对人工心脏印象深刻。十几年的发展,让人工心脏的安全性,有效性在国外经过了验证。但这个救命的器械,却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未能成为中国晚期心衰患者的救命稻草。

那一天起,董爱强开始期待第一个适合进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患者。

六天后,周金明入院。

人工心脏运转示意图

人工心脏的主要构成组件

一生中最艰难的抉择

3月19日,手术后第19天,周惠第一次穿着防护服,走进了心脏大血管重症监护室。早上9点多,查房刚刚结束,父亲完成了简单的床边活动后,躺回了病床上。

如果没有病号服,和遍布周身的管道,他看起来气色不错。

父亲瘦了很多。刚刚拔完管,他每次只吃一两勺流质食物。但是那天早上,他喝了整整一碗粥,这样一个平常的消息,就足以让周惠“开心的不得了。”

周惠手术后第一次进入重症监护室,看望父亲。

看着逐渐恢复的父亲,周惠仍然有些后怕,如果当初不是来到浙大二院,“我可能就没有爸爸了”。

和每年几十万因心力衰竭而死亡的患者相比,周金民一家是幸运的。

周惠还记得董爱强主任和她的第一次关于人工心脏的谈话,当他提起人工心脏可能是他们最后的希望时,她第一反应是,“把自己的心拿掉,换一个机器放进去,这也太恐怖了。”

当然,现实并非如此,人工心脏植入和心脏移植不同,并不需要摘掉患者原来的心脏。但“植入型”的人工心脏仍然要靠随身携带的体外电池供电。她上网查了查,体外的控制器就像电瓶车的“电瓶”一样,带齐所有体外设备,差不多有3公斤重。

永远都离不开电源,这个事实非常可怕,它一直盘旋在她的脑袋里,化作无数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没电了怎么办?电池出故障了怎么办?

平时洗澡又怎么办?

连接人工心脏的管道从患者腹腔穿出,约3米长,由稳定的防水材质制成,连接着控制器。

洗澡时,可以将控制器放到浴室外。董爱强一一回答了周惠的问题,她仍然犹豫不决,侥幸的心态在最初的时刻占据了上风,“也许能匹配到供体呢?”她想。

这样的谈话进行了多次,董爱强尽量通俗的向周惠介绍了人工心脏的利弊:植入后,异物在血液当中会产生血栓,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8-10个小时要充一次电,这需要患者和家人真正接受这颗植入体内的心脏,共同维护它的运转。

董爱强同时也坦诚,这是医院的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医院也承担了很大的风险。

周金明的情况在入院短短几天内恶化。

周惠听到了最坏的消息,父亲随时都有可能心跳停止。2月26日,她做出了“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一夜未眠后,她打电话跟董爱强:“我想抓住这个机会,这是我爸最后的一次机会了,我把我爸交给您了。”

决定做手术之后,周惠打了电话给父亲,父亲在电话中说,“你们两姐妹,愿意出钱救我,我再怎么也会咬紧牙关,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拼一拼的。”

像钢铁侠一样归来

从周惠做出决定,到安排手术,就隔了两天。

手术在2月28日进行,相比于手术前的艰难抉择,和将要面对的复杂的术后管理,手术本身,反而显得不那么难了。

对于从医二十多年的董爱强这样的外科医生,这并不是一个难度很高的手术:常规的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在心脏旁边分离出一个囊袋,把人工心脏放进去,修补二尖瓣、三尖瓣的返流,然后植入人工心脏。

在所有的操作当中,打开人工心脏的控制器开关最具仪式感。监测仪器上的数字最终调节到1810转,这意味着,人工心脏的叶片每分钟以1810转左右的速度转动。常规情况下,这个转速意味着,每分钟泵出4-6升左右的血量,和 健康 心脏工作时每分钟泵出的血量相当。

按下开关后,人工心脏完全代替了心脏的供血功能。

周金明自己的心脏仍在跳动。但是如果凑近听,他的腹腔内还有一个微弱的嗡嗡声,那是人工心脏共振的声音。

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周惠和家人在手术室外等待了10个小时,这只是第一关。

人工心脏植入后,周金明心衰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永不停歇的人工心脏打破了左右心的平衡状态:周金明的左心衰竭,也影响到了右心。

人工心脏植入后,泵出去的血增多了,回流的血液也相应增多,右心一下子难以承受。

建立左右心新的平衡,需要时间。

术后监护团队,又在监护室内通过辅助设备给右心辅助了一段时间,终于,右心看起来适应了新的泵血量。

三周后,父亲终于渡过了危险期,要从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这是父亲入院大半个月以来,周惠终于开始睡安稳觉的时刻,此后的她,不用担心白天或夜里打来的病危通知电话。

一颗人工心脏的费用不低,八九十万。加上手术、住院费用,经济上的成本差不多上百万。她是工薪家庭,这不是一笔小的数字,几乎是她所有的积蓄。

手术前,周惠问过董爱强,如果一切正常,父亲能活多久?董爱强告诉她,国外有超过10年的。“我心里想,哪怕五年我也心甘情愿。”她说。

此前,周惠担心父亲出院后,一直要带着一条“尾巴”一样的“电瓶”生活,被别人盯着看,会不会感到自卑?

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周惠,但是现在,她看到父亲逐渐恢复的精神,开始想,父亲出院回家的那一天,他的两个外孙一定是最开心的。

也许在他们心中,外公就像钢铁侠一样,历劫归来,变得无比强大。

“这也太酷了,外公将是他们的超级英雄。”周惠对未来充满希望。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周金明、周惠均为化名

朱雪琦丨撰稿

王晨 责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ID:HealthInsight)

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索引序列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账号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账号信息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注册账号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ssn号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众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