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研究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研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摘要:礼貌原则是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然而中西方文化价值、自我观以及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差异的存在,从而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论文关键词:礼貌原则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一条原则——礼貌原则。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深刻理解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及其渊源,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双方增进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概述美国语言学家
Grice(1967)提出了著名的言语交际中的会话合作原则(coopemtivenciple)。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谈话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谈的目标和方向。其内容体现为合作原则的四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英国语言学家IJeech于l983年在Gce的“合作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原则——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信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具体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1.actMa)【im)、慷慨准则(GeneIosh蜘m)、赞扬准则(AppmhtionMa)【im)、谦虚准则(哆Ma】【ill1)、一致准则(A脒IntMa】【irI1)和同情准则(lhyMaD【ilTI)。尽管IJ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各准则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各种文化,但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价值观、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不同文化对各个准则的选取侧重会有所不同。顾日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在Leech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于l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
二、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若将Leech的礼貌原则与顾日国的产生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礼貌准则相比较,我们便会发现二者的共性即是各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都努力变得更加礼貌起来,都渴求自己能够被别人接受。我们在承认礼貌普遍性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其相对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礼貌原则的运用和侧重有所不同。
1.贬己尊人准则与谦虚准则
谦虚准则相当于汉语中贬己尊人准则的一部分,即以贬己来抬别人,指以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为准则。然而汉英礼貌原则由于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跨文化语用研究中,对于同样的礼貌现象会存在不同的解释和反应。在汉语言文化中,贬己尊人准则是核心。在谈到自己或和自己有关的事的时候要“贬”要“谦”,而谈到听者或者和听者有关的事的时候就要“抬”要“尊”。“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但是中国人的“谦虚”与Leech提到的谦虚准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汉语中经常听到“一点薄礼,略表心意,不成敬意”、“粗茶淡饭请海涵”、“鄙人拙见”、“不敢当”等类似的客套话,真正把对自身的贬损夸大到最大程度,以此来表示礼貌。西方社会的人们馈赠礼物时,会直接表达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得到对方喜欢、欣赏的希望,如“IthinkitUbeuset0y0u.”或“Ih0peyou’ulikeit.”出于礼貌,接受者会当场打开礼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之心和感激之情。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受到赞扬后的回应也存在很大差异。当受到称赞时,西方人会欣然接受,说“anky0u”,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符合礼貌准则。中国人受到别人赞扬时,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之词,贬低自己,以示自谦。如“哪里,哪里”、“不敢当”、“我做的还不够好”等。而这种答辞在英美文化中却被看作是虚伪、缺乏自信的表现,使西方人感到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认为对方不讲礼貌。因此如果按汉语思维习惯与西方人交流,则必定会造成交际失败。
2.称呼上的差异
中国人“上下有异,长幼有序”的观念在称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使用称呼语时应考虑听话人的职业职务、年龄、性别、谈话场合以及同谈话人的关系等因素。如“王主任”、“刘老师”、“张经理”、“李医生等。并且人们非常重视用自称和他称来体现礼貌。如他称:贵姓、高见、大作等;自称:鄙人、卑职、拙见等。而英美文化中的称谓模式主要是称谓词Mr./Mrs./Miss./.+姓,如BiUG砒es,姓为Gates,名为BiU应称其为Mr.Gates。汉语文化中所讲究的“长幼尊卑贵贱”之分在家庭内部也有充分体现。在家庭成员中有叔、伯、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辈分的称呼语。若直呼姓名则认为是不礼貌的甚至是冒犯的。在崇尚平等的西方文化中无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更愿意相互直呼其名,同辈的兄弟姐妹也不例外,这体现了朋友式的亲密关系。另外,汉语的称呼中经常出现“老”字,因为“老”是经验和知识的象征。“老司树’、“老爷爷”、“赵老”等称呼体现了对年长者的尊重。这在西方是无礼的,人们无法容忍。西方人害怕“老”,因为这意味着“孤独、痛苦、成为负担”。他们不愿意用“老”这个词,尤其是女性,最不愿意被问到的就是“H0woldarey0u?”
三、中西礼貌差异的渊源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享有不同的文化系统和礼貌用语系统,由于文化障碍所导致的信息误解,使得交际中经常出现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价值差异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长期以来提倡“礼”的精神思想。“礼”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上,这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中国人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更重要的是维系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社会。而西方人注重的是利用语言来表现个体的存在和价值。
2.自我观差异
西方社会崇尚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面子。他们认为尊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是礼貌的,反之,则是不适合的,甚至被认为是粗鲁的。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他人和自我的关系相对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的内核依照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才会变得完整。汉文化人非常重视以及参与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的面子。因此,不断给宴请的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叮嘱生病的朋友添加衣物、按时吃药以表示关心等等在汉语言文化中是礼貌的表现,但在英语文化中却被看作是侵犯个人自主的行为。
3.语言间接程度差异
在交际中人们并非总是在句法或词汇上直截了当地表明说话者的意图,而是让听话者去意会其深层的寓义即“言外之意”(i呷licatlⅡ℃)。语言使用中的这种“拐弯抹角”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现象(indirecⅡess),它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具有共性,但每一种语言又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一般说来,礼貌程度与话语的间接程度成正比,话语越间接,语气就越委婉,给听话人留的余地就越大。正如【eech所说,我们可以保持同一命题的内容,而只须增加这个命题言语行为的间接性,便可以使该命题越来越礼貌。但是我们不能一概以话语表达的间接程度来确定话语的礼貌程度,因为中西方在直率的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英语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人们通常会直接、明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因此交际双方不论在批评、邀请、馈赠或拒绝时,一般都直截了当。他们的语言直接、直率、肯定。汉语言文化是高语境文化,人们往往使用间接的、隐含的语言来沟通。只有明确说话时的情景并借助肢体语言、空间语言以及上下文联系后,接受者才能弄清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观点或意见。当中国人想说“不”而不表示“不”时,或受到赞誉却不直接接受时,西方人迷惑不解。正是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增加了中西方人际交往的困难。
四、结语
礼貌是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性,也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回避的现实。礼貌又具有文化特征,不同文化对礼貌言语行为会采用不同的准则和策略,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由于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中西方礼貌原则及策略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当重视并尊重这些差异,正确使用礼貌原则,掌握礼貌用语,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生活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人, 都会感到不同文化的人说话方式会有很大差别, 其中人文历史论文,语用方面的差别就很大。语用差别的制约因素也很多, 但何自然曾经指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有诸多不同, 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 文化的差异, 可以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和理解上。
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 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准绳, “是对交际行为的规范,是一种为进行得体交际的策略”。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礼貌的理解有所不同, 所遵循的礼貌准则也不一样。从语用角度讲,礼貌现象是语言运用的普遍现象, 礼貌研究是语用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 这里主要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中英文化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 是由讲中英两种语言的人的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的不同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言障碍常常会造成误解或冲突, 主要原因是交际双方受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缺少一个共有的语用前提。例如, 我们汉语中的谦词, 是一些并无实际意义的客套话。当发言结束时,人们常说:“不妥之处, 请大家指正 ”,“欢迎在座诸位批评指正 ”,“抛砖引玉 ”等等。而讲英语的本族人在同样的场合不说这样的话, 也许他们会说一声 “I hope you all enjoy my talk”, 但最常用的结束语还是 “Thank you”。再如人文历史论文,在英国文化中, 男性在公众面前赞誉女性的美貌和服饰被认为是一种礼貌, 被恭维者会欣然接受,但在中国这种恭维被认为是轻佻无理。类似以上的中西文化差异会给讲中英不同语言的人传达错误的信息人文历史论文,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故要做到交际双方的正确、合理的交流, 了解各自的文化背景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三、中英礼貌原则对比
Leech根据英语文化和语言的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原则:
1. 策略准则, 又称得体准则 (Tact maxim)“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
2. 慷慨准则, 又称宽宏准则 (Generosity maxim)“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 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 赞扬准则 (Approbation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 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
4. 谦虚准则 (Modesty maxim)“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 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5. 赞同准则, 又称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 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 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 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顾曰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 在 Leech 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汉语中的礼貌现象, 总结了汉语言文化有关的礼貌准则, 于1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
1. 贬己尊人准则: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 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2. 称呼准则: 指人们出自礼貌, 在互相称呼时仍按“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称呼语的改变意味着人际关系的改变; 而出自礼貌, 人们不同的语言行为和所处的不同环境又会影响称呼语的改变。
3. 文雅准则: 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 文雅准则的重要内容仍然是“先用雅语、禁用秽语; 多用委婉语, 少用直言”。
4. 求同准则: 这与“脸”、“面子”有关, 所谓求同, 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 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
5. 德、言、行准则: 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 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四、礼貌原则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 称呼语之不同
受社会结构、传统伦理及血缘、宗教社会因素的影响, 汉语的称呼系统远比英语国家复杂得多。在中国, 小孩一般不能直呼父母和长辈的名字, 学生不能直呼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直呼上司的名字, 否则就会被认为没有礼貌。中国人不仅喜欢用表示血缘关系的名字去称呼家人和亲属, 还喜欢用这种称谓来称呼非家人和亲属朋友。比如, 称与自己祖辈年龄相仿的男性为爷爷、女性为奶奶; 称与自己父母年龄相仿的男性为叔叔或伯伯、女性为阿姨。这在英语国家是非常少见的。中国人的称呼语体现出尊老的传统习惯。人们一般称呼年老的人为 “老某”, 像 “老王”、“老李”等, 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称呼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为 “某老”或 “某老先生”, 像称周树人为周老先生等。这里的 “老”, 没有丝毫贬义, 只有尊敬或推崇。但如果将此称呼用在英语国家则极不得体, 有冒犯之意。由此看来, 汉语称呼语可以用 “上下长幼尊卑”来概括。在英语国家, 由于其社会格局、文化取向、人际关系与中国截然不同, 所以对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相差甚远, 具体表现在称呼时到底是直呼其名还是使用“头衔 + 姓”的方式。一般来说, 英国人同自己的上司说话也许需要用比较尊敬的语言, 但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称呼, 不论对方年龄多大, 地位多高, 人们更愿意直呼其名, 这充分表示出平等的文化取向。
2. 贬己尊人与平等交往
“贬己尊人”是顾曰国效法Leech所提出的汉语言文化的一条礼貌准则。中国人喜欢贬低自己而抬高对方的身份。这从表面看和Leech的赞誉准则相似, 但在中国文化中, 这条准则对人们的影响却更加深远。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受到别人的夸奖, 我们中国人总会谦虚的说“哪里, 哪里, 您过奖了”。精心为别人挑选好了礼品, 在赠送时还不忘说“没来得急挑选,随便买了一份。”而在西方国家, 人们追求交往中的平等, 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将自己的情感、优点外露, 而不喜欢过分的谦虚, 对别人的夸奖也欣然接受, 并视这种赞誉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西方人的眼中, 中国式的自谦将被认为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因此我们进行涉外交往时要清醒的认识到这种礼貌用语的差异,在西方人面前要大方地接受他们的赞赏, 善于充分的表现自己, 并学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优秀的一面, 而不要随意的贬低自己和过分自谦。
3. 热情关心与个人隐私
汉英民族对隐私的理解存在着差异。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不太注意维护自己的隐私, 也不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在中国文化中, 关心他人, 对别人热情一直被视为是对对方重视和显示诚心的一种表现。例如, 我们在宴请客人时, 要不断给客人加菜以显示热情;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会热情询问对方年龄、收入、婚姻状况; 朋友见了面更是问长问短, 把家里和工作的事情都询问、关心一遍; 在西方, 人们的隐私意识较强。英语民族对 privacy 这个词的含义理解较广, 诸如家庭、财产、婚姻、朋友、经历、收入、年龄、住址、身体状况、独处或单独生活等等。当在英语民族面前谈到有关隐私问题时, 会被人认为你让他人丢面子, 你不懂礼貌。
总之, 礼貌原则是每个群体或社会所广泛使用的文明的手段, 但必须承认, 不同文化对礼貌行为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文化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若对这一点认识不足,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很容易因此而产生误会。总之, 人们只有充分认识了礼貌原则在以上诸多方面的差异, 才能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语用失误, 以达到更自然和谐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Geoffrey N. Leech.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td , 1983.
[2]高一虹.语言文化的差异与超越[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刘润清.关于Leech 的礼貌原则[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刘翔.汉英礼貌用语的比较[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1.
[7]邹永丽.中英礼貌用语之比较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 2006, 5.
男性和女性语言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语音语调的差异,词汇使用的差异,语法句法使用的差异和话题选择上的差异。 (一)语音语调的差异 一般来说,女性的语音比男性更标准。语言学家Trugil和Fisher研究发现,大多数男性在发-ing时,经常把它发成前鼻音/in/,而女性则能准确地将其发成后鼻音/i?耷/。即使在通常被认为英语口音较强的澳大利亚,情况亦是如此。 从音调上来说,由于生理上的差异,女性的声带通常比男性声带要短,振动的频率更快,因此女性的音高(pitch)比男性高。一些研究表明,女性的尖叫声甚至可以杀死老鼠。也正因为此,英语中女性的聚会戏称为hen sessions,足可见其贬低之意。实际上,男性和女性的音高并非天生就有这种差异。直到进入青春期后,女性的音高渐渐抬升,而男性的音高降低,但是男性到了六十岁左右,他们的音高又重新上升。 除此之外,女性的语调变化范围较大。以"I wish youd try it"为例,男性通常以降调结尾,听起来比较坚定;但是女性通常以一种升调来结尾,听起来要柔和得多。假定一名女性买了件衣服,但是对衣服的颜色有点拿不准。当她和朋友、尤其是男性朋友谈起衣服时,多半会以这样的方式: 女:我昨天买了件衣服。 男:什么颜色? 女:红色? 这里用疑问的口气回答问题,表明她对自己买的衣服颜色不太确信,或者说她想知道她的朋友对自己所选颜色的看法。 (二)词汇使用上的差异 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有各自偏爱的词汇。一些女性常用的词汇,出于某种复杂的原因,男性却很少使用。如果男性使用了女性常用的词汇,可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例如被认为具有女子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以下的不同: 第一,女性喜欢用比较夸张的形容词。女性在描述她们的情感时,经常会选用"adorable,cute,gorgeous,heavenly"等语气强烈的词。例如,一位女士被邀请去参加家庭舞会,离别的时候,她通常会和女主人说:"Its a gorgeous party. Thank you!" 尽管一些形容词是男女都可以使用的,如"lovely,great,wonderful,terrific",但是大多时候,只有女性才会说"That is a lovely hat","You have been a wonderful friend"。 第二,女性经常使用副词。她们使用 "awfully,pretty,terribly,nice,so" 这样一些副词,以表达其心中强烈的情感或者以示强调。而男性更倾向于使用"very,really"这样一些常见词汇来强调自己的观点。 第三,女性经常使用较为温和的诅咒语。总体来说,女性更倾向于使用礼貌语言,即便在表达感慨或者诅咒的时候,女性也会选择一些较温和的表达,例如"oh,dear! My Goodness! Dear me!" 而男性通常使用一些较粗俗的表达来宣泄情感,例如 "shit,damn,hell,fuck,etc."。我们听到男性说"shit",这是不足为奇的,但如果听到女性这么说,她就可能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很多女性开始模仿男性的说话方式,但这并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念。 第四,女性经常使用昵称(diminutives)。女性经常在一些词或者名字后面加上"-y","-ie","-let","-kin"等后缀语来表示亲密的情感,例如sweetie(爱人),cattie(猫),bookie(书),Jackie(杰克)。男性一般不会这样,否则会被指责为女子气。 第五,女性经常使用礼貌语和委婉语。研究表明,女性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Please","Thanks"等礼貌语。对于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她们通常采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来表达。相较之下,男性就不太注意这些细节。总体来说,女性更加关注听话人的感受。 (三)语法和句法使用方面的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语法和句法使用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确性。正如女性的发音比男性更准确,女性在语法使用方面也是如此。女性语言更加合乎语法,并且避免一些不规范的表达,例如"aint"。 第二,调节词(modulation)。较之于男性语言,女性更加频繁地使用调节词,如"I think","I suppose","Well,you know"。 一方面,这体现了说话人优柔寡断的特质;另一方面,这些调节词让听话者感觉比较亲切。 第三,反意疑问句。反意疑问句的使用也是女性语言的一个特色。表达一个人不能做什么,女性会这样说:"He cant do that,can he?" 而不说 "He cant do that",因为前者听起来较委婉。 表达对法律的看法时:"That law was poorly drafted",她们经常在后面加上一个问句"dont you think so?"。这样听起来有点不肯定,而且更加虚心,为别人表明观点留下了余地。 第四,祈使句。一般而言,如果让别人做或者不做某事,女性一般不太赞成使用祈使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们一般会用调节语"I wonder if you could..."或者与他人商量。不管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她们总是试图说服别人去做一件事,而不会直接把任务强加于别人。相反,男性通常以命令的方式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否则,他们就会被认为缺乏决断力或者女子气。 (四)话题选择方面的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话题选择方面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女性喜欢谈论的话题往往涉及到个人生活,如家人、个人感受和愿望、孩子、食品、健康、家务、夫妻关系等。而男性不同,他们很少谈论个人的问题,他们更喜欢选择政治、经济、宗教、体育、股票等宽泛的话题。 通过对上述差异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语言风格上,与男性相比,女性语言至少呈现了以下特点:第一,女性的语言更加准确;第二,女性的语言更加礼貌和温和;第三,女性的语言更加具有合作性,尽管在男性看来,这是女性缺乏决断和犹豫的表现。第四,女性的话题更加关系到个人生活。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1975年著名社会语言学家Robin Lakoff引入了 “women’s register” (女性语域)这个概念,她观察到,美国女性为了缓和谈话或者为了减弱表达观点时的侵略性,会出现以下这些特征:❶Tag questions使用很多反义疑问句“This election mess is terrible, isn’t it?”“这届选举乱套了,是吧?”❷ Rising intonation on declaratives陈述句也用升调结尾A: “When will dinner be ready?”“晚饭什么时候好啊?”B:“Six o’clock.”↑“六点。”↑❸ The use of various kinds of hedges.用插入成分避免过分直接的表达“That’s kinda sad.” Vs. “That’s sad.”“是有点可怜”Vs.“可怜”“It’s probably dinner time.” Vs. “It’s dinner time.”“或许该吃饭了吧”Vs.“该吃饭了”“I don’t really want it.” Vs. “I don’t want it.”“我不太想这么做”Vs.“我不想这么做”“I wondered if I could have a word with you.” Vs. “Can I have a word with you?”“我在想是否可以借一步说话”Vs.“我能跟你聊聊吗”“The answer could be that the trees have some sort of disease.” Vs. “The answer is that...”“答案可能是这些树得了某种病”Vs.“答案是……”❹ Boosters or amplifiers.加重语气,放大情感“I am so glad you are here.”“你在这儿,我太高兴了。”❺ Indirection.迂回表述Saying “Well, I’ve got a dentist appointment then” in order to convey a reluctance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发表论文通知5期将于2021年4月出版。本期论文以“中外女性健康发展”为主题,从经济、教育、卫生、心理、社会等多维度深入探讨中外女性健康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收录了多篇关于中外女性健康问题的研究论文,以及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科研报告与评价研究。本期论文将于2021年4月正式出版,全面反映中外女性健康发展的研究动态,为提升女性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女性在社会中的平等地位与性别差异
从女权运动开始,女性的地位意识就已经觉醒,那在当前社会女性真的拥有了社会平等?下面的论文是很好的一个分析与解答
摘要: 从表面上看,在性别中立的层面上,女性的社会平等已经实现了,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男性没有太大的差别,女性在也够在公共领域参与活动,但是,由于性别中立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在这种模式下,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分配都与性别是无关的。但是,与此相反,在性别禅意的模式下,女性是得到独特的关怀的,其特殊的贡献更能够得到肯定,他们在私人领域中更加能够得到重视。
关键词: 女性;性别差异;社会平等
在寻求性别中立的前提下,就是为女性能够获得公民资格而付出的代价,但是,如果强迫女性进入男性公民的资格范畴,如果不合理,则会对女性的自我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性别差异中的公民资格是对母性的本性赞美,但是也不能使女性过分地陷入私人领域,从而导致女性在政治上出现边缘化倾向,在经济上出现极端化倾向。但是,在社会权利的建设中,女性在获得关怀和肯定的道路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一、女性差异和平等之间的矛盾
女性主义在差异和平等方面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一方面体现在女性的公民资格需要延伸,从而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与男性实现平等,另一方面,女性在性别中立这个理论中,就不能得到独特的关怀,而且她们表达的方式与男性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女性主义实现的前提需要自由主义为支撑,而且女性也需要正视自身存在的客观差异,不能一味的.要求平等,这样仅仅会带来一种形式上的平等,但是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还是不能实现平等。女性主义的差别和平等存在着不兼容的特点,所以,作为女性群体是能够被包含的,但是,公民资格的观念也是不能被改变的。
女性主义也分为很多种,在解构女性主义中,差异和平等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能够将那种建立在差异之上的平等实现。在解构主义女性主义中,在对平等和差异的矛盾进行分析时,仍然是运用启蒙的观点和自由主义作为支撑的,人们能够形成自我的观念,而且能够对绝对的对立产生怀疑。自由主义的相关理论认为,在主观之外,也要考虑到客观实际,客观存在是一种真实的反应,所以,主观上和客观上也是对立的,主观上能够借助理性去分析,从而能够得到真理性的知识,但是,不能孤立,要分析外部的客观世界,从而能够在正常的状态下分析外部的内容。在对女性主义分析时,主观上分析是站在女性的角度,分析女性的特点,但是,在客观上,考虑到的是女性和男性的客观差异,能够将绝对的二元对立运用世界客体化的方法,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考虑到女性主义中差异与平等的辩证关系。
在解构主义的女性主义中,反对不考虑到差异就强调平等的观念,这种理论与自由主义是不相容的,而且不能够根据实际去考虑女性主义的含义,而且会使女性主义产生模糊的界限。
二、女性主义中差异与平等二元对立的解构与实践
在女性主义中,差异与平等是两个对立的观念,所以,在这两者的分析,使女性主义的研究找不到突破口,所以,在考虑平等的基础上,要找到一个标准,那就是将男性作为标准,但是,这个标准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女性和男性的个体差异,在没有考虑到差异的前提下制定平等原则,只会使女性与男性之间更加的不平等。在解构主义的女性主义中,认为差异与平等中并不是密切联系的,与平等相对的应该是不平等,与差异相对应的应该是认同,所以,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差异不能够带来不平等。所以,在对女性平等这一观念的制定上,应该结合特殊的情况,从而能够通过对社会的反应,得到协商。在对平等问题进行考虑的过程中,应该先制定出相等的价值。
在二元的对立论中,认为对立的两个观点时同质化的群体,所以,差异与平等之间不会存在其他的变量,这就不能综合考虑到现实情况,形成了一种孤立的论点。在女性平等的实现中也是会存在很多的差异的,如果男性和女性形成二元对立,那么,在不考虑二元对立的角度,也会出现多元化的歧义。所以,如果运用二元对立的方法去考虑差异与平等,那么,就不能针对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去分析二者之间的其他因素。
所以,在差异和平等这一对看似比较对立的观点上也是存在着很多的质疑的,在对立的两个观点上也是存在着很多分裂,所以,在这种逻辑上的观念,平等和差异并不是完全对立,二者也有能够相融合的地方。在任何的情况下,女性的身份也是不能取代男性那种无言的特权的,而且这种特权具有自然地属性,在这种不对称的关系中,产生的绝对的二元论将等级关系掩盖,而且如果刻板的强调平等,那么,就是承认女性与男性之间不存在差异,社会也就不能真正实现和谐。
三、结语
在女性主义中,有自由主义为主体的女性主义和解构主义为主体的女性主义,二者的差异在于,解构主义的女性主义强调差异与平等是决定的二元对立,这就使得女性与男性之间的不平等性加剧,因为其违背了自由主义的原则,所以,在实现女性与男性平等的过程中,首先要承认差异,在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对女性的关照,承认在不同的性别之间都是存在特权的。
参考文献:
[1]鲍静.应把社会性别理论纳入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12(08):33-39.
[2]吕红平.中国性别文化的变迁及其现实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2-16.
[3]宋建丽.女性的社会平等与性别差异[J].河北学刊,2011(02):8-11.
[4]王天夫,赖扬恩,李博柏.城市性别收入差异及其演变: 1995-2003[J].社会学研究,2011(02):23-53;243.
论中西方教育差异:转自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更多中西方教育差异文章请看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谈及中西方教育的差别,我有一些感受。我没有去过国外,对西方教育的了解主要是从书中和各种媒体中获得。我眼中的中西方教育的显著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因材施教。虽然在我国每天都在提因材施教,但并没有几个人理解因材施教的真谛。反而是西方的教育在这方面体现的较好,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二. 赏识教育。在中西方都有赏识教育,中国的赏识教育比较模糊笼统,对孩子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往往是用一句“你真棒”加以赞赏,而西方是把棒在哪里告诉孩子。中国家长有耐心的少,光心里着急是不够的。三. 惩罚教育。在中西方都有惩罚教育,在中国孩子受到惩罚都是以大人的眼光来判断,比如孩子把东西拆坏了,家长往往要打骂孩子,而在西方家长认为孩子并没有错,反而鼓励孩子多动手。四. 爱心教育。我在书中了解的和我亲眼看到的西方人的爱心有胜于我们。中西方的教育各有优缺点,如能取长补短,也许会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优点,这几年国外也在借鉴我们的教育方法。一、学校的教育1、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符合学习论,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将学生当作产品,希望在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律,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2、从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看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异: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3、考生成绩的计算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异: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情况,比较客观和公正。由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在中国,成绩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从。一些综合分数低,而偏科成绩比较严重的学生,反而被埋没了。成绩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定,主要是笔试,比较单一,另笔试的成绩很容易被复制。像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很容易因为发挥失场,而与大学教育失之交臂。高分低能那是我们国人的最大悲哀呀!4、从知识层面来说,西方教育更容易发掘天才: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二、家庭的教育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而中国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和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外国家长重视的恰恰是中国家长忽视的。西方家长教导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做错事自己纠正,自尊并尊重别人,全身心锻炼,按兴趣学习。他们鼓励孩子成为梦想家,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中国的家长们,您不妨借鉴一下。三、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最缺的,是责任教育!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社会、民族负责!教育不是只在学校,还在家里,在周围环境,在社会氛围。而现在,常见到家长,学校,周围环境在推卸责任:家长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好他就是学校的责任”;学校说:“他逃学都是因为周围的网吧,歌房太多了”;网吧老板说:“我只是开一家店挣点钱养家糊口,是他自己逃学来玩的”。来看看美国,经常可以见到大人教育小孩,而那个小孩并不是他的孩子,大人也不是什么教师。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国人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美国人的责任”;在英国,每一个欧巴桑的威力大家都知道,她们总是在自觉的监督年青人的行为,好像警察一般。这两个国家已经把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交给了每个公民,每个公民也在为国家的未来负责。而在国内,又有谁把教育下一代国人视为自己的责任呢?看到不认识的小孩有不对的地方,又有谁会上前去教育他,指出他的错误呢?教育制度不完善,官员贪污腐、、、、这些问题的存在,管理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我,所有国人,甚至包括受教育者,谁可免责?如果每人都确实负起自己的责任,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为什么西方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相互相诚的,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西方的教育重在启蒙,发掘潜力,尊重自由,尊重个性的发展。孩子在这三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多一份质疑,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热情,多一些创造。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 (英语系毕业论文)中西戏剧发展快慢对比及其原因 摘 要 中西戏剧都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西方戏剧还是中国戏剧,都起源于民间,并与原始人祭祀神灵,欢庆节日的仪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回顾希腊戏剧产生形成的历史,它发展快,成就高,在世界上的影响很...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95 KB 日期:2007-07-14 2、 (英语系毕业论文)从中美管理方式的不同透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整合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来临,中国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在商界。本论文主要探讨中美在管理上的交流。如今的商界,如同一个大家庭,参与者遍布世界各地。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各国的管理模式也趋于一体化。但是...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5 KB 日期:2007-06-26 3、 (英语系毕业论文)在经济全球化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 摘 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 全球商业活动的猛烈激增,同时伴随着在文化多样化环境下的相关管理问题的出现,跨国公司的人员必须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这种文化差异时而会造成...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96 KB 日期:2007-06-26 4、 (英语系毕业论文)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摘 要中西服饰受其各自不同哲学和文化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儒家思想和大陆文明使中国服饰呈现出繁冗,宽博的特征。它不注重外表的装饰,以宽松的衣服遮掩身体的曲线,在思想上追求人格的完美,以“谦谦君...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90 KB 日期:2007-06-25 5、 (英语系毕业论文)快餐食品对中西方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力 摘 要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以礼待人的礼仪之邦。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礼仪的形式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礼仪的角度谈论了礼仪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目的是为了消除不同国家之间的不同...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8 KB 日期:2007-06-25 6、 (英语系毕业论文)从礼仪角度谈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摘 要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以礼待人的礼仪之邦。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礼仪的形式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礼仪的角度谈论了礼仪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目的是为了消除不同国家之间的不同...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5 KB 日期:2007-06-23 7、 (英语系毕业论文)中西饮食文化及其差异 摘 要中国悠久历史5000年,西方世界五六百年的社会历程。中国有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西方国家则有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民以食为天,中国有自己独特丰富的饮食文化底蕴。然而今天除了中国...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00 KB 日期:2007-06-21 8、 (英语系毕业论文)中西酒店文化比较及探讨 摘 要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业风风火火地发展起来了,作为与旅游业相配套的酒店业也相应的完善起来,且更加趋于国际化。中国已经入世,这更给中国的酒店业带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但世界上酒店发展规模空前,...
离开。 。造成了吗。, 。 啊、是的;了老
【导读】“男女有别”是句老话,在生活中,男人女人似乎永远存在于地球的两极,有不同的兴趣、脾气,喜爱不同风格的电影、不同口味的食物。其实,男女差别远不止于此。这些差异本身和引发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的兴趣。这里就为大家盘点一些有趣的基于男女性别差异的科学研究。
染色体是DNA和基因的载体,人类的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和Y染色体,决定人类的性别。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为XY,而女性为XX。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有着70多亿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性格的人口,但终归到底,无外乎两类:男人和女人。
性别起源:先有男人还是先有女人?
先有男人还是先有女人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今年夏天,一项刊登在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为先有男性还是先有女性的谜题的解答拉开了序幕。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来自不同人种的男性Y染色体全DNA序列,发现距他们最近的男性共同祖先“亚当”活在距今约12万年前到15万年前之间。
新的研究论文详细描述了如何精准测量Y染色体的序列变化,Y染色体只从父传子,而线粒体只从母传女。通过这两种遗传物质向前追溯,可以发现所有男人都有共同的男性祖先“Y染色体”,所有女人都有共同的女性祖先“线粒体”。新研究为Y染色体的序列多样性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同时也证明了人类最近的父系共同祖先“亚当”生活在万到5万年前,而母系共同祖先“夏娃”则生活在更早的24万到15万年前。即父系共同祖先“亚当”然而新的研究证实二者几乎生活在同一时期并无太大的时间差异,但实事上虽然生活时期有交叠,“亚当”可能还要比“夏娃”早些时间出现。
X染色体也能影响男性
俗话说,每一个伟大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每一个精子的背后,也有一个X染色体在起作用。在人体中,Y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为男性,因此许多研究人员认为:男性发育过程中负责决定性别的相关基因都位于Y染色体上。但是现在有一个科研团队发现,X染色体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X染色体包含了决定成为精子形成的大量的基因。
传统研究认为,X染色体的进化相对保守,但是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事实上,X染色体上基因可能随时都在变化。基因改变时,就会影响进化,研究人员认为X染色体基因效用可能是特别强劲的。在许多情况下,X染色体上的保守基因在女性体内甚至没有表达,相反,它们在决定精子形成的睾丸却表现得非常活跃。因此研究者认为X染色体过着双重的生活: 其一,它是稳定的,像前人研究描述的一样;其二,它在不停变化并影响男性特征。这一发现改变了我们对性别形成的固有想法,至少在某种程度上X染色体在进化过程中扮演一个令人意外的角色。
男人= Y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
在一个用小鼠所做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证明,只需要两个 Y 染色体基因就能够产生一个不成熟的精子细胞,它可成功地使卵子受精并产生可存活后代。这 2 个基因——Sry 和 Eif2s3y 可分别在哺乳动物中指示性器官变成雄性及驱动精子细胞的增殖。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
曾经一度,有许多科学家声称: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正在退化,1000万年后将完全消失。英国牛津大学的遗传学家布莱恩·塞克斯提出:Y染色体无法重组而只能不断积累有害的变异,所以它有被遗传垃圾取代的趋势。无独有偶,澳洲国立大学的名誉教授杰妮·格雷夫斯也认为,由于“设计不良”,Y染色体正在迅速退化,人类男性将会消失,即使人类依然会存在。
然而对于这种论断是否正确,研究人员有不同的看法。在早一些时候的PNAS上,也刊登过一篇文章证明未来Y染色体不会消失,男人还将继续存在。伦敦大学学院的遗传学家朱迪斯·曼科教授发现Y染色体在过去数百万年里确实收缩了不少,失去了许多原始基因,但剩余的基因依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曼科表示,Y染色体不会消失,会存在很长时间。美国怀海德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比较了人类和大猩猩的Y染色体上所独有的基因后发现,黑猩猩的染色体中有5个基因已经退化,而人类染色体中却没有这种现象。他们认为即使人类Y染色体有基因流失也是极少一部分。
大脑差异:男女大脑的八个不同之处
英国首席神经精神病学家罗安·布里烦人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男性大脑和女性大脑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
一、男人大脑比女人的大。平均来看,男性大脑比女性大脑大8%—10%。大脑某些区域的大小,男女也有差别:女性大脑额叶中控制决策制定和解决问题的部位要大于男性,男性大脑中的顶叶皮层和杏仁核则大于女性,这意味着男性方向感稍强,能更快地引发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二、女人记性比男人好。女性记忆信息的时间要长于男性,这是因为她们大脑中海马体的活性较强,这个部位有助于人们从长期存储空间中寻找到相关信息。但女性认知功能的衰退速度也快于男性,她们更容易患老年痴呆症。专家认为,这与雌激素和睾丸激素对大脑产生的效应不同有关,更年期来得较早(48岁以前)的女性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会增加70%。
三、男人更易患精神病。女性患上严重抑郁症的可能是男性的两倍,但男性容易出现更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状。这是由于男女在大脑的边缘区域或大脑中负责处理情绪的部位存在一些差异,使女性更容易对不利情境产生消极想法,更有可能对不确定的情况而担忧。
四、女人更易感受疼痛。由于性激素的差异,导致男女大脑中疼痛的机理存在差别。男性从一出生就浸泡在睾丸激素中,它会让大脑对于疼痛不是那么敏感。女性偏头痛的发病率要比男性高出三倍,这要归因为激素水平的波动。与偏头痛相关的脑电波在女性大脑中更容易被激活,对男性而言,要想激活偏头痛脑电波,则需要比女性强3倍的刺激。此外一些慢性疼痛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和纤维肌痛等,也更常见于女性。
五、男人重画面,女人重细节。女性在对颜色的识别上要强于男性,而男性的视觉优势则体现在对远处物体的细节敏感度以及对快速移动物体的追踪能力上。同样的红色对男人来说会显得更红一点,相反,同样的绿色,对于女性来说会显得更绿一些,男性看到青翠的颜色会觉得带一点黄。研究结果还表明男性的视觉在分辨光谱中部颜色形状时比较弱,比如蓝色、绿色和黄色。而男人的视觉强项表现在察觉远处物体的细节变化、特别是在追踪较细小的物体或者发光体的时候。
六、男人爱吃肉,女人爱吃甜。吃甜食时,女性控制饥饿感的下丘脑部位活动性会减弱,所以她们需要吃更多的甜食才能获得饱腹感。而男性更渴望吃肉食,这与他们在进化中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构建肌肉有关。
七、男人爱独处,女人爱倾诉。当压力增大时,人体大脑中的杏仁核就会被激活。男性杏仁核右侧部位活性更强,而女性左侧部位活性更强。这导致男性会采取出去跑步、用各种方式发泄怒气或一个人独处等方式解压;女性则会通过与朋友聊天来得到安慰。
八、性爱让女人安全、男人快乐。性生活会让女性大脑中生成更多的后叶催产素,它能让大脑产生爱意和安全感;男性大脑中则会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这是种快乐激素,很容易让人上瘾。
(如果你还想了解“什么样的男性更愿意照顾孩子”、“男性看见女性的眼泪会怎样”、“女性道德更高尚吗”等等有意思的话题请继续关注明天的知道日报。)
即将被商业埋没的美国电影艺术美国电影横扫全球也不是这一、二十年的事了,美国电影的综合实力,可以说是全球第一。它在商业上创造的巨额回报,让其它任何国家都望尘莫及。远的不说,光是2005年,北美地区全年总票房是89亿美元。美国还宣称这是近年新低!因为往年都要超过90亿美元的。90亿美元,大约是730亿人民币,天文数字啊。当然,这个最终的票房并不是电影公司的盈利。电影投资方最后能赚多少钱,要剔除成本才能够得出结论。而且美国现在已经是进入了“后电影商业时代”,美国已经不是单纯的依靠影片票房来赢利了。光是后期出售DVD,一部中小型成本的电影可能在DVD上赚的钱要比票房多。很多美国独立影片都是依靠DVD赢利的,因为独立影片进入院线很困难。一部商业大片,在票房上建树甚微时,还可以依靠出售海外版权和DVD,以及周边产品来赚取利润,所以在美国一部电影并不是那么容易赔钱。好了,现在进入正题。电影是法国人发明的,很明显现在美国人在电影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电影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被作为一种商品向世人出售,而不是艺术品。早期电影也确实太过粗糙,观众也就是为看个新奇。进入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电影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电影也就越来越好看了。类型片已经慢慢形成,格里菲斯、卓别林都开始独挑大梁,好莱坞电影在此时开始走向黄金时代。有声电影的出现为电影带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经历过20年代,美国电影院发展犹如雨后春笋,全国各地都普及的不同档次的电影院,这是电影发展必不可少的土壤。进入30年代,电影本身的艺术和商业价值完全凸现了出来。30年代以前,美国电影能称得上艺术精品的寥寥可数,但是30年代以后,美国经典电影数不胜数。从30年代开始,美国的类型影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类型影片的模式在这个10年基本算是发展成熟了。西部片、歌舞片、喜剧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等诸多类型的影片,此时在银幕上互相辉映,以不同的题材和内容来表现美国的现代生活。30-40年代,美国也出产了《关山飞渡》、《疤面人》、《乱石佳人》、《绿野仙踪》、《蝴蝶梦》、《青山翠谷》等一大批优秀的影片。这个时期的电影,好多电影都是能够取得票房和口碑的双赢,就是兼顾了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平衡。电影不光是好看,而且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获得了长久的艺术生命力。美国电影发展到20世纪50-60年的时候,电影市场还是类型片一统江湖。歌舞片《窈窕淑女》、《音乐之声》、《西区故事》;西部片《搜索者》、《虎豹小霸王》、《正午》、《红河》、《日落黄沙》;史诗片《斯巴达克斯》、《宾虚》;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到今天仍然被全世界影迷传看和赞扬。这个时期出现了美国独一无二的艺术电影大师,他就是斯坦利·库布里克。库布里克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但是他的电影作品却能够达到欧洲电影大师的水准,他的电影作品可以剔除美国电影浓厚的商业气息,他可以使电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库布里克在艺术上达到了超越时代的水平,他的电影被任何时代的人观看,都能够具有视觉和思想的冲击力。这个时期的美国电影,已经逐渐开始向商业靠拢,很多影片在艺术性上大打折扣。电影市场风气云涌,电影大师们依然能够掌握一些主动权。希区柯克的影片一直保持上乘的水准,他的众多代表作品如《后窗》、《眩晕》、《西北偏北》、《精神病患者》、《群鸟》都是出自这一时期。毫无疑问,一味地迎合观众口味拍出地商业电影,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我们今天都已经很难再看到当时的商业影片了,存活下来的,都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电影。70-80年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电影也开始向全世界各地大批量输出,美国开始了电影文化的侵略。所到之处,几乎是无人能够幸免。美国在这20年里,商业电影发展的规模是空前的,电影的投资也是越来越大。那时制作高成本的电影,就必须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兼顾各国的风土人情,是一部电影风靡全球。这个时期最明显的例子科幻片了,光是一套《星球大战》就足以使全世界为之颤抖。斯皮尔博格、乔治-卢卡斯的出现,为现代电影带来了新的格局。《夺宝奇兵》系列、《E·T》都是卖座鼎盛的票房冠军,这时的美国电影,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快餐文化。看这些电影不需要动脑子啊,抛弃了电影应有的艺术元素,抓住商业卖点,怎么好看,怎么拍。这个时期的商业影片几乎都没有什么流传价值,能够像《星球大战》、《夺宝奇兵》这样传世的商业电影作品,真是少之又少。艺术电影,主要在于表现当代美国人的家庭生活。《普通人》、《克莱莫夫妇》、《猜猜谁来吃晚餐?》、《金色池塘》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这个时期也诞生了两位现实主义电影的大师,分别是《教父》、《对话》、《现代启示录》的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穷街陋巷》、《出租车司机》的导演马丁·西科赛斯。他们的电影,在继承前辈优秀经验的同时,也进行了大胆的艺术革新,给美国电影带来了新的艺术气息。20世纪90年至今,美国主流电影公司已经很难再制作出高水平的艺术电影了。与此同时,大量独立制作电影出现,也为美国电影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越来越多的独立影片得到了主流电影业的认可,登堂入室,有的独立影片甚至风靡全球。美国现在的明星制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阶段,大牌明星从一部电影中赚取的报酬都能够达到1/5,甚至更多。这就无形中增加了电影的投资,再这样发展下去,像汤姆-克鲁斯这样的明星,可能真的要面临没人请得起的尴尬境地。美国在90年代出产的艺术经典少之又少,好像只有《辛德勒名单》、《记忆碎片》、《与狼共舞》、《我心狂野》等少数几部影片。主流电影商业化日益严重,独立影片却不断给人以惊喜,《低俗小说》、《女巫布莱尔》、《冰血暴》、《巴顿-芬克》、《大象》等等,都是艺术风格独特的佳作,这些电影给人带来的惊喜的观影享受,是主流商业影片所不具备的。美国八大电影公司,现在都是赚钱第一,电影在他们老板那里只是一种商品,能赚钱就行。不能赚钱的,艺术价值再高也没有用。所以说,美国电影艺术现在正慢慢被商业利益给埋没。
很权威的 当代美国电影艺术神话与梦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电影厂系统破裂。麦卡锡时期的反共以及电视的普及大大缩小了电影的文化力量。在60年代,由于对越战采取不同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内部发生了分裂,民权运动风起云涌,少数种族群众为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而斗争。这一切化解与动摇了美国意识形态共识的社会基础。 在越战时期,好莱坞所具有的力量仍源自70年代黄金时期的电影,这些电影将民族神话和意识形态非神秘化。在7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社会越来越按多元文化而分解,好莱坞实行了一种全面开花的大吹大擂的销售策略推销其耗费巨资拍摄的影片。在全球的电影市场上,它的成功就在于它掌握了诸种风格模式,这些风格模式代表美国的艺术特性,但很少展现当代社会生活的思想,却适宜世界各地的广大观众。 无论是好莱坞电影描述的是外星人,机器人,喜剧连环画里的超英雄还是象印第安那•琼斯那样的人间英雄,它们充满了关于民族神话、梦幻和思想的比喻性内蕴。然而,它们大多数是回顾过去的日子的,是回头看的,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它们回顾大萧条和二次大战时期的大众文化,无论是卢卡斯的星际冒险,斯皮伯格的印第安那•琼斯,无论是超人还是蝙蝠侠电影都从往昔的时代的意识形态和共同信念中汲取源泉、叙事和人物以重整美国民族的神话和梦幻。他们这么做也是一种躲避现实的一种方法。他们的电影并不提供对过去的看法,也没有提供过去和现在的关联之所在。 在20世纪的80、90年代,美国社会中出现了文化断裂的现象,对过去的历史的含义存在分歧的意见。这种文化的断裂促使社会去关注历史,关注过往的事件与含义。社会科学家认为,为了使社会凝聚在一起,当今的一代需要有意识地将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而不是仅仅拥有当今的经验。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认为,对历史的记忆只能通过阅读、聆听或者通过节日纪念活动被撩拨起来。由社会机构存储和阐释过去的历史。显然,电影就是这么一个存储和阐释过去历史的主要社会机构。在一个文化断裂的社会中,多样化造成多样的过去。在20世纪后期,美国社会似乎悬在空中一般,似乎拥有太多的过去,又似乎一无所有。这种矛盾在里根时代更显突出,在这个时代中,一方面怀旧,一方面又似乎丧失了对历史的记忆。在这一段时期之后,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人开始不仅关注电影的商业价值,也关注历史的题材了。对历史的回忆成为一部电影的文化力量的试金石。 有影响的好莱坞电影制作人在90年代初开始在他们的创作中关注历史。 奥立弗•斯通拍摄《J•F•肯尼迪》(1991),探索到底是谁谋杀了肯尼迪。电影暗示有可能是高层的政府官员谋划了这一谋杀总统事件。斯派克•李导演《马尔科姆•X》(1992),将同样被谋杀身亡的伊斯兰国领袖的生活戏剧化,重申了他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的重要性。斯皮伯格的《辛德勒名单》(1993)重现了历史的真实的事件。它描述一位德国工业家在二次大战期间德国纳粹企图灭绝犹太民族的行动中拯救了一批犹太人。这些电影试图重现对历史的回忆,这些企图是90年代电影重新界定一个更为广泛的文化言语的重要尝试。正如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塞托指出的,对于历史的了解不仅仅是个人研究的结果,也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现实”的再现,那是“一个地方的产物”。对于斯通来说,那地方就是越南。他1965年在耶鲁大学上了一年之后就退学了,前往西贡中国城当英语教师。他不愿在大学里继续就读,那只会给他提供一个在公司里供职的人生;他希望看看另一个世界。当他在西贡教书的时候,美国对越战争升级了。许多和斯通同年龄的美国人在60年代中期意识到越战将成为规范他们这一代的历史事件,但很少有人希望亲眼见一下,更不用说参与战争了。他在墨西哥写小说呆了一段时间后,参加美军,作为陆军士兵回到越南。在越南15个月中,他参加了战斗,受伤两次。回到美国后,他发现美国人和曾经参战的老兵均对战争十分冷漠,深感震惊。他决意要探索一下美国社会中的政治动向,走进了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希望成为电影编剧家和电影制作人。1976年,他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创作《野战排》初稿。第二年,他改编了《生于7月4日》。这是海军陆战队老兵罗恩•科维克的一部自传。科维克在越战中受伤,胸部以下完全瘫痪。 斯通同时为其他导演写作电影剧本。他为艾伦•帕克导演的《夜行快车》(1978)创作了剧本,获奥斯卡奖。这部影片描述一个美国人因为贩毒被囚禁在土耳其。他创作描绘暴力与残酷的电影剧本,如布赖恩•德•帕尔玛的《疤脸》(1983),迈克尔•西米诺的《龙年》(1985)。他自己也导演了自编的恐怖片《手》(1981)。80年代中期,一家英国电影公司请他执导政治片《萨尔瓦多》(1986)。这是他与一位采访过萨尔瓦多内战的摄影记者共同创作的。当时他未能找到资助他拍摄越战电影的公司,《萨尔瓦多》就权且充作他对政治与历史关注的一个替代了。电影对美国的外交政策颇多微词,这在影坛上是极端少有的作品。影片从一个高姿态出发,揭露种种隐蔽的官方丑行。影片是荒诞的,无政府主义的,阴惨的,充满了严肃的愤怒之情。斯通的电影用连续的特写镜头创造了一种恐惧与混乱的气氛,描写萨尔瓦多右翼敢死队谋杀主教、强奸和屠杀美国修女,将喜剧性与恐怖融合在一起。1986年,在《野战排》初稿10年之后,他获得机会执导。《野战排》是荒诞的,无政府主义的,阴惨的,充满了暴力和残酷性。但它的基调也有一种挽歌的情调,用幕后音描述各种不同的时期,阐释电影中发生的事件,重现不安的战争经验。《野战排》获得80年代少有的成功,一部严肃的片子,而又如此流行。它挣得票房6千9百万美元,而生产预算仅6千万美元。《野战排》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斯通获最佳导演奖。在此成功的基础上,斯通起用年轻演员汤姆•克鲁斯拍了另一部关于越战的影片《生于7月4日》。正如英国电影评论家指出的,《萨尔瓦多》,在西班牙语中意思是“救星”,与一个人的命运有关,《野战排》与一群人有关。而《生于7月4日》就与整个美国民族有关了。斯通使用主人公的生日来纪念美国的独立日,作为一种历史性的比喻,同时也希望促使整个民族反思它的罪过。《生于7月4日》将美国越战的根源追溯到美国50年代的郊区生活。小科维克在长岛的马萨帕瓜玩战争的游戏:少年棒球协会联赛和学校的球赛,从社区汲取了爱国主义的热情。虽然影片有许多战争和政治的暴力的场景,但它最为情绪化、最为令人感到残酷的倒是它对科维克妈妈的描述。影片批判了“唯母独尊”的思想,认为这是对美国男孩的一种威胁。科维奇在家里受到母亲极大的影响,成为一个如大卫•里斯曼所谓的“外向型”的人物。他早年的好战性使他成为一名积极的反战份子。斯通通过大量镜头的置换与变动,通过从科维奇的轮椅视角看出去的特写镜头,使观众意识到他内心的空虚与惆怅。斯通再次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部影片虽然令人痛苦,令人回忆起越战的时代,但它仅仅存储了对昔日的回忆,并没有有力地阐释它。 他终于后来在《.肯尼迪》影片中试图阐释这场战争。一次,斯通看到一些文件,这些文件表明在他被谋杀时,他正计划从越南撤回美国军事力量。这使他整个儿地改变了对肯尼迪的看法。要是他不被谋杀的话,美国也许永远不会在战争中丧失他的许多儿女了。所以,虽然电影的形式是“谁谋杀了肯尼迪?”,但实质上是“为什么要打越战?”《.肯尼迪》撩动了美国敏感的神经,这是继1915年.格里菲思的《一个民族的诞生》之后还没有过的。如果说《一个民族的诞生》迎合了当时美国主流的政治和文化思想,《.肯尼迪》却遭到了有影响的政治精英和媒体评论员的抨击。分歧的焦点是电影认为肯尼迪之所以被谋杀,主要是因为他要限制美国情报机构的地下活动。如果肯尼迪活着,他会将美军从越南撒走,结束世界性的冷战状态。根据电影中的地方检察官加里森,“总统是由美国政府最高层人士预先密谋刺杀的,谋刺由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最秘密的行动机器中的最疯狂、最有纪律的冷战战士执行的”。加里森谴责了副总统约翰逊、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和白宫官员。关于《.肯尼迪》的另一个问题是它作为电影的存在。斯通将片子制成达3个多小时之久,运用的电影叙事风格不仅使之具有批评性效果,而且还要有商业价值。美国电影协会主席杰克•瓦伦蒂将此片与希特勒德国的《意志的胜利》相提并论。电影批评家认为,他的这一说法显然太过份了。在影片中,斯通运用了一系列完全虚构的情景,将事件用似乎是完全写实的手法拍摄,以达到他的视觉效果。同一镜头在不同的场合出现,有时是黑白的,有时是彩色的;不断重复全景镜头。随着幕外音的评论出现不同的形象,以达到视觉验证的效果。在电影半写实半虚构的文体之外,描写了身心交瘁的区检察官个人的情感经历,由此传达了电影的政治观点。这是一部历史性的虚构作品。问题并不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忠实于历史事实,而在于它提供一个什么样的令人信服的对历史的回忆,这种回忆的文本要得到观众的认同。电影在美国全国重新撩拨起了对肯尼迪遇刺的历史的回忆。 在斯派克•李的电影《马尔科姆•X》中,这位伊斯兰国教士对肯尼迪被刺事件的看法与斯通截然不同。在一次1963年的聚会上,当记者问他对总统遇刺是否感到悲伤或遗憾时,他回答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例子。他在其他国家内挑起了暴力,现在暴力回过头来要了他的命。这一表白犹如诅咒。伊斯兰国领袖伊莱贾•穆罕默德让他沉默了9天。之后,马尔科姆与穆罕默德决裂,自己在纽约城建了清真寺。从麦加朝圣回来不久,当他在纽约奥杜帮大厅演说时被刺身亡。1965年,哈利撰写了他的传记,他的一生成为非洲裔美国人历史理智与道德发展的一个典型。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和另一人合作将传记改编成了电影剧本。1990年左右,演员登泽尔•华盛顿答应扮演马尔科姆•X,白人导演诺曼•朱森有意拍摄这部电影。斯派克•李听说此事之后,立即行动,争取拍摄权。他说,马尔科姆•X的故事属于黑人电影范畴,不可能有另外的角度。他认为,在历史上,亚文化群族裔很少有可能在主流电影中讲述他们的故事;这是一个机会。李导演的电影大多集中在当代背景。在拍摄《马尔科姆•X》过程中,他竭力仿效斯通的《.肯尼迪》。《马尔科姆•X》长度也达3小时21分。这样长的影片一天只能播映4次,比一般影片少1/3收入。他也采取斯通的交替使用黑白与彩色镜头的做法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和戏剧效果。但总的来说,《马尔科姆•X》是一部不同的电影。这终久是一部传记作品。社会背景是截然不同的。这部影片描述的社会开始时是一个大街上的阿飞,吸毒的黑帮,强盗,关过监狱,最终成为伊斯兰国教士,国际上知名的黑人分离主义领袖。李在制作这部电影时,运用了他惯用的现实主义手法。传统的音乐剧和黑白电影类型的手法在电影的前半部使用,而后半部则运用记录片手法。第一人称的幕外音给电影一种传记的色彩,不断切换的静止镜头展现了令人可怖的童年生活场景:三K党烧毁了马尔科姆的家,并杀害了他父亲,家破人亡,母亲发疯。李的电影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提供了一种历史的回忆。由于时间的推延,李比传记作者以更为充裕的心态来审视和阐释历史。电影评论家认为,李所描述的马尔科姆•X几乎是一个完人,在他一生的所有时期,包括他当大街阿飞或黑帮期间也是这样。女性主义评论家认为,电影以赞赏的姿态描述马尔科姆在当大街阿飞期间欺侮妇女的行为,即使在他成为公众人物之后,女人仍是他的附属物。李对于马尔科姆的阐释的贡献就在于他并不囿于传记的叙述,而是给叙事以一定的历史记忆的框架。电影映片名时一开头是一面全景的美国国旗,接着是洛杉矶警察殴打黑人罗德尼•金的镜头。国旗烧着了,在片名结束时,现出了X字样。在电影3个多小时结束时,映出了马尔科姆的真实的生活镜头,同时传出非洲裔演员奥西•杰维斯的颂词幕外音。接着是小学课堂,特写的学生镜头不断重复说,“我就是马尔科姆•X。”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在南非教室里作了一个简短的发言。最后,非洲裔篮球球星欧文•约翰逊和迈克尔•乔丹,笑星比尔•科斯比和歌手珍妮特•杰克逊一一出现,戴着标有X的棒球帽。这一切片断表明了李对于马尔科姆•X与当代生活联系的看法。罗德尼•金的事件表明人们必须警惕警察暴行、压迫黑人的现象。而结尾显示,马尔科姆•X是永生的,他生活在所有的黑人青年身上。正如杰维斯称颂的,“马尔科姆是我们的人生,我们的活生生的黑人的人生。这就是他对于他的人民的含意,我们称颂他,实质上我们在称颂我们自己。”《马尔科姆•X》重现了斯通在《.肯尼迪》中所展现的悲悼。李重现了当代的现实以作为对马尔科姆•X一生的历史的记忆。当代美国电影艺术神话与梦幻
文章写好了文献综述应该不难啊,其实就相当于你论文的第二章。常用的套路可以分四段写,第一段引言,介绍这个命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之类的,第二段写国外对这个现象有哪些研究,评述其中重要的几个人或几个角度,第三段写国内的研究,这两段一般都按时间由远及近,第四段是一个小结,评述一下前人的研究贡献和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其实也不用一定按照上面的来写,不过要注意一点就是要突出你自己的评述和见解,不要只是简单罗列或引用。
要写自己感兴趣的,有话题可写,人云亦云的东西,给答辩老师印象不好。尽量有创新点和你自己的思考角度
简单抽取重要内容
探析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论文
【论文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性别差异
【论文摘要】语言性别差异现象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及相关的社会现象。
1 引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取得了显著了成绩。一方面,对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更加合理地解释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提高语言研究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它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性别模式,成功地揭示了性别差异与阶层差异之间的关系,丰富了语言变异理论的内涵。具体来讲,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语言性别差异研究,主要探讨的是说话人因性别差异而做出的在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上的选择。而它作为新兴的语言学研究变量,已日渐成为一种社会语言学本体和应用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参数标识[1]。 社会语言学领域对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研究涉及了语音、词汇、句法、语言行为与模式、认知能力及言语选择等多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分析男女语言特征入手,了解不同性别在英语语言习得方面的异同,以及其语言行为与社会分工、价值观念、文化差异和认知模式之间的联系。
2 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阐释
2。1 语言性别差异在英语语音层面的体现
(1)音质差异明显: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男女的发声器官是有差别的。男性的声带比女性的长,厚,且松弛,这样的差异必然导致了男女性别在音质上有所差异。而英语音质所体现出的性别差异,是一种带有社会标记的语言现象。以鼻音前的原因为例,美式英语中鼻化元音多为男性使用,而口音化元音多为女性使用。从文化的视角来解释,鼻化现象有俚俗粗犷的意蕴,而女性的言谈举止应以优雅得体为宜,故不宜使用鼻化元音。
(2)音域男高女低:音高是指发声时声带振动的频率,因此,声音的高低与声带的大小、粗细、长短、松紧有关。由于男性的声带长且厚,所以发音的平均音高要低于女性。一般而言,男子的声音频率在100—150赫兹之间,而女性的声音频率在200—325赫兹之间。但是,男女平均音高的差值到底有多大,却因研究对象和检测手段的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2]。而且由于社会因素、语言氛围和文化底蕴的影响,在实际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女性在讲话时往往会人为地降低调门。但男女性别平均音域的高低确实与其在生理特质上的差异有着自然而然的联系;而语调的变化又与音域的高低有着必然的联系。研究表明,女性在语调上的变化范围比男性更为宽阔,更为经常地使用超高和超低调型,因而使得其音域的变化更富有起伏感。
(3)女性发音相对标准:性别在发音上所造成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在女性的发音形式比男性更为准确。这一现象在不同的语言、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正所谓“女性比男性更有语言天赋”。在英语里,男性喜欢把动词的—ing形式以—in’的次标准形式表现出来,在发音时更喜欢念成[—in]而不是[—i荾,而女性则更多地讲究语言形式上的纯正标准[3]。
2。2 性别差异在英语词汇层面上的体现
(1)女性善于使用色彩词语:语言中关于色彩的基本词汇有:黑、白、红、黄、蓝、绿、灰、棕、橙等。由于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如冷暖感、胀缩感、距离感、重量感、兴奋感等等,因此各种色彩在语言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一般认为,女性对于色彩词汇的习得能力强于男性。1981年,Nowaczyk以约克大学的学生为试验对象,以色彩配对和色彩描述为主要内容,分别作了两次性别与色彩语码选择的关联性试验。在进行20种色彩的配对测试时,女学生能够准确写出71%的色彩名称,而男学生只能写出46%;在对五组相近的色彩进行描述时,63%的女学生能够描述出具体的色彩差异,而男学生只有40%完成这一任务。除此之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女学生使用复杂色彩语码的机率也远远高于男学生。
从审美学的角度来看,女性的色彩识别能力强于男性,是因为他们对美的外在形式的感受比男性深刻。因此,女性对色彩有一种天生的认知优势。而基于这种优势,使得她们不仅拥有比男性更为丰富的色彩词库,还在色彩感知系统、色彩分类以及色彩语义的心理表征方面都强于男性。久而久之,女性就比男性更为频繁地使用色彩语汇,以及更为准确地描述色彩。
(2)女性偏好使用情感词语: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女性在言语活动中喜欢使用诸如语气词、感叹词和夸张词作为情感的表现手段,以使自己的言语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布龙菲尔德认为,诸如oh dear, dear me, gracious, goodness之类的感叹词大都见于女性的言语中。
男性和女性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女性比男性更易于产生情绪波动,也更易于受情绪的感染而影响自己的言语行为。因此,在交谈中,女性对情绪的控制力不如男性,更易于动情,也更易于通过言语表露情感。据统计,女性使用感叹词的频率是男性的两倍。
另一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加强语势,强势词语的高频出现,是女性英语的一个显著特征。科伊认为,女性不仅比男性更为经常地使用诸如so, much, quite这样的词语,更喜欢使用very very, so so这样的重叠词来加强语势,而男子却只会在不含感情色彩的情况下使用强势词。
2。3 性别差异在英语话语层面上的体现
(1)女性言语风格更为婉约:奥斯卡王尔德说过:“妇女是妩媚动人的,她们可能从来不想说什么,但是她们一旦说起来却是足以使人销魂荡魄。”女性言语风格的委婉文雅与其独特的社会心理特征不无关系。长久以来的礼仪习俗将女性的社会印象定位为温柔娴静,言乖意巧,这就使得女性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必须使用文雅规范的语言,否则将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因此,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女性的言语往往都是柔声轻语,彬彬有礼。而一旦有女性的言语像男性一样直言不讳,声大气粗,则必然会受到旁人的轻视与不齿。
另一方面,男女心理发展特征特点对其语言的使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青春期以前,女性的心理年龄比男性要大一至两岁,这就使得女性在理解人际关系以及其社会心理的形成方面要比男性成熟得早。到了青春期以后,男性敢于冒险、坚决果断的性格日渐体现,而女性则日趋温柔纤弱、心思细腻。这些不同的心理特征决定了男女在言语风格方面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尽管这些差异并不是绝对的。 (2)男性言语更为简洁直接:美国社会语言学家鲁宾莱考夫曾说过:女性的话语要比男性的听上去客气得多。一方面,这是由男女的言语风格所决定,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女性在表达方式上不及男性自信。比如,女性在表达观点时总喜欢以“You know”, “I think”, “I guess”或者 “I’m not sure”等开头,而 “Do you think so?”和 “Would you please…?”等形式更是为女性所常用。研究发现,即使某些女性对自己所说的内容相当有自信,她们仍然会表现出不自信或者犹豫的样子。而与之相反地,男性则喜欢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想法,他们不喜欢迟疑和犹豫的表达方式。此外,研究表明,男女在祈使句的使用方式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不同。女性在表达祈使时,喜欢采用复杂句或者问句的方式,而男性则喜欢简洁、不加修饰的句型。比如,同样是要求对方关小收音机的音量,男性一般喜欢用 “Please turn down your radio。”来表达,而女性则会说“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your radio?”或“Will you please turn down your radio?” [4]
3 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成因
社会语言学认为,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无时不刻不在反映着社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性别差异现象源于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社会与文化的因素。长久以来,男女在社会分工上的不同,使男性被看作是家庭的主人和社会的中心,掌握着支配权,在社会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与之相反,女性则处于柔弱、 依赖和从属的地位。而语言性别差异现象则如实地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
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大多数传统文化中,人们期望女性养成温柔、感性和善良的性格,期望男孩成为坚强、冷静和果断的人。而基于这一出发点,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说话方式及言语行为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语言学家认为,男女两性成长在不同的社会语言亚文化背景下,他们从小就要学习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举止和交际方式,这种文化背景则是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4 结语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讨论语言性别差异现象并不是要严格地划分男女语言的界线。事实上,没有哪一种语言特征是完全属于女性所有, 哪一种语言特征是男性所专用的。我们所探讨的是在概率上哪种语言特征男性使用的多, 哪种女性使用的多。我们所讨论的男女的言语差异, 除了反应出男女个性的差异外, 更多地反映了男女的社会角色差异及整个社会对男女的态度与言行标准的不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男女在职业、教育程度及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异会不断地缩小,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现象也将逐渐地减少。
参考文献
[1] Fasold,Ralph。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M]。 Cambridge: Blackwell,1999
[2] Loveday, l。Pitch, politeness and sexual role: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itch correlates of English and Japanese politeness formulae。 Language and Speech, 1981(24):71—87
[3] Fisher, John。 Social influences on the choice of a linguistic variant。 Word, 1958(14):47—57
[4] Lakoff, Robin To lmach。 Language and women’ s place [J] 。 Language in Society, 1973(4)。
中西文化的比较 世界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因此产生不同文化。今日世界文化的类型大体可分为东、西两大类。东方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其次是印度文化;西方文化,以欧美文化为主。彼此异同点甚多,这里仅就主要方面扼要比较: 历史渊源 中华文化历时五千年,渊源一贯,自尧、舜、禹至孔子,始成道统,经久不衰,世所罕见。汉唐以后,虽受外来文化影响,其核心却始终未有所动。 西方文化来源有三:希腊文化(其源于古埃及、巴比伦和爱琴文化)、罗马文化、希伯来文化,其由犹太教而衍变为基督教文化。其后加上意大利文艺复兴,始成西方近代文化。可见其源杂,其变多。 民族性格 中国地理环境及多民族组成同一民族的特点易使中国人产生天人合一思想,崇尚自然,形成内向、中庸性格。 西方人种复杂,变迁多,好与自然争斗,性格外向,个性鲜明。 经济中华文化,是以农业经济为本位的文化。所以主静、轻商,缺乏扩张心理。 西方文化始于地少且贫的希腊,不能靠天吃饭。但面邻大海,便于通商。因此,商业发展较早且快。重商主义影响较大。 伦理道德 中华文化的伦理基础.是父子,扩充到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尤重孝、梯。东方人在称谓上十分讲究,就说明了这一点。 西方人的伦理道德不同,主要有两点:第一,最重视的不是自我修养,而是发挥个性。第二,没有忠孝的伦理观念,少有长幼尊卑分别,视人人平等,重少数服从多数。 政治中国历来崇尚贤人政治,讲王道.或讲王霸道来之,都是人治。对人的要求远多于对法的要求。《论语》中说:“政者,正也。”以为人好,政治便一定会好。 古希腊即有法治传统,中间经过上千年曲折,终于逐步演变成现代法治。 语言文字 中国文字的特点是一字一音、一字一形的方块字。它的缺点是不易掌握,影响教育普及;优点是具有艺术性,由此而发展出汉字独有的书法艺术。并且方块字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统一中有特殊作用,各地方言不同,但都认方块字,便于交流,不似欧洲人使用拼音,语言不同,文字便也不同。 西方人的文字由字母拼成,易读易写,便于普及,有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但难赋于其艺术性. 学术思想 中华文化以儒学为中心,即使有过百家争鸣,但都以“修已治人”之道、”内圣外王”之学为依归。总之是作人的文章。 西方文化重科学,即以物作主要对象,以征服自然为目的。而在人的自我修养上着力不多。 宗教 中国人重视敬天、尊祖,各有所宗。宗教则宗在一点上,或某神,或上帝。所以在中国,宗教不大发达。 艺术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在中国,诗、书、画不分家,追求神和形、天和人等等一切的和谐美。 西方则不然,他们的文化主要源于基督教,主天人相分,追求个性解放。
建议你还是选商务方向的比如:1. On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论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转向 2. Politeness and Its Manifestation in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礼貌及其在商务信函的体现 3. A Pragmatic Study of English Euphemisms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 4. A Comparative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from Pragmatic Perspective 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对比与翻译 5. A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English Business Letter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策略研究 6. A Pragmatic Study on the Vague Language in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研究 7. A Contrast Study of Courtesy Languag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8. A Study of the Cross-cultural Factor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因素研究 9.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rademarks From the Approach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汉商标翻译 10.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Principles and Mechanism of Brand Name Translation试论商标名称的翻译原则与机制 11. A Study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Sino-American Business Negotiation 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研究 12. The Grand Strategy of Politenes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礼貌大同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语言中的体现 13. A Contrast Study on Compliment and Compliment Response in Chinese-American Business Negotiation 中美商务谈判中恭维语及恭维应答对比研究 14A Pragmatic Analysis of Business Language 幽默语言的语用研究 15. EC----CE Comparison of Ambiguity from a Pragmatic Perspective 从语用角度看英汉歧义现象 16. A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o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中国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透视 17. A Study of the Variety of Move Structures in English Business Letters—A Genre Analysis 英语商务信函语步结构的多样性研究 18. Face Considerations in China and the U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ross-Cultural Business 中美面子观差异及其对跨文化商务谈判的影响 19.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从文化视角看英汉习语的差异 20. The Analysis of Fuzziness in Advertising English 广告英语的模糊性探析 21. Metaphor in English Euphemism 隐喻在英语委婉语中的应用 22. Politeness Representat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礼貌与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的表现 23. Politeness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in Business English 商务英语的礼貌原则与策略 其实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无非就是1.文学语言研究 2.教学法的分析 3.外贸商务的研究既然你是商务方向专业,建议你选商务礼仪或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的论文,这些都是商英研究的热点,你可以在中期刊网或知网上收几篇相同题目的硕士论文研习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开始动笔了。祝你写作顺利!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研究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研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摘要:礼貌原则是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然而中西方文化价值、自我观以及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差异的存在,从而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论文关键词:礼貌原则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一条原则——礼貌原则。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深刻理解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及其渊源,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双方增进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概述美国语言学家
Grice(1967)提出了著名的言语交际中的会话合作原则(coopemtivenciple)。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谈话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谈的目标和方向。其内容体现为合作原则的四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英国语言学家IJeech于l983年在Gce的“合作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原则——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信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具体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1.actMa)【im)、慷慨准则(GeneIosh蜘m)、赞扬准则(AppmhtionMa)【im)、谦虚准则(哆Ma】【ill1)、一致准则(A脒IntMa】【irI1)和同情准则(lhyMaD【ilTI)。尽管IJ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各准则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各种文化,但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价值观、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不同文化对各个准则的选取侧重会有所不同。顾日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在Leech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于l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
二、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若将Leech的礼貌原则与顾日国的产生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礼貌准则相比较,我们便会发现二者的共性即是各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都努力变得更加礼貌起来,都渴求自己能够被别人接受。我们在承认礼貌普遍性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其相对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礼貌原则的运用和侧重有所不同。
1.贬己尊人准则与谦虚准则
谦虚准则相当于汉语中贬己尊人准则的一部分,即以贬己来抬别人,指以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为准则。然而汉英礼貌原则由于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跨文化语用研究中,对于同样的礼貌现象会存在不同的解释和反应。在汉语言文化中,贬己尊人准则是核心。在谈到自己或和自己有关的事的时候要“贬”要“谦”,而谈到听者或者和听者有关的事的时候就要“抬”要“尊”。“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但是中国人的“谦虚”与Leech提到的谦虚准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汉语中经常听到“一点薄礼,略表心意,不成敬意”、“粗茶淡饭请海涵”、“鄙人拙见”、“不敢当”等类似的客套话,真正把对自身的贬损夸大到最大程度,以此来表示礼貌。西方社会的人们馈赠礼物时,会直接表达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得到对方喜欢、欣赏的希望,如“IthinkitUbeuset0y0u.”或“Ih0peyou’ulikeit.”出于礼貌,接受者会当场打开礼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之心和感激之情。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受到赞扬后的回应也存在很大差异。当受到称赞时,西方人会欣然接受,说“anky0u”,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符合礼貌准则。中国人受到别人赞扬时,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之词,贬低自己,以示自谦。如“哪里,哪里”、“不敢当”、“我做的还不够好”等。而这种答辞在英美文化中却被看作是虚伪、缺乏自信的表现,使西方人感到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认为对方不讲礼貌。因此如果按汉语思维习惯与西方人交流,则必定会造成交际失败。
2.称呼上的差异
中国人“上下有异,长幼有序”的观念在称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使用称呼语时应考虑听话人的职业职务、年龄、性别、谈话场合以及同谈话人的关系等因素。如“王主任”、“刘老师”、“张经理”、“李医生等。并且人们非常重视用自称和他称来体现礼貌。如他称:贵姓、高见、大作等;自称:鄙人、卑职、拙见等。而英美文化中的称谓模式主要是称谓词Mr./Mrs./Miss./.+姓,如BiUG砒es,姓为Gates,名为BiU应称其为Mr.Gates。汉语文化中所讲究的“长幼尊卑贵贱”之分在家庭内部也有充分体现。在家庭成员中有叔、伯、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辈分的称呼语。若直呼姓名则认为是不礼貌的甚至是冒犯的。在崇尚平等的西方文化中无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更愿意相互直呼其名,同辈的兄弟姐妹也不例外,这体现了朋友式的亲密关系。另外,汉语的称呼中经常出现“老”字,因为“老”是经验和知识的象征。“老司树’、“老爷爷”、“赵老”等称呼体现了对年长者的尊重。这在西方是无礼的,人们无法容忍。西方人害怕“老”,因为这意味着“孤独、痛苦、成为负担”。他们不愿意用“老”这个词,尤其是女性,最不愿意被问到的就是“H0woldarey0u?”
三、中西礼貌差异的渊源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享有不同的文化系统和礼貌用语系统,由于文化障碍所导致的信息误解,使得交际中经常出现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价值差异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长期以来提倡“礼”的精神思想。“礼”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上,这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中国人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更重要的是维系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社会。而西方人注重的是利用语言来表现个体的存在和价值。
2.自我观差异
西方社会崇尚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面子。他们认为尊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是礼貌的,反之,则是不适合的,甚至被认为是粗鲁的。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他人和自我的关系相对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的内核依照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才会变得完整。汉文化人非常重视以及参与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的面子。因此,不断给宴请的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叮嘱生病的朋友添加衣物、按时吃药以表示关心等等在汉语言文化中是礼貌的表现,但在英语文化中却被看作是侵犯个人自主的行为。
3.语言间接程度差异
在交际中人们并非总是在句法或词汇上直截了当地表明说话者的意图,而是让听话者去意会其深层的寓义即“言外之意”(i呷licatlⅡ℃)。语言使用中的这种“拐弯抹角”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现象(indirecⅡess),它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具有共性,但每一种语言又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一般说来,礼貌程度与话语的间接程度成正比,话语越间接,语气就越委婉,给听话人留的余地就越大。正如【eech所说,我们可以保持同一命题的内容,而只须增加这个命题言语行为的间接性,便可以使该命题越来越礼貌。但是我们不能一概以话语表达的间接程度来确定话语的礼貌程度,因为中西方在直率的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英语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人们通常会直接、明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因此交际双方不论在批评、邀请、馈赠或拒绝时,一般都直截了当。他们的语言直接、直率、肯定。汉语言文化是高语境文化,人们往往使用间接的、隐含的语言来沟通。只有明确说话时的情景并借助肢体语言、空间语言以及上下文联系后,接受者才能弄清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观点或意见。当中国人想说“不”而不表示“不”时,或受到赞誉却不直接接受时,西方人迷惑不解。正是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增加了中西方人际交往的困难。
四、结语
礼貌是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性,也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回避的现实。礼貌又具有文化特征,不同文化对礼貌言语行为会采用不同的准则和策略,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由于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中西方礼貌原则及策略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当重视并尊重这些差异,正确使用礼貌原则,掌握礼貌用语,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生活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人, 都会感到不同文化的人说话方式会有很大差别, 其中人文历史论文,语用方面的差别就很大。语用差别的制约因素也很多, 但何自然曾经指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有诸多不同, 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 文化的差异, 可以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和理解上。
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 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准绳, “是对交际行为的规范,是一种为进行得体交际的策略”。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礼貌的理解有所不同, 所遵循的礼貌准则也不一样。从语用角度讲,礼貌现象是语言运用的普遍现象, 礼貌研究是语用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 这里主要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中英文化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 是由讲中英两种语言的人的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的不同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言障碍常常会造成误解或冲突, 主要原因是交际双方受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缺少一个共有的语用前提。例如, 我们汉语中的谦词, 是一些并无实际意义的客套话。当发言结束时,人们常说:“不妥之处, 请大家指正 ”,“欢迎在座诸位批评指正 ”,“抛砖引玉 ”等等。而讲英语的本族人在同样的场合不说这样的话, 也许他们会说一声 “I hope you all enjoy my talk”, 但最常用的结束语还是 “Thank you”。再如人文历史论文,在英国文化中, 男性在公众面前赞誉女性的美貌和服饰被认为是一种礼貌, 被恭维者会欣然接受,但在中国这种恭维被认为是轻佻无理。类似以上的中西文化差异会给讲中英不同语言的人传达错误的信息人文历史论文,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故要做到交际双方的正确、合理的交流, 了解各自的文化背景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三、中英礼貌原则对比
Leech根据英语文化和语言的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原则:
1. 策略准则, 又称得体准则 (Tact maxim)“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
2. 慷慨准则, 又称宽宏准则 (Generosity maxim)“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 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 赞扬准则 (Approbation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 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
4. 谦虚准则 (Modesty maxim)“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 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5. 赞同准则, 又称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 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 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 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顾曰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 在 Leech 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汉语中的礼貌现象, 总结了汉语言文化有关的礼貌准则, 于1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
1. 贬己尊人准则: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 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2. 称呼准则: 指人们出自礼貌, 在互相称呼时仍按“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称呼语的改变意味着人际关系的改变; 而出自礼貌, 人们不同的语言行为和所处的不同环境又会影响称呼语的改变。
3. 文雅准则: 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 文雅准则的重要内容仍然是“先用雅语、禁用秽语; 多用委婉语, 少用直言”。
4. 求同准则: 这与“脸”、“面子”有关, 所谓求同, 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 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
5. 德、言、行准则: 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 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四、礼貌原则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 称呼语之不同
受社会结构、传统伦理及血缘、宗教社会因素的影响, 汉语的称呼系统远比英语国家复杂得多。在中国, 小孩一般不能直呼父母和长辈的名字, 学生不能直呼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直呼上司的名字, 否则就会被认为没有礼貌。中国人不仅喜欢用表示血缘关系的名字去称呼家人和亲属, 还喜欢用这种称谓来称呼非家人和亲属朋友。比如, 称与自己祖辈年龄相仿的男性为爷爷、女性为奶奶; 称与自己父母年龄相仿的男性为叔叔或伯伯、女性为阿姨。这在英语国家是非常少见的。中国人的称呼语体现出尊老的传统习惯。人们一般称呼年老的人为 “老某”, 像 “老王”、“老李”等, 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称呼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为 “某老”或 “某老先生”, 像称周树人为周老先生等。这里的 “老”, 没有丝毫贬义, 只有尊敬或推崇。但如果将此称呼用在英语国家则极不得体, 有冒犯之意。由此看来, 汉语称呼语可以用 “上下长幼尊卑”来概括。在英语国家, 由于其社会格局、文化取向、人际关系与中国截然不同, 所以对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相差甚远, 具体表现在称呼时到底是直呼其名还是使用“头衔 + 姓”的方式。一般来说, 英国人同自己的上司说话也许需要用比较尊敬的语言, 但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称呼, 不论对方年龄多大, 地位多高, 人们更愿意直呼其名, 这充分表示出平等的文化取向。
2. 贬己尊人与平等交往
“贬己尊人”是顾曰国效法Leech所提出的汉语言文化的一条礼貌准则。中国人喜欢贬低自己而抬高对方的身份。这从表面看和Leech的赞誉准则相似, 但在中国文化中, 这条准则对人们的影响却更加深远。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受到别人的夸奖, 我们中国人总会谦虚的说“哪里, 哪里, 您过奖了”。精心为别人挑选好了礼品, 在赠送时还不忘说“没来得急挑选,随便买了一份。”而在西方国家, 人们追求交往中的平等, 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将自己的情感、优点外露, 而不喜欢过分的谦虚, 对别人的夸奖也欣然接受, 并视这种赞誉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西方人的眼中, 中国式的自谦将被认为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因此我们进行涉外交往时要清醒的认识到这种礼貌用语的差异,在西方人面前要大方地接受他们的赞赏, 善于充分的表现自己, 并学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优秀的一面, 而不要随意的贬低自己和过分自谦。
3. 热情关心与个人隐私
汉英民族对隐私的理解存在着差异。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不太注意维护自己的隐私, 也不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在中国文化中, 关心他人, 对别人热情一直被视为是对对方重视和显示诚心的一种表现。例如, 我们在宴请客人时, 要不断给客人加菜以显示热情;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会热情询问对方年龄、收入、婚姻状况; 朋友见了面更是问长问短, 把家里和工作的事情都询问、关心一遍; 在西方, 人们的隐私意识较强。英语民族对 privacy 这个词的含义理解较广, 诸如家庭、财产、婚姻、朋友、经历、收入、年龄、住址、身体状况、独处或单独生活等等。当在英语民族面前谈到有关隐私问题时, 会被人认为你让他人丢面子, 你不懂礼貌。
总之, 礼貌原则是每个群体或社会所广泛使用的文明的手段, 但必须承认, 不同文化对礼貌行为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文化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若对这一点认识不足,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很容易因此而产生误会。总之, 人们只有充分认识了礼貌原则在以上诸多方面的差异, 才能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语用失误, 以达到更自然和谐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Geoffrey N. Leech.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td , 1983.
[2]高一虹.语言文化的差异与超越[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刘润清.关于Leech 的礼貌原则[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刘翔.汉英礼貌用语的比较[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1.
[7]邹永丽.中英礼貌用语之比较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 200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