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与支持,并由此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塑造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新途径—公共关系
[摘 要] 公共关系是企业中一项重要的经营活动,它可以凌驾于生产、销售等企业其他基础活动之上,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交流,以树立企业自身形象,争取更多用户的行为,是以推销本企业自身为宗旨的有序活动。 文章 讨论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应用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公共关系 形象 途径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中国企业的经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经营手段,适应新经济体制的要求,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首要课题。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是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频繁和复杂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只是产品生产工厂,必须按照国家计划生产,不存在任何经营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地运用公共关系理论及其管理手段,是搞好现代企业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人们对公共关系的误解
1.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交际。
这是对公共关系的宗旨和原则还不了解,似乎搞公共关系就是迎来送往,喝酒干杯,拉关系、走后门、甚至看作是搞不正之风。这是对公共关系的完全误解。
2.认为公共关系就是宣传。
公共关系是适应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中加强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公关必须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来进行,宣传却只是一种工作的手段,是社会组织有意识地把某种观念、意识、态度和情绪传播于社会,是一种有意控制社会心理的活动。二者性质上都是一种传播过程,但二者的工作内容不同;宣传的 方法 主要是单向的。而公共关系则强调“双向”的。
3.认为公共关系就是推销。
公共关系在产生之初的确起到过推销产品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公关活动的开展和职能的不断增加,对公共关系已经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公共关系的任务绝非仅仅是协助推销,更不能把公共关系等同于推销。
二、公共关系的内涵、特征和职能
1.公共关系的内涵和特征。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一般是指社会组织与各类公众之间,为取得一定的相互理解、支持而发生的各种信息交流,以树立组织的信誉,塑造组织的形象。其核心是依据信息传播的科学原理,运用恰当的新闻和传播工具,在社会组织的内、外部建立双向信息沟通网络,从而不断改善组织的经营和管理,树立企业形象,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各类公众组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组织的社会公众是指与组织发生联系,并产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组织或群体。公共关系处理的是组织的各种社会关系,它追求的是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
总之,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是如何开展有效公共关系活动的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管理和传播艺术。它是一种职能,是管理职能和传播职能
2.公共关系的职能。公共关系帮助企业建立并维护与社会公共之间的交流、理解、与合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商品质量竞争、技术竞争、价格竞争,而且扩展到企业声誉和形象的竞争。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的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要,而且取决于能否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企业的声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财富,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这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运用公共关系理论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将会收到越来越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代公共关系思想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美国。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世界范围内的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公共关系的理论开始走向成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公共关系已成为基础坚实、前途光明的新兴行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乎所有大型企业或公司都设有专门的公共关系部门。公共关系的职能不再仅是推销企业的产品,它的职能及活动已贯穿于各行各业所有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其职能是收集信息、参与决策、协调沟通、咨询建议、建立信誉等。
三、企业如何建立一个良好形象
曾经有人说:如果可口可乐遍及世界各地的工厂,在一夜之间被大火烧光的话,那么第二天世界各大媒体的头一条新闻就是:各国银行巨头争先恐后向它贷款,因为这个在红色背景上的八个白色字母标记,已经得到了世界的接纳,通过长期有效的公共关系工作,可口可乐为自己树立了“世界第一饮料的”形象,人们绝不会让这样的形象消失。这说明,良好的组织形象,对企业来说是一笔重要的无形资产,它能够为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创造出一种消费信心,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光顾,那么如何树立?
塑造形象形象应坚持以下原则:
1.特色性原则:各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发展目标和特定的公众对象,因此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和规划富有新意、避免雷同的组织形象。
2.长期性原则:组织形象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要经过持久的努力,同时由于企业自身和社会环境都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要适应变化,不断完善、充实、更新组织形象
3.整体性原则:许多企业中,树立形象工作由各部门分散进行,这可能会出现各自为政、相互矛盾的局面。因此,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制定统一的公共关系政策。
4.培养企业公关人员及其员工良好的公关意识。公关意识是 总结 了企业经营、行政管理和多年公关实践 经验 而提出的一整套现代管理的根本要则和哲学思想,对于搞好公共关系有极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公关人员应具备的公关意识包括重视企业形象的意识、双向沟通的意识、重视社会整体效益的意识和真诚合作的意识等。
如何塑造好形象,越来越被企业家们重视。因为我们知道,品牌需要聚敛人气,需要关注度,也需要有一个聚敛人气的专门的技巧和能力的行业,使它得以产生影响力。因此,企业要实施公关策略,与顾客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在传播上首先要让顾客认可这个品牌。其次是喜欢这个品牌,再次是促使其购买这个品牌,最后还要长期的忠诚关系。
四、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企业经营的意义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竞争,竞争的最高层次是品牌形象的竞争。谁拥有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谁就能赢得公众的支持,谁就拥有了市场,并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利润,且能使产品和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塑造品牌形象的意义而言,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
1.品牌形象是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形资产是组织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以知识形态存在的重要经济资源。
2.品牌形象是生存发展的精神资源。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使企业内部的员工产生一种骄傲自豪感。这种感觉可以让员工保持一种士气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这样就会产生激励作用,诱导并刺激着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品牌形象有利于增强销售力,拓展消费新领域。在现代社会中,公众对商品的购买,不仅是对产品功能和价格的选择,同时也是对组织精神、经营管理作风、服务水准的全面选择。
4.品牌形象能够赢得各界的合作与支持。在如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任何的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有自己的合作伙伴,有固定的消费群体,有自己的竞争对手。企业要想发展,就应该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五、中小企业如何利用公关策略
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如今激烈的竞争中,中小企业要想将自己的品牌形象推广出去,并使其长期立足,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公关策略。中国企业更应该利用公关这把利器去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1.占领消费者的大脑―――渗透品牌形象。人的消费行为是由消费意向支配的,消费决策决定消费行为,你要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首先要影响他的消费决策和观念,所以用你的品牌形象占领他的大脑是公共关系的关键。
2.品牌形象大众传播―――宣传品牌形象。如果没有电视、报纸广播这样具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仅靠企业自身的传媒传播信息,其传播效果将可想而知。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极大的影响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同样,会诱导消费行为及方式。
3.倾心公益活动―――提高品牌形象良好的品牌形象不仅可以拉动产品的销售,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者心目中也美化了自己的形象,这就是公益活动的迷人之处。
4.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完善品牌形象。在公共关系的协助下,企业与利益群体之间的良好沟通能提高客户的信任价值、美誉度提升的价值、强化内聚力价值。
总而言之,品牌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的成长与维护都离不开巨大的 广告 与公关宣传,只有这样能使消费者牢记品牌与相关产品,从而维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和品牌自身的资产值。企业要想使自己的产品长期留在消费者心中,就需要加大力度加强公关。只有把公关做好了,塑造了好的品牌形象,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崇梅 辛德强:基于 市场营销 的公共关系解析.商场现代化,2006,4
[2]王 谦:公共关系与企业发展.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6,1
[3]杨新生:关于公共关系基本概的重新认识.平原大学学报,2006,2
[4]张岩松:公共关系案例精选精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7月
论公共关系对企业形象塑造
【摘要】企业在市场的最终目标是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与利润的增长,保证其市场地位的长盛不衰,因而企业的质量、服务、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备显突出。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外在的商品展示企业的形象。企业的经营者不但要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理性认识企业形象的重要性,而且在实践中的管理范畴中更应纳入企业形象的策划。一旦管理好企业形象,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合作伙伴的信任、顾客的忠诚自然而然追随而来。公关部作为企业不可以缺少的重要部门之一,应该发挥它的管理职能,其重要性正是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实施战略管理。
【关键词】公关 企业形象
大多数不了解企业公关工作的人,对公关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公关就是请客、吃饭、喝酒、聊天,、拉关系。这样的对于公关的理解不得不说已经完全片面化和庸俗化。实际上,作为企业的“外交”运作部门,公关关系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公共关系的重视也有利于企业形象的塑造。
一、企业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与支持,并由此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处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工商企业或个人有意识地、自觉地采取 措施 去改善和维持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作为公共关系主体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是:评估社会公众的态度,确认与公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组织的政策与程序,拟定并执行各种行动方案,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与接受。
(1)公共关系的结构。
公共关系的结构是由组织、公众、传播三要素构成的。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社会公众,联结主体与客体的中间环节是信息传播。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公共关系的基本范畴,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实际操作都是围绕着这三者的关系层层展开的。
(2)公共关系的内容。
企业公共关系包括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是企业与内部相关人员之间通过双向信息交流,达到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活动,主要包括员工关系和股东关系,员工关系中又有领导与下属关系、员工与员工关系,股东关系中又有股东与股东关系和股东与经营者关系。其工作目的在于加强企业内部团结,提高企业素质,为企业开展对外公共关系提供良好的基础。对外,是企业与外部相关公众之间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达到相互理解与支持的一种活动。其目的是建立企业信誉,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协调彼此间利害关系,消除可能出现的冲突和矛盾,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适宜环境。企业公共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3)公共关系的目标。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企业广结良缘,在社会公众中创造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一个企业的形象和声誉是其无形的财富,也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是企业富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公关的目的之所在。企业以公共关系为促销手段,是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方式和途径,让社会公众熟悉企业的发展战略、 企业 文化 和经营宗旨,了解企业的产品种类、规格以及服务方式和内容等有关情况,使企业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较好的形象,促进产品服务销售的顺利进行。
(4)公共关系的采用手段。
公共关系采用的传播手段具有多样性,既可以通过新闻、宣传等传播媒介间接传播,也可以通过 人际交往 形式直接传播。而商业广告的传播手段则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五大新闻媒体为主。公共关系传播,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手段。离开了传播,公众无从了解组织,组织也无从了解公众。如果我们把社会组织看作公共关系工作的主体,把公众看作公共关系工作的客体,传播就是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组织与公众的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传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误解,也往往是由于信息不畅造成的。因此,一个社会组织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符合公众利益的政策和措施,还要充分利用传播手段开展公关活动,赢得公众的好感和舆论的支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公共关系对企业形象的塑造
(一)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二者关系
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策略都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产生的,而企业形象又是在公共关系、广告等传播业发展到一定基础上形成的。公共关系建立企业形象是为了赢得公众的好感,公共关系注重公众评价的好坏;企业形象建立企业形象是为公众易于识别,企业形象注重企业间的差异性。企业形象的内容就是公共关系所要树立和传播企业形象的具体内容。由此可见,企业形象策略是研究如何设计企业形象,而公共关系还要研究如何把企业形象传播出去。因此,企业在进行形象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企业本身的特点,而且还要考虑企业公共关系手段和公共关系对象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建立起企业形象,否则只是华而不实的无效工作。
(二)公共关系对企业形象的塑造
公关关系对企业良好形象塑造,从以下方面体现:
(1)协调与职工关系。
让职工满意,是塑造企业形象、提高竞争力的起点和前提。因为职工是构成部门的“细胞”,部门的各项目标只有通过他们的分工协作,各尽其责才能付诸实现;部门是构成组织的基本单位,是介于企事业与员工个人之间的社会群体,部门成员互相影响互相依存,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行为规范和工作目标;领导者是企业最高指挥层,在内部公关系中处于独特地位,在树立企业内部形象的过程中,领导者的协调、促进作用不可替代。领导者应把员工关系放在内部公共关系工作的首要位置要协调好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作为领导者首先要处理好人的问题,即单位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竞争关系和信息关系。部门的领导者有责任通过各种内部公共关系活动,积协调内部职工关系,使广大职工形成和获得方向感、成就感、信任感、舒适感。
(2)协调与消费者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拥有良好的形象与它的经营成功有着更密切的联系。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就看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如何。因为市场法则就是“顾客就是上帝”,让顾客满意,是塑造企业形象,使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顾客,即消费者,是企业公共关系的重要公众。顾客是企业服务的对象,赢得顾客对产品的满意,是企生存、发展的前提。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既互相依存又有矛盾。企业开展“全员公关”,让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形象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员工头脑,并内化为指导行动的理念。企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它的生命也就终止了。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之所以越发重要,正是因为他是消费者和企业交流的 渠道 ,是企业和企业沟通的桥梁,还是企业走向国际的平台。
(3)协调社区关系。
从公共关系来讲,社区是企业“根”之所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根据地”:这就决定了企业与社区交互的利害关系:企业得益于社区,社区的发展又得益于企业。如河南省宝丰酒厂,近几年为市政和山区建设的投资达20万元以上。一个社区的主要成员不外以下四类:普通居民;地方政府机构;工商企业;各类社团组织。搞好社区的关键是要采取“芳邻”政策,无论是数十人的小厂,还是大、中型企业,都是社区的普通‘公民’,都应当做“好公民”和“好邻居”。改善社区关系最好的力、法是与社区打成一片,即以“服务社区”身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资助社区发展,参与其他有价值的社区事务,采取“门户开放”政策,有目的地同左邻右舍开展各种联谊活动,以增进了解,融治感情。
(4)协调政府关系。
注意企业在政府心目中的形象,建立与政府的良好关系。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掌机关,企业在政府的宏观管辖之下,与政府的各有关职能部门有着各种形式的联系。政府对于企业的评判和社会公众一样,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因此,协调好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公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常常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企业可以与政府人员广为联系,经常与政府部门沟通信息,在政府各部门中,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扩大企业在政府部门中的影响。
(5)协调竞争对手关系。
善待竞争对手,文明竞争提高企业美誉度,是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客观需要。从公共关系看企业竞争,尊重对手,善待对手,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也是企业塑造良好形象的客观需要。将对手视为冤家对头,采取欺诈、诋毁等手段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有悖于商业道德。同行间恶性竞争,结果只能是自毁声誉、两败俱伤。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已屡见不鲜,甚至出现在一些声誉较高的企业当中。这无疑会影响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损害企业形象。对于竞争对手,伊利做到了不卑不亢,既不打压,也不跟随,而是扛起“有我中国强”的大旗,尽现大家风范。对外的公共关系无懈可击,既不得罪竞争对手,又保持一种良性竞争的状态,共同发展壮大,共同辉煌。
此外,企业还必须协调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新闻媒体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工具,它是企业与社会公众联系的主要渠道,也是企业最敏感、最重要的信息窗口。一般而论,为新闻媒体所熟悉的企业,或者说与媒体的亲密程度较高的企业,从传播工具中往往反映出对企业有利的一面,往往带有较大应,对企业不利的一面,往往淡化处理。因此,必须在公关关系中注意协调媒体关系。
三、企业不同发展期的公共关系重点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信息传播和双向沟通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公共关系工作人员要学会不同的传播手段,针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实际和特点,做好传播沟通工作,使企业形象的塑造日臻完美。
(1)创业初期。
在企业初创时期,应及时地让各界公众了解企业,使公众在开始就能对企业有个良好的印象。而最初形象的建立,往往关系到企业今后的发展。
(2)发展时期。
在企业顺利发展时期 (例如当企业发展得快而它的声誉一时跟不上它的规模时;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时;当企业乔迁或改组时;当企业有新设施时,如企业推出新产品或新厂房落成,或添置新式机器等)这时候的公共关系工作的传播沟通应当致力于保持和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巩固既有的成就,并且又再接再厉进一步扩大本企业的影响。
(3)危机时期。
在企业遇到风险的时候。这个企业的领导和公共关系人员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灰心丧气,要抓准适当时机,采取灵活机动的宣传策略,使企业产品迅速为公众接受,从而渡过风险,转危为安。在企业形象受到损害和破坏的时候。企业决策者和公共关系人员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了解其原因,首先检讨本企业,如确因内部原因,则应有错必纠,整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态度,并把采取的措施告诉公众,求得公众的谅解,重振声誉,塑造新的企业形象。例如广州万宝电冰箱厂当忽视产品质量的错误决策被报纸披露,企业形象、产品形象都受到严重损害后,一方面狠抓产品质量的改进,另一方面积极进行传播沟通,将本企业的整顿情况迅速地反馈给社会公众,并邀请北京各大新闻机构的记者来厂参观,考察质量改进的情况,这些消息报道后,使万宝电冰箱厂的声誉有所回升,企业形象又重新在公众中树立起来。
四、企业如何开展有效的公共关系
首先,在公关人员配备上,除选配一定数量并具有良好素质的专职人才外,还应重视在各职能部门选拔、培养一批兼职公关人员,以备企业在开展大型公关活动时抽调出来配合公共关系部门开展工作。
(1)重视企业的内部公共关系。
企业内部公共关系是企业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公共关系目标的实现和企业良好形象的魏造,是企业公共关系的基础,也是实现企业良好外部公共关系的前提和保证。开展内部公共关系依赖于有效的内部信息交流,即通过民主管理、文体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等形式,努力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使企业内部精诚团结、协调一致。企业良好的内部公共关系是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基础。为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应注重处理好与企业内部公众关系,要重视企业价值观念的培养,创造最佳的人事环境,培养内部公众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融洽的“家庭气氛”,为外部公共关系工作提供保证。
(2)重视企业外部公共关系。
企业外部公共关系是企业与其外部公众之间通过有效信息沟通,达到相互理解与支持的一种活动,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活动。企业外部公共关系的重要工作内容在于同企业外部公众建立经常性联系,并加强双向信息交流。一方面,企业应尽量快速、准确地收集来自外部公众的信息;另一方面,应及时、准确、有效地将企业有关信息传达至相关公众,使外部公众的决策与活动为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方便,并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符合相关公众利益和要求。为此,通常要做好新闻宣传、公共关系广告、社会公益赞助等工作,并且要注意把握住开展外部公共关系的各个时机,包括企业开张或更名、企业转产或开拓新业务、企业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知名度信誉度不高、出现差错或被公众误解等时机,广泛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这是实现企业公共关系目标的一项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王彤,管益雯.公共关系与企业发展[J].经营与管理,2013.
[2]于保月.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金融家,2009.
[3]陈晓山,李炳头.张金水.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J].经营之道,2002.
[4]陈兰. 加强内部公共关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J].现代管理,2007.
[5]何玲玲.企业公共关系状况的研究――以伊利公司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
[6]贾永生.论企业形象的塑造与公共关系[J].物流科技,2003.
[7]靳璐.浅析企业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性[J].经济论丛,2010.
猜你喜欢:
1.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
2. 塑造企业形象研究论文
3. 有关提升企业形象论文
4. 浅谈公共关系相关论文
5. 关于企业形象的论文
6. 浅谈公共关系论文
HQ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论文
【题目】物业公司员工关系管理困境研析
【第一章】物业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方案构建绪论
【第二章】国内外关于员工关系管理理论基础
【 】HQ公司基本情况与人力资源概况
【】HQ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第四章】HQ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
【第五章】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
【结论/参考文献】物业公司员工关系强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HQ 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
笔者在借鉴国内大型物业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经验,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根据 HQ 物业公司目前的实际,对 HQ 公司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公司的战略为导向,遵循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和满足心理需求的合法性为原则,以改善公司的员工关系为目标,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规划,设计符合公司实情的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旨在形成一个促管理于升华,员工与企业共发展的有效机制。
1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的设计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的原则
HQ 公司在构建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体系时,应该结合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公司以及社会大环境的现时特征,全面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劣势,以下原则为准绳:
(1)战略导向原则。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进行员工关系优化管理的基础,HQ公司在设计员工关系管理方案时,应将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为主导因素,从而使设计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利于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目前,HQ 公司采取的是品牌战略,提升业务服务品质,走高端物业管理路线,以尽快实现公司转型升级,提升创新赢利能力。目标的实现需要以良好的管理为基础,因此,优化公司的员工关系管理有利于促进公司效益的提升,促进公司品牌战略的实现。
(2)合法性原则。员工通过工作获取相应的报酬和福利,以劳动合同等的形式表现,HQ 物业公司一线员工占比大,由于学历水平低,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公司应在自觉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员工保障合法利益的劳动关系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员工关系的经济性、法律性、社会性的融合统一。
(3)满足员工心理需求的原则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动机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而在一个公司中,不同层级的员工有不同的主导需求。
劳动力密集型的 HQ 公司员工,需要层次并不高,对组织的依赖性较低,更多的是关注生理和安全需要,因此,员工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在工作中获得归属感和尊严。因此公司应当慎重对待员工的需求,对不同的员工采取适当的、有所偏重的激励措施,提升员工的满意度、维护和谐的员工关系。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的目标
为了能顺利实现公司提升服务品质,走高端物业服务的目标,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必须建立在公司现状,有利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协助公司实现以下管理目标。
(1)提升员工凝聚力和幸福感
和谐的员工关系,有利于营造互帮互助、协调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从而增强团队的向心力、战斗力,HQ 公司通过一系列企业文化的建设,将个性各异,能力不同的员工凝聚成一个员工目标和企业整体目标相一致的团结整体,同时通过定期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的满意度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改进完善,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
(2)完善企业文化机制
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感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组织的角色认同,进而影响对组织的认同。企业历史、愿景、使命对员工的渗透都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尽管 HQ 公司已有部分利于企业文化宣传的活动,但并没有将企业文化系统化,希望通过改进员工关系管理完善企业文化机制。
(3)提升组织绩效
HQ 公司员工对于公司的活动参与意愿较强,但实际机会并不多,通过参与公司管理,为公司发展献言建策,有助于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从而达到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优势的目的。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思路
员工关系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工程,除了全员参与,更需要清晰的思路加以引导。通过前面对 HQ 公司现状的调查统计和分析,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必须条理清晰,才能收到实效。
(1)以系统思维推动方案
从系统思维的立场考虑,以某个点为突破口的方式切入。具体地说,HQ 物业公司的员工总体素质低,管理水平不高,如果一下子全方位地去推动管理提升,则极有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营运,从而削减方案的落实效果;但若只注重个别,则像蜻蜓点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则会遭遇员工的不信任和抵触,从而难收实效。所以,要以系统化的思维来设计和实施方案,确保优化方案的体系性和整体性。同时采取点状推进的方式,以点到面,保证局面的实施效果,通过点面体的有机结合,形成“以体系化为树干,系统思维为树枝,突破点为树叶”的局面,确保企业大树枝繁茂盛。
(2)凭良性循环保障公司进步
设计任何方案都须将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考虑进去,然而环境是会改变的,人为的判断主观因素太多,往往会使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新问题,这时就需对方案加以调整,以找到新的平衡点。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用 PDCA 循环,来确保方案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具体来讲,HQ 公司在制定优化方案以及实施该方案的过程中经过各层次的沟通,共同制定方案和实施计划,整个过程中不断检查,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并对取得的效果和不足进行总结分析并反馈给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而修订完善计划,进入新一轮循环。通过如此反复的循环,执行方案不断完善,效果也愈加明显,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如图 1 所示。
2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体系
构建员工沟通管理体系
沟通是为了既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团体之间传递,以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一种双向性,以及双方共同的交流。现代企业的管理就是沟通管理,有资料表明企业的 70%的问题都与沟通不畅有关,无论是决策失误、工作效率低下等都是沟通不力造成的。沟通在促进企业更好地实现目标过程中,起到很关健的作用。一般来说,员工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多,信息沟通渠道畅通的企业,员工关系都是呈现良性循环和优质发展的。HQ 公司目前虽然已经制定月度评比、层级会议等制度,这些虽能在某种程度上利于沟通,但距离良性的沟通仍有差距。而沟通渠道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正式的沟通渠道是遵循权利系统的由上而下的垂直型结构,如员工手册、各种会议等,非正式的沟通渠道是可以随意地向各种方向运动,不受等级权利的制约,常被人民称为“小道消息”.HQ 公司健全沟通渠道,主要是发挥正式沟通的优势,把会议、文件、通告等规范起来,不仅要畅通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还应将自下而上的渠道畅通起来,同时,公司管理层转变作风,与员工交朋友,发挥非正式沟通的积极作用。将正式与非正式沟通这两种渠道结合起来,保证企业信息畅通无阻。
首先要完善总经理电子邮箱,由于受公司监管制度及部分人为因素的制约,此前所设立的总经理意见箱形于虚设,员工写给总经理的信很难收到回复,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公司员工可以直接发电子邮件到总经理信箱,直接向总经理反映情况,总经理审阅批示后,直接转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员工提出的问题开展调查和解决,并将问题的调查内容和解决结果反馈给总经理和员工。使来信必有结果,必有反馈,这一途径为员工与高层管理者的沟通搭建了一个桥梁,对员工权益的保障及管理层的相互监督尤其重要。
第二用好网络沟通方式。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尽管 HQ 公司早在 2007 年已建立公司的网站,但在员工沟通效果上并不令人满意,一方面是由于员工知识水平低,网络不普及,其次公司并没有及时发布官方信息,宣传公司所做工作方面也没有及时更新,因此,公司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重新设计运营公司局域网,重大消息及时公布,建立员工论坛,为员工沟通提供平台,二是借助 QQ 群、微信群等新兴沟通方式,增加司务公开程度,提高员工参与程度,为网络问政提供条件,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另外,定期开展专题讨论,从员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参考他们的建议,解决困难,做到真正的排忧解难。
第三建立层级会议沟通例会制度,定于每月的最后一周作为项目的常规会议时间,不一定规定每个员工参加,可以采取主动报名与轮流参会,或者派代表的形式。要求每个项目负责人除了必须向参会人员宣讲公司例会的精神,本月本部门的工作总结,以及下个月的目标外,在会议上,每个员工都可以对自己一个月内工作表现的简单陈述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看法。而在下一个月月初,项目负责人跟几个项目代表参加公司的项目月度例会制度,有问题及时在会议上分享,采用集体协商的方式来化解矛盾,这有助于解决员工的心结。同时通过项目间的月度例会制度,借鉴其他项目部的管理经验,扬长避短,为改善员工关系管理提供参考。而作为基层管理者,在部门工作例会上通报近期项目的运行状况,鼓励员工献计献策,对建议采纳者进行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四落实季度绩效考核后的反馈谈话制度,目前由于 HQ 公司人力部门资源有限,公司对基层管理者每个季度都会依椐绩效考评体系进行评比考核,员工根据自己的得分来得知考核结果,但是由于沟通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员工有时候虽然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但因为上层管理者不重视沟通反馈的重要性,从而已发现的问题得不到更好的解决,更就无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改善与提高,从而导致只考核没提高的局面。因此,中层管理者需要定期就基层管理者的考核结果展开面谈,帮助分析其在员工关系管理中或工作中所面临的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这对于促进员工和管理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又能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使其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善,从而绩效考核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流于形式,收不到实效。
第五是设立员工工作岗位等变动沟通制度。不同时期、不同的工作岗位,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不一样,在员工试用期内、转正的工作内容变动时,工作岗位调整时等进行不一样的沟通,如对于试用期的员工,沟通的目的是使其尽快熟悉公司,此时的沟通应该由人力部门和新员工的上级领导进行。而当员工工作岗位调整时,更应通过公示或者发文的形式,至少让本项目的员工了解,以免工作引起冲突,以及相应福利的改变,譬如,员工由保洁部转到行政部做行政工作,其工作待遇是相应要变化的,此时其上级领导就要及时通知公司的相关部门,将员工的工作关系进行转变,同时实现相应的工资福利。
第六是加强新项目员工之间的沟通。对于公司新接的项目,公司总部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让员工了解目前的工作动态,由于新项目的基层员工大部分是由前一个物业公司转承过来,他们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度更低,在心理上更有排斥感,所以基层管理员要作好员工的心理安抚和物质补偿工作,让员工真正能体会到公司的关怀,真正能与公司同患难,共进步。
最后是开展员工离职面谈。由于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公司的离职率,HQ 公司对于员工离职并不重视,当员工工作不顺心时,就会找理由提出辞职申请,而辞职理由往往仅写“回老家有事,身体不适”等个人因素,而根本不提及其真实想离职的原因是工作不顺心。更有甚者因为与公司管理层发生矛盾睹气辞职。此时公司人力部门和基层管理者就要开展辞职面谈。所谓“人之将走,其言也善”在开展辞职面谈时,要秉着以人为本,善待离职员工的原则,不要因为员工离职就对其恶言相向。即便是被劝离的员工都应该以真诚的态度去挖掘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并向其征求对公司的意见和看法,便于公司在后续工作中改善。当然也可以适度地给予一些意见建议,化解员工对公司的消极和抵触情绪,让员工轻松地离开。离职员工认同了公司的管理模式,即使离职了也会肯定公司,于是他们会在自已的“老乡圈”里传播一些对公司形象良好的言语,或者介绍朋友来应聘公司,这无疑对于公司招聘,是一利无形的宣传财富。
对于那些确实因为家庭条件或各种突发因素而离职的员工,经过谈话,了解员工的难处,鼓励并尽可能地帮助员工渡过眼前的难关,同时向他表示,公司任何时候都欢迎他回来为公司效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对公司的认可度,同时有助于公司的.形象,展现公司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沟通不仅是正确决策的前提,也是建立企业良好关系的关健所在。只有在有效沟通的前提下,领导者才能掌握企业的全局,做出对的决策。所以 HQ 物业公司要加强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了解,协调企业的工作关系,健全和完善企业沟通体系。
拓宽员工参与管理体系
参与管理是让员工与公司管理层站在同一高度来参与组织决策和各级管理过程的行为。针对 HQ 公司的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较少,意愿不强,参与效果差这些参与现状,为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HQ 公司应加强员工参与管理,公司可以从创造环境、落实措施,保障制度等维度出发,构建员工参与管理体系,增强公司实践管理的效率。
首先,公司应创造员工参与管理的环境,营造员工积极献计献策的氛围。对于一个物业服务项目而言,公司在制定服务内容和评价标准时,应多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该邀请老员工参与其中,所谓集思广义,很多时候,思维的局限性制约着管理层的智慧,而员工处在公司的最底层,他们的信息量是离市场最近的。因此,公司应该阶段性地开展员工代表大会,员工代表大会可以在公司去争取服务项目之前,也可以是中标之后,整个过程中都应该重视员工的参与管理。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HQ 公司若正视员工的参与管理,能积极采纳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中的亮点,这无形中提高了员工对于公司的责任心,会站在公司的立场,去思考,去创新,从而带动其他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工作,这不仅在员工积极性方面得到加强,员工的忠诚度自然会提高,离职率自然下降。此外,对不具备相关知识的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如管理层应提供人际技能及学习管理知识的培训,为员工参与管理提供相关的知识技能。其次是建立参与奖励制度,既有物质奖励又有精神奖励,确保员工能持续地参与管理。对于建立的参与管理奖励机制,一方面要确定成本压力下企业愿提供多大的奖励,另一方面确定员工具体更需要何种奖励,然后两方面平衡之后制定一个具有激励作用的奖励机制。譬如在物质方面,企业可以提供加薪、奖金等物质激励,在精神上,领导的表扬和重视,授予荣誉称号都会激励员工。
其次采用多样化的参与方式。目前我国常见的员工参与方式有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合理化建议制度等,考虑到 HQ 公司对于参与方式的了解程度以及参与意愿等特点,应采取高效多样的参与方式。一是通过目标管理、团体小组和研讨会等方式,让员工提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机会和创新思想。二是通过满意度调查和民主评议会等方式,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遇到的问题直接表达,同时可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表达员工共同的诉求,让企业帮助员工解决共同面对的困难。当然,合理化建议制度、工会也是有效的参与管理形式。借助各种参与途径,让各阶层的员工参与进来,大大增强企业的团结性和责任心,使员工关系更和谐。
第三注重参与效果的评价。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企业对待员工的态度。目前 HQ 公司并没有重视员工参与,注重形式多于内涵,所以收效并不明显,同时这也影响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企业不仅要跟踪好员工参与的实施进度,定期将结果反馈给参与者,从而不断改进和提升参与过程。同时,对于成功的参与案例,应作为参与管理的榜样进行宣传,搜集实践参与的内容,建立科学的资料库。相反,如果员工参与取得的效果不佳,也不能断然否定员工参与的有效性,更应该全面分析,找出问题,不断完善参与机制。
优化人性化员工关怀体系
满足人的需求是每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都需面对的重要问题,是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关健点。目前对于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实行制度化管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HQ 物业公司应推行人性化管理,而人性化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管理层要重视员工的需求,以人为中心,推行人性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HQ 公司的员工主要以青中年为主,他们大多已婚,且背景离乡,文化素质低,社会地位较低,员工自卑心强;基层管理员任务重、管理水平不高等现象严重。通过分析问卷调查可以得出,公司应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践人性化管理。
(1)改变观念,建立为员工服务体系。所谓“业主就是上帝”这已经是 HQ 公司上下一致认同的共识,但随着公司在员工关系管理问题的凸现,公司也渐渐认识到“员工也是上帝”,而美国 Brose 公司的员工认为在这两个上帝中,员工是第一,业主第二,只有员工满意度高,工作才能有积极展开。所以管理层一定要转变观念,建立内部服务体系,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公司领导要树立服务意识,认识到制度权利是为了更好服务员工而建立的,主动为员工提供内部支持和指导,及时解决员工提出的合理问题。其次,员工要转变思想,把企业当成家,同事间相互理解和协助,做好自己本份的工作,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榜样,建立一个合理可行的标准和流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指企业在长期运营过程中逐步产生并得以持续发展的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目的是调动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更好地为企业发展的经营哲学。HQ 公司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企业发展为了员工、依靠员工,企业的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的理念,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首先,加大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宣传力度,同时注重在基层宣传。通过海报、培训、观影等方式宣传企业愿景、战略,使企业理念深入人心,同时鼓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谋划策,实现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3)采用薪酬多样制,建立员工满意的薪酬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员工的收入上,若要员工满意,不仅收入要不断提高,且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HQ 公司在提高创收能力的基础上,也要根据公司的运行状况,制订并公开员工每年收入的增长目标,让员工心中有数,看到希望。其次制定科学透明的薪酬体系,确保内部公平。最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要靠企业的员工,尤其是技术型骨干员工,而在人民固有的思维中,只有“做官”才是提升收入和地位的途径。而一个企业,管理者始终只是少数,多数员工仍然是操作层面的。而基层员工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技能,直接影响客户对物业项目的评价,但若企业实行“宽带薪酬”等多样性薪酬制度,这对于那些不擅长管理而专业能力强的员工同样可以带来职业的发展,且可以获得跟上级领导相似的薪酬收入,同时对于企业有效保留这部分熟练掌握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维护企业人员的稳定性。
目前,虽然 HQ 公司在员工培训方面取得一定效果,对员工的关心程度较高,人性化管理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公司对于员工身心健康和职业规划这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公司要关爱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首先是工作和生活方面。公司改善人员的办公条件,用自动化设备代替手动操作,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注意工作时的安全防护,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每年的 8 月设为员工关系活动月,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文娱活动,拉近员工与员工间的距离。由于中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临近,大量民工返乡,HQ 公司的保安跟保洁这两个岗位就面临着辞工潮,2015 年春节前期,公司同样面临着大批员工递交辞呈,公司中层管理层在跟各个有离职意愿的员工谈心挽留外,在经费紧张,条件艰苦的环境下,由基层管理者轮流做饭,让全体留下的员工在举家团员的时候能感受到公司的人文关怀,不仅活跃了春节气氛,同样温暖了员工的心。同时每年初一由公司的高层领导为坚持值班的同志送上节日慰问感谢他们对公司工作的支持。
最后是员工职业规划方面。管理学中的“总裁定理”是指企业最高决策者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上限,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需要学习,同样的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可以通过参加自学、夜大、或者考取 MBA 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高校资源来进行系统地学习,同时公司可以设立相关的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升个人学历,考取有助于公司业务开展的职业资格等。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大专生、本科生,要以注重其职业规划,提供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为主,管理上不能太严格以免其产生逆反心理。
而对于低学历的基层员工,则需稍严格一些,注重其物质需求。但无论如何,管理者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看作是企业最大的资源,意识到人力资源不光是产生成本,更能够创造出更多价值。要把人力资源的管理用于如何管理人才,如何挖掘人的潜力上来,同时要关心员工,重视员工关系的管理,加强有效沟通,重视员工的智慧与建议,加强员工的参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与归属感。同时关注不同形式员工工作内容大不相同的问题,切实将公司员工一视同仁,不因其为正式员工而可以少干活,干轻活,将员工平等对待,享有平等的权利。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保证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制度化管理是一种体现规则的刚性管理,是保证企业有序运行。因此为了企业的长远良性发展,HQ 公司应坚持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刚柔兼并。
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留住骨干型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能否在企业中得到足够的培训来保持自身的不断成长与完善,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是不少员工选择企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培训不但是保持持续竞争的需要,也是招揽人才、保证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物业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和创利能力低的行业,每年的培训费也十分有限,因此,物业行业更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行业培训机制。
目前,HQ 公司虽然也建立了员工培训制度,但主要是针对技能型员工如维修工、电工,而对于新晋升的员工仅开展简单的岗前培训、由老员工带领其熟悉公司运行流程后,再由员工自已慢慢摸索,造成员工入职后遇到问题感到孤立。从而无法真正融入团队。因此,公司应建立有特色的全员培训体制,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认知观。
首先,针对新员工,采取分组培训模式。在员工入职的当天,可以由业务熟练的同事为其开展熟悉工作环境和服务项目、一站式引领办理各项手续。这能让员工入职后首先享受一站式服务,帮助员工融入企业。而在一个月内,当员工初步熟悉工作的业务流程时,可以由公司的行政人事部门为其开展公司制度、服务理念等知识的培训,这对引导员工价值导向、坚定员工留在企业的信念有指导性作用。之后当员工正式上岗后,可由公司的业务骨干为近期入职的新员工进行实际业务项目的培训,这种培训以班级为单位,让新员工在班级培训中真正融入这个集体,结合新的同事。一方面能使其在遇到困难时有人可寻,避免刚入职产生孤立感,另一方面能增强老员工的使命感。而且由于授课人为自己公司内部员工,这有利于降低培训成本。
其次培训内容不再局限于面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由传授知识向传递知识转变,一般物业公司开展的培训都是以内训为主,一线员工需要的是技能,但这些员工普遍文化程度低,若采取课堂讲授模式,员工未必能接受和理解,从而限制培训效果,而如果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模式,譬如要提高员工的消防技能,训练员工如何使用消防灭火器和消防系统,可由公司业务骨干进行实地灭火演练等实操模式,这样既形象易于理解,也不至于使培训成为听的时候很热闹,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少。
最后,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公司在行业的影响力转变对从业者的偏见。HQ物业公司作为全国百强物业企业之一,在广州地区具有很强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物业从业人员对于自己作为服务行业的一员,是有一定的自卑感,且在实际工作中也都或多或少受到过来自客户的“不公正待遇”甚至是委屈。因此公司在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和感知上,都可以充分利用公司的品牌和影响力逐步转变社会大众对服务行业从业者的认知,克服“低人一等”的心态,树立“谦逊但不谦卑”的职业观。
离职的原因很简单,公司说业务调整,要精简掉我所在的职位,并把我从原来的管理岗位-主编岗调到为普通职员,绩效考核也由原来的固定薪酬变为底薪+绩效的形式,我对这种调整不是很满意,同时也想换一个工作环境,在考虑了半个月后向公司提出了离职。离职之后,我对职场生活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打算写下来分享给大家。今天先分享第一个话题:我们与公司到底是什么关系?1.契约关系,干活拿钱。我们入职的时候都会与公司签订合同,合同规定了公司、员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说白了,就是规定了公司让你来干活、干哪些活儿、给你多少钱,同时,也规定了你对公司的要求,每天工作多长时间、公司要提供哪些福利,员工不能工作了该怎么办。这一行又一行的条文,正是双方签订契约的体现,也划清了双方的界限。那为什么我会先讲这一点呢?这是因为现在的职场上,经常使用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模糊这场界限,比如说“公司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是家人” “员工都是老板兄弟”等等,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工作氛围对于一家公司来说确是是加分项,但员工切不要用“感情关系”来对待公司里的每一件事。比如加班打车可以报销费用,你觉得公司也不容易就选择不报了,暗地里还对自己为公司考虑感到骄傲;又比如自己偷偷立志要为公司付出,每天来的很早,走的很晚,自己很感动,但老板并不知道。这些情况我们都是在感情用事、自我感动,被公司的感情文化绑架了。如果真要较真,这些事情在契约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我们要真确看待自己与公司的关系,不要用感情模糊了契约的界限。
HQ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论文
【题目】物业公司员工关系管理困境研析
【第一章】物业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方案构建绪论
【第二章】国内外关于员工关系管理理论基础
【 】HQ公司基本情况与人力资源概况
【】HQ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第四章】HQ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
【第五章】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
【结论/参考文献】物业公司员工关系强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HQ 公司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
笔者在借鉴国内大型物业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经验,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根据 HQ 物业公司目前的实际,对 HQ 公司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公司的战略为导向,遵循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和满足心理需求的合法性为原则,以改善公司的员工关系为目标,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规划,设计符合公司实情的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旨在形成一个促管理于升华,员工与企业共发展的有效机制。
1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的设计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的原则
HQ 公司在构建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方案体系时,应该结合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公司以及社会大环境的现时特征,全面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劣势,以下原则为准绳:
(1)战略导向原则。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进行员工关系优化管理的基础,HQ公司在设计员工关系管理方案时,应将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为主导因素,从而使设计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利于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目前,HQ 公司采取的是品牌战略,提升业务服务品质,走高端物业管理路线,以尽快实现公司转型升级,提升创新赢利能力。目标的实现需要以良好的管理为基础,因此,优化公司的员工关系管理有利于促进公司效益的提升,促进公司品牌战略的实现。
(2)合法性原则。员工通过工作获取相应的报酬和福利,以劳动合同等的形式表现,HQ 物业公司一线员工占比大,由于学历水平低,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公司应在自觉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员工保障合法利益的劳动关系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员工关系的经济性、法律性、社会性的融合统一。
(3)满足员工心理需求的原则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动机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而在一个公司中,不同层级的员工有不同的主导需求。
劳动力密集型的 HQ 公司员工,需要层次并不高,对组织的依赖性较低,更多的是关注生理和安全需要,因此,员工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在工作中获得归属感和尊严。因此公司应当慎重对待员工的需求,对不同的员工采取适当的、有所偏重的激励措施,提升员工的满意度、维护和谐的员工关系。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的目标
为了能顺利实现公司提升服务品质,走高端物业服务的目标,员工关系管理的优化方案必须建立在公司现状,有利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协助公司实现以下管理目标。
(1)提升员工凝聚力和幸福感
和谐的员工关系,有利于营造互帮互助、协调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从而增强团队的向心力、战斗力,HQ 公司通过一系列企业文化的建设,将个性各异,能力不同的员工凝聚成一个员工目标和企业整体目标相一致的团结整体,同时通过定期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的满意度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改进完善,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
(2)完善企业文化机制
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感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组织的角色认同,进而影响对组织的认同。企业历史、愿景、使命对员工的渗透都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尽管 HQ 公司已有部分利于企业文化宣传的活动,但并没有将企业文化系统化,希望通过改进员工关系管理完善企业文化机制。
(3)提升组织绩效
HQ 公司员工对于公司的活动参与意愿较强,但实际机会并不多,通过参与公司管理,为公司发展献言建策,有助于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从而达到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优势的目的。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思路
员工关系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工程,除了全员参与,更需要清晰的思路加以引导。通过前面对 HQ 公司现状的调查统计和分析,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必须条理清晰,才能收到实效。
(1)以系统思维推动方案
从系统思维的立场考虑,以某个点为突破口的方式切入。具体地说,HQ 物业公司的员工总体素质低,管理水平不高,如果一下子全方位地去推动管理提升,则极有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营运,从而削减方案的落实效果;但若只注重个别,则像蜻蜓点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则会遭遇员工的不信任和抵触,从而难收实效。所以,要以系统化的思维来设计和实施方案,确保优化方案的体系性和整体性。同时采取点状推进的方式,以点到面,保证局面的实施效果,通过点面体的有机结合,形成“以体系化为树干,系统思维为树枝,突破点为树叶”的局面,确保企业大树枝繁茂盛。
(2)凭良性循环保障公司进步
设计任何方案都须将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考虑进去,然而环境是会改变的,人为的判断主观因素太多,往往会使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新问题,这时就需对方案加以调整,以找到新的平衡点。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用 PDCA 循环,来确保方案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具体来讲,HQ 公司在制定优化方案以及实施该方案的过程中经过各层次的沟通,共同制定方案和实施计划,整个过程中不断检查,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并对取得的效果和不足进行总结分析并反馈给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而修订完善计划,进入新一轮循环。通过如此反复的循环,执行方案不断完善,效果也愈加明显,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如图 1 所示。
2 员工关系管理优化体系
构建员工沟通管理体系
沟通是为了既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团体之间传递,以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一种双向性,以及双方共同的交流。现代企业的管理就是沟通管理,有资料表明企业的 70%的问题都与沟通不畅有关,无论是决策失误、工作效率低下等都是沟通不力造成的。沟通在促进企业更好地实现目标过程中,起到很关健的作用。一般来说,员工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多,信息沟通渠道畅通的企业,员工关系都是呈现良性循环和优质发展的。HQ 公司目前虽然已经制定月度评比、层级会议等制度,这些虽能在某种程度上利于沟通,但距离良性的沟通仍有差距。而沟通渠道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正式的沟通渠道是遵循权利系统的由上而下的垂直型结构,如员工手册、各种会议等,非正式的沟通渠道是可以随意地向各种方向运动,不受等级权利的制约,常被人民称为“小道消息”.HQ 公司健全沟通渠道,主要是发挥正式沟通的优势,把会议、文件、通告等规范起来,不仅要畅通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还应将自下而上的渠道畅通起来,同时,公司管理层转变作风,与员工交朋友,发挥非正式沟通的积极作用。将正式与非正式沟通这两种渠道结合起来,保证企业信息畅通无阻。
首先要完善总经理电子邮箱,由于受公司监管制度及部分人为因素的制约,此前所设立的总经理意见箱形于虚设,员工写给总经理的信很难收到回复,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公司员工可以直接发电子邮件到总经理信箱,直接向总经理反映情况,总经理审阅批示后,直接转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员工提出的问题开展调查和解决,并将问题的调查内容和解决结果反馈给总经理和员工。使来信必有结果,必有反馈,这一途径为员工与高层管理者的沟通搭建了一个桥梁,对员工权益的保障及管理层的相互监督尤其重要。
第二用好网络沟通方式。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尽管 HQ 公司早在 2007 年已建立公司的网站,但在员工沟通效果上并不令人满意,一方面是由于员工知识水平低,网络不普及,其次公司并没有及时发布官方信息,宣传公司所做工作方面也没有及时更新,因此,公司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重新设计运营公司局域网,重大消息及时公布,建立员工论坛,为员工沟通提供平台,二是借助 QQ 群、微信群等新兴沟通方式,增加司务公开程度,提高员工参与程度,为网络问政提供条件,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另外,定期开展专题讨论,从员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参考他们的建议,解决困难,做到真正的排忧解难。
第三建立层级会议沟通例会制度,定于每月的最后一周作为项目的常规会议时间,不一定规定每个员工参加,可以采取主动报名与轮流参会,或者派代表的形式。要求每个项目负责人除了必须向参会人员宣讲公司例会的精神,本月本部门的工作总结,以及下个月的目标外,在会议上,每个员工都可以对自己一个月内工作表现的简单陈述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看法。而在下一个月月初,项目负责人跟几个项目代表参加公司的项目月度例会制度,有问题及时在会议上分享,采用集体协商的方式来化解矛盾,这有助于解决员工的心结。同时通过项目间的月度例会制度,借鉴其他项目部的管理经验,扬长避短,为改善员工关系管理提供参考。而作为基层管理者,在部门工作例会上通报近期项目的运行状况,鼓励员工献计献策,对建议采纳者进行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四落实季度绩效考核后的反馈谈话制度,目前由于 HQ 公司人力部门资源有限,公司对基层管理者每个季度都会依椐绩效考评体系进行评比考核,员工根据自己的得分来得知考核结果,但是由于沟通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员工有时候虽然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但因为上层管理者不重视沟通反馈的重要性,从而已发现的问题得不到更好的解决,更就无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改善与提高,从而导致只考核没提高的局面。因此,中层管理者需要定期就基层管理者的考核结果展开面谈,帮助分析其在员工关系管理中或工作中所面临的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这对于促进员工和管理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又能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使其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善,从而绩效考核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流于形式,收不到实效。
第五是设立员工工作岗位等变动沟通制度。不同时期、不同的工作岗位,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不一样,在员工试用期内、转正的工作内容变动时,工作岗位调整时等进行不一样的沟通,如对于试用期的员工,沟通的目的是使其尽快熟悉公司,此时的沟通应该由人力部门和新员工的上级领导进行。而当员工工作岗位调整时,更应通过公示或者发文的形式,至少让本项目的员工了解,以免工作引起冲突,以及相应福利的改变,譬如,员工由保洁部转到行政部做行政工作,其工作待遇是相应要变化的,此时其上级领导就要及时通知公司的相关部门,将员工的工作关系进行转变,同时实现相应的工资福利。
第六是加强新项目员工之间的沟通。对于公司新接的项目,公司总部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让员工了解目前的工作动态,由于新项目的基层员工大部分是由前一个物业公司转承过来,他们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度更低,在心理上更有排斥感,所以基层管理员要作好员工的心理安抚和物质补偿工作,让员工真正能体会到公司的关怀,真正能与公司同患难,共进步。
最后是开展员工离职面谈。由于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公司的离职率,HQ 公司对于员工离职并不重视,当员工工作不顺心时,就会找理由提出辞职申请,而辞职理由往往仅写“回老家有事,身体不适”等个人因素,而根本不提及其真实想离职的原因是工作不顺心。更有甚者因为与公司管理层发生矛盾睹气辞职。此时公司人力部门和基层管理者就要开展辞职面谈。所谓“人之将走,其言也善”在开展辞职面谈时,要秉着以人为本,善待离职员工的原则,不要因为员工离职就对其恶言相向。即便是被劝离的员工都应该以真诚的态度去挖掘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并向其征求对公司的意见和看法,便于公司在后续工作中改善。当然也可以适度地给予一些意见建议,化解员工对公司的消极和抵触情绪,让员工轻松地离开。离职员工认同了公司的管理模式,即使离职了也会肯定公司,于是他们会在自已的“老乡圈”里传播一些对公司形象良好的言语,或者介绍朋友来应聘公司,这无疑对于公司招聘,是一利无形的宣传财富。
对于那些确实因为家庭条件或各种突发因素而离职的员工,经过谈话,了解员工的难处,鼓励并尽可能地帮助员工渡过眼前的难关,同时向他表示,公司任何时候都欢迎他回来为公司效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对公司的认可度,同时有助于公司的.形象,展现公司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沟通不仅是正确决策的前提,也是建立企业良好关系的关健所在。只有在有效沟通的前提下,领导者才能掌握企业的全局,做出对的决策。所以 HQ 物业公司要加强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了解,协调企业的工作关系,健全和完善企业沟通体系。
拓宽员工参与管理体系
参与管理是让员工与公司管理层站在同一高度来参与组织决策和各级管理过程的行为。针对 HQ 公司的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较少,意愿不强,参与效果差这些参与现状,为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HQ 公司应加强员工参与管理,公司可以从创造环境、落实措施,保障制度等维度出发,构建员工参与管理体系,增强公司实践管理的效率。
首先,公司应创造员工参与管理的环境,营造员工积极献计献策的氛围。对于一个物业服务项目而言,公司在制定服务内容和评价标准时,应多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该邀请老员工参与其中,所谓集思广义,很多时候,思维的局限性制约着管理层的智慧,而员工处在公司的最底层,他们的信息量是离市场最近的。因此,公司应该阶段性地开展员工代表大会,员工代表大会可以在公司去争取服务项目之前,也可以是中标之后,整个过程中都应该重视员工的参与管理。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HQ 公司若正视员工的参与管理,能积极采纳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中的亮点,这无形中提高了员工对于公司的责任心,会站在公司的立场,去思考,去创新,从而带动其他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工作,这不仅在员工积极性方面得到加强,员工的忠诚度自然会提高,离职率自然下降。此外,对不具备相关知识的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如管理层应提供人际技能及学习管理知识的培训,为员工参与管理提供相关的知识技能。其次是建立参与奖励制度,既有物质奖励又有精神奖励,确保员工能持续地参与管理。对于建立的参与管理奖励机制,一方面要确定成本压力下企业愿提供多大的奖励,另一方面确定员工具体更需要何种奖励,然后两方面平衡之后制定一个具有激励作用的奖励机制。譬如在物质方面,企业可以提供加薪、奖金等物质激励,在精神上,领导的表扬和重视,授予荣誉称号都会激励员工。
其次采用多样化的参与方式。目前我国常见的员工参与方式有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合理化建议制度等,考虑到 HQ 公司对于参与方式的了解程度以及参与意愿等特点,应采取高效多样的参与方式。一是通过目标管理、团体小组和研讨会等方式,让员工提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机会和创新思想。二是通过满意度调查和民主评议会等方式,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遇到的问题直接表达,同时可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表达员工共同的诉求,让企业帮助员工解决共同面对的困难。当然,合理化建议制度、工会也是有效的参与管理形式。借助各种参与途径,让各阶层的员工参与进来,大大增强企业的团结性和责任心,使员工关系更和谐。
第三注重参与效果的评价。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企业对待员工的态度。目前 HQ 公司并没有重视员工参与,注重形式多于内涵,所以收效并不明显,同时这也影响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企业不仅要跟踪好员工参与的实施进度,定期将结果反馈给参与者,从而不断改进和提升参与过程。同时,对于成功的参与案例,应作为参与管理的榜样进行宣传,搜集实践参与的内容,建立科学的资料库。相反,如果员工参与取得的效果不佳,也不能断然否定员工参与的有效性,更应该全面分析,找出问题,不断完善参与机制。
优化人性化员工关怀体系
满足人的需求是每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都需面对的重要问题,是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关健点。目前对于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实行制度化管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HQ 物业公司应推行人性化管理,而人性化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管理层要重视员工的需求,以人为中心,推行人性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HQ 公司的员工主要以青中年为主,他们大多已婚,且背景离乡,文化素质低,社会地位较低,员工自卑心强;基层管理员任务重、管理水平不高等现象严重。通过分析问卷调查可以得出,公司应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践人性化管理。
(1)改变观念,建立为员工服务体系。所谓“业主就是上帝”这已经是 HQ 公司上下一致认同的共识,但随着公司在员工关系管理问题的凸现,公司也渐渐认识到“员工也是上帝”,而美国 Brose 公司的员工认为在这两个上帝中,员工是第一,业主第二,只有员工满意度高,工作才能有积极展开。所以管理层一定要转变观念,建立内部服务体系,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公司领导要树立服务意识,认识到制度权利是为了更好服务员工而建立的,主动为员工提供内部支持和指导,及时解决员工提出的合理问题。其次,员工要转变思想,把企业当成家,同事间相互理解和协助,做好自己本份的工作,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榜样,建立一个合理可行的标准和流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指企业在长期运营过程中逐步产生并得以持续发展的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目的是调动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更好地为企业发展的经营哲学。HQ 公司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企业发展为了员工、依靠员工,企业的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的理念,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首先,加大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宣传力度,同时注重在基层宣传。通过海报、培训、观影等方式宣传企业愿景、战略,使企业理念深入人心,同时鼓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谋划策,实现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3)采用薪酬多样制,建立员工满意的薪酬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员工的收入上,若要员工满意,不仅收入要不断提高,且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HQ 公司在提高创收能力的基础上,也要根据公司的运行状况,制订并公开员工每年收入的增长目标,让员工心中有数,看到希望。其次制定科学透明的薪酬体系,确保内部公平。最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要靠企业的员工,尤其是技术型骨干员工,而在人民固有的思维中,只有“做官”才是提升收入和地位的途径。而一个企业,管理者始终只是少数,多数员工仍然是操作层面的。而基层员工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技能,直接影响客户对物业项目的评价,但若企业实行“宽带薪酬”等多样性薪酬制度,这对于那些不擅长管理而专业能力强的员工同样可以带来职业的发展,且可以获得跟上级领导相似的薪酬收入,同时对于企业有效保留这部分熟练掌握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维护企业人员的稳定性。
目前,虽然 HQ 公司在员工培训方面取得一定效果,对员工的关心程度较高,人性化管理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公司对于员工身心健康和职业规划这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公司要关爱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首先是工作和生活方面。公司改善人员的办公条件,用自动化设备代替手动操作,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注意工作时的安全防护,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每年的 8 月设为员工关系活动月,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文娱活动,拉近员工与员工间的距离。由于中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临近,大量民工返乡,HQ 公司的保安跟保洁这两个岗位就面临着辞工潮,2015 年春节前期,公司同样面临着大批员工递交辞呈,公司中层管理层在跟各个有离职意愿的员工谈心挽留外,在经费紧张,条件艰苦的环境下,由基层管理者轮流做饭,让全体留下的员工在举家团员的时候能感受到公司的人文关怀,不仅活跃了春节气氛,同样温暖了员工的心。同时每年初一由公司的高层领导为坚持值班的同志送上节日慰问感谢他们对公司工作的支持。
最后是员工职业规划方面。管理学中的“总裁定理”是指企业最高决策者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上限,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需要学习,同样的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可以通过参加自学、夜大、或者考取 MBA 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高校资源来进行系统地学习,同时公司可以设立相关的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升个人学历,考取有助于公司业务开展的职业资格等。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大专生、本科生,要以注重其职业规划,提供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为主,管理上不能太严格以免其产生逆反心理。
而对于低学历的基层员工,则需稍严格一些,注重其物质需求。但无论如何,管理者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看作是企业最大的资源,意识到人力资源不光是产生成本,更能够创造出更多价值。要把人力资源的管理用于如何管理人才,如何挖掘人的潜力上来,同时要关心员工,重视员工关系的管理,加强有效沟通,重视员工的智慧与建议,加强员工的参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与归属感。同时关注不同形式员工工作内容大不相同的问题,切实将公司员工一视同仁,不因其为正式员工而可以少干活,干轻活,将员工平等对待,享有平等的权利。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保证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制度化管理是一种体现规则的刚性管理,是保证企业有序运行。因此为了企业的长远良性发展,HQ 公司应坚持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刚柔兼并。
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留住骨干型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能否在企业中得到足够的培训来保持自身的不断成长与完善,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是不少员工选择企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培训不但是保持持续竞争的需要,也是招揽人才、保证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物业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和创利能力低的行业,每年的培训费也十分有限,因此,物业行业更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行业培训机制。
目前,HQ 公司虽然也建立了员工培训制度,但主要是针对技能型员工如维修工、电工,而对于新晋升的员工仅开展简单的岗前培训、由老员工带领其熟悉公司运行流程后,再由员工自已慢慢摸索,造成员工入职后遇到问题感到孤立。从而无法真正融入团队。因此,公司应建立有特色的全员培训体制,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认知观。
首先,针对新员工,采取分组培训模式。在员工入职的当天,可以由业务熟练的同事为其开展熟悉工作环境和服务项目、一站式引领办理各项手续。这能让员工入职后首先享受一站式服务,帮助员工融入企业。而在一个月内,当员工初步熟悉工作的业务流程时,可以由公司的行政人事部门为其开展公司制度、服务理念等知识的培训,这对引导员工价值导向、坚定员工留在企业的信念有指导性作用。之后当员工正式上岗后,可由公司的业务骨干为近期入职的新员工进行实际业务项目的培训,这种培训以班级为单位,让新员工在班级培训中真正融入这个集体,结合新的同事。一方面能使其在遇到困难时有人可寻,避免刚入职产生孤立感,另一方面能增强老员工的使命感。而且由于授课人为自己公司内部员工,这有利于降低培训成本。
其次培训内容不再局限于面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由传授知识向传递知识转变,一般物业公司开展的培训都是以内训为主,一线员工需要的是技能,但这些员工普遍文化程度低,若采取课堂讲授模式,员工未必能接受和理解,从而限制培训效果,而如果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模式,譬如要提高员工的消防技能,训练员工如何使用消防灭火器和消防系统,可由公司业务骨干进行实地灭火演练等实操模式,这样既形象易于理解,也不至于使培训成为听的时候很热闹,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少。
最后,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公司在行业的影响力转变对从业者的偏见。HQ物业公司作为全国百强物业企业之一,在广州地区具有很强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物业从业人员对于自己作为服务行业的一员,是有一定的自卑感,且在实际工作中也都或多或少受到过来自客户的“不公正待遇”甚至是委屈。因此公司在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和感知上,都可以充分利用公司的品牌和影响力逐步转变社会大众对服务行业从业者的认知,克服“低人一等”的心态,树立“谦逊但不谦卑”的职业观。
有人说:“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在这些争辩之中最主要的话题就是利益。人和动物都有求生的本能,人当然不会例外。就是说当个人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怎样才会使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倾向于集体的利益? 在现代社会,这不免是个热题。一个公司当然希望员工倾向集体的利益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有一句闻名全球的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同样,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们也要明白同样的道理——不要问企业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企业做些什么!一个员工固然需要精明能干,但再有能力的员工,若不以公司利益为重仍然不能算一名优秀员工! 近来,在调查我公司各连锁店商品库存管理信息时发现:有少数几个销售人员未按照公司的规定使用手推车,把一些客户需求量大的热销商品藏匿在手推车里,看似为了某些客户的急需,但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小团体、本位主义的表现,殊不知这些人这么做不仅造成了在客户真正要货时出现缺货、少货的现象,还大大损害了公司的整体利益。还有,仓储中心发货人员的扫描枪损坏严重,大多是由于新来的员工在发货中不小心碰坏或摔坏的,而一只扫描枪的维修费用需要好几千元,如果不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和监督,任由此类情况不断发生的话,将大大增加公司的成本。因此,每一位员工应该时刻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最大限度地去维护公司的利益。作为公司的一员,维护公司利益是每一位员工必须恪守的基本职业道德。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优秀的员工始终都是将维护公司利益当作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当作修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护公司利益包括许多方面,比如维护部门利益、坚决抵制破坏公司利益或公司形象的行为、正确处理个人与公司利益的关系等。一名优秀的员工不但是公司物质利益的维护者,更应该是一名公司形象的宣传者与保护者。一个没有或缺乏医德的医生不是一个好医生,同理,一个缺乏基本职业道德的员工也不会成为一名好的员工。 巴克莱全球投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帕特里•丹恩女士告诉她的员工们:“不要为自己盘算。应该仔细想一想怎样做才能真正成为企业里最有用的人。” 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也是相辅相成的。企业与个人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没有好的团队,没有好的工作氛围,企业的利益也无法维护。企业可以提供一个平台,员工通过这个平台来为企业盈利,自己赚钱的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为个人利益而不顾企业利益,或许能够得到一时的好处,但就长远而言是非常不明智的。首先,为了一时小利而损害长远利益是极为短视的,这样做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次,为了个人小利牺牲企业整体利益,企业因此发展受阻的同时,也会殃及员工自身。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有悖职业道德,会严重破坏自己的声誉。 可见,坚持公司利益高于一切,并不仅仅对公司有利,同时也对我们自身有利。因为只有永远将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员工,才能获得企业领导者的信任和重用,在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有一种工作,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蕴涵的精神。我们既然选择了正大富通,不管你是账务员,还是业务员;也不管你是技术服务人员,还是部门负责人;哪怕你仅仅是一名仓库保管员,或者是内部的实习生,这些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你在公司这条船上,必须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必须与所有的公司员工同舟共济,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朝着共同的愿景,驶向充满阳光、充满希望、充满幸福的目标港。因为,这,就是你的船!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通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和其他有关财务信息,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状况进行综合的评价,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有关信息的一种管理工作。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论文篇1 刍议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摘要】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各类市场参与主体了解上市公司的重要窗口,也是公司管理层发现企业经营问题的总结性资料。本文就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及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并提出了优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分析 一、引言 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某段时间内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与现金流量的集中体现,是债权人与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重要平台。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科学的分析,达到认识上市公司经营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进而从整体上系统地对上市公司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做出明确判断[1]。财务报表分析对上市公司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估经营绩效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财务指标体系,正确地运用分析方法可以对上市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经营成果做出大致的评估,以便上市公司董事会对经营管理层某段时间的工作做出绩效考核。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也成了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考核的重要方式。 (二)揭示潜在风险 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帮助上市公司发现经营中的异常情况,上市公司自身在本行业所处的竞争地位变动,帮助管理者、投资决策者及其他利益相关人识别上市公司存在的潜在风险,为规避经营风险与债权风险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三)优化资源配置 从全局的角度综合分析面对的风险和可能的收益能够使上市公司正确地运用投资,合理举债及规划长短期债务比例,实现上市公司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效益最大化[2]。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报表本身存在的问题 1.财务报表编制方法不一致。 现行财务会计准则对同一经济业务允许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3]。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公司之间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导致财务报表可比性分析结果产生重大偏差,可靠性程度不高。 2.财务报表信息存在时间差异性。 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反映已发生的历史事项,都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在通货膨胀与汇率波动的情况下,以历史成本编制的财务报表会严重歪曲上市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造成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可信度降低。 3.财务报表粉饰。 上市公司为了维持上市资格,获取银行贷款与商业信用等自身利益,各种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欺投资者与债权人[4]。例如上市公司通过虚增销售收入,推迟确认本期费用人为调节利润;多计应收账款来调节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大小,从而利用财务报表虚夸企业债务偿还的能力[5];遗漏或者错报重要会计信息,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二)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存在问题 1.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上市公司只有盈利才能生存与发展,盈利能力分析是关注的财务报表分析关注的重点,但是盈利能力指标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净资产收益率,首先,净资产收益率缺乏时效性,只关注企业某段时间的状况,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影响。其次,缺乏对风险的反映,只注重收益而忽略了经营风险。再次,对价值体现不足,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反映的是历史价值,而不是现在的市场价值,导致净产收益率无法准确衡量现有股票的价值。 2.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就是分析债务的资产保证情况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入量的保证情况。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收存在不确定性,即便是理想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也不代表企业现实的偿债能力。现金到期债务比率虽能动态反映企业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但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同一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它的现金流都有较大的差异,如果采用同样的衡量指标静态对待不同的情况,分析所得结果缺乏可信度。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结构中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债权存在着很大收回风险。因此,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无法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偿债能力。 (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存在问题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主要的财务分析方法,适用性强,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对于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不是绝对可靠;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其他方面的问题,诸如行业类别,经营环境等问题。另外比率指标可以人为粉饰。 2.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但比较分析法使用的是历数据信息,在目前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下,过去的效益能否用来衡量将来能达到的收益水平。另外,由于同行业不同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比较分析简单的一概而论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在同行中的竞争地位。 3.因素分析法局限性。因素分析法的出发点就是,当有若干因素对综合指标发生作用时,假定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法的该假设就严重制约因素分析法得出的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四)财务报表使用者自身的问题 首先,财务报表分析者的风险观念及财务报表分析时的心理的不同导致对同一分析指标高低判断出来的结果也必然存在差异,甚至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其次,分析者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及相关财经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往往选择财务分析指标与理解财务分析结果也不相同。 (五)财务报表分析工具存在的局限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财务报表分析变得相对简单容易。但近几年国内一些通用性性较高的财务分析软件,普遍还停留在核算功能的水平,基本属于事后的记账,算账;对于事前的预测,事中的分析、管理、控制活动能力薄弱。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优化建议 (一)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准则选择较多,甚至某些规定没有具体明确表述,存在很大的漏洞,这就给上市公司管理者留下粉饰财务报表的操作空间,给财务报表分析造成了很大的迷惑。所以加强对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自身建设,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是编制一致性财务报表与防范财务报告粉饰行为的基本前提,有助于提升财务报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 (二)构建科学的财务指标体系,增加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上市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经营特点,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尽可能真实的反映企业实际情况。这要求在选取财务指标分析时考虑其不足。比如,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速动比率。虽然速动资产从流动资产中扣除了存货,但不能真实反映出速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变现的本质。因为预付账款作为经济行为的抵押品,在短期内无法变现;另外,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能否收回、何时能收回具有不确定性,在指标选取过程中,我们应剔除账龄大于某段时间的应收款项,使速动比率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增设非财务分析指标,完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为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应增设与企业密切相关的非财务分析指标,完善财务指标体系。如市场占有率、客户评价、新产品开发、人力资源等。这些非财务指标能够更全面的衡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助全面评价上市公司后续发展的潜力。 (四)完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质量 财务信息无论多么真实、可靠、及时,如果没有严谨科学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同样不切实际。现行的财务分析方法具有指标价值的不统一、忽略通货膨胀与货币时间价值,历史价值的相对静态性等局限性,同时分析方法使用单一。因此,要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质量,就必须完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与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比较多个分析结果。 (五)全面发展网络财务报告,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时效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上市公司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及时发送财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以成本效益为原则,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尽量缩短财务报表会计分期,比如及时发送周报,旬报等。这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尽快了解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意义非同寻常。 (六)加强财务与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基础数据全部来源于企业财务人员收集,整理与编制,公布的年度财务报表是经过审计人员审计的。财务人员与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及职业道德决定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因此必须加强财务人员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七)财务报表分析者提高自身财务素养,开发或引进先进的财务分析工具 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者需要系统学习财会知识及了解财务体系;同时,为了使财务报表分析简易且精确化,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财务分析软件或者利用计算机“云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对经济预测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37-38. [2]张思菊.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以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华大学,2009. [3]房静.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1(3)178. [4]刘宏亮.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及审计策略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1(25)82-83. [5]闫立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新探[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 有关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论文篇2 试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评价 摘要:财务报表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认真解读与分析财务报表,能帮助我们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判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重点认识了目前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改善财务报表分析的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财务报表;现金流量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理论综述 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及意义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将财务报表的数据转化成有用的信息,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目前有关介绍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只从某个或几个侧面出发进行了阐述,如何就整体进行分析评价是财务分析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2.财务报表分析的技术指标 盈利能力指标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盈利数额的大小、利润率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管理效绩的主要标志。 (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从而获利能力越强。 (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总资产报酬率全面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水平,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企业获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3)市盈率。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一般来说,市盈率高,说明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所以一些成长性较好的高科技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通常要高一些。 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对企业而言,适度的举债是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资本金利用率的一项重要经营策略。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①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②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①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率。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②产权比率。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 运营能力指标 运营能力是企业的总资产及其各个组成要素的配置组合对财务目标实现所产生作用的大小。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 (2)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 发展能力指标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 (1)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是企业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与上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 (2)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是企业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与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 3.财务报表分析的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会计报表中的主要项目或指标与分析者选定的比较标准做比较,确定其差异,并据以判断、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方法。 财务比率分析法。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动用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数据,并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其它有关信息,对同一报表内部或不同报表见的相关项目,以比率的形式反映它们的相互关系,据以评价该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方法。 二、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对策 1.财务报表自身的完善 财务报表计量属性的改进。针对我国实际情况,为了弥补现行财务报告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不足,可以借鉴国际惯例,利用“时价会计”,即在财务报表补充资料中,调整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相关报表,作为正式报表的补充资料。 财务报表披露的改进。要力求改进财务报告披露的局限性,一是增加披露内容;二是适用多样化呈报,多种形式披露。 2.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改进 重视现金流量分析。从发展及实物的角度来看,现金流量分析指标应加入到现行财务报表指标体系中。在分析指标体系中,可加入若干现金流量分析指标,从总体上反映出在企业利润中现金支持的比例有多大,从而帮助使用者判断利润的保障程度。 完善财务指标。鉴于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来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能力,可以考虑用应收账款的平均账龄来代替它。 3.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改进 多种财务分析方法结合分析: (1)正反两方面进行判断。在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时,不仅要寻找挖掘出其投资价值,同时也可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财务风险。并判断是属于系统风险还是非系统风险以及企业的克服能力,从相反的方向来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投资价值。 (2)比率与趋势分析可以结合。使用这两种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在运用时不能孤立地使用一种方法做出投资判断。 (3)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 总之财务报表的报出和分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所以我们在报出和分析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财务制度的法律法规,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扎实可靠的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1]耿红.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透明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 [2]张惠娟.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经济与法制,2007(5). [3]寇朝阳.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不足及完善[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8). [4]余凯.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问题研究[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7). 猜你喜欢: 1.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2.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范文 3. 关于财务分析论文范文 4.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 5. 有关财务分析论文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 资本结构论文 资本结构论文<<隐藏 CKYJ 摘 要: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具有资产负债率偏 低、负债结构不合理、股权融资偏好等现状,分析了我国上市 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优 化 我 国 上 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现状原因分析 对策建议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 我国的上市公司是改革开放以后新出现的企业形式,绝 大多数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 , 由于历史和 体 制 等 原 因 的 影 响,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呈现出独特的资本结构特征。 (一)资产负债率水平偏低 负债经营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保证公司财务稳健性的前 提下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资产 负债率是反映公司资本结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指标,它反 映了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举债来筹资经营的,这个 比率也被称为 “举债经营比率”。 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 上,虽然外部融资的比例很高 ,但在外部融资中偏 好 于 股 权 融资,债务融资发展缓慢,从而使资产负债率偏低。 另外,长 期以来形成的单一化融资体制导致了国有 企 业 的 过 度 负 债 问题,增加了国有企业还本付息压力和出现财务风险的可能 性,而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上市后 ,可以通过发行 新 股 和 再 融资配股等多种融资方式获得大量资本金,从而降低了企业 的资产负债率,但也从过低的资产负债率中反映出上市公司 并没有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一步举债的潜力很大。 (二)负债结构不合理 负债结构由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 构 成 ,一 般 而 言 ,短 期 负债占总负债一半的水平较为合理。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上 市公司的短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偏高,反映出公司使用过 度的短期负债来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 当上市公司面临的金 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如利率上调、通货膨胀,短期负债比 例过高,会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资金周转 ,增加上 市 公 司 的 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给公司经营带来潜在威胁。 (三)以股权融资为主 企 业 经 过 改 制 上 市 后 ,将 拥 有 留 存 收 益 、配 股 、增 发 新 股、发行公司债券和银行信贷等多样化的融资方式。 从现在 的融资环境来看 ,上市公司长期资金来源有留存收 益 、长 期 负债以及股权融资三种渠道, 其中留存收益属内部融资,而 后两者属外部融资。 按照优序融资理论,内部融资的成本最 低,债务融资次之,股权融资最高。 因此,融资顺序应为:内部 融资 →债务融资 →股权融资。 从我国上市公司近几年的资本 结构看,内部融资的比例小,外部融资占绝对优势地位,其中 (2010 年第 1 期) 股 权 融 资 更 是 占 到 了 50% , 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长期资 金来源。 其原因在于,我国上 市公司很多是由国有企业转 制而成的, 在未成为上市公 司时, 融资主要通过银行的 贷款解决。 然而,一旦上市, 他们为了扩大经营规模 ,提 高盈利能力, 不再将债务融 资作为融资方式的首选 ,而 选择以股权融资为主, 且具 有很强的“配股热”倾向。 基 证券交易与上市公司 浅 析 我 国 上 市 资 公 本 司 结 构 ■ 白 的 继 优 德 化 / 于此,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就出现了特殊性—— —股权融 资 →内部融资 →债务融资,有悖于“优序融资理论”。 二、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成因分析 (一)股权融资成本较低 融资成本是公司选择融资方式时, 最根本的决定因素。 股权融资的成本主要是股利和发行费用,债务融资的成本主 要是在预定的期限内支付的利息和相关发行费用。 资本结构 理论认为, 由于负债所发生的利息费用 可 以 在 税 前 列 支 扣 除,有一定的减税效应,使其实际成本下降;而股权资本由于 承担的经营风险比债务资本要大, 股东要求的回报率就高, 因此,债务融资的成本要低于股权融资的成本 ,一 般 公 司 在 选择融资方式时, 债务融资的比例应比股权融资的比例大, 但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时,却以股权融资为主。 这主要是因 53 证券交易与上市公司 CKYJ 以股权融资 ,里面包含着股东和经理人的利益冲突 ,选 择 债 务融资,过度负债,必然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陷入破产的 概率增大,直接威胁到经理人的利益;选择股权融资,股权资 本过度扩张,势必造成股东权益的“稀释”,股票价格下降,有 损于股东的利益。 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特别是我国上市公 司的国有股占主导地位, 使股东地位基本处于缺失的状态, 经理人实质上控制着公司的运营。 经理人既不愿在公司日常 经营中陷于被银行等债权人上门逼债的尴尬境地,更不愿因 公司不能到期偿还债务陷于财务危机,从而使自己在公司中 所获得的职位、薪金等既得利益受到威胁,不需还本付息,无 强制性的股权融资就成了经理人的最佳选择 ,可以 说 ,经 理 人在谋求自身利益而不愿用债务融资。 三、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是 上 市 公 司 资 本 结 构 优 化 的 调 节 器和控制器。 在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滞后,导致了上市公司 融资手段的单一,影响了股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以及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直接加大了上市公司融资的 成本和难度。 在成熟的国际资本市场上,债券市场的规模要 远远大于股票市场的规模,这提醒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债券市 场。 要推动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协 调发展,应对现有制度做以下改善:一是发行制度层面上,尝 试市场化改革。 建议债券发行由审批制向核准制、注册制过 度,依据宏观经济指标及其变动来决定债券发行规 模 、节 奏 和种类。 放宽对债券发行主体资格的限制,在债券的发行审 核方面, 要继续满足一些国家大型优质企业的发债需求,同 时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消除对非国有企业发 行债券的歧视。 二是政府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来决定债券 利率。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反映出资金的稀缺程度,意味着投 资者的收益和风险水平。 只有将利率市场化后,债券在市场 上由其不同的信用等级和流动性来形成不同的利率水平,真 正反映其内在价值,体现“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 这样,市场上才有不同利率水平的债券品种 ,以满 足 不 同 风 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进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市场。 三 是丰富债券发行品种。 各公司因权益关系、资产规模、融资目 的、投资项目等因素的不同 ,对发行何种债券有着 不 同 的 要 求。 同时,由于我国债券品种单一,投资者选择余地小,投资 风险的规避比较困难 ,进行债券品种的创新 ,能为 债 券 发 行 公司和投资者都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 四是建立完善的信用 评级体系。 信用评级是对债券投资价值、偿债能力以及风险 (2010 年第 1 期) 为上市公司中派发现金股利的公司较少,股票配股对公司来 说不需要现金流出 ,几乎不需要成本 ,且还有许多上 市 公 司 常年不分红 ,或者只是象征性地分红 ,很少有公司用 自 己 的 全部盈利实施分红 ,就形成了在我国股利支出极低 ,股 权 融 资成本比债务融资成本低的特殊情况。 所以,我国上市公司 偏好股权融资,资产负债率也相对较低。 (二)股权融资约束力弱 债务融资面临着到期需还本付息的“硬约束”,上市公司 的经营业绩不好时,容易引发财务风险或破产风险。 相对而 言,股权融资是一种 “软约束”,它是永不到期的无需 还 本 付 息的可以自由支配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在经营困难时 ,甚 至 连股利也无需发放,所承担的风险非常小。 股权融资的约束 主要来自于股东 、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 ,投资者对 管 理 层 只是间接约束。 而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改制而 成,在总股本中,国有股占很大比例,国有控股股东是中小股 东的代理人 ,而委托人中小股东的权利却得不到保护 ,中 小 股东的投资几乎成了事实上的零成本资金,中小股东对上市 公司几乎没有约束力,这些都使上市公司管理层更热衷于股 权融资。 (三)债务融资困难 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应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债券市场和 股票市场。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很不 平衡,债券市场的发展大大滞后于股票市场的发展。 一是债 券市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债券的发行仍是传统的审批程 序,比股票上市的审批更为复杂,条件更为严格;债券的管理 实行额度控制的计划管理 ,发行规模小 ,这些使上市 公 司 缺 乏发行债券的动力和积极性,也使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相 当程度的限制。 二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总体上不佳, 盈利能力相对较差。 这种状况导致留存收益较少,从而使公 司陷入自有资本不足,内部融资困难的窘境。 上市公司为了 投资,扩大规模,就必须想办法利用外部融资的方式,但我国 商业银行功能尚未完善 ,长期贷款的风险又较大 ,使 其 并 不 偏好于长期贷款; 上市公司从银行的贷款用途被严格限制, 具有局限性,同时也不愿承担银行贷款的高额利息。 由此可 见,上市公司想要利用债务融资困难重重 ,出现了融 资 方 式 向股权融资偏移的状况。 (四)经理人谋求自身利益 我国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在企业中的持股比例很小,几乎 为零。 这导致经理人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无法捆在一起,他 们的报酬与经营业绩并不显著相关。 到底是以债务融资还是 54 CKYJ 程度等方面的评估。 公司的信用是公司发行债券的基石,信 用评级及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健全,将会严重阻碍债券市场的 健康发展。 培育信用评价机构,为投资者提供客观、公平、科 学、权威上网评估意见 ,市场投资者可以根据公司的 信 用 等 级进行投资决策。 (二)降低国有股比重,改善股权结构 加快国有股的自由流通 ,通过国有 股 减 持 ,实 现 股 权 所 有者多元化,引入新的投资者如银行、投资基金、本公司职工 以及社会公众等,特别是要吸引、鼓励企业投资者,他们最终 代表个人投资者利益,加之其实行专家管理,所以,它能激励 也有能力对上市公司实行有效监督。 对于非国家经济命脉、 支柱,非国民经济基础和保证人民基本生活需求 ,竞 争 性 强 的行业上市公司 ,国有股权可以逐步退出 ,以减少国 有 股 权 的集中程度。 在上市公司中,也应该加入公司经理人的股权, 并适时适当地扩大他们的持股比例,使其个人利益与上市公 司的绩效联系在一起, 能更多地为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壮 大来考虑,只要公司经理人能够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那 么 对于其较高的股权收益就应当敢于承诺。 (三)完善对经理人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目前,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 来,国有股所占比重过大。 作为国有资本代表的政府官员并 不具有对企业资产剩余的索取权,而只是得到固定的工资以 及福利,缺乏监督动机和积极性 ;分散的小股东的监 督 作 用 又非常有限,造成了经理人行为自主性过大,缺乏监督控制。 因此,在外部环境上,完善经理人市场,使上市公司的经理人 存在潜在的竞争对手,一旦经理人因自己的行为使公司的利 益受损,他就会声誉下降,自身的人力资本降低,不利于以后 的职业发展。 在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上,设计最优的选 聘、激励和监督机制。 首先,建立一套科学、完善、有效的选聘 制度。 要引入竞争机制,对经理人进行上岗激励。 其次,对经 理人给予薪酬制度的激励。 一是股东与经理可以签订报酬绩 效工资制, 根据经理人给公司所带来的效益来决定其收入, 可以减少经理人的道德风险 ; 二是让经理人 拥 有 公 司 的 股 权,使其自身利益与公司股东利益相挂钩 ,经理人为 能 给 自 身带来更多的福利 ,就会在投资方面更为谨慎 ,选择 投 资 收 益高、把握大的项目进行投资。 再次,要强化监事会的各种监 督职能。 给予监事会一些实质性的权力,如董事会的重大决 议要经监事会通过,监事会对经理人的聘用、考核进行参与, 监事会人员中应增加一些懂经营 ,善管理,有专业技 能 的 人 参考文献: 参加,提高监事会的监督,检查能力。 (四)规范上市公司融资 证券交易与上市公司 严格考察上市公司的资格,选择真正优秀的公司上市是 保证合理融资行为的一个重要前提。 股票发行实行真正的核 准制,让公司根据自身实际的经营状况和资本市场状况决定 是否上市发行股票或增发股票和配股 , 让 企 业 独 自 承 担 风 险。 在上市公司分红方式和分红比例上要严格地审核,以确 保其真正地实行分红,且适当地提高股权融资的成本。 鉴于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呈现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特别是 再融资时首选配股和增发新股,证监会应加强对上市公司配 股、增发新配的审批,规范其融资行为,如对申请发行新股或 配股的上市公司 ,若是处在结构性过剩的行业中 ,证 监 会 应 暂缓其发行 ;对多次变动项目投向 ,涉及金额巨大 而 又 投 资 失误的,应对上市公司的经理的经营能力提出质疑 ,从 严 审 批,造成重大影响、损失的,取消其配股资格。 对上市公司的 行为要全过程跟踪监督, 看其配股资金是否与原计划相符, 项目收益情况是否与预期一致 ,如没有按照规定执 行 ,在 配 股、增发新股方面要设置更多的限制 ;违规的上市 公 司 要 给 予处罚。 这样才可以加强对配股资金使用的约束,一定程度 上限制上市公司的“配股热”。 〔1〕王 玉 荣 . 中 国 上 市 公 司 融 资 结 构 与 公 司 绩 效 〔M 〕. 北 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陆正飞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融资结构研究〔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童盼 . 融资结构与企业投资 :基于股东—— —债权人冲 突的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金 镝 ,王 文 娟 .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资 本 结 构 优 化 研 究 〔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3). 〔5〕李兴开,姜龙梅 .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优化 对策〔J〕.财会研究,2007(9). 〔6〕 杨经洲 .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和资本结构分析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4). ◇作者信息: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计师 ◇责任编辑:张效功 ◇责任校对:张效功 (2010 年第 1 期) 55
论文网里找。。 参考一下啦。
房地产专升本毕业论文1.房地产经济走向:目前重庆,武汉,杭州等经济受到国家政策的打压房产的价格开始回落。2.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房地产企业业绩影响因素研究现状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选取流动负债率和长期负债率、有息融资率和无息融资率、长期借款率和短期借款率分别作为资本结构的衡量指标,而将总资产贡献率和总资产利润率分别作为公司业绩的衡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各项指标相关性不显著,但是就所有指标而言,正负相关的倾向还是比较明显的。就这一实证结果,本文结合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房地产行业所处的阶段特征、政策面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了分析。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评价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关注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管理效率及资本配置总体效率的价值评判标准,以我国房地产业23家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立多输入和多输出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找出相对有效的行业标杆,同时分析行业整体和单个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并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的途径。从我国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因素及货币政策、物价变动与绩效相关性的一般理论思考出发,揭示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绩效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的理论依据。(严格意义上来说绩效评价体系包括业绩目标、业绩辅导和业绩评价。但是现在一般都模糊了这种概念,把两者视为一样)从MM理论出发,引进货币传导机制理论和两权分离的相关理论,得出房地产这个行业的所有绩效指标都与货币政策、CP工存在一定相关性。得到物价上涨会对房地产这个行业的经济绩效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国家的宏观政策对地产行业影响甚微的结论。分析比较了目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主要方法,并剖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入因子分析模型,并构建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指标体系,然后应用该模型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做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指出了由于会计信息失真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该研究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实证研究》选取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数据支持,以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作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适合量度,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房地产行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作相关研究。结论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状况对当前GDP变动的影响并不是很显著,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认为人民币升值通过两种途径对不同行业产生影响。一是因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资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将在长时期内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重新赋予行业不同的成长速度,并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业绩出现分化。二是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改变行业内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账面价值,通过外汇折算差异影响其经营业绩。最后认为人民币升值将使房地产行业受益。而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得出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有利好、利空两方面。利空影响:货币持续过度升值会导致经济减速(因为FDI下降、净出口下降),外资需要下降,从而使房地产需求下降并会导致通胀水平下降,从而使房地产价格涨速下降。利好影响:第一,升值预期导致外资对房地产的投资需求加大。货币升值预期会导致外资的涌入,并大量投资到房地产上。从而增加房地产投资需求,推高房价,这是货币升值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第二,收入效应及财富效应导致国内房地产需求增加。张敏利用理论结合模型回归分析研究了股权结构的三个关键因素(股权集中度、股权属性及股权流通性)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得到结论(1)房地产行业的股权集中度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且股东之间的力量比较均衡,大多数公司的股权结构都呈现出多元共治的局面,并且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没有明显关系。(2)分析股权控制类型时,发现国有控股企业与法人控股企业、流通股主导型企业的公司绩效都没有明显的差别。(3)国有股比重、流通股比重与经营绩效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而法人股比重与公司绩效有着显著负相关关系。(4)控股股东相对控制权越大,公司绩效越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现代经济学计量方法,对湖北省房地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湖北省经济增长是房地产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反之房地产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却不显著。介绍房地产开发投资与GDP关系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近十年来浙江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和贡献率进行分析,以反映房地产市场发育程度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风险性。应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技术以及Granger因果分析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房地产价格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我国的GDP波动都是房地产价格波动的Granger原因,GDP的走势对于房地产价格的涨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GDP的波动有助于预测房地产价格的走势;短期内经济的过热容易引起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三者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得出协整关系的结论。定量结果表明,GDP、FDI对房地产价格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但GDP是主要影响因素。这个结果基本排除了境外“热钱”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威胁假说。选取一系列房地产价格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总体看,我国房地产价格趋于合理,居民的住房购买能力逐渐加强。房地产价格的增长速度已经受到来自其他价格指数增长缓慢的压力,开始进入调整阶段;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渐提高,房价收入比不断降低,居民的购房能力逐步提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房地产的需求仍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房地产价格是基于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的平台上的,一旦价格增长过快,超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承受能力和消化能力,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但价格下降,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不是越低越好。从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公司规模和公司风险等四个方面选取了可能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多个指标变量运用因子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但在财务指标的选取上,只是建立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经营业绩的变量只局限于财务指标本身,一些与经营业绩有重大因果关系的变量未选人,比如说国家的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条件、公司管理者的能力、职工的技能水平等等因此此文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分析在实际指导方面的作用有所下降。从房地产市场的过度需求、产业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的执行效率有待完善、地产信息不对称、人民币升值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建立我国近年来房地产价格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的线性模型,选取6个宏观经济指标作为方程初始导入自变量,与房地产价格进行初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解决自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而选取出两个自变量与房地产价格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在一个简单的局部均衡模型基础上,利用1999一2003年全国31个省市的房地产市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结构和价格问题。从房地产价值的自然增长、市场供求关系和心理预期三个方面探讨了房价波动的构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房价调控对策。运用2001一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分行业信息,研究了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多元化水平与财务绩效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多元化水平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是与用托宾Q衡量的公司价值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针对我国目前房地产泡沫膨胀可能波及金融安全的现状,提出了如何优化房地产业资本结构的问题,并根据2000一2002年深沪两地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料,对我国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公司规模、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资本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论文从影响企业的绪论硕一七论文外部因素入手,分析外部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结合我国的物价变动、货币政策与对上市公司的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性分析。并运用了实证分析法中的OSL分析法,得到上面的结论。这些结论可以帮助企业在我国当前的形势下如何提高自身的绩效与价值。可以为上市公司在物价变动时和当前货币政策条件如何利用财务杠杆来提高企业的绩效的目的提供帮助。通过聚类分析找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差距大小,并将其归为几类,以此总结出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因素所在,并提出企业发展对策和政策建议。论文由六章组成,本研究所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具体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在不明确房地产上市公司能够分为几类的情况下,为避免主观误差,采用系统聚类的方式,从SPSS输出的树状图直观的看出不同公司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确定分为几类,然后采用快速聚类的方式,将房地产上市公司分类,找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特点和共性。从房地产价格的相关理论出发,主要从房地产需求、房地产供给、房地产金融和房地产宏观调控等角度对影响房价的因素展开分析。以房地产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主要从实证角度分析各因素对房价的影响。首先,分析房地产需求各因素对房价的影响,明确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城市化、房地产投机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导致的房地产需求扩张是房价上涨的首要因素。随后,从房屋建造成本、土地价格等角度分析供给因素对房价的影响,并以北京、上海和武汉三城市为例分析了房价和地价的关系。接下来,以房地产开发投资来源及构成为基础,分析了房地产金融对房价的影响,指出个人住房贷款推动了房价的上涨。未完……
论文陈述可以很好地组织和发展论点,并为读者提供关于论点的“指南”。
论文陈述包含以下内容:
1、陈述你对这个主题的主要观点
陈述观点时一定要表达一个主要思想,并陈述你的立场或看法。关于主题,需思考:
2、给出几个支持主要观点的理由
理由要写清楚,一定要用符合逻辑的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这个理由。
3、给出一个与主要观点相反的观点
一个好的论文陈述要承认论点存在另一面。所以,同学可以在论文陈述中给出一个反论点。
论文陈述写作示例:
1、首先,从一个问题开始。例如:互联网对教育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吗?
2、其次,表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立场。例如:互联网对教育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3、最后,发展你的答案。例如:互联网使用的负面影响被其对教育的诸多好处所抵消:互联网有助于学生和老师更容易地获取信息、接触不同的观点,以及这是一个灵活的学习环境。
开题报告、初稿,能指导你一下的。三个事例都是概括叙述的,每个事例的后面都有几句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阐明了事件所包含的意义,把事例紧紧地扣在论点上,是论点和论据联系的纽带,否则就就事论事,论点和论据脱节了。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列举事实材料和运用逻辑推理,来阐发,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表明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各行各业的人为了接受或表达思想,都需要经常阅读和写作这种文体。
滴滴快车不靠谱……费话连天……欺诈行为
我自己的毕业论文 给你了 摘 要 本文以家乐福大型连锁超级市场为研究对象。文章在阐述国内外大型超级市场的产生、特征、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对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现有的市场营销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技术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对家乐福大型连锁超级市场进行SWOT分析,明确家乐福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通过运用STP理论分析确定家乐福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从而分析家乐福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的营销策略。最后,文章对家乐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几条建议,希望对家乐福公司的发展有所借鉴与参考,同时也希望对我国民族零售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营销策略 第3章 家乐福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影响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各种外部力量,它是企业不能控制的,它既能够给企业带来机会,也会给企业造成威胁。 宏观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同时经济环境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环境,因此,企业必须分析和研究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充分利用经济环境中的有利因素,规避风险和威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日益加速,我国零售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末,我国零售业共有法人企业万个,其中内资企业占,外资企业占。从经营业态看,在综合零售中,百货商店占,超级市场占,其他综合零售占,彻底改变了过去经营模式比较单一的状况,形成了多层次、开放式的业态竞争发展新格局。我国的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将不断出现新的商机与利润增长点。零售业也必将在这种大趋势下出现新一轮的快速成长,而对于身处其中的外资公司更将是发展迅速,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凭借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与资本运作能力,成功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在中国市场大显身手是很有可能的。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外部政治形势、状况以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对市场营销活动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在任何社会制度下,企业都是在一定的政治法律环境下运行的,因而企业营销活动必然要受到政治法律因素的规范、强制和约束。在大型超级市场经营管理中大量应用现代科技有利于提高其竞争优势。现代零售业应用的高新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信息、通讯、情报处理技术。其最主要的部分是MIS,它是改善信息收集与分析方式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其产品是一系列计算机处理过的报告,目的是使企业总部立刻找到问题答案;2.物流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化的配送中心有现代化的分检技术、传输技术、堆码技术,形成高效率的现代化配送技术组合;3.自动传感技术。如监控、摄像、报警系统,普遍应用了现代最新科技成果; 家乐福内部环境分析 家乐福简介 成立于1599年的法国家乐福集团,总部设在巴黎近郊。经过40 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连锁超市9500多家,分布于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员工总数超过40万人,年销售额突破600亿美元。在全球零售行业中国际化程度排名第一,综合实力排名第二位,成为仅次于沃尔玛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家乐福的经营理念是以低廉的价格、卓越的顾客服务和舒适的购物环境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消费品。商场实行自助式服务,免费停车,超低售价,高效率购物等一系列服务。而且其“开心购物家乐福”和“一站式购物” 等先进经营理念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所以说,家乐福发展和服务的根本是更好地满足和顺应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让利消费者,并将其先进的营业设备和全新的零售经营理念引入世界各地,积极改善人们的消费素质和生活水准,刺激消费需求,促进和推动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家乐福在中国的发展 1995年,家乐福成功地开设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大型超级市场,并且,家乐福一直保持在华外资零售企业的领先地位,带动了中国的现代零售业的发展。截止到2003年,家乐福在中国26个城市相继开设了60多家商店,拥有员工3万多人。另外家乐福在上海设立了全球采购中国总部,在中国的10个城市成立了全球采购区域代表处,专门采购当地产品出口到海外的连锁店销售。家乐福中国公司经营的商品95%来自本地.2004年,家乐福采购出口额达到亿美元。家乐福不仅在纳税方面为国家及地方经济作贡献,而且经过多年的经营,家乐福还为中国带来了现代大型超级市场经营管理的技能和经验,并对商品采购与管理、营销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财务管理等各方面实现现代化和本地化,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目前,家乐福的中国籍大卖场总经理以上管理人员人数已占总数的40%,且比例逐年提高。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员,家乐福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公益事业,以多种形式向受灾地区、希望学校、社会福利机构捐物捐资;积极参与北京申奥等活动:支持中国的环保事业,并积极促进中国有机农场的建设.家乐福在中国连续两年获得在华外资企业最佳“光明公益奖气”。 第4章 家乐福超市营销战略分析 家乐福超市SWOT分析 优势分析 1.家乐福在许多地区作为大型连锁超市的先发者开设新店,获得了先发者利益。先发者作为市场的最初参与者,相对于后发者来说,能掌握更多差异化优势和更多的机会。先发者的规模往往比后发者大,这样先发者通过规模经济,就可以获得商品原价率和销售管理费用的优越性。2.家乐福公司内部富有战略构想力的企业家精神、高超的政治交涉力和战略地位,有效地利用了其在各地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及世界零售业中地位所产生的期待购买量,这使得商店的数量急速扩展;3.家乐福的超大规模是其区别于传统零售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家乐福却认为大规模自有大规模的优势;大规模销售可以让商家从大规模采购中享受优惠的价格折扣,从而降低进货成本。4.家乐福的本地化策略是其为了快于其他竞争对手占领中国市场,打破了常规集中采购的管理体制,赋予各门店一部分权力,使每家店面都拥有部分采购和销售体系,这样而来物流的成本就很低,这为家乐福赢得了发展的时间;劣势分析 1.质量管理存在漏洞当今社会,现代企业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单位,而是处于众多力量相互联系的巨大网络之中.家乐福的“问题猪排”、假LV包、杭州假茅台酒等商品质量问题,引起了大家对于商品质量问题的广泛关注。2.向供应商收取高额入场费家乐福的入场费策略,即家乐福所说的“向上游供应商要利益”。通常一家企业想进入家乐福的渠道,大致需要交纳6大门类的费用,包括特色促销活动、店内旺销位置优先进入权,进入商店的特权、良好营销环境的优先进入权、节假日、开发市场份额等。经推算,各项进场费用最高可达到供货商在家乐福实现营业的36%左右。依靠这样的供应策略,家乐福在世界各地都能以最低廉的价格进货,并且避免了长距离运输的费用和风险。但是,这一战略在中国似乎越来越行不通。机会分析 营销机会存在于一个公司通过满足购买者需要并能够盈利的某一领域里,营销机会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1.中国大幅度放宽对外资进入中国的限制,在中国的批发、零售业中,已于2004年12月1日取消了对外资取消了外资出资比例、设店数量和设店地区的限制,这为家乐福进一步发展扩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品支出增加,为家乐福的经营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但是长期来看,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规模将保持增长趋势,居民的消费结构己经升级为发展性消费为主的阶段,发展的空间很大。预计未来20年内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将继续增长,对经济的贡献仍会增大。 STP战略分析 STP战略分析(Segmentation,Targeting,and Positioning)起初用于产品的营销活动,后来拓展至包括零售行业在内的诸多领域。STP卫战略是零售公司整体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客喜欢的正是零售公司提供的特殊定位。零售公司也经历了传播定位、产品定位,再到营销要素组合定位的过程。对很多未能实现差异化战略的零售公司来说,定位的简单概念化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零售公司需要解决定位的选择和如何实现定位的问题。零售公司的市场定位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定位不清或缺乏可行性会使零售店经营陷入混乱,从而影响其市场表现。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 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的目标市场锁定为大中型城市的中产阶级家庭。家乐福公司在进入中国所作的分析报告中指出,中国今天高收入阶层的消费结构类似于法国20世纪60年代,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新生的中产阶级,人数大约为亿,年收入在1500-3000美元之间,容易接受新产品,这是家乐福发展的顾客基础。家乐福大型超市的目标顾客大多为注重商品和服务价值的家庭主妇,她们不仅关注价格,更关注性能价格比.”市场定位 家乐福制定的宣传口号是“开心购物家乐福”,确定的经营理念是:一次购足、超低售价、货品新鲜、自选购物和免费停车。这五个理念中真正比较优势的是超低价格和货品新鲜的集合,其它因素是大型超市的共同特征,所以本文推论家乐福确定的定位点是超低价格和为让顾客获得更大的价值,实现“开心购物家乐福”的目的。 第5章 家乐福营销组合策略分析 产品策略分析 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产也包括无形服务。本文主要从有形产品入手来研究分析家乐福的产品策略。产品组合 产品组合是一个特定销售者授予购买者的一组产品,它包括所有的产品线和产品项目。“一次购足”是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的经营理念之一,只有高效的产品组合才让广大消费者有更广阔的挑选空间,有了“一次购足”的可能。无论在家乐福的任何分店,都能看到规模不小的集饮食、休闲、娱乐、服务、购物为一体的商业圈、快餐店、理发店、游戏场,在国外甚至还有赌博场。同时备有临时托儿所,胶卷冲洗店,提供银行存款和信用卡支付等一系列服务。同时,家乐福还积极开发自有品牌,来丰富自己的产品组合系列,家乐福的自有品牌是一种由家乐福自己从设计、开发、原料选取、加工、以及到经销全过程控制的产品,主要包括食品、杂货、日用百货以及服装等四大类几百种自有品牌。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顾客轻松找到便宜货”。产品采购 1.家乐福的采购网络家乐福集团为了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建立了全球性的采购网络。家乐福全球采购中国总部于2002年9月1日正式落户上海,负责在中国境内寻找有实力的供应商,在互相交换新技术、市场趋势和商业信息的基础上,帮助中国企业按国际市场需求和标准开发产品,推动中国产品纳入家乐福全球销售网络。在过去的数年中,家乐福在中国的采购业务增长迅速。活跃在中国的家乐福采购专家们,凭借丰富的产品知识、专业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以及最新的国际市场信息,寻找并培养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中国供应商,将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纳入分布于全球的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中。2.家乐福的本地化策略分析家乐福的产品策略,就不能不谈它的本地化策略。家乐福每进入一个新地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调查其他商店里有哪些本地产品出售,哪些产品的流通量很大,然后再去与各类供应商谈判,决定哪些产品应在将来的家乐福店里出现。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从当地组织采购本地人熟悉的产品。像家乐福这样,保持配送中心发展速度稍滞后于店铺的发展速度,使配送中心的成本始终处于店铺营业总额可以消化的范围内,从而确保企业在赢利中快速成长。家乐福是在分店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采取整合供应商物流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商品配送问题,进一步节约运营成本。价格策略分析 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因而作为大型超级市场与顾客交易的基本手段之一,商品价格与利润直接相关。超低价策略一直是家乐福赖以生存的法宝。家乐福始终有10%左右的低价商品,然而这些商品却带动了其他90%的正常价格商品的销售。家乐福之所以能保证超低价策略的实行,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原因:1.大规模经营作为大卖场业态的创始者,家乐福采取大规模经营方式,每个大卖场的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品项在15000种以上,在这个区间内容易达成规模效应,其商品定价毛利率较高,在14%-25%之间,所以在达到毛利率之前,家乐福的降价空间与同行业其他零售商相比要大,这是家乐福低价策略的保障。2.繁华的商业环境家乐福的大型超级市场一般都是在人口密集、目标客户消费水平较高的商业繁华区,这就为其极低售价策略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3.开发自有品牌为了实现低价策略,家乐福努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经营成本。4.本土化采购家乐福在选择商品时一向倾向于本地化,将一部分权力交给分店,所选择的商品会根据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风俗习惯、消费心理的不同而相应作出调整。这样,一方面使门店里的商品更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由于是本地采购,可以由供应商实现配送,节省了配送运输费用,最终为低价策略的实现打好了基础。地点策略分析 家乐福在选址方面,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一)当地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家乐福在中国主要开设的是大型超级市场,为保证大型超级市场的吞吐量,家乐福首先把发展目标锁定在人口密度高、消费能力强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目前还不在家乐福的考虑范围。 (二)周边的竞争情况家乐福在开业前就把其他商店的劣势了解清楚,以打分的方法发现它们的不足之处,比如环境是否清洁,哪类产品的价格比较高,生鲜产品的新鲜程度如何,然后依据这种精确的调研结果制订自己的竞争战略。促销策略分析 家乐福的促销方式 一般以节假日促销为主,日常促销为辅来体现低价形象。1.货架堆头促销。在正常的货架两头有专门为促销产品陈列的M架,每档期分摆不同的促销产品。促销堆头主要有四种:端头货架、地堆、红房子(正常货架的中间区域)和区域集中促销;2.节假日促销:通常以中国重大节假日为主题,如:春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来举行大型的商品促销活动,选取百余种商品做特价来带动消费;3.日常促销:是一种辅助促销方式,以日常每天为单位,分日期、分时段的通过降低某几个单品的价格来促进商品的销售,其方式灵活、快捷,商品变化性强,且便于操作,有较强的吸引作用,容易培养忠诚消费者。例如:生鲜商品,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敏感性和与日常生活的贴近性,故多采取这种方法;4.中心主题促销:家乐福经常利用各种节假日、不同的季节或某一事件为主题开展促销;具体的促销内容 1.“棒”系列商品:是标志为“低价就是棒”的商品,其特点为:选择多、超低价。带有该标志的商品有效的突出了在售商品的价格底线,极高的性价比让顾客享受到更超值的享受,同时对于低价形象的树立起到不断巩固的作用。自从家乐福推出“棒”系列产品以来,一走进家乐福卖场,那些红色醒目的或大或小“棒”字纸牌就成了家乐福为顾客准备的醒目的指示牌;2.自有品牌商品:顾名思义就是“家乐福牌,,它是优质低价的完美结合。其特点为:优质保证,实惠超值,选择丰富、品质监控、精诚合作。这类商品在市场上无可比性,在同类产品中价格相对较低,具有较广阔的市场与利润空间,是家乐福打造的又一低价“亮点”;3.优惠活动特价商品:是家乐福主动特价,厂家让利的大优惠商品,通常以两种方式宣传商品:一种商品优惠幅度较大,并经常在周末做“震撼特价”;另一种商品是供货商支持力度较强,“捆绑装”或“买.送.”的赠品战术。 结 论 本文以家乐福大型连锁超级市场为研究对象,从国内外大型超级市场的产生、特征、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入手,明确了主要研究对象及概念。通过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的运用,对家乐福大型超级市场现有的市场营销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技术环境进行详细分析,从中发现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并通过对其内部条件的研究,了解企业所采取的市场营销战略,它们是做好企业营销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本文通过SW0T分析,明确得出家乐福的优势有大规模经营、本地化策略、商品种类多样化以及良好的购物环境;而家乐福的劣势是其产品管理存在问题,致使其出现一些质量有瑕疵产品,这令消费者对其颇有微词。而家乐福长期向供应商收取高额入场费也令供应商苦不堪言,长此以往,家乐福将大量流失消费者和供应商,这是家乐福目前鱼待解决的问题。家乐福面临的机遇是国内经济和零售业的迅速发展、2004年我国大幅度放宽了对外资进入中国的限度、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品支出的增加,以上条件都为家乐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家乐福面临的威胁则是随着中国零售业的放开,大量外资大型超级市场大量涌入中国,这为家乐福带来了强有力的竞争者;而长期向供应商收取高额入场费也使家乐福与供应商的关系趋于紧张,有流失供应商的可能。明确家乐福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有利于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及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家乐福营销组合策略的分析,从而得出家乐福的主要采取品种繁多产品的产品策略、超低售价的价格策略、市区商业中心选址的地点策略和多品种多方式的促销策略。本文通过以上的分析过程,对家乐福的营销现状有了较明确的剖析,希望对家乐福的发展与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可以看下(现代市场营销),找下自己的思路及框架吧
目前,国内外对培训企业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基本集中在理论层面,对培训企业而言,这些研究成果的实际市场营销运作的指导还需具体化。因此,本文的研究以相关营销理论为基础,结合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对浙江民营培训企业实战型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此提升浙江省培训行业运作治理水平。 民营培训企业营销策略 一、引言 近几年,中国培训业发展非常迅速。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的培训市场规模是100亿元,2001年是300亿元,2005年中国培训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而且这一数字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培训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的支持和参与,而人才的输送和培养除了通过现有的国民教育体系之外,其余大部分则是通过个人终身学习和培训来完成。因此,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由过去比资源、比发展模式转变为对各类人才培养和使用的竞争。 浙江省“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围绕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如实施“万名公务员公共治理培训工程”、轮训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高层经营治理人才、深入推进“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和“钱江学者计划”、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启动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等。浙江省这一系列人才目标和人才战略的实施,假如没有浙江省培训企业非凡是数量众多的浙江民营培训企业的参与是根本无法达成目标的。因此,研究浙江省民营培训企业营销策略,不仅能改变当前国内外对培训企业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层面或战略层面而实际市场运用意义有限的弊病,而且也可为提高浙江民营培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浙江省培训业整体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二、国内及浙江培训市场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的培训企业从其运行机制来看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专业学术性的培训企业,主要以大学为依托,这类培训企业权威性强,有自己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培训师,知名度较高,其缺陷在于培训收费高,理论强于实践;第二类是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培训师单独或者多人合伙开办的培训公司,这类培训公司有一批稳定的市场客户群,课程研发能力较强;第三类就是“培训中介”公司,它们占国内培训企业70%以上,这类培训企业只是纯粹的业务拓展机构——搜寻需要培训的企业客户并为其安排培训师。从国内培训企业的主体构成来看,民营培训企业几乎涉足了培训市场的所有培训项目。民营培训企业主要以个人办学为主。虽然民营培训企业拥有的既有资源不多,不具备高校或者政府背景等培训机构所拥有的一些先天资源,但在培训市场上却是最具活力和市场化运作最为成功的培训企业。民营培训企业在办学理念、培训产品创新、营销策略、治理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都是以市场为导向,因而表现得生气勃勃,培训市场的占有额也是最高的。 据浙江省企业培训业协会估计,目前浙江省约有各类培训企业一千多家,民营培训企业占了绝大多数,但其中品牌、规模上档次的寥寥无几,整个行业非凡是中小民营培训企业,普遍存在着:发展定位不清楚,缺乏品牌,没有核心竞争力;经营治理水平低,没有明确和有效的营销策略;缺乏健全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无序竞争等问题。尤其是营销能力薄弱的问题,直接导致一方面是许多恶性竞争的产生,使得相当数量的民营培训企业无法开展和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如大部分培训企业以电话营销等单一营销模式进行业务拓展,己成为培训企业客户开发和机构发展的软肋。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消费者得不到其真正需要的培训产品和服务。 总体来看,目前相当数量的浙江民营培训企业仍在靠创业者的一些社会或人情关系维系着生存和发展,企业的发展战略与营销思路不清楚,经营行为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因此,系统地考虑企业发展的长远性、方向性问题,着力构建属于培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营销架构,从营销策略的研究入手,切实提高浙江民营培训企业的营销能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浙江民营培训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传统营销理论告诉我们,工业品或消费品行业的营销治理一般强调4Ps的架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企业创造产品,然后界定出产品的特色和利益、制定价格、选择销售产品和服务的通道,并且通过广告、公关和人员推销等方式,无孔不入地大肆推广其产品和服务。而培训作为一种服务,其营销组合在4Ps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员”、“有形展示”、“服务过程”三个变量,从而形成了服务营销的7P组合。因此,对于培训企业而言,其营销治理应在4Ps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顾客的因素,即必须由产品或服务的设计阶段开始,在整个营销过程中都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意愿,并且在整个服务过程中都尽可能的使消费者感觉最大程度的满足。本文以下部分将结合一般营销理论,依据浙江民营培训企业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重点分析研究提出适合浙江民营培训企业发展的营销策略。 1.聚焦策略 聚焦策略:是指集中优势兵力于某个培训项目或者某个细分市场,构建、强化自身的核心业务。该策略适用于一些处于弱势竞争地位的浙江民营培训企业,这些企业往往规模小,课程研发能力薄弱,没有品牌和营销能力上的优势。该类企业主要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经营范围与实力弱规模小之间的矛盾。对于这类培训企业而言,它们应收缩战线,实施聚焦策略。该策略的最终目标不是在较大市场上占有较少的份额,而是在较小的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具体来看,聚焦策略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精简培训项目 “大而全”、过多的培训项目反而让培训企业耗费了过多的资源和精力,使得培训企业未能形成有特色的核心课程。而且,并不是每个培训项目都能有很好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因此,应遵循“保留优势项目,淘汰弱势项目”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对课程进行精简,保留有特色、有优势、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能够答应进行加大投入力度的培训项目,力求在人员配置、服务过程和选定的核心课程、特色课程上进一步强化优势和特色,逐步建立培训企业的竞争优势。 收窄目标市场 精简培训项目的同时,应根据保留项目的特点相应地收窄目标市场。将这些项目有针对性的提供给市场中最适合、最有需要的目标客户群。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因为营销对象的集中,企业能充分发挥优势,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变化,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另一方面也能给目标客户以相当专业的印象,并形成良好的口碑。 2.差异化策略 差异化策略是指培训企业根据各个细分市场中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设计提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取相应的市场份额。适用该策略的培训企业为:竞争能力不强、规模小、生存空间窄、定位不准确。虽然可能已经聚焦于某一经营范围,但在该经营领域未能形成其特色和差异化,专业化运作水平低,品牌影响力弱。这类培训企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利用有限的优势和资源来构建有差异化特色的核心课程和服务,并通过专业化的运作来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浙江民营培训企业中,义乌采智企业治理咨询公司就是一家差异化策略运用比较成功的企业。这家成立于2001年的培训企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成为义乌乃至浙江民营培训企业中的佼佼者,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靠的就是其准确定位于高端市场,并通过组建其专业化的讲师、咨询师队伍来打造其在市场中的差异化品牌。对大部分浙江民营培训企业而言,具体实施差异化策略可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服务质量 培训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取决于对培训服务购买前的期望和培训企业提供的服务实际质量的接近程度。假如服务的质量与消费者所期望的相一致,消费者就会感到满足,因此,差异化策略最重要的一个实施方向就是服务质量。而决定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依重要程度可排列如下:可信性、责任心、保证、深入度、有形体现。根据以上这些决定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浙江省民营培训企业应从课程设置、人员素质、经营理念、公司制度等各方面给予配合和保证,从而使顾客相信,培训企业所提供的课程都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培训企业传授课程的方式都是消费者能够有效获取知识的,培训企业的宣传和品牌形象与其实际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是相一致的。 独特的业务拓展模式 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对浙江民营培训企业来讲,另一个需解决的难点问题是业务拓展。谁在这个市场拥有自己独特的业务拓展模式,谁最大程度的把握了一些关键渠道,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以下几类业务开拓渠道是浙江民营培训企业可以去尝试的: ①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与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的合作除了可以随时把握政府对于一些特定行业、企业的人才开发政策之外,另外由政府部门出面牵头组织的培训活动相对轻易组织和开办。 ②行业龙头企业:对大多数培训企业而言,应集中优势兵力,与一两个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展培训。因为龙头企业大多是所在行业的标杆企业,其一举一动往往是其它企业模拟和跟随的标准,所以将行业龙头企业作为渠道开拓的突破口,不仅可以拥有稳定的业务来源,还可以提升机构本身的品牌知名度,从而达到从点到线再到面的业务拓展。 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民营培训企业不仅可以把握有关行业最前沿的发展动态,同时可以他们为桥梁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建立联系。 ④互联网:网络营销不仅可以更好地将产品本身、促销手段、顾客意见调查、广告、公共关系、顾客服务等诸多内容结合在一起,同时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及视讯等手段与顾客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实现与顾客的互动,更为重要的是有效的网络营销可以大量节省渠道拓展的费用。 3.缔结联盟策略 当前的市场竞争早已不是过去那种“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时代了,竞争除了博弈也能有合作,只要能达到双赢的结果。浙江省民营培训企业可在培训企业间业务互补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增加客户来源,是一条非常可行的道路。比如人力资源治理培训企业与拓展练习培训企业,它们之间就存在着非常大的合作空间。这种类型机构之间的合作,不仅不会给培训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负担,却可以使客户资源的价值实现最大化,同时提高消费者的满足度。除此之外,利用合作方的平台宣传自己的培训企业,如在对方的场所设置宣传点;联合举办活动,扩大双方的影响力;双方交换企业资源,将资源提供给对方的顾客,对顾客进行“体验式营销”,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当前浙江民营培训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应以目标客户群的需求为中心,结合市场竞争的状况,根据培训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制定适合培训企业自身特点的营销策略,以此建立健全相应的培训企业运营机制,通过有效的营销实施方案,最终实现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有针对性的课程和服务以及培训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