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 财务管理 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企业因赊销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形成的应向客户收取的资产进行核算监督管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 企业应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
摘要:应收账款(Receivables)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期已到而未能收到款项的商业承兑汇票。笔者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就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以及因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损失;就如何对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与监督、账款风险的转嫁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管理办法和具体 措施 ,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强市场竞争力,不得不采用赊销赊供的办法去争取客户;另一方面由于商品销售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
一、应收账款过多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1.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比较高
赊销方式在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和实力,扩大销售,增加收益,节约存货资金占用,降低存货管理成本等方面有着其他结算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相对于现销方式而言,赊销方式毕竟意味着应计现金流入量与实际现金流入量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所以会出现拖欠账款、且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比较高。
2.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增大了经营风险
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同时可能产生一些坏账损失,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3.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赊销并未真正使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去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使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及回收成本增加,造成企业现金的流出。
如何控制应收账款额度,尽可能降低坏账损失,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二、加强事前控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1.制定适当的职责分离制度。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得好坏,取决于对销售收入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就要制定严格的销售收入控制制度,如应收账款的记账人员不能同时成为应收账款的收款人员。
2.建立正确的授权审批制度。要建立正确有效的授权审批制度,就应明确授权的责任,并建立经济业务授权审批程序。如在进行赊销业务之前,就应按程序进行审批,未经部门领导及企业主管领导的批准不得发出货物,以防止企业因为向虚构的或无力支付货款的客户发货,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3.建立应收账款终身负责制和第一责任人制。谁经手的业务发生了坏账,无论责任人是否调离该企业,都要追究其责任。
三、加强事中检查,建立日常管理机制
企业向客户赊销产品,就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应进行经常性分析、检查、控制。
1.建立用户信用档案:做好基础记录,了解用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包括企业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用户信用等级的变化等。
2.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其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现象,并注意检查用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3.控制用户拖欠债务的期限,及时掌握用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变动情况,以便与用户取得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
4.分析用户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周转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同期计划及同行业同类指标对比,藉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及时修正信用条件。
5.考察用户的拒付状况。考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如通过实际坏账损失率是大于或还是低于预计坏账损失率,来看企业信用标准是否定的过于太松或太紧,从而修正信用标准。
6.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通过对应收账款账龄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
四、加强事后监督,建立账款回收机制
1.制定定期寄送对账单制度。定期与企业外部的客户进行账款的核对工作,为了保证该项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企业应考虑指定一位独立于现金出纳、销售人员以及应收账款管理人员以外的人,对企业的销售往来业务,进行定期全面的检查与监督。
2.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内部审计。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款项被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以降低风险和损失。
3.成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账款清欠小组,定期进行催讨,使款项足额入库。
4.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或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下诉诸法律。
5.确定合理的讨债 方法 。若客户确实遇到暂时的困难,一般做法是对应收账款进行债权重组:接受欠款户按市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予以抵偿;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应收款”,确定一个合理的利率,同意用户制定分期偿债计划;修改偿债条件,甚至减少本金,激励其还款;将债权转变为对用户的“长期投资”,协助企业扭转亏损,以达到收回账款的目的。
6.企业应遵循谨慎性会计原则,对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进行估计,提取坏账准备金。
企业要想降低应收账款损失,规避坏账风险,应主要有以下途径:
(1)应收账款证券化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特点和财务安排的具体要求,委托银行对该应收账款实行证券化融资,借助证券化提供一种偿付期与其资产的偿还期相匹配的资产融资方式,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具体项目进行调整和优化,盘活现存资产,增加资产流动性。
(2)应收账款的抵借
应收账款的抵借是将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品向银行获得借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分为整体抵借和特定抵借。应收账款的抵借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加速企业资金周转。
(3)应收账款的无追索权让售
就是企业将应收账款作为商品卖给代理商、银行或金融机构,这样,就使应收账款的风险得以及时有效的转移。
(4)取得第三方担保
当某客户被评定为高风险等级时,企业一般只与其进行现金交易,但是如果有第三方愿意为其提供担保,承担连带责任的话,也应该考虑对其采用赊销结算方式,一旦发生坏账损失,可以向第三方追讨账款。
总之,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成为 企业运营 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引起 企业管理 层的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才能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并及时收回账款。
《 应收账款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及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探讨 》
摘 要:企业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赊销、提供劳务后应得收入,或者其他应收款项。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提高资金周转效率,防止坏账的发生,减少收账费用及财务损失,是企业十分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应收账款的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应收账款 周转率 经营风险 建议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量逐渐提高,这已经成为企业良好运转的一大弊端。这不仅对企业的资金流及资金周转带来了损害,而且也加大了企业的财务和运营风险,导致资金链断裂。面对企业应收账款的严峻形势,充分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1.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急于打开营销局面,争夺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运用商业信用促销,与客户签订赊销合同时,在资金回笼上给予客户较大的信用额度和较长的赊销期限,产生了账面的高收入、高利润。但大量相似的行为往往很少考虑赊销资金时间价值,忽视了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是否能及时收回的问题,造成应收账款急剧增加,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生产建材为主要业务的某企业为例,从2007年~2011年末,商品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应收账款资金的比重却居高不下,大量资金被占用,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一个用来衡量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效率的财务比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现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的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资金的正常周转。(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从表1分析可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2007年的元万上升至2011年的万元,增长率为;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由2007年的元上升至2011年的元,增长率为,应收账款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从周转率分析来看,应收账款周转率由2007年的次下降至2011年的次;周转天数由2007年的48天上升至2011年的75天,由此可见,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平均收现期长,应收账款大量占用公司资金,影响该企业的现金流。
年以上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比重分析
企业两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总应收账款的比重由2007年的13%上升至2011年的19%,比重较大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企业可收回应收账款数额并不多,发生坏账的机率也比较高,相对形成损失的风险也就比较大。进一步说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弱,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分析
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由2007年的15%上升至2011年的18%,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企业发生赊销的几率比较高、应收账款的余额多,所以,即使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很大,但还是导致其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缺,周转困难,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2.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上面以某企业为例从应收账款周转率、2年以上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比重、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三个侧面,对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根据企业运营中的实际情况,笔者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企业的周转资金
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认真研究、了解、把握市场,并分析预测市场需求的前景,及时开发研制新产品,以开拓新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企业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生产出有特色的、差异化的,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产品。企业还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强化创新意识,争创名牌商标,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另外,企业要根据发展对外贸易,开辟国际市场的需求,创造条件,通过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进产品外观等措施来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只要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企业的产品,就会有更多的客户来选择企业,企业就可以有目的地选择客户,选择那些信用品质好、赖账可能性小的客户,以减少资金在应收账款上的占用,从而增加公司的周转资金,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客户信用制度、赊销责任制度和可行的收账政策。第一,建立客户信用制度。企业首先要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收集客户的企业性质、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财务状况、经营规模、信誉等资料,建立客户档案,为信用评价提供相对完整和科学的依据。第二,建立赊销责任制。企业在实行销售大承包和销售回款计酬办法的同时,应建立赊销责任制。即赊销款的回收由销售人员负责,销售人员工资、奖金除了视销售业务的开展情况外,还应与赊销的回收率挂钩,从而增强销售人员的责任心。而在确定赊销时,应根据客户的资金信誉程度而确定。第三,制定可行的收账政策。企业如果采用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投资,减少坏账损失,但会增加收账成本。如果采用较消极的收账政策,则可减少收账费用,但却会增加应收帐款投资,增加坏账损失,这样就要求企业依据市场经济环境和自身状况科学地设计回收策略。企业除了要适时地使用现金折扣、适度地利用担保制度外,还应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和讨债方法。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①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用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②掌握用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用户巳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用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③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④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据此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应及时监督,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造成坏账,如有大部分超期,企业应检查其信用政策。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企业应加强公司领导自身思想道德建设,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务实的作风,将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把各种应收账款的清、收、管理作为盘活资金、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的一条重要措施来抓,成立专门清收管理班子,领导挂帅,财务督促,部门专抓,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作为考核个人和部门业绩的组成部分,与 承包合同 ,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其次,加强员工业务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 法律知识 、经济知识、语言知识、逻辑知识、心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还应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培训,营造良好的 企业 文化 。
3.结语
应收账款的发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不可避免的。企业只有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才能降低企业因赊销而产生的经营风险,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刁风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与对策[J].企业与经济管理,2007,(15):10-21
[2]郭美清.浅析应收帐款的管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55):55-56
《 浅析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 》
一、应收账款的概述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因未在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时收取现金而形成的债权。
总体而言,导致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无非源于以下三方面:一是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二是减少企业库存,降低库存费用和存货管理费用;三是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一般来说,市场竞争导致的赊销是应收账款产生的主要原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象也主要是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应收账款占企业流动资产的份额越来越重,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企业应收账款都要经历进入企业、存在于企业当中、退出企业的生命周期,应收账款的管理也是针对其存在的全过程进行的,有关的管理问题也就相应的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据此,一般分为以下三个大方面:
(一)应收账款事前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未能建立有关往来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
对往来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和科学分析,并建立有效的动态管理系统有利于企业从源头上控制应收账款的质量。但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占领市场,纷纷忙于如何提高销售,更多的争取客户,而对客户的资信情况、信誉程度和付款能力缺少必要的了解,致使形成的应收账款风险增加。常此以往,大量账款无法收回,呆坏账大量形成,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规模较小的企业甚至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
(2)内部缺少有效的职责分工和牵制制度
企业要实现高效运作,前提之一就要明确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做好各部门的配合工作。但大多数企业在这方面的现状却是:部门间缺少沟通,各行其是,内部分工协作不合理,职责不明确,更很少有企业专门设置信用审批部门对赊销进行审核批准,或即使设置了也没能发挥好自己的职能。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在应收账款管理上的职能“完全独立”,当出现问题后部门间互相推诿责任。
(二)应收账款事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应收账款实时情况缺乏必要的追踪分析
在企业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企业在应收账款产生至收回整个过程中缺乏有效、完善的约束机制,对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的成因以及账龄等因素未能进行经常性分析和风险等级调整,自身对应收账款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从而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到期及长期拖欠的货款,账龄越来越长,资金流动周转速度降低,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企业没有有效的对账机制来发现已存在的大量呆账、坏账
在销售与收款循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和记录发生误差等错误,与客户定期对账能及时明晰交易双方的债权债务及未了事项,将可能发生的错误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然而有的企业怠于对账,有的即使对了账也只是敷衍了事,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达不到对账的真正目的。
(三)应收账款事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收账制度不完善,未建立有效的催账体制
很多企业并未事前针对本企业的客户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的收账政策和程序,收账责任不明确,使得收款与赊销不能很好的衔接。管理应收账款账目的财务人员对应收账款未实施有效监督,应收账款历史记录混乱,没有根据客户欠款情况进行分类建档,账目不清。由于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基本上是靠企业自身,如果财务部门在货款到期时没有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则催收工作就不能及时展开,坏账产生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三、加强企业应收管理的建议
(1)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全面了解客户的主体情况,重点关注本企业的大额往来客户及经常发生业务的客户
首先,企业应广泛收集客户信息。企业一般可以从客户的内外部收集有关的信息:首先,查阅和分析客户历年的财务报表,分析其变动趋势;其次,如果客户有进行过信用评级,企业可以向信用评估机构咨询客户的信用级别;再次,可以利用客户开户银行的证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已公布的一些企业信用方面的资料、客户的借款还款情况以及客户与其供应商之间的日常结算及时性等信息。接着企业再根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优、中、差的赊销客户信用等级管理系统,以后的赊销审批就可以以此为依据。
(2)建立和完善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及有关制度。
一是要建立严格的职责分工和严格的赊销审批制度。针对应收账款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职责分工制度,促使各部门之间,尤其是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保证业务活动能够相互制衡中有效地进行。二是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做好赊销审批的正确授权。信用管理部门定期报出客户信用分析 报告 ,并据此提出销售策略和客户欠款警戒线金额,以便及时调整销售方案。在赊销审批方面,企业可以制定销售限额,但对于超过限额以上的业务必须报上级专门的部门审批。三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财务部门通过计算应收账款的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将得出的有关客户的信息及时反映给销售部门。
(3)应收账款出现诸如逾期或债务人偿债出现困难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企业应确保内部有严格、完善的坏账准备和核销程序。企业在发生坏账时,应及时作出处理,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转入坏账损失,不宜任坏账日积月累。同时,当债务人偿债出现困难,企业也可以考虑将应收账款转化为其他资产形式,债务重组、债转股或接受债务人的非现金资产偿债等方式都是可以考虑采取的应收账款转化方向,以尽可能的减少坏账损失。
(4)企业可以利用应收账款融通资金,缓解流动资金压力
对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来说,可能会经常发生由于应收账款未到期、而企业又急需流动资金的情况。此时,企业可选的一种主动的做法是积极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获取所需资金,比较普遍的方法有应收账款贴现、应收账款抵借、应收账款证券化及应收账款出售等。
参考文献:
[1]李粮余.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M].现代商业,2009.
[2]金福玲.透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M].辽宁经济,2009.
[3]王宁.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M].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
有关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论文推荐:
1. 有关应收账款管理论文
2. 关于应收账款管理论文
3. 辽宁省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特点分析论文
4. 浅论南晶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论文
5. 浅论江门远鸿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论文
6. 浅谈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论文
7. 快递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之思考论文
应收账款(Accounting Receivable,简称 AR),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1]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本账户按不同的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应收账款表示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被购买单位所占用的资金。企业应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以弥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对于被拖欠的应收账款应采取措施,组织催收;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凡符合坏账条件的,应在取得有关证明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后,作坏账损失处理。应收账款(Accounting Receivable简称 AR)——会计科目,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2]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 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本账户按不同的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本账户结构为:[3]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购买商品、材料等账款;
存货作为海尔公司的一项占有很大比例的资产,存活管理直接关系到海尔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海尔存货管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企业存货管理》
【摘要】本文分析了存货管理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企业强化存货管理的 措施 。
【关键词】存货管理,现状,原因,措施
一、存货管理在 企业管理 中的意义
众所周知,企业利润的多少与企业资产的质量及资产营运效率密切相关。企业资产质量的高低,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资产质量的高低同时是确定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增长潜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一直把加强企业资产的管理、分析企业资产的结构及经营管理水平放在重要的管理位置来处理的。
保证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就是保证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的充足和及时供应,也就是说企业的存货资源不能匮乏,但是企业又不能大量囤积货物(占用大量的生产资金),因而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与存货占用的多少成为企业管理的突出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企业物流管理中对存货的管理,存货管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二、存货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存货管理的现状
企业往往从最初忽略存货的管理,不在乎库存占用资金的多少,发展到企业存货积压,流动资金严重紧缺,无形中积压了大量资金,造成资金周转速度明显减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控制存货成本困难,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难点。
存货管理不规范,造成账实不符,信息失真 部分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企业长远发展,账务处理不规范,实现销售不做销售收入,不按实际结转库存产成品,对收回货款不列账,形成资金体外循环,造成存货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数,账实不符;部分相关联企业之间的货物转移,双方不签定代销合同,代销或赊销商品不如实计入库存,形成实物数大于账面数;部分企业不按规定设置保管员岗位,不按规定设置明细账。
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除了需要配置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长期资产外,也需要配置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存货。所谓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要消耗的材料等。存货作为企业的一类资产,具有其本身的特征。首先,它作为一定的物质实体存在,是一项有形的资产。其次,它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是流动资产的一类。另外,企业储存的目的还在于准备按正常营业方式予以出售。
存货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存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持续,必须有计划地购入和销售存货。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一般情况下,存货占工业制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商业流通企业的则更高,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因此,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 方法 ,来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导致存货管理低效的公司内部因素
(1)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对存货本质的认识缺陷,使得公司的存货大量积压。 大量的存货必然会消耗大量的成本,从这个角度上讲,存货也是公司的一项“负债”,公司应尽可能地以较低的存货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
(2)公司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公司的库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 求。公司供、产、销各部门往往片面追求各自部门的利益,彼此之间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导致要么公司的存货储备量低于市场需求使之失去市场机会,要么造成库存积压,增加其储存成本。
(3)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存货的监管效率低下。公司内部没有制定关于存货管理的 规章制度 ,即使制定了也因为缺乏严格的考核和监督,使之不能有效地运行。造成内部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存货流转过程中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4)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缺乏使得公司难以确定科学的库存量。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致使其在对库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习惯于单纯凭借主观 经验 ,而不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存货进行定性与定量控制。
(5)存货管理的技术手段落后,造成存货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公司相关部门及其上、下游公司。公司内部仅仅建立了以统计核算为目的的小型数据库系统,严重时甚至会误导公司的采购与生产活动,造成存货的脱销或者积压。
(6)没有将存货管理与物流管理相结合,导致公司存货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加。公司往往以库存静态管理为中心,忽略了存货管理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仅仅只局限于库存满足生产或销售需要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或者原材料。
2、导致存货管理低效的公司外部因素
(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人民银行总行扩大了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致使各银行的执行利率随之上升,加之各方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一些公司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和资金利率风险,便大量囤积原材料,形成了较多的存货。
(2)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近年来,我国的生产性价格指数(PPI)居高不下,物价上升的压力持续存在,原材料供应日趋紧张,能源、运输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公司为了降低缺货风险,不得不增加存货的安全库存量,并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避免物价变动产生的风险。
(3)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市场需求变化加剧,也会增加公司存货管理的难度,公司常因销售预测不准,造成已被淘汰的产品以及相关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大量 积压。
三、企业强化存货管理可以采取的措施
(一)全员参与存货管理。优化存货管理除了需要公司管理层改变经营理念、重视存货的控制和管理外,还应该让公司的采购、仓库、财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门均参与到存货的管理中,共享存货管理的相关信息,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来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在整合的过程中,公司应当将存货管理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员工,强调公司全员参与存货管理,为存货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为建立适合公司自身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公司应该结合自身业务流程特点,使用合适的库存管理软件,建立公司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使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公司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实现存货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
(三)优化和改良公司的生产运作流程。在优化和改良的过程中,公司需要分析生产的各个流程中哪些是无效的作业流程,哪些是能够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作业流程,进而消除无效的流程。在简化生产流程的同时,公司还应对生产流程进行改进,使生产线上各个作业流程的时间趋于一致,实现生产线的同步生产。
(四)提高销售预测的准确度。做好销售预测,尽可能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公司在进行销售预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滚动预测的方式,不断地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销售预测进行修正,并让经销商参与整个预测流程,发挥经销商更接近市场、更了解市场的优势,以提高预测的准确程度。
(五)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公司要建立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通过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存货业务的各个环节,确保相关部门和 岗位职责 分明,并保证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其次,建立并完善供应商准入制度。公司应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资质等级、信誉及价格等情况,建立完整的供应商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制止不良存货的发生。
第三,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存货盘点制度,实施盘点控制。公司应对存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清查,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为公司的存货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管理、物资供应体系的业务流程,运用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基本原理,引入物流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的先进理念,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物流企业航母,促进存货管理,是存货管理上一个新台阶,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浅析企业存货管理》
[摘 要] 存货作为公司的一项占有很大比例的资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存货管理的好坏也密切关系到整个公司和公司利益的相关者,因此,必须重视对存货的管理。本文以安徽某公司为例,就其存货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利用存货、加强存货管理的措施,并对其未来发展阐述了一些相关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 企业存货;存货管理;周转速度
存货是指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及商品等[1]。企业置留存货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另一方面是出自价格的考虑,零购物资的价格往往较高,而整批购买在价格上有优惠。但是,过多地存货不仅会占用较多资金,也会增加包括仓储费、 保险 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因此,进行存货管理的目的就是尽力在各种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作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只有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利用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存货管理的方法
(一)存货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公司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
A类存货的特点是金额很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如在超市,高档皮货、珠宝首饰、名烟名酒、家用电器、家具、摩托车、大型健身器械等A类商品的品种数量并不很多,但价值额却相当大;大众化的服装、鞋帽、床上用品、布匹、文具用具等B类商品品种数量比较多,但价值额相对A类商品要小得多;至于各种小百货,如针线、纽扣、化妆品、日常卫生用品及其他日杂用品等C类商品品种数量则非常多,单位价值却很小。一般而言,三类存货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B:C=::,而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A:B:C=::。
(二)经济订货量模型(EOQ)。所谓EOQ,即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它利用数学的方法求得在一定时期内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之和最低时的订货批量[2]。典型的存货订货规模就是估算出适度的订货规模,使得成本实现最小化。从EOQ模型的推导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保持恰当的订货规模,才能使总成本降低。因此,EOQ不提倡小批量订货。
(三)保持适当的存货周转率。 一个公司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对公司的流动比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存货的流动性的分析很重要。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公司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公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公司的变现能力。
(四)准时生产制(JIT)。准时生产方式是日本在20世纪50、60年代研究和开始实施的生产管理方式,是一种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降低成本的准则。其中心思想是寻求、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浪费的一切根源和任何不产生附加价值的活动,实现这一思想的控制方法和原则是:将必要的材料,以正确的数量和完美的质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往必要的地点。生产系统如果真正运行在准时制生产方式的状态下,它的库存就被减至最小的程度,因此,JIT又被简而言之成“零库存”管理[3]。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知道JIT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是使库存最小化的生产系统,即消除一切只增加成本,而不向产品中增加价值的过程。
二、存货管理方法的应用
本文从分析安徽某公司存货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导致存货管理出现问题的内外部原因,并提出优化存货管理的策略。
(一)公司存货管理的现状(见下表)
从这 3年的趋势平均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该公司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2007年3月以前上升较快,之后略有下降,再呈缓慢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公司发展,存货的增长速度高于公司资产的增长速度。以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可以揭示存货变现的能力,该比率越大,意味着存货转换为收入的时间越短,变现能力越强。而以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则可以反映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该比率越大意味着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公司管理存货的能力越强。表中这两项数据均呈现较快上升趋势,说明公司越来越重视存货的控制和管理,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但2007年前三个季度存货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各季度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第一季度的数值下滑太快,其存货的周转情况差强人意,说明企业生产经营及其销售出现问题,唯独第四季度各项指标较好,说明企业存在操纵利润的迹象。
(二)公司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导致存货管理低效的公司内部因素
(1)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对存货本质的认识缺陷,使得公司的存货大量积压。大量的存货必然会消耗大量的成本,从这个角度上讲,存货也是公司的一项“负债”,公司应尽可能地以较低的存货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
(2)公司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公司的库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公司供、产、销各部门往往片面追求各自部门的利益,彼此之间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导致要么公司的存货储备量低于市场需求使之失去市场机会,要么造成库存积压,增加其储存成本。
(3)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存货的监管效率低下。公司内部没有制定关于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即使制定了也因为缺乏严格的考核和监督,使之不能有效地运行。造成内部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存货流转过程中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4)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缺乏使得公司难以确定科学的库存量。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致使其在对库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习惯于单纯凭借主观经验,而不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存货进行定性与定量控制。
(5)存货管理的技术手段落后,造成存货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公司相关部门及其上、下游公司。公司内部仅仅建立了以统计核算为目的的小型数据库系统,严重时甚至会误导公司的采购与生产活动,造成存货的脱销或者积压。
(6)没有将存货管理与物流管理相结合,导致公司存货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加。公司往往以库存静态管理为中心,忽略了存货管理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仅仅只局限于库存满足生产或销售需要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或者原材料。
2.导致存货管理低效的公司外部因素
(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人民银行总行扩大了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致使各银行的执行利率随之上升,加之各方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一些公司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和资金利率风险,便大量囤积原材料,形成了较多的存货。
(2)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近年来,我国的生产性价格指数(PPI)居高不下,物价上升的压力持续存在,原材料供应日趋紧张,能源、运输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公司为了降低缺货风险,不得不增加存货的安全库存量,并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避免物价变动产生的风险。
(3)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市场需求变化加剧,也会增加公司存货管理的难度,公司常因销售预测不准,造成已被淘汰的产品以及相关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大量积压。
(三)优化公司存货管理的策略
1.提高销售预测的准确度。应做好销售预测,尽可能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公司在进行销售预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滚动预测的方式,不断地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销售预测进行修正,并让经销商参与整个预测流程,发挥经销商更接近市场、更了解市场的优势,以提高预测的准确程度。
2.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公司存货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所有存货不分巨细地严加管理。因此,公司在存货的日常管理中,可以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 A、B、C三类。其中,A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 10%~15%,金额占存货总额的 80%左右;B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 20%~30%,金额占全部存货总额的 15%左右;C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60%~65%,金额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在此基础上,公司应重点抓好 A类存货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存货管理战略,严格控制该类存货的数量,提高其周转的速度。
3.优化和改良公司的生产运作流程。在优化和改良的过程中,公司需要分析生产的各个流程中哪些是无效的作业流程,哪些是能够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作业流程,进而消除无效的流程。在简化生产流程的同时,公司还应对生产流程进行改进,使生产线上各个作业流程的时间趋于一致,实现生产线的同步生产。
4.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公司要建立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通过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存货业务的各个环节,确保相关部门和岗位职责分明,并保证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立并完善供应商准入制度。公司应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资质等级、信誉及价格等情况,建立完整的供应商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制止不良存货的发生。第三,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存货盘点制度,实施盘点控制。公司应对存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清查,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为公司的存货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5.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协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公司可以让供应商参与公司的存货管理,通过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向供应商公布自己的生产经营计划,由供应商根据公司的存货消耗需求情况来组织安排发货。这样,既可以降低存货的采购成本,又减少了存货的资金占用[4]。
6.建立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公司应该结合自身业务流程特点,使用合适的库存管理软件,建立公司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使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公司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实现存货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
7.全员参与存货管理。优化存货管理除了需要公司管理层改变经营理念、重视存货的控制和管理外,还应该让公司的采购、仓库、财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门均参与到存货的管理中,共享存货管理的相关信息,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来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在整合的过程中,公司应当将存货管理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员工,强调公司全员参与存货管理,为存货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
(四)公司存货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现阶段公司存货管理水平不高,现代化物流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公司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物流技术的逐步发展与应用,JIT这一现代存货管理理念一定会成为精达股份公司存货管理的发展趋势,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服务。
JIT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甚至消除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成品的产出的全过程中的存货,建立起平滑而更有效的生产流程。在准时生产制下,产品完工正好是要运输给顾客的时候,同样原材料到达生产工序时正好是该工序开始准备生产之时。没有任何不需要的材料被采购入库,没有任何不需要的产品被生产出来,所有的存货都在生产线上,因此,将存货降到最低,实现零存货是准时制的目标之一。
JIT的运用给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收益,它不仅提高了存货管理效率――节省存货资金的占用和仓储空间的占用,以及与之相关的保管人员的减少等等,还减少了由于存货资金的占用而减少的资本成本支出。最关键的是它是消除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无价值增值的活动和耗费,即消除一切浪费,最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5]。
因此,JIT这一现代存货管理理念一定会成为精达股份公司存货管理的发展趋势。但精达股份公司实施JIT存货库存管理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全社会科技水平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基础。
(2)企业之间的真诚密切协作是有利环境。
(3)强调全面性预防维护,实施ITT必须鼓励全员参与。
参考文献:
[1]王廷丽.JIT与零库存[J].兰州学刊,2004,(6).
[2]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王利平.管理学原理(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熊胜绪.丰田生产方式的特点及其科学性评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2,(11).
[5]韦波,祥建.基于JIT的存货管理策略探讨[J].企业活力,2004,(8).
海尔集团财务状况分析论文
海尔集团公司(简称:海尔),于1984年在青岛创立,是一家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从开始单一生产冰箱起步,拓展到家电、通讯、IT数码产品、家居、物流、金融、房地产、生物制药等领域,从制造产品逐渐转型为制造创客的平台。公司旗下青岛海尔(股票代码:600690)和海尔电器(股票代码:01169)两大平台上聚合了海量创客及创业小微。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海尔集团财务状况分析论文 ,欢迎阅读。
摘要: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过去及现在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风险状况进行的分析活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以海尔集团为研究对象,对海尔集团的经营状况、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对其经营业绩作出评价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财务;指标;分析;海尔集团
财务分析是进行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手段。通过财务分析,借以评价投资对象的投资价值,了解投资风险,并预测其未来可实现的经济效益。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就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投资对象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价。通过对财务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10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本文通过2008年到2010年这三年财务数据对海尔集团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海尔的.财务状况及发展进行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先对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每年都大于1,就已经表明公司随时有足够能力去填补流动负债,再进一步分析,流动比率从2008年的下降到2010年的,两年内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流动资产增长不及流动负债快而引起的;速动比率在2008年比2007年下降了80个百分点,到10年又比2009年上升15个百分点,似乎与流动比率相矛盾,原因在2009年公司存货积压增加,到2010年时变卖存货,这样相对速动比率就有小幅度上升。现金比率与现金流动负债比都处于下降状态,其中现金比率2008到2010年分别为、、,2010年比2008年下降20多百分点,现金流动负债比也从2008年的下降到2010年的,下降将近30个百分点。虽然两者都在下降,但是不存在短期偿债风险,也同时证明公司试图更大利润流动负债为经营服务,只是应注意其合理性,不能过分扩大流动负债。从长期偿债能力上看,2010年资产负债率为,所有者权益比率为,权益乘数为,而有形净值债务率为(影响不大),这些都是表明公司资本雄厚的实力。
2盈利能力分析
从表中我们可以分析,营业毛利率快速增长,销售净利率也随之上升,营业毛利率从2008年的上升到2010年的,仅仅两年时间就将营业毛利率提升个百分点,使得销售净利率也在两年内上升了个百分点。在成本费用利润率中,因为营业成本减少而营业收入增加,所以也从2008年的上升到2010年的,但是期间费用一直在增加会影响成本费用利润率上升幅度不大。总资产利润率的增长,2008年到2010年分别为、、都处于稳步且大幅度增长,因为它的增长也直接引起总资产净利率和总资产报酬率上升,最后使得两者在2010年分别上升到、。分析得出能引起总资产利润率上升的因素是流动资产利润率和固定资产利润率,其中流动资产利润率增长幅度不大,到了2010年才为,两年内只上升个百分点;而固定资产利润率从2008年到2010年上升个百分点,达到2010年的4723%,是流动资产利润率的3倍多,出现了资产配置不合理问题,很可能是流动资产过多,相应的固定资产不足,很容易出现流动资产闲置或浪费和固定资产过渡使用。就目前来说,资产配置问题还不能直接拉下总资产利润率。
在资本盈利上看,很明显知道,营业盈利与资产盈利能力都逐渐加强,直接使得资本盈利能力增强。所有者权益利润率两年内就增长了一倍多,也使净资产收益率增长一倍多,到2010年时两者分别为、。股本在2009到2010年都没增加,利润的增加长促使股本收益率增长,分别为、,还有资产保值增值率都比100%大,所以说盈利能力在逐渐加强。
3营运能力分析
盈利水平和经营管理状况的营运能力分析是必要的财务指标分析,它的强弱直接影响获利多少。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在2008和2009年间还能保持一定增长,分别为 和次,可是一到2010年就下降到,周转天数也比2009年增加了18天多,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比2008年还算不错,引起总资产周转率在2010年下降的原因是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周转率都下降。其中流动资产周转率由2009年的次下降到2010年的次,还比08年的次少,且两年内平均周转天数增加了天。进一步分析流动资产结构中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在两年间都是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次减少到2010年次,周转天数也增加13天;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恰恰相反,从2008年到2010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升次,周转天数减少13天多,由于存货周转率处于下降状态,所以应收账款周转率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及把流动资产周转率拉升。固定资产周转率波动与总资产周转率变化相似,先增长后下降,直到2010年时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水平比2008年的要高,周转天数平均减少了天。周转水平还可以说稳定,但是还需要有待提高。
4发展能力分析
先从营业增长方面上看,营业收入增长率2008年到2010年分别为 ,在2009年还能保持大幅度增长,但到2010年就明显减缓,可能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在市场上蒙受损失较多,这就引起2010年收入增长减慢;营业利润增长率2008年到2010年分别为 ,2010年营业利润增长在营业收入增长减慢下也开始放慢速度,当年投资收益也增长不少,所以减少20个百分点,还是属于快速增长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长变化相似,由于所得税税率没多大变化,所以增长率也相差无几,其中2009年增长率为100%,说明当年经营业绩相当不错,到2010年就下降到,也是之前分析的原因直接引起的。
在资产增长上看,总资产增长率2008年到2010年分别为 ,也是先增后降的变化,其中2010年流动资产增长率为,固定资产为,都是自2009年后资产规模没有过大的扩张,就是资产增长率较小,也引起营业收入增长减缓,营业收入增长率与总资产固定资产增长率相对较小,而比流动资产增长率就较大,所以还需要调整一下资产结构,建议适当增加流动资产比重。
从资本增长率分析,股本只是在2009年增长,2010年没有变化,股东权益增长率2010年比2009年略有下降,因为公司开始利用负债经营生产,其下降有利于公司发展;2010年累计保留盈余率在未分配利润大有增长而股本不变下比2009年略有上升,增长水平还是能保持上升的。总之,在2010年发展水平比2009年有一定下降,应该尽快解决资产结构上的增长问题,这样才能取得更多的收入,提高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
[2]王庆成.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3]詹母斯·范霍恩等著.现代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李相国主编.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3.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 财务管理 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企业因赊销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形成的应向客户收取的资产进行核算监督管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 企业应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
摘要:应收账款(Receivables)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期已到而未能收到款项的商业承兑汇票。笔者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就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以及因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损失;就如何对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与监督、账款风险的转嫁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管理办法和具体 措施 ,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强市场竞争力,不得不采用赊销赊供的办法去争取客户;另一方面由于商品销售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
一、应收账款过多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1.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比较高
赊销方式在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和实力,扩大销售,增加收益,节约存货资金占用,降低存货管理成本等方面有着其他结算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相对于现销方式而言,赊销方式毕竟意味着应计现金流入量与实际现金流入量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所以会出现拖欠账款、且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比较高。
2.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增大了经营风险
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同时可能产生一些坏账损失,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3.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赊销并未真正使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去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使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及回收成本增加,造成企业现金的流出。
如何控制应收账款额度,尽可能降低坏账损失,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二、加强事前控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1.制定适当的职责分离制度。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得好坏,取决于对销售收入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就要制定严格的销售收入控制制度,如应收账款的记账人员不能同时成为应收账款的收款人员。
2.建立正确的授权审批制度。要建立正确有效的授权审批制度,就应明确授权的责任,并建立经济业务授权审批程序。如在进行赊销业务之前,就应按程序进行审批,未经部门领导及企业主管领导的批准不得发出货物,以防止企业因为向虚构的或无力支付货款的客户发货,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3.建立应收账款终身负责制和第一责任人制。谁经手的业务发生了坏账,无论责任人是否调离该企业,都要追究其责任。
三、加强事中检查,建立日常管理机制
企业向客户赊销产品,就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应进行经常性分析、检查、控制。
1.建立用户信用档案:做好基础记录,了解用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包括企业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用户信用等级的变化等。
2.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其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现象,并注意检查用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3.控制用户拖欠债务的期限,及时掌握用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变动情况,以便与用户取得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
4.分析用户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周转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同期计划及同行业同类指标对比,藉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及时修正信用条件。
5.考察用户的拒付状况。考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如通过实际坏账损失率是大于或还是低于预计坏账损失率,来看企业信用标准是否定的过于太松或太紧,从而修正信用标准。
6.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通过对应收账款账龄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
四、加强事后监督,建立账款回收机制
1.制定定期寄送对账单制度。定期与企业外部的客户进行账款的核对工作,为了保证该项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企业应考虑指定一位独立于现金出纳、销售人员以及应收账款管理人员以外的人,对企业的销售往来业务,进行定期全面的检查与监督。
2.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内部审计。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款项被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以降低风险和损失。
3.成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账款清欠小组,定期进行催讨,使款项足额入库。
4.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或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下诉诸法律。
5.确定合理的讨债 方法 。若客户确实遇到暂时的困难,一般做法是对应收账款进行债权重组:接受欠款户按市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予以抵偿;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应收款”,确定一个合理的利率,同意用户制定分期偿债计划;修改偿债条件,甚至减少本金,激励其还款;将债权转变为对用户的“长期投资”,协助企业扭转亏损,以达到收回账款的目的。
6.企业应遵循谨慎性会计原则,对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进行估计,提取坏账准备金。
企业要想降低应收账款损失,规避坏账风险,应主要有以下途径:
(1)应收账款证券化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特点和财务安排的具体要求,委托银行对该应收账款实行证券化融资,借助证券化提供一种偿付期与其资产的偿还期相匹配的资产融资方式,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具体项目进行调整和优化,盘活现存资产,增加资产流动性。
(2)应收账款的抵借
应收账款的抵借是将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品向银行获得借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分为整体抵借和特定抵借。应收账款的抵借能够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加速企业资金周转。
(3)应收账款的无追索权让售
就是企业将应收账款作为商品卖给代理商、银行或金融机构,这样,就使应收账款的风险得以及时有效的转移。
(4)取得第三方担保
当某客户被评定为高风险等级时,企业一般只与其进行现金交易,但是如果有第三方愿意为其提供担保,承担连带责任的话,也应该考虑对其采用赊销结算方式,一旦发生坏账损失,可以向第三方追讨账款。
总之,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成为 企业运营 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引起 企业管理 层的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才能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并及时收回账款。
《 应收账款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及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探讨 》
摘 要:企业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赊销、提供劳务后应得收入,或者其他应收款项。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提高资金周转效率,防止坏账的发生,减少收账费用及财务损失,是企业十分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应收账款的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应收账款 周转率 经营风险 建议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量逐渐提高,这已经成为企业良好运转的一大弊端。这不仅对企业的资金流及资金周转带来了损害,而且也加大了企业的财务和运营风险,导致资金链断裂。面对企业应收账款的严峻形势,充分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1.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急于打开营销局面,争夺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运用商业信用促销,与客户签订赊销合同时,在资金回笼上给予客户较大的信用额度和较长的赊销期限,产生了账面的高收入、高利润。但大量相似的行为往往很少考虑赊销资金时间价值,忽视了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是否能及时收回的问题,造成应收账款急剧增加,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生产建材为主要业务的某企业为例,从2007年~2011年末,商品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应收账款资金的比重却居高不下,大量资金被占用,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一个用来衡量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效率的财务比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现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的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资金的正常周转。(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从表1分析可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2007年的元万上升至2011年的万元,增长率为;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由2007年的元上升至2011年的元,增长率为,应收账款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从周转率分析来看,应收账款周转率由2007年的次下降至2011年的次;周转天数由2007年的48天上升至2011年的75天,由此可见,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平均收现期长,应收账款大量占用公司资金,影响该企业的现金流。
年以上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比重分析
企业两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总应收账款的比重由2007年的13%上升至2011年的19%,比重较大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企业可收回应收账款数额并不多,发生坏账的机率也比较高,相对形成损失的风险也就比较大。进一步说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弱,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分析
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由2007年的15%上升至2011年的18%,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企业发生赊销的几率比较高、应收账款的余额多,所以,即使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很大,但还是导致其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缺,周转困难,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2.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上面以某企业为例从应收账款周转率、2年以上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比重、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三个侧面,对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根据企业运营中的实际情况,笔者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企业的周转资金
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认真研究、了解、把握市场,并分析预测市场需求的前景,及时开发研制新产品,以开拓新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企业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生产出有特色的、差异化的,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产品。企业还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强化创新意识,争创名牌商标,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另外,企业要根据发展对外贸易,开辟国际市场的需求,创造条件,通过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进产品外观等措施来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只要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企业的产品,就会有更多的客户来选择企业,企业就可以有目的地选择客户,选择那些信用品质好、赖账可能性小的客户,以减少资金在应收账款上的占用,从而增加公司的周转资金,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客户信用制度、赊销责任制度和可行的收账政策。第一,建立客户信用制度。企业首先要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收集客户的企业性质、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财务状况、经营规模、信誉等资料,建立客户档案,为信用评价提供相对完整和科学的依据。第二,建立赊销责任制。企业在实行销售大承包和销售回款计酬办法的同时,应建立赊销责任制。即赊销款的回收由销售人员负责,销售人员工资、奖金除了视销售业务的开展情况外,还应与赊销的回收率挂钩,从而增强销售人员的责任心。而在确定赊销时,应根据客户的资金信誉程度而确定。第三,制定可行的收账政策。企业如果采用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投资,减少坏账损失,但会增加收账成本。如果采用较消极的收账政策,则可减少收账费用,但却会增加应收帐款投资,增加坏账损失,这样就要求企业依据市场经济环境和自身状况科学地设计回收策略。企业除了要适时地使用现金折扣、适度地利用担保制度外,还应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和讨债方法。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①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用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②掌握用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用户巳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用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③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④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据此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应及时监督,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造成坏账,如有大部分超期,企业应检查其信用政策。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企业应加强公司领导自身思想道德建设,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务实的作风,将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把各种应收账款的清、收、管理作为盘活资金、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的一条重要措施来抓,成立专门清收管理班子,领导挂帅,财务督促,部门专抓,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作为考核个人和部门业绩的组成部分,与 承包合同 ,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其次,加强员工业务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 法律知识 、经济知识、语言知识、逻辑知识、心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还应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培训,营造良好的 企业 文化 。
3.结语
应收账款的发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不可避免的。企业只有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才能降低企业因赊销而产生的经营风险,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刁风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与对策[J].企业与经济管理,2007,(15):10-21
[2]郭美清.浅析应收帐款的管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55):55-56
《 浅析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 》
一、应收账款的概述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因未在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时收取现金而形成的债权。
总体而言,导致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无非源于以下三方面:一是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二是减少企业库存,降低库存费用和存货管理费用;三是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一般来说,市场竞争导致的赊销是应收账款产生的主要原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象也主要是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应收账款占企业流动资产的份额越来越重,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企业应收账款都要经历进入企业、存在于企业当中、退出企业的生命周期,应收账款的管理也是针对其存在的全过程进行的,有关的管理问题也就相应的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据此,一般分为以下三个大方面:
(一)应收账款事前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未能建立有关往来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
对往来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和科学分析,并建立有效的动态管理系统有利于企业从源头上控制应收账款的质量。但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占领市场,纷纷忙于如何提高销售,更多的争取客户,而对客户的资信情况、信誉程度和付款能力缺少必要的了解,致使形成的应收账款风险增加。常此以往,大量账款无法收回,呆坏账大量形成,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规模较小的企业甚至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
(2)内部缺少有效的职责分工和牵制制度
企业要实现高效运作,前提之一就要明确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做好各部门的配合工作。但大多数企业在这方面的现状却是:部门间缺少沟通,各行其是,内部分工协作不合理,职责不明确,更很少有企业专门设置信用审批部门对赊销进行审核批准,或即使设置了也没能发挥好自己的职能。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在应收账款管理上的职能“完全独立”,当出现问题后部门间互相推诿责任。
(二)应收账款事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应收账款实时情况缺乏必要的追踪分析
在企业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企业在应收账款产生至收回整个过程中缺乏有效、完善的约束机制,对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的成因以及账龄等因素未能进行经常性分析和风险等级调整,自身对应收账款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从而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到期及长期拖欠的货款,账龄越来越长,资金流动周转速度降低,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企业没有有效的对账机制来发现已存在的大量呆账、坏账
在销售与收款循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和记录发生误差等错误,与客户定期对账能及时明晰交易双方的债权债务及未了事项,将可能发生的错误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然而有的企业怠于对账,有的即使对了账也只是敷衍了事,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达不到对账的真正目的。
(三)应收账款事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收账制度不完善,未建立有效的催账体制
很多企业并未事前针对本企业的客户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的收账政策和程序,收账责任不明确,使得收款与赊销不能很好的衔接。管理应收账款账目的财务人员对应收账款未实施有效监督,应收账款历史记录混乱,没有根据客户欠款情况进行分类建档,账目不清。由于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基本上是靠企业自身,如果财务部门在货款到期时没有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则催收工作就不能及时展开,坏账产生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三、加强企业应收管理的建议
(1)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全面了解客户的主体情况,重点关注本企业的大额往来客户及经常发生业务的客户
首先,企业应广泛收集客户信息。企业一般可以从客户的内外部收集有关的信息:首先,查阅和分析客户历年的财务报表,分析其变动趋势;其次,如果客户有进行过信用评级,企业可以向信用评估机构咨询客户的信用级别;再次,可以利用客户开户银行的证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已公布的一些企业信用方面的资料、客户的借款还款情况以及客户与其供应商之间的日常结算及时性等信息。接着企业再根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优、中、差的赊销客户信用等级管理系统,以后的赊销审批就可以以此为依据。
(2)建立和完善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及有关制度。
一是要建立严格的职责分工和严格的赊销审批制度。针对应收账款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职责分工制度,促使各部门之间,尤其是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保证业务活动能够相互制衡中有效地进行。二是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做好赊销审批的正确授权。信用管理部门定期报出客户信用分析 报告 ,并据此提出销售策略和客户欠款警戒线金额,以便及时调整销售方案。在赊销审批方面,企业可以制定销售限额,但对于超过限额以上的业务必须报上级专门的部门审批。三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财务部门通过计算应收账款的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将得出的有关客户的信息及时反映给销售部门。
(3)应收账款出现诸如逾期或债务人偿债出现困难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企业应确保内部有严格、完善的坏账准备和核销程序。企业在发生坏账时,应及时作出处理,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转入坏账损失,不宜任坏账日积月累。同时,当债务人偿债出现困难,企业也可以考虑将应收账款转化为其他资产形式,债务重组、债转股或接受债务人的非现金资产偿债等方式都是可以考虑采取的应收账款转化方向,以尽可能的减少坏账损失。
(4)企业可以利用应收账款融通资金,缓解流动资金压力
对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来说,可能会经常发生由于应收账款未到期、而企业又急需流动资金的情况。此时,企业可选的一种主动的做法是积极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获取所需资金,比较普遍的方法有应收账款贴现、应收账款抵借、应收账款证券化及应收账款出售等。
参考文献:
[1]李粮余.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M].现代商业,2009.
[2]金福玲.透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M].辽宁经济,2009.
[3]王宁.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M].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
有关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论文推荐:
1. 有关应收账款管理论文
2. 关于应收账款管理论文
3. 辽宁省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特点分析论文
4. 浅论南晶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论文
5. 浅论江门远鸿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论文
6. 浅谈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论文
7. 快递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之思考论文
应收账款的管理优秀毕业论文
艰苦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应收账款的管理优秀毕业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随时存在,如何进行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问题。所以,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应常抓不懈。
关键词: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因市场上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应收账款收回受阻,从而导致企业不能够及时或足额收回应收账款的风险,即企业因不能及时或足额收回应收账款而造成的潜在和实际损失的风险。
一、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由于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市场,利用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赊销来促进销售。但赊销所带来的巨大财务风险和高昂的资金成本往往是企业始料未及的,而且应收账款数额越大,企业承受坏账损失的风险就会越高。具体来看,一方面,大规模的应收账款直接影响现金流入,很多经营状况良好、盈利可观的企业因应收账款规模过大而陷入现金流短缺的困境。另一方面,逾期应收账款的追讨成功率随着逾期时间的拉长而逐渐降低,从而导致坏账风险的增加,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将大大降低,甚至出现严重亏损。由此可见,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合理地进行赊销,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十分重要。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应是现代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最终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
二、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盲目赊销
企业为了拓宽销售渠道,除了依靠产品的质量、价格、营销、售后服务等手段外,也把赊销作为一种重要手段。赊销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但有些企业忽视对交易方信誉度的深入调查,宁愿承担风险,也要扩大销售规模。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交易方违约的风险增大。
(二)交易双方信用意识不足
一方面,很多企业的诚信经营意识不足,尤其是在因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企业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易产生拖欠资金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对交易方的信用等级、经营能力和财务等情况缺乏相应的了解,也会造成应收账款收回难的问题。
(三)销货和收款的时间差
对于生产和销售企业来讲,交货时间与收款时间常常不能同步,这种不同步性也导致了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而且结算手段越落后,所需要的结算时间越长。在这种现实困境中,企业只能承担相应的资金垫支。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很多企业管理者都只重视销售而忽略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如企业的对外赊销行为一般由销售部门负责,而对于赊销的对象,尤其是老客户,往往依据其以往的信誉而缺少专门的信用评价标准,这种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而引发的不规范赊销行为极易造成应收账款的风险问题。
三、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建议
1、组建信用管理部门。应收账款风险主要涉及信用风险,因此首先要高度重视信用风险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强化相关管理。信用风险作为一项具有普遍性、复杂性、高难度性的风险,在管理上要保持高度的专业化,因此需要组建特定的信用管理部门,并且该部门要保持足够的独立性,充当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信用管理部门需要做的工作是:收集、分析、整理客户信息,建立信用档案;风险分析与预测,调整对客户的应收账款授信额度;制定相关的信用管理政策等。具体来说,对于老客户,企业要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制定一套完整的`信用记录;对于新客户,企业的信用管理应包括:进行信用调查、评估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另外,对提供信用的客户,企业还应随时了解其信用状况的变化。若对方因经营状况不佳而导致信用状况恶化时,企业应及时调整应对策略,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2、增强企业决策者的风险意识。企业决策者应该重视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尽量将应收账款对企业可能带来的成本、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一方面,企业决策者应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对未来市场的分析预测来确定最佳投资方案,使企业的产品能够以质取胜,在销售过程中赢得主动,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若销售企业能处于主动地位,那么即使是在销售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其风险性也会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决策者在制定销售政策时,不应该盲目追求销量的最大化,要考虑到应收账款所带来的成本、费用及风险,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以避免或减少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于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仅从外部推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困局,还需要从内部推进,即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具体来讲,企业需要实时掌控应收账款的量、时、价等信息,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加大评估考核力度,将问题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此外,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业务量的大小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对,以便及时发现应收账款风险,同时应将核对的结果传递给交易方,以保证双方信息的一致性。
4、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玩忽职守、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收回。在我国,内部审计大多还停留在经营效益审计方面,而对于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相关的工作还做得远远不够。具体来说,内部审计应该在销货和收款流程方面加强监督,即核查销售业务的职责、授权审批、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的对账单等方面。总之,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随时存在,如何进行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问题。所以,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应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谈当前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马程琳;特区经济.2007—03—25.
2、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思考王玉林经济师.2002—10—15.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分析的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分析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 要: 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因此管理好应收账款是提高企业资金周转及增加利润的有效手段。监控产生应收账款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减少应收账款的同时将坏账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某种意义上讲即是避免了企业账面利润和现金收益脱节。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既可提高企业资金运行效率,又能防范财务风险,已经成为目前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应收账款 ;问题; 措
一、引言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主要流动资产之一,对其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激烈,企业为了稳住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常常需要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这样就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能否按期顺利收回应收账款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现金流量周转速度,如果不引起重视可能会导致企业难以持续经营。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未树立正确的企业信用观念。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发展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加之企业间未树立信用观念,造成企业丧失信用后,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信誉等方面的惩罚,难以在企业间形成良好的守信氛围,应收账款坏账风险极高。
2.授信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未对各个客户资信情况建立详细的档案,未形成科学、有效的授信制度,在进行赊销批准时主观性极强,未能根据客户的现金流量、资产抵押情况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评估,导致企业大量应收账款最终形成坏账。
3.企业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我国企业为了追求价格上的优势,大力缩减产品成本支出,导致企业产品质量下降,产品在规格、样式上无法真正满足客户的要求,促使客户拒绝支付货款。
4.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工作不规范。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建立客户档案、制定信用标准、进行账龄分析、定期核对账目、定期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落实追讨欠款责任人、及时追讨欠款等。但很多企业在这些方面工作不规范,没有建立客户档案,工作无标准,不做客户分析,任用销售人员随意,追款责任不明确,销售人员调离或转岗时不追究其应负的追款责任。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1.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价值意义,不仅能够推动企业持续经营,而且还能有效提升企业流动资金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时还便于良好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也是企业实现利润的必要条件。所以,广大企业务必要着手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为企业真正实现盈利打好坚实基础。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其最终目的皆是“以效益为先,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企业要想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首要任务就是革新企业经营理念,明晰应收账款控制管理的重要性。从某种层面上来讲,现金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企业只有拥有了充沛的现金流,才能实现各个阶段、各个指标的正常运营,如若企业只是财务账本表面业绩喜人、风光无限,但手头拿不到“实钱”,必然会阻碍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因此,企业要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崇尚并践行“现金为王”的经营理念,为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管理工作做好铺垫。
2.提高企业产品质量,降低客户拒付货款风险。企业应该从产品外观设计、适用人群等方面入手,以争取不同需求类型的潜在客户。同时,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避免客户因质量问题拒绝付款行为的发生。再者,企业可通过提高售后水平,不断针对客户提出的质量问题,及时解决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成立专门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部门。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部门的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综合业务部门,企业应在财务部门之外,单独成立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赊销客户信用进行评级、审批,对应收账款账龄、余额进行详细管理,指定专人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加快企业资金回笼。
4.制定详细、科学的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制度。一是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回笼奖惩机制。首先,对于信用审批与销售人员应收账款回笼情况作为年底考核业绩的主要参考标准,给予在信用审批、销售过程中盲目以赊销方式扩大销量,未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的工作人员一定的惩罚,以督促销售人员、信用审批人员在进行赊销审批前对客户信用展开详细调查,保证企业应收账款及时回笼。二是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是对企业赊销活动进行管理的基本政策。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客户类型等情况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应包括信用标准、期间及应收账款催收政策。企业应根据不同资信水平的企业,制定应收账款信用标准,即对于将给予应收账款信用的客户需达到的最低标准,只有满足该标准才可给予客户赊销。其次,企业应考虑每个客户从购买产品至付款之间的时间长短,既考虑企业机会成本,也要考虑客户购买欲望。
5.重视事后防范控制,最大限度保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除了以上几条方略之外,企业还要重视事后的防范控制,最大限度的保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企业要建立应收账款的回收责任制,并应收账款的资金回收情状一并纳入业绩考核;其次,企业要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核查,构建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制度,对于收回率过低的款项要提前做好坏账准备;再次,企业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目对账和债务确认,由此杜绝债务纠纷和经济损失现象;最后,要做好应收账款后续的追踪管理工作,使得赊销商品销售顺利实现。
四、结语
长期坚持执行、合理有效地控制是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有效手段,将应收账款管控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治理工作,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营部门应树立正确而不盲目的营销观念,加强客户信用治理,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财务部门应加强监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使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作者:徐助权 单位: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艳秋: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探究,现工商贸工业,2012年04期.
[2]张朝辉:关于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思考,现代商业,2010年29期.
[3]任红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控制,企业研究,2011年18期.
一、目前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对客户缺少必要的信用调查,盲目采取赊销方式。选择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销售产品,这是决定赊售方式的关键,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为了扩大销售,推销人员为了表现销售业绩,对客户的资信情况不了解,不调查,或虽有了解,但不深入,不细致,甚至单凭客户提供的一些虚假的信息资料,而听信客户,发出产品而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有些客户虽然经营状况较好,但企业发货后客户却有意以各种理由推迟付款,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2.未按规定签订销售合同形成应收账款。企业销售商品如果采用赊销方式,要按规定签订销售合同,按合同发货,但有的企业为了推销商品,在与客户未签合同的前提下将商品发给客户,到货后客户便交付生产使用或对外售出,却不及时与销货方结算货款,并以种种理由推拖,造成了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3.销售手续不严密,造成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在企业销售产品时,由于没有严格执行销售程序,销售手续不严密,造成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如一客户向某公司订购医疗器械5台,总价32万元,按双方约定,应在收到客户的汇款后,才能发货。但业务人员没有严格遵守公司规定,收到客户交来的转账支票后,没有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查验,错误地认为款已收到,轻率地将提货单交给对方提货。客户将设备运走后,财务部门查证该单位账上无款,结果造成32万元货款迟迟不能收回。4.国家政策不具体,造成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在信用问题上,财政部门缺乏具体的政策,某些政策甚至助长了企业的拖欠行为。例如,企业财务制度中有关坏账的确认条件中规定,债务人逾期3年以上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企业可以确认为坏账。这使得有些欠债企业钻政策的空子,有钱不还债、一拖再拖,直到符合这一条件而赖账,迫使企业发生坏账,蒙受巨大损失。5.催收不力,法律保障刚性不足,坏账损失严重。对于应收账款,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及时催收。但有些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催收政策和手段,催收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致使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缓慢。有些企业在收款无望的情况下,利用法律武器,通过法院判决强制执行,但法院执行难,收款难,企业往往是花了诉讼费,得到的是一张胜诉的判决书,而应收账款只能收回少部分,甚至全部无法收回。有些欠债企业由于生产经营困难、产品不适销对路,资金严重不足,甚至面临破产倒闭,致使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甚至损失严重。二、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1.深入信用调查,重视信用评估。选择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销售商品,对于应收账款的回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可能的情况下,企业应重视对客户资信状况的考察和评估。(1)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要想合理地评价客户的信用,必须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可通过直接法和间接法进行信用调查。直接法,就是企业调查人员直接与客户接触,通过当面采访、询问、观看、记录等方式获得信用资料的方法。间接法,则是以客户及其他单位保存的有关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基础,通过加工整理获得客户信息资料的方法。信用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企业的财务报告,来自信用评估机构的资料,来自银行的资料,来自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资料,对于这些资料必须经过认真的挑选才能使用。(2)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搜集好信用资料后,要对信用资料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并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企业应建立客户的档案,经常进行调查评估。信用评估常用的方法是5C评估法。即重点分析影响信用的五个方面:一是信用品质,指客户履约或赖账的可能性,这是是否给予客户信用的首要因素,通过了解客户以往的付款履约记录进行评价。二是偿付能力,指客户支付货款的能力。客户偿付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资产特别是流动资产的数量、质量及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流动资产的数量越多,流动比率越大,表明偿负债务的物质保证越雄厚,反之,则偿债能力越差。三是资本,指客户的财务状况。资本反映了客户的经济实力与财务状况的优劣,是客户偿付债务的最终保证。四是抵押品,指客户提供的可作为资信安全保证的资产。能够作为信用担保的抵押财产,为客户实际所有,并具有较高的市场性,即变现能力。五是经济状况,指不利经济环境对客户偿付能力的影响及客户是否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严格控制赊销规模。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运营情况,对客户的信用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赊销规模,以加强对客户的信用控制。(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信用标准,指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它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或者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信用标准如果严格,就会减少企业的商品销售量,减少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减少应收账款的成本和坏账损失。二是信用条件,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等。三是收账政策,指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和措施。只有通过制定完善的收账政策,采取有效的收账措施,才能有利于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2)严格控制赊销规模。赊销方式在强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增加收益、节约存货资金占用以及降低存货管理成本等方面有着其他任何结算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会导致应收账款的拖欠和坏账损失的增加。因此,企业在采用赊销方式进行应收账款投资时,必须把握一个有效的限度。否则,一旦应收账款投资规模失控,现金流入量严重匮乏,回收成本过高,必然严重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应以历史数据作参考,用科学的方法测算对企业最为有利的赊销规模,实施严格的控制。3.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严密销售手续。目前,我国企业通过银行结算的方式主要有: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以及汇兑、委托收款、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等。以上各种结算方式,从应收账款回收的及时性、安全性的角度来考虑,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风险比较小的结算方式(即应收账款回收的时间快,回收的金额基本有保证),如支票结算方式、汇兑结算方式、银行汇票结算方式等。第二类是风险比较大的结算方式(即回收的时间较长、回收的金额视情况而定),如商业汇票等。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换句话说就是: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强、信用状况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反之,选择风险比较小,约束能力强的结算方式。严密销售手续也是有效控制应收账款的方法之一。企业销售产品必须严格遵守销售程序和规定,严格每一个销售环节,减少漏洞,明确岗位责任。建立应收账款管理的“一条龙”管理制度,即从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开始,到制定收款政策、收款计划、跟踪分析、售后服务及纠纷处理等,都要落实到人,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管理。4.建立应收账款控制机制,强化管理。(1)应对应收账款赊销额度进行适当控制。要事先制定合理的计划,在每一年的年度计划中应明确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并设定一个相对积极的平均收款期,允许每年的平均收账期在该指标上下浮动,实施弹性控制。(2)要建立逐级审批制度。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尤其在各自的权限内办理审批,超过限额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同时,责任制必须落到实处,实行“谁审批,谁负责”,使每一笔应收账款都有明确的责任人,直到账款收回。企业对业务部门应实行销、收一体化管理,从发货到收款都要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责任的落实应实行赊销责任终身制,经办人和批准人为货款追收的终极责任人。经办人负责货款的催收。货款不能按期收回的应给予经办人及赊销和应收账款管理部门按欠款金额一定比率的罚息。未经授权和批准擅自赊销货物的,一经查实,给予经办人、越权审批人、发货员等相关人员和部门一定比率的惩罚,由此形成损失的相关人员要承担一定损失的赔偿,情节严重的经办人承担100%的损失,其他相关人员承担一定比率的惩罚。(3)应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相关部门应定期统计各笔应收账款的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以实际收到的账款作为考核指标,与奖惩挂钩。明确催款责任,建立清账奖励制度,对讨回的老账按回收金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奖励基金,给予奖励,以保证资金按时按量回笼,使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奖励制度是指企业根据不同工作或生产的要求,按规定的奖励条件和奖励标准,给予职工奖励的制度。现代企业应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的激励理念,在科学核定工作岗位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建立恰当的营销与应收账款管理激励制度;做到物质如工资、福利、奖金等经济利益激励;工作设计如各种轮换、群体自制、弹性工时等激励;参与管理如职工代表大会制、集体议事、协同管理、职工建议制等激励;组织氛围如集体荣誉、信息沟通、情感投资、群体规范等多种形式激励的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和挖掘职工积极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应收账款的损失。(4)要防止未授权销售减免的发生。未授权的销售减免是指客户以正当或不正当的理由在未经卖方认可的情况下,单方面减少所应支付的金额,它不仅会直接减少应收账款,也会让客户得寸进尺,给以后的交易带来麻烦。为减少未授权销售减免的发生,企业应确保收账程序中不存在问题,并对本企业的销售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明确地向客户解释本企业的销售政策。同时,在接受订单时应核实客户所要求的产品是否是企业所能提供的,是否符合销售的其他条件。另外,在出现争议时应尽快地予以解决并避免其再次出现。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分析的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分析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 要: 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因此管理好应收账款是提高企业资金周转及增加利润的有效手段。监控产生应收账款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减少应收账款的同时将坏账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某种意义上讲即是避免了企业账面利润和现金收益脱节。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既可提高企业资金运行效率,又能防范财务风险,已经成为目前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应收账款 ;问题; 措
一、引言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主要流动资产之一,对其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激烈,企业为了稳住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常常需要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这样就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能否按期顺利收回应收账款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现金流量周转速度,如果不引起重视可能会导致企业难以持续经营。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未树立正确的企业信用观念。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发展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加之企业间未树立信用观念,造成企业丧失信用后,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信誉等方面的惩罚,难以在企业间形成良好的守信氛围,应收账款坏账风险极高。
2.授信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未对各个客户资信情况建立详细的档案,未形成科学、有效的授信制度,在进行赊销批准时主观性极强,未能根据客户的现金流量、资产抵押情况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评估,导致企业大量应收账款最终形成坏账。
3.企业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我国企业为了追求价格上的优势,大力缩减产品成本支出,导致企业产品质量下降,产品在规格、样式上无法真正满足客户的要求,促使客户拒绝支付货款。
4.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工作不规范。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建立客户档案、制定信用标准、进行账龄分析、定期核对账目、定期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落实追讨欠款责任人、及时追讨欠款等。但很多企业在这些方面工作不规范,没有建立客户档案,工作无标准,不做客户分析,任用销售人员随意,追款责任不明确,销售人员调离或转岗时不追究其应负的追款责任。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1.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价值意义,不仅能够推动企业持续经营,而且还能有效提升企业流动资金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时还便于良好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也是企业实现利润的必要条件。所以,广大企业务必要着手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为企业真正实现盈利打好坚实基础。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其最终目的皆是“以效益为先,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企业要想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首要任务就是革新企业经营理念,明晰应收账款控制管理的重要性。从某种层面上来讲,现金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企业只有拥有了充沛的现金流,才能实现各个阶段、各个指标的正常运营,如若企业只是财务账本表面业绩喜人、风光无限,但手头拿不到“实钱”,必然会阻碍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因此,企业要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崇尚并践行“现金为王”的经营理念,为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管理工作做好铺垫。
2.提高企业产品质量,降低客户拒付货款风险。企业应该从产品外观设计、适用人群等方面入手,以争取不同需求类型的潜在客户。同时,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避免客户因质量问题拒绝付款行为的发生。再者,企业可通过提高售后水平,不断针对客户提出的质量问题,及时解决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成立专门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部门。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部门的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综合业务部门,企业应在财务部门之外,单独成立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赊销客户信用进行评级、审批,对应收账款账龄、余额进行详细管理,指定专人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加快企业资金回笼。
4.制定详细、科学的应收账款控制与管理制度。一是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回笼奖惩机制。首先,对于信用审批与销售人员应收账款回笼情况作为年底考核业绩的主要参考标准,给予在信用审批、销售过程中盲目以赊销方式扩大销量,未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的工作人员一定的惩罚,以督促销售人员、信用审批人员在进行赊销审批前对客户信用展开详细调查,保证企业应收账款及时回笼。二是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是对企业赊销活动进行管理的基本政策。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客户类型等情况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应包括信用标准、期间及应收账款催收政策。企业应根据不同资信水平的企业,制定应收账款信用标准,即对于将给予应收账款信用的客户需达到的最低标准,只有满足该标准才可给予客户赊销。其次,企业应考虑每个客户从购买产品至付款之间的时间长短,既考虑企业机会成本,也要考虑客户购买欲望。
5.重视事后防范控制,最大限度保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除了以上几条方略之外,企业还要重视事后的防范控制,最大限度的保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企业要建立应收账款的回收责任制,并应收账款的资金回收情状一并纳入业绩考核;其次,企业要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核查,构建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制度,对于收回率过低的款项要提前做好坏账准备;再次,企业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目对账和债务确认,由此杜绝债务纠纷和经济损失现象;最后,要做好应收账款后续的追踪管理工作,使得赊销商品销售顺利实现。
四、结语
长期坚持执行、合理有效地控制是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有效手段,将应收账款管控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治理工作,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营部门应树立正确而不盲目的营销观念,加强客户信用治理,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财务部门应加强监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使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作者:徐助权 单位: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艳秋: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探究,现工商贸工业,2012年04期.
[2]张朝辉:关于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思考,现代商业,2010年29期.
[3]任红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控制,企业研究,2011年18期.
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字迹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评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试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卷者打分的情绪。美观整洁的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卷者评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笔划要清楚。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要适中。字体过大,卷面有拥挤繁乱之感,观之不雅。字体过小,阅读起来如觉蚁行,极其费神。再次,尽量少涂改。要涂改也须规范地涂改,切忌乱涂乱画,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之感。拟好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开好头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中间段写好首句和末句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因此,写作议论文要尽量符合这些标准。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同时,它可使阅卷者能便捷地依据评分标准,在中档以上分项计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个人评分因素出现。
应收账款的管理优秀毕业论文
艰苦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应收账款的管理优秀毕业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随时存在,如何进行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问题。所以,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应常抓不懈。
关键词: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因市场上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应收账款收回受阻,从而导致企业不能够及时或足额收回应收账款的风险,即企业因不能及时或足额收回应收账款而造成的潜在和实际损失的风险。
一、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由于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市场,利用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赊销来促进销售。但赊销所带来的巨大财务风险和高昂的资金成本往往是企业始料未及的,而且应收账款数额越大,企业承受坏账损失的风险就会越高。具体来看,一方面,大规模的应收账款直接影响现金流入,很多经营状况良好、盈利可观的企业因应收账款规模过大而陷入现金流短缺的困境。另一方面,逾期应收账款的追讨成功率随着逾期时间的拉长而逐渐降低,从而导致坏账风险的增加,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将大大降低,甚至出现严重亏损。由此可见,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合理地进行赊销,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十分重要。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应是现代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最终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
二、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盲目赊销
企业为了拓宽销售渠道,除了依靠产品的质量、价格、营销、售后服务等手段外,也把赊销作为一种重要手段。赊销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但有些企业忽视对交易方信誉度的深入调查,宁愿承担风险,也要扩大销售规模。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交易方违约的风险增大。
(二)交易双方信用意识不足
一方面,很多企业的诚信经营意识不足,尤其是在因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企业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易产生拖欠资金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对交易方的信用等级、经营能力和财务等情况缺乏相应的了解,也会造成应收账款收回难的问题。
(三)销货和收款的时间差
对于生产和销售企业来讲,交货时间与收款时间常常不能同步,这种不同步性也导致了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而且结算手段越落后,所需要的结算时间越长。在这种现实困境中,企业只能承担相应的资金垫支。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很多企业管理者都只重视销售而忽略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如企业的对外赊销行为一般由销售部门负责,而对于赊销的对象,尤其是老客户,往往依据其以往的信誉而缺少专门的信用评价标准,这种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而引发的不规范赊销行为极易造成应收账款的风险问题。
三、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建议
1、组建信用管理部门。应收账款风险主要涉及信用风险,因此首先要高度重视信用风险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强化相关管理。信用风险作为一项具有普遍性、复杂性、高难度性的风险,在管理上要保持高度的专业化,因此需要组建特定的信用管理部门,并且该部门要保持足够的独立性,充当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信用管理部门需要做的工作是:收集、分析、整理客户信息,建立信用档案;风险分析与预测,调整对客户的应收账款授信额度;制定相关的信用管理政策等。具体来说,对于老客户,企业要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制定一套完整的`信用记录;对于新客户,企业的信用管理应包括:进行信用调查、评估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另外,对提供信用的客户,企业还应随时了解其信用状况的变化。若对方因经营状况不佳而导致信用状况恶化时,企业应及时调整应对策略,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2、增强企业决策者的风险意识。企业决策者应该重视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尽量将应收账款对企业可能带来的成本、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一方面,企业决策者应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对未来市场的分析预测来确定最佳投资方案,使企业的产品能够以质取胜,在销售过程中赢得主动,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若销售企业能处于主动地位,那么即使是在销售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其风险性也会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决策者在制定销售政策时,不应该盲目追求销量的最大化,要考虑到应收账款所带来的成本、费用及风险,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以避免或减少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于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仅从外部推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困局,还需要从内部推进,即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具体来讲,企业需要实时掌控应收账款的量、时、价等信息,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加大评估考核力度,将问题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此外,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业务量的大小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对,以便及时发现应收账款风险,同时应将核对的结果传递给交易方,以保证双方信息的一致性。
4、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玩忽职守、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收回。在我国,内部审计大多还停留在经营效益审计方面,而对于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相关的工作还做得远远不够。具体来说,内部审计应该在销货和收款流程方面加强监督,即核查销售业务的职责、授权审批、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的对账单等方面。总之,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随时存在,如何进行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问题。所以,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应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谈当前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马程琳;特区经济.2007—03—25.
2、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思考王玉林经济师.200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