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根茎。性味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黄连以治火热、湿热、血热、热毒之证广为人知,但是还有一些其他作用往往为人所忽略,笔者归纳其主治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湿热证
本品药性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泻热,对于诸多湿热证有效,而最善于清胃肠之湿热。其清热燥湿之功可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治湿热中阻,如《伤寒论》三泻心汤证,配半夏、干姜等辛开苦降,和胃开痞,若温热蕴伏,胃肠湿热并重,霍乱吐泄者,可与厚朴、半夏等配伍,如《霍乱论》之连朴饮。二治湿热泻痢,本品为治湿热痢疾之第一要药,对痢疾杆菌、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自古就有“古方以黄连为治痢之最”的说法,故历代均将其作为治疗痢疾的必用药。本品治痢,单用即效,亦可配伍木香,为香连丸;还可以配葛根、黄芩、甘草,为葛根芩连汤;与芍药、黄芩、大黄、木香、当归等配伍,为芍药汤,也是治痢之名方。三治湿疮,湿疮是由于湿热浸淫肌肤所致的湿疹,以本品配伍当归、赤芍、生地、黄柏、蝉蜕、苦参、荆芥等内服,或用本品与松香、海螵蛸等研细粉,制成软膏外敷,效佳。
火热证
本品为苦寒之品,其性清泄苦降,入心肝胃经,为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之佳品,主清脏腑热,多用于心胃火盛,肝火上炎等。对于心火上炎者,可以本品一味煎服,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泻心汤即是;对于热盛火炽,心神受扰的烦躁、壮热,甚至神昏谵语,常与黄芩、山栀等同用,即《外台秘要》之黄连解毒汤;如果心火盛,肾阴不足,心肾不交,出现虚烦不得眠者,则又与芍药、阿胶、鸡子黄等配伍,即《伤寒论》之黄连阿胶汤;对于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移热于小肠,心烦尿赤,可与竹叶、栀子为伍,如《医宗金鉴》之清心导赤散。对于胃火上炎者,症见牙痛连头,面颊发热,痛处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红肿溃烂,脉滑而数,舌红苔黄,可以配当归、生地、丹皮、升麻,即《兰室秘藏》之清胃散;治胃热呕吐,常配伍半夏、竹茹、橘皮等同用,如《温热经纬》之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对于肝火上炎,常与吴茱萸同用,治疗肝郁化火之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嗳气,如左金丸。
血热证
本品苦寒,泻火解毒力佳,对于热迫血行所致的出血证,可与黄芩、大黄同用,如《金匮要略》泻心汤,治疗吐血衄血。《博济方》载单用黄连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也有此功效,更为简捷精当。
热毒证
本品性苦寒,清热解毒力强,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故为热毒壅滞皮肤诸证所常用,尤善疗疔毒。如《外科正宗》黄连救苦汤,以本品与金银花、黄芩、连翘等同用,内服之治疗疮痈肿毒、红肿疼痛,有消肿止痛之功。本品不仅内服有效,尚可外用,如《医宗金鉴》黄连膏,就是以黄连、黄柏、姜黄等配伍,制成膏药外用,配合内服药同用,效果更佳。
降血压、血糖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连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作用机制与扩张血管平滑肌有关。有临床研究发现,黄连解毒汤治疗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30例,连续服用1个月,结果表明,治疗组血压下降有效率达到90%。治疗心肝火旺型高血压,用黄连、钩藤、芦荟、泽泻、葛根、夏枯草、益母草、龙胆草、白芍等,降压有效率可以达到八成以上,症状改善率更高。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连具有降血糖作用,疗效可靠。例如口服黄连素片,每次克,每日3次,1 3个月为一疗程,服药后血糖下降者达80%以上,且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减轻。笔者治疗糖尿病早期郁热型患者,或是胰岛素抵抗患者,习用葛根芩连汤,降糖作用明显。对于后期气阴两虚者,常与黄芪、玉竹、天花粉、人参、葛根、山萸肉、鬼箭羽等配伍,可以增加降糖效果。坚持服用1 3个月,随着时间增加,疗效也成正比提高。
除疳气
《药性论》载本品“杀小儿疳虫”,《日华子本草》云其“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对于小儿疳疾,在大队健脾益胃药中加入本品,可以增强疗效,起到苦味健胃的作用。
黄连内服入汤剂,5~10克,外用及入丸散适量。本品量大害胃,不可用药太过;凡阴虚内热,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泄泻者慎服。
黄连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应用】 1.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证。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2.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配伍栀子、连翘等;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涂口,可治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药理研究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抗菌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 抗病毒作用抑制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 抗原虫作用体外抑制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锥虫。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抗心律失常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机理 ①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② 抑制钠通道,减慢传导,消除折返。 ③ 抑制钙离子内流。 ④ 抗自由基损伤,保护细胞膜。 (2)降压作用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特点 ① 舒张压下降明显,脉压差加大。 ② 无快速耐受现象。 ③ 降压时肢体和内脏容积增加。 作用机理竞争性阻断α-受体,降低外周阻力,减慢心率。 (3)正性肌力作用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表现心脏兴奋、心肌收缩力增强,且强心作用不受利血平、心得安、酚妥拉明和切断迷走神经的影响。 作用机理 ① 阻止K+外流。 ② 增加细胞内Ca2+浓度。 ③ 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④ 降低心肌耗氧量。 解毒作用 对抗细菌毒素,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溶血素效价,降低大肠杆菌的毒力。 抗炎、解热 ① 抑制多种实验性炎症,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抗炎机理与刺激促皮质激素释放有关。 ② 解热作用与抑制中枢PO/AH区神经元cAMP的生成有关。 抑制血小板聚集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机理 ① 抑制血小板内TXA2的生成。 ② 抑制血小板膜释放花生四烯酸,并影响其代谢。 ③ 抑制外钙内流。
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
沙棘,系蒙古族、藏族习用药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或冻硬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或蒸后干燥。
国内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等地。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鱼业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
/"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esrc=""/>
扩展资料
沙棘在海外早享盛名
古希腊时代,各城邦之间战争不断。有一次,斯巴达人打了胜仗,但是有60多匹战马在战争中受了重伤。斯巴达人不忍杀死自己的战马,又不想看到自己心爱的战马死去,于是将它们放到一片树林中。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惊讶地发现那些濒临死亡的战马非但没有死去,而且一个个膘肥体壮,毛色鲜亮,浑身仿佛闪闪发光。
斯巴达人感到非常奇怪,最终发现这群马是被放到了一片沙棘林中,这些马饿了就吃沙棘叶,渴了就吃沙棘果,依靠沙棘为生。
聪明的古希腊人从此知道了沙棘营养和治病的价值,而且还赋予沙棘一个浪漫的拉丁文名字“HippohgaerhamnoidesL”,意思是“使马闪闪发光的树”,这就是沙棘拉丁学名的由来。
参考资料来源:/"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沙棘(中药)">百度百科-沙棘(中药)
参考资料来源:/"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沙棘(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百度百科-沙棘(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
沙棘是药食同源的功能植物,在我国古代曾被 广泛应用于中药、藏药和蒙药。研究表明,沙棘中 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 病毒、抗溃疡、抗衰老、抗辐射、增强免疫力的作 用,对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7]。杜 鹃等人[8]研究了沙棘粉对高脂膳食大鼠肝脏脂质代谢 及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粉可降低高脂 膳食大鼠肝脏脂质水平,提高肝脏脂质代谢酶活性, 增强抗氧化能力,减缓肝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张海 容[9]对沙棘果皮多糖清除氧自由基的活性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沙棘多糖对·OH 和·O2 - 有较显著的 清除能力,且当多糖质量浓度增大时,2 种自由基清 除率增加,呈量效关系。张逸[10]对沙棘油的提质制取 及对青紫蓝兔视网膜损伤的预防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沙棘籽油、果肉油及全果油对光诱导的 视网膜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损伤均有保护作用。朱西 平[11]对沙棘籽蛋白对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体内降血糖 与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 棘籽蛋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棘氧原浆营养价值高 ,在植 物 界实 属 罕 见 ,它是 由众 多 的 活性 成份决定的一种十分宝贵的药用植物 ,内含有 l8种氨基酸其中 苏 氨酸 ,缬 氨 酸 ,壳 氨 酸 ,异 氨 酸 ,亮 氨 酸 ,赖 氨 酸 ,色 氨 酸 ,苯 丙 氨酸,组氨酸为必须氨基酸等多种维生 素及人体 所需要 的微 量 元 素 ,特 别 是 含 有 的 活 性 物 质 ,维 生 素及 其 丰 富 维 生 素 ACEK 叶酸,芦丁,含量较其它的中药中含量高 出几倍 ,矿物质含苞 欲 放有 钙 ,镁 ,铁 ,锌 ,钠 ,钾 ,铜 ,铬 ,碘 ,硒 等 含 量 比一 般 含 量 丰 富 的食 物 高 出 几倍 ,此 外 还 含有 大 量 的 活性 物 质 ,香 豆 素 ,槲 皮 素 , 花 白素 ,花 青 素 ,儿 茶 素 ,A一胡 萝 素 ,B一 胡 萝 素 ,黄 芪 甙 , 黄铜 类 ,磷 胎 类 ,酚类 ,甾醇 类 ,萜 烯 酸 类 ,5一 羟 色 胺 等 等 ,而 这 些 维生 素 和 生 物活 性 质集 团恰 巧拥 有 大 自然 赋 予 的酪 合 比 同人 体的需要相吻合 ,它是一 种广 谱免疫促 进剂而脂肪酸 含人 体无 法合成 而又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
沙棘的营养与健康 摘要:沙棘,又名醋柳,是一种小乔木,它起源于距今约2500万—4000万年前,同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处于同一时代;它经历了冰期、间冰期和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严酷生态环境变迁考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西伯利亚等地区。研究发现,沙棘果实中的活性成份多达190多种。其中包括脂溶性维生素6种,脂肪酸22种,脂类42种,黄酮和酚类36种。沙棘是自然界活性成份最全的植物,是营养植物之冠,具有预防心血管类疾病,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生、促进细胞退化,提高人体机体抗病能力,保肝护肝,抗衰老,促进肠胃健康,抗烧伤烫,养颜护肤,预防缓解神经衰弱,抗辐射、抗炎生肌等多种功效 关键词:沙棘 营养 健康 沙棘果油 沙棘,又名醋柳,是一种小乔木,它起源于距今约2500万—4000万年前,同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处于同一时代;它经历了冰期、间冰期和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严酷生态环境变迁考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西伯利亚等地区。研究发现,沙棘果实中的活性成份多达190多种。其中包括脂溶性维生素6种,脂肪酸22种,脂类42种,黄酮和酚类36种。 沙棘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灌木,一般生长在干燥、寒冷的贫瘠的山区。在我国,沙棘主要分布在山西、西藏、内蒙等省区,沙棘果和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是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早在1300年前,唐代的《月王药珍》、《四部医典》记载了沙棘的医药用途,祖国医学理论认为,沙棘主要有利肺、壮阳、养胃、健脾、活血、化瘀等药理作用。 另外,沙棘还具有独特的功效,沙棘提取物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 能滋养皮肤,促进细胞代谢,促进上皮组织再生,具有抗过敏、抑菌、强渗透力和保护皮肤自然色泽的作用。 现代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沙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蛋白质、亚油酸、磷脂、黄酮、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沙棘籽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0%,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中,沙棘含有钙、铁、锌钾、硒等十一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沙棘中提取的沙棘籽油富含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苦木素、香豆素、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因而,沙棘在临床上对烧伤、烫伤及宫颈糜烂有显著疗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畏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久病体虚、老年性体弱等疗效确切;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沙棘对恶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阻断致癌物V-亚硝酸的合成和抑制黄曲酶素诱发癌前病变的作用,对胃癌、肠癌、肺癌、食道癌、乳腺癌、白血病等有抑制治疗作用。《中国食品报》报道,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最近提供的54例肿瘤病人服用沙棘油表明,肿瘤迅速变小或消失者占84%。 沙棘系列产品的问世,是二十一世纪胃肠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癌症、烧烫伤等患者的福音,沙棘籽油等产品是疗效显著的纯天然绿色保健品。 沙棘含有160多种生物活性物质、8种氨基酸、11种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沙棘富含维生素E,可以阻断亚硝酸盐在人体合成致癌物质-亚硝铵;沙棘油富含的儿茶素对由TPA引起的细胞癌和黄霉素乃苯并具有强烈抑制作用;沙棘富含的β-胡萝卜素则是良好的抗氧化剂,可阻止化学物质的致癌过程,起到抗癌治癌的效果。沙棘籽油对白血病、肉瘤、黑色素瘤、艾氏腹水瘤、胃癌等抑制效果尤为显著。 沙棘果油是以沙棘果为原料经CO2超临界萃取的一种天然营养保健油,沙棘果油含丰富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85%,沙棘素有“天然维生素胶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含有磷、铁、镁、锰、钾、钙、硼、硅、铜等24 种微量原素,尤以钙、铁、锌、钾、硒的含量最多。另外,沙棘果油中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但胆固醇含量为零。因此,沙棘果油是中老年朋友最具价值的保健油。 一、沙棘是自然界活性成份最全的植物,是营养植物之冠 沙棘所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10大类:磷脂类、维生素类、5-羟色胺、多种挥发油类、酚类及有机酸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类、三萜、甾体类化合物、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油和脂肪酸类(亚油酸、亚麻酸等)、黄酮类化合物(沙棘复合总黄酮)。 沙棘中富含维生素 C。沙棘维生素 C的含量是一切蔬菜水果类之冠:是猕猴桃的2—3倍,桔子的6倍,山楂的20倍,西红柿的80倍,苹果的200倍。此外,沙棘果还含有维生素 E,B-胡萝卜素,及 B族维生素,沙棘是维生素“源”植物,被誉为“维生素宝库”。 二、沙棘具有广泛的医药和营养保健功能 沙棘对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我国卫生部在1977年将沙棘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写的《中华本草》中也记载了沙棘的药用功效。 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载沙棘医疗作用的经典著作,是公元8世纪下半叶的藏医巨著《四部医典》,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记载沙棘药效的医学著作。以及后来清朝医学名著《晶珠本草》,都对沙棘的应用做了大量的论述 这个是我们以前做过的一个实验报告,不知能否算 呵呵
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且不产生抗药性.黄芩在中成药的药物领域中,品种很多,因为这种黄芩的药物能够治疗很多的病症,所以很多的有效治疗药物里面都含有这种黄芩的成分。一般黄芩的作用于功效是非常广泛的,在临床上经常作为抗病毒治疗,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帮助高血压的患者治疗血压的异常病症。黄芩这种草类的植物,是一种很好的中草药药物,被我国的中医作为药物使用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是一种古老的中草药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只要患者合理使用,有很大的药效价值。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黄芩的作用与功效?1、抗病毒治疗:这种药物对临床上常见的革兰氏细菌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不仅能够治疗皮肤真菌的病症,还能治疗流感性质的病症,还有就是顽固性的乙肝病毒,所以这种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而且黄芩类的中成药的药物非常多,患者用来治疗这些病症,不会有传统的中药口苦感,患者吃起来方便,所以说对于抗病毒的治疗,黄芩是有非常好的药效的。2、清热解毒的作用:我们知道很多的去火类药物都含有黄芩的这种中药。因为它还有很好的清热泻火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治疗湿热引起的很多病症。在治疗患者的气分湿热病症之中,经常的被用到,而且黄芩主要的作用还有泻火解毒的作用,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够治疗一般热毒所引起的疮毒情况,甚至是患者的咽喉肿痛这种常见的病情等。都有非常好的治疗方法。3、帮助高血压的患者治疗血压的异常:这种黄芩对于高血压的患者也有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及时的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情况,尤其是黄芩的酊剂成分、浸剂成分、煎剂成分、醇成分或水提取物成分、黄芩甙成分都能够引起降压的明显作用。尤其是浸剂成分的口服食用方法,能帮助患者的血压降低正常。酊剂的食用方法也可以使患者的神经性高血压回到正常的现象。建议患者按照医生嘱咐的食用。
黄芩的作用与功效
黄芩的作用与功效,这是一种中药材,运用历史悠久,但只了解表面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很多人对它的功效禁忌都还不甚清楚,不是所有的食材都适合每一个人,下面跟大家分享黄芩的作用与功效。
安胎
孕妇体质都比较燥热,而黄岑在治疗改善孕妇燥热、胎动不安方面有着至关的效果,通过服用黄岑可以帮助达到凉血安胎的效果,当然在服用黄岑的时候也可以同时搭配白术以及竹茹等,还可以通过起到保胎的效果。
清热除湿
黄岑可以帮助达到清热除湿的效果,对于因为湿热引起的腹泻以及黄疸方面有着极大的效果。
对待湿热可以用黄岑同时搭配滑石、茯苓等一起应用,对待因为湿热导致的腹泻以及腹痛症状,在选择黄岑的时候搭配葛根、甘草等等效果更好,针对因为湿热导致的黄疸,黄岑搭配栀子以及淡竹叶有着更好的效果。
治疗温热病
黄岑在治疗温热病方便有着极佳的效果,这类疾病有着典型的特征就是发病急变化较快,往往还伴随着身体发热的现象,而通过服用黄岑可以阿道改善效果。
改善乳房结块肿痛
黄岑在治疗乳房肿痛乳房存在结节方面也有着不错的疗效,当然在使用黄岑的时候还可以搭配黄柏、川军、地龙以及黄连、乳香,将这六位药等量选取然后研磨成细粉在通过一定方式涂抹到患处有直观的效果。
降血压
不管是黄岑的哪种制作方式,都可以对人体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可以选择煎制,也可以浸剂口服,都可以帮助缓解神经性高血压。
改善血液系统
黄岑对血液系统还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帮助抑制血小板聚集,在抗凝血方面有一定作用,自然也就可以缓解血栓,也可以缓解心血管疾病的出现。
从上述内容可以知道黄岑的功效可真不少,很多人直接选取黄岑当茶喝,但是黄岑毕竟是一种中药材,在服用之前还需要知道自己是否适合。
这三种人不适合服用黄岑
空腹人群
如果在空腹的情况下喝黄岑水会出现茶醉现象,因为水分会冲淡胃酸伤害消化,而黄岑直接作用在胃粘膜上也会伤害胃部。
胃溃疡患者
黄岑茶其实是一种胃酸分泌刺激剂,因此在喝过之后会导致大量胃酸出现,对于胃溃疡患者而言,本身情况比较严重将会加重病情。
脾胃虚寒者慎用
黄岑的清热功效是非常显著的,而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而言反而不适合,尤其是还存在食少便溏的人一定要禁用。
黄岑的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除了煎水喝制作成茶饮之外,还可以放在粥里边,但是在食用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而这一点需要经过专业的判断才可以了解。
黄芩的功效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药对》:黄芩,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疗鼠瘘。
《本草图经》: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
《医学启源》: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垄盛,必用之药。泄肺中火邪上逆于隔上,补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
《本经》:主诸热黄疸,肠僻,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诸失血。
《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法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 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黄芩的作用
降低血压
黄芩酊剂、浸剂、煎剂、醇或水提取物、黄芩甙均可引起降压作用。浸剂口服能降低正常及慢性肾性高血压,酊剂可使神经性高血压回至正常。
抗炎
黄芩素、黄芩苷能够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抑制炎症模型渗出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1、机制:抑制炎性介质产生、释放。
2、抑制组胺释放
3、抗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前列腺素E(PGE)、白细胞三烯(LT)的生成,减轻炎性介质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壁通透性、白细胞的趋化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芩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尤其对I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作用显著。黄芩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因为黄芩苷,提高巨噬细胞、NK细胞功能。
清热解毒
研究表明,黄芩有解热的性质。黄芩有解毒作用,与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关。
保肝、利胆
中医认为,黄芩清肝胆,保肝,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镇静
黄芩对中枢抑制,能够起到镇静的作用。
抗菌
黄芩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抗病毒
黄芩能够抑制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对血液系统影响
黄芩对血液系统作用复杂,黄芩素等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能抗凝血,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产生。
抗变态反应
在抗变态反应方面,黄芩甙元较甙作用强。黄芩此种抗变态反应,不产生过敏反应,此外它对平滑肌本身,也有直接的松弛作用。黄芩甙元及黄芩甙均能抑制过敏性之浮肿及炎症,二者能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抗癌作用
黄芩能够一定程度上的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和扩散。
利尿作用
在急性利尿实验中,黄芩甙元作用最强,汉黄芩素次之。黄芩醇提取物及煎剂亦有利尿作用。
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黄芩能够降低血脂,能使血糖轻度上升。
解痉作用
黄芩可消除强直性痉挛的症状。
安胎作用
黄芩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治疗一些疾病的作用
1、治疗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感染、肺间质炎等各种呼吸道疾病。也能用于肺结核病。
2、治疗急慢性肠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3、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4、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病,转氨酶、胆红素升高,以及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也用于免
5、疫性肝病。
6、治疗各种免疫性、过敏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病。
7、治疗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皮肤过敏性疾病,以及过敏性紫癜。临床还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及皮肤、眼睛的各种炎症。
8、黄芩炭治疗各种出血。黄芩传统用于妊娠恶阻和保胎,也为现代临床所常用。
黄芩的副作用
《本草经疏》:脾肺虚热者忌之。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黄芩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能】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 1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长于清中上焦湿热:治疗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 2.治疗肺热咳嗽、3治.血热吐衄。4.治痈肿疮毒。 5.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 10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2.黄芩药对介绍 黄芩伍柴胡 黄芩与柴胡同用的有6首经方。柴胡既能清少阳胆热,又能疏达少阳气机:黄芩为苦寒之品,清肝胆之热,可使肝胆之热从内而彻。黄芩与柴胡为药对,一清一疏,以使少阳胆气郁热,得清得泄,治少阳胆热郁热证。 黄芩伍半夏 黄芩与半夏同用的有12首经方。黄芩配半夏用量比例关系多为三两:半斤,其用量比例关系是3:8。半夏味辛性温,辛散质滑易助热,所以张仲景取苦寒之黄芩制约半夏之温燥,黄芩苦寒易伤脾阳易致痞满,伍半夏以监制黄芩之苦寒。黄芩味苦,能降能泄,两药相伍,辛开苦降,散结气,消痞坚,除胀满,共奏散结除满、宣畅气机之功。 黄芩伍黄连 黄芩与黄连同用的有8首经方。黄芩清热作用则偏于清肝胆之热,黄连偏于清心胃之热。若是治疗脾胃湿热痞证,其用量比例关系是1:3,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用黄连一两、黄芩三两:若是治疗大肠热利证或胃热脾寒中焦有热、气机痞塞证,其用量比例关系是1:1。如葛根芩连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用黄连与黄芩为各三两,附子泻心汤中黄连与黄芩为各一两;若是治疗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其用量比例关系是2:1,如黄连阿胶汤用黄连四两,黄芩二两。从经方配伍来看两药在治疗中焦病证时常相须为用,黄芩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擅清上中二焦之热,两者相伍能增强清中焦湿热之力。治疗中焦有热痞证,黄连偏于清中焦热,黄芩偏于清上焦之热。 黄芩伍白术 黄芩与白术同用的有4首经方。妇人妊娠,阴血下聚于胞宫,热扰胞宫,则胎动不安。盖不知妊娠宜清热凉血,热得清,则胎安。治疗妊娠血虚热证,其用量比例关系是1:2,如当归散用白术半斤、黄芩一斤,提示用黄芩为丸剂以缓图取效,以清胎热,热去则胎安;白术以健脾燥湿,黄芩以清热坚阴,二者相互为用,共奏健脾养血、清热燥湿、安胎之效。白术与黄芩相伍,若是治疗脏腑气血虚衰,外邪引动内风证,其用量比例关系是2:1,如侯氏黑散白术十分、黄芩五分,提示重用白术以健脾益气,伍黄芩以清阴虚阳亢之热。若是治疗肝热脾虚证,其用量比例关系是1:3,如麻黄升麻汤用白术六铢、黄芩十八铢,提示脾虚不任苦寒之品,少用黄芩以清肺热。若是治疗脾阳虚出血证,其用量比例关系是1:1,如黄土汤用白术与黄芩各3两,提示脾阳虚衰,不任苦寒之药,用白术以固护脾胃,黄芩以止血。以上可知,黄芩与白术为伍,因其主治病证不同,用量配比关系也不同。 黄芩伍干地黄 黄芩与干地黄同用的有2首经方。黄芩与干地黄相伍,既补血、止血、凉血又活血,善于治疗血热所致出血证。黄芩与干地黄相伍,干地黄之滋润制约黄芩之苦燥,使黄芩清热而不伤阴津。干地黄与黄芩相用,若是治疗阳虚出血证,其用量比例关系是1:1,如黄土汤用干地黄与黄芩各三两,提示黄芩既要用燥湿之性制约干地黄之滋腻,又要苦寒之性制约方中温热药之燥;若是治疗瘕瘕、干血劳证,其用量比例关系是5:1,如大黄磨虫丸用干地黄十两、黄芩二两,瘀久化热,所以张仲景用黄芩逐瘀血兼清血中郁热。《神农本草经》载干地黄“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可见张仲景用干地黄是取其逐血痹之功效。 黄芩伍白芍 黄芩与白芍同用的有11首经方。白芍酸寒敛阴,黄芩、白芍相配酸苦相济,是治热利之要药。《伤寒杂病论》中下利涉及的病证极广,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溏薄或完谷不化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病证,它包括泄泻、痢疾、霍乱等疾病。又,“利”和“痢”为同音字,经历代沿革,两字含义基本相同,常互用。 黄芩、金银花、连翘(双黄连);抗感染。 3.黄芩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本品含黄芩苷元、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苯乙酮、棕榈酸、油酸、脯氨酸、苯甲酸、黄芩酶、β-谷甾醇等。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保护肝脏抗衰老抗病毒脑保护作用抗癌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癓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姜黄为常用中药,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姜黄素类和挥发油。前者具有降血脂、抗凝、抗氧化、利胆、抗癌等作用;而后者主要起抗炎、抗菌以及止咳作用。姜黄素类通过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分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对肿瘤生长各期的抑制效应来发挥其抗癌作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利胆:该品或其钠盐有利胆作用。静脉注射时,可减少全固体成分的含量而增加胆汁分泌量。但在其整个胆汁分泌周期中,胆盐、胆红素、胆甾醇排泄的绝对总量增加,脂肪酸成分保持恒定。 2.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效果。3.口服5~20mg/kg时,能抑制肌肉注射20mg/kg5-羟色胺引起的豚鼠胃损害。对扑热息痛引起的肝损害有保护作用。 4、降血脂、抗氧化、抗发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5、2004年时发现姜黄素能抑制HIV-1整合酶活性而用于艾滋病的临床试验。6、抗癌是姜黄素的主要药理活性之一,其抑制肿瘤的作用已在许多动物实验中得到反复证实,其具体抗癌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7、2006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咖喱中的姜黄素含抗氧化作用,可抑制类淀粉斑块在脑部形成,从而减低患老年痴呆症的机会。这或可解释为何印度人患老年痴呆症的比率较西方低。 8、2012年8月,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姜黄素是一种广谱的阻止一系列病毒感染健康细胞的抑制剂。 9.姜黄素对肝癌细胞(QGY)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调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姜黄素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QGY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姜黄素可抑制QGY细胞的生长,其抑瘤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72 h的中效浓度(IC50)为μmol/L,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姜黄素能使QGY细胞聚积在S期,电镜观察发现姜黄素可导致细胞变性、坏死,诱导细胞凋亡. 10.探讨姜黄素的抗肿瘤机制.方法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观察姜黄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利用培养的肿瘤细胞SMMC-7721,采用电子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姜黄素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姜黄素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内的血管生成,20 μmol*L-1的姜黄素即可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 姜黄素是姜黄中提取的一种植物多酚,也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活性成分.近年的研究不仅证明了姜黄的传统作用,而且还揭示出一些新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保护肝脏和肾脏、抗纤维化以及防癌抗癌等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核因子-κB和激活蛋白-1等转录因子的激活及表达有关,而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咖哩中含量丰富,搭配化学治疗效果佳咖哩含量丰富的姜黄素,初步研究发现它有辅助化学治疗、打击前列腺癌细胞的功效。台大医院泌尿部主治医师蒲永孝发现,姜黄素可以打破癌细胞的防火墙,帮助化学药物长驱直入癌细胞,迎头痛击。蒲永孝长期研究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的治疗,其研究教学成果深获肯定,荣获台大医学院颁发青杏奖。蒲永孝最新的研究之一,就是以姜黄素协助前列腺癌的化学治疗。蒲永孝表示,前列腺癌尚未转移时,一般会以开刀或电疗治疗;转移性的前列腺癌则采荷尔蒙疗法,但这项治疗平均一年至一年半就会失效,许多病人在失效后改采化疗,但疗效有限,一般来说,化疗只能缓解症状,没有证据显示可以延长生命,病人平均三个月就会过世。以姜黄素加上化学药物,对前列腺癌的癌细胞株作用,结果发现若单纯只以化学药物作用,癌细胞株死亡的效果有限,但如果辅以姜黄素,则有「一加一大于二」的加乘效果。蒲永孝说,姜黄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它本身的生化生理特性很巧妙,可以阻挡癌细胞的逃生。他解释,化学药物要杀灭癌细胞时,癌细胞会筑起一道防卫的墙,让药物发挥不了作用,但姜黄素可以破坏这道防火墙,大幅增加药效。虽然这项研究只是实验室里的初步成果,但蒲永孝认为姜黄素取得容易、随手可得,如果进一步临床试验证实对病人有效,将是治疗上的一大突破。抗肿瘤活性采用活性基团拼接法将含氟苯甲醛与酮反应,合成了5个含氟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结构经IR,~1H NMR及ESI-MS确认.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测试(MTT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活性,其中2,6-二(4-氟亚苯基)环己酮(3a)和2,6-二(2-氟亚苯基)环己酮(3b)的抗肿瘤谱广,活性较好,就此对化合物3b作了单晶培养,并就晶体结构进行了X衍射分析.结构表明化合物3b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2)nm,b=(2)nm,c=(2)nm,α=(4)°,β=(3)°,γ=(3)°,V=(3)nm~3,Z=2,D_c= Mg·m~(-3),μ= mm~(-1),F(000)=324,最终偏离因子R=. 美国杜克大学的动物实验显示,咖喱中的姜黄素不仅能使实验鼠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分解,还能预防这种蛋白的生成。研究人员指出,常吃咖喱也可能在人身上产生类似的效果,从而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许多研究已证明,大脑中淀粉样蛋白大量积聚是老年痴呆发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此前的研究曾显示,咖喱中的关键成分姜黄素有防止脑神经细胞损伤、改善脑神经细胞功能的作用。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实验鼠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其大脑中出现许多淀粉样蛋白。研究人员随后向这些实验鼠提供富含姜黄素的食品,结果发现,实验鼠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分解了,同样的食谱还能防止实验鼠在成年后脑中出现淀粉样蛋白。研究人员指出,他们下一步将确定姜黄素对人脑中淀粉样蛋白斑块的作用。此外,他们还将就大量食用咖喱的效果进行研究,以确定这样的饮食习惯能否将姜黄素的效用最大化。研究人员还希望,将来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以姜黄素为主要成分的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达到比吃咖喱更好的疗效。
性状鉴别:姜黄根茎呈不规则卵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常弯曲,表面深黄色,粗糙,有皱缩纹理和明显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以质坚实、断面金黄、香气浓厚者为佳。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外方4~10余列木栓化细胞,常发生在皮层部会,其外有时可见表皮及皮层细胞。皮层宽广,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中柱鞘为1-2列细胞;维管束有限外韧形,近中柱鞘处较多,向内渐少。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棕色色素;薄壁组织中散有油细胞。 根茎含姜黄素类化合物:姜黄素(curcumin),对,对-二羟基二桂皮酰甲烷(p,p-dihydroxydicinnamoyl methane),即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对-羟基桂皮酰阿魏酰基甲烷(p-hydroxycinnamoylferuloylmethane),即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二氢姜黄素(dihydrocurcumin);倍半萜类化合物:姜黄新酮(curlone),姜黄酮醇(turmeronol)A、B,大牻牛儿酮-13醛(germacrone-13-al),4-羟基甜没药-2,10-二烯-9-酮(4-hydroxybisabola-2,10-diene-9-one),4-甲氧基-5-羟基甜没药-2,10-二烯-9-酮(4-methoxy-5-hydroxybisabola-2,10-diene-9-one),2,5-二羟基-甜没药-3,10-二烯(2,5-dihydroxybisabola-3,10-diene),原莪术二醇(procurcumadiol),莪述双环烯酮(curcumenone),去氢莪述二酮(drhydrocurdione),(4S,5S)-大牻牛儿酮-4,5-环氧化物[(4S,5S)-germacron-4,5-epoxide],α-姜黄酮(α-turmerone),甜没药姜黄醇(bisacurone),莪述烯醇(curcumenol),异原莪述烯醇(isoprocurcumenol),莪述奥酮二醇(zedoaronediol),原莪述烯醇(procurcumenol),表原莪述烯醇(eiprocurcumenol),4,5-二羟基-甜没药-2,10-二烯(4,5-dihydroxybisabola-2,10-diene);酸性多糖:姜黄多糖(utonan)A、B、C、D。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有姜黄酮,芳香-姜黄酮(arturmerone),姜黄烯(curcumene),大牻牛儿酮(germacrone),芳-香姜黄烯(ar-curcumene),桉叶素(cineole),松油烯(terpinene),莪术醇(curcumol),莪述呋喃烯酮(curzerenone),莪述二酮(curdio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柠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丁香烯(caryophyllene),龙脑(borneol)等。还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脂肪酸及金属元素钾、钠、镁、钙、锰、铁、铜、锌等,锌/铜=。 ⑴降血脂作用:姜黄醇或醚提取物、姜黄素和挥发油灌胃,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和家兔都有明显的降血浆总胆固醇和B-脂蛋白的作用,并能降低肝胆固醇,纠正a-和B-脂蛋白比例失调,但对内源性胆固醇无影响;对降血浆甘油三酯的作用更为显着,能使血浆中甘油三酯降低至正常水平以下。高蔗糖饮食能引起大鼠产生高脂血症,姜黄素能对抗此高脂血症产生。灌胃姜黄素能降低肝重,减少肝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磷脂含量及血清总甘油三酯、VLDL+LDL甘油三酯,HDL甘油三酯、VLDL+LDL胆固醇和血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也能提高血清总胆固醇和HDL胆固醇含量。用肝匀浆体外保温法,以14C-醋酸为底物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姜黄素能抑制脂肪酸的合成。⑵抗肿瘤作用:用鼠Dalton氏淋巴腹水瘤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及在体实验,姜黄醇提物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在时能抑制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生长,并对淋巴细胞和Dalton氏淋巴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并能减少动物肿瘤的生长,其活性成分主要是姜黄素。在巴豆油促进下,7,12-二甲基苯蒽能诱发小鼠产生乳头癌,姜黄素可明显减少在此情况下乳头癌产生的机会,也能抑制由2O-甲基氯蒽诱导的肿瘤形成。姜黄素还能减少突变原致癌的可能性。姜黄素还能抑制TPA(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的诱癌作用。当局部应用10μmol/L姜黄素时,对由5nmol/L TPA 诱发的鸟苷酸脱羧酶活性的抑制率达91%;10μmol/L的姜黄素与2nmol/L的TPA-起局部应用,对TPA激发的3H-胸腺嘧啶嵌合入表皮DNA中的抑制率为49%,其抑制率与浓度有关。因此,姜黄素可能作为一种抗癌剂。⑶抗炎作用:姜黄素能对抗角义菜胶诱发的大鼠脚趾肿胀,在30mg/kg范围内有剂量依赖性,而剂量在60mg/kg 时,则抑制这种抗炎作用。姜黄素钠可逆地抑制尼古丁、乙酰胆碱、5-羟色胺、氯化钡及组胺诱发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类似于非固醇类抗炎药。⑷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试验,姜黄素百分之一浓度时,对细球菌(Micrococuspyogenesvar. Aureus)有抑制作用。挥发油有强力抗真菌作用。姜黄能延长接种病毒小鼠的生存时间。⑸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姜黄素静脉注射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对肾上腺素、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血压亦无明显影响。用姜黄素灌胃能对抗垂体后叶素静脉注射引起的大鼠心电图S-T、T波变化,灌胃还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姜黄素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液粘度有明显影响,正常人体外实验姜黄素浓度为1×10(-4)mol/L,显着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P<)。大鼠灌胃 5天后(剂量分别为20、40、60、80mg/(kg.天)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弱,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降低。其中以40mg/(kg.天)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最强,抑制率为(P<)。继续增加给药量,抑制作用未见进行性增强。在低切变率(秒-1)条件下,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作用显著,而高切变率(150秒~1)时,无显著性差异。⑹利胆作用:姜黄提取物、姜黄素、挥发油、姜黄酮以及姜烯、龙脑和倍半萜醇等,都有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并能促进胆囊收缩,而以姜黄素的作用为最强。⑺对终止妊娠的作用:姜黄制成100%(生药1g/ml)和200%水煎剂。小鼠在妊娠早期(6~7天)、中期(10~14天)和晚期(16~18天)分别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姜黄水煎剂10g/kg,每日1次,连续2天。早、中期妊娠小鼠在给药1次后,次日清晨可见阴道出血,解剖可见子宫内有坏死、变性胚胎,晚期妊娠小鼠在给药1次后,大部分在24小时内娩出小鼠。表明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给药对小鼠各期妊娠都有明显作用(口服50g/kg无效),终止妊娠率为90~100%,而对照组胚胎发育正常。家兔于妊娠早期(8~10天)、中期(13~15天)和晚期(23~25天)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姜黄水煎剂8g/kg,每日1次,连续2-3天,8只早期妊娠家兔和4只中期妊娠家兔全部终止妊娠,4只晚期妊娠家兔亦全部流产。对照组6只家兔全部正常妊娠。以未成熟小鼠子宫增重法,测定姜黄的雌激素与抗雌激素活性,表明姜黄水煎剂10g/kg 腹腔注射 或 皮下注射无雌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活性。姜黄10g/kg所致的终止动物早期妊娠作用可被黄体酮(1mg/鼠)拮抗,姜黄10g/kg还可明显抑制假孕小鼠创伤性子宫蜕膜瘤的生长,因此推测姜黄引起动物早期流产作用的机理,可能是由于它具有抗孕激素活性和宫缩作用。姜黄粉依次用石油醚、95%乙醇和水提取物,于妊娠第l-7天连续灌胃,三种提取物的剂量为100mg/kg时,对雌性大鼠的终止妊娠率分别为100,70和100%。出生的幼鼠无畸形。上述3种提取物对硫酸铜诱发的兔排卵均无影响。⑻抗氧化作用:以NIH小鼠脑、心、肝、肾、脾等器官制成一定浓度匀浆液,以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成过氧化脂质时,过氧化脂质很快又转变成丙二醛,在加热条件下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原理进行检测,结果姜黄素对五大脏器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都有明显对抗作 用。各脏器匀浆浓度分别为,脑,心,肝(1),肝(2),肾,脾;姜黄素剂量(mg/100ml)分别为,脑~,心,肝(1),肝(2),肾,脾,与空白对照比较,除脾中剂量、低剂量>,脑高剂量 P<外,其余均为P<。亦有报道,姜黄素 和4-Hydroxycinnamoyl(geruloyl)methane,bis(4-Hydroxycinnamoyl)methane均有抗氧作用,以姜黄素最好,对亚油酸的空气氧化的50%抑制浓度为×10(-2)%(硫巴比妥值)和×10(-2)%(过氧化物值),均高于维生素E。⑼光效应作用:姜黄素在通常情况下杀菌能力较弱,但当给于光照射时,微克量的姜黄素就显示出很强的光毒性反应。革兰氏阴性菌对于姜黄素光毒性的抵抗力比革兰氏阳性强。姜黄素的这种光毒性只有在有氧情况下才能产生。因此姜黄素可能作为一种光敏化药物应用于牛皮癣、癌症、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光疗。姜黄素还能对易光解的药物起稳定的作用。如对硝苯吡啶的光稳定作用特别强,使它半衰期延长6倍,可增强其疗效。⑽其它作用:姜黄素可抑制PGS的生物合成。姜黄还可杀蝇。姜黄的氯仿和乙醚提取物体外对发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Turmeronol A和B可抑制大豆脂氧合酶,其IC50分别为16和19μmol/L。这二种化合物在-200ppm浓度时可防止亚油酸的自动氧化。 小鼠可只灌胃姜黄醇浸液40~100g(中药),观察3天,未发生死亡。以姜黄浸膏5、2和(相当于临床用量的50、20和5倍)拌入饲料中喂大鼠,共30天,体重、食量和活动未见异常。取心、肝、肾、主动脉、肾上腺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姜黄素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大于2g/kg。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姜黄,又名片姜黄,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中医认为,本品辛、苦、温,归肝、脾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适用于气滞血淤所致的胸胁疼痛、经闭腹痛、风寒湿痹。
天然药物姜黄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在国内用于治疗法肿瘤有悠久的历史,现代研究表明黄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降血脂、抗HIV 病毒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姜黄抗肿瘤的药理作用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姜黄的减肥功效
姜黄要怎么用才能瘦身呢?首先,姜黄可以通宿便,对于很多女性来说,解决了这个大困扰再谈减肥,是再好不过的。每次用小勺舀姜黄10克,搅拌在300毫升的温水中,可作为一般饮料饮用。姜黄的味道微苦、微辣,可适当加一点蜂蜜,口感更好。每天午餐后,喝一杯这样的姜黄热饮,它富含的姜黄多糖,维生素A、B、C、D以及金属元素钾、钠、镁、钙、铁、铜、锌等,会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提高消化和吸收能力。而且,它的辣味还能促进体内血液循环,达到发汗的效果。这样的姜黄热饮,最适合秋冬的时候享用。喝上热热的一杯后,从手指到脚趾都温暖了起来,而且身体里的宿便、毒素,也会随之排出。
喝姜黄热饮如果觉得还不过瘾,那么还有新鲜的吃法。比如,习惯在晚上睡前喝一杯牛奶的美眉,可以把姜黄粉末加一勺(约10克)到奶粉中,不仅暖胃,还能让姜黄里的微量元素燃烧掉身体内的脂肪,让你可以边睡边瘦。因为,姜黄能增加胆汁形成和分泌,使粪便中排泄的胆酸和胆固醇增加,有效地清脂减重。
再不然,炒菜的时候,用姜黄粉末当成调味料,除了加点盐、鸡精之余,也可以加一小勺的姜黄到菜里。微微的辣味恰到好处,口感也很不错。
有时候加班实在很忙,没时间进厨房,也可以将买来的姜黄做成各种各样的饮料。比如,可以加到啤酒、红酒、绿茶中,在这些饮料中,姜黄的味道变得很淡,基本不影响口感。通常,我在很忙的时候,会用小小的瓶子装一点姜黄粉末,然后随时加到不同的食品中。每天保持摄取20克左右的姜黄,让身体的脂肪时刻燃烧。
这样,1个月后,我就发现有了可喜的收获:我瘦了3斤。对于像我这样连喝水都怕胖的人,几乎不怎么控制饮食,也没有很多的运动,却能悄然瘦掉几斤,真让人惊喜。我又继续坚持了两个多月,体重依旧保持每月3~4斤的趋势往下降。
我还发现,姜黄不仅可以瘦身,它对于祛斑及减少汗毛也有很明显的效果。有几次,当我将姜黄粉末加在牛奶里,喝不完的时候,我也会用这些牛奶涂脸、涂手臂。1个月后,我意外地发现,自己脸上的雀斑淡了些,脸上的汗毛也褪了不少。我在手臂上抹了姜黄的位置,也比其他的部位毛发显得比较淡。
姜黄的食用方法
现介绍几则姜黄食疗方,供选用。
姜黄蛋:姜黄10克,鸡蛋1个,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食蛋饮汤,每日1剂。可活血化淤,适用于产后腹痛、恶露不净、经痛等。
姜黄大米粥:姜黄1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姜黄研为细末备用。先取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沸后纳入姜黄,煮至粥成服食,每日1~2剂。可活血化淤、行气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胀、时作疼痛。
姜黄猪心:姜黄10克,猪心1个,调料适量。将姜黄研为细末,猪心洗净,纳姜黄于猪心中,扎紧,置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至猪心烂熟,取出切片,调味服食。可养心益气、活血化淤,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姜黄花饼:姜黄花2朵,麦面粉100克。将姜黄花洗净,切细,与蒲黄混合均匀,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放置于热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时服食,每日1剂。可活血化淤,适用于产后恶露不尽、腰痛、腹痛如刺、月经不调、经痛等。
附:姜黄治疗肿瘤的功效及现代研究成果
姜黄是一种多年生有香味的草本植物,植物姜黄为姜科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中药姜黄属活血祛瘀药,功效是破血行气、通经止痛。近年来关于瘀血、痰浊等“内生五邪”与病理产物刺激基因异常表达,诱导原癌基因表达,促使其基因调控失常等机理的研究,使姜黄等中药治疗肿瘤跃上了新台阶。
1 姜黄与肿瘤
姜黄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最早记载于唐代苏敬等撰写的《新修本草》。其味辛、苦,其性温,归肝、脾经,入血分。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血瘀气滞的心、腹、胸、胁痛,经闭,产后腹痛,及跌打损伤,风湿臂痛,症瘕、积聚等。现代中药化学和药理研究表明,姜黄主要成分为姜黄酮、姜黄素,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姜黄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降血脂、抗HIV 病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利胆、对终止妊娠、光效应等等作用,且毒性很低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姜黄抗肿瘤的药理作用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研究发现姜黄主要成份姜黄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生长、生存、转移、侵袭、血管生成肿瘤侵袭和抑制多条信号通路,美国国立肿瘤所(NCI)还将其列为第3代防癌药物。
姜黄与肿瘤渊源
古代文献记载中发现姜黄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日华子本草》:“治症瘕血块,痈肿,通月经,治扑损瘀血,消肿毒,止暴风痛,冷气,下食。”;《开宝本草》:“主心腹结积、疰忤。”;《本草衍义补遗》:治症瘕血块、痈肿,通月经,消肿毒。其主治功力烈于郁金。又治气为最。”;《本草经疏》:“主心腹结积之属血分者,兼能治气。”《景岳全书》:“味苦辛,性热。善下气破血,除心腹气结气胀,冷气食积疼痛,亦治血块,通月经,产后败血攻心,及扑损瘀血,祛邪辟恶,散风热,消痈肿。功与郁金稍同,而气味则尤烈。”;《本经逢原》:“主治症瘕痈疽,通经消肿毒。”;姜黄治疗肿瘤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姜黄抗肿瘤的临床研究
已报道姜黄素对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结肠癌、白血病、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均有效[3,4],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可能涉及的机制主要包括:对肿瘤细胞周期影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等[5、6]
对肿瘤细胞周期影响
Western blot蛋白分析法探讨姜黄素对cyclinD1的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姜黄素下调cyclinD1的表达,世界各国多所大学用多种癌细胞作实验亦得到类似的结果,cyclin D1主要在G1期表达,研究表明姜黄使G1期细胞减少,亦有研究指出姜黄使细胞周期中止于G2/M期,姜黄还抑制cyclin D1,D2,D3和cyclin E的转录[7].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恶性肿瘤的成因与增殖失控、凋亡受阻有关。姜黄素可以通过启动包括死亡受体以及线粒体凋亡通路机制在内的多条信号传导通路诱导细胞凋亡[12]。还有研究了姜黄素对胃癌细胞株KATO-Ⅲ和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发现姜黄素可明显提高凋亡蛋白酶caspase-3和caspase-8的活性,同时降低了凋亡抑制蛋白Bcl-xL的表达水平。
影响肿瘤细胞基因的表达
有研究将培养的结肠癌细胞与不同浓度的姜黄孵化或癌细胞与姜黄孵化不同时间,然后提取总RNA,用针对靶基因GADDl53的特异引物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用B-actin基因作内部对照。发现姜黄上调GADDl53的转录,GADDl53是生长阻滞与DNA损伤诱导基因,增加表达,导致细胞生长停滞和细胞凋亡。
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
血管生成是肿瘤快速发展及转移基础,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已成为抗肿瘤途径之一。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血管生成因子及其相关基因的调控。RT-PCR 显示,姜黄素抑制血管新生与下调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可调节细胞因子,起到抗恶病质作用
癌症恶病质是晚期患者的一个主要并发症,约有50%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死于恶病质,从近期国内外研究结果初步看出,血清细胞因子TNF-a和等介导恶病质的发生。研究发现姜黄素活化的NF-kB信号通路可以促进多种下游调控基因的表达,包括细胞因子TNF-a、,实验结果证明姜黄具有抗恶病质的作用。
抗肿瘤转移作用
细胞间粘附分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与肿瘤细胞的粘、浸润与转移有关。姜黄素能够作用于这些分子而发挥抗转移的作用。姜黄素能够完全阻断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以及ICAM21、VCAM21 和ELAM21 在内皮细胞上的表达,姜黄素还能广泛抑制人类侵袭性乳腺癌细胞的MMP-3 基因表达,江敏华等[25]道姜黄素可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且与浓度相关。
2 展望
中医药历史悠久,有独特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姜黄的药理作用广泛,能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与步骤,抗肿瘤机制及产生的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同时毒性很低,在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研究工作尚有待深入。在保持和发扬中医理论和临证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其抗癌作用及机理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使对姜黄的研究有质的飞跃。
FDP是果糖-1,6-二磷酸(Fructose-1, 6-diphosphate,FDP),又名1,6-二磷酸果糖是生物体内糖酵解途径的一个重要代谢中间产物,由果糖6磷酸和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在果糖-6-磷酸激酶作用下反应生成。工业上由啤酒酵母制得。
FDP可作用于细胞膜,调节糖代谢中若干酶活性,尤其是激活磷酸果糖激酶(PFK),聚增细胞内高能磷酸池,产生大量的ATP,促进钾离子内流,恢复细胞极化状态,从而有益于休克、缺氧、缺血、损伤、体外循环和输血等状态下的细胞能量代谢以及对葡萄糖的利用,以促进细胞修复和改善功能。
扩展资料: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与其他指标同时检测,可鉴别原发或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临床上FDP作为多种血栓性疾病的参考指标,并被列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诊断的常规指标之一。
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测是测定血清中FDP的含量,为定量测定,检测结果以每升血浆中FDP的毫克数(mg/L)表示。FDP含量的高低可反映体内纤溶活性的强度。FDP能抑制纤维蛋白形成,有抗凝血酶作用,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fdp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代表类型如下:
1、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指的是针对某一专门研究题材的,是著作的别称。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可以称为学术专著。
2、C——论文集。论文集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把各种主题类似的论文集合在一起。比如说:法律论文集里的论文都是与法律相关的。论文集可以作为一本书或期刊的增刊正式出版,用以区别学术期刊。论文集也可以是综合多种形式的论文集结在一起,合订成的一本书。
3、J——期刊文章。是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图书。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
1、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
2、具体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FDP是1,6一二磷酸果糖(英文名称Fructose1,6-diphosphate)的英文缩写,分子式为。FDP是人体内能量代谢所必需的一种活性物质。纯FDP的性状呈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FDP能在无氧及缺氧条件下强化细胞的糖酵解过程,迅速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化成能量,满足人体的需求。FDP直接参与人体内的能量代谢活动,并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研究均确认,FDP既是人体能量代谢调节剂,又是一种高能基质,是能在分子水平上作用到细胞内部代谢过程的少数几种活性物质之一。特别是在缺血、缺氧时,能迅速将葡萄糖转化为机体需要的能量,增强红细胞供氧能力,迅速改善心脏功能,强壮和修复心肌细胞。FDP被公认是人体能量代谢的生物催化剂和人体细胞的强壮剂。由于FDP在人体生理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因而在临床应用上表现出突出的药理作用有治疗效果:突出的营养心肌作用、增强红细胞供氧能力、改善组织器官和大脑因细胞代谢障碍引起的缺氧状况、保护缺氧状态下的细胞组织、降低糖尿病人的餐后血糖、抑制糖尿病并发症、抗酒精中毒、保护肝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