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369247787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通过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是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1 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像水电费收取、储蓄利息的计算、日常购物等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也离不开数学。 2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如在长正方形认识时,从生活中观察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用实物的表面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学生善于发现并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如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模型到课堂时,每个学生根据已有体验与同学交流,各抒己见,这样的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二)创设情境1 创设生活情景:新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目标中明确提出,“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而现有教材中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有很多是与学生生活脱离的,为此我们要“创设生活情景”。如《统计》的教学,可创设情境:班上准备开庆祝会,需要买水果,买哪种水果,买多少水果,。这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能更高,更深刻的感受了知识的作用。再如教学二年级的除法应用题时,老师为学生创设了“逛超市”这一生活情境,学生拿着钱到超市选购商品。第一层次:老师呈现信息“我带了20元钱,想买饼干……”引发学生提问。甲学生:“得先看看一包饼干多少钱?”乙学生:“一包饼干5元钱,20元钱可以买几包饼干?”第二层次:学生拿着钱,互相提供信息发问,解决问题。第三层次:鼓励学生创新。有学生提出买两样或两样以上物品。教师及时组织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较好地解决了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这样原本枯燥乏味的除法应用题教学,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变成了一个个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2 动手操作创设情境。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通过旋转平移方法把两个一样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概括得来。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3 用实例创设情境。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 4 运用实物创设情境。圆的认识教学,可以这样导入: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辆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虽漂亮但踩不动)老师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不喜欢,因为骑这样的自行车在平坦大路上都会象踩在颠跛不平的路上一样)教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这才满意。(三) 抽象概括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为此,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口算比赛和写字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两次比赛活动,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二、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可以说生活就是数学,数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数学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它才可亲、可爱、富有无穷魅力。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唯如此,数学才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产生和发展,数学才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组成部分,并且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一)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价值在学习了“多位数的认识”之后,要求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多位数,把你认为有意义的记下来。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在课堂交流中,学生纷纷把自己在课外书上、在报纸上、在网络上……找到的多位数展示在大家面前。再因势利导,进行多位数的改写、省略练习,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老师可以带学生收集数据,进行调查研究。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以后,以统计“家庭丢弃塑料袋”为课题,收集数据,把课外收集到的信息处理,学生体会非常深刻,有的学生还想出这样的主意:如果把全国所有的废弃塑料袋生意全包下来,那每月将有一笔相当可观的利润。有的还体会到,一个家庭要丢弃那么多塑料袋,全县、全国呢……这将产生巨大“白色污染”,必须保护环境。通过这节实践活动课,建立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对大自然所造成的污染,以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二)在生活中体验数学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生活中体验数学。例如:学习了应用题后,设计一个“春游活动方案”实践活动。活动中要求学生以老师的身份来组织春游,设想应从哪些方面来考虑活动的组织。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探讨起来,考虑了如何租车才既省钱又合理、安全;如何购票最合算等,设计出了很多春游方案。像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很多,如铺地砖方案、礼品包装方案、跑道的设计等。通过这些模拟性的实践活动,使数学更接近实际生活,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式、生活经验等去解决问题,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数学的优越性以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学生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三) 在生活中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它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学习了简便运算后,走进市场,了解商人的口算技能……通过让学生走出去的方法,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荤淡美食家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数学的应用更是无所不在.那么,我们如何从小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适合新一代的学生呢 我认为,在课堂中,由学生去担任学习的主角,才是我们的心愿.那么,数学活动课就是让我们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活动课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分成小组,通过自己动手去测量,拼凑,剪切,计算,去探索发现的规律,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即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而且让我们初步尝到了数学家研究问题成功时的滋味,使我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倍增. 例如,我们上《平行四边形面积得计算》这节课时,老师让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发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小纸片,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怎样使一个平行四边形经过剪贴,拼凑变成一个我们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呢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有的同学发现可以用剪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它剪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可以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一些同学又发现还可以从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就得到两个直角梯形,依然可以拼成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认识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和"高".由此,大家终于自己找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为:S=ah.再比如,上《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时,老师采用让同学们玩扑克牌的游戏,使大家很快理解和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规律,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到知识. 我每次做数奥都是拿起一道题拉起来就做,因为我觉得这样做起来很快.可是今天做数奥时,有一道题改变了我的看法,做得快不一定是做得对,主要还是要做对. 今天,我做了一道题目把我难住了,我苦思冥想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有想出来,于是我只好乖乖地去看基础提炼,让它来帮我分析.这道题目是这样的:求3333333333的平方中有多少个奇数数字 分析是这样的:3333333333的平方就是3333333333×3333333333,这道乘法算式由于数字太多使计算复杂,我们可以运用转化的方法化繁为简,也就是把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积不变.使题目转化为求9999999999×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08888888889因此,乘积中有十个奇数数字.这道题,我们还可以位数少的两个数相乘算起,就能发现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即3×3=9→积中有1个奇数数字.33×33=1089→积中有2个奇数数字.333×333=110889→积中有3个奇数数字.3333×3333=11108889→积中有4个奇数数字.…… 从上面试算中,容易发现积是由1,0,8,9四个数字组成的,1和8的个数相同,比一个因数中的3的个数少1,0和9各一个,分别在1和8的后面.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与一个因数中3的个数相同,可以推导出原题的积是:11111111108888888889,积中有10个奇数数字. 做了这道题,我知道做数奥不能求快,要求懂它的方法.总之,我认为用活动课的方式上数学课,是我们小学生非常喜欢的.在课堂上,每个同学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充满了好奇心,都迫切渴望通过自己的实验活动,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中,我们充分体验套了做学习的主人的快乐和自豪.希望老师们能多用活动课的方式来上数学课.这样,我们将会学的更扎实,更轻松,更灵活,更优秀
首先来复习一下牛顿第二定律是啥: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m
一、操作中学习———主动体验 操作中学习,或称做中学,是着重寻找解决问题过程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是一名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历程.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
你觉得这现实么
【生物多样性概念】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
化学(英语:Chemistry)是一门以实验为载体的科学以研究物质的结构、变化。化学研究的对象涉及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联。传统的化学常常都是
优质学术期刊投稿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