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6

小宇宙可劲儿造
首页 > 学术期刊投稿 >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研究论文怎么写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蛋蛋妹妹

已采纳

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象征高洁,不畏严寒。【诗文中的梅: ☆ 一枝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卢照邻《梅花落》) ☆ 吴王醉处十余里。照野拂衣今正繁。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樽。欲寄所思无好信。为君惆怅又黄昏。(罗隐《梅花》) 梅花:德性与气节的代言人 ☆ 梅花自古就被赋予德的品性,民间流传着许多吉祥、喜庆的相关习俗。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 ☆ 古人认为,“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绽开五瓣,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有梅开五福之说。喜鹊在梅枝上欢悦鸣叫的图案,常被称为“喜报早春”,“喜报春光”,“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吉祥图案还有“竹梅双喜“,由竹梅和两双喜鹊纹图,竹喻夫,梅喻妻,常用以祝贺新禧。“朔风吹倒人,古木硬如铁;一花天下春,江山万里雪。”人们把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尊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赞赏梅花的高洁、典雅、冷峭、坚贞,视为知友、君子。 ☆ 鲁迅曾精辟地用梅花作过一个比喻:“中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他还请人为他篆刻过“只有梅花是知己”的石印,抒发自己高洁的情怀。 ☆ 明·王圻《三才图会》认为:“梅有四贵,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明代李渔曾论赏梅:“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 ☆ 早在魏晋时期,梅花就被写入诗歌中,人们首先把它作为一般春花春树认识和描写后来梅花渐渐上升为独立的审美表现对象,而不仅仅作为春景的点缀。南朝鲍照在其《梅花落》中已经赋予了梅花高风亮节的品性。(以下取自网文《宋代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 宋代,生活在龌龊尘世,志不得伸的诗人们更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看到在寒霜季节盛开的梅花,傲雪耐寒,独入清香,于是就把它诠解为一种孤高绝俗,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以梅隐喻自身的美德。北宋中期,经过苏轼等人的吟咏,梅花的君子意象得到进一步深化。苏轼写了大量咏梅诗,在其诗中带有强力主观表现性,一方面,如前人一样淋漓尽致地展现诗人孤芳自赏,幽洁自持的性格志趣,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内心深处与世委蛇而又不甘沦弃的孤清与落寞。 ☆ 到了南宋,国势飘摇,社会动荡,土人阶层涣散零落,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而且还受道家逍遥自适人生哲学的影响,很多诗人寄情于山林,渴望过一种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是在咏梅诗中,出现了梅花另一个意象--隐者高士的意象。 ☆ 君子、隐士、处子玉女,梅花的这三个意象之所以能相融,是因为这三个意象都有共通的核心--贞洁的象征。以梅花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罹,也是古诗中梅花又一重要意象。诗人们咏梅绝不只是为了描摹梅的物态,更重要的是借梅怡情,抒怀,表节。咏梅诗之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下是由于诗中报咏之梅,已经成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一代一代层累凝聚着深刻的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高傲的心灵境界。】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柳与留音近,诗词中的“折柳送别”有暗示性,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草色幽深,暗示愁绪,思离人。古诗文中凡写到离别远行、抒述离愁别恨,就总要以草来作寄托或映衬。【关于诗中的“草”,可以参看 上金开诚的《说诗中之草》】

128 评论

纳兰依若

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与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的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

扩展资料: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

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与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的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说“木叶”

323 评论

相关问答

  • 暗示性研究的论文怎么写好

    想要学学习性的研究性的小论文,就要学习别人的研究方法和结论,然后通过组织和概括语言。然后引申到自己的一个结论和论点。

    装璜专家 8人参与回答 2024-12-29
  • 翻译中的暗喻研究论文怎么写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看隐喻的翻译研究 隐喻产生的心理运作机制充分体现了人类认知模式在处理外界信息时的主动作用。怎样分析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看隐喻的翻译? 【摘 要】 从

    小超人0606 3人参与回答 2024-12-29
  • 舒婷的诗歌研究的论文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54.徐志摩诗作研究。 当代文学 1.论莫言的小说 2.论韩少功的 ” 寻根 ” 之作 3.对新时期 ” 女性文学 ” 的思考 4.论琼

    蜜儿桃子1 3人参与回答 2024-12-29
  • 写研究诗歌的论文

    Poetry Analysis Essay也就是诗歌分析类论文,是文科专业学生并不陌生的一种论文类型。这里根据过往学霸的写作经验分享一些诗歌分析类论文高效写作技

    小人鱼不流泪 3人参与回答 2024-12-29
  • 研究诗人的论文怎么写

    Poetry Analysis Essay也就是诗歌分析类论文,是文科专业学生并不陌生的一种论文类型。这里根据过往学霸的写作经验分享一些诗歌分析类论文高效写作技

    机器猫TJ 3人参与回答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