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1

甜菜阿姨
首页 > 学术期刊投稿 > 与丝路掖明珠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人鱼不流泪

已采纳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人口18万多,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为敦煌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面积万平方公里。属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只有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日照充分,无霜期长。在这个群山拥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人才辈出……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敦煌地区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铜器。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至今历历在目。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敦煌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部族,成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此后,升敦煌为沙州路,隶属甘肃行中书省。后升为沙州总管府。元朝远征西方,必经敦煌。当时瓜、沙二州屯兵济济,营寨栉比,屯垦农兵遍布党河、疏勒河流域。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这一时期途经敦煌漫游到中原各地。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开凿得以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自元朝以后,千里河西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扫除元残部,派宋国公冯胜率兵三路平定河西获胜,修筑了嘉峪关明长城,重修了肃州城。明王朝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防卫,设置了关西七卫。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在敦煌设沙州卫。后吐鲁番攻破哈密,敦煌面临威胁。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设置罕东左卫。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置,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并开始从甘肃各地移民2400户到敦煌垦荒定居,同时又迁吐鲁番、罗布泊大批兵民于沙州一带。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万余亩,引党河水分10渠灌溉,农业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绿洲。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升敦煌县,隶属安西直属州,直至辛亥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一直是县府所在地。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覆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的里程。悠久历史孕育的敦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敦煌依然辉煌;那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这座古城流光溢彩,使戈壁绿洲越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就像一块青翠欲滴的翡翠镶嵌在金黄色的大漠上,更加美丽,更加辉煌。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属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只有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日照充分,无霜期长。在这个群山拥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人才辈出……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乡得名。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佛像等造型2100多身。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处。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全山系沙堆积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沙丘下面有一潮湿的沙土层,风吹沙粒振动,声响可引起沙土层共鸣,故名。据史书记载,在天气晴朗时,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故“沙岭晴鸣”为敦煌一景。人若从山顶下滑,沙粒随人体下坠,鸣声不绝于耳。据说晚间登沙山,还可看到沙粒滑动摩擦产生火花。鸣沙山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沙山并被为我国“四大鸣沙山”。这是大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月牙泉】月牙泉在鸣沙山下,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雅丹地貌】敦煌雅丹地貌地处敦煌西200公里处,分布区长宽各10公里,土丘高大,多在10~20米,长200~300米。又名三陇沙的地名始见于汉代,位置在古玉门关外,丝绸之路北线由此通过。三陇沙雅丹地貌,其走向与盛行的西北风向垂直,而与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和玉门关形成敦煌第二大景区,因其怪异特点,故有魔鬼城。 【敦煌古城】位于敦煌市至阳关公路的南侧大漠戈壁,距市中心25公里。是1987年为中日合拍大型历史故事片《敦煌》,而以宋代《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仿造沙洲古城设计建造而成,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敦煌古城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街道两边配以佛庙、当铺、货栈、酒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被称为中国西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具备拍摄古代西部国边塞军事片的独特优势,现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在这里已先后拍摄了《封神演义》、《新龙门客栈》等二十多部影视剧。【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南湖乡境内,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唐代诗人王维首“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阳关名扬千古。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据(元和郡县志)载阳关,在县(寿昌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本汉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车。后魏尝于此置阳关县,周废。”巴黎藏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地志)(P.5034)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寿昌)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西通石城、于阗等南路。以在玉门关南,号日:“阳关”(注: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可见唐时阳关已毁,仅存基址。古寿昌城在今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附近,阳关在寿昌故城西6里,或10里处,当指约数而言。专家考证,阳关故址就在今南湖乡西面对‘古董滩”的流沙地带。

287 评论

小不点yys

考古学特刊第二号高昌专集_电子书.rar

链接:

223 评论

蒋大女儿

一、丝路明珠——新疆1.地理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深入内陆,远离海洋。2.自然环境: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106 评论

yyh心随我动

导读:我们熟知楼兰,除了考古,估计就是诗人的名句了。“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盛产美女的楼兰,曾经水草丰美,曾经桨声灯影,曾经水鸟和鸣。那么这个伴随阵阵驼铃的国度去了哪?它又是如何消亡的呢?

说起蒲昌海,大家也许不是很熟悉。可如果说起它另外一个名字-罗布泊,很多人就耳熟能详了。罗布泊自汉至唐称为蒲昌海,又名盐泽。汉文明能称之为海,可见当年的水域面积多么广大。

《汉书西域传上》“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

这里曾经碧波万顷,水鸟和鸣,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一定如同海市蜃楼般的梦幻:头戴尖帽的年轻情侣泛舟水上,时而窃窃私语,时而放声高歌;孩童们在岸上嬉戏打闹;袅袅炊烟下,阿婆忙活一家人的晚饭。水面宽阔的蒲昌海旁,温馨而祥和。

绿洲

西北地区古代没有纳入中原文明之前,我们所知道的强大的政权是月氏。然而根据历史考证:月氏人虽然一度强大,但是他们并不是西域的土著民族,而是从祁连山脉迁徙而来。而楼兰人虽然是小部族,但早在4000年前就在此地繁衍生息。如果这个时间节点你还没有概念的话,那么我们说另外一个参照点-夏朝。与夏朝同期,可见楼兰人在这块绿洲定居之早。楼兰真正被中原王朝所知还要说到一个人,他就是“凿空”西域的西汉使者张骞。

西汉初年,白登山之围是初生的汉政权和匈奴的第一次正面对抗。事实证明,当时的汉政权还远远不是匈奴的对手。之后的汉朝历经文景之治后,接力棒传到了汉武大帝刘彻的手里。为对付匈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阴差阳错之下,虽然目的没有达成,但是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了。而楼兰处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丝绸之路

楼兰因丝绸之路兴旺发达,无数东西方的客商在此打尖住店、交接货物。在消费和税收的带动下,楼兰迅速壮大。富庶的城池和关键的交通要冲的位置,使楼兰成为南北两大强权帝国争夺的焦点。可弱小的楼兰谁也惹不起。有一次,在匈奴的威胁下,包含楼兰在内的几个城邦袭击了汉朝使团。汉武帝大怒,精兵数万兵发西域。逗比的楼兰国王,被仅仅700汉军俘虏,楼兰降。楼兰投降了,始作俑者匈奴不干了。楼兰是谁也惹不起,无奈之下,楼兰王分别把两个儿子送到匈奴和汉朝做人质。楼兰王去世后,客居匈奴的王子在匈奴的支持下做了国王。傀儡国王的做法可想而知,一边倒的投降了匈奴。汉朝的面子可不是那么好落的:一名使者和几位刺客就砍下了楼兰新王的头颅,悬挂在宫门。汉朝护送客居长安的楼兰王子登基为王,并改国名为鄯善。楼兰历史进入了崭新的一页。

很有眼色的鄯善王上书汉朝皇帝,请求驻兵,并迁都扜泥城。一来能保护自己的安全,省的哪天再来个匈奴刺客;二来,威慑国内反动势力,一石二鸟。直到此时,鄯善才结束了蛇鼠两端如同墙头草的外交政策,彻底投入大汉的怀抱。两汉时期,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整个西域纳入了汉朝的版图。人们安居乐业,人口大大增加:商人、居民、汉朝将士以及传经布道的僧侣等等。所有人要吃饭、住房,怎么办?大量的树木被砍伐,荒地被开垦种粮。长此以往下,绿洲的极限承载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为此鄯善甚至出台过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法律来保护环境。到两晋时期,鄯善居民已经迁徙他方建立新城。没有了丰富的水土,古城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树木干枯,一片死寂。

从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开始,丝绸之路因战乱基本废止。中原王朝尚且不能自保,更何况遥远的西域了。楼兰或者说鄯善已不再频繁出现在史书上,只能从零星的记载中可以看到鄯善一直保持着对中原政权的朝贡。到了北魏时期,柔然、北魏以及附属部族在西北的反复厮杀,鄯善作为一个国家终于衰落乃至消亡。伴随着羌笛声声,北风呼啸吹过,楼兰渐渐消失在沙漠深处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164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产品说明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如果是某产品的说明书,可以找到说明书的电子版,以电子文档的格式写。 [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OL]。(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用投稿日期代替即

    刀剑如梦1 2人参与回答 2024-12-20
  • 与当时明月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以下是当年明月的话,我转载:“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是描写正史的,资料来源包括《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虽然

    baibailittlelove 5人参与回答 2024-12-20
  • 与末路魔方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

    上官雨霖 2人参与回答 2024-12-20
  • 与严正声明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格式标注方法:1.学仿喊祥术期刊文献[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2.学术著作[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

    幼幼熙熙 3人参与回答 2024-12-18
  • 与母狼领路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狼狼,我想大家都应该不会对它陌生。它是食肉目犬科犬属的一种。外形和狼狗相似,但吻略尖长,口稍宽阔,耳竖立不曲。尾挺直状下垂;毛色棕灰;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既耐

    苏州齐惠壮士 4人参与回答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