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格范儿
专家分析 “53年从未见过房子这么倒的” 东大吕志涛院士分析施工可能“偷工减料”了 昨天,已从事土木工程研究53年的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吕志涛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上海13层楼房倒塌事件感到震惊。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微乎其微。由于没有到实地调查,吕教授初步猜测楼房倒塌的原因可能是施工方偷工减料。 昨天下午记者拨通了吕教授的电话,听完记者的简单叙述,他第一反应是“不太可能吧”。随后他仔细分析了记者提供的几张楼房倒塌的图片。“简直不敢相信,13层的楼房连根拔起,整体倒塌,却没有散架。从1956年开始研究房屋结构到现在,还没有见过房子这么倒下的。”吕教授感到不可思议。“如果经过正常的设计、施工,根本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图片上分析,唯一能解释的理由应该是在房屋设计或施工的重要环节出了问题,而且很可能在打地基时出了问题。但8幢房子中另外7幢暂时没问题,原因一时很难说。”由于没有到现场勘查,吕教授表示不宜过早下判断,但据他猜测,施工方很可能偷工减料了。 在大城市,小高层、高层建筑林立,上海楼房倒塌事件引起部分身居高楼市民的担忧。有网友猜测房屋倒塌是否因为这幢楼房位于河畔?此话一出,网友们纷纷担忧起自家的房子。吕教授认为这种猜测毫无根据,上海楼房倒塌只是偶发事件。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只要基础打得牢,施工过程中按部就班符合规定,房子不管在不在河边,正常情况下,造得再高也倒不了。 昨天,同济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也表示,在建楼房整体倒塌的事情一直较为罕见,尤其是在上海。他表示,这种高层建筑的桩基都会深达20-30米,并且都是钢筋混凝土建成,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倒塌。该教授认为,从技术上讲,这栋楼必须全部拆除掉,并且查明倒塌原因。如果要在此地重建楼房,必须重新做设计,并考虑地质方面的情况。 坊间猜测 三种原因导致在建大楼“卧倒” 建地下车库?防汛墙损毁?房子质量? 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对于事故的调查仍然在进行中,对于事故的原因,目前坊间有以下三种猜测。 原因一:建地下车库导致? 据了解,楼房倒下的南侧地面下方,原本是一个在建地下车库,土建已基本完成,防汛墙边的大量渣土就是从这里挖出的。有人分析猜测认为,很有可能是地下车库挖得过头了,一旁的楼房地基松垮后,房子就倒了。 原因二:防汛墙损毁导致? 就在前天,距离倒塌楼房百米远的该小区范围内一堵长70多米的淀浦河防汛墙发生损毁。据现场勘查,损毁原因很可能与渣土重量过大,造成地面沉降后挤压防汛墙体有关。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临河的这排小高层与淀浦河防汛墙之间仍然堆积着大量渣土。不过,倒塌事故发生地和防汛墙损毁地中间有百余米的距离。 对于防汛墙导致楼房倒塌的说法,网友handson021在搜房网发帖称,自己是学结构设计的,防汛墙的问题是借口,房屋设计时要考虑沉降的,包括不均匀沉降,如果与防汛墙有关,那么倒塌的方向应该是向着防汛墙方向,但是实际却是相反的。 原因三:房子有质量问题? 网友handson021怀疑该房的基础施工有问题。还有建筑业内人士在看了现场图片后分析认为,最有可能是地基出现问题,因为莲花河畔景苑所在的区域属于上海流沙比较严重的区域,如果没有牢固地基,很容易引起房屋倾斜。该人士认为有可能是对土芯取样出现问题,导致设计存在偏差;或者是打桩不深、水泥标号等存在问题,因为地桩的水泥有高标要求,如果没有达到会发生断裂。
魅丽无限
院士成长路对教育的启示——摘读《十二院士的中学时代》作为拥有中国科学技术领域最高学术称号的院士群体,他们是科学界皇冠明珠的锻造者,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中有教育世家之子,也有山村农民的后代;他们中有少年成名的“学霸”,也有高考落榜的崛起者;他们曾经爱读《天龙八部》、而今也追《中国好声音》……他们的“学习秘籍”、成长历程和追梦故事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无疑是一个镜鉴。那么,怀抱青春、激情和梦想的院士们的中学时代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人生成长是一场马拉松” 杨乐院士的感慨:“努力几个月或半年,很多年轻人可以做到,但是20多年的奋斗,其间面临身体、家庭、婚姻等重重考验,没有一个理想的支撑,没有雄心壮志是很难实现的。”“学习成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有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只奋斗一段时期,而要像跑马拉松一样,坚持不懈,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水平。”杨乐院士一语中的,成长成才不仅要跑得快,还要跑得远,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场需要耐力、恒心的马拉松长跑,把兴趣、理想与坚持视为这场长跑的动力,是最终功成名就的一大原因。“从高考落榜生到院士”郑永飞院士17岁走上讲台,开始了长达两年的乡村执教生活。1977年,正式恢复高考,郑永飞与“老三届”同台竞技,不幸落榜了。失落后的他曾怀疑自己还能否考得上,但他依旧选择了来年再战,最终跨入了南京大学的大门。 2009年11月,这位刚过完50岁生日的科学家正埋头实验室里继续手头的科研,获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消息传来,他成为当年入选的最年轻院士。而同时期做民办老师的,有人一起考上大学,也有人在打牌玩耍中度过,多年后聚会时,依旧是一个乡村的民办教师,让人感慨命运的乖张和坚持的力量。 “勤奋比天才更重要” 从小山村里的穷孩子吕志涛院士已成长为中国“预应力大师”,他笃信,成才并取得成功靠三个法宝:天才、勤奋和机遇。最初,吕志涛外语课学的是英语,上大学时,学校改学俄语了。全班只有两个同学从未接触过俄语,吕志涛就是其中一个,连33个俄文字母都不认识。俄语老师总是提问吕志涛,他还为此哭过鼻子。从此,他几乎每天捧着俄文词典,关键词就用红笔画出来背,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100多页的俄文词典,他反反复复翻看。研究生阶段,吕志涛阅读俄文文献就和中文文献的速度一样快了。 “为了不要让自己的梦想睡去”只上过一年半中学的杨焕明院士,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四处找书、和人换书,每看完一本就立刻和别人交换。在做民办教师的间隙,杨焕明自学完初高中的英语、数学、物理全部课程,把县城能找到的书全都读遍了。当年与他曾同住一室的工友至今感慨,“他这个人说好每天背30个英语单词,就一定做到!”至今,这位全球知名的基因组学家还保持着每天读30篇以上文献资料的习惯,始终站在科研的最前沿。“自由生长方能育精英”“钱学森之问”是一个被屡屡提及的话题。自由宽松的氛围,因材施教的方法,是院士们至今念念不忘的“精英教育”模式。在曾担任过1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主席的大数学家王元院士的老师看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有教无类”做得越来越好,能进入学校的人数远超自己当年那个时代,但“因材施教”远远不够,“必须承认智慧的差别,允许精英脱颖而出”,“孔子三千弟子,也只有七十二贤人,就是100人里只有个人是英才,需要因材施教。”王元介绍,西方国家的教育重视英才,因为造福国家、重点创新要靠英才。而我国对于英才培养重视不够,7岁的孩子,有的只有4岁的智力,有的则非常早显露出较强的天赋。按部就班一级级的上学制度和考试制度,对优秀的人才是一种藩篱,“就像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读一样的书,变成要齐步走,最后只有向落后看齐,好学生的才华被扼杀掉了”。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曾师从王元,当时,王元认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经典解析数论已无出路可言,但看中了张寿武的勤勉和悟性,鼓励他自由选择方向。在张寿武硕士论文答辩时,王元在其答辩完成后说:“我们也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一个字也听不懂,但考虑到你每天很早就来办公室,很用功,这个硕士学位就送给你了,以后就不能蒙了。” 至今,这位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新科院士常常庆幸,有这样一位老师能给自己充分的信任,给予了自己足够自由的空间。 “阅读积累方能厚积薄发”“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欧阳自远院士对金庸的书籍如数家珍。这位被誉为“嫦娥之父”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毫不讳言自己是“金庸迷”,在他眼中,能看野书的中学时代,是一个自由的时代,“坦白地说,我有很多东西是从金庸的小说里面知道的”。从小接受艺术熏陶的齐康院士,坦言“科学家应当懂艺术”。中学时,弹钢琴、读小说、学画画的经历,对于他后期的创作影响深远。“现在的教育把人教‘死了’,思维僵化了。我们要培养懂得‘传承、转化、创新’的全面人才。”他直言,说到当下中学教育,齐康摇头说了3个“不好”,“钱学森先生晚年时讲了一句话,‘中国培养不出人才’,说得有道理。一个人要全面发展,不能专门只学功课,那样要把人‘憋死掉’”
给你个论文格式模板:注:纸型:16K上、下、左、右页边距:2厘米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装订线:0.5厘米××××大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中 国 矿 业
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截至2010年5月,南京大学共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名列大陆高校第一。在最能反映基础研究水平的
作品评价编辑
没有风险。一般论文对就业没有多大影响。一般情况下,本科毕业论文优秀率很难超过15%,能被评为优秀论文,是对论文本身和作者的一种肯定。论文答辩的时候,同学的去向基
论文致谢500字(通用14篇) 论文的结尾都要加上论文致谢词,其作用主要是对所有合作者的劳动表示尊重,形成相互帮助的社会风气,快开始论文致谢的写作吧。还是对论文
优质学术期刊投稿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