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百科 > 傣族舞蹈毕业论文题目简介

傣族舞蹈毕业论文题目简介

发布时间:

傣族舞蹈毕业论文题目简介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舞蹈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 "不动行不成,形成仍在动"--试论中国古典舞的动感与艺术形象2. 朝鲜族舞蹈和韩国舞蹈风格比较浅析3. 川剧艺术中舞蹈语态的挖掘与继承4. 从生活到舞蹈创作--谈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5. 傣族舞蹈文化浅析6. 当代巴渝地区舞蹈创作中的巴渝舞文化意蕴7. 对非物质文化铜梁龙的体验式学习8. 汉代舞蹈风格研究9. 汉代袖舞的整理与研究10. 汉族秧歌队现代审美意识11. 龙舞艺术所表达的民族心理与审美意识12. 论群众舞蹈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3. 论文化修养和传统精神如何在舞蹈教学中渗透14. 论舞蹈教育中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作用15. 蒙古族舞蹈文化浅析16.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舞蹈要素研究17. 试论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8. 试论赏识教育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19.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艺术审美20. 铜梁龙舞的舞蹈语态与审美风格

按你的要求说,我认为最好是写,舞蹈教育方面的。因为民族民间舞,还有芭蕾舞,都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不管你怎么说,都是要循规蹈矩的去表述论点,而且几乎该说的,该论的前人都已经,说光论净了,你再怎么写也会有抄袭的嫌疑,而且一些概念上,和史料上的问题,你必须得引用前人的观点,而且这些东西是不可以被改变的,有很高的权威性,所以并不合适发表自己的观点。写起来会比较“畏首畏尾”写的很难受。而舞蹈教育方面可写性就比较强了,每个人对教育的看法都会不一样的,而且很难说出谁对谁错,因为学生们的思想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吃软”有的人“吃硬”所以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比较好,比较适合舞蹈教学的特性,就有很多的讨论余地,并且可以尽情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把范围定在“专业舞蹈,群众舞蹈,幼儿舞蹈”等不同层次,还可以从舞蹈专业教学和针对舞蹈专业学生的特性对舞蹈教学手段上许采取些什么方式方法等方面来进行阐述。总之就是要把观点范围缩小,尽量针对某个方面,细致话,系统话的进行论证。例如《论如何培养专业舞蹈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么一来范围就被定位在“专业舞蹈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上,并且主要论点也细致到“培养学习兴趣”这一论点上。具体题目还需要你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学习中,自身对舞蹈教育的体会和理解,拟订一个适合自己的题目。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加油!!!希望你可以写出一篇精彩的毕业论文,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要用心哦!*^-^*

民间舞蹈文化发展态势论文一、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舞蹈文化结构1.民间舞蹈是人体动态文化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和性爱等一切领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发展分化,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以后发展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书中留下它们的踪迹。然而极为宝贵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形态的舞蹈特征,具有舞蹈史前史的性质。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2.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从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角,通过文化层次分析法来剖析研究,以便使我们更为准确地揭示其全貌和特质。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的时间性,即民舞文化的纵向面,展现民舞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可称之为“时间文化层”,即其历史层面。从时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蹈的形态,可分解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二种形式。二种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综合互动作用。原生和变异二种形态的演变,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累积和融合,它表现为原生形态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和体态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内涵,有选择的保存和新形态的重新整合。民间舞蹈的空间性,即民舞文化的横断面,展示民间舞蹈的结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称之为“空间文化层”。从空间文化层来分析民舞结构,可分解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种构架。表层结构是指民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动态性等符号,符号象征物具有指称、意味和记忆等功能。深层结构是指民舞主体即特定民族群体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审美情趣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是蕴藏在民族群体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二、民间舞蹈与当代社会转型1.“社会转型”简说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现象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异性是永恒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社会转型期尤其如此。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社会进入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的加速期。何为社会转型?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当我们说社会转型时,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1〕社会转型期不是一切都变, 也不可能一切都不变,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都有一个向度的问题。本篇论文无意去探讨“社会转型”这一社会学术语,而是想通过吸收社会学家的科研成果,在当代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从人文学科透视、分析传统的民间舞蹈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变异原由,使我们能较为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些现象。2.民舞生存空间的变化我们知道,历史上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千百年来民间舞蹈是在特定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这个“特定时空”大多包括宗教仪式、祭祖祈神、年节聚会、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等各种民俗事象;这个“特定群体”是指各民族的广大民众。尤其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他们总是喜爱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就是在劳动小憩或亲朋相聚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间歌舞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讯、交通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的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民族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方式,认识世界,了解经济文化的最新信息。当代色彩纷呈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的迪斯科、现代舞、卡拉OK等娱乐方式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所青睐,传统的民间舞蹈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由于传统文化因素和现代文化因素的摩擦,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撞击,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性和普及性,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使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正在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变化,这一变化呈多元、多样、复杂性的发展态势。三、民间舞蹈的时空移位与新包装1.民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90年代,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对外联系,为该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创造了条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多有保存,奇特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这些民族地区发展的首选项目,旅游业的发展使该地区走出封闭的山寨,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在一些大中城市,也掀起了兴建民俗村、民族园、风情园的热潮,这些旅游景点规模不等,他们将各民族风格独特的建筑荟萃一起,并配上身着盛装的本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动静结合,交相辉映,使游客在一天或半天之内饱览民族风光。这一时期利用传统的民俗节日,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生造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节日,民族歌舞自然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此间的民间舞蹈在旅游景点或节日活动中,展现风土民情,渲染节日氛围,增加活力和参与性,加强与商客游客的感情交流,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等,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民舞文化时空的移位民间舞蹈多与信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紧密相连,其表演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无不受到民俗活动时空的制约。长期以来各民族各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节日、祭日,并从常日中突出出来,且以年为周期,循环往返,周而复始,不同的节日、祭日还形成了程式化、仪式化以及禁忌等约定俗成的风习。然而旅游景点的民族节日和歌舞表演,打破了原时节性和空间性的局限,反复再现节日民俗事象和民间歌舞等场景,使民间舞蹈赖以依存的民俗文化时空发生了变化,其内容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含义,成为旅游观赏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贵州雷山郎德村为例:这一带风俗约定,农历六七月间吃新节后才开始吹芦笙,到正月十五以后禁止吹奏,据说是春天后吹芦笙惊动谷神会造成粮食歉收。过去对违者处罚很重,要本人宰牛扫寨发誓不再违犯。作为旅游点开发后,现在只要游客一到,不论春夏秋冬哪一天,村民们照常吹芦笙跳《芦笙舞》迎接。过去只有在十二年一次的“鼓社节”(吃牯脏)才敲击的铜鼓,也照例每日向游客敲响。〔2〕滇东南彝族地区也有此风俗, 每年四月初八“跳宫节”后不能再敲击铜鼓,理由也是铜鼓声会惊动谷神而使庄稼歉收,如今也已改变。云南石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石林周围居住着彝族支系撒尼人和阿细人,边弹大三弦边跳《阿细跳乐》,是他们的代表性舞种。改革开放前,彝族人民基本按照传统习俗过火把节,没有表演成分,没有商业性质。节日期间或花好月圆之际,撒尼、阿细青年男女总要会聚一起,围着篝火跳乐(月),他们以舞蹈的方式自娱自乐,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近十多年来,节日活动产生了质的变化,节日期间国内外、省内外游客和商人大量涌来,其人数无数倍于当地彝族人。昔日彝家老少高举火把游弋田间驱瘟逐疫的火崇拜仪式,变成了广场的象征性篝火;昔日围着篝火自娱自乐、谈情说爱的《跳乐》,变成商业性的歌舞表演;昔日以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为节日的主体,变成数倍于本族人的外来者。3.民舞形态的新包装民间舞蹈在新的时空环境内,展示给游人的舞蹈形态大多是经过加工后的新包装,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经改编更加光彩夺目,显示出民间舞蹈无穷的魅力,此种民舞具有“新民舞”的意义。旅游景点的民间舞面对的是广大游客,经过加工改编后的民间舞突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强化了原民舞的风格韵律,动作变化更为丰富优美,既保持了民间舞蹈的“土风”味,又适应旅游文化的艺术欣赏品味。云南德宏州的《新嘎光》就是生动的一例。傣族人民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家人说“没有歌声和舞蹈的日子,就像吃菜没放盐巴一样”,“看不见孔雀跳舞,就得不到幸福和吉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德宏地区成为国内外旅游和经贸的热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越加迫切,旧的民舞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80年代中,州歌舞团和群艺馆的舞蹈家们,在原民间舞的基础上,从中加以精选、提炼,整理改编出《新嘎光》,既保留了抒情典雅、韧性起伏的动律特点,又规范发展了动作组合,很快得到傣族群众的认可,特别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全国民舞集成工作的大力开展,有力地促进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与改编,使一些濒于失传的民间舞蹈获得了新生,也使一些基础较好的民间舞更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藏族《龙鼓舞》是青海省黄南州新挖掘的原始祭祀舞蹈,每年于六月跳神会时祭祀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青壮年男子手持单面鼓在神师的引领下边击鼓边跳。经整理加工,将流传下来的13段(套)动作,更趋完整规范,以雄健粗犷的跳跃击鼓动作,表现了请神、敬神、送神、降魔以及模仿雄鹰、骏马、海螺、太极等形象,无论从动作的发展、队形的变化或情绪的渲染,使这古老的舞种得以新生。陕西的《安塞腰鼓》、安徽的《花鼓灯》、山东的《鼓子秧歌》、青海玉树的藏族《卓舞》等一大批民间舞蹈,都在保留原基本节奏、步伐、动律、体态的基础上,进行了不伤筋骨强化精华的加工,在服饰、道具、音乐伴奏上突出了民族色彩,加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适应了当代审美的要求。加工后的民间舞又回到民间,从而带动了民间舞蹈形态从原生或半原生形态向变异形态的发展演变。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傣族

傣族孔雀舞的起源、传承脉络及其现存形式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傣族孔雀舞的起源、传承脉络及其现存形式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傣族舞蹈经历了不同时期从生活到艺术的发展与流变,本文力图通过对孔雀舞的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傣族孔雀舞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分析其当代存在形式,加深对傣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达到保护、传承及推广民间舞蹈的目的。

关键词:

傣族孔雀舞;发展和流变;当代存在形式;

一、傣族孔雀舞的起源分析

(一)傣族先民与孔雀的渊源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背景深厚的民族,其聚居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多个州市,位于北纬三十度附近,是孕育生命、文化以及神秘自然风光的黄金地带,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及诸多生命源泉处于同一纬度。在新石器时代以前,傣族就在南鸠江、萨尔温江、勐卯江(位于云南省境内瑞丽地区)等流域繁衍生息;公元前850年傣族人民建立了达光王国,也称为哀牢国,在《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张骞传》的记载中称傣族先民为“滇越”,在《后汉书·和帝本纪》中称傣族先民为“掸”1,因滇越与越人同俗共源所以被称之为“滇越”,而掸国地处于滇、缅、泰、印之间被称之为“掸国”,由此可见掸国即是滇越。

在诸多古籍中有着关于孔雀的各种记载,以及云南滇池地区出土的很多汉代的青铜器物上都有孔雀雕饰,从服饰、摆件到劳作工具、生活用品,都彰显出古时候的傣族先民就非常喜爱孔雀。在傣族的神话中孔雀亦是带来幸福美好的象征:传说中创世之神英叭曾为了帮助叭阿拉武建勐(现云南景洪地区),放出孔雀,让其飞到远方去寻觅谷子,将未消化的谷子作为种子,从此人们开始了农耕;佛经故事《孔雀王》中记载:孔雀是神鸟、圣鸟,它喝过的井水和河水,它都念过咒语,人们喝过“孔雀水”或沐浴后,就能有病治病、无病增寿。2据说在当地修建完整的佛寺当中,佛祖身边都有一对神鸟,即“金娜丽(雌)”“金娜拉(雄)”,且在佛寺里佛坛上也会摆放孔雀羽毛。可见傣族人民对于孔雀是喜爱崇拜的,也正因如此才滋养了这片舞蹈的土壤。

(二)傣族孔雀舞的起源

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一直把孔雀视为象征美丽善良、聪明睿智、吉祥幸福和不畏强暴的“神鸟”“圣鸟”,傣族人民对于孔雀的依赖从未消失,通过历史记载及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出“孔雀”这一神鸟与傣族人民的生活、文化、信仰都息息相关。

在古老的傣族图腾神话中,存在着一种身披孔雀架子的人首雀身的孔雀,因此,傣族先民一致认为孔雀与傣族古老部落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孔雀舞”也一直以来伴随着傣族人民的脚步从未停止发展,其对于傣族人民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孔雀舞的优美传说,一种说法是在很久以前,佛祖做大摆,众人前来朝贺,有一对人面鸟足的动物也来朝贺,它们跳起了优雅的舞蹈,众人也跟着跳了起来,这一舞蹈就是今天人们跳的孔雀舞;另一种说法是:傣族的领袖召麻粟带领着民众去寻找幸福的故事。

傣族地区大多属于亚热带湿热气候,气温舒适、物产资源丰富,最具代表性的西双版纳地区森林密布、植物茂盛,繁殖着孔雀、大象等珍奇异兽,孔雀活跃于丛林中,因此从原始时期开始,人类很有可能通过狩猎的方式去观察、模仿孔雀的形态、动作和生活习性。

据历史记载,早在7000年前云南地区就产生了农耕文明,成为我国境内最早的水稻发源地;到了尧舜时期有“象耕鸟耘”的传说,人们驯服大象来帮助自己耕地,由此可见人类与动物所产生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十分久远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文明不断地建立,人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劳作劳动赖以生存,经济科技水平日益发达对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因此人们开始追寻精神文化的满足。孔雀以其独特的魅力及高雅的形态吸引着人们,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模仿孔雀起舞,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关于孔雀舞的传说,其源于自然,始于生活,吸取万物之灵,深切地感受傣族人民的勤劳勇敢,温柔善良的'民族个性。

二、傣族孔雀舞的传承脉络

(一)早期的传统民间孔雀舞

孔雀舞,傣语叫“戛洛勇”“烦罗咏”或“嘎楠罗”,即孔雀跳的意思,其象征着美好吉祥、正义善良等传统美德,是傣族人民追求吉祥、幸福、美好生活的表达。

作为云南地区分布最广的民间舞蹈,孔雀舞是傣族舞中最具代表性的、傣族人民最喜爱和熟悉的、也是发展变化和影响最大的傣族标志性民间传统舞蹈。最早期的孔雀舞是由傣族男子表演的,表演者要头戴面具,身穿形似孔雀的服装,佩戴形似孔雀开屏的架子为装饰,其动作特征主要集中于对孔雀的基本形态和面部表情的模仿,通过手势、眼神和步伐来模拟孔雀起舞、漫步、饮水、展翅等动作形态,舞蹈内容多为叙事并伴有其他动物扮演者入场表演;孔雀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伐和套路,以至于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与之相伴。

傣族人民大多生活在滇南边陲,由于其交通不那么便利和民族精神信仰的关系,其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都保护得较为完整,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孔雀舞按照表演形式和舞蹈类别属于广场民俗性质的表演舞蹈,在早期盛大节日和“做摆”(修功德的佛会)时广场祭祀的道具舞蹈。孔雀舞的普及范围和传播面广泛,是傣族的一种象征性文化艺术符号。

(二)从民间走向舞台——《双人孔雀舞》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傣族民间舞蹈艺术家们开始不断地尝试改革民间的传统孔雀舞,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孔雀王子”毛相,他所表演的孔雀舞以独特的风格见长,目光灵动、动作矫健洒脱、形象逼真,被缅甸人民誉为“孔雀的化身”。1956年,毛相在传统民间孔雀舞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加工、创作了《双人孔雀舞》,并在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与回族女演员白文芬共同表演《双人孔雀舞》荣获银质奖章,由此傣族孔雀舞从民间走向了舞台。

毛相的《双人孔雀舞》以表现孔雀的生活习性为主线,主要表现了一对雌雄孔雀的甜蜜爱情,雄孔雀在林中寻觅伴侣,并和雌孔雀在林中嬉戏、泉边饮水、追逐飞舞的情景,动作表现更符合主题内容,使之成为完整的、有起伏变化的表演作品。

《双人孔雀舞》的动律以传统的走步为主,走步时保持上下颤动的基本动律,带有内在的动律;该舞创造了单腿深蹲、斜展翅及一些空中舞姿,强化和突出了原傣族孔雀舞中就有的碎抖肩技巧来表现孔雀欢乐饮水的状态;他在编排上依然保留了傣族孔雀舞的传统动作,但在动势动态上使得傣族舞蹈风格韵味更甚。毛相是将自娱性的孔雀舞提炼为富于舞台艺术想象的第一人,他增强了孔雀舞的观赏性、艺术性,去掉了民间孔雀舞繁重的架子和面具,解放了演员的四肢和头部,充分地展现了演员的灵动的神情,塑造出一对栩栩如生、风格突显的双人孔雀舞形象。因此《双人孔雀舞》可以看作是对孔雀舞的“初级改造”,毛相为后来的“孔雀舞”创作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

(三)孔雀舞表演者的性别转换——《孔雀舞》《金色的孔雀》

传统的孔雀舞多为男子独舞,而金明编创的《孔雀舞》和刀美兰编创的《金色的孔雀》在性别上做了极大的改变,第一次将传统孔雀舞转换了性别,从男性表演改由女性表演,可谓迈出了“孔雀舞”发展中具有历史转变性的一步。

金明所编创的女子群舞《孔雀舞》于1957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舞蹈比赛上获得了金质奖章,和《双人孔雀舞》一样,都代表着傣族孔雀舞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高水平。整个舞蹈在结构上,从“孔雀开屏”开始,中间包含了“孔雀吸水”“孔雀洗澡”“孔雀飞翔”,最后以“孔雀登枝”收场。

在动作处理中借鉴了芭蕾中延伸、拉长的审美特征,同时为体现傣族的民族特性,突出了传统傣族舞蹈中由呼吸带动的上下动律的基本元素,使之尽量保持孔雀舞的风格。为了从外在形态上让“孔雀”看起来惟妙惟肖,同时也能让舞者的优美体态得到充分展示,金明将孔雀舞的服饰从长裤变成了饰有蓝色羽毛的大摆裙,表演风格从此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刀美兰和刘金吾编创的舞蹈《金色的孔雀》于1980年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得编导二等奖;“孔雀”的美丽是经历磨难之后的绽放,塑造出新的展翅飞翔的孔雀形象。舞蹈从表现孔雀的习性出发,编排了苏醒、嬉戏、飞翔三个片段,在动作编排上,也将传统旋转技巧头埋腋下的动作,改为眼看蓝天、昂首挺胸、右手拉裙快速旋转,从而充分地展现了孔雀在蓝天里自由飞翔的形态,象征着金孔雀再一次展翅飞翔。

刀美兰在创作上,继承了其师毛相的艺术理念,在继承传统孔雀舞风格的同时吸收兄弟民族的舞蹈语汇精华,并将舞蹈作品进一步地突破为具有表演化、艺术化的女子独舞表演;自刀美兰之后,女子孔雀舞这一表演形式则成为傣族孔雀舞的主要表演形式。

(四)崭新的艺术形式——《雀之灵》

如今,当提及孔雀舞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白孔雀伫立在舞台上的形象;舞蹈《雀之灵》是由杨丽萍创作、表演的经典剧目,该舞在1986年获得了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雀之灵》摄取了孔雀吸水、梳羽、飞翔的具有典型性的孔雀生活习性,提取出傣族孔雀舞中最富有孔雀舞特征的手势,以及最富有曲线美的三道弯形体动作。

杨丽萍的《雀之灵》虽然也是描绘傣族的“孔雀舞”,但在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上做出了新的突破,她不拘于传统孔雀舞的程式(传统的孔雀舞是以模仿孔雀散步、开屏、戏水等生活习性为主线),《雀之灵》强调了一个字:“灵”,着重于表现灵动的美。

她大胆地借用现代舞的编创元素,开场从“孔雀头部”的基本形象入手,通过有节奏有层次的律动来表现孔雀的机敏和灵巧,以形求神,用孔雀舞中最具代表性的孔雀嘴的手势和孔雀开屏尾巴的形象出现,开掘创作出了新的舞蹈语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强化、重现孔雀经典形象,在反复渲染之后,深化了孔雀灵动的姿态,增添了孔雀美的魅力,同时也将孔雀灵动美的形象深深地映在了观众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在舞姿动态上,杨丽萍大胆地进行变革,孔雀舞不借助任何道具,彻底解放了舞者的上肢,运用上半身的手臂和头颈的动作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孔雀展翅,体现出禽类特有的律动,使舞台上的孔雀更加灵动。《雀之灵》着重刻画于精神层面,动作的大胆创新,让人们更深地体会、理解到人们对孔雀的崇拜,《雀之灵》再一次让傣族舞蹈的外部肢体形态更具舞台表现力与质感,具有划时代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从传统民间自娱性舞蹈和仪式性舞蹈进化到舞台化表演性舞蹈之后,傣族舞蹈艺术家们为傣族传统民间舞蹈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顺应了各个历史阶段观众的审美需求,推动着舞蹈事业走向更高的台阶,这标志着孔雀舞朝着更为宽广的大众娱乐化方向发展。

三、孔雀舞的当代存在形式

(一)民间流传的傣族孔雀舞

自娱舞蹈作为最早的舞蹈艺术形式之一,源于人民的生活劳作与其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孔雀舞在傣族民间中广泛地流传、发展,舞蹈的表现形式伴随不同人群的学习与其不同的审美价值逐渐多样化,其中以瑞丽市和耿马县的孔雀舞最为丰富多彩。

在现如今的傣族地区,人们常在“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民俗节日时聚集在一起,敲响大锣,打起象脚鼓,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歌舞声中呈现出丰收的喜庆气氛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

现如今在傣族地区的很多地方,有着专门以跳孔雀舞为生的民间艺人,大多数艺人以模仿孔雀的神态、动作为主,例如:孔雀展翅、洗澡、抖羽毛、灵敏视探、安然漫步等。孔雀舞增强了傣族各个群体之间的凝聚力,成为了蕴含于傣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石,但由于每位擅长孔雀舞的艺人个人艺术经历、艺术审美以及传承路径的不同,因此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

伴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日益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不断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重视,通过不同形式来促进傣族舞孔雀舞的发展,有效地传承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思维上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认知。笔者认为应倡导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扎根民间”学习、了解、研究最原生态、最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对少数民族的舞蹈、音乐、服饰等进行深入挖掘、探索、研究,并不断地思考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如何发展少数民族舞蹈、音乐等,以此让更多的人熟悉、了解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更广泛地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课堂教学中的傣族孔雀舞

傣族孔雀舞作为民族舞蹈典范之一,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及审美价值吸引诸多学者及专家进行研究、整理、创新、编排成系统的民间舞蹈教材,被高等艺术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等作为教材使用,运用于民间舞蹈课堂等教学中。

相对于民间自娱舞蹈形式,傣族孔雀舞被编写进教材进一步实现了它的价值,教材中所用的素材都是专家们从传统的民间舞蹈当中提炼出来的,以最典型且最具审美价值的舞蹈元素进行合理编排与创新,不但很好地保留了其舞蹈风格与民间文化内涵且更好地发挥了舞蹈的艺术价值,也使得民间舞蹈得以传承。

现如今在很多高校以类似于非遗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形式,邀请诸多的国家级、省级传承人走进校园与师生进行舞蹈艺术交流,将传统、原生态的民间文化传授给师生们,通过交流、沟通、学习的方式,使师生们回归本源感受最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风格。在当下,学生大多以学习民间舞蹈教材的形式,系统、规范地掌握傣族孔雀舞,虽然完成教材所要求的训练内容,但对于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掌握还是远远不够的,民间舞教师应要求学生课下主动查阅相关民族资料,并且以不同方式走入民间、深入民间、学习民间,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傣族民间舞蹈文化,准确地把握其民族舞蹈风格;并提倡学生将采风所得收获以及其所感所悟转化为文字资料,能够更深刻地记录下这次珍贵的经历。

四、结语

在如今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当下,舞蹈艺术的发展也逐渐成熟,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舞蹈所传达给人们的艺术价值及内在情感是不同的,因此舞蹈艺术不断地发展、创新。在这过程中不免会忽略舞蹈本身的价值而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商品化舞蹈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存在价值是为盈利。除此还有很多舞蹈在形式上效仿国际化舞蹈,一方面作为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为了迎合当下大众审美。而作为传承发展的舞蹈工作者,需要把握舞蹈本身的艺术价值,更要避免趋同化。

本文对傣族孔雀舞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历史根源透视傣族孔雀舞的艺术价值,借助书籍、期刊、网络等查阅方式,并基于一定的田野调查进行撰写。傣族舞蹈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孔雀舞的发展脉络进行研究,一方面对于傣族民间舞教学的傣族孔雀舞风格性掌握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为傣族孔雀舞的创作理念及传承保护能引发思考;应充分认识到傣族孔雀舞的文化传播价值,推动进一步去发现每个动作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感受傣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让更多的人逐步青睐、深入了解孔雀舞,继而能够热爱、研究孔雀舞,充分领略、感受傣族孔雀舞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金吾傣族舞蹈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2]瑞丽市文化馆编傣族孔雀舞[M].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2018.

[3]徐梅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美学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05).

[4]李晓艳曾金华艺术中的生活舞台化的传承一云南傣族舞蹈舞台化呈现的学术思考[J].大众文艺,2015,(05):165-166.

[5]杨镇浅析傣族孔雀舞的发展的历史[J].大众文艺,2012,(20)-:106+186.

[6]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02):64-69.

[7]廖大昆从毛相、烂、杨丽萍的孔雀舞看傣族舞蹈的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19 89,(05)-54-56+19.

按你的要求说,我认为最好是写,舞蹈教育方面的。因为民族民间舞,还有芭蕾舞,都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不管你怎么说,都是要循规蹈矩的去表述论点,而且几乎该说的,该论的前人都已经,说光论净了,你再怎么写也会有抄袭的嫌疑,而且一些概念上,和史料上的问题,你必须得引用前人的观点,而且这些东西是不可以被改变的,有很高的权威性,所以并不合适发表自己的观点。写起来会比较“畏首畏尾”写的很难受。而舞蹈教育方面可写性就比较强了,每个人对教育的看法都会不一样的,而且很难说出谁对谁错,因为学生们的思想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吃软”有的人“吃硬”所以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比较好,比较适合舞蹈教学的特性,就有很多的讨论余地,并且可以尽情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把范围定在“专业舞蹈,群众舞蹈,幼儿舞蹈”等不同层次,还可以从舞蹈专业教学和针对舞蹈专业学生的特性对舞蹈教学手段上许采取些什么方式方法等方面来进行阐述。总之就是要把观点范围缩小,尽量针对某个方面,细致话,系统话的进行论证。例如《论如何培养专业舞蹈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么一来范围就被定位在“专业舞蹈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上,并且主要论点也细致到“培养学习兴趣”这一论点上。具体题目还需要你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学习中,自身对舞蹈教育的体会和理解,拟订一个适合自己的题目。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加油!!!希望你可以写出一篇精彩的毕业论文,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要用心哦!*^-^*

民间舞蹈文化发展态势论文一、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舞蹈文化结构1.民间舞蹈是人体动态文化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和性爱等一切领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发展分化,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以后发展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书中留下它们的踪迹。然而极为宝贵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形态的舞蹈特征,具有舞蹈史前史的性质。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2.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从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角,通过文化层次分析法来剖析研究,以便使我们更为准确地揭示其全貌和特质。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的时间性,即民舞文化的纵向面,展现民舞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可称之为“时间文化层”,即其历史层面。从时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蹈的形态,可分解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二种形式。二种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综合互动作用。原生和变异二种形态的演变,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累积和融合,它表现为原生形态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和体态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内涵,有选择的保存和新形态的重新整合。民间舞蹈的空间性,即民舞文化的横断面,展示民间舞蹈的结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称之为“空间文化层”。从空间文化层来分析民舞结构,可分解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种构架。表层结构是指民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动态性等符号,符号象征物具有指称、意味和记忆等功能。深层结构是指民舞主体即特定民族群体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审美情趣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是蕴藏在民族群体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二、民间舞蹈与当代社会转型1.“社会转型”简说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现象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异性是永恒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社会转型期尤其如此。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社会进入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的加速期。何为社会转型?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当我们说社会转型时,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1〕社会转型期不是一切都变, 也不可能一切都不变,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都有一个向度的问题。本篇论文无意去探讨“社会转型”这一社会学术语,而是想通过吸收社会学家的科研成果,在当代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从人文学科透视、分析传统的民间舞蹈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变异原由,使我们能较为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些现象。2.民舞生存空间的变化我们知道,历史上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千百年来民间舞蹈是在特定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这个“特定时空”大多包括宗教仪式、祭祖祈神、年节聚会、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等各种民俗事象;这个“特定群体”是指各民族的广大民众。尤其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他们总是喜爱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就是在劳动小憩或亲朋相聚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间歌舞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讯、交通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的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民族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方式,认识世界,了解经济文化的最新信息。当代色彩纷呈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的迪斯科、现代舞、卡拉OK等娱乐方式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所青睐,传统的民间舞蹈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由于传统文化因素和现代文化因素的摩擦,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撞击,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性和普及性,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使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正在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变化,这一变化呈多元、多样、复杂性的发展态势。三、民间舞蹈的时空移位与新包装1.民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90年代,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对外联系,为该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创造了条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多有保存,奇特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这些民族地区发展的首选项目,旅游业的发展使该地区走出封闭的山寨,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在一些大中城市,也掀起了兴建民俗村、民族园、风情园的热潮,这些旅游景点规模不等,他们将各民族风格独特的建筑荟萃一起,并配上身着盛装的本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动静结合,交相辉映,使游客在一天或半天之内饱览民族风光。这一时期利用传统的民俗节日,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生造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节日,民族歌舞自然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此间的民间舞蹈在旅游景点或节日活动中,展现风土民情,渲染节日氛围,增加活力和参与性,加强与商客游客的感情交流,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等,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民舞文化时空的移位民间舞蹈多与信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紧密相连,其表演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无不受到民俗活动时空的制约。长期以来各民族各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节日、祭日,并从常日中突出出来,且以年为周期,循环往返,周而复始,不同的节日、祭日还形成了程式化、仪式化以及禁忌等约定俗成的风习。然而旅游景点的民族节日和歌舞表演,打破了原时节性和空间性的局限,反复再现节日民俗事象和民间歌舞等场景,使民间舞蹈赖以依存的民俗文化时空发生了变化,其内容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含义,成为旅游观赏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贵州雷山郎德村为例:这一带风俗约定,农历六七月间吃新节后才开始吹芦笙,到正月十五以后禁止吹奏,据说是春天后吹芦笙惊动谷神会造成粮食歉收。过去对违者处罚很重,要本人宰牛扫寨发誓不再违犯。作为旅游点开发后,现在只要游客一到,不论春夏秋冬哪一天,村民们照常吹芦笙跳《芦笙舞》迎接。过去只有在十二年一次的“鼓社节”(吃牯脏)才敲击的铜鼓,也照例每日向游客敲响。〔2〕滇东南彝族地区也有此风俗, 每年四月初八“跳宫节”后不能再敲击铜鼓,理由也是铜鼓声会惊动谷神而使庄稼歉收,如今也已改变。云南石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石林周围居住着彝族支系撒尼人和阿细人,边弹大三弦边跳《阿细跳乐》,是他们的代表性舞种。改革开放前,彝族人民基本按照传统习俗过火把节,没有表演成分,没有商业性质。节日期间或花好月圆之际,撒尼、阿细青年男女总要会聚一起,围着篝火跳乐(月),他们以舞蹈的方式自娱自乐,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近十多年来,节日活动产生了质的变化,节日期间国内外、省内外游客和商人大量涌来,其人数无数倍于当地彝族人。昔日彝家老少高举火把游弋田间驱瘟逐疫的火崇拜仪式,变成了广场的象征性篝火;昔日围着篝火自娱自乐、谈情说爱的《跳乐》,变成商业性的歌舞表演;昔日以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为节日的主体,变成数倍于本族人的外来者。3.民舞形态的新包装民间舞蹈在新的时空环境内,展示给游人的舞蹈形态大多是经过加工后的新包装,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经改编更加光彩夺目,显示出民间舞蹈无穷的魅力,此种民舞具有“新民舞”的意义。旅游景点的民间舞面对的是广大游客,经过加工改编后的民间舞突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强化了原民舞的风格韵律,动作变化更为丰富优美,既保持了民间舞蹈的“土风”味,又适应旅游文化的艺术欣赏品味。云南德宏州的《新嘎光》就是生动的一例。傣族人民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家人说“没有歌声和舞蹈的日子,就像吃菜没放盐巴一样”,“看不见孔雀跳舞,就得不到幸福和吉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德宏地区成为国内外旅游和经贸的热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越加迫切,旧的民舞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80年代中,州歌舞团和群艺馆的舞蹈家们,在原民间舞的基础上,从中加以精选、提炼,整理改编出《新嘎光》,既保留了抒情典雅、韧性起伏的动律特点,又规范发展了动作组合,很快得到傣族群众的认可,特别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全国民舞集成工作的大力开展,有力地促进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与改编,使一些濒于失传的民间舞蹈获得了新生,也使一些基础较好的民间舞更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藏族《龙鼓舞》是青海省黄南州新挖掘的原始祭祀舞蹈,每年于六月跳神会时祭祀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青壮年男子手持单面鼓在神师的引领下边击鼓边跳。经整理加工,将流传下来的13段(套)动作,更趋完整规范,以雄健粗犷的跳跃击鼓动作,表现了请神、敬神、送神、降魔以及模仿雄鹰、骏马、海螺、太极等形象,无论从动作的发展、队形的变化或情绪的渲染,使这古老的舞种得以新生。陕西的《安塞腰鼓》、安徽的《花鼓灯》、山东的《鼓子秧歌》、青海玉树的藏族《卓舞》等一大批民间舞蹈,都在保留原基本节奏、步伐、动律、体态的基础上,进行了不伤筋骨强化精华的加工,在服饰、道具、音乐伴奏上突出了民族色彩,加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适应了当代审美的要求。加工后的民间舞又回到民间,从而带动了民间舞蹈形态从原生或半原生形态向变异形态的发展演变。

维族舞蹈毕业论文课题简介

一谈起舞蹈技巧,有些人认为这应该是搞古典舞的人去研究的课题,与民间舞无关,因而不屑一谈;有些人则认为中国民间舞的技巧等同于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无外乎那一套“跳转翻腾”,因而不值一谈。这两种说法让我感到有些尴尬,同时也激发了我的思索欲望。作为一名从事中国舞教育的人,我觉得有必要将关于民间舞技巧的一些问题弄清楚,谈明白。一、中国民间舞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技巧我们可以从中国民间舞的根源——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来分析和寻找答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舞蹈,每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技巧。在此,我不做全面地分析和介绍,只想着重地分析一下已被舞蹈学院纳入必修教材的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的原生态民间舞中的技艺性舞蹈。1.汉族自古以来,汉族各种民间舞蹈多是在新年、祭祖、庙会、迎神庙会中表演的。表演者在斗妙争能中,各出新招,以博得称赞。汉族民间舞蹈正是在这种技艺求精中不断发展的。(1)安徽花鼓灯。花鼓灯中的“盘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表演。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艺人们在展现技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他们常常在变幻莫测的拐弯和罕见的技巧中,洋溢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例如怀远的石敬礼(艺名“石猴子”、洪云艺名“小水子”)、凤台的武佩轩(艺名“气死猴”),从他们的艺名就可以看出他们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矫健。(2)山东鼓子秧歌。鼓子秧歌自古就有文场与武场之分,武场正是“鼓”、“棒”、“伞”大显舞技的部分。舞者在跑动时步大身低,落脚生根,蹬脚扬尘,坚实有力;跳跃时则强调干拔与上窜,犹如“旱地拔葱”。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道具技巧,不能掌握各种蹲、踢、跳、转技巧,那么鼓子秧歌的稳健潇洒、淳朴刚劲的风格就很难体现。鼓子秧歌的发源地——鲁北地区的惠民和商河,都靠近河北的武术之乡沧县和杂技之乡吴桥。武术与杂技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鼓子和秧歌的技艺表演。(3)还有诸如安塞腰鼓、广东英歌、湖南花鼓、辽南高跷、东北秧歌等汉族民间舞蹈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蹈。2.藏族藏族舞蹈中的热巴,是技巧性很强的舞蹈,在民间是由世袭的流浪艺人表演的。其中铃鼓舞是主要的表演部分。男艺人手持牦牛尾和铃铛,女艺人右手持单柄手鼓,左手持长鼓槌击打。开始时,男女一起表演,男纵跳挥铃,女旋转击鼓。当跳到气氛热烈时,就拉开场小进行技巧表演。先是女演员集体表演鼓技,有“顶鼓旋转”、“缠头击鼓”、“扭腰打点”等技巧动作。表演完鼓技之后,鼓队散开站立一旁,由男演员上场,在鼓声伴奏下一个接一个应声呼叫,抖肩起“法儿”,各自表演不同的技巧动作,有“单腿跨转”、“躺身平转”、“躺身蹦子”、“踢腿跨脖”、“兔子跳”等。另外还要表演一些小玩意儿,如“滚毛”、“抡背”等。铃鼓舞有很多套鼓点,每套鼓点均有一套各不相同的技巧动作。演员应场上鼓声而舞,腾跃飞舞,在快速倒脚步中结束。又如藏族民间舞蹈中的“卓“,也是一种靠技巧表演来抒发情感的舞蹈,跳起来粗犷奔放,气势磅礴。3.蒙族蒙族舞蹈中的太平鼓舞、盅碗舞、筷子舞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蹈。太平鼓舞多在丰年节日由妇女表演,分集体舞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时,她们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多是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奔放有力,富有弹性,杂有跳转等技巧,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竞技色彩。盅碗舞,亦称“打盅子”。过去由男艺人表演,本世纪20年代以后,盅碗舞多由女子表演,动作舒展流畅,柔美端庄,高潮时多做“板腰”、“旋腰”等技巧,技艺高超者,还头顶燃灯起舞。筷子舞多于喜庆欢宴的场合由男子单人表演。舞者原地单手或双手握一把筷子,随着腿部韧性屈伸,身体的左右晃摆,快而碎地抖动双肩,两臂松弛流畅地用筷子击打手、腰、腿等各个部位。舞者时而转身打地,时而蹲跳打脚,由慢转快,最后在快速表演的高潮中结束。4.维族盘子舞是维族舞中技术性很强,难度较大的一种舞蹈,盘子舞是表演性道具舞蹈“顶碗小碟舞”的俗称,通常是由女子单人表演。表演时舞者两手各持一小碟子,指挟手筷,和着音乐,边打边舞,边舞边转。并在头上顶着盛水的碗。另外,新疆多朗区的麦西来甫民间舞蹈中的旋转技巧可堪称一绝。快板部分由双人对转发展为竞技旋转,一时间各种跪转、空转、掖腿立转、平转纷纷登场,让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5.朝鲜族象帽舞和长鼓舞都是朝鲜族舞蹈中富有特色且技艺性很强的舞蹈。舞者戴特别的头盔,上有可以旋绕的长缨,舞时摆动头部使长缨在头顶、身侧旋转和飞舞。技巧越高,头上的长缨就越长。舞者手中击打着小鼓,以“喜鹊步”跳跃前进,如腾空遥射,如冲锋向前,而头上的长缨不断旋绕。长鼓舞多为女性表演,后来男子也有表演。表演者身挎杖鼓,右手持竹键敲打高音部鼓面,左手掌拍低音部鼓面。高低音色的鼓声、花样繁多的鼓点相映成辉。表演进入高潮,常作行进性的连续旋转。技艺高超者,可转几十圈之多。综上所述,中国民间舞不仅有自己的技巧,而且其“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的技巧“资源” 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各种徒手动作技巧,一类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这一点,从以上对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富有特色的技艺性舞蹈的描述和分析中,便可见一斑。二、中国民间舞技巧与中国古典舞技巧之关系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舞的技巧是在借鉴了戏曲、武术和芭蕾等艺术门类的某些技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中国民间舞中的许多技艺性舞蹈也是吸收了武术、戏曲、杂技中的营养后发展形成的。尤其是汉族民间舞蹈中的许多徒手技巧动作,如飞脚、蹦子、旋子、扫蹚、扑虎、叠肩、赞步等等技巧,它们都是古典舞与民间舞所共有的。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间舞的技术技巧的根源是相同的,只是同源不同流而已。为什么人们总是习惯把这些技巧称为古典舞技巧呢?我想也许有着先入为主的原因吧。中国古典舞系的学科建设比中国民间舞系要早,而且也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训练体系。而中国民间舞系至今还没有完善自己的技术训练体系,在基本功训练上基本依赖古典舞基训教材。所以这些技巧就很自然地约定俗成地写上了古典舞的姓氏。其实这些技巧是很难从中界定其归属的,只能说它们都是我们的民族技巧。如果非要有所界定的话,那只有看其使用目的了。不应该是谁用的“早”就是谁的,而应该是谁用的“好”就是谁的,所谓用的“好”就是技巧的运用符合舞种的审美风格,符合舞蹈作品所表现的舞蹈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三、中国民间舞技巧的定位高尔基曾经说过:“艺术家不掌握技巧,就是最丰富的感情也会陷于瘫痪。”他的这句话正说明了技巧的运用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技为艺而存在,而无技的艺却无法存在。技巧对于中国民间舞来说,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民间舞中的技巧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体现民间舞风格的重要表情手段。中国民间舞这门风格性很强的舞蹈表演艺术,怎能不需要高超绝妙的技巧呢?在全国首届荷花杯舞蹈比赛中,由著名民族舞蹈家海里且木·斯迪克编导的《顶碗舞》,一举夺得了民间舞群舞项目的金奖。这个剧目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它巧妙地运用了维族原生态民间舞盘子舞中的顶碗技巧。女演员们在表演中头顶盛满清水的小碗,在优美而欢快的音乐中,从容流畅地移动舞步和变化队形,好似天山甜美的清泉流淌不息,好似草原繁花在风中飘荡。其高超绝妙的顶碗技巧和清新独特的艺术风格,一下子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评委和观众。去年六月,我有幸观摩了来自西藏的大型乐舞《珠穆朗玛》,现在回想起其中的热巴鼓舞,仍会让我热血沸腾、兴奋不已。整个乐舞就是在女子热巴鼓舞和男子辫鼓舞表演时推向高潮的。女演员们的热巴鼓技巧简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管是做顶鼓旋转,还是甩鼓旋转和击鼓翻身,都是那样的迅捷、利落、干净、漂亮,引得在场观众一阵阵赞叹和热烈鼓掌。男演员们的辫鼓舞跳得更有气势,更有一种野性美。他们甩辫击鼓、挥洒自如,节奏由慢至快,气氛极为热烈,正是精湛的鼓舞技艺加上浓郁的雪域风格所产生的强烈艺术感染力,让我们心醉神怡、激动振奋。上述两个舞蹈都是符合民间舞技巧定位的好作品。它们都是通过道具性舞蹈技巧的合理运用,体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四、中国民间舞技巧的发展趋向1.技巧风格化中国古典舞技巧追求能力素质的极限展示,而中国民间舞技巧追求的是审美风格的完美体现。古典舞中的技巧同身韵可以是各自独立的,而民间舞中的技术技巧是同舞蹈风格紧密相融、难以分开的。也就是说民间舞的技巧不是纯技巧,而是风格化的技巧。中国民间舞的技巧发展趋向,应该是风格化技巧的强化与发展。风格化技巧既包括民间舞蹈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又包括各民族民间舞蹈中特有的旋转、跳跃、翻身等技巧。中国民间舞系副教授明文军在《由厦门班毕业课想到的》一文中,曾提出过将道具的运用往极限上发展而构成民间舞技巧的教学设想。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设想是科学的、可行的。我们的民间舞有许多极富特色的道具舞蹈形式,是可以去挖掘、研究和发展的。比如汉族的手绢、扇子、鼓、伞、棒;藏族的热巴鼓、辫鼓、背鼓;蒙族的筷子、盅碗;朝鲜族的长鼓、象帽等等。还有民间舞中的各类旋转,也是风格性很强的技巧。比如维族舞蹈中的各种跪转、夏克转、空转、平转,讲求快速、多姿、戛然静止,犹如鹰隼迎风回旋。而朝鲜族民间舞蹈中的旋转则讲求平稳,优雅,犹如仙鹤悠然自得。2.技巧情感化民间舞中的技巧是与渲泄生命情感和烘托场面气氛紧密结合的,是民间舞者内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再高难、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间舞中也会变得苍白无力,毫无光彩。我曾经从电视录像中看过一些民间舞剧目,现在虽已记不起它们的名儿了。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它们的“技巧性”都很强,表演中动则旋子3600,静则控腿1800……。但这些技巧成了游离于舞者情感和舞蹈风格之外的“无情之举”,因而毫无艺术感染力可言,反倒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对此而言,我比较欣赏的是云南省歌舞团创作的男子三人舞《小伙、四弦、马樱花》,其热情风趣、朴实无华的风格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这个剧目也安排了诸如倒踢紫金冠、小翻、抢脸等一些技巧,但这些技巧是在演员们情感的自然流露中,是在舞蹈情绪的层层推进中恰到好处地完成的。这种情感化了的技巧,极大地丰富了舞者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3.技巧艺术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民间舞从广场向剧场的转化,民间舞技巧的功能已不仅限于渲泄情感和渲染气氛了,它将逐步向塑造舞蹈形象、表现人物心理、营造舞台意境的艺术化方向发展。有人说,杨丽萍表演的民间舞根本没什么技巧,为什么能获得大众的普遍喜爱和专家的如潮好评呢?其实仔细分析起来,杨丽萍那独特的动作语汇的运用就是民间舞的艺术化技巧的最高体现。《雀之灵》中的舞蹈造型与动态,已不同于广场原生态的傣族孔雀舞了。它通过艺术化地夸张与变形,将孔雀那高洁、超然的灵性进一步升华,创造出了一个似真似幻、虚虚实实的艺术仙境。正如于平教授所评价的那样:“《雀之灵》的过人之处,在于它以‘技’成‘形’却又不为‘技’和‘形’所累。当你在欣赏杨丽萍的《雀之灵》时根本发现不了技巧的痕迹,因为“杨丽萍是用‘技以求道’的生命意识在创造‘生之灵光’。在那翩跃翔舞的孔雀中,杨丽萍倾注了自己全部的人生感兴、人生悟觉、人生意趣和人生睿思,使这一舞蹈独白充溢着恬静的生命和谐感与坚毅的生命自信心。”因此,我认为民间舞技巧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将之艺术化,让技巧的全过程完全隐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动之中,而不“显山露水”,刻意为之。五、中国民间舞技巧的教与学中国民间舞系从1987年建系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技术技巧训练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潘志涛教授在民间舞技巧课的建设方面,很早就提出了诸如“碎步”、“打腿”等一些民间舞基本功,本身就是技术技巧的思路,引导了民间舞技巧教材的开掘。明文军副教授则从分析民间舞蹈特有的道具性舞蹈技巧入手,从民间舞的审美风格出发,进而提出了民间舞技巧课应在突出民间舞的风格属性的基础上继承与创新的教学思路。所谓“继承”就是要对原生态民间舞蹈中的徒手动作技巧和道具性技巧进行科学而深入地挖掘和整理,并用于教学。所谓“创新”就是在符合民间舞审美风格的前提下,大胆借鉴其他舞种,其他艺术门类中的技巧形式,用“他山之石”来完善中国民间舞之“玉”。他将这一教学思路贯彻在厦门班的教学实验和教研工作中,并获得了成功。厦门班在民间舞技巧课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民间舞技术技巧教学大纲的整理与完成,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民间舞技术技巧教材在1995年初步完成之后,在教学模式上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通过四年的学习,我以为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种教学法:1.元素性技巧教学法元素,也就是基本要素。所谓元素性技巧教学,就是将民间舞蹈中的技巧部分提炼、分解成元素性技巧动作,然后进行强化训练。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就是目的明确,任务单一。其目的就是夯基础,找要领,其任务就是解决学生的基本能力、素质。象各民族民间舞中的旋转技巧,就必须进行单一元素性训练,才能保证旋转完成的既有数量又有质量。如维族民间舞中的夏克转、跪转,鲜族民间舞中的垫步转、螺旋空转,蒙族民间舞的别步勒马转、海青式吸腿转等,都应进行单一性、重复性的元素训练。2.短句性技巧教学法短句是舞蹈语言中一个短小且精巧的完整句子。所谓短句性技巧教学,就是将民间舞蹈中的技巧动作同风格动作串连和组织起来,编排成连贯性的短句,以便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象民间舞中的诸多道具类技巧,就可以通过短句进行训练。如汉族民间舞东北秧歌的手绢花、广东英歌的英歌棒、鼓子秧歌的伞。又如藏族民间舞中的热巴鼓、蒙族民间舞中的筷子、维族民间舞中的盘子舞、鲜族民间舞中的长鼓。如果光是在原地进行单一元素性练习,就会显得过于枯燥、无趣,很难达到好的训练效果。如果用短句的形式进行训练,再配上一定的音乐伴奏,就可以激发起学生的训练激情,使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又强化了风格。3.表演性技巧组合教学法所谓表演性技巧组合教学,就是将各类技巧融入表演性很强的组合中去进行训练。这类组合的编排,可从安排一些具体情节,也可以从情绪出发,给技巧的运用找到情感的依据。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把技巧、风格和表演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技”中有“舞”,“技”中有“情”,从而达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力的教学目的。上述三种民间舞技巧教学法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从元素技巧训练,到短句技巧训练,再到表演性组合技巧训练,其教学规律也是循序渐进的。六、结 论中国民间舞不仅有自己的技巧,而且其“资源”是丰富的,其“品质”是独特的。中国民间舞的技巧是由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一部分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徒手动作技巧,另一部分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道具舞蹈技巧,还有一部分是原生态民间舞蹈中没有的,但符合民间舞审美风格的创新技巧。中国民间舞的技巧是体现各民族舞蹈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民间舞技巧应该向风格化、情感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和强化。在中国民间舞技巧课的建设方面,我们应坚持贯彻“继承”与“创新”的教学思路。应该指出,中国民间舞系的技术技巧课已经初见成效,在它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大家共同开展进一步地探讨和思索,需要大家的大胆实践和总结。以上是我对中国民间舞技巧这一课题的一些不成熟想法,但我觉得这些问题是值得一谈的。也许这些想法是粗浅的,幼稚的,可是我希望它们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些给你做为参考你看可以吗?

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风格特点是表现在动律、舞姿以及技巧的运用等方面。主要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产生的立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通过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 维吾尔族舞蹈,可分为自娱性舞蹈、风俗性舞蹈、表演性舞蹈3类。自娱性和风俗性舞蹈中也带有表演和宗教因素。现流传于新疆各地的民间舞蹈主要形式有:赛乃姆、多朗舞、萨玛舞、夏地亚纳、纳孜尔库姆、盘子舞、手鼓舞以及其他表演性舞蹈。

安徽花鼓灯。花鼓灯中的“盘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表演。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艺人们在展现技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他们常常在变幻莫测的拐弯和罕见的技巧中,洋溢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例如怀远的石敬礼(艺名“石猴子”、洪云艺名“小水子”)、凤台的武佩轩(艺名“气死猴”),从他们的艺名就可以看出他们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矫健。

去论文网下啊

傣族舞蹈毕业论文500字

傣族孔雀舞的起源、传承脉络及其现存形式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傣族孔雀舞的起源、传承脉络及其现存形式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傣族舞蹈经历了不同时期从生活到艺术的发展与流变,本文力图通过对孔雀舞的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傣族孔雀舞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分析其当代存在形式,加深对傣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达到保护、传承及推广民间舞蹈的目的。

关键词:

傣族孔雀舞;发展和流变;当代存在形式;

一、傣族孔雀舞的起源分析

(一)傣族先民与孔雀的渊源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背景深厚的民族,其聚居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多个州市,位于北纬三十度附近,是孕育生命、文化以及神秘自然风光的黄金地带,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及诸多生命源泉处于同一纬度。在新石器时代以前,傣族就在南鸠江、萨尔温江、勐卯江(位于云南省境内瑞丽地区)等流域繁衍生息;公元前850年傣族人民建立了达光王国,也称为哀牢国,在《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张骞传》的记载中称傣族先民为“滇越”,在《后汉书·和帝本纪》中称傣族先民为“掸”1,因滇越与越人同俗共源所以被称之为“滇越”,而掸国地处于滇、缅、泰、印之间被称之为“掸国”,由此可见掸国即是滇越。

在诸多古籍中有着关于孔雀的各种记载,以及云南滇池地区出土的很多汉代的青铜器物上都有孔雀雕饰,从服饰、摆件到劳作工具、生活用品,都彰显出古时候的傣族先民就非常喜爱孔雀。在傣族的神话中孔雀亦是带来幸福美好的象征:传说中创世之神英叭曾为了帮助叭阿拉武建勐(现云南景洪地区),放出孔雀,让其飞到远方去寻觅谷子,将未消化的谷子作为种子,从此人们开始了农耕;佛经故事《孔雀王》中记载:孔雀是神鸟、圣鸟,它喝过的井水和河水,它都念过咒语,人们喝过“孔雀水”或沐浴后,就能有病治病、无病增寿。2据说在当地修建完整的佛寺当中,佛祖身边都有一对神鸟,即“金娜丽(雌)”“金娜拉(雄)”,且在佛寺里佛坛上也会摆放孔雀羽毛。可见傣族人民对于孔雀是喜爱崇拜的,也正因如此才滋养了这片舞蹈的土壤。

(二)傣族孔雀舞的起源

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一直把孔雀视为象征美丽善良、聪明睿智、吉祥幸福和不畏强暴的“神鸟”“圣鸟”,傣族人民对于孔雀的依赖从未消失,通过历史记载及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出“孔雀”这一神鸟与傣族人民的生活、文化、信仰都息息相关。

在古老的傣族图腾神话中,存在着一种身披孔雀架子的人首雀身的孔雀,因此,傣族先民一致认为孔雀与傣族古老部落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孔雀舞”也一直以来伴随着傣族人民的脚步从未停止发展,其对于傣族人民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孔雀舞的优美传说,一种说法是在很久以前,佛祖做大摆,众人前来朝贺,有一对人面鸟足的动物也来朝贺,它们跳起了优雅的舞蹈,众人也跟着跳了起来,这一舞蹈就是今天人们跳的孔雀舞;另一种说法是:傣族的领袖召麻粟带领着民众去寻找幸福的故事。

傣族地区大多属于亚热带湿热气候,气温舒适、物产资源丰富,最具代表性的西双版纳地区森林密布、植物茂盛,繁殖着孔雀、大象等珍奇异兽,孔雀活跃于丛林中,因此从原始时期开始,人类很有可能通过狩猎的方式去观察、模仿孔雀的形态、动作和生活习性。

据历史记载,早在7000年前云南地区就产生了农耕文明,成为我国境内最早的水稻发源地;到了尧舜时期有“象耕鸟耘”的传说,人们驯服大象来帮助自己耕地,由此可见人类与动物所产生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十分久远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文明不断地建立,人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劳作劳动赖以生存,经济科技水平日益发达对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因此人们开始追寻精神文化的满足。孔雀以其独特的魅力及高雅的形态吸引着人们,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模仿孔雀起舞,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关于孔雀舞的传说,其源于自然,始于生活,吸取万物之灵,深切地感受傣族人民的勤劳勇敢,温柔善良的'民族个性。

二、傣族孔雀舞的传承脉络

(一)早期的传统民间孔雀舞

孔雀舞,傣语叫“戛洛勇”“烦罗咏”或“嘎楠罗”,即孔雀跳的意思,其象征着美好吉祥、正义善良等传统美德,是傣族人民追求吉祥、幸福、美好生活的表达。

作为云南地区分布最广的民间舞蹈,孔雀舞是傣族舞中最具代表性的、傣族人民最喜爱和熟悉的、也是发展变化和影响最大的傣族标志性民间传统舞蹈。最早期的孔雀舞是由傣族男子表演的,表演者要头戴面具,身穿形似孔雀的服装,佩戴形似孔雀开屏的架子为装饰,其动作特征主要集中于对孔雀的基本形态和面部表情的模仿,通过手势、眼神和步伐来模拟孔雀起舞、漫步、饮水、展翅等动作形态,舞蹈内容多为叙事并伴有其他动物扮演者入场表演;孔雀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伐和套路,以至于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与之相伴。

傣族人民大多生活在滇南边陲,由于其交通不那么便利和民族精神信仰的关系,其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都保护得较为完整,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孔雀舞按照表演形式和舞蹈类别属于广场民俗性质的表演舞蹈,在早期盛大节日和“做摆”(修功德的佛会)时广场祭祀的道具舞蹈。孔雀舞的普及范围和传播面广泛,是傣族的一种象征性文化艺术符号。

(二)从民间走向舞台——《双人孔雀舞》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傣族民间舞蹈艺术家们开始不断地尝试改革民间的传统孔雀舞,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孔雀王子”毛相,他所表演的孔雀舞以独特的风格见长,目光灵动、动作矫健洒脱、形象逼真,被缅甸人民誉为“孔雀的化身”。1956年,毛相在传统民间孔雀舞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加工、创作了《双人孔雀舞》,并在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与回族女演员白文芬共同表演《双人孔雀舞》荣获银质奖章,由此傣族孔雀舞从民间走向了舞台。

毛相的《双人孔雀舞》以表现孔雀的生活习性为主线,主要表现了一对雌雄孔雀的甜蜜爱情,雄孔雀在林中寻觅伴侣,并和雌孔雀在林中嬉戏、泉边饮水、追逐飞舞的情景,动作表现更符合主题内容,使之成为完整的、有起伏变化的表演作品。

《双人孔雀舞》的动律以传统的走步为主,走步时保持上下颤动的基本动律,带有内在的动律;该舞创造了单腿深蹲、斜展翅及一些空中舞姿,强化和突出了原傣族孔雀舞中就有的碎抖肩技巧来表现孔雀欢乐饮水的状态;他在编排上依然保留了傣族孔雀舞的传统动作,但在动势动态上使得傣族舞蹈风格韵味更甚。毛相是将自娱性的孔雀舞提炼为富于舞台艺术想象的第一人,他增强了孔雀舞的观赏性、艺术性,去掉了民间孔雀舞繁重的架子和面具,解放了演员的四肢和头部,充分地展现了演员的灵动的神情,塑造出一对栩栩如生、风格突显的双人孔雀舞形象。因此《双人孔雀舞》可以看作是对孔雀舞的“初级改造”,毛相为后来的“孔雀舞”创作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

(三)孔雀舞表演者的性别转换——《孔雀舞》《金色的孔雀》

传统的孔雀舞多为男子独舞,而金明编创的《孔雀舞》和刀美兰编创的《金色的孔雀》在性别上做了极大的改变,第一次将传统孔雀舞转换了性别,从男性表演改由女性表演,可谓迈出了“孔雀舞”发展中具有历史转变性的一步。

金明所编创的女子群舞《孔雀舞》于1957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舞蹈比赛上获得了金质奖章,和《双人孔雀舞》一样,都代表着傣族孔雀舞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高水平。整个舞蹈在结构上,从“孔雀开屏”开始,中间包含了“孔雀吸水”“孔雀洗澡”“孔雀飞翔”,最后以“孔雀登枝”收场。

在动作处理中借鉴了芭蕾中延伸、拉长的审美特征,同时为体现傣族的民族特性,突出了传统傣族舞蹈中由呼吸带动的上下动律的基本元素,使之尽量保持孔雀舞的风格。为了从外在形态上让“孔雀”看起来惟妙惟肖,同时也能让舞者的优美体态得到充分展示,金明将孔雀舞的服饰从长裤变成了饰有蓝色羽毛的大摆裙,表演风格从此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刀美兰和刘金吾编创的舞蹈《金色的孔雀》于1980年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得编导二等奖;“孔雀”的美丽是经历磨难之后的绽放,塑造出新的展翅飞翔的孔雀形象。舞蹈从表现孔雀的习性出发,编排了苏醒、嬉戏、飞翔三个片段,在动作编排上,也将传统旋转技巧头埋腋下的动作,改为眼看蓝天、昂首挺胸、右手拉裙快速旋转,从而充分地展现了孔雀在蓝天里自由飞翔的形态,象征着金孔雀再一次展翅飞翔。

刀美兰在创作上,继承了其师毛相的艺术理念,在继承传统孔雀舞风格的同时吸收兄弟民族的舞蹈语汇精华,并将舞蹈作品进一步地突破为具有表演化、艺术化的女子独舞表演;自刀美兰之后,女子孔雀舞这一表演形式则成为傣族孔雀舞的主要表演形式。

(四)崭新的艺术形式——《雀之灵》

如今,当提及孔雀舞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白孔雀伫立在舞台上的形象;舞蹈《雀之灵》是由杨丽萍创作、表演的经典剧目,该舞在1986年获得了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雀之灵》摄取了孔雀吸水、梳羽、飞翔的具有典型性的孔雀生活习性,提取出傣族孔雀舞中最富有孔雀舞特征的手势,以及最富有曲线美的三道弯形体动作。

杨丽萍的《雀之灵》虽然也是描绘傣族的“孔雀舞”,但在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上做出了新的突破,她不拘于传统孔雀舞的程式(传统的孔雀舞是以模仿孔雀散步、开屏、戏水等生活习性为主线),《雀之灵》强调了一个字:“灵”,着重于表现灵动的美。

她大胆地借用现代舞的编创元素,开场从“孔雀头部”的基本形象入手,通过有节奏有层次的律动来表现孔雀的机敏和灵巧,以形求神,用孔雀舞中最具代表性的孔雀嘴的手势和孔雀开屏尾巴的形象出现,开掘创作出了新的舞蹈语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强化、重现孔雀经典形象,在反复渲染之后,深化了孔雀灵动的姿态,增添了孔雀美的魅力,同时也将孔雀灵动美的形象深深地映在了观众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在舞姿动态上,杨丽萍大胆地进行变革,孔雀舞不借助任何道具,彻底解放了舞者的上肢,运用上半身的手臂和头颈的动作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孔雀展翅,体现出禽类特有的律动,使舞台上的孔雀更加灵动。《雀之灵》着重刻画于精神层面,动作的大胆创新,让人们更深地体会、理解到人们对孔雀的崇拜,《雀之灵》再一次让傣族舞蹈的外部肢体形态更具舞台表现力与质感,具有划时代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从传统民间自娱性舞蹈和仪式性舞蹈进化到舞台化表演性舞蹈之后,傣族舞蹈艺术家们为傣族传统民间舞蹈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顺应了各个历史阶段观众的审美需求,推动着舞蹈事业走向更高的台阶,这标志着孔雀舞朝着更为宽广的大众娱乐化方向发展。

三、孔雀舞的当代存在形式

(一)民间流传的傣族孔雀舞

自娱舞蹈作为最早的舞蹈艺术形式之一,源于人民的生活劳作与其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孔雀舞在傣族民间中广泛地流传、发展,舞蹈的表现形式伴随不同人群的学习与其不同的审美价值逐渐多样化,其中以瑞丽市和耿马县的孔雀舞最为丰富多彩。

在现如今的傣族地区,人们常在“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民俗节日时聚集在一起,敲响大锣,打起象脚鼓,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歌舞声中呈现出丰收的喜庆气氛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

现如今在傣族地区的很多地方,有着专门以跳孔雀舞为生的民间艺人,大多数艺人以模仿孔雀的神态、动作为主,例如:孔雀展翅、洗澡、抖羽毛、灵敏视探、安然漫步等。孔雀舞增强了傣族各个群体之间的凝聚力,成为了蕴含于傣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石,但由于每位擅长孔雀舞的艺人个人艺术经历、艺术审美以及传承路径的不同,因此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

伴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日益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不断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重视,通过不同形式来促进傣族舞孔雀舞的发展,有效地传承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思维上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认知。笔者认为应倡导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扎根民间”学习、了解、研究最原生态、最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对少数民族的舞蹈、音乐、服饰等进行深入挖掘、探索、研究,并不断地思考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如何发展少数民族舞蹈、音乐等,以此让更多的人熟悉、了解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更广泛地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课堂教学中的傣族孔雀舞

傣族孔雀舞作为民族舞蹈典范之一,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及审美价值吸引诸多学者及专家进行研究、整理、创新、编排成系统的民间舞蹈教材,被高等艺术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等作为教材使用,运用于民间舞蹈课堂等教学中。

相对于民间自娱舞蹈形式,傣族孔雀舞被编写进教材进一步实现了它的价值,教材中所用的素材都是专家们从传统的民间舞蹈当中提炼出来的,以最典型且最具审美价值的舞蹈元素进行合理编排与创新,不但很好地保留了其舞蹈风格与民间文化内涵且更好地发挥了舞蹈的艺术价值,也使得民间舞蹈得以传承。

现如今在很多高校以类似于非遗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形式,邀请诸多的国家级、省级传承人走进校园与师生进行舞蹈艺术交流,将传统、原生态的民间文化传授给师生们,通过交流、沟通、学习的方式,使师生们回归本源感受最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风格。在当下,学生大多以学习民间舞蹈教材的形式,系统、规范地掌握傣族孔雀舞,虽然完成教材所要求的训练内容,但对于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掌握还是远远不够的,民间舞教师应要求学生课下主动查阅相关民族资料,并且以不同方式走入民间、深入民间、学习民间,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傣族民间舞蹈文化,准确地把握其民族舞蹈风格;并提倡学生将采风所得收获以及其所感所悟转化为文字资料,能够更深刻地记录下这次珍贵的经历。

四、结语

在如今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当下,舞蹈艺术的发展也逐渐成熟,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舞蹈所传达给人们的艺术价值及内在情感是不同的,因此舞蹈艺术不断地发展、创新。在这过程中不免会忽略舞蹈本身的价值而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商品化舞蹈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存在价值是为盈利。除此还有很多舞蹈在形式上效仿国际化舞蹈,一方面作为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为了迎合当下大众审美。而作为传承发展的舞蹈工作者,需要把握舞蹈本身的艺术价值,更要避免趋同化。

本文对傣族孔雀舞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历史根源透视傣族孔雀舞的艺术价值,借助书籍、期刊、网络等查阅方式,并基于一定的田野调查进行撰写。傣族舞蹈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孔雀舞的发展脉络进行研究,一方面对于傣族民间舞教学的傣族孔雀舞风格性掌握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为傣族孔雀舞的创作理念及传承保护能引发思考;应充分认识到傣族孔雀舞的文化传播价值,推动进一步去发现每个动作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感受傣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让更多的人逐步青睐、深入了解孔雀舞,继而能够热爱、研究孔雀舞,充分领略、感受傣族孔雀舞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金吾傣族舞蹈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2]瑞丽市文化馆编傣族孔雀舞[M].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2018.

[3]徐梅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美学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05).

[4]李晓艳曾金华艺术中的生活舞台化的传承一云南傣族舞蹈舞台化呈现的学术思考[J].大众文艺,2015,(05):165-166.

[5]杨镇浅析傣族孔雀舞的发展的历史[J].大众文艺,2012,(20)-:106+186.

[6]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02):64-69.

[7]廖大昆从毛相、烂、杨丽萍的孔雀舞看傣族舞蹈的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19 89,(05)-54-56+19.

一定不适合,可是没人解答你的问题,这个来凑数哦。少儿民族舞蹈教学的改进内容摘要:我在毕业实习单位进行了“民族舞蹈教学尝试”,民族民间舞蹈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富有特色的音乐旋律,为幼儿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但是,传统的幼儿民族舞蹈教育活动,往往只重发展幼儿的动作,单纯要求幼儿模仿,有时还用口令来训练幼儿动作,等幼儿学会了动作后,再配上音乐。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培养幼儿对舞蹈的感受力,又忽视了幼儿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感情的熏陶。根据大学所学的艺术教育理论,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我结合幼儿教育实际,现在进一步总结理论和实践,将之归结为毕业论文,旨在探索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教育,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灿烂的舞蹈文化,初步学习和掌握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风格和特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的表现美的能力。关键词:幼儿 民族舞蹈 教学尝试长期以来,流行音乐影响着幼儿园。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哼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周杰伦的“双截棍”等流行歌曲,随着音乐扭动的也是迪斯科,健身舞,街舞等,传统的民族舞蹈逐步受冷落。幼儿园的舞蹈的教学是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它能丰富幼儿的生活,发展幼儿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审美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它既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技能”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园开展幼儿舞蹈教育活动必须以发展幼儿素质为根本目标。作为蕴含了民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精神等丰富的内涵而最终表现为与浓郁的民族音乐旋律相和谐的民族民间舞蹈,自然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经过在园两年的学习,对部分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幼儿民族舞蹈活泼的曲调,鲜明的节奏,欢快的情绪,新颖多样的体裁,符合幼儿好动、好模仿的性格以及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感知特点,为幼儿民族舞蹈的学习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尝试。1 视听结合,充分激发对民族舞蹈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要使幼儿对民族音乐舞蹈感兴趣,就必须培养幼儿民族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因为,良好的音乐舞蹈感受力是学习幼儿舞蹈的基础,也是审美素质发展的基础。而培养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必须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幼儿直接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动作美,以引起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注意和兴趣。而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多感官感知,“多通道”欣赏才有效果。同样,幼儿在欣赏民族舞蹈活动中,调动更多的感觉器官就能更深刻、更细致地感知民族舞蹈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民族舞蹈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应根据题材风格特点,寻找恰当的切入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幼儿对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从而获得一些舞蹈技能。如:我常在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通过朗诵歌词、弹奏优美的曲调,用悦耳的声音常有而能理解的歌曲,跳一些简单优美的舞蹈,配上自然表情,引导幼儿欣赏,吸引他们的注意,并启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幼儿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舞蹈美,喜欢音乐舞蹈美,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幼儿学习舞蹈有利于培养有感受美,表现美的素质。例如:教授大班舞蹈《骑上我的小毛驴》,这是一个维吾尔族族舞蹈,动作韵味相对难领会,还有特定的诙谐的感觉。在指导这一舞蹈时,我先讲述《阿凡提的故事》,让孩子从心里喜欢阿凡提的聪明勇敢,幽默诙谐,同时播放新疆民族音乐,让幼儿欣赏欢快活泼的新疆乐曲旋律,感受新疆民族乐曲的优美动听,使幼儿产生兴趣,然后我穿上民族服装,戴上花边小帽,贴上两撇小胡子,把自己打扮成风趣、滑稽的阿凡提形象,以自己优美的舞姿,充分展现新疆民族的刚劲、豪爽、活泼、风趣,热情的动作美,孩子们看了以后情绪高涨,兴趣极浓,个个跃跃欲试,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成功地掌握舞蹈基本动作。我们在教幼儿欣赏新疆舞蹈同时还通过欣赏VCD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有的幼儿在欣赏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合着音乐节拍手舞足蹈起来,幼儿在听听、看看、唱唱、跳跳的过程中,让大家分享他们对民族舞蹈的感受。然后我们再请幼儿继续欣赏幼儿非常熟悉的新疆维吾尔族歌舞《小弟弟早早起》,幼儿就会根据已掌握的几个基本动作自编自舞起来,我们真为孩子们潜能感到惊喜。2 创设环境,充分营造民族舞蹈的氛围环境对幼儿的印象是深刻的、隐性的、潜移默化的。《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与幼儿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民族音乐舞蹈环境和氛围,增加幼儿倾听,感受,表达交流的机会,让幼儿主动与环境发生作用,引导幼儿在音乐舞蹈的感染下陶冶性情,促进幼儿对民族舞蹈的了解,从而激发幼儿热爱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感。在一日生活中营造民族舞蹈气氛由于音乐具有弥漫性的特点,我利用晨间接待、进餐、午睡前、起床后以及自由活动的时间,为幼儿播放优秀的民族乐曲,如:蒙古族民歌《吉祥三宝》、新疆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江苏民歌《小茉莉》,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撒尼民歌《我和祖国亲又亲》等,让民族音乐时时萦绕孩子身边。同时,随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音乐舞蹈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随即的组织深化幼儿进行自发性的舞蹈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渗透民族舞蹈文化音乐区:投放也了解的各民族服饰道具、音乐等,鼓励幼儿穿上民族服装,大胆自由随意的表演欢乐的民族舞蹈,给幼儿自己展示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求,同时孩子们之间自发的音乐行为多了也会吸引同伴积极参与,互相促进,为幼儿提供一个自娱自乐的舞台。认知区:投放各种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图片,vcd、画报等,如:藏族身穿长袍,斜开衣襟,腰间系长带,一只衣袖挂在身边,女孩腰间系七彩围裙,爱喝酥油茶,对人表示敬意时常献哈达等。蒙古族人们喜欢骑马,射箭弹马头琴,住在辽阔的草原上,造就了他们像神鹰一样勇敢,心胸像草原一样宽广------通过了解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民族舞蹈的特点,更好的表现各民族舞蹈的风格,如:藏族的雄健有力,蒙古的豪迈奔放。手工区: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民族歌舞,建筑物、乐器及其它照片,并提供许多废旧物品,让幼儿根据相应的民族音乐或背景,制作相应的民族服装道具,如:播放傣族舞蹈《孔雀舞》时,引导幼儿做一个孔雀的皇冠,用废旧塑料袋子作美丽的纱裙,套上亮晶晶的指环,就可以像孔雀翩翩起舞。又如可以用纸盒子作新疆的花边小帽,用棉花做成可爱的小胡子,贴在鼻子下,用旧报纸裁剪并装饰做成花边马甲,这样就可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在美丽的新疆《摘葡萄》。在家园互动中分享民族舞蹈的乐趣“家长是幼儿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的成长需要家园共育。家庭中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在幼儿园民族舞蹈教学尝试中,我能人交战经常地参与到舞蹈中来,让幼儿园教育与同庭教育优势互补。首先,我们通过每月一次的家园互动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带着自己和孩子共同创设的民族舞蹈,带上自己设计的不同的民族服饰,来到孩子们中间进行亲子互动,也可与其他幼儿互换服装,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同台舞蹈,在良好的气氛中,家长与幼儿愉快的交流,增强幼儿感受民族舞蹈的信心和乐趣。其二,通过在文化馆,文庙、县瓷都艺术团工作的家长为我们介绍有关民族的音乐舞蹈、风情、文化等知识,还进行《采茶舞》《放风筝》等民族舞蹈的表演,让幼儿加深对民族舞蹈的认识。其三,通过家长会帮助家长理解我能开展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意义,指导家长尽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共同收集民族资料,帮助孩子顺利学习民族舞蹈。通过家园互动,我们真正做到让孩子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民族音乐舞蹈艺术。3 精心选材,充分感知民族舞蹈的风格和魅力(充分扩大民族舞蹈的视野)每一种地域文化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内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但要作为幼儿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精心选择。必须是贴近幼儿的生活的民族音乐幼儿民族舞蹈教育应从感受入手,让幼儿先感受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在加深理解,因此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民族舞蹈,有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就容易学会。如:蒙古族舞蹈《吉祥三宝》歌词简单明了,曲调生动活泼,节奏自由流畅,很浅显的表达了爸爸、妈妈、孩子就是家里的吉祥三宝,抒发全家人幸福生活的美好情感。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民族音乐在一次秋游活动的时候,经过农家小院,看见一个老伯正在清洗奶牛,孩子们十分好奇,叽叽喳喳的询问着。原来老人真要为奶牛挤奶,看着老人挤奶的动作以及牛奶哗哗喷射到桶里的情景,孩子们欣喜的笑者,叫着。抓住回园谈话的契机,我顺势提出学习蒙古舞蹈《挤奶》,孩子们兴趣高涨,还根据感受的经验维妙维肖地创编了许多形象的动作。选择多种体裁,特点鲜明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舞蹈异彩纷呈。如:瑶族舞曲《铜鼓舞》节奏深远悠扬,汉族舞蹈《采茶舞》、傣族舞蹈《孔雀舞》活泼欢快,彝族舞蹈《阿哩哩》、高山族舞蹈《高山青》风趣开朗,朝鲜族舞蹈《桔梗谣》凝重端庄,蒙古族舞蹈《赛马》自由舒展豪迈奔放。让幼儿感受各种性质的音乐,体验不同情绪的舞蹈,以此丰富孩子的情感,幼儿就能更生动,更自然的表现各民族舞蹈的特性。4 有效组织,充分理解、创造、表现民族舞蹈美有意启发思维,感受表现作品音乐舞蹈美。有意,就是在幼儿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有培养幼儿感受力的强烈意识,以感受活动和感受能力的培养为起点,随时强化。例如:幼儿舞蹈教学的起始阶段,我先要有意识的创设音乐情境,通过听录音,听教师范唱,让幼儿感受曲子,理解歌词,产生兴趣,然后启发幼儿自己用动作表达出来,这种自由表达是幼儿在感受基础上的表现,也是一种创造力。这就改变了以往舞蹈学习中,单纯要求幼儿模范老师,步步跟的被动现象,幼儿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如在教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中,我首先有些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环境,观察小树、小花的成长变化过程,引导幼儿联想自己和小树、小花一样天天快乐的成长,使孩子有丰富的实际感受,从中产生相应的形象思维,他们的脑海里会出现一排排身穿绿衣的小树苗和一群五彩斑斓的花仙子,在阳光下一起长大的形象,这样的形象思维越多,就越能感受舞蹈作品的内涵,就越能主动发挥创造性去表现舞蹈的动作,使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素质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有序组织引导,化难为易,理解表现作品音乐舞蹈美有序指循序渐进的进行指导,让幼儿由易到难,在玩中学、游戏中学,从中理解和表现作品的音乐舞蹈美。如在教福建民间舞蹈《采茶扑蝶》老师制作一只彩蝶,用一根长棍牵着,先让幼儿伴着音乐玩捉蝴蝶的游戏,并有意识的在游戏中渗入舞蹈基本动作,使幼儿在兴致勃勃地追逐中,自然的学习了舞蹈动作,解决了难点,熟悉后学习《采茶扑蝶》就十分容易了。又如,在学习舞蹈《北京亚克西》中,虽然动作很简单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的协调性较差,先让幼儿熟悉乐曲,感受火车轰隆隆的节奏和氛气,然后老师当火车头,让幼儿做车箱,一个个幼儿跟在老师后面学习“火车头”的动作,就像车厢一节一节的组合,很容易就完成了弹簧步等舞蹈动作,使幼儿很快的理解并形象的表现作品的音乐舞蹈美。有机引导感受,创造动作,表现作品舞蹈美。动作是幼儿感受与表现音乐美的一个好方法,幼儿动的过程是倾听、感受和表现的过程。幼儿对音乐作品感受了,理解了,就不会依样画葫芦作简单的复制,而是有了新意,在表演是有脑中有了意境,有了联想,新旧表象的重新组合才能有再造想象,才能有创造力。如在播放《小格桑》乐曲是,孩子们都神气活现地做踏步、敬礼、摆抢、远望、吹号、骑马等动作,都活象一个小小解放军,这些都是音乐旋律在幼儿情感上的反映,说明幼儿有潜能的感受音乐美和体现音乐美的能力。有机是指把握机会,随即教育,我常带幼儿走进大自然,指导幼儿观察、感知现实的生活,或者让幼儿欣赏录像节目、优美的图画等,然后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所见、所闻。如幼儿从录像节目中欣赏到节假日,人们扭着秧歌,摇着彩扇拆借的景象,在指导《秧歌舞》时,幼儿就能回忆欣赏过的情景,自编动作,生动表现音乐舞蹈美。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我国的民间舞源远流长,十分丰富,一般又可分为汉族民间舞和少数民族民间舞两类.民族民间舞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由于我国各民族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千百年来民间舞蹈都是在特定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特定时空”大多包括宗教仪式、祭祖祈神、年节聚会、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等民俗事项;“特定群体”指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他们大都喜爱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来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小憩或亲朋相聚时,他们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间歌舞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舞蹈家对原生态的舞蹈进行整理,从纯民间风格、动态中提取了大量可以单独使用的动作素材并使其“元素化”,成为能够遣词造句的语素。很显然,这个过程必然造就一个不同以往的结果,民间舞被“肢解”了,但是民间舞的功能被扩大了,虽然看上去似乎离“民俗”远了些,但离舞台却更近了。一: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和传情达意、抒发情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激动时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和性爱等一切领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发展分化,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以后发展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一些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因此很少在史书中留下其踪迹。然而极为宝贵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生态的舞蹈特征,具有史前舞蹈的性质。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二: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多元、多样和复杂性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首先表现在其内涵和功能的大包容量,在当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浸染下,使其古今交错、新老混杂。青海玉树草原的赛马会是康巴藏区远近闻名的草原盛会,每年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的七八月,都要在玉树结古镇草滩上进行民族歌舞、格萨尔说唱、赛马、射箭等表演,以及贸易交流等。90年代初,玉树的藏传佛教各教派寺院,把法舞《羌姆》搬上民俗节日赛马会进行展演,数百年来《羌姆》作为藏传佛教法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方式始终恪守传内不传外的原则,即遵循在寺院内由喇嘛僧侣表演的规则。现在寺院的活佛和喇嘛自愿地把法舞和群众性民间歌舞联合演出,从而使《羌姆》冲出了寺院的禁锢,增强了表演性、娱乐性,淡化了佛法的神秘感、威慑感,把宗教和世俗的关系拉近了,这一做法在全民信教的藏区很有积极意义,可以说,这是新时期党的民族政策落实的结果。《羌姆》法舞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表演时空的移位和表演程序的简化,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宗教世俗化的发展。三: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建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建设的定位是,以中国各民族民俗舞蹈文化为基础、本土文化特征为依据,以加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本性建设为目标,同时在比较其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学科体系。我们在研究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及其继承和发展的同时,还要继续研究完善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蹈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群建设、实践教学交流建设和教学管理建设。更要继续研究民族民间舞蹈动态的本质特征,在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走到民间,挖掘整理和提炼当前未纳入教材的民族民间舞来完善现有教材体系。培养出民族民间舞蹈尖子人才(一是培养演员尖子人才,一是培养教师尖子人才),针对不同学员给予不同的学习侧重,因为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有其完全不同的风格特性。我们知道,一个学员不可能在短短的四年中将民间舞蹈学习面面俱到。所以,学员必须在全面学习基础教育的同时对某一、两个舞有所作为、有所精通、有所成绩。实践、教学、交流、实习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验证获取的知识或教学成果及学生能力的重要步骤。如果抓好舞蹈实践、教学、交流的建设,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提早得到社会实践的机会,真正将理论联系实际。其实,民族民间舞蹈创作无论怎样的表现和发展,都必须在“民族民间”四个字上下功夫,否则必将在舞蹈的海洋中失去个性,失掉性别,消失在人为的、主观的舞蹈臆造中。研究民间舞,必须从本质出发到现象,再从现象出发回归本质,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当然,我们并不固守,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变革、创新永远是继续生存的标志,发展才是硬道理。四:民族民间舞蹈技巧1.技巧风格化中国古典舞技巧追求能力素质的极限展示,而中国民间舞技巧追求的是审美风格的完美体现。古典舞中的技巧同身韵可以是各自独立的,而民间舞中的技术技巧是同舞蹈风格紧密相融、难以分开的。也就是说民间舞的技巧不是纯技巧,而是风格化的技巧。中国民间舞的技巧发展趋向,应该是风格化技巧的强化与发展。风格化技巧既包括民间舞蹈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又包括各民族民间舞蹈中特有的旋转、跳跃、翻身等技巧。中国民间舞系副教授明文军在《由厦门班毕业课想到的》一文中,曾提出过将道具的运用往极限上发展而构成民间舞技巧的教学设想。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设想是科学的、可行的。我们的民间舞有许多极富特色的道具舞蹈形式,是可以去挖掘、研究和发展的。比如汉族的手绢、扇子、鼓、伞、棒;藏族的热巴鼓、辫鼓、背鼓;蒙族的筷子、盅碗;朝鲜族的长鼓、象帽等等。还有民间舞中的各类旋转,也是风格性很强的技巧。比如维族舞蹈中的各种跪转、夏克转、空转、平转,讲求快速、多姿、戛然静止,犹如鹰隼迎风回旋。而朝鲜族民间舞蹈中的旋转则讲求平稳,优雅,犹如仙鹤悠然自得。2.技巧情感化民间舞中的技巧是与渲泄生命情感和烘托场面气氛紧密结合的,是民间舞者内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再高难、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间舞中也会变得苍白无力,毫无光彩。我曾经从电视录像中看过一些民间舞剧目,现在虽已记不起它们的名儿了。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它们的“技巧性”都很强,表演中动则旋子3600,静则控腿1800……。但这些技巧成了游离于舞者情感和舞蹈风格之外的“无情之举”,因而毫无艺术感染力可言,反倒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对此而言,我比较欣赏的是云南省歌舞团创作的男子三人舞《小伙、四弦、马樱花》,其热情风趣、朴实无华的风格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这个剧目也安排了诸如倒踢紫金冠、小翻、抢脸等一些技巧,但这些技巧是在演员们情感的自然流露中,是在舞蹈情绪的层层推进中恰到好处地完成的。这种情感化了的技巧,极大地丰富了舞者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3.技巧艺术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民间舞从广场向剧场的转化,民间舞技巧的功能已不仅限于渲泄情感和渲染气氛了,它将逐步向塑造舞蹈形象、表现人物心理、营造舞台意境的艺术化方向发展。有人说,杨丽萍表演的民间舞根本没什么技巧,为什么能获得大众的普遍喜爱和专家的如潮好评呢?其实仔细分析起来,杨丽萍那独特的动作语汇的运用就是民间舞的艺术化技巧的最高体现。《雀之灵》中的舞蹈造型与动态,已不同于广场原生态的傣族孔雀舞了。它通过艺术化地夸张与变形,将孔雀那高洁、超然的灵性进一步升华,创造出了一个似真似幻、虚虚实实的艺术仙境。正如于平教授所评价的那样:“《雀之灵》的过人之处,在于它以‘技’成‘形’却又不为‘技’和‘形’所累。当你在欣赏杨丽萍的《雀之灵》时根本发现不了技巧的痕迹,因为“杨丽萍是用‘技以求道’的生命意识在创造‘生之灵光’。在那翩跃翔舞的孔雀中,杨丽萍倾注了自己全部的人生感兴、人生悟觉、人生意趣和人生睿思,使这一舞蹈独白充溢着恬静的生命和谐感与坚毅的生命自信心。”因此,我认为民间舞技巧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将之艺术化,让技巧的全过程完全隐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动之中,而不“显山露水”,刻意为之。民族民间舞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如地基和房子。“继承”,是一幢房子的地基,“发展”,则是建筑于地基上面的房子。如果缺少这个地基,就无法谈得上建造什么房子;同样,如果不是为了建房子,那么光是打下一个地基,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说,对民族民间舞的继承,就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却有赖于继承,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下面就这一问题分别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五:继承我们在上面把继承比作一幢房子的地基,那么说,继承便是根本了。这个基础打得怎样?是否牢固?直接影响着房子。我们搞舞蹈、戏剧、体操的不是常有这样一句“七分键子三分提”的口诀吗?若想以后的“提”翻得好,翻得高,就得下苦功练好这“七分键子”。基础打好了,以后要如何“翻”,建什么房子,那就能驾轻就熟,水到渠成了。继承既是根本,在比分上,它也应该是“七分”了,因此,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尤其在当今而言,我们认为更应着重这一工作。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有四。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我们的民族民间艺术之花,被摧残至雕零枯萎的境地。民间艺人,有的已死去,剩下的年纪也相当大了,只能口授不能身教,鉴于这种情况,如不及时挖掘、整理,就有失传的危险。由于“四人帮”出于反革命的需要,在文艺领域中提出“文艺必须为当前的政治服务”,作品主题思想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创作方法上必须遵循“三突出”。使得文学艺术走上了一条形而上学的创作道路,一切被概念化的口号所代替。舞蹈的内容不是“献苹果”,就是“献香茶”、“献披肩”等等,家乡有什么就献什么。要不然就是毛主席来到我家乡,来到我边寨;好象毛主席看过的麦穗不用施肥也能长得好,毛主席看过的牛羊不用料理也能长得肥又壮。这种没有真情实感的概念化的舞蹈,怎会受群众的欢迎?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本来是多姿多彩的,但那时在舞台上只能运用那么几个为数不多的、作为一种政治术语的舞蹈语汇。只要你稍微越出这条界线,就说你是资产阶级低级庸俗的情调,不健康的表现等等。就是这种所谓“革命文艺”,使得我们宝贵的民族遗产失去了原有的光彩。我们的演员虽也穿着各民族的服装,但跳的不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舞蹈。在这样的局面下,我们的演员不爱演,观众不爱看,编导不知所措。要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就有必要从温祖先给我们留下的遗产。虽然我们的一些老专家,老编导曾经掌握了一些传统的东西,但他们在十年浩劫中给“四人帮”的“棍子”打得晕头转向,现在多少还有些“脑震荡后遗症”,原来熟悉的东西变得生疏或遗忘了,曾收集到的民族民间素材被烧毁或丢失,而我们年青的一代和民族民间艺术又隔绝了十年之久。这些都说明了继承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是当务之急。然而,要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必须要有深厚的民族感情——民族的自尊和自豪感;而这种自尊和自豪感,也只有在向民族民间艺术学习、不断地了解、熟悉民族民间丰富多彩的艺术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增强的。在大连的单项舞蹈比赛中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舞,如《水》、《追鱼》、《金山战鼓》等节目,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反映自然景物和花鸟虫鱼的节目,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我们的民族本来就是最擅长于通过描写大自然和大自然的生灵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素来就是我们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和传统手法,这在我们的古典文学、民间传说中尤为盛行,在我们的诗歌、词赋及国画中就更为突出。而这些成功的艺术珍品,在世界的艺术宝库中也永远闪烁着其夺目的光彩。本来,在舞蹈艺术上采用这一传统的艺术手法,是无可非议的。但为什么会有一些同志指责这次单项舞蹈比赛中出现太多的“花鸟虫鱼”?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质量不高。这正如:好花虽多还嫌其少,恶草虽少却厌其多。这种质量不高的现象,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必须尽早老老实实地向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学习,从中吮吸其丰富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提高我们的创作内容和质量。这几年和外界加强了文化交流,西方文化涌进来,在文化交流中,我们开阔了视野,吸取了不少有益的东西,对我们的创作实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割不断的琴弦》、《刑场上的婚礼》、《希望》、《再见吧!妈妈》等节目,在借鉴和吸收外来东西方面做出很大成绩,相形之下,我们觉得民族民间舞的创新就不够。原因是我们的根子在民间中扎得不深。就拿广东省来讲,打倒“四人帮”至今已好几年了,但对广东的民族民间舞的重视仍然停留在口头上,编导还是浮在上面(这不是编导的责任,而是没钱下去)。这也是造成这次广东参加单项舞蹈比赛的节目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去年我观看了“英歌会”,发现专业编导掌握的素材远不如群众。这几年群众已把他们的“英歌”发展得更为健壮有力了。后来我们去粤北汉族地区看“舞狮”,群众也把它发展了,而我们手头上的素材还是五十年代的。据说汕尾一带的“钱鼓”,也有丰富的队形和动作,但我们都没有很好的去继承、去挖掘,就忙于创新,创不来就生吞活剥地加几个现代派舞蹈动作进去谓之创新。这不是好办法。要真有所创新,就得老老实实地,认真地,在挖掘、继承和整理我们民族民间舞的工作上下功夫。文章有点零乱,尽供楼主借鉴参考。

傣族舞蹈毕业论文答辩

一定不适合,可是没人解答你的问题,这个来凑数哦。少儿民族舞蹈教学的改进内容摘要:我在毕业实习单位进行了“民族舞蹈教学尝试”,民族民间舞蹈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富有特色的音乐旋律,为幼儿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但是,传统的幼儿民族舞蹈教育活动,往往只重发展幼儿的动作,单纯要求幼儿模仿,有时还用口令来训练幼儿动作,等幼儿学会了动作后,再配上音乐。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培养幼儿对舞蹈的感受力,又忽视了幼儿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感情的熏陶。根据大学所学的艺术教育理论,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我结合幼儿教育实际,现在进一步总结理论和实践,将之归结为毕业论文,旨在探索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教育,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灿烂的舞蹈文化,初步学习和掌握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风格和特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的表现美的能力。关键词:幼儿 民族舞蹈 教学尝试长期以来,流行音乐影响着幼儿园。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哼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周杰伦的“双截棍”等流行歌曲,随着音乐扭动的也是迪斯科,健身舞,街舞等,传统的民族舞蹈逐步受冷落。幼儿园的舞蹈的教学是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它能丰富幼儿的生活,发展幼儿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审美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它既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技能”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园开展幼儿舞蹈教育活动必须以发展幼儿素质为根本目标。作为蕴含了民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精神等丰富的内涵而最终表现为与浓郁的民族音乐旋律相和谐的民族民间舞蹈,自然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经过在园两年的学习,对部分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幼儿民族舞蹈活泼的曲调,鲜明的节奏,欢快的情绪,新颖多样的体裁,符合幼儿好动、好模仿的性格以及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感知特点,为幼儿民族舞蹈的学习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尝试。1 视听结合,充分激发对民族舞蹈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要使幼儿对民族音乐舞蹈感兴趣,就必须培养幼儿民族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因为,良好的音乐舞蹈感受力是学习幼儿舞蹈的基础,也是审美素质发展的基础。而培养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必须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幼儿直接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动作美,以引起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注意和兴趣。而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多感官感知,“多通道”欣赏才有效果。同样,幼儿在欣赏民族舞蹈活动中,调动更多的感觉器官就能更深刻、更细致地感知民族舞蹈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民族舞蹈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应根据题材风格特点,寻找恰当的切入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幼儿对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从而获得一些舞蹈技能。如:我常在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通过朗诵歌词、弹奏优美的曲调,用悦耳的声音常有而能理解的歌曲,跳一些简单优美的舞蹈,配上自然表情,引导幼儿欣赏,吸引他们的注意,并启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幼儿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舞蹈美,喜欢音乐舞蹈美,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幼儿学习舞蹈有利于培养有感受美,表现美的素质。例如:教授大班舞蹈《骑上我的小毛驴》,这是一个维吾尔族族舞蹈,动作韵味相对难领会,还有特定的诙谐的感觉。在指导这一舞蹈时,我先讲述《阿凡提的故事》,让孩子从心里喜欢阿凡提的聪明勇敢,幽默诙谐,同时播放新疆民族音乐,让幼儿欣赏欢快活泼的新疆乐曲旋律,感受新疆民族乐曲的优美动听,使幼儿产生兴趣,然后我穿上民族服装,戴上花边小帽,贴上两撇小胡子,把自己打扮成风趣、滑稽的阿凡提形象,以自己优美的舞姿,充分展现新疆民族的刚劲、豪爽、活泼、风趣,热情的动作美,孩子们看了以后情绪高涨,兴趣极浓,个个跃跃欲试,很快进入学习角色,成功地掌握舞蹈基本动作。我们在教幼儿欣赏新疆舞蹈同时还通过欣赏VCD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有的幼儿在欣赏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合着音乐节拍手舞足蹈起来,幼儿在听听、看看、唱唱、跳跳的过程中,让大家分享他们对民族舞蹈的感受。然后我们再请幼儿继续欣赏幼儿非常熟悉的新疆维吾尔族歌舞《小弟弟早早起》,幼儿就会根据已掌握的几个基本动作自编自舞起来,我们真为孩子们潜能感到惊喜。2 创设环境,充分营造民族舞蹈的氛围环境对幼儿的印象是深刻的、隐性的、潜移默化的。《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与幼儿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民族音乐舞蹈环境和氛围,增加幼儿倾听,感受,表达交流的机会,让幼儿主动与环境发生作用,引导幼儿在音乐舞蹈的感染下陶冶性情,促进幼儿对民族舞蹈的了解,从而激发幼儿热爱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感。在一日生活中营造民族舞蹈气氛由于音乐具有弥漫性的特点,我利用晨间接待、进餐、午睡前、起床后以及自由活动的时间,为幼儿播放优秀的民族乐曲,如:蒙古族民歌《吉祥三宝》、新疆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江苏民歌《小茉莉》,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撒尼民歌《我和祖国亲又亲》等,让民族音乐时时萦绕孩子身边。同时,随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音乐舞蹈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随即的组织深化幼儿进行自发性的舞蹈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渗透民族舞蹈文化音乐区:投放也了解的各民族服饰道具、音乐等,鼓励幼儿穿上民族服装,大胆自由随意的表演欢乐的民族舞蹈,给幼儿自己展示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求,同时孩子们之间自发的音乐行为多了也会吸引同伴积极参与,互相促进,为幼儿提供一个自娱自乐的舞台。认知区:投放各种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图片,vcd、画报等,如:藏族身穿长袍,斜开衣襟,腰间系长带,一只衣袖挂在身边,女孩腰间系七彩围裙,爱喝酥油茶,对人表示敬意时常献哈达等。蒙古族人们喜欢骑马,射箭弹马头琴,住在辽阔的草原上,造就了他们像神鹰一样勇敢,心胸像草原一样宽广------通过了解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民族舞蹈的特点,更好的表现各民族舞蹈的风格,如:藏族的雄健有力,蒙古的豪迈奔放。手工区: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民族歌舞,建筑物、乐器及其它照片,并提供许多废旧物品,让幼儿根据相应的民族音乐或背景,制作相应的民族服装道具,如:播放傣族舞蹈《孔雀舞》时,引导幼儿做一个孔雀的皇冠,用废旧塑料袋子作美丽的纱裙,套上亮晶晶的指环,就可以像孔雀翩翩起舞。又如可以用纸盒子作新疆的花边小帽,用棉花做成可爱的小胡子,贴在鼻子下,用旧报纸裁剪并装饰做成花边马甲,这样就可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在美丽的新疆《摘葡萄》。在家园互动中分享民族舞蹈的乐趣“家长是幼儿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的成长需要家园共育。家庭中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在幼儿园民族舞蹈教学尝试中,我能人交战经常地参与到舞蹈中来,让幼儿园教育与同庭教育优势互补。首先,我们通过每月一次的家园互动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带着自己和孩子共同创设的民族舞蹈,带上自己设计的不同的民族服饰,来到孩子们中间进行亲子互动,也可与其他幼儿互换服装,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同台舞蹈,在良好的气氛中,家长与幼儿愉快的交流,增强幼儿感受民族舞蹈的信心和乐趣。其二,通过在文化馆,文庙、县瓷都艺术团工作的家长为我们介绍有关民族的音乐舞蹈、风情、文化等知识,还进行《采茶舞》《放风筝》等民族舞蹈的表演,让幼儿加深对民族舞蹈的认识。其三,通过家长会帮助家长理解我能开展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意义,指导家长尽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共同收集民族资料,帮助孩子顺利学习民族舞蹈。通过家园互动,我们真正做到让孩子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民族音乐舞蹈艺术。3 精心选材,充分感知民族舞蹈的风格和魅力(充分扩大民族舞蹈的视野)每一种地域文化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内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但要作为幼儿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精心选择。必须是贴近幼儿的生活的民族音乐幼儿民族舞蹈教育应从感受入手,让幼儿先感受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在加深理解,因此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民族舞蹈,有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就容易学会。如:蒙古族舞蹈《吉祥三宝》歌词简单明了,曲调生动活泼,节奏自由流畅,很浅显的表达了爸爸、妈妈、孩子就是家里的吉祥三宝,抒发全家人幸福生活的美好情感。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民族音乐在一次秋游活动的时候,经过农家小院,看见一个老伯正在清洗奶牛,孩子们十分好奇,叽叽喳喳的询问着。原来老人真要为奶牛挤奶,看着老人挤奶的动作以及牛奶哗哗喷射到桶里的情景,孩子们欣喜的笑者,叫着。抓住回园谈话的契机,我顺势提出学习蒙古舞蹈《挤奶》,孩子们兴趣高涨,还根据感受的经验维妙维肖地创编了许多形象的动作。选择多种体裁,特点鲜明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舞蹈异彩纷呈。如:瑶族舞曲《铜鼓舞》节奏深远悠扬,汉族舞蹈《采茶舞》、傣族舞蹈《孔雀舞》活泼欢快,彝族舞蹈《阿哩哩》、高山族舞蹈《高山青》风趣开朗,朝鲜族舞蹈《桔梗谣》凝重端庄,蒙古族舞蹈《赛马》自由舒展豪迈奔放。让幼儿感受各种性质的音乐,体验不同情绪的舞蹈,以此丰富孩子的情感,幼儿就能更生动,更自然的表现各民族舞蹈的特性。4 有效组织,充分理解、创造、表现民族舞蹈美有意启发思维,感受表现作品音乐舞蹈美。有意,就是在幼儿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有培养幼儿感受力的强烈意识,以感受活动和感受能力的培养为起点,随时强化。例如:幼儿舞蹈教学的起始阶段,我先要有意识的创设音乐情境,通过听录音,听教师范唱,让幼儿感受曲子,理解歌词,产生兴趣,然后启发幼儿自己用动作表达出来,这种自由表达是幼儿在感受基础上的表现,也是一种创造力。这就改变了以往舞蹈学习中,单纯要求幼儿模范老师,步步跟的被动现象,幼儿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如在教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中,我首先有些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环境,观察小树、小花的成长变化过程,引导幼儿联想自己和小树、小花一样天天快乐的成长,使孩子有丰富的实际感受,从中产生相应的形象思维,他们的脑海里会出现一排排身穿绿衣的小树苗和一群五彩斑斓的花仙子,在阳光下一起长大的形象,这样的形象思维越多,就越能感受舞蹈作品的内涵,就越能主动发挥创造性去表现舞蹈的动作,使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素质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有序组织引导,化难为易,理解表现作品音乐舞蹈美有序指循序渐进的进行指导,让幼儿由易到难,在玩中学、游戏中学,从中理解和表现作品的音乐舞蹈美。如在教福建民间舞蹈《采茶扑蝶》老师制作一只彩蝶,用一根长棍牵着,先让幼儿伴着音乐玩捉蝴蝶的游戏,并有意识的在游戏中渗入舞蹈基本动作,使幼儿在兴致勃勃地追逐中,自然的学习了舞蹈动作,解决了难点,熟悉后学习《采茶扑蝶》就十分容易了。又如,在学习舞蹈《北京亚克西》中,虽然动作很简单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的协调性较差,先让幼儿熟悉乐曲,感受火车轰隆隆的节奏和氛气,然后老师当火车头,让幼儿做车箱,一个个幼儿跟在老师后面学习“火车头”的动作,就像车厢一节一节的组合,很容易就完成了弹簧步等舞蹈动作,使幼儿很快的理解并形象的表现作品的音乐舞蹈美。有机引导感受,创造动作,表现作品舞蹈美。动作是幼儿感受与表现音乐美的一个好方法,幼儿动的过程是倾听、感受和表现的过程。幼儿对音乐作品感受了,理解了,就不会依样画葫芦作简单的复制,而是有了新意,在表演是有脑中有了意境,有了联想,新旧表象的重新组合才能有再造想象,才能有创造力。如在播放《小格桑》乐曲是,孩子们都神气活现地做踏步、敬礼、摆抢、远望、吹号、骑马等动作,都活象一个小小解放军,这些都是音乐旋律在幼儿情感上的反映,说明幼儿有潜能的感受音乐美和体现音乐美的能力。有机是指把握机会,随即教育,我常带幼儿走进大自然,指导幼儿观察、感知现实的生活,或者让幼儿欣赏录像节目、优美的图画等,然后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所见、所闻。如幼儿从录像节目中欣赏到节假日,人们扭着秧歌,摇着彩扇拆借的景象,在指导《秧歌舞》时,幼儿就能回忆欣赏过的情景,自编动作,生动表现音乐舞蹈美。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舞蹈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 "不动行不成,形成仍在动"--试论中国古典舞的动感与艺术形象2. 朝鲜族舞蹈和韩国舞蹈风格比较浅析3. 川剧艺术中舞蹈语态的挖掘与继承4. 从生活到舞蹈创作--谈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5. 傣族舞蹈文化浅析6. 当代巴渝地区舞蹈创作中的巴渝舞文化意蕴7. 对非物质文化铜梁龙的体验式学习8. 汉代舞蹈风格研究9. 汉代袖舞的整理与研究10. 汉族秧歌队现代审美意识11. 龙舞艺术所表达的民族心理与审美意识12. 论群众舞蹈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3. 论文化修养和传统精神如何在舞蹈教学中渗透14. 论舞蹈教育中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作用15. 蒙古族舞蹈文化浅析16.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舞蹈要素研究17. 试论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8. 试论赏识教育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19.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艺术审美20. 铜梁龙舞的舞蹈语态与审美风格

傣族孔雀舞的起源、传承脉络及其现存形式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傣族孔雀舞的起源、传承脉络及其现存形式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傣族舞蹈经历了不同时期从生活到艺术的发展与流变,本文力图通过对孔雀舞的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傣族孔雀舞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分析其当代存在形式,加深对傣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达到保护、传承及推广民间舞蹈的目的。

关键词:

傣族孔雀舞;发展和流变;当代存在形式;

一、傣族孔雀舞的起源分析

(一)傣族先民与孔雀的渊源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背景深厚的民族,其聚居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多个州市,位于北纬三十度附近,是孕育生命、文化以及神秘自然风光的黄金地带,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及诸多生命源泉处于同一纬度。在新石器时代以前,傣族就在南鸠江、萨尔温江、勐卯江(位于云南省境内瑞丽地区)等流域繁衍生息;公元前850年傣族人民建立了达光王国,也称为哀牢国,在《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张骞传》的记载中称傣族先民为“滇越”,在《后汉书·和帝本纪》中称傣族先民为“掸”1,因滇越与越人同俗共源所以被称之为“滇越”,而掸国地处于滇、缅、泰、印之间被称之为“掸国”,由此可见掸国即是滇越。

在诸多古籍中有着关于孔雀的各种记载,以及云南滇池地区出土的很多汉代的青铜器物上都有孔雀雕饰,从服饰、摆件到劳作工具、生活用品,都彰显出古时候的傣族先民就非常喜爱孔雀。在傣族的神话中孔雀亦是带来幸福美好的象征:传说中创世之神英叭曾为了帮助叭阿拉武建勐(现云南景洪地区),放出孔雀,让其飞到远方去寻觅谷子,将未消化的谷子作为种子,从此人们开始了农耕;佛经故事《孔雀王》中记载:孔雀是神鸟、圣鸟,它喝过的井水和河水,它都念过咒语,人们喝过“孔雀水”或沐浴后,就能有病治病、无病增寿。2据说在当地修建完整的佛寺当中,佛祖身边都有一对神鸟,即“金娜丽(雌)”“金娜拉(雄)”,且在佛寺里佛坛上也会摆放孔雀羽毛。可见傣族人民对于孔雀是喜爱崇拜的,也正因如此才滋养了这片舞蹈的土壤。

(二)傣族孔雀舞的起源

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一直把孔雀视为象征美丽善良、聪明睿智、吉祥幸福和不畏强暴的“神鸟”“圣鸟”,傣族人民对于孔雀的依赖从未消失,通过历史记载及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出“孔雀”这一神鸟与傣族人民的生活、文化、信仰都息息相关。

在古老的傣族图腾神话中,存在着一种身披孔雀架子的人首雀身的孔雀,因此,傣族先民一致认为孔雀与傣族古老部落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孔雀舞”也一直以来伴随着傣族人民的脚步从未停止发展,其对于傣族人民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孔雀舞的优美传说,一种说法是在很久以前,佛祖做大摆,众人前来朝贺,有一对人面鸟足的动物也来朝贺,它们跳起了优雅的舞蹈,众人也跟着跳了起来,这一舞蹈就是今天人们跳的孔雀舞;另一种说法是:傣族的领袖召麻粟带领着民众去寻找幸福的故事。

傣族地区大多属于亚热带湿热气候,气温舒适、物产资源丰富,最具代表性的西双版纳地区森林密布、植物茂盛,繁殖着孔雀、大象等珍奇异兽,孔雀活跃于丛林中,因此从原始时期开始,人类很有可能通过狩猎的方式去观察、模仿孔雀的形态、动作和生活习性。

据历史记载,早在7000年前云南地区就产生了农耕文明,成为我国境内最早的水稻发源地;到了尧舜时期有“象耕鸟耘”的传说,人们驯服大象来帮助自己耕地,由此可见人类与动物所产生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十分久远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文明不断地建立,人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劳作劳动赖以生存,经济科技水平日益发达对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因此人们开始追寻精神文化的满足。孔雀以其独特的魅力及高雅的形态吸引着人们,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模仿孔雀起舞,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关于孔雀舞的传说,其源于自然,始于生活,吸取万物之灵,深切地感受傣族人民的勤劳勇敢,温柔善良的'民族个性。

二、傣族孔雀舞的传承脉络

(一)早期的传统民间孔雀舞

孔雀舞,傣语叫“戛洛勇”“烦罗咏”或“嘎楠罗”,即孔雀跳的意思,其象征着美好吉祥、正义善良等传统美德,是傣族人民追求吉祥、幸福、美好生活的表达。

作为云南地区分布最广的民间舞蹈,孔雀舞是傣族舞中最具代表性的、傣族人民最喜爱和熟悉的、也是发展变化和影响最大的傣族标志性民间传统舞蹈。最早期的孔雀舞是由傣族男子表演的,表演者要头戴面具,身穿形似孔雀的服装,佩戴形似孔雀开屏的架子为装饰,其动作特征主要集中于对孔雀的基本形态和面部表情的模仿,通过手势、眼神和步伐来模拟孔雀起舞、漫步、饮水、展翅等动作形态,舞蹈内容多为叙事并伴有其他动物扮演者入场表演;孔雀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伐和套路,以至于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与之相伴。

傣族人民大多生活在滇南边陲,由于其交通不那么便利和民族精神信仰的关系,其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都保护得较为完整,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孔雀舞按照表演形式和舞蹈类别属于广场民俗性质的表演舞蹈,在早期盛大节日和“做摆”(修功德的佛会)时广场祭祀的道具舞蹈。孔雀舞的普及范围和传播面广泛,是傣族的一种象征性文化艺术符号。

(二)从民间走向舞台——《双人孔雀舞》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傣族民间舞蹈艺术家们开始不断地尝试改革民间的传统孔雀舞,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孔雀王子”毛相,他所表演的孔雀舞以独特的风格见长,目光灵动、动作矫健洒脱、形象逼真,被缅甸人民誉为“孔雀的化身”。1956年,毛相在传统民间孔雀舞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加工、创作了《双人孔雀舞》,并在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与回族女演员白文芬共同表演《双人孔雀舞》荣获银质奖章,由此傣族孔雀舞从民间走向了舞台。

毛相的《双人孔雀舞》以表现孔雀的生活习性为主线,主要表现了一对雌雄孔雀的甜蜜爱情,雄孔雀在林中寻觅伴侣,并和雌孔雀在林中嬉戏、泉边饮水、追逐飞舞的情景,动作表现更符合主题内容,使之成为完整的、有起伏变化的表演作品。

《双人孔雀舞》的动律以传统的走步为主,走步时保持上下颤动的基本动律,带有内在的动律;该舞创造了单腿深蹲、斜展翅及一些空中舞姿,强化和突出了原傣族孔雀舞中就有的碎抖肩技巧来表现孔雀欢乐饮水的状态;他在编排上依然保留了傣族孔雀舞的传统动作,但在动势动态上使得傣族舞蹈风格韵味更甚。毛相是将自娱性的孔雀舞提炼为富于舞台艺术想象的第一人,他增强了孔雀舞的观赏性、艺术性,去掉了民间孔雀舞繁重的架子和面具,解放了演员的四肢和头部,充分地展现了演员的灵动的神情,塑造出一对栩栩如生、风格突显的双人孔雀舞形象。因此《双人孔雀舞》可以看作是对孔雀舞的“初级改造”,毛相为后来的“孔雀舞”创作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

(三)孔雀舞表演者的性别转换——《孔雀舞》《金色的孔雀》

传统的孔雀舞多为男子独舞,而金明编创的《孔雀舞》和刀美兰编创的《金色的孔雀》在性别上做了极大的改变,第一次将传统孔雀舞转换了性别,从男性表演改由女性表演,可谓迈出了“孔雀舞”发展中具有历史转变性的一步。

金明所编创的女子群舞《孔雀舞》于1957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舞蹈比赛上获得了金质奖章,和《双人孔雀舞》一样,都代表着傣族孔雀舞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高水平。整个舞蹈在结构上,从“孔雀开屏”开始,中间包含了“孔雀吸水”“孔雀洗澡”“孔雀飞翔”,最后以“孔雀登枝”收场。

在动作处理中借鉴了芭蕾中延伸、拉长的审美特征,同时为体现傣族的民族特性,突出了传统傣族舞蹈中由呼吸带动的上下动律的基本元素,使之尽量保持孔雀舞的风格。为了从外在形态上让“孔雀”看起来惟妙惟肖,同时也能让舞者的优美体态得到充分展示,金明将孔雀舞的服饰从长裤变成了饰有蓝色羽毛的大摆裙,表演风格从此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刀美兰和刘金吾编创的舞蹈《金色的孔雀》于1980年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得编导二等奖;“孔雀”的美丽是经历磨难之后的绽放,塑造出新的展翅飞翔的孔雀形象。舞蹈从表现孔雀的习性出发,编排了苏醒、嬉戏、飞翔三个片段,在动作编排上,也将传统旋转技巧头埋腋下的动作,改为眼看蓝天、昂首挺胸、右手拉裙快速旋转,从而充分地展现了孔雀在蓝天里自由飞翔的形态,象征着金孔雀再一次展翅飞翔。

刀美兰在创作上,继承了其师毛相的艺术理念,在继承传统孔雀舞风格的同时吸收兄弟民族的舞蹈语汇精华,并将舞蹈作品进一步地突破为具有表演化、艺术化的女子独舞表演;自刀美兰之后,女子孔雀舞这一表演形式则成为傣族孔雀舞的主要表演形式。

(四)崭新的艺术形式——《雀之灵》

如今,当提及孔雀舞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白孔雀伫立在舞台上的形象;舞蹈《雀之灵》是由杨丽萍创作、表演的经典剧目,该舞在1986年获得了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雀之灵》摄取了孔雀吸水、梳羽、飞翔的具有典型性的孔雀生活习性,提取出傣族孔雀舞中最富有孔雀舞特征的手势,以及最富有曲线美的三道弯形体动作。

杨丽萍的《雀之灵》虽然也是描绘傣族的“孔雀舞”,但在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上做出了新的突破,她不拘于传统孔雀舞的程式(传统的孔雀舞是以模仿孔雀散步、开屏、戏水等生活习性为主线),《雀之灵》强调了一个字:“灵”,着重于表现灵动的美。

她大胆地借用现代舞的编创元素,开场从“孔雀头部”的基本形象入手,通过有节奏有层次的律动来表现孔雀的机敏和灵巧,以形求神,用孔雀舞中最具代表性的孔雀嘴的手势和孔雀开屏尾巴的形象出现,开掘创作出了新的舞蹈语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强化、重现孔雀经典形象,在反复渲染之后,深化了孔雀灵动的姿态,增添了孔雀美的魅力,同时也将孔雀灵动美的形象深深地映在了观众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在舞姿动态上,杨丽萍大胆地进行变革,孔雀舞不借助任何道具,彻底解放了舞者的上肢,运用上半身的手臂和头颈的动作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孔雀展翅,体现出禽类特有的律动,使舞台上的孔雀更加灵动。《雀之灵》着重刻画于精神层面,动作的大胆创新,让人们更深地体会、理解到人们对孔雀的崇拜,《雀之灵》再一次让傣族舞蹈的外部肢体形态更具舞台表现力与质感,具有划时代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从传统民间自娱性舞蹈和仪式性舞蹈进化到舞台化表演性舞蹈之后,傣族舞蹈艺术家们为傣族传统民间舞蹈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顺应了各个历史阶段观众的审美需求,推动着舞蹈事业走向更高的台阶,这标志着孔雀舞朝着更为宽广的大众娱乐化方向发展。

三、孔雀舞的当代存在形式

(一)民间流传的傣族孔雀舞

自娱舞蹈作为最早的舞蹈艺术形式之一,源于人民的生活劳作与其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孔雀舞在傣族民间中广泛地流传、发展,舞蹈的表现形式伴随不同人群的学习与其不同的审美价值逐渐多样化,其中以瑞丽市和耿马县的孔雀舞最为丰富多彩。

在现如今的傣族地区,人们常在“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民俗节日时聚集在一起,敲响大锣,打起象脚鼓,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歌舞声中呈现出丰收的喜庆气氛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

现如今在傣族地区的很多地方,有着专门以跳孔雀舞为生的民间艺人,大多数艺人以模仿孔雀的神态、动作为主,例如:孔雀展翅、洗澡、抖羽毛、灵敏视探、安然漫步等。孔雀舞增强了傣族各个群体之间的凝聚力,成为了蕴含于傣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石,但由于每位擅长孔雀舞的艺人个人艺术经历、艺术审美以及传承路径的不同,因此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

伴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日益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不断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重视,通过不同形式来促进傣族舞孔雀舞的发展,有效地传承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思维上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认知。笔者认为应倡导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扎根民间”学习、了解、研究最原生态、最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对少数民族的舞蹈、音乐、服饰等进行深入挖掘、探索、研究,并不断地思考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如何发展少数民族舞蹈、音乐等,以此让更多的人熟悉、了解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更广泛地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课堂教学中的傣族孔雀舞

傣族孔雀舞作为民族舞蹈典范之一,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及审美价值吸引诸多学者及专家进行研究、整理、创新、编排成系统的民间舞蹈教材,被高等艺术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等作为教材使用,运用于民间舞蹈课堂等教学中。

相对于民间自娱舞蹈形式,傣族孔雀舞被编写进教材进一步实现了它的价值,教材中所用的素材都是专家们从传统的民间舞蹈当中提炼出来的,以最典型且最具审美价值的舞蹈元素进行合理编排与创新,不但很好地保留了其舞蹈风格与民间文化内涵且更好地发挥了舞蹈的艺术价值,也使得民间舞蹈得以传承。

现如今在很多高校以类似于非遗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形式,邀请诸多的国家级、省级传承人走进校园与师生进行舞蹈艺术交流,将传统、原生态的民间文化传授给师生们,通过交流、沟通、学习的方式,使师生们回归本源感受最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风格。在当下,学生大多以学习民间舞蹈教材的形式,系统、规范地掌握傣族孔雀舞,虽然完成教材所要求的训练内容,但对于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掌握还是远远不够的,民间舞教师应要求学生课下主动查阅相关民族资料,并且以不同方式走入民间、深入民间、学习民间,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傣族民间舞蹈文化,准确地把握其民族舞蹈风格;并提倡学生将采风所得收获以及其所感所悟转化为文字资料,能够更深刻地记录下这次珍贵的经历。

四、结语

在如今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当下,舞蹈艺术的发展也逐渐成熟,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舞蹈所传达给人们的艺术价值及内在情感是不同的,因此舞蹈艺术不断地发展、创新。在这过程中不免会忽略舞蹈本身的价值而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商品化舞蹈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存在价值是为盈利。除此还有很多舞蹈在形式上效仿国际化舞蹈,一方面作为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为了迎合当下大众审美。而作为传承发展的舞蹈工作者,需要把握舞蹈本身的艺术价值,更要避免趋同化。

本文对傣族孔雀舞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历史根源透视傣族孔雀舞的艺术价值,借助书籍、期刊、网络等查阅方式,并基于一定的田野调查进行撰写。傣族舞蹈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孔雀舞的发展脉络进行研究,一方面对于傣族民间舞教学的傣族孔雀舞风格性掌握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为傣族孔雀舞的创作理念及传承保护能引发思考;应充分认识到傣族孔雀舞的文化传播价值,推动进一步去发现每个动作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感受傣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让更多的人逐步青睐、深入了解孔雀舞,继而能够热爱、研究孔雀舞,充分领略、感受傣族孔雀舞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金吾傣族舞蹈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2]瑞丽市文化馆编傣族孔雀舞[M].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2018.

[3]徐梅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美学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05).

[4]李晓艳曾金华艺术中的生活舞台化的传承一云南傣族舞蹈舞台化呈现的学术思考[J].大众文艺,2015,(05):165-166.

[5]杨镇浅析傣族孔雀舞的发展的历史[J].大众文艺,2012,(20)-:106+186.

[6]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02):64-69.

[7]廖大昆从毛相、烂、杨丽萍的孔雀舞看傣族舞蹈的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19 89,(05)-54-56+19.

  • 索引序列
  • 傣族舞蹈毕业论文题目简介
  •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傣族
  • 维族舞蹈毕业论文课题简介
  • 傣族舞蹈毕业论文500字
  • 傣族舞蹈毕业论文答辩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