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百科 > 套色木刻版画毕业论文

套色木刻版画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套色木刻版画毕业论文

一、水印版画的材料和工具 木板 一般选用木纹细密、木质匀净、板面光洁的梨木、白果木、桦木、枣木和椴木。用椴木和桦木制成的三合板、五合板、七合板效果甚佳。水曲柳制的多合板,木纹变化多,在水印版画中能取得拓印的特殊艺术效果。 在刻制木板之前,首先要用木砂纸磨板,使木板表面平整光滑,以便刻制和拓印。用木砂纸打磨时,应将木砂纸包在长方形小木块上,平贴在木板上顺着木纹磨擦,直到平整为止。如用作副版,质地不一定十分光滑,稍粗糙有木纹痕迹的,易印出各种天然趣味,达到水印版画的“木味”效果。 木刻刀 备好一套12件装的高级木刻刀。如能设法定做顺手的木刻刀则更好。刻水印版画尤以圆口刀、方口刀、三角刀、平口刀、斜口刀为宜。方口刀和平口刀可用来铲大面积剔除部分。斜口刀可用来切断木质纤维,斜口刀的刀头要尖而锐利,宜备斜角不同的刀各一把。木刻刀 纸张 水印版画在拓印时,常用宣纸,宣纸以“特净”最好。根据需要选用单宣或夹宣,也有人习惯用皮宣、过滤纸、吸水纸和专业版画纸。总之,印水印版画的用纸,以吸水性能好、敏感、有韧性、干后变色少者为宜。 颜料 选用透明性能好的中国画颜料和水彩画颜料。使用水粉广告之类的粉质颜料,亦可达到滋润厚重的效果。日本制的水性版画颜料也不差,但不宜用油性的颜料。颜料 磨擦器 在拓印过程中,一般使用“马连”。“马连”一词来自日本,即用大毛竹笋皮做的笋皮擦子。 “马连”的制作方法:选好一块较宽的笋皮浸泡在热水中,到完全柔软时取出,再根据小于笋皮的宽度,剪一块圆形硬纸片,涂上一层胶,将细麻绳盘粘在这块圆形硬纸片上,成为一个有硬纸垫着的绳饼,再将此绳饼贴在笋皮光的一面,将笋皮紧贴绳饼边缘卷紧,两头在中间打结制成一个“马连”。马连 刷色色用笔 根据版面部分的大小,准备好各种尺寸的底纹笔、水粉笔、油画笔和羊毫毛笔。 其它用具 调色盒、白色盘子,湿纸用的喷壶,作镇纸用的金属尺条等等。喷壶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为版画画面的效果是和工具及材料的性能分不开的,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2E_具的特性,才能发挥出工具及材料的表现力。二、水印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画稿 一幅水印版画的完成首先要作好小构图的设计,设计时应该根据印成作品后所表现出的干湿、浓淡、虚实等特点在画稿上预先考虑好,然后完成一张小画稿。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及用墨、用色来作多种尝试,从中挑出能体现自己意图、又有水印特色的画稿进行放大。画稿放大后,在考虑到水印版画的特性和特点的同时,要着手解决板材、分版、刻主版、水份的变化、套版的程序、色彩的配置等等一系列水印制作中的技术问题。 在画稿中,构图的表现形式一经确定,便需要进一步遵循形式上的规律,推敲、加强、充实构图形式的结构。作品构图中的结构,是形、色、刀味、木味、韵味等形式因素的综合,不同的结构造成了构图形式丰富多彩的形式美感,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染力。 翻版稿 用削尖的铅笔在拷贝纸上用单线勾画出轮廓与结构部位的画稿,再将此画稿反过来覆在已处理好的板面上。另外,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把画稿描画到板面上,在刻制前,均需在板上刷一遍浅色的颜色,使得刻制时刻去的或留在板上的部分造型明朗,刀触清晰,这样,有助于作者更好地运刀。 分版 水印版画一般需要一块主版和多块副版,分版的方法:把画稿翻描在一块板上,刻成后即为主板,再以此版为依据,借拷贝纸的透明,用笔把主版上的物象描画在纸上。然后以这张有主版套色区域位置的拷贝纸为准,垫上复写纸,复写到第二块板上,即为副版。根据画面需要,主、副版不够套用,可视具体情况增加第三、第四块刻版,用以增加画面覆盖后物象的形或色。如碰到某处刻坏,可以增加一块刻版弥补,对齐在原部分套印上去。 刻制 用刀在木板上刻制,不论何种刀,都可以刻出许许多多不同形状的点、线、块。几刀相连还可以产生不同的感觉和艺术效果。运刀的基本方法不外乎是利用刀刃的正锋、侧锋在木板上进行推刻、挑刻、晕刻、颤刻、摇刻、铲刻、刮刻、单刀刻等等。 推刻 这是刻画物象的主要刀法,捏刀向木,用圆口刀、三角刀、方口刀平稳均匀地按一定角度向前推着刻,可造成整齐的阳或阴的线、块、面。 挑刻 用圆口刀、三角刀、方口刀短促着版,刀入版表层即向上挑,可形成大小、长短、宽窄等不同的圆、三角、方形的点。如果选用三合板刻制,挑刻需注意用刀的方向与木纹走向垂直着力,挑时木质才可自然断落。如顺木纹走挑刻,不易断落。 晕刻 用方口刀、平口刀、斜口刀倾斜刻削版面,时轻时重,运刀过后,便产生类似画笔深浅过渡的效果。 颤刻 圆口刀、三角刀、方口刀向前动刀时,前后顿挫着力,时起时落,形成粗细、缺拙的线、面,具有“金石味”。 摇刻 用圆口刀、三角刀左右摇动着向前运刀,可刻成两边似锯齿状的曲折、奇变的效果。 铲刻 将刀头略平放,用刀平平地铲过去,就成“铲刻”。铲的面一般都较宽,除方口刀以外,其它的刀铲出来的刀触,边线毛糙,变化较多。由于铲的面宽,用的力也需大一些。 刮刻 利用刀刃或刀尖在木版上刮出凹陷,轻刮可以刮出柔和的凹痕,用力刮会出现较强烈的刮痕。刮出来的刀触,常有一种较含蓄的感觉。 单刀刻 用斜口刀可进行阴刻或阳刻,用刀时保持一定的斜度。 “阴刻”是在黑底上刻成凹于版面的线、面、点,除此以外的版面仍留在版上;“阳刻”是在白底上刻成凸出状的线、面、点,除此以外版面刻掉。运用“阴刻”或“阳刻”的单线,勾勒出形体的轮廓,这是我国的传统手法,运用得恰当,非常优美而又富有民族特色。 以上刀法的运用关键是如何塑造物象的造型,无论是选用阳刻、阳刻还是使用何种刀具,采取何种刀法,都要既注意把握对象的形体和特征,又要充分发挥刀触、刀痕的作用,增强艺术感染力。运用刀法,选择刀具种类,在一幅作品中不可变化太多而杂乱。也要防止用刀平庸单调,照稿子描着刻,而缺乏生机。 拓印 水印版面的关键,就是要掌握好水份的变化。无论是木板的水份,还是纸里吸收的水份,都对拓印质量有直接影响。拓印前,先用喷水壶均匀地将纸喷潮,使水雾均匀地散布在纸面上。天气炎热或干燥季节则喷得湿一些。如是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纸里的水份不易蒸发,最为适宜。纸张在受潮后会比干燥时胀大一些,在整个拓印过程中,基本上都要保持一定湿度,以免套不准确。一般情况先印副版后印主版,先印淡颜色后印深颜色。在拓印过程中将湿纸平放在版上,覆盖旧报纸或塑料薄膜,压上镇纸工具,对好标记线(在水印版画中将印纸边对准较长的和画面平行的一条线,然后再将竖线延长标到印纸上的中端,这样即使印纸吃水后变形、胀大,也只能从中间向二连延伸,不会影响套版的准确性)。开始在版上敷色,每块版面敷色需要反复多次。如果拓印时发现水份过多的渗化,可采用“破墨法”,即急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在相反的方向落笔,使清水压迫色水回缩。 另外,古代的一种水印版画,目的在于复制国画。经过细致的分版、制作、套印,可以做到有笔、有墨、有色,而且水色滋润,浓淡相宜,几乎可以酷似原作的特殊效果。现在我国的荣宝斋、朵云轩等出版单位,仍沿用此法复制古今国画。 这种方式的印制过程为: (一)勾描:由画师专任此项工作。第一步先分色分版,把画稿上的所有同一色调的笔迹划归于一套版内,画面上有几种色调,即可分几套版。色彩简单的画面有二三套,工细而复杂的要分几十套。勾描时按照分就的套数用墨线勾在一张透明纸上,要求将画面深浅浓淡的层次和笔触如实反映出来,然后将此纸粘在木板上付刻。 (二)刻版:刻者除依据墨线雕刻外,还须参看原作,细心领会,持刀如笔,才能把原作的精神和笔法传达得惟妙惟肖。 (三)印刷:各分版刻成后,按照画面的需要,依次逐版套印成画。印刷使用的纸,以宣纸、绢为主,墨色材料必须和原材料完全一致。 由于印刷用料及装裱形式与原作相同,因而这种水印的复制性特别强,具有酷似原作、几可乱真的效果。 现代水印版画拓印完成干透以后,根据国际版画题签惯例,须在紧靠画面底部半公分处,从左到右,用铅笔签上作品的印数(用分母表示总印数,分子表示第几幅)、作品标题、版画种类、作品的尺寸、作者姓名及创作年月,以表示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责任感和作品真伪区别的标志。捣练图(水印复制)三、水印版画几种特殊的肌理技法 肌理原意指肌体的纹理。在水印版画中泛指拓印出的各种自然形态的结构、特征。肌理在版画表现中不是刀刻划出来的,肌理是通过特殊选定的材料木皮、布纹、白版纸、装饰墙纸、砂子、木屑等表现出来的。肌理的运用增强了水印版画的艺术感染力,在水印版画中也是不可忽视的。 粘贴肌理 粘贴各种材质肌理,并在了解材质肌理印制效果及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将客观物象用抽象的纹理去表现,产生抽象或意象或具象,甚至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这一切需要艺术家独具的灵感和智慧,对印制技术娴熟的把握以及驾驭各种材质的本领。面对制作成的特殊版画,反复推敲上面凹、凸、平、斜的种种痕迹、肌理,制定出最佳印制方案。 凹印法 此种方法和铜版画中凹印相近。用较干的颜色,可调些浆糊,涂到含有凹痕的肌理上,用透明有机玻璃片顺着肌理的纹将凸面上的颜色刮去,这样颜色就存在凹痕之中,将印纸覆盖其上,用马连或汤勺从背面加压力磨擦。磨压的力量视纸的含水量来定。 凸印法 一般用旧油画笔蘸上所需要的颜色,利用笔的扁平面,在需要印制凸痕的肌理上擦,由于笔的扁平面宽,笔里含色含水少,所以只需较少颜色擦到凸纹上,凹处不存颜色。这样就可以印出凸起的细致纹理。 湿印法 将中国画颜色或水彩画颜色根据需要加清水调匀,印纸含水略多,用画笔蘸上颜色,涂在需要印制的纹理上,将印纸覆上,用马连轻轻按摩或重拍即可印出所需的纹理。 重叠法 用透明色上版,先印淡色,再在同一部位加较深色重叠印上。先印虚些,再在同一部位刷色重叠印上去。亦可在同一部位的版上先印冷色再印暖色或先印暖色再印冷色。这样用薄色重叠压印,多次覆盖,取得变化自然,浑厚整体的效果。 染印法 如果整个画面印好翻开来看,整体色彩关系比较散乱,各部分不够谐调,再把印好的画覆在色版上对齐,在版上刷上起统一基调作用的透明色彩,薄薄罩印若干次,便可去掉画面上的“火”气和纠正不够统一的毛病。 各类技法的综合 将凹印法、凸印法、湿印法等方法同时在一次印刷中完成,需要凸部造型的地方,可将颜色着于凸部,局部印制需要凹面造型的地方,将颜色擦于凹部,印纸背面用马连或汤勺施加压力,将颜色吸附到印纸上,还可采用湿印法使其滋润、渗化,使其拓印效果变化莫测。如此反复印制,采取综合水印版画特殊技法即可完成。 “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技法是前人在实践中经过总结,不断地丰富起来的,因此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逐渐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提高。若本书能对水印版画创作和研究技艺有所帮助,起到入门之用,甚感欣慰。笔者水平有限,偏颇之处恳请指正。

美术学版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美术学版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欢迎阅读与收藏。

[1]周芜:《徽派版画史论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

[2]郭味蕖:《中国版画史略》,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

[3]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

[4]徐小蛮、王福康:《中国古代插图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周亮:《周芜全集》,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

[6]杨柳:《晚明文化的“雅”与“谑”——明刻版画名品〈青楼韵语〉》,《西泠印社2015年秋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2015年.

[7]周心慧:《中国古代版刻版画史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

[8]周芜:《中国古代版画展览图录——美术资料选辑(三)》,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家通讯》编辑组,中国古代版画研究会筹备会展出组,1984年.

[9][日]町田市立国际版画美术馆:《中国古代版画展》,町田:町田市立国际版画美术馆,1988年.

[10]曹凯.记录与实验:DV影像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4-35.

[11]徐渭.南词叙录[G]//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三.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240.

[12]李小彬.明万历间汪氏玩虎轩刻本《琵琶记》版画及其制作[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7:6.

[13]俞为民.南戏琵琶记版本及其流变考述[J].文学遗产,1994(6):84-95.

[14]徐宏图.南戏《琵琶记》遗存考[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1):36-52.

[15]郑国强,刘露,杨小竹.新媒体技术给广告带来的巨大影响.艺术科技,2013(11).

[16]屠隆.考盘余事[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7:115.

[17]朱彝尊.明诗综[EB/OL].[2020-02-12].

[18]蒋炜.从高石山房刻本《目连救母》看万历初期徽州版画和金陵版画的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2(5):36-39.

[19]蒋炜.晚明徽州版画风格的演变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J].艺术探索,2014(4):19-24.

[20]罗文茜.浅析版画艺术的设计形式.工业设计,2018(8).

[21]刘世德.古本小说丛刊:第2辑[M].北京:中华书局,1991:1.

[22]王秋桂.善本戏曲丛刊:第5辑[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16.

[23]李娜.晚明的出版风尚与作为艺术品的书籍[J].江苏社会科学,2013(2):192-197.

[24]何卫平.中国当代美术二十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32.

[25]杨劲松.重叠肌理[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71-78.

[26]殷双喜.影像与图像[J].美苑,2001(2):87-91.

[27]邱志杰.摄影之后的摄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9-40.

[28]段世昌.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版画艺术设计方法研究.现代电子技术,2019(13).

[29]罗博.徽派版画艺术形式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广东蚕业,2019(1).

[30]张东东.论当代版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美与时代(中),2018(12).

版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的提出

1、版画就是这样一种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现代社会科技日益狂深,人们对民间的艺术尤其的关注,作为现代的中小学生更有这个责任去了解一些文化现象,有责任去把这样的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2、综观现代的儿童艺术作品,儿童美术作品应该是反映自身生活的主体性表现活动,是一种本能也是孩子强烈表现自我生活欲望的一种活动,而现代社会的儿童艺术作品有很多不是出于自己本能的需要,是老师的需要,是比赛的需要,是大人的需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束缚了学生对一些感兴趣的内容、现象的认识和研究。缺乏学生对其中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以往的"兴趣小组活动"更多地定位于学生的模仿操作能力上,很少有创作性的作品。模仿固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比如说版画可以木版上刻,也可以用丝网制版,也可以用卡纸制版。特别是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尤其是这样。但是学生的学习如果总是停留在临摹阶段的话,就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如何进一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便成了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地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获得严密地展开理论思维与明智行为的能力;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总目标:借助传统的版画艺术的特点,包括:刻版的刀法、刻画内容的抽象艺术形象、刻制时的人物表现的内在品质等,通过学校的美术课堂来展示版画的优势、挖掘版画的艺术精神、开拓学生在绘画领域的表现,结合工艺的效果来研制、尝试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和效果。从而研究学校美术课堂的上的绘画辅导。

2、子目标:

学生发展目标

1、学生掌握传统版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2、通过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发展目标

1、教师在进行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专业自主意识。

2、教师形成良好的课程意识以及掌握扎上实的课程理论。

3、教师掌握传统工艺和现代课程开发的知识、技术并形成相应的实际能力。

课题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课题目标的实现以教师的发展为保障,以传统的版画课题的开发为基本手段。三位一体,共同构成课程的整体,同时还要达到以下的几点分类目标,了解传统的版画艺术的特点和特色,在日常的美术课堂中开发、研制新的版画形式。

共同发展目标

1、通过在尝试新的版画的过程中我们要将版画的艺术特色发挥出来,让版画在学生的绘画领域运用并有所创新。

2、借助版画的刻、印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的品质,从而更好的发挥版画的艺术特点为学生美术学习服务。

3、发展新的版画艺术形式,表现美术学习的多元性质。

4、通过传统版画的研究达到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以版画为通道,开发新的美术学习形式和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任务和内容

1、该课题时以传统的版画艺术为出发和起使点,作为课题的研究的平台和基础,研究各式各样的版画形式和作品特色,让学生在造型、设计、表现领域有所创新,得到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和表现样式,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绘画表现层次、厚度,从而让学生在宽松的领域认识美术、学习美术、表现美术、研究美术。

2、研究出新的版画作品效果、版画的上课案例、课堂教学实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表现效果,改变传统的绘画辅导方式,使其得到更加多样的表现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周期

1、实验以学校3、4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奇数班、偶数班对照分析的效果。

2、实验的'周期是1年内(20xx年2月-----20xx年2月)

五、课题的假设

1、传统的版画艺术在造型、设计领域的学习方式,及课堂教学等综合因素的作用。

2、自变量:在传统的版画形式下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

3、因变量:传统版画形式、效果和现在的新的课程改革中的造型、设计、表现的结合,研究系列的传统和现代的有效结合的美术表现形式。

六.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研究经验、组织结构:

1、教研员引领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部负责人和美术教研员参与课题研究,在专业理论方面起到了引领、指导作用。

xxxx——小学美术教研员,小学高级美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主持过课题试验,成果卓著。曾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2、专家引领

xxxx——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专家组专家,中国少年儿童版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

3、课题成员

xxxx——小学高级教师及专业主管,个人荣获20多次国际及国内奖项,指导学生获得教育部及各类奖项若干,在全国核心刊物有论文发表及个人专著获奖

xxxx——小学美术教师兼大队辅导员,小学高级美术教师,曾参加过西安市、陕西省、全国的赛教课,分别荣获了一、二等奖。

xxxx——小学美术教师,区级骨干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性强,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的少儿书画大赛,成绩显著。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专门成立了该课题领导小组,由小学美术学科教研员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相关部门领导和一线的学科骨干教师,课题小组实行统一管理,协调工作。

2、本课题由三所学校共同参与研究,学校有先进的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为研究课题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和支持,提供了经费保障。

4、课题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有强烈的责任感,有敢于创新的精神。

八、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活动课程理论

“活动”是活动课程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活动课程”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生主动活动,侧重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的习得,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课程形态。活动课程不仅在思想实质上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而且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深化提供了可行的途径。由于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特点,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和主体力量的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美育界提出了以活动中心的美育方法论原则,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的版画教学同样具有多种活动要素。因此,其培养学生创新和审美品质的教育价值可以也只有以活动为载体才能发挥出来。

2、美育理论

美育是普通教育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为目标的教育都不可缺少审美教育这种特殊的过程和行为。美育有较为充分和直接地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它把促进个体的平衡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能,以人格和情感的塑造为目的,并力图使人的各种潜能得到协调而和谐的发展,进而使这种作用自觉地渗透到不同的教育行为之中。美育的这种功能是一种系统的开放结构,它直接作用于个体的情感生活和人格模式。美育是青少年成长期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营养,也是教育行为及基础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感性教育与人生教育的有效途径。美育过程主要以意向和情感的激发与交流为基础,因此美育活动首先依赖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及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反映,需要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能力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协同作用。因此美育界提出了以活动为中心的美育方法论原则。因为活动无疑是增进学生审美体验的有效方式。

3、现代课程改革理论

现代的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自己的课程目标,学生的发展是综合的有机体即:学生在造型、设计、表现、综合探索的综合运用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因此作为一种传统的版画工艺更能很好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以传统民间版画艺术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版画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版画创作活动体系。通过剪版画创作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才能发挥课程改革的精神。

九、课题组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

课题立项准备,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

1、开展问卷、座谈等调查形式,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该研究课题内容的认识,对传统版画创作、传统工艺等进行客观分析。组织成员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和版画创作教学的理论。

2、撰写“小学版画创作活动课程开发”研究方案。

3、制定子课题计划并讨论交流,挖掘研究的难点重点。

(二)实施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0月)

1、各子课题按计划实施研究工作,认真做好各类活动、个案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进行学生版画创作。

3、编写版画创作活动课程指导思想和意义,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

4、在版画创作教学的实践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系列并积累优秀活动案例。

(三)具体的工作重点和要求:

1、20xx年2月-20xx年4月

了解版画创作艺术的内涵、特点,感受版画艺术作品的特色。如:构图新颖化、机理多样化、色彩厚重化;深刻的思想内涵等。以欣赏版画作品、了解版画创作方法为主要的课堂任务。

在这个阶段有主要的版画创作作品欣赏教案和课堂教学照片为准。

2、20xx年5月-20xx年10月

研究制版形式的多样表现内容,学习木刻版画、水印版画等。重点是把握版画创作的工艺和形式、效果。

该阶段的以作品展览、教师的上课、学生的作品为主要的依据手段。

(三)、结题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2月):

1、整理、汇编活动案例及优秀版画创作作品。

2、撰写研究报告。

十、成果预设

1、以一种综合艺术的形式来展示版画创作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形成著作或论文。

2、相关的展览、作品集。

美术教育版画论文范文

【摘 要】与知识相比,想象力具有独特的特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在少儿版画美术教育中,随着孩子们的想象力的不断地拓展,其想象力的奇特,构思的大胆,手法的自由,尽情宣泄的色彩不受任何束缚,让孩子们画出来最动人、最精彩的个性之作。版画有其它美术绘画的共律,也有着艺术的自律,在少儿版画美术教育实践中,共律、个律的艺术素质通过不断积累,将孕育出更多的艺术内涵和技艺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版画;教育;意义;作用

一、绪论

美术教育在少儿教育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培养一个孩子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栋梁的一个重要开端,同时也是培养孩子的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随着国家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以及国家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不断发展,美术教育课程不断改革创新,少儿的美术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

二、少儿版画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版画制作中的随机应变是培养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随着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向我们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社会各领域急需的是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少儿在版画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版画的制作技巧,且还学习了观察、认识世界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用头脑思考,学会了创新,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如何上好少儿版画课,提高孩子们的版画知识艺术素质

1、动员孩子们主动动脑思考,观察分析,注重启迪少儿对版画艺术的求知欲望

要上好少儿版画课,教师就要全身心的投入,注重启迪少儿对版画艺术的求知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少儿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视觉器官感知事物,用脑思考并进行比较。例如:版画活动《北大荒的土地》中,教师引导少儿观看版画《北大荒的土地》,画面非常简单,就是宽阔的农田,让孩子们通过版画连想以往看到的一望无边的农田原野,引导少儿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用图形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版画活动,让少儿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创造性地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土地田野,在贯彻了审美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中充满了童真。

2、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因材施教,突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引导少儿对版画艺术产生形象思维

教师的讲解演示,是实际示范操作与语言解释相配合,通过把事物的发展变化显示出来,使少儿了解与掌握版画的形状、颜色、结构、特征以及绘制步骤。教师讲解时,语言要清晰生动,精练准确,富有启发性,演示时要熟练,清楚而恰到好处。同时把技能技巧告诉少儿。

例如结合实物讲解版画《葵花》。老师在讲解版画《葵花》时,重点讲解葵花的形状,葵花的高低、前后、疏密,并运用实物照片演示前后关系,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挡住的部分怎么画?几句话少儿很快就明白和理解了什么是重叠,掌握和了解了重叠的构图的表现方法。例如版画《蝴蝶》。通过观看图片,丰富少儿的感性经验。运用范画向幼儿讲解蝴蝶的对称。再通过教具演示来讲解化解难点。最后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具体讲解指导。讲解与演示相配合,讲解的过程也是观察的过程。

3、丰富课堂教学的游戏性,寓教于乐,激发少儿对版画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爱好

丰富课堂教学的游戏性,就是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以娱乐或玩的方式进行,使少儿饶有兴致地反复学习和操作的方法。

由于少儿的年龄小,身体发育不完善,要掌握一种知识和技能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形成,游戏练习法就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无思想负担的情境下进行美术活动,使之维持长久的兴趣,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可以运用涂色游戏,由教师画出轮廓,幼儿涂色进行。也可以通过添画游戏,由教师画出主要形象,幼儿添画相关的线条、形象。还可以通过情景游戏,由教师设计、创设游戏情节(或情景),让幼儿在玩玩耍耍中学习、掌握绘画方法。

4、加强教学的延续性,因势利导,逐步巩固少儿版画知识基本功底的艺术基础

教学中应该重视教材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像写作文一样要注意承前启后,因势利导,逐步巩固少儿版画知识基本功底的艺术基础。

教学时还要注意材料中剪贴彩纸画向剪贴纸版画底板过度,拓印向单色再向套色的过度,做到循序渐进。要突出版画特点及教材中各课的特殊性进行教学。要用范画中可让学生认识到黑白木刻版画的特点,简洁、黑白对比强烈、单纯和鲜明等特点,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对“版味”“纸味”有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的个人能力与特点的不同,教学中也要注重针对性。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要因人而教,深化教学。

四、结论

在学习版画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版画的制作技巧,而且还学会了观察、认识世界,学会了用头脑思考,学会了创新,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们应该吸取发达国家认识和发展版画教学的先进经验,注重我国版画美术教育工作,特别应该注重我国少儿版画美术教育工作,通过因势利导,给予孩子们及时培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寓教于乐,把学习与技法的机械性与游戏联系起来。这样,让孩子们从小就就能够积累更多的美术语言表达、评论、欣赏及表现创造等多种能力,努力促进我国少儿版画美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雪桦,熊炳燕,扈鸿燕,等.《幼儿园版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R/OL].

[2]张广慧.木版画工作室[M].湖北美术出版杜,1999.

[3]美术文献[M].湖北美术出版社.

[4]隋丞.材料与技法丛书:版画[M].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

[5]《国家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6]《国家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

1、将画好的草图用油性笔转至PVC胶板。

2、将画好的版上的需留空白的部位刻掉。

3、滚上油墨过版画机印第一套颜色(套色可以由浅色到深色,也可以由深色到浅色或从中间层次开始)。

4、待油墨干后,根据需要,再将部分刻掉一些。

5、滚上油墨过版画机印第二套颜色。

6、待油墨干后,根据画面需要刻掉一部分细节。

7、再印第三套颜色。

8、最后除主体外其他部分全刻掉,印最后一套色。

9、作品完成。

扩展资料:

色彩丰富了版画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套色版画以其瑰丽多姿的色彩而引人喜爱。套色木刻又分油印套色和水印套色二种,由于印刷颜料、纸张的不同产生出各自的特色。我国的水印套色版画具有明快、清新、淡雅、抒情的特点,水色淋漓,富有韵味和情趣,在技法上独树一帜,形成了东方艺术所独有的艺术魅力及鲜明的民族特色。

木刻套色版画毕业论文

版画艺术形式招贴设计论文

一、版画招贴的概述

1、版画的诞生

版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于远古原始社会。最早的形式便是原始人类以手拓色印于岩洞的类似游戏的活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出现了一种以在陶体印压几何装饰纹样而得名的几何印文陶。陶体上的几何形纹样,是在陶坯未干前,用印模摁印上去,然后烧制。这些属于新石器时期先民的“印刷”尝试。中国古代的封泥、图章以及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可以说是雕版印刷的重要历程,尤以画像石、画像砖最为典型,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其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描绘社会风俗和社会生活的场面,如宴乐、杂技、舞蹈等,有的则描绘了神话故事,但最主要的是宣扬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展现了忠臣孝子、节妇烈女和古代圣贤的典故,如闵子骞芦衣顺母画像石,展现闵子骞以德报怨,孝顺后母的故事,可以理解为当时的“公益招贴”了。随着墨、纸等印刷材料依次出现(商代已经出现人造墨,周代,墨已经被广泛使用,秦时期固体墨开始使用,公元六世纪墨已经应用于印刷,并推动印刷术的发展;西汉时出现草纸,品质低劣,上流社会不认可,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中国古代雕版版画的出现,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版画起源于印刷,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版画起源国,迄今为止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且保存完好的版画作品为公元868年的《金刚经扉页画》早于西方至少五百年。早期版画的复制性已经成为艺术界公认的事实,然而中国传统版画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种版画形式,而是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技法。中国的传统版画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其深埋地下的根系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印刷术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伴随着中华文化的诞生而萌芽,随中华文化发展而成熟,是一门一刻也没有离开文化熏染的古老艺术。

2、招贴与版画的溯源

正如德国思想家沃尔特.本雅明所说,艺术品的社会影响力,往往更多的是取决于复制传播,而不是技术本身。招贴和版画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注定了相互依存。造纸术的发明,是雕版印刷极为重要的一环,东晋桓玄帝曾令废简用纸,纸的应用日益普及,自此,中国人就开始用纸这一媒介传播信息。这种传播的媒体被称之为“告示”,这便是中国古代的招贴。在这些招贴中有些是直接手书或手绘完成的,随告示张贴数量及范围的不断升级,直接手书绘制已经无法满足招贴量的需求,于是推动了雕版间接转印招贴的发展。北宋庆历年间,山东济南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招贴印刷实物———刘家针铺的铜版广告,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铜版上雕刻着“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标题及白兔捣药的图案,图案两侧注有“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招贴下方甚至附有较为完整广告文案。招贴构图工整图文并茂,既有象征店铺标志的捣药白兔,又有宣传产品质量和售卖方法的广告语。这副铜版画招贴比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印刷广告———1473年英国的第一个出版商威廉凯克斯顿为宣传宗教书籍而印刷的广告还早四百年。明清时期,由于手工业的发展,文化领域的繁荣活跃,对于出版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成就了版画的鼎盛时期。明代的雕版印刷技术日渐成熟,所涉及的内容题材非常广泛,各地形成了各具刻印风格的刻书中心,如安徽徽州、江苏苏州、南京、福建建阳刻书中心等。也可能源于竞争,各地书商特别注重利用精美的版画吸引读者。明万历年间书籍版画出现了群采纷呈的局面,众多优秀刻工、画家投入到书籍版画的创作中。这些繁花似锦风格各异的版画作品以小说、戏曲插图的形式深受社会欢迎,对于当时文学作品的传播、普及以及加强对读者的吸引力感染力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广告作用。其中以元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明代施耐庵所著《水浒传》最具代表。雕版印刷术在我国宋代逐渐兴盛,也奠定了另一种招贴艺术———木版年画。比较著名的有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此外还有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陕西凤翔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广东佛山年画等。这些传统年画都具有招贴的艺术功能。因为木版年画除了满足美的欣赏外,也是传达民间文化生活“辟邪纳福”、“欢乐吉庆”一种招贴设计(《平面招贴设计艺术》作者:季阳)。直至今日,年画仍然在招贴设计中刮起阵阵“中国风”,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1866年,法国画家、设计师朱尔斯.谢雷特在其印刷厂设计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石版招贴,而被誉为“现代招贴之父”。这张石招贴作品的问世象征着现代招贴的诞生。20世纪初期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对招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来自于画家为自己的画展制作的木刻风格的招贴作品,这些作品以强烈的黑白对比、错综的线条以及具有表现力的刀法运用来诉说创作主题。这些夸张的表现形式无疑深深触动了人们感官。在设计领域,表现主义招贴风格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二、招贴中的版画艺术形式及表现

1、招贴中的凸版版画艺术形式及表现

凸版画是最古老的印刷术之一,原理也较为简单,就是将不需要印刷的地方用刀刻去,并将油墨上于刻制后平板上凸起处,并转印到纸张上即可。其中,手工雕刻的木刻版画是最为常见的凸版。这项起源于中国的古老技艺通过伊斯兰传遍欧亚,并随着十五世纪造纸的工业化发展,使得雕版印刷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成像语言,承载着传达各种信息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凸版版画常会选择有肌理表面的材质进行印刷,如衣服、地砖或其他具有特殊纹理的表面。这种创新也是招贴设计的本质要求,肌理效果是招贴设计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视觉艺术语言。肌理效果作为美的要素之一,本身就具有一种强烈的视觉性,这一点在版画和招贴创作设计中被高度重视,也成为两种艺术形式的重要纽带。版画招贴的制作主要因其创意主题及风格的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木板,实际上,除了木板板材之外,几乎所有不同性质的媒介都会为设计师带来创作的灵感,如橡胶、塑料、复合材料,甚至包括人的`指纹,这些材质具有光滑、柔软以及特有的肌理等特性而更加利于即兴创意。

2、制版与招贴风格

首先从现代招贴的发展与制作来看,与版画的历史是有重叠的一段经历,20世纪20年代招贴作品多以绘画为主,这一阶段的招贴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的转变,这个时期很多的招贴设计工作都是由版画艺术家来完成。版画家将自己对艺术的感悟体现在招贴作品当中,在国内外出现了一大批经典的黑白版画招贴作品,这些作品既展现了版画的艺术魅力又承载了招贴的传达功能及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

(1) 以黑白块面表现的版画招贴艺术语言作为版画招贴,在版面的刻制上以两种方式比较多见,一是阴刻,在黑底上刻白纹;一是阳刻,在白底上留黑线。一般来说,刻制白线较为简单便利,所以这种方法刻制的招贴版画比较多见。黑白作为最单纯的色系,具有宽容的特点而荣登极度色彩境界。黑白对比色本是木版画表达大千物象常用的视觉语言,渐渐受到众多平面设计师的青睐。黑白块面的静谧、简洁、单纯也是招贴设计大师冈特兰堡极力主张的设计创作理念。他的招贴作品多以块面表现为设计基调,形成了独特的设计风格。

(2) 以线条表现的版画招贴艺术语言表现“黑线”要更困难一些,在制版的时候既要考虑造型又要模仿手绘的效果,这就要小心谨慎地对待线条两边的刀法处理,并且要将线条外侧的区域铲平。具有代表性的版画招贴作品《怒吼吧,中国》,是20世纪30年代反帝救亡热潮中的经典力作。作品采用阳刻技法,表现一个被蒙住耳目,紧紧捆绑受尽屈辱的男人躯体,招贴运用犀利的刀法把因奋起挣脱枷锁,而扭曲的肌肉和躯体的线条展现得淋漓尽致,传达出作品所具有的强烈视觉冲击力。不同质感的线条表达,在人们的情感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性格特征。版画招贴通过线条的处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强烈的视觉反差对招贴的主题给予直白而又微妙的诠释,形成了独特风格的招贴艺术,这也许就是设计师一直钟情于它的原因吧。

3、印刷与招贴特色

印刷可以看成制版的衍生,尤其作为具有招贴功能的版画,印刷更是展现其最终效果的重要形式。在彩色凸版印刷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减版套色法,前后版色彩叠印,形成混合色的方法;另一种是多版套色技术。上世纪初的套色版画招贴对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波普”艺术产生较大的影响。设计师在社会变革,流行文化当道的背景下,更加关注视觉语言的活力。采用最常见的视觉形象作为创作元素。下图为波普艺术家创作的招贴作品《新的希望》采用多套色制作的招贴。

4、招贴中的凹版版画艺术形式及表现

凹版是通过雕刻或腐蚀的方法制作金属溯到旧石器时代的阴线雕刻、石刻、骨刻。最初的金属版画是金银工匠们通过拓印的方式来进行金属上的图案设计。随着化学的进步,设计师开始尝试用腐蚀的方法进行雕刻,这种雕刻作品的线条更加细腻流畅,可以表现更为丰富的招贴艺术作品。凹版的制作更加注重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能将创意和构思通过蚀刻的方式表现出来,需要熟悉材料的特征和熟练地掌握工具。刻针和画线刀能表现精致细密的平面设计作品,在招贴作品的表现中,一些电动工具、钢丝绒、砂纸可以营造出丰富的肌理效果,这种艺术创作的微观形式在招贴设计中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在审美还是视觉传达的功能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当代的很多平面设计作品经常会使用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非酸蚀制版技术,其中生肖邮票的设计制作就是采取了凹版线雕的传统方式刻出,由于线条精细,传统纹样的细节均能完美表现。除了邮票以外,各种纸币的平面设计也是属于线雕图像。

三、结语

版画招贴的创作过程本身就蕴含着极大的创意,会牵涉到色彩的选择、图形的处理以及文案的推敲与设计。招贴创作的终极目的就是在人的心灵深处印下让人难以磨灭的印迹,那么,不同的印版在创作制版的过程中就是在讲述一个个慑人的故事,这些制作招贴的材料、技术无不具有生命力,它们都包含了特定的时空信息。版画除了技艺本身可以为招贴带来灵感,在观念艺术传承中,版画也一直将文化关怀作为创作的动力,强调对社会的干预。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前版画一度将招贴的功能推向高潮。招贴是大众的艺术,而版画又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版画融合了传统美学和大众媒体,具有多样性的特质。版画可以运用不同的印刷方法来制作、传播各种信息。任何形式的海报、公告、招贴等大众传播的印刷通讯,都可以通过版画来进行全新的诠释。虽然这些作品可能具有时效性,但是它又以一种独特的完全不同的方式存在。在大众的眼里版画招贴是招贴中的艺术品,而在艺术家眼里,招贴又是版画实现社会功能的平台,展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作者:王晓玮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

木板作为版材,是人类最早用来制作版画的媒介之一。有着一千余年历史的中国古代版画,几乎全为木版 画的天下。木版画尽管在现代西方己失去了往昔的光彩,但有着丰厚木版画传统的中国,木刻仍保持着优势。 这除了民众的喜好习惯外,它较之铜、石版等, 目前还是因它易于普及的缘故。

木版画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视它为凸版的典型,但木板,特别是现代,已不仅仅是凸版的最佳版材,而且也是凹版、综合版、空压版的实惠和良好版材。目前国内不少版画作者应用的“彩拓”实际就是木版凸面与凹面的综合运用:木纹水印也是凸凹结合的例子(木纹的凹陷处积墨多,纹面积墨少,因而呈现木纹)。现时,人们利用各种涂料(如清漆、蜡克、塑料等), 刷在木面上, 使走刀自由,消除术纹的阻挡,兼有金属凹版的 效果:也利用木版(各种胶合板) 的平整和廉价而用作综合版、剪贴版的底版等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的不断探索, 木板作为版材还一定会有更宽广的前景。

本节就木板作为版材的一般用途, 分述如下。

1 . 工具与材料

木版画的工具与材料, 也和纸版等别的版种一样,由版材、刻 具和印刷具三部分组成。

A. 版材:

凡表面平整,可以入刀的木板均可采用。特别是现代木刻,更无什么讲究,不同质地和肌理的板材,会有各异的艺术效果,重要在于用得恰到好处。一般根据所表现的内容是粗矿或细致,来选择板材的质地。如果木类【白桃、李木、银杏(白果树) 等等】因其木质紧、细, 都可用来刻作细腻的版画。北方的锻木,南方的 樟木、枫木也都是木刻的好版材。但现在由于这些木板越来越不易搞到(除木材产地的一些作者外), 因而人们就设法寻找别的板材和它的代用品,来制作木版画。市上到处可买到的三夹、五夹板,以及锯屑板等等,己为多数木版画作者所采用。流行于国外的麻胶版(Iinocut)、塑料版、石膏版等等,实质也都是木版的代用品。

B. 刻具:

艺用木刻雕刀一盒(图161,162)。盒装的木刻雕刀现在市上有几种,对初学者来说,八把装的己足够用 了。在美术用品商店选购木刻刀时,以那种盒内有大平口和大圆口刀的为好。若无,可到市上出售铁制品 的店铺或小摊上买一把中号的平凿(刀头以扁薄为上), 以备刻大幅版画和铲底之用, 木刻刀通常有三 菱(角) 刀、圆口刀、平口刀、斜口刀、方口刀等。 现将各种刀的特性和使用简述如下:

刻刀的各部名称分: 刀刃、刀面、刀干和刀柄。(见图163)

正确的握刀方法是: 右手握刀,左手中指和食指抵刀干, 以控制刀的走向和快慢, 且不易伤及手指。(图164)

三菱刀, 以刀刃角尖入木, 用力前推, 刻线用: 也可以刀刃一边入木,当平口刀使用:还可作波动状 铲推刻,入刀处与出刀处呈两头尖的短线,或凿刻,即刀入木后, 退刀剔木屑, 刻三角形白点。(图165)

圆口刀,以刻大块面为主。一般刻法有四一是铲, 入刀与出刀处呈圆弧形;二是掘,刀入木后即停,将木屑用刀剔掉,或退刀后用手将木屑拨掉。此刀形两头为 一方一圆;三是横刀刻线,握刀时,不前推,而是以左手中指和食指抵刀干时用力推刀往右侧运行,同时握刀的右手, 压刃于木面, 则可刻出柔和的线条;四是摇刀,将刀柄略竖, 左右摇刀前进, 刻出的线条如绳索状。 (图165、166一1 )

平口刀 (也称平刀):此刀如木工的平凿, 但木工用的平凿刀干粗厚, 适于铁锤击进, 而木刻平刀其刀干较薄,适合手力进刀。现时不少木刻家在用木工的平凿刻版时,常以木槌击之,其刀触较古拙。刻法一般有五: 一是铲, 刀触呈方形;二是掘, 平推入木后,退刀剔木屑;三是以一刀尖刻线,如犁田状, 然后用刃面贴木面, 将”犁” 起的木屑削去, 或在刻线的另二侧以同法再补进一刀, 此二刀一夹,如同三菱刀一刀,将木屑挖去: 四是切, 以刀略竖, 用力直入木面, 依次将线条和外形刻出, 犹如刻章凿石, 若手力不足, 则可用术槌捶之。 此时应改左手以拳握刀, 右手执槌敲之(见图166 - 4); 五是凿线,垂直入刀, 以挺直的刃痕连成长线, 如 “折尺骨” 、“屋漏痕” (图165、166-3 )

斜口刀 (也称斜刀):一般以刻线为主, 或作其他刀的补刀切割用。刻线有两法:一是以前刀尖, 略竖刀 拉线;二是用后刀角平推刻线, 如犁田, 与平口刀同。不同的是斜刀较平口进刀易于控制。

方口刀 (也称方刀):是近期的新产品, 它集三菱刀、圆刀、平刀于一身, 若使用得法, 十分便利。

刻刀的运用大体如此,但在具体刻作时,还会因人而异,根据作者的不同偏爱, 用刀有所侧重。有的木刻家, 以圆刀为主, 有的则习惯于使用平刀和斜刀;也有的以三菱刀为主, 刻作十分工细。一般, 一幅木刻用刀不宜太杂,一下三菱、一下圆口, 过一会又是平口, 这样刀触会显得零乱, 不协调。一首乐曲有主旋律, 一幅 绘画要有主调, 一幅木刻同样需要主刀。木刻曾被称作雕刀的艺术, 就是这个意思。

除上述各刻刀外, 还可备些铁钉、小刀、砂皮、锯子、剪刀、电烙铁等等, 以为制作版面各种肌理之用。 (图161、162)

关于磨刀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刻刀用久了会变钝,钝了就要磨刀, 不磨反会误工误事,影响刻作情绪。磨具有:油石、金刚砂及磨石砖等。平口与斜口比较易磨, 磨时注意刃面的平正即可。三菱与圆口刀 较难磨。三菱刀两刃面分别磨时,用力和次数需平均。圆口刃面需在磨石上左右来回滚磨,或在磨砖上挖圆槽,前后来回平磨。各刀刃锐利与否,需看刀刃上有无一条亮线反光, 若无便己表明刀刃磨利。

刀具的保存 :刀具用毕后, 若暂时不用, 为防生锈, 可在刀头上抹点机油或菜油等。

C.印刷具

木刻的印刷有水印和油印之分, 两者所使用的工具材料也略有不同。现列表比较之:

油印

印纸 一一 一般市上能买到的白纸或有色纸均可,但以结实面光为宜,如画纸、制图纸、卡纸和铜版纸为上。也有用宣纸或吸水纸来油印, 印后版画无反光。

擦具 一一 最简便的是木刻刀柄和一般的金属汤匙,但大面积的套印, 需配合马连(见制作法)。取块硬木自制有各个不同磨面的擦具, 十分可取,也很有意思。(见图161)

施墨工具 一一 ①橡皮小滚筒大小各若干。版画专用小滚筒市上较难买到,照相器材商店有上光用滚筒还可用, 但嫌质硬。最好还是在文具商店买只誉印滚筒,剖成大、中、小三段,自制滚筒,很理想。②调油墨的铲刀大小各一把。③一块或几小块玻璃板, 调墨用。

颜料 一一 以印刷用的黑、白色胶版油墨为主,再配备各色油画颜料。但油画颜料在使用前,必须将颜料里 的调色油用毛边纸(或别的粗纸) 吸掉,方可与印刷用的胶版白油墨或印刷厂用的调色油(维力油或白脱油) 调合使用。如果直接用油画颜料,因为缺乏粘性,不易上纸面,而且印后有浓重的油迹渗出形体外,影响版画 效果。

其他 一一 L形定位角尺(用木条自制)。

水印

印纸 一一 宣纸,以夹宣为宜(多次掀拉不易损纸,且易于控制水分),其他具吸水性能好的纸如过滤纸等。

擦具 一一 马连或棕耙。(制作法见后)

施墨工具 一一 ①刷笔、底纹笔、毛笔、水粉或油画笔大小各若干。②调色合和白色小瓷碟若干。

颜料 一一 水彩、水粉和国画颜料均可。

其他 一一 喷水壶、镇纸(用铁块、瓷棒或硬木块等均可)。

马连制作法 :它由笋皮、绳盘和圆木板组成。

将干笋皮泡水变软, 摊平抹去水, 按图剪成 十 一一把三夹板剪锯成圆形(其大小随笋皮而定),一一 用结实的棉绳或棕绳(绳粗在3-4毫米左右) 盘紧成圆形,大小正好与圆三夹板吻合,为怕绳盘松散,可先 用透明胶带以十字封住(见图),接着将圆板与绳盘用白胶粘牢。待干后,撕去胶带,表面抹遍黄蜡,置于笋皮之中(注意:笋皮外皮有细毛,朝里, 内皮光滑在外),按图将绳盘木板包紧,最后将笋皮两端连接用绳子密密扎紧,以作手把。马连就做成了(见图167)。注:当代美术史论家史岩先生于四十年代考证,马连实由中国经朝鲜而传入日本,后稍加改进,逐成现代马连。日人称“八”“匕”【baren】与我国的“马鬣”(先前所使 用的木版画擦具“马鬣” 就是用马鬃毛做的擦子。古时也有用棕皮做的)谐音。因此, 马连实系源于中国。

棕耙是我国传统擦具的现在面貌,它是由棕片和方木条组成。 取长约一手,4-5厘米厚的方木一条(以硬木为上),用圆凿在脊部居中控一条凹槽一将棕片顺棕丝叠成木条宽度,然后用牛皮纸(或其他结实的纸)包紧,并将棕卷两端修齐扎紧( 长度正好还能包住木条两端), 压在木条下,同时将两端绳子系紧在木背凹槽中一最后撕去棕卷外的牛皮纸,这样棕祀就做成了。(图168)

滚筒的制作 :按1/2、1/3、1/ 6比例将誉印用滚筒一截二,木心两边钻孔后,配上连柄铁丝架便成。( 见图107)

木刻套色版画毕业论文选题

美术学毕业论文选题还不容易 [1] 施乐群. 中国当代油画30年的语境迁移[D]. 中国美术学院 2008[2] 曾传兴. 四种写实话语[D]. 湖南师范大学 2007[3] 刘芳.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都市社会空间[D]. 中央美术学院 2007[4] 沈阳. 中国观念摄影研究[D]. 中央美术学院 2007[5] 尹骅. 关于马奈绘画形式语言的研究[D]. 中国美术学院 2008参考这几篇文章,很简单

我认为你改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来写。比如图中有9条鲤鱼。可以说下9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比如九五之尊了。。。⑨带表满全,,郎世宁就是把中国的工笔画和西方油画现结合的。。。在就从构图上来阐述一下。。。

浅谈中国黑白木刻[摘要]黑白木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本文从黑白木刻的黑白处理的质朴与纯净、抽象表现酣畅淋漓及强烈的民族精神三方面来阐述对黑白木刻的认识,从而总结出黑白木刻具有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及社会意义。 [关键词]黑白木刻 版画 精神 中国的黑白木刻是中国艺术家自身多年蓄积、几经曲折,在跌宕和冲动中,在大千世界的搜觅中,在自我心灵里无时不在感应中,并通过无数次梳理与组合、安排与加工,然后重新结构出一个美的所在。 一、激情飞扬的黑与白 黑白木刻中的黑白的处理,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它也是检测一个木刻版画家是否理解、熟悉和掌握版画特性的一种很好办法。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墨分五色”一说。黑色并不只是单纯的只是一种颜色,它是有生命和情感的,这种情感是人们赋予它的。在中国画中通过笔墨的干湿变化,创造出了一种丰富的色彩层次。而黑白木刻没有浓淡之分,都是点线之间疏密聚散而构成的不同的灰色来创造出“黑白木刻”特有的层次感,这一点也很象中国画中对线的要求的特点。在木刻中所谓的黑白感并非简单的一块黑衬托一块白,或一块白衬托一块黑,而那种黑点,黑线,黑面相结合而构成的层次感才是黑白感的来头。一些好的木刻家很会运用这种黑白关系的技巧,所以构成的黑白感也会有生命力,为人们奏出多种多样的画面效果。 懂得木刻者或那些木刻家常说“黑白木刻”是版画的入门基础,就是这种基础代表了版画的灵魂,它不追求绚丽夺目的效果去诱惑人,没有太多的装饰,没有过多的喧哗,可以一眼看清楚,可以尽情的表达纯净、质朴,从黑白中可以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激扬之黑白”的特点在赵延年后期作品中仍能强烈感受到。如《逐日》、《砥》、《填海》,以及《20世纪90年代》。在这些作品中,我们没有感到他因为年岁增大而创作激情有所减退,精神境界更趋深邃,艺术风格更为鲜明,刀法与技巧更加老练精到,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酣畅淋漓的抽象表现 抽象审美情趣,是指艺术家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各种外在形态和不同事物进行视觉感应时所产生的特定情感思维,也是艺术家独立依据各方面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以及长期实践而确立的自我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的一种审美判断。正如人们从铁栏杆中看到一种防御和纪律,从轻波泛浪中感觉到平静和优美一样。 古往今来,凡是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艺术家,总是对一切美好事物表现出喜爱、赞赏、向往、追求。不管是春天树林里的阳光明媚,还是秋天高山溪流中的流水;也不管是故居里斑驳粗陋的残迹,还是雨夜电闪雷鸣中的滴漏草棚。这些种种情感的孕育,正是艺术家抽象审美情趣的作用,也是艺术家创作作品的最初机缘和驱动力。 中国从事黑白木刻创作的每一个艺术家总是要想方设法在自己的画面上营造一种自我独特的抽象审美情趣,让人们在欣赏他们的作品时,得到情感上的沟通和感染。塞尚在古典绘画中发现了抽象几何图形的合理安排,是绘画视觉审美的本质所在,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样式,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开了先河。从此,架上绘画的抽象审美情趣总是以注重构图形式的张力作为表现作品内涵的基本构架而引起重视,唯美主义画家创作的田园风光绘画,大多都以优美、匀称、平静、和谐的构图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讴歌与赞美。表现主义画家总是以夸张、扭曲、动荡、杂乱、凝重的构图形式来表现自身对社会、对战争、对人生的抗争与呼唤。而抽象派画家更是用各种不同的几何形状来组合画面,以摆脱具体物象,直接利用符号的构成形式来体现画家的思想情感。 我国著名老版画家王琦先生的黑白木刻《古墙老藤》和著名版画家卜维勤刻的黑白木刻《岁月中的树和鸟)),虽然在题材的选取上基本一样,构图的组合方式也基本相同,但是,构成画面形式美感的抽象要素点、线、面的形态却不一样:王琦先生的画面构成所采用的是具有动感的向上伸展和富有弹性的曲线,在抽象视觉审美感应上激发的是一种有韵律的朝气蓬勃和唤发青春活力的心理沉思;而卜维勤先生的画面构成采用的是纵横交错、向外拓展和坚韧刚毅的涩线,在抽象视觉审美感应上激发的是一种崇高、庄严、质朴和沧桑的心理沉思。不言而喻,两幅作品的外在形态不同,所体现出来的作品内涵和艺术家的人格力量也有所不同。这也许就是中国传统绘画把“气韵生动”放在构造画面第一位的原因。 三、气势高亢的民族精神 纵观中国大多黑白木刻作品都洋溢着浓烈的民族之情,版画家们将自己的深深的爱国热情雕刻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上世纪30年代中国出现的新兴木刻,不仅是一个新的绘画品种的诞生,更是受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左翼美术家联盟”领导和影响下的无产阶级革命艺术。比如版画家力群及他的作品,1931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力群,不仅受到了校长林风眠的油画、老师李苦禅的国画影响,更是与一些进步同学一起成立了“木铃木刻研究会”,勇敢地拿起了木刻刀,走上了为拯救祖国为人民而艺术的道路。他1933年的版画《病》,正是用卧在床榻上的病人那茫然的眼神和干枯的手,深深刻画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苦难,而缘于他作品所表现出的进步思想而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35年的木刻《抵抗》和1937年的作品《抗战》,是他用洗练的刀法、简洁的造型,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烈场面进行了生动的展示。1940年初,力群来到了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美术系教员,延安的6年度过了他最重要的人生阶段,在这里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他把火热的目光投向了劳动人民。作品《饮》以素描的手法,将陕北劳动人民健康的体格和朴实耐劳的品质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套色木刻《丰衣足食图》则抛弃了版画艺术上的欧化风,吸取了民间木版年画和剪纸、窗花的特点,并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使新兴版画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个画种。 鲁迅先生把木刻艺术比做一种“捏刀向木”、“放刀直干”的充满“力之美”的艺术。它的创作全过程融入了艺术家的感情与感受,而且更能表现“现代社会的魂魄”。我们从赵延年早期创作的《负木者》、《抢米》等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百姓以及祖国命运的同情与关注。上世纪60年代初期是赵延年的创作高峰期,他的许多代表作品以至后来成为当代版画名作的作品,都是那个时期创作的,虽然那时远不及今天这样生活优裕。究其原因,这可能是人的精神作用。精神境界和精神含量对一幅艺术作品来说至关重要。 总之,我国的黑白木刻发展到今天,虽然研究的人不多,但是她的艺术魅力却和其它画种一样博大而精深。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它在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的事业中一直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的社会意义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洋技唐风——油画创作借鉴中国画风格初探

套色木刻毕业论文

套色木刻是木刻版画类型之一。艺术性质的作品。指以几块木版套印出两种以上颜色的版画。中国明末刻印的《十竹斋书画谱》几《十竹斋笺谱》,皆属水印套色复制木刻。创作木刻中的套色形式大致可分三种类型:一、以深色主版为骨干,套以相应的色彩组成画面;二、不用主版,而以各块套版互相配合、补充、衬托,构成形色具备的画面;三、上述两种套色法混合运用组成画面。因制作工具、材料及印刷的不同又可分为水印、油印、粉印等。古籍有原刻本、翻刻本、写刻本、套色刻本等版本之分。其中原刻本是藏家的首选。翻刻本比较多,收藏价值略逊原刻本一筹。但有几种翻刻本值得藏家关注:第一是原刻本已没有了,或只有孤本残卷存世;第二,翻刻者是历史上著名的刻书机构;第三是影刻本,就是先在原刻本上进行影摹,然后再上版雕刻,这样印出的书能够完整地保留原刻本的形状;第四是写刻本,即由擅长书法的人或作者自己书写上版印出的书,如清代郑板桥自书的《板桥集》等。还有就是套色刻本,即在同一书页上,印上颜色不同的文字和图画。价值往往高于同时期墨本数倍,历来是收藏界追逐的热点。在古籍收藏中,还有一个说法,同一时期的古籍中“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

黑白木刻 也称“单色木版画”、“木刻”。木刻版画类型之一。指在一块木板上直接完整地表现主题,刻画形象,并用黑墨(或单一色墨)在白纸(或色纸)上拓印。套色木刻也是木刻版画类型之一。指以几块木版套印出两种以上颜色的版画。创作木刻中的套色形式大致可分三种类型:一、以深色主版为骨干,套以相应的色彩组成画面;二、不用主版,而以各块套版互相配合、补充、衬托,构成形色具备的画面;三、上述两种套色法混合运用组成画面。因制作工具、材料及印刷的不同又可分为水印、油印、粉印等。 中国传统绘画“墨分五色”。黑色并非漆黑一团,它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给人以绚丽的视觉感受。黑白木刻也是要讲色彩的。这和套色木刻一样。黑白木刻中的色无浓淡之分,全靠点与线疏密聚散构成不同色值的灰色,从而创造出黑白木刻特有的“色彩”感。黑白木刻的黑白灰关系正是通过融入了艺术家情感与创意构想的刀法组织来实现的。刀法之于木刻,就如同笔墨之于中国画,亦如其他一切绘画形式中,色彩的冷暖、浓淡、明暗、厚薄和肌理、笔触等等艺术表现手法。由于材质的特殊性,刻刀在木板上的运行,远不如画笔在纸和画布上那么轻松流畅和自如。刻刀在板上作迂回、旋转或某些规则曲线刻画时,往往会受到很大局限,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阳刻的曲线变化更为不易。但是,与普通笔绘效果相比,木刻的强硬胜于纤弱,挺拔胜于流滑,锐利胜于疲软,力度胜于柔媚。正是这种以笨拙的手工方式雕刻挤压出来的线和形,构成了木刻中任何笔绘都无法达到的特殊效果。木刻之美是刀木之美,是力量之美。但套色木刻比黑白木刻要繁琐的多,通常是三个版以上,儿黑白木刻只需一版完成。

浅谈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课是给学生介绍美术知识、剖 析美术作品、揭示美术规律、指导美术欣赏 的课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技巧,提 高他们辨别、分析、反省、判断的能力并开 阔知识视野,陶冶情操。笔者从以下几个角 度来探讨如何上好美术鉴赏课。 一、让学生多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正如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艺理论家刘 勰所说的:“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 识器。”只有学生多看、多思考,对一些艺术 语言(如点、线、面、体、空间、光、色、材 质、肌理)和艺术流派(如现代中国的岭南 派、西方的印象派)等美术知识才能逐步由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可通过欣赏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 的《步辇图》、韩滉的《五牛图》、徐渭的《杂 花图卷》、蒋兆和的《流民图》等众多名家的 作品体会中国画融诗词、歌赋、书法、绘画、 印章于一炉,诗、书、画、印相映生辉,这 也是任何绘画艺术都没有的独特艺术形式。 另外中国画的墨色变化和以线条为主的勾、 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 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多种表现手法, 具有高度的提炼概括技巧,充分体现了民族 的精神,因而成为光辉灿烂的民族绘画艺 术。中国画线条的美感是油画所没有的。 二、多给学生介绍美术的类别及基本知识 给学生介绍美术基本知识,特别是有关 美术的分类和各类美术的主要特点,以及美 术的主要艺术语言以及作用的知识。只有这 样,才能根据各类美术的特点和美术的主要 艺术语言,去理解各类美术作品,真正领会 各类美术作品各自不同的艺术魅力。 例如,从大的方面讲,美术包括绘画、雕 塑、工艺美术和设计美术以及建筑和园林艺 术等四大类。也可将书艺(书法、篆刻等)和 摄影艺术归入美术的范围共六大类。绘画艺 术,从绘画的社会功能和表现形式来分,绘 画可分为招贴画、年画、连环画、漫画、组 画、插图等。从绘画的题材来分,绘画可分 为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风景画、静物 画等。从绘画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技法来分, 绘画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粉 画、版画、壁画、素描等画种。其中一些画 种根据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的不同,又可分为 更细的艺术样式。如版画又可分成木刻、铜 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胶版画等。其中 木刻又可分成黑白木刻、套色木刻、水印套 色木刻等。 三、多介绍艺术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给学生介绍美术作品时,多介绍一些 美术作品的作者及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 学习兴趣,让学生来理解和体会作者特定 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 例如,罗中立的《父亲》是1980年根据 画家在大巴山生活的体验以及与农民结下的 深情,创作了这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 《父亲》中的艺术形象来源于一位淘粪 的农民“。20世纪70年代农民进城主要是淘 粪,把粪作肥料。为了这个肥料,生产队、 公社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就是为了这个肥 料,画家附近的厕所里都有农民住在里面, 那时候城里面每一个厕所都有农民住在里 面。农民过年的时候也守在那个地方,年三 十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团圆,那个农民家 就住在那个厕所,一年四季都住在那个地 方,吃饭烧火都在那个地方!所以他的那个 神态和姿势引起我很大的震动,这个农民一 年四季都没有回家。”画家罗中立回忆说: “我的一生跟农民肯定是分不开的。《父亲》 这幅画创作出来的时候,我没有想到它会引 起社会上这样大的反响,《父亲》这幅画实 际上是宣告一个神的时代结束,一个人的时 代开始……《父亲》画了近30年了,它的 主题概括了我们民族的历史、沧桑,绘画语 言和表现手法上首次借用了西方超级写实主 义(照相写实)手法,所以当时会引起那么 多关注。但它持续引起关注许多年,我想是 因为那件作品内含的主题,它已是一个时期 的文化符号。” 只有让学生了解《父亲》的创作背景,才 能更深刻地了解长期的艰辛岁月造成父亲这 一形象的一条条皱纹、柴耙似的双手,以及 缺牙的嘴巴,为什么会立即引起社会的强烈 反响。为什么能代表中国一代人的形象。 四、多讲解美术史方面的知识 我国新兴木刻运动的产生,是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需要,其作品具有极强的革命性和 明确的倾向性。在当时物质条件非常艰苦情 况下,鲁迅先生介绍欧洲版画,组织木刻青 年和提倡新兴木刻运动,其目的是将木刻作 为有力的武器向敌人发动进攻。用刻刀和生 命坚持其主张,为了精神和理想,这些木刻 家们不仅仅是艺术家,更主要的是革命的斗 士。他们用自己手中的刻刀直接介入到政治 斗争中去,以至于被查封展览,或是被捕

版画毕业论文套色

版画艺术形式招贴设计论文

一、版画招贴的概述

1、版画的诞生

版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于远古原始社会。最早的形式便是原始人类以手拓色印于岩洞的类似游戏的活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出现了一种以在陶体印压几何装饰纹样而得名的几何印文陶。陶体上的几何形纹样,是在陶坯未干前,用印模摁印上去,然后烧制。这些属于新石器时期先民的“印刷”尝试。中国古代的封泥、图章以及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可以说是雕版印刷的重要历程,尤以画像石、画像砖最为典型,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其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描绘社会风俗和社会生活的场面,如宴乐、杂技、舞蹈等,有的则描绘了神话故事,但最主要的是宣扬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展现了忠臣孝子、节妇烈女和古代圣贤的典故,如闵子骞芦衣顺母画像石,展现闵子骞以德报怨,孝顺后母的故事,可以理解为当时的“公益招贴”了。随着墨、纸等印刷材料依次出现(商代已经出现人造墨,周代,墨已经被广泛使用,秦时期固体墨开始使用,公元六世纪墨已经应用于印刷,并推动印刷术的发展;西汉时出现草纸,品质低劣,上流社会不认可,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中国古代雕版版画的出现,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版画起源于印刷,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版画起源国,迄今为止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且保存完好的版画作品为公元868年的《金刚经扉页画》早于西方至少五百年。早期版画的复制性已经成为艺术界公认的事实,然而中国传统版画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种版画形式,而是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技法。中国的传统版画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其深埋地下的根系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印刷术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伴随着中华文化的诞生而萌芽,随中华文化发展而成熟,是一门一刻也没有离开文化熏染的古老艺术。

2、招贴与版画的溯源

正如德国思想家沃尔特.本雅明所说,艺术品的社会影响力,往往更多的是取决于复制传播,而不是技术本身。招贴和版画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注定了相互依存。造纸术的发明,是雕版印刷极为重要的一环,东晋桓玄帝曾令废简用纸,纸的应用日益普及,自此,中国人就开始用纸这一媒介传播信息。这种传播的媒体被称之为“告示”,这便是中国古代的招贴。在这些招贴中有些是直接手书或手绘完成的,随告示张贴数量及范围的不断升级,直接手书绘制已经无法满足招贴量的需求,于是推动了雕版间接转印招贴的发展。北宋庆历年间,山东济南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招贴印刷实物———刘家针铺的铜版广告,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铜版上雕刻着“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标题及白兔捣药的图案,图案两侧注有“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招贴下方甚至附有较为完整广告文案。招贴构图工整图文并茂,既有象征店铺标志的捣药白兔,又有宣传产品质量和售卖方法的广告语。这副铜版画招贴比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印刷广告———1473年英国的第一个出版商威廉凯克斯顿为宣传宗教书籍而印刷的广告还早四百年。明清时期,由于手工业的发展,文化领域的繁荣活跃,对于出版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成就了版画的鼎盛时期。明代的雕版印刷技术日渐成熟,所涉及的内容题材非常广泛,各地形成了各具刻印风格的刻书中心,如安徽徽州、江苏苏州、南京、福建建阳刻书中心等。也可能源于竞争,各地书商特别注重利用精美的版画吸引读者。明万历年间书籍版画出现了群采纷呈的局面,众多优秀刻工、画家投入到书籍版画的创作中。这些繁花似锦风格各异的版画作品以小说、戏曲插图的形式深受社会欢迎,对于当时文学作品的传播、普及以及加强对读者的吸引力感染力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广告作用。其中以元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明代施耐庵所著《水浒传》最具代表。雕版印刷术在我国宋代逐渐兴盛,也奠定了另一种招贴艺术———木版年画。比较著名的有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此外还有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陕西凤翔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广东佛山年画等。这些传统年画都具有招贴的艺术功能。因为木版年画除了满足美的欣赏外,也是传达民间文化生活“辟邪纳福”、“欢乐吉庆”一种招贴设计(《平面招贴设计艺术》作者:季阳)。直至今日,年画仍然在招贴设计中刮起阵阵“中国风”,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1866年,法国画家、设计师朱尔斯.谢雷特在其印刷厂设计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石版招贴,而被誉为“现代招贴之父”。这张石招贴作品的问世象征着现代招贴的诞生。20世纪初期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对招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来自于画家为自己的画展制作的木刻风格的招贴作品,这些作品以强烈的黑白对比、错综的线条以及具有表现力的刀法运用来诉说创作主题。这些夸张的表现形式无疑深深触动了人们感官。在设计领域,表现主义招贴风格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二、招贴中的版画艺术形式及表现

1、招贴中的凸版版画艺术形式及表现

凸版画是最古老的印刷术之一,原理也较为简单,就是将不需要印刷的地方用刀刻去,并将油墨上于刻制后平板上凸起处,并转印到纸张上即可。其中,手工雕刻的木刻版画是最为常见的凸版。这项起源于中国的古老技艺通过伊斯兰传遍欧亚,并随着十五世纪造纸的工业化发展,使得雕版印刷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成像语言,承载着传达各种信息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凸版版画常会选择有肌理表面的材质进行印刷,如衣服、地砖或其他具有特殊纹理的表面。这种创新也是招贴设计的本质要求,肌理效果是招贴设计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视觉艺术语言。肌理效果作为美的要素之一,本身就具有一种强烈的视觉性,这一点在版画和招贴创作设计中被高度重视,也成为两种艺术形式的重要纽带。版画招贴的制作主要因其创意主题及风格的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木板,实际上,除了木板板材之外,几乎所有不同性质的媒介都会为设计师带来创作的灵感,如橡胶、塑料、复合材料,甚至包括人的`指纹,这些材质具有光滑、柔软以及特有的肌理等特性而更加利于即兴创意。

2、制版与招贴风格

首先从现代招贴的发展与制作来看,与版画的历史是有重叠的一段经历,20世纪20年代招贴作品多以绘画为主,这一阶段的招贴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的转变,这个时期很多的招贴设计工作都是由版画艺术家来完成。版画家将自己对艺术的感悟体现在招贴作品当中,在国内外出现了一大批经典的黑白版画招贴作品,这些作品既展现了版画的艺术魅力又承载了招贴的传达功能及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

(1) 以黑白块面表现的版画招贴艺术语言作为版画招贴,在版面的刻制上以两种方式比较多见,一是阴刻,在黑底上刻白纹;一是阳刻,在白底上留黑线。一般来说,刻制白线较为简单便利,所以这种方法刻制的招贴版画比较多见。黑白作为最单纯的色系,具有宽容的特点而荣登极度色彩境界。黑白对比色本是木版画表达大千物象常用的视觉语言,渐渐受到众多平面设计师的青睐。黑白块面的静谧、简洁、单纯也是招贴设计大师冈特兰堡极力主张的设计创作理念。他的招贴作品多以块面表现为设计基调,形成了独特的设计风格。

(2) 以线条表现的版画招贴艺术语言表现“黑线”要更困难一些,在制版的时候既要考虑造型又要模仿手绘的效果,这就要小心谨慎地对待线条两边的刀法处理,并且要将线条外侧的区域铲平。具有代表性的版画招贴作品《怒吼吧,中国》,是20世纪30年代反帝救亡热潮中的经典力作。作品采用阳刻技法,表现一个被蒙住耳目,紧紧捆绑受尽屈辱的男人躯体,招贴运用犀利的刀法把因奋起挣脱枷锁,而扭曲的肌肉和躯体的线条展现得淋漓尽致,传达出作品所具有的强烈视觉冲击力。不同质感的线条表达,在人们的情感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性格特征。版画招贴通过线条的处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强烈的视觉反差对招贴的主题给予直白而又微妙的诠释,形成了独特风格的招贴艺术,这也许就是设计师一直钟情于它的原因吧。

3、印刷与招贴特色

印刷可以看成制版的衍生,尤其作为具有招贴功能的版画,印刷更是展现其最终效果的重要形式。在彩色凸版印刷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减版套色法,前后版色彩叠印,形成混合色的方法;另一种是多版套色技术。上世纪初的套色版画招贴对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波普”艺术产生较大的影响。设计师在社会变革,流行文化当道的背景下,更加关注视觉语言的活力。采用最常见的视觉形象作为创作元素。下图为波普艺术家创作的招贴作品《新的希望》采用多套色制作的招贴。

4、招贴中的凹版版画艺术形式及表现

凹版是通过雕刻或腐蚀的方法制作金属溯到旧石器时代的阴线雕刻、石刻、骨刻。最初的金属版画是金银工匠们通过拓印的方式来进行金属上的图案设计。随着化学的进步,设计师开始尝试用腐蚀的方法进行雕刻,这种雕刻作品的线条更加细腻流畅,可以表现更为丰富的招贴艺术作品。凹版的制作更加注重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能将创意和构思通过蚀刻的方式表现出来,需要熟悉材料的特征和熟练地掌握工具。刻针和画线刀能表现精致细密的平面设计作品,在招贴作品的表现中,一些电动工具、钢丝绒、砂纸可以营造出丰富的肌理效果,这种艺术创作的微观形式在招贴设计中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在审美还是视觉传达的功能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当代的很多平面设计作品经常会使用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非酸蚀制版技术,其中生肖邮票的设计制作就是采取了凹版线雕的传统方式刻出,由于线条精细,传统纹样的细节均能完美表现。除了邮票以外,各种纸币的平面设计也是属于线雕图像。

三、结语

版画招贴的创作过程本身就蕴含着极大的创意,会牵涉到色彩的选择、图形的处理以及文案的推敲与设计。招贴创作的终极目的就是在人的心灵深处印下让人难以磨灭的印迹,那么,不同的印版在创作制版的过程中就是在讲述一个个慑人的故事,这些制作招贴的材料、技术无不具有生命力,它们都包含了特定的时空信息。版画除了技艺本身可以为招贴带来灵感,在观念艺术传承中,版画也一直将文化关怀作为创作的动力,强调对社会的干预。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前版画一度将招贴的功能推向高潮。招贴是大众的艺术,而版画又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版画融合了传统美学和大众媒体,具有多样性的特质。版画可以运用不同的印刷方法来制作、传播各种信息。任何形式的海报、公告、招贴等大众传播的印刷通讯,都可以通过版画来进行全新的诠释。虽然这些作品可能具有时效性,但是它又以一种独特的完全不同的方式存在。在大众的眼里版画招贴是招贴中的艺术品,而在艺术家眼里,招贴又是版画实现社会功能的平台,展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作者:王晓玮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

有两种,在一张版上刻的是独副版画,另一种在几块板上的套色版。 独版是在一张版上刻 , 比如你有ABCD四种颜色,接着根据你颜色多少,和构成。先刻A色,刻完后直接上色,印出A色,印完后在用松节油洗去A色,在A色基础上刻B色,刻完后在再A色上印B色,以此类推,此法有利有弊,A色你必须印很多,要不然后面错了就没得改了。颜色会叠加,画面很厚。好处就是不必套色不准的麻烦。后者就是你要先画好画面,ABCD四色,分别刻在四块大小相同的板上,每块版一种颜色,之后再一版一版的印,色与色,版与版之间不能有错版。

美术学版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美术学版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欢迎阅读与收藏。

[1]周芜:《徽派版画史论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

[2]郭味蕖:《中国版画史略》,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

[3]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

[4]徐小蛮、王福康:《中国古代插图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周亮:《周芜全集》,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

[6]杨柳:《晚明文化的“雅”与“谑”——明刻版画名品〈青楼韵语〉》,《西泠印社2015年秋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2015年.

[7]周心慧:《中国古代版刻版画史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

[8]周芜:《中国古代版画展览图录——美术资料选辑(三)》,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家通讯》编辑组,中国古代版画研究会筹备会展出组,1984年.

[9][日]町田市立国际版画美术馆:《中国古代版画展》,町田:町田市立国际版画美术馆,1988年.

[10]曹凯.记录与实验:DV影像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4-35.

[11]徐渭.南词叙录[G]//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三.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240.

[12]李小彬.明万历间汪氏玩虎轩刻本《琵琶记》版画及其制作[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7:6.

[13]俞为民.南戏琵琶记版本及其流变考述[J].文学遗产,1994(6):84-95.

[14]徐宏图.南戏《琵琶记》遗存考[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1):36-52.

[15]郑国强,刘露,杨小竹.新媒体技术给广告带来的巨大影响.艺术科技,2013(11).

[16]屠隆.考盘余事[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7:115.

[17]朱彝尊.明诗综[EB/OL].[2020-02-12].

[18]蒋炜.从高石山房刻本《目连救母》看万历初期徽州版画和金陵版画的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2(5):36-39.

[19]蒋炜.晚明徽州版画风格的演变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J].艺术探索,2014(4):19-24.

[20]罗文茜.浅析版画艺术的设计形式.工业设计,2018(8).

[21]刘世德.古本小说丛刊:第2辑[M].北京:中华书局,1991:1.

[22]王秋桂.善本戏曲丛刊:第5辑[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16.

[23]李娜.晚明的出版风尚与作为艺术品的书籍[J].江苏社会科学,2013(2):192-197.

[24]何卫平.中国当代美术二十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32.

[25]杨劲松.重叠肌理[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71-78.

[26]殷双喜.影像与图像[J].美苑,2001(2):87-91.

[27]邱志杰.摄影之后的摄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9-40.

[28]段世昌.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版画艺术设计方法研究.现代电子技术,2019(13).

[29]罗博.徽派版画艺术形式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广东蚕业,2019(1).

[30]张东东.论当代版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美与时代(中),2018(12).

版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的提出

1、版画就是这样一种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现代社会科技日益狂深,人们对民间的艺术尤其的关注,作为现代的中小学生更有这个责任去了解一些文化现象,有责任去把这样的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2、综观现代的儿童艺术作品,儿童美术作品应该是反映自身生活的主体性表现活动,是一种本能也是孩子强烈表现自我生活欲望的一种活动,而现代社会的儿童艺术作品有很多不是出于自己本能的需要,是老师的需要,是比赛的需要,是大人的需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束缚了学生对一些感兴趣的内容、现象的认识和研究。缺乏学生对其中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以往的"兴趣小组活动"更多地定位于学生的模仿操作能力上,很少有创作性的作品。模仿固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比如说版画可以木版上刻,也可以用丝网制版,也可以用卡纸制版。特别是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尤其是这样。但是学生的学习如果总是停留在临摹阶段的话,就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如何进一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便成了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地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获得严密地展开理论思维与明智行为的能力;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总目标:借助传统的版画艺术的特点,包括:刻版的刀法、刻画内容的抽象艺术形象、刻制时的人物表现的内在品质等,通过学校的美术课堂来展示版画的优势、挖掘版画的艺术精神、开拓学生在绘画领域的表现,结合工艺的效果来研制、尝试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和效果。从而研究学校美术课堂的上的绘画辅导。

2、子目标:

学生发展目标

1、学生掌握传统版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2、通过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发展目标

1、教师在进行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专业自主意识。

2、教师形成良好的课程意识以及掌握扎上实的课程理论。

3、教师掌握传统工艺和现代课程开发的知识、技术并形成相应的实际能力。

课题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课题目标的实现以教师的发展为保障,以传统的版画课题的开发为基本手段。三位一体,共同构成课程的整体,同时还要达到以下的几点分类目标,了解传统的版画艺术的特点和特色,在日常的美术课堂中开发、研制新的版画形式。

共同发展目标

1、通过在尝试新的版画的过程中我们要将版画的艺术特色发挥出来,让版画在学生的绘画领域运用并有所创新。

2、借助版画的刻、印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的品质,从而更好的发挥版画的艺术特点为学生美术学习服务。

3、发展新的版画艺术形式,表现美术学习的多元性质。

4、通过传统版画的研究达到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以版画为通道,开发新的美术学习形式和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任务和内容

1、该课题时以传统的版画艺术为出发和起使点,作为课题的研究的平台和基础,研究各式各样的版画形式和作品特色,让学生在造型、设计、表现领域有所创新,得到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和表现样式,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绘画表现层次、厚度,从而让学生在宽松的领域认识美术、学习美术、表现美术、研究美术。

2、研究出新的版画作品效果、版画的上课案例、课堂教学实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表现效果,改变传统的绘画辅导方式,使其得到更加多样的表现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周期

1、实验以学校3、4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奇数班、偶数班对照分析的效果。

2、实验的'周期是1年内(20xx年2月-----20xx年2月)

五、课题的假设

1、传统的版画艺术在造型、设计领域的学习方式,及课堂教学等综合因素的作用。

2、自变量:在传统的版画形式下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

3、因变量:传统版画形式、效果和现在的新的课程改革中的造型、设计、表现的结合,研究系列的传统和现代的有效结合的美术表现形式。

六.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研究经验、组织结构:

1、教研员引领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部负责人和美术教研员参与课题研究,在专业理论方面起到了引领、指导作用。

xxxx——小学美术教研员,小学高级美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主持过课题试验,成果卓著。曾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2、专家引领

xxxx——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专家组专家,中国少年儿童版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

3、课题成员

xxxx——小学高级教师及专业主管,个人荣获20多次国际及国内奖项,指导学生获得教育部及各类奖项若干,在全国核心刊物有论文发表及个人专著获奖

xxxx——小学美术教师兼大队辅导员,小学高级美术教师,曾参加过西安市、陕西省、全国的赛教课,分别荣获了一、二等奖。

xxxx——小学美术教师,区级骨干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性强,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的少儿书画大赛,成绩显著。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专门成立了该课题领导小组,由小学美术学科教研员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相关部门领导和一线的学科骨干教师,课题小组实行统一管理,协调工作。

2、本课题由三所学校共同参与研究,学校有先进的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为研究课题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和支持,提供了经费保障。

4、课题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有强烈的责任感,有敢于创新的精神。

八、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活动课程理论

“活动”是活动课程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活动课程”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生主动活动,侧重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的习得,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课程形态。活动课程不仅在思想实质上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而且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深化提供了可行的途径。由于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特点,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和主体力量的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美育界提出了以活动中心的美育方法论原则,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的版画教学同样具有多种活动要素。因此,其培养学生创新和审美品质的教育价值可以也只有以活动为载体才能发挥出来。

2、美育理论

美育是普通教育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为目标的教育都不可缺少审美教育这种特殊的过程和行为。美育有较为充分和直接地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它把促进个体的平衡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能,以人格和情感的塑造为目的,并力图使人的各种潜能得到协调而和谐的发展,进而使这种作用自觉地渗透到不同的教育行为之中。美育的这种功能是一种系统的开放结构,它直接作用于个体的情感生活和人格模式。美育是青少年成长期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营养,也是教育行为及基础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感性教育与人生教育的有效途径。美育过程主要以意向和情感的激发与交流为基础,因此美育活动首先依赖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及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反映,需要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能力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协同作用。因此美育界提出了以活动为中心的美育方法论原则。因为活动无疑是增进学生审美体验的有效方式。

3、现代课程改革理论

现代的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自己的课程目标,学生的发展是综合的有机体即:学生在造型、设计、表现、综合探索的综合运用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因此作为一种传统的版画工艺更能很好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以传统民间版画艺术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版画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版画创作活动体系。通过剪版画创作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才能发挥课程改革的精神。

九、课题组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

课题立项准备,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

1、开展问卷、座谈等调查形式,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该研究课题内容的认识,对传统版画创作、传统工艺等进行客观分析。组织成员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和版画创作教学的理论。

2、撰写“小学版画创作活动课程开发”研究方案。

3、制定子课题计划并讨论交流,挖掘研究的难点重点。

(二)实施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0月)

1、各子课题按计划实施研究工作,认真做好各类活动、个案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进行学生版画创作。

3、编写版画创作活动课程指导思想和意义,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

4、在版画创作教学的实践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系列并积累优秀活动案例。

(三)具体的工作重点和要求:

1、20xx年2月-20xx年4月

了解版画创作艺术的内涵、特点,感受版画艺术作品的特色。如:构图新颖化、机理多样化、色彩厚重化;深刻的思想内涵等。以欣赏版画作品、了解版画创作方法为主要的课堂任务。

在这个阶段有主要的版画创作作品欣赏教案和课堂教学照片为准。

2、20xx年5月-20xx年10月

研究制版形式的多样表现内容,学习木刻版画、水印版画等。重点是把握版画创作的工艺和形式、效果。

该阶段的以作品展览、教师的上课、学生的作品为主要的依据手段。

(三)、结题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2月):

1、整理、汇编活动案例及优秀版画创作作品。

2、撰写研究报告。

十、成果预设

1、以一种综合艺术的形式来展示版画创作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形成著作或论文。

2、相关的展览、作品集。

美术教育版画论文范文

【摘 要】与知识相比,想象力具有独特的特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在少儿版画美术教育中,随着孩子们的想象力的不断地拓展,其想象力的奇特,构思的大胆,手法的自由,尽情宣泄的色彩不受任何束缚,让孩子们画出来最动人、最精彩的个性之作。版画有其它美术绘画的共律,也有着艺术的自律,在少儿版画美术教育实践中,共律、个律的艺术素质通过不断积累,将孕育出更多的艺术内涵和技艺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版画;教育;意义;作用

一、绪论

美术教育在少儿教育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培养一个孩子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栋梁的一个重要开端,同时也是培养孩子的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随着国家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以及国家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不断发展,美术教育课程不断改革创新,少儿的美术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

二、少儿版画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版画制作中的随机应变是培养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随着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向我们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社会各领域急需的是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少儿在版画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版画的制作技巧,且还学习了观察、认识世界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用头脑思考,学会了创新,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如何上好少儿版画课,提高孩子们的版画知识艺术素质

1、动员孩子们主动动脑思考,观察分析,注重启迪少儿对版画艺术的求知欲望

要上好少儿版画课,教师就要全身心的投入,注重启迪少儿对版画艺术的求知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少儿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视觉器官感知事物,用脑思考并进行比较。例如:版画活动《北大荒的土地》中,教师引导少儿观看版画《北大荒的土地》,画面非常简单,就是宽阔的农田,让孩子们通过版画连想以往看到的一望无边的农田原野,引导少儿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用图形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版画活动,让少儿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创造性地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土地田野,在贯彻了审美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中充满了童真。

2、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因材施教,突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引导少儿对版画艺术产生形象思维

教师的讲解演示,是实际示范操作与语言解释相配合,通过把事物的发展变化显示出来,使少儿了解与掌握版画的形状、颜色、结构、特征以及绘制步骤。教师讲解时,语言要清晰生动,精练准确,富有启发性,演示时要熟练,清楚而恰到好处。同时把技能技巧告诉少儿。

例如结合实物讲解版画《葵花》。老师在讲解版画《葵花》时,重点讲解葵花的形状,葵花的高低、前后、疏密,并运用实物照片演示前后关系,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挡住的部分怎么画?几句话少儿很快就明白和理解了什么是重叠,掌握和了解了重叠的构图的表现方法。例如版画《蝴蝶》。通过观看图片,丰富少儿的感性经验。运用范画向幼儿讲解蝴蝶的对称。再通过教具演示来讲解化解难点。最后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具体讲解指导。讲解与演示相配合,讲解的过程也是观察的过程。

3、丰富课堂教学的游戏性,寓教于乐,激发少儿对版画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爱好

丰富课堂教学的游戏性,就是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以娱乐或玩的方式进行,使少儿饶有兴致地反复学习和操作的方法。

由于少儿的年龄小,身体发育不完善,要掌握一种知识和技能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形成,游戏练习法就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无思想负担的情境下进行美术活动,使之维持长久的兴趣,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可以运用涂色游戏,由教师画出轮廓,幼儿涂色进行。也可以通过添画游戏,由教师画出主要形象,幼儿添画相关的线条、形象。还可以通过情景游戏,由教师设计、创设游戏情节(或情景),让幼儿在玩玩耍耍中学习、掌握绘画方法。

4、加强教学的延续性,因势利导,逐步巩固少儿版画知识基本功底的艺术基础

教学中应该重视教材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像写作文一样要注意承前启后,因势利导,逐步巩固少儿版画知识基本功底的艺术基础。

教学时还要注意材料中剪贴彩纸画向剪贴纸版画底板过度,拓印向单色再向套色的过度,做到循序渐进。要突出版画特点及教材中各课的特殊性进行教学。要用范画中可让学生认识到黑白木刻版画的特点,简洁、黑白对比强烈、单纯和鲜明等特点,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对“版味”“纸味”有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的个人能力与特点的不同,教学中也要注重针对性。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要因人而教,深化教学。

四、结论

在学习版画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版画的制作技巧,而且还学会了观察、认识世界,学会了用头脑思考,学会了创新,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们应该吸取发达国家认识和发展版画教学的先进经验,注重我国版画美术教育工作,特别应该注重我国少儿版画美术教育工作,通过因势利导,给予孩子们及时培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寓教于乐,把学习与技法的机械性与游戏联系起来。这样,让孩子们从小就就能够积累更多的美术语言表达、评论、欣赏及表现创造等多种能力,努力促进我国少儿版画美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雪桦,熊炳燕,扈鸿燕,等.《幼儿园版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R/OL].

[2]张广慧.木版画工作室[M].湖北美术出版杜,1999.

[3]美术文献[M].湖北美术出版社.

[4]隋丞.材料与技法丛书:版画[M].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

[5]《国家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6]《国家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

  • 索引序列
  • 套色木刻版画毕业论文
  • 木刻套色版画毕业论文
  • 木刻套色版画毕业论文选题
  • 套色木刻毕业论文
  • 版画毕业论文套色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