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床医学论文百科 > 关于心脏病遗传史论文

关于心脏病遗传史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心脏病遗传史论文

疾病简介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编辑本段]疾病类型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根据所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程序,可将遗传病分为三大类: 其一是染色体病或染色体综合征,遗传物质的改变在染色体水平上可见,表现为数目或结构上的改变。由于染色体病累及的基因数目较多,故症状通常很严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畸变和功能改变。 其二是单基因病,目前已经发现 5余种单基因病,主要是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导致的疾病,分别由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突变所致。所谓显性基因是指等位基因中(一对染色体上相同座位上的基因)只要其中之一发生了突变即可导致疾病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指只有当一对等位基因同时发生了突变才能致病的基因。 第三是多基因病,顾名思义,这类疾病涉及多个基因起作用,与单基因病不同的是这些基因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关系,每个基因只有微效累加的作用,因此同样的病不同的人由于可能涉及的致病基因数目上的不同,其病情严重程度、复发风险均可有明显的不同,如唇裂就有轻有重,有些人同时还伴有腭裂。值得注意的是多基因病除与遗传有关外,环境因素影响也相当大,故又称多因子病。很多常见病如哮喘、唇裂、精神分裂症、高血压、先心病、癫痫等均为多基因病。 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如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要到儿童期才发病;慢性进行性舞蹈病一般要在中年时期才出现疾病的表现。有些遗传病需要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发病,如孝喘病,遗传因素占80%,环境因素占20%;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遗传因素占30%~40%,环境因素占60%~70%。遗传病常在一个家族中有多人发病,为家族性的,但也有可能一个家系中仅有一个病人,为散发性的,如苯丙酮尿症,因其致病基因频率低,又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只有夫妇双方均带有一个导致该疾病的基因时,子女才会成为这种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子(同一基因座位上的两个基因都不正常)而得病,因此多为散发,特别在只有一个子女的家庭,偶有散发出现的遗传病患者,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遗传病能够治疗吗? 以前,人们认为遗传病是不治之症。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遗传学工作者在对遗传病的研究中,弄清了一些遗传病的发病过程,从而为遗传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不断提出了新的治疗措施。家族遗传病 遗传性疾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造成的疾病。 遗传病具有先天性、家族性、终身性、遗传性的特点。 遗传病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单基因病。 单基因常常表现出功能性的改变,不能造出某种蛋白质,代谢功能紊乱,形成代谢性遗传病。单基因病又分为三种: 1.显性遗传:父母一方有显性基因,一经传给下代就能发病,即有发病的代代,必然有发病的子代,而且世代相传,如多指,并指,原发性青光眼等。 2.隐生遗传:如先天性聋哑,高度近视,白化病等,之所以称隐性遗传病,是因为患儿的双亲外表往往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3.性链锁遗传又称伴性遗传发病与性别有关,如血友病,其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又如红绿色盲是一种交叉遗传儿子发病是来自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而女儿发病是由父亲而来,但男性的发病率要比女性高得多。 二、多基因遗传:是由多种基因变化影响引起,是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的性状如身长、体型、智力、肤色和血压等均为多基因遗传,还有唇裂、腭裂也是多基因遗传。此外多基因遗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哮喘病、精神分裂症等。 三、染色体异常: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或排列位置异常等产生;最常见的如先天愚型,这种孩子面部愚钝,智力低下,两眼距离宽、斜视、伸舌样痴呆、通贯手、并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上述遗传病并非携带致病基因就肯定会发病。 其实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系,也和环境有密切联系!遗传按生物体的照性状分,还可以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所谓质量性状就是白种人和黄种人的差别,这主要是遗传决定的,受环境因数影响小。也就是男女的差别!数量性状即稻谷的重量,人的身高,颜色深浅等等,这些都叫数量性状。数量性状是多基因决定的,基因数一般不易测算,因为误差可以相差一个数量级。所以主要讲基因的总效应!数量性状受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超过遗传因子! 总之,绝大部分疾病是环境因子和遗传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受精卵形成前或形成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疾病。有人认为只有受父母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才是遗传病,这一认识不够全面。例如有一些染色体畸变并非由父母遗传因素决定,而是在受精卵形成过程中产生,习惯上染色体畸变都包括在遗传病的范畴内。还有人认为凡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疾病都是遗传病,这一概念也不确切,因为在人类所有疾病中,除了少数几种(如外伤造成骨折)完全由环境因素所致,不受遗传因素影响外,几乎绝大多数疾病都是环境和遗传两方面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只是两者影响疾病发生的程度可不相同。即使细菌感染、外伤后癫痫等环境因素十分明显的疾病,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易感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不可能把这些病都包括在遗传病的范畴之中。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A类,如21三体综合征)和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疾病(D类, 如外伤性骨折)都是少数,而大多数人类疾病都居于B类和C类。B类指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但需要环境中一定的诱因才发病,如苯丙酮酸尿症患儿在出生后摄入苯丙氨酸就会发病。 C类指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对发病起作用的疾病,如高血压病、感染等;但不同疾病的遗传度不同,即遗传因素影响越大,则遗传度就越高。所以从理论上来说, A、B、C等三类均属遗传病,但C类如感染、外伤后癫痫等在习惯上不包括在遗传病的范畴中。遗传病不同于先天性疾病,后者是指出生时就已表现出来的疾病。虽然不少遗传病在出生时就已表现出来,但也有些遗传病在出生时表现正常,而是在出生数日、数月,甚至数年、数十年后才开始逐渐表现出来,这显然不属于先天性疾病。另一方面,先天性疾病也并不都是遗传因素造成的,例如孕期母亲受放射线照射时所致的先天畸形,就不属于遗传病。遗传病也不同于家族性疾病。虽然有些由于同一个家族成员具有相同的遗传基础可表现遗传病的家族发病,但是不同的遗传病在亲代、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是复杂多样的,有些遗传病(如白化病等隐性遗传病)就可能没有家族史,另一方面,家族性疾病也可能由非遗传因素(如相同的生活条件)造成,如饮食中缺乏维生素 A使多个家族成员出现夜盲。 过去认为遗传病是一个较罕见的疾病,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过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营养性疾病得以控制,而遗传病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如英国1914年的一项儿童死因调查表明,非遗传性疾病(如感染、肿瘤等)占%,而遗传性疾病只占%,但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两类疾病各占50%。国内的情况也同样,1951年北京市儿童的死亡原因中,感染性疾病占重要地位,但在1974~1976年儿童死因分析中,先天畸形占全部死因的%,居首位,而在这些畸形中,属遗传病的达3~10名。另一方面,遗传病的病种非常多,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近年发现新的遗传病更是层出不穷。表1 表明1958~1982年人类认识的单基因病的病种,至今已有4000种左右的遗传病被人们所认识。 简史 18 世纪法国人莫佩尔蒂第一个对遗传病作了家系调查,他分析了白化病的遗传方式。1814年亚当斯发表有关临床疾病遗传性质的论文,这被认为是近代最早的一篇系统论述遗传病的文章。1908年.加罗德首次提出“先天代谢异常”的概念,将遗传与代谢联系起来,并认为尿酸尿症等先天代谢异常的遗传规律可以用孟德尔定律来解释,为医学遗传学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1949年L.波林提出了“分子病”的概念。1944年比克尔首先提出控制新生儿营养,可有效防止苯丙酮酸尿症的发展,为遗传病的有效治疗开创了新的一章。1958年J.勒热纳发现先天愚型患儿为三条21号染色体,这是第一次报道了遗传病的染色体异常。 1969年拉布斯发现了 X染色体的脆性部位,为染色体的畸变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从60年代起,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开始应用于临床。1978年卡恩和多齐首次将 DNA重组技术应用于遗传病的诊断,他们诊断了一例镰刀状细胞性贫血,此后这一诊断技术发展极为迅速。 分类 按照目前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水平,可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大类。 单基因遗传病 同源染色体中来自父亲或母亲的一对染色体上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遗传病。这类疾病虽然种类很多,3000种以上(见表[1958~1982年全世界报告的单基因遗传病的病种数]1958~1982年全世界报告的单基因遗传病的病种数),但是每一种病的患病率较低,多属罕见病。欧美国家统计,约1%的新生儿患有较严重的基因病。按照遗传方式又可将单基因病分为四类: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人类的23对染色体中,一对与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其余22对均称常染色体。同源常染色体上某一对等位基因彼此相同的,称为纯合子,一对基因彼此不同的称杂合子。如果在杂合状态下,异常基因也能完全表现出遗传病的,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先天性肌强直,这类遗传病的发生与性别无关,男女患病率相同。父母中有一位患此疾病,其子女中就可能出现患者。据估计,约7‰新生儿患有常显体显性遗传病。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必须均是异常基因纯合子才能表现出来的遗传病。大多数先天代谢异常均属此类。父母双方虽然外表正常,但如果均为某一常显体隐性遗传基因的携带者,其子女仍有可能患该种遗传病。近亲婚配时容易产生纯合状态,所以其子女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也高。③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病。这是当异常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能且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症状的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引起该病的异常基因为,纯合子 表现为重症贫血,杂合子则表现为中等程度的贫血④ 伴性遗传病。分为X连锁遗传病和Y连锁遗传病两种。有些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过于短小,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因此,这些异常基因将随X染色体传递,所以称为X连锁遗传病。也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前者是指有一个X染色体的异常基因就可表现出来的遗传病,由于女性拥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一条,所以女性获得该显性基因的机会较多,发病率高于男性,但这类遗传病为数很少,至今仅知10余种。如Xg血型,又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 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是指X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在纯合状态下才发病者,在女性,只有当两条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都属异常时才患病,如果其中有一条 X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正常就不会患有此病。但是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X染色体上的基因异常,就会表现出遗传病,所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这种伴性隐性遗传病占伴性遗传病的绝大部分,例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都比较常见。据估计约1‰新生儿患有X连锁遗传病。 Y连锁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则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因此这些基因随着Y染色体在上下代间传递,也叫全男性遗传。在人类中属于 Y连锁遗传病的有外耳道多毛症等。 多基因遗传病 与两对以上基因有关的遗传病。每对基因之间没有显性或隐性的关系,每对基因单独的作用微小,但各对基因的作用有积累效应。一般说来,多基因遗传病远比单基因遗传病多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程度也不同。遗传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程度,可用遗传度来说明,一般用百分数来表示,遗传度越高,说明这种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越大。例如唇裂、腭裂是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度达76%,而溃疡病仅37%。多基因遗传病还包括一些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神经管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精神分裂症等。在人群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患病率在2~3%以上。 染色体病 指由于染色体的数目或形态、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新生儿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为 %。染色体异常称为染色体畸变,包括常染色体的异常和性染色体的异常。但是染色体病在全部遗传病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仅约1/10。 遗传病的研究和诊断 要研究判断某一疾病是否为遗传病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家系调查及分析、挛生子分析、种族比较,伴随性状研究、动物模型和 DNA分析。通过家系调查、分析并与人群发病情况比较,不仅可以判断某病是否为遗传病,如果是遗传病的话,还可进一步确定其遗传方式。通过单卵孪生和双卵孪生同胞发病的一致率分析,可能判断某种病受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种族和民族发病情况的比较,尤其是对同样生活环境不同种族的发病率的研究可能为遗传病的判断提供重要线索。在伴随症状分析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同种白细胞抗原(HLA)系统,应用这一系统作为遗传病标志。研究作为某一遗传的伴随性状,进行连锁分析,则也能为遗传病的判断提供依据。目前已建立了数十种染色体畸变和单基因遗传病的动物模型,为遗传病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 DNA分析是近年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以限制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在遗传病判断中应用最多。 遗传病的临床诊断比其他疾病更困难。一方面遗传病的种类极多,另一方面每一种遗传病的单独发病率很低,所以临床医师在遗传病的诊断上不容易取得经验。除了一般疾病的诊断方法(如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和仪器检查)外,遗传病的诊断还可能需要依靠一些特殊的诊断手段,如染色体检查,特殊的生化学测定及系谱分析。遗传病的临床表现是最重要的诊断线索,每一种遗传病都有一些症状、体征同时存在,被称为“综合征”,这是提示诊断的最初线索,也是选择实验室检查和其他遗传学检查的依据。对遗传病患者必须要详细询问家族史并绘制准确可靠的家系谱,对家系谱的分析不仅是遗传病诊断的一项依据,而且对遗传方式的判明及进行遗传咨询也是极为重要的。皮纹分析是遗传病诊断的另一种特殊手段,主要对染色体病最有价值,对其他个别单基因遗传病也可能有一定意义,常用于临床检查的是指纹、掌纹、掌褶纹、指褶纹和脚掌纹。许多遗传病的最后诊断,还有赖于染色体检查和特殊的生化测定或DNA分析。 产前诊断是遗传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婴儿出生以前通过穿刺取得羊水或绒毛组织。进行染色体检查、特异的酶活性或代谢产物测定,或进行DNA分析对胎儿的发病情况作出判断,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人工流产以终止妊娠,这在减少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目前人类对大多数遗传病还不能进行有效治疗的条件下,用终止妊娠来防止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更具有突出的意义。近年来由于 B型超声扫描仪的广泛应用和技术的提高,在产前诊断,尤其是发育畸形的诊断上有很大的价值。胎儿镜也开始应用于产前诊断。 基因诊断是新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技术,也能对近百种遗传病作出准确的诊断,但是由于这些遗传病大多数还不能作有效治疗,所以从医学伦理学的观点来看,除应用于产前诊断外,基因诊断的推广仍存在很大问题。 治疗和预防,要根治遗传病,应该从基因水平或染色体水平来纠正已发生的缺陷,这种方法称为基因治疗,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但是基因治疗在理论上、技术上还存在着极大的困难,目前谈不上临床应用。目前对遗传病所能进行的治疗只是在早期诊断的前提下,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如饮食成分等),调节代谢过程,防止症状的出现,称为“环境工程”。目前能应用于环境工程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疗法(如苯丙酮尿症用低或无苯丙酮酸奶粉喂养)、药物疗法(如用维生素B6治疗B6 依赖症,用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等)、手术治疗(如脾切除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酶的补充(如异体骨髓移植治疗戈谢氏病)和对症疗法(如用抗癫痫药物控制苯丙酮酸尿症的惊厥)等。环境工程虽然可以减轻或消除一些遗传病的症状,对个体来说是有利的,但是治疗结果却使带有致病基因的患者不仅存活下来,甚至还能继续繁殖后代,而这些患者如果不经治疗本来可以自然淘汰,至少不会繁衍后代。所以环境工程对整个人类的影响可能是有害的,它将使致病基因的频率在人群中逐代提高,从而导致遗传病发病率的增高。 正因为目前对大多数遗传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所以遗传病的预防就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预防措施包括新生儿筛查、环境保护、携带者的检出和遗传咨询等方面。新生儿筛查是指对所有出生的婴儿进行某项遗传病的简单检查,以便在症状出现以前就开始治疗,防止症状发生。只有那些在症状出现以前就可以通过检查发现生化异常,而且已有治疗措施,而不给予治疗日后又会造成严重残疾的遗传病才进行新生儿筛查。苯丙酮酸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在许多国家已列为法定新生儿筛查项目。中国自1982年以来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地也进行了一些筛查。其中1985年发表的全国12省市的苯丙酮酸尿症筛查是中国第一次报告的较大规模的新生儿筛查。生物素基酶缺陷的新生儿筛查在国际上也还是一个新课题,中国从1987年开始已在北京开始了这项筛查工作。环境保护是指减少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畸剂、致癌剂、致染色体畸变剂和致基因突变剂,主要是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携带者检出是指将那些外表正常,但带有致病基因或异常染色体的个体从人群中检出,对其婚姻和生育进行指导,防止其后代发生这种遗传病,检出的方法主要是染色体检查、特异的酶活性测定或代谢产物测定以及DNA分析,目前已能对染色体平衡易位及百余种单基因病作携带者的检出,对这些遗传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遗传咨询, 1952年首先出现在美国,中国70年代以后才开展起来,是医务人员对遗传病患者及其家属对该遗传病的病因、遗传方式、防治、预后,以及提出的各项问题进行解答,并对患者的同胞子女再患此病的危险率作出估计,给予建议和指导。可以认为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终止妊娠三者为防止遗传病患者出生的“三部曲”。有人把婚姻咨询和生育咨询也纳入遗传咨询的范畴内,这些工作对优生优育具有重大意义。

心脏病有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心脏病是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有一些心脏疾病是可以遗传的,其中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冠心病等,要根据具体心脏病的类型来判断遗传的风险。心脏疾病中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与遗传有关系,往往能够追踪到家族史。冠心病的获得与遗传有关系,但是也与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合并的疾病有关。心脏疾病包括心包疾病、心肌疾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具体发生原因是不一样的,是否能够遗传给下一代也是不一样的。心脏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可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等。先天性心脏病为胎儿期中发育异常所致,病变可累及心脏各组织。后天性心脏病为出生后心脏受到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作用而致病,例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病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发绀,还包括咯血、胸痛、水肿、少尿等。心脏病检查包括侵入性检查、非侵入性检查,非侵入性检查包括各种类型的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超声多普勒血流图检查等。心脏病患者一般可服用抗心律失常和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同时可搭配利尿剂和抗凝溶栓药物,或者也可选择服用舒心口服液等中成药物。心脏病患者注意控制体重、戒烟、戒酒,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耗氧量增加,所以要戒烟。

呵呵……1,结构上,第一部分说心脏病,第二部分说心脏疾病与猝死,第三部分预防猝死,那么你如何定义猝死呢?2,第一部分里,分先天性/后天性没有错,风湿性心脏病和肺(源)性心脏病是否也属于后天性呢?心肌病你如何分类呢?3,先天性心脏病多数为散发,所以2应该也加上可能4,呵呵……有医学背景尚且很难知道所有跟心脏有关的疾病,况且你个没有医学背景的?好多表述不清,术语不对……“主动脉夹层”可以累及冠脉,“川崎病”一类表现就是累及冠脉,很多目前尚认识不了的各种综合症:21三体就不说了,Noonan,Marfan,等等等等5,心脏外伤呢?感染性心内膜炎呢?6,预防猝死……猝死没有明确定义……先天性心脏病可能猝死,大量心包积液可以猝死,外伤不说了,肥厚性心肌病可以猝死,主动脉夹层可以猝死……7,最关键的,你写这篇文章想要说个啥问题?最后结论如果是感冒运动与心源性猝死,大可不必铺这么大范围。

关于先天性心脏病遗传论文

遗传携带者的检出 遗传携带者(genetic carrier)是指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遗传物质的个体。一般包括: ①隐生遗传杂合子;②显性遗传病的未显者;③表型尚正常的迟发外显者;④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个体。 遗传携带者的检出对遗传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人群中,虽然许多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不高,但杂合子的比例却相当高。例如苯酮尿症的纯合子在人群中如为1:1000,携带者(杂合子)的频率为2:50,为纯合子频率的200倍。对发病率很低的遗传病,一般不做杂合子的群体筛查,仅对患者亲属及其对象进行筛查,也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对发病率高的遗传病,普查携带者效果显著。例如我国南方各省的α及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特别高(共占人群8%-12%,有的省或地区更高),因此检出双方同为α或同为β地贫杂合子的机会很多,这时,进行婚姻及生育指导,配合产前诊断,就可以从第一胎起防止重型患儿出生,从而收到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降低了本病的发病率,而且防止了不良基因在群体中播散。 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生育死胎及染色体病患儿的机会很大(参阅第二章),因此,对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亲属进行检查十分重要。 隐性致病基因杂合子检出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基因的剂量效应,即基因产物的剂量,杂合子介于纯合子与正常个体之间,约为正常个体的半量,但因机体内外环境各种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检测方法的不同(直接测定基因产物或测定基因间接产物),使测定值在正常与杂合子之间,杂合子与纯合子之间发生重叠,造成判断的困难。 杂合子携带者的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临床水平、细胞水平、酶和蛋白质水平及分子水平。从临床水平,一般只能提供线索,不能准确检出,故已基本弃用。细胞水平主要是染色体检查,多用于平衡易位携带者的检出。酶和蛋白质水平的测定(包括代谢中间产物的测定),目前对于一些分子代谢病杂合子检测尚有一定的意义,但正逐渐被基因水平的方法所取代。即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可以从分子水平即利用DNA或RNA分析技术直接检出杂合子,而且准确,特别是对一些致病基因的性质和异常基因产物还不清楚的遗传病,或用一般生化方法不能准确检测的遗传病,例如慢性进行舞蹈病、甲型和乙型血友病、DMD、苯酮尿症等;最后,对一些迟发外显携带者还可作症状前诊断,因而有可能采取早期预防性措施,如成人多囊肾病等(参阅第十三章)。目前,用基因分析检测杂合子的方法日益增多,并逐步向简化、快速、准确的方向发展,以求扩大到高危人群的筛查。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儿科常见的疾病,现已发现约有300多种临床综合征伴有CHD。对Alagille综合征、CHARGE联合征、Holt-Oram综合征、Noona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VACTERL联合征、Williams综合征、22q11缺失综合征和13、18、21三体综合征与CHD相关流行病学、临床表型、遗传病因和诊断及其再发风险进行了综述,为产前和产后临床诊断,了解疾病预后和再发概率提供资料。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综合征;突变;缺失;再发风险 中图分类号:Q9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47(2006)02-O095-04 CHD是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为4‰―8‰,若包括出生前即死亡的胎儿,发生率更高。据统计大约有315种临床综合征伴有CHD,对这些CHD相关综合征的临床和遗传信息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现将临床较常见的A1agille综合征、CHARCE联合征、H01t-Oram综合征、Noona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VACTERL联合征、Williams综合征、22q11缺失综合征、13、18和21三体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临床表型、遗传病因和诊断及其再发风险作一综述。 1Alagille综合征 Alagille综合征典型表型为:特殊面容、胆汁淤积、椎骨、眼和心脏畸形.活产婴儿发病率1/70000~1/100000,若包括新生儿肝病患者,发病率更高。90%的患者心血管畸形,最常见的为非进行性肺动脉分支狭窄(PABS),其他有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缩窄。多数心脏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无显著差异,伴法洛四联症时心脏异常严重。Alagille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外显率94%,表型多变。致病原因为JAGI基因(位于20pil.2)突变或缺失,JAGI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参与细胞信号系统和细胞死亡。JAGI序列检测发现50%-60%患者存在JAGI突变,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约5%―7%患者有JAGI基因缺失,JAGI基因单倍缺失致Alagille综合征,而双倍缺失则致死。若父母有突变或缺失,可通过绒毛活检(CVS)或羊膜腔穿刺进行快速的产前诊断。但同一家族,具有相同基因型的患者,轻症者其生活质量及寿命均不受影响,重症者常伴严重并发症,故产前诊断的基因型并不能预测临床表现及受累胎儿的并发症。新生儿期出现CHD和延时性黄疸,需考虑此征。治疗包括肝功能和心血管疾病监护和综合治疗,肝病的严重程度影响预后。死亡率为10%―20%,死因主要是肝和心脏疾病。无阳性家族史家庭再发风险低,若父母一方为患者,再现风险率50%。 2 CHARGE联合征 临床表型为:缺损(79%)、心脏病(85%)、后鼻孔闭锁(57%)、生长发育迟缓(100%)、生殖器发育不全(34%)和耳畸形(91%)。还可有其它症状如:肾畸形、面裂和食道闭锁等。本征发病率不确定,心脏畸形常见于右边畸形,有法洛四联症,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VSDs)和完全房室隔缺损(cAVSDs)。CHARGE多为散发性,但也有家系报道,CHARGE的发生与父龄有关,支持遗传因素的病因学作用。目前尚不能准确产前检测,只能通过超声识别胎儿心脏、肾脏、胃肠道等畸形。新生儿期有包括后鼻孔闭锁在内的3个典型特征时即可确诊,患儿常在围产期死亡,特别是男性患儿,但死因并不一定是严重的心脏病。再发风险低,为2%~3%。 3 Holt,Oram综合征(HOS) HOS的表型为心脏畸形合并上肢畸形,常见拇指畸形,女性比男性严重,同一家族表型严重度也不一样,上肢异常很轻微的患者,需X光片才能辨认,发病率1/100000。85%―95%的患者心血管畸形,以房间隔缺损(ASDs)(58%)和VSDs(28%)最常见,40%患者传导缺陷,包括PR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房室结合性早博,心房颤动和完全心传导阻滞等。很多心脏畸形与此征相关,如肺静脉引流异常,法洛四联症和主动脉干。上肢畸形的严重度可能与心脏的损伤度相关。HO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100%,表型多变.致病基因TBX5(定位12q2)的无义突变导致上肢和心脏同时畸形,错义突变导致其它表型,30%~40%的患者存在TBX5突变。不能作准确的产前诊断,新生儿有严重上肢畸形伴心脏异常即可确诊,临床常易漏诊。患者及双亲应作体格检查、前臂和手的X―线照片,ECG和超声心动图等全面检查。再发风险率50%。 4 Noonall综合征(NS) NS表型为特殊面容,身材矮小,蹼颈和心脏异常,发育迟缓的程度不一,其中10%―15%患者需特殊教育,在活产婴儿中发病率1/1000―1/2500,男女均可发病,症状较轻者可能漏诊。80%的患者心脏畸形,肺动脉瓣狭窄占70%―80%,其它畸形有肺动脉瓣上狭窄,PABS、ASDs、部分AVSDs、VSDs、法洛四联症和主动脉缩窄等。20%―30%的患者为心肌病,心肌病可以从轻微的局部性室间隔肥大到明显致死的严重肥大性心肌病。N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家系报道,约一半(45%)为PTPNll基因(定位12q24)突变,家族性病例基因突变率高于散发性病例(分别为59%和37%)。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常有PTPNll基因突变,而心肌病患者却无。当家族中先证者有基因突变时,可通过CVS或羊膜腔穿刺进行产前诊断,若无家族史,可作超声检查,如颈部是否有增厚的半透明带,胸腔积液和全身性水肿或羊水增多,并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综合判断。心脏畸形是进行性的。仅27%的心脏畸形可以在妊娠后期检测出来。新生儿期,除非心脏异常严重,伴有明显的肺动脉瓣狭窄,或严重的心肌病,否则难以诊断。30%―75%的患者患病基因由父母遗传,母系遗传高出父系遗传3倍,后代再发风险率50%,若没有阳性家族史,再发风险低。 5 Turner综合征(TS) TS表型有:身材矮小、蹼颈、肾脏畸形、先天性淋巴水肿、卵巢发育不全和心脏异常。其中有些表型青春期后才表现出来。发病率在胎儿中为1%―2%,但90%~95%的TS胎儿不能存活,故在活产女婴中发病率为1/2500。35%的患者心脏异常,以左心为主,主要为二尖瓣(30%)和主动脉狭窄(10%)和心脏发育不良,也可伴肺静脉引流,血管壁平滑肌和弹性纤维数量减少,5%~10%主动脉根扩张的患者以后将有主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脉根剥离。TS有多种核型,45、XO核型中,X染色体60%―80%来源于母亲,致病原因是减数分裂中X染色体不分离。由于X染色体可随机失活,此核型症状较轻。嵌合体核型是由于受精卵有丝分裂错误所致,嵌合体症状较轻,胎儿水肿发生率不高。X染色体易位和重排核型的患者,X染色体异常失活,所致表型较严重。45、X/46、XY的核型者有患性腺胚细胞瘤的风险。染色体核型与CHD有对应关系,38%的XO核型患者有心脏异常,主要为主动脉瓣异常和主动脉狭窄,具结构异常的X染色体核型患者无心脏病。可以通过CVS或羊膜腔穿刺作产前核型分析确诊。超声检查有助于筛选TS,妊娠期头3个月胎儿颈背部有加厚的半透明带,水囊状淋巴管瘤或水肿,妊娠中期3个月,胎儿的典型表现为具有一个很大的分为小腔的水囊状淋巴管瘤。心脏扫描可识别许多严重的左心异常,90%TS胎儿心脏小,心肌明显发育不全,这些与胎儿高死亡率有关。但不能确定心肌发育不全对于淋巴阻塞的主次性。新生儿期识别TS较困难,容易漏诊,当女婴左心异常或淋巴水肿时应考虑TS,作染色体分析确诊。如果母亲不是结构重排的X染色体的携带者,则再发风险低,不必作浸入性产前诊断。 6 VACTERL联合征 VACTERL联合征表型为:椎骨缺损,肛门直肠畸形,心脏畸形,气管―食管瘘伴食管闭锁,肾脏和上肢畸形。发生率为1/5500。73%的患者心脏异常,有ASD、VSD、右心室双出口、法氏四联征和右位心等,常为散发性。最近小鼠的gli基因分析表明:表型相似的VACTERL联合征由基因突变所致,突变导致胚胎发生时信号缺陷。现还不能作精确的产前检测。若超声证实胎儿有椎骨异常,胃缺失和心脏异常伴有(或无)羊水过多则应考虑此征。新生儿期诊断较困难,有至少3个特征时即可确诊,再发风险为2%~3%,很少有家系报道,曾有母子同患VACTERL联合征的报道。 7 Wmiams综合征(WS) WS表型多样,面容特殊,个性和认知特殊,具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和心脏异常,发生率1/10 000.80%~90%的患者心脏异常,主动脉瓣上狭窄占75%,一般是局限性的瓣上狭窄型,更多是弥漫性的主动脉发育不良型,这两种类型趋于进行性,狭窄之处可阻塞冠状动脉,引起猝死。25%为肺动脉瓣上狭窄和PABS,二者趋于退化性。W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位于7q11.2处ELN基因及附近多个基因缺失致病。在WS关键区域已识别很多基因,并已知某些基因与WS表型的关系,如ELN基因缺失导致血管改变、部分面部特征,LIMKl基因与认知发育相关。WS表型的多样性可能归因于缺失片断的大小和基因的不同。WS可由FISH和PCR等方法诊断,检出率99%。可通过CVS或羊水细胞作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期诊断较困难,体征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虽很少发生高钙血症,但有这种可能性。如果双亲之一为患者则再发风险为50%,若双亲正常则再发风险小于5%。 8 22q11缺失综合征 22q11缺失综合征表型有心脏畸形、特殊面容、腭裂、胸腺发育不全和低钙血症,或认知和交流障碍和发育迟滞。一些晚年精神病患者,部分精神分裂征患者也伴随有22q11缺失。此征包括DiGeorges综合征,Shprintzen或Velocardiofacial综合征和VSDs。活产婴儿中发生率1/4 000,表型的严重程度多变。85%的患者心脏畸形,以VSDs最典型,20%有法洛四联症(包括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其它有PAVSDs、永存动脉干、主动脉弓离断,右位主动脉弓等,也有单独的ASDs和VSDs。当有22q11缺失时,永存动脉干患者瓣膜发育更加不良,PAVSDs患者,肺动脉发育不全更加严重,主肺动脉与动脉之间的交通更加频繁,这可能是有22q11缺失的PAVSDs患者5年存活率(36%)低于无22q11缺失的PAVSDs患者5年存活率(90%)的原因。94%的患者微缺失是新突变的,主要是母源性的22q11微缺失,缺失长度大多为3Mb,可用FISH检测,少数为很小的远端缺失。缺失区域含TBXl基因和VEGF基因,TBXl基因的单倍缺失与大多数的表型相关;VEGF是一个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的重要的修饰基因。应用CVS或羊水通过FISH可以作产前诊断。无阳性家族史的胎儿,若有结构性CHD,可通过FISH作产前诊断。当新生儿有CHD,特别是VSDs等特征时,则需怀疑此征,应用FISH确诊,这对于需要及早手术的新生儿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当新生儿伴有免疫缺陷相关疾病时,也需考虑此征,特别是有潜在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受辐射照射等情况时,同时也应监测血钙水平。再发风险取决于父母的情况,若双亲之一是缺失携带者,其子女再发风险率为50%;若双亲都不是携带者,仍可能存在种系镶嵌合现象,再发风险1%。 9 13、18和21三体综合征 13、18和21三体患者的表型典型,容易识别.13三体综合征发生率为1/9500,80%的患者有不同形式的CHD,85%的心脏异常为ASDs,42%为VSDs,30%为较复杂心脏病。18三体综合征发生率为1/6000,男女之比为1:4,所有患者心脏异常,VSDs最常见,其次是ASDs和动脉导管未闭,无损伤或反流的多瓣膜发育不良也常见。21三体综合征发生率为1/700,45%―60%患者有CHD,其中45%是AVSD,35%为VSD,8%为ASD,4%为法洛四联症,左侧阻塞性异常、大动脉和内脏转位少见。这3种三体综合征若产前筛查提示高风险或者超声筛查有结构异常,通过CVS或羊膜腔穿刺作胎儿染色体分析即可确诊。新生儿通过染色体分析也可明确诊断,13三体致死原因不一定是心脏病,再发风险小;18三体致死原因可能是窒息,再发风险率为1/200;21三体再发风险由染色体核型决定,39岁左右的孕妇再发风险为1%,年龄越大,再发风险越高。 10结论 诊断伴有CHD的综合征既要识别心脏方面又要识别非心脏方面的特征,由于有些特征到一定时期才明显表现,有些心脏异常在产前和新生儿期太轻微而检测不出来或不能鉴别诊断,有些伴心脏异常的综合征无特异性,所以当诊断CHD时,考虑潜在的综合征十分重要.遗传学技术有助于迅速而准确的诊断,但在遗传信息没有真正理解透彻之前,也须考虑到遗传信息的局限性的危害风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先天性心脏病本身是不会遗传。

现在的人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有一点点疾病就会到去医院检查,确保身体的健康,可是,我们无法预料有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也是一件无法控制的一件事情,很多父母都很担心先天性心脏病,会不会遗传?

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儿在出生之后就出现了一种心血管畸形,也有人说先天性心脏病并不会遗传,也不会遗传给孩子,觉得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的遗传病不一样,看到一些家族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话,生出来的小孩就会高度紧张,生怕影响孩子。

先天性心脏病会不会遗传,其实这种病并不会出现遗传的情况,不过,也不是绝对的一件事情,也可以看得出有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家族有这方面的遗传,女性在怀孕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托去做产检,加强对产检工作,尤其是心脏这块,发现什么问题要及时的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孩子的健康。

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的话,在孕前一定要做好工作,在备孕或怀孕的时候都要注意,千万不要喝酒吸烟,多吃一些营养的食物,尤其是叶酸,女人在怀孕的时候,不要接触一些有害的物质,还有二手烟等,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一定不要错过孕期检查,这样就能够防止先天性疾病的出现。

先天性疾病是指胎儿在生长发育中受到了一些因素,才导致这个疾病的出现,女人在怀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家里有先天性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孕妇的安全,不要吸烟也不要喝酒,避免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孕妇身体出现一些情况也要及时的就医,这样才能确保胎儿的发育成长,确保孩子的健康。

先天性心脏病,会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是遗传的概率非常小。

心脏病遗传相关论文

汗。。不会写。。你自己加油吧。。。

呵呵……1,结构上,第一部分说心脏病,第二部分说心脏疾病与猝死,第三部分预防猝死,那么你如何定义猝死呢?2,第一部分里,分先天性/后天性没有错,风湿性心脏病和肺(源)性心脏病是否也属于后天性呢?心肌病你如何分类呢?3,先天性心脏病多数为散发,所以2应该也加上可能4,呵呵……有医学背景尚且很难知道所有跟心脏有关的疾病,况且你个没有医学背景的?好多表述不清,术语不对……“主动脉夹层”可以累及冠脉,“川崎病”一类表现就是累及冠脉,很多目前尚认识不了的各种综合症:21三体就不说了,Noonan,Marfan,等等等等5,心脏外伤呢?感染性心内膜炎呢?6,预防猝死……猝死没有明确定义……先天性心脏病可能猝死,大量心包积液可以猝死,外伤不说了,肥厚性心肌病可以猝死,主动脉夹层可以猝死……7,最关键的,你写这篇文章想要说个啥问题?最后结论如果是感冒运动与心源性猝死,大可不必铺这么大范围。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儿科常见的疾病,现已发现约有300多种临床综合征伴有CHD。对Alagille综合征、CHARGE联合征、Holt-Oram综合征、Noona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VACTERL联合征、Williams综合征、22q11缺失综合征和13、18、21三体综合征与CHD相关流行病学、临床表型、遗传病因和诊断及其再发风险进行了综述,为产前和产后临床诊断,了解疾病预后和再发概率提供资料。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综合征;突变;缺失;再发风险 中图分类号:Q9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47(2006)02-O095-04 CHD是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为4‰―8‰,若包括出生前即死亡的胎儿,发生率更高。据统计大约有315种临床综合征伴有CHD,对这些CHD相关综合征的临床和遗传信息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现将临床较常见的A1agille综合征、CHARCE联合征、H01t-Oram综合征、Noona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VACTERL联合征、Williams综合征、22q11缺失综合征、13、18和21三体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临床表型、遗传病因和诊断及其再发风险作一综述。 1Alagille综合征 Alagille综合征典型表型为:特殊面容、胆汁淤积、椎骨、眼和心脏畸形.活产婴儿发病率1/70000~1/100000,若包括新生儿肝病患者,发病率更高。90%的患者心血管畸形,最常见的为非进行性肺动脉分支狭窄(PABS),其他有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缩窄。多数心脏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无显著差异,伴法洛四联症时心脏异常严重。Alagille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外显率94%,表型多变。致病原因为JAGI基因(位于20pil.2)突变或缺失,JAGI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参与细胞信号系统和细胞死亡。JAGI序列检测发现50%-60%患者存在JAGI突变,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约5%―7%患者有JAGI基因缺失,JAGI基因单倍缺失致Alagille综合征,而双倍缺失则致死。若父母有突变或缺失,可通过绒毛活检(CVS)或羊膜腔穿刺进行快速的产前诊断。但同一家族,具有相同基因型的患者,轻症者其生活质量及寿命均不受影响,重症者常伴严重并发症,故产前诊断的基因型并不能预测临床表现及受累胎儿的并发症。新生儿期出现CHD和延时性黄疸,需考虑此征。治疗包括肝功能和心血管疾病监护和综合治疗,肝病的严重程度影响预后。死亡率为10%―20%,死因主要是肝和心脏疾病。无阳性家族史家庭再发风险低,若父母一方为患者,再现风险率50%。 2 CHARGE联合征 临床表型为:缺损(79%)、心脏病(85%)、后鼻孔闭锁(57%)、生长发育迟缓(100%)、生殖器发育不全(34%)和耳畸形(91%)。还可有其它症状如:肾畸形、面裂和食道闭锁等。本征发病率不确定,心脏畸形常见于右边畸形,有法洛四联症,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VSDs)和完全房室隔缺损(cAVSDs)。CHARGE多为散发性,但也有家系报道,CHARGE的发生与父龄有关,支持遗传因素的病因学作用。目前尚不能准确产前检测,只能通过超声识别胎儿心脏、肾脏、胃肠道等畸形。新生儿期有包括后鼻孔闭锁在内的3个典型特征时即可确诊,患儿常在围产期死亡,特别是男性患儿,但死因并不一定是严重的心脏病。再发风险低,为2%~3%。 3 Holt,Oram综合征(HOS) HOS的表型为心脏畸形合并上肢畸形,常见拇指畸形,女性比男性严重,同一家族表型严重度也不一样,上肢异常很轻微的患者,需X光片才能辨认,发病率1/100000。85%―95%的患者心血管畸形,以房间隔缺损(ASDs)(58%)和VSDs(28%)最常见,40%患者传导缺陷,包括PR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房室结合性早博,心房颤动和完全心传导阻滞等。很多心脏畸形与此征相关,如肺静脉引流异常,法洛四联症和主动脉干。上肢畸形的严重度可能与心脏的损伤度相关。HO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100%,表型多变.致病基因TBX5(定位12q2)的无义突变导致上肢和心脏同时畸形,错义突变导致其它表型,30%~40%的患者存在TBX5突变。不能作准确的产前诊断,新生儿有严重上肢畸形伴心脏异常即可确诊,临床常易漏诊。患者及双亲应作体格检查、前臂和手的X―线照片,ECG和超声心动图等全面检查。再发风险率50%。 4 Noonall综合征(NS) NS表型为特殊面容,身材矮小,蹼颈和心脏异常,发育迟缓的程度不一,其中10%―15%患者需特殊教育,在活产婴儿中发病率1/1000―1/2500,男女均可发病,症状较轻者可能漏诊。80%的患者心脏畸形,肺动脉瓣狭窄占70%―80%,其它畸形有肺动脉瓣上狭窄,PABS、ASDs、部分AVSDs、VSDs、法洛四联症和主动脉缩窄等。20%―30%的患者为心肌病,心肌病可以从轻微的局部性室间隔肥大到明显致死的严重肥大性心肌病。N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家系报道,约一半(45%)为PTPNll基因(定位12q24)突变,家族性病例基因突变率高于散发性病例(分别为59%和37%)。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常有PTPNll基因突变,而心肌病患者却无。当家族中先证者有基因突变时,可通过CVS或羊膜腔穿刺进行产前诊断,若无家族史,可作超声检查,如颈部是否有增厚的半透明带,胸腔积液和全身性水肿或羊水增多,并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综合判断。心脏畸形是进行性的。仅27%的心脏畸形可以在妊娠后期检测出来。新生儿期,除非心脏异常严重,伴有明显的肺动脉瓣狭窄,或严重的心肌病,否则难以诊断。30%―75%的患者患病基因由父母遗传,母系遗传高出父系遗传3倍,后代再发风险率50%,若没有阳性家族史,再发风险低。 5 Turner综合征(TS) TS表型有:身材矮小、蹼颈、肾脏畸形、先天性淋巴水肿、卵巢发育不全和心脏异常。其中有些表型青春期后才表现出来。发病率在胎儿中为1%―2%,但90%~95%的TS胎儿不能存活,故在活产女婴中发病率为1/2500。35%的患者心脏异常,以左心为主,主要为二尖瓣(30%)和主动脉狭窄(10%)和心脏发育不良,也可伴肺静脉引流,血管壁平滑肌和弹性纤维数量减少,5%~10%主动脉根扩张的患者以后将有主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脉根剥离。TS有多种核型,45、XO核型中,X染色体60%―80%来源于母亲,致病原因是减数分裂中X染色体不分离。由于X染色体可随机失活,此核型症状较轻。嵌合体核型是由于受精卵有丝分裂错误所致,嵌合体症状较轻,胎儿水肿发生率不高。X染色体易位和重排核型的患者,X染色体异常失活,所致表型较严重。45、X/46、XY的核型者有患性腺胚细胞瘤的风险。染色体核型与CHD有对应关系,38%的XO核型患者有心脏异常,主要为主动脉瓣异常和主动脉狭窄,具结构异常的X染色体核型患者无心脏病。可以通过CVS或羊膜腔穿刺作产前核型分析确诊。超声检查有助于筛选TS,妊娠期头3个月胎儿颈背部有加厚的半透明带,水囊状淋巴管瘤或水肿,妊娠中期3个月,胎儿的典型表现为具有一个很大的分为小腔的水囊状淋巴管瘤。心脏扫描可识别许多严重的左心异常,90%TS胎儿心脏小,心肌明显发育不全,这些与胎儿高死亡率有关。但不能确定心肌发育不全对于淋巴阻塞的主次性。新生儿期识别TS较困难,容易漏诊,当女婴左心异常或淋巴水肿时应考虑TS,作染色体分析确诊。如果母亲不是结构重排的X染色体的携带者,则再发风险低,不必作浸入性产前诊断。 6 VACTERL联合征 VACTERL联合征表型为:椎骨缺损,肛门直肠畸形,心脏畸形,气管―食管瘘伴食管闭锁,肾脏和上肢畸形。发生率为1/5500。73%的患者心脏异常,有ASD、VSD、右心室双出口、法氏四联征和右位心等,常为散发性。最近小鼠的gli基因分析表明:表型相似的VACTERL联合征由基因突变所致,突变导致胚胎发生时信号缺陷。现还不能作精确的产前检测。若超声证实胎儿有椎骨异常,胃缺失和心脏异常伴有(或无)羊水过多则应考虑此征。新生儿期诊断较困难,有至少3个特征时即可确诊,再发风险为2%~3%,很少有家系报道,曾有母子同患VACTERL联合征的报道。 7 Wmiams综合征(WS) WS表型多样,面容特殊,个性和认知特殊,具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和心脏异常,发生率1/10 000.80%~90%的患者心脏异常,主动脉瓣上狭窄占75%,一般是局限性的瓣上狭窄型,更多是弥漫性的主动脉发育不良型,这两种类型趋于进行性,狭窄之处可阻塞冠状动脉,引起猝死。25%为肺动脉瓣上狭窄和PABS,二者趋于退化性。W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位于7q11.2处ELN基因及附近多个基因缺失致病。在WS关键区域已识别很多基因,并已知某些基因与WS表型的关系,如ELN基因缺失导致血管改变、部分面部特征,LIMKl基因与认知发育相关。WS表型的多样性可能归因于缺失片断的大小和基因的不同。WS可由FISH和PCR等方法诊断,检出率99%。可通过CVS或羊水细胞作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期诊断较困难,体征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虽很少发生高钙血症,但有这种可能性。如果双亲之一为患者则再发风险为50%,若双亲正常则再发风险小于5%。 8 22q11缺失综合征 22q11缺失综合征表型有心脏畸形、特殊面容、腭裂、胸腺发育不全和低钙血症,或认知和交流障碍和发育迟滞。一些晚年精神病患者,部分精神分裂征患者也伴随有22q11缺失。此征包括DiGeorges综合征,Shprintzen或Velocardiofacial综合征和VSDs。活产婴儿中发生率1/4 000,表型的严重程度多变。85%的患者心脏畸形,以VSDs最典型,20%有法洛四联症(包括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其它有PAVSDs、永存动脉干、主动脉弓离断,右位主动脉弓等,也有单独的ASDs和VSDs。当有22q11缺失时,永存动脉干患者瓣膜发育更加不良,PAVSDs患者,肺动脉发育不全更加严重,主肺动脉与动脉之间的交通更加频繁,这可能是有22q11缺失的PAVSDs患者5年存活率(36%)低于无22q11缺失的PAVSDs患者5年存活率(90%)的原因。94%的患者微缺失是新突变的,主要是母源性的22q11微缺失,缺失长度大多为3Mb,可用FISH检测,少数为很小的远端缺失。缺失区域含TBXl基因和VEGF基因,TBXl基因的单倍缺失与大多数的表型相关;VEGF是一个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的重要的修饰基因。应用CVS或羊水通过FISH可以作产前诊断。无阳性家族史的胎儿,若有结构性CHD,可通过FISH作产前诊断。当新生儿有CHD,特别是VSDs等特征时,则需怀疑此征,应用FISH确诊,这对于需要及早手术的新生儿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当新生儿伴有免疫缺陷相关疾病时,也需考虑此征,特别是有潜在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受辐射照射等情况时,同时也应监测血钙水平。再发风险取决于父母的情况,若双亲之一是缺失携带者,其子女再发风险率为50%;若双亲都不是携带者,仍可能存在种系镶嵌合现象,再发风险1%。 9 13、18和21三体综合征 13、18和21三体患者的表型典型,容易识别.13三体综合征发生率为1/9500,80%的患者有不同形式的CHD,85%的心脏异常为ASDs,42%为VSDs,30%为较复杂心脏病。18三体综合征发生率为1/6000,男女之比为1:4,所有患者心脏异常,VSDs最常见,其次是ASDs和动脉导管未闭,无损伤或反流的多瓣膜发育不良也常见。21三体综合征发生率为1/700,45%―60%患者有CHD,其中45%是AVSD,35%为VSD,8%为ASD,4%为法洛四联症,左侧阻塞性异常、大动脉和内脏转位少见。这3种三体综合征若产前筛查提示高风险或者超声筛查有结构异常,通过CVS或羊膜腔穿刺作胎儿染色体分析即可确诊。新生儿通过染色体分析也可明确诊断,13三体致死原因不一定是心脏病,再发风险小;18三体致死原因可能是窒息,再发风险率为1/200;21三体再发风险由染色体核型决定,39岁左右的孕妇再发风险为1%,年龄越大,再发风险越高。 10结论 诊断伴有CHD的综合征既要识别心脏方面又要识别非心脏方面的特征,由于有些特征到一定时期才明显表现,有些心脏异常在产前和新生儿期太轻微而检测不出来或不能鉴别诊断,有些伴心脏异常的综合征无特异性,所以当诊断CHD时,考虑潜在的综合征十分重要.遗传学技术有助于迅速而准确的诊断,但在遗传信息没有真正理解透彻之前,也须考虑到遗传信息的局限性的危害风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心脏病论文遗传

不会遗传。如果患有心脏病,那么不适合生育;如果已经康复了,那么又能遗传什么给孩子?

引言:心脏病是一个很严重的病症,但有时候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如果自身就患有心脏病,那么会有遗传的可能吗?

其实这是有可能的事情,但是可能性的大小要看心脏病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有些时候确实会出现家族性的心脏病遗传,可是这种遗传大多数是没有规律的,比如说是隔代或者说是旁听,具体情况可能还要看生下来的孩子的身体状况。有些心脏病只是因为后天才要得到的,那么这种后天获得的心脏病一般是不会遗传给下一代的,也不要有过多的担心。

其实遗传病确实是让人很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心脏病这种,那么如果说想要提前预防的话,那么在结婚的时候最好做一个婚前检查。婚前检查可以检测出染色体或者基因中有哪些可以遗传的致病基因。有些致病基因其实并不会出现,在下一代,就是因为父母双方的显性和隐性不同,所以导致了在下一代中并没有体现。孕前检测就可以防止孩子在怀孕的时候就出现了发育不全的问题。不过这样的检测更多时候是提供一种参考,因为就算是都有心脏病的父母,他们生下来孩子有可能是健康的孩子,这一切都是概率问题。

一般性的心脏病,在孩子小的时候发现就进行治疗是最佳的时机,那个时候对人的身体伤害最小。但如果严重的话,那么就要进行大型的手术了,这种情况下危险系数也比较高,成本也比较高。但是由于年纪大了才出现了心脏病,那么就要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行锻身体锻炼,同时注意改善饮食,可以保障自己心脏较好的工作。

很多人都知道心脏病可能会遗传,也可能不会遗传,这主要是跟心脏病的分类有关。心脏病可以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心脏病产生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先天性心脏病就会遗传,后天性心脏病就不会遗传,两者都会遗传,可能只是遗传几率不相同。对于先天性心脏病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有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少数还与染色体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关,和自己带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戚或者亲人患有心脏病,家族中心脏病发病率就会增加2-10倍。后天性心脏病比如风湿性心脏病是不会遗传的,因为这种是由于患风湿热所造成的。

会,有的心脏病是会遗传的,你有没有听说过,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心脏病?不过大部分心脏病是不会遗传的,有一点就是如果你家族祖辈有心脏病史,那么后背的人也有可能会得心脏病。

心脏病遗传论文

汗。。不会写。。你自己加油吧。。。

上cnki网下载

这个网上的论文感觉不是很多~你可以在(亚洲遗传病病例研究)期刊里面找下~网上应该可以找的到的~

遗传携带者的检出 遗传携带者(genetic carrier)是指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遗传物质的个体。一般包括: ①隐生遗传杂合子;②显性遗传病的未显者;③表型尚正常的迟发外显者;④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个体。 遗传携带者的检出对遗传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人群中,虽然许多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不高,但杂合子的比例却相当高。例如苯酮尿症的纯合子在人群中如为1:1000,携带者(杂合子)的频率为2:50,为纯合子频率的200倍。对发病率很低的遗传病,一般不做杂合子的群体筛查,仅对患者亲属及其对象进行筛查,也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对发病率高的遗传病,普查携带者效果显著。例如我国南方各省的α及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特别高(共占人群8%-12%,有的省或地区更高),因此检出双方同为α或同为β地贫杂合子的机会很多,这时,进行婚姻及生育指导,配合产前诊断,就可以从第一胎起防止重型患儿出生,从而收到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降低了本病的发病率,而且防止了不良基因在群体中播散。 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生育死胎及染色体病患儿的机会很大(参阅第二章),因此,对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亲属进行检查十分重要。 隐性致病基因杂合子检出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基因的剂量效应,即基因产物的剂量,杂合子介于纯合子与正常个体之间,约为正常个体的半量,但因机体内外环境各种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检测方法的不同(直接测定基因产物或测定基因间接产物),使测定值在正常与杂合子之间,杂合子与纯合子之间发生重叠,造成判断的困难。 杂合子携带者的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临床水平、细胞水平、酶和蛋白质水平及分子水平。从临床水平,一般只能提供线索,不能准确检出,故已基本弃用。细胞水平主要是染色体检查,多用于平衡易位携带者的检出。酶和蛋白质水平的测定(包括代谢中间产物的测定),目前对于一些分子代谢病杂合子检测尚有一定的意义,但正逐渐被基因水平的方法所取代。即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可以从分子水平即利用DNA或RNA分析技术直接检出杂合子,而且准确,特别是对一些致病基因的性质和异常基因产物还不清楚的遗传病,或用一般生化方法不能准确检测的遗传病,例如慢性进行舞蹈病、甲型和乙型血友病、DMD、苯酮尿症等;最后,对一些迟发外显携带者还可作症状前诊断,因而有可能采取早期预防性措施,如成人多囊肾病等(参阅第十三章)。目前,用基因分析检测杂合子的方法日益增多,并逐步向简化、快速、准确的方向发展,以求扩大到高危人群的筛查。

  • 索引序列
  • 关于心脏病遗传史论文
  • 关于先天性心脏病遗传论文
  • 心脏病遗传相关论文
  • 心脏病论文遗传
  • 心脏病遗传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