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审稿流程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投稿者需要耐心等待。根据学报编辑部的规定,审稿一般需要20-30天,不同稿件可能会有所不同,尤其是涉及到技术编辑的稿件,审稿时间可能会更长。如果初审状态已经超过20天,投稿者可以登录稿件管理系统查看审稿状态,如果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联系编辑部客服寻求帮助。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等。《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是北大核心刊物,可以广泛收录自然科学方向的文章。《西北民族大学学报》是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西北民族大学主办的。这两种都是西北地区容易发表的本科学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审稿流程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投稿者需要耐心等待。根据学报编辑部的规定,审稿一般需要20-30天,不同稿件可能会有所不同,尤其是涉及到技术编辑的稿件,审稿时间可能会更长。如果初审状态已经超过20天,投稿者可以登录稿件管理系统查看审稿状态,如果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联系编辑部客服寻求帮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于1979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国内刊号为:62-1185/C,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好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始终突出民族特色和区域研究,关注当代社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一贯选用资料翔实、逻辑严谨、论证科学且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常设栏目有民族学、宗教学、人类学、历史、经济、哲学、法学、语言学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等。《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是北大核心刊物,可以广泛收录自然科学方向的文章。《西北民族大学学报》是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西北民族大学主办的。这两种都是西北地区容易发表的本科学报。
一、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本吗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位于甘肃兰州,是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中央部属高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二、西北民族大学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校肇始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开办的藏民问题研究班和藏民学校,1950年1月改建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1950年8月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校情总览】学校地处兰州市,建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76亩,其中西北新村校区359亩,榆中校区1417亩;建筑面积平方米;图书资料394万余册;博物馆馆藏文物2964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固定资产总额亿元。2015年成为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院校。2016年7月,国家民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2017年被列为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人才培养】学校扎根西北大地办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为国家战略和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始终坚持把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干得好”的专门人才作为使命自觉,已培养各类人才16万余人。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434人,其中本科生24248人,研究生1676人。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教学机构】学校现设有28个教学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科研机构】学校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926人,其中专任教师1241人,正高级职称人员294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01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349人。教师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9人,领军人才6人,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12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1人,领军人才9人,优秀专家5人,“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选10人,“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6人;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甘肃省教学名师6人,青年教师成才奖61人。学校有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学科专业】学校是一所优势和特色比较鲜明的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71个本科专业,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资格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资格,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5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现有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7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学、应用数学、法学、民族传统体育学;12个甘肃省重点学科: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宗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美术学。在甘肃省“双一流”建设规划中,民族学为一流学科建设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一流学科建设特色学科。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创新团队,2个国家民委创新团队,10个校级创新团队。 学校建有3个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西北民族问题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个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甘肃省宗教问题研究智库、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中心;2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文献研究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学校是“甘肃省民族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主持单位,成为省级“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实验室;3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口腔医学实验室、电子材料实验室。同时,建有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民族语言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校民族信息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 【科学研究】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82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主持2项、子课题9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4项,省部级项目614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44项。学校研发的《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了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敦煌学与藏学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学校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国家级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蒙古文版)。其中《西北民族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学术期刊,民族类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蝉联2-3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国家级民族学类核心期刊,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学报优秀期刊。 【社会服务】学校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被国务院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在玉树地震救灾中,藏语言文化学院师生受到了******、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嘉奖;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批骨干企业;学校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首批非遗保护传承试点单位;连续16年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国际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俄、英、德、加、埃及、马来西亚、蒙古等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关系。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访问、交流和学习,选派教师出国访学、进修和从事科学研究;聘请外国专家来校执教和开展科研合作,曾有2位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6位荣获甘肃省政府“敦煌奖”。 西北民族大学在哪里 西北民族大学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西北民族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西北民族大学教务处电话 西北民族大学有几个校区 西北民族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西北民族大学招生办电话 西北民族大学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西北民族大学有什么专业 附招生专业目录 西北民族大学是几本 是一本还是二本 ;
西北民族大学代码是10742,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西北民族大学简称“西北民大”,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学校扎根西北大地办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为国家战略和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始终坚持把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干得好”的专门人才作为使命自觉,已培养各类人才16万余人。学校目前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招生,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544人,其中本科生2425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795人。
学校历史
1949年9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根据毛泽东的有关指示精神,在西北重镇兰州创办了“藏民问题研究班”。同年11月,藏民问题研究班扩大为藏民学校,校址暂借兰州市西三十里西果园兰州农业专科学校旧址。
1950年1月,改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简称“革大三部”)。8月,经中共中央西北局报请政务院批准,在“革大三部”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西北民族学院。
1951年3月,学校根据原政务院《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的规定,本科设立语文系、政治系,语文系设蒙古语文、藏语文、维吾尔语文三个专业,政 治系分汉、维两种语言授课班。设短期军政干部训练班和予科。学校由临时校址迁到兰州市区第二新村。
1961年停办法律系;1962年停办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1964年停办铁道系;1965年停办艺术科。由于三年困难时期和停办专业;在校学生人数从1961年以后急骤减少,到文革前只有1000多人。
1970年4月,甘肃省革委会通过了撤销西北民族学院的决定。600余名教职工分配到各地,校产、设备,图书被瓜分殆尽。
1972年10月,国务院指示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恢复西北民族学院,次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恢复西北民族学院。.
1975年,甘肃师范大学外语系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并入学院。
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9月,学校举行了更名暨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庆典大会。
2016年7月,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共建西北民族大学,同年被列为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914人,其中专任教师1263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6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89人,具有博士学位333人,硕士学位717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456人;人才队伍中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9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6人,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0人,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人选19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教学标兵2人;甘肃省教学团队8个,领军人才8人,优秀专家6人,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5人,“555”创新工程人才人选6人,“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选6人,教学名师1人,“园丁奖”8人,青年教师成才奖47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22个教学单位,其中,设有20个二级学院,2个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干部培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医学部,有7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门类;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甘肃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16个甘肃省重点学科,4个学科入选甘肃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其中甘肃省优势学科1个,甘肃省特色学科(A类)3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蒙古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社会学、汉语言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族信息技术实验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民族语言文化与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甘肃省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会计学、历史学、阿拉伯语、口腔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金融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物理学、民族学等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学、应用数学、法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甘肃省优势学科:民族学
甘肃省特色学科(A类):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生物工程
甘肃省重点学科: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宗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甘肃研究基地,4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 3个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甘肃高校新型智库,1个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民委创新团队,2个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
2001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27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主持2项、子课题9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7项,省部级项目692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75项。学校编辑出版了《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
学术资源
截至2017年底,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096099册,当年新增126582册,纸质文献中,清代以前的珍贵文献7万册,电子图书 2142388册,数据库47个。学校设有西北民族博物馆,有馆藏文物3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25件、三级文物88件,展馆总面积585平方米。
学术期刊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藏文版、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 [2]
《西北民族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被评为首届甘肃省十佳期刊、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首届全国民族地区自然科学版十佳学报、首届中国高校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藏文版)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十佳学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被评为首届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优秀学报。
合作交流
2011年起,四川大学对口支援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学校与四川大学正式签订联合培养本科生协议,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俄语专业学生,先后与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吉隆坡建设大学和伊斯兰科技大学3所学校签署协议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018年,学校共接收来自韩国、加纳、尼日利亚、墨西哥、利比里亚、喀麦隆、巴基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也门、香港及台湾共计13个国家及地区的24名来华留学生。
2020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合作协议,推动了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向现代化高水平医院迈进的步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等。《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是北大核心刊物,可以广泛收录自然科学方向的文章。《西北民族大学学报》是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西北民族大学主办的。这两种都是西北地区容易发表的本科学报。
西北民族大学位于甘肃兰州。该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是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西北民族大学建有2个校区、1所附属医院,设有23个教学单位、3个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肇始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开办的藏民问题研究班和藏民学校,学校坐落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更好些,直属学校,政策啊,公费啊,奖学金啊什么都要好些
西北民族大学 兰州市 直属民委青海民族学院 西宁市 现在叫青海民族大学属青海省 如果是高考 或者考研 建议在选择比较著名学校的 同时 考虑 所选专业在此学校的地位 以及 在全国的 排名
西北民族大学比青海民族学院好!怎么说也算是个国家直属的吧!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本刊以西北、民族为立足点,保持西北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为浓厚特色。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于1979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国内刊号为:62-1185/C,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好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始终突出民族特色和区域研究,关注当代社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一贯选用资料翔实、逻辑严谨、论证科学且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常设栏目有民族学、宗教学、人类学、历史、经济、哲学、法学、语言学等。
《孙子兵法》与管理
导读:《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兵书,其在世界上的军界、政界、商界、体育界等有广泛的影响 ,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学甚至还把它列入 MBA 教育的必修课程 ,被誉为管理学 “圣典” 。《孙子兵法》中蕴涵着浓厚的管理心理思想 ,是我国古代管理心理学萌芽阶段由散见于思想家的言论发展到具有一定体系的著作的重要标志。
一、《孙子兵法》的内容体系
《孙子兵法》从内容上说共分13 篇 ,这13 篇之间具有高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依据现代管理学理论 ,按照其所探讨内容的不同 ,可以把它们分为三大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 — — — 谋划与准备。共三篇 ,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 。
主要探讨对战争的一般认识、 态度以及由此而来的智谋、心理等方面的谋划与准备的有关内容。
第二部分 — — — 战略选择。共四篇 ,包括《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 。
主要探讨影响制定战略的各种相关要素、战略原则与要求、战略实施与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 — — — 战术应用。共六篇 ,包括《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
其中前四篇探讨内容的重点已由宏观的战略问题转入具体的战术问题 ,即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何指挥作战的问题;后两篇专门研讨了常规军事手法之外的特殊战法问题。
二、《孙子兵法》中的管理心理思想概述
(一)人性假设的管理心理思想
每个管理决策的背后 ,都必有某些关于对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设。《孙子兵法》13 篇贯通的'军事谋略 ,都是建立在对人的重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基础之上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民意的重视。
《计篇》中谈到的 “道者 ,令民与上同意也” ,意思就是讲政治 ,必须使君主与民众的意愿相一致 ,这充分显示论文格式出对民意的重视和对人的尊重 ,说明了任何重大决策和管理措施都不可违背民意。二是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用间篇》中说到: “先知者 ,不可取于鬼神 ,不可象于事 ,不可验于度 ,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 意思是人们不要企求鬼神 ,也不要相信星象 ,甚至不要依赖以往经验的类推 ,而要充分依靠人去及时、 准确、 全面了解和掌握敌人的有关信息及情况。三是对人才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
《谋攻篇》中提出了“夫将者 ,国之辅也” 的论断 ,并把将帅看作决定战争胜败的 “五事” 之一 ,把“将孰有能” 列入 “七计” 之一。
《作战篇》中的“知兵之将 ,生民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的论述 ,充分说明了人才在社会发展和各种管理活动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二)群体心理思想
《孙子兵法》中群体心理思想通过谋求“人和” 和关于“将与君”“将与兵” 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论述得以充分体现。一是谋求 “人和” 的管理心理思想。
《计篇》 中的“道者 ,令民与上同意也 ,故可以与之死 ,可以与之生 ,而不畏危” 就是指管理要使上下级、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达成一致 ,才能凝聚成强大的群体而无所畏惧。二是关于 “将与君” 的关系的论述。
《谋攻篇》 中的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就是说国君应充分信任主帅 ,做到用人不疑。将帅有才能 ,国君就不要干预指挥 ,要放手让他去施展才华 ,这是夺取胜利的重要保证。三是关于 “将与兵” 的关系的论述。 《地形篇》 中的 “视卒如婴儿 ,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 ,故可与之俱死” 意思是说如果将军对待士兵能够像对待婴儿和自己的爱子一样 ,他们就可以与你共涉难险 ,生死与共。
(三)战略性管理心理思想
《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性管理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突出 ,其中关于 “是故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 的远见卓识 ,对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子兵法》的字里行间都贯穿着战略制胜的精神 ,如在运筹、谋划大计方针时要全面掌握相关内容 ,提出 “五事” 和 “七计” ,并强调指出这是关系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的重要问题。所谓 “五事” ,是指 “一曰道 ,二曰天 ,三曰地 ,四曰将 ,五曰法” ; “七计” 是指“主孰有道 ? 将孰有能 ? 天地孰得 ? 法令孰行 ? 兵众孰强 ? 士卒孰练 ? 赏罚孰明 ?” 认为通过对 “五事” 和 “七计” 的分析 , “吾以此知胜负矣。 ”
《孙子兵法》要求在制定战略过程中要做到 “知彼知己” ,全面掌握双方各种情况 ,既要了解对方 ,又要了解自己。
《谋攻篇》中论述到“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 ,一胜一负;不知彼 ,不知己 ,每战必殆。” 在实施战略过程中要做到精心计划 ,计划得愈周密 ,就愈可能战胜敌人。
《计篇》中论述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 ,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 ,得算少也。多算胜 ,少算不胜 ,而况于无算乎 !”一“知”一“算” ,从战略管理心理上说 ,胜负已明。
(四)战术性管理心理思想
《孙子兵法》中对战术指挥方面的论述很多 ,其中很多方面已深入人心 ,如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贵神速等 ,对人们科学开展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孙子兵法》关于战术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的著名论断为 “兵者 ,诡道也” 。面对战争 ,不仅要具有战略性的“知”与“算” 的科学态度 ,还要在战术上使用超人的计谋 ,因为 “兵贵胜” ,所以才可以“兵以诈立” 。只有通过各种计谋和技术技巧扰乱敌人的视线 ,打乱敌人的部署 ,打击对手的信心 ,攻其不备 ,才能战胜对手。即 “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 ,远而示之近…… 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 ( 《计篇》 )意思是明明有实力与对手较量 ,却故意装作不能打 ,想打要故意装作不想打;要向近处 ,故意装作要向远处;要向远处 ,故意装作要向近处。就是说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迷惑敌人 ,在对方疏于防范的情况下 ,来个 “攻其不备” ,取得胜利。
《孙子兵法》中还提出了“正合奇胜” 的法则。
《势篇》 中论述到: “凡战者 ,以正合 ,以奇胜。故善出奇者 ,无穷如天地 ,不竭如江河。”“正合” 可大致解释为按通常的战术原则 ,以正规的作战方法进行的战斗;而 “奇胜” 则是指根据战场情况 ,运用计谋 ,出其不意 ,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也就是说 ,从战法上讲 ,明攻为正 ,暗袭为奇 ,按一般原则作战为正 ,采取特殊战法为奇。它启迪人们在管理活动中 ,善于出奇者就容易取得好的业绩。
《九地篇》 中又论述到: “兵之情主速 ,乘人之不及 ,由不虞之道 ,攻其所不戒也。” 认为用兵迅速快捷 ,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 ,选择敌人料想不到的道路 ,攻击敌人毫无戒备的地方。进一步说明了兵贵神速和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的制胜效力。
(五)领导心理思想领导
心理思想在《孙子兵法》 中被阐述得淋漓尽致 ,其13 篇中都贯穿着对将帅心理素质的要求 ,提出 “将者 ,智、信、 仁、 勇、 严也” ( 《计篇》 ) 。 《势篇》 中论述的 “故善战者 ,求之于势 ,不责于人 ,故以择人而任势” 和 “任势者 ,其战人也 ,如转木石。木石之性 ,安则静 ,危则动 ,方则止 ,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 ,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 ,势也” ,也是要求将帅把主导思想放在依靠、 运用、 把握和创造有利取胜的形势上 ,而不是去苛求手下的将士。要想办法激发队伍高昂的士气 ,使之蕴涵一种一触即发的巨大冲力 ,就像拉满的弩 ,触发的机 ,像高山上向下滚动的圆石一样 ,不可阻挡 ,也就是要求领导者首先要具备善于造势和思想发动、 激发士气的能力。现代管理心理学表明 ,领导者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领导的自然影响力 ,而自然影响力中 ,专业知识与技术是领导树立威信 ,赢得下属信服和拥戴的主要因素。
《孙子兵法》中对将帅的业务能力倍加重视。
《谋攻篇》指出: “不知三军之事 ,而同三军之政者 ,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 ,则军士疑矣。 ” 由此可见 ,专业素质是领导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孙子兵法》中对领导者应具备的个性品质也做了重要论述 ,如 《九地篇》 “将军之事、 静以幽 ,正以治” 就是要求领导者要具备沉着冷静、 稳健和公正严明、雷厉风行的个性特征。又如 《地形篇》 : “故战道必胜 ,主曰:无战 ,必战可也;战道不胜 ,主曰:必可战 ,无战可也。 ” 就是说将帅要依据战事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 ,决定战与非战 ,而不要受到君主命令的干扰 ,并进一步提出 ,在危急时刻将帅可 “君命有所不受” 。这就是说领导者做事要有主见 ,要有较强的控制力和决断力 ,这样才能成就大事。现代管理心理学中有关权变的思想在 《孙子兵法》 中也有专门的论述。如 , 《虚实篇》 中的 “五行无常胜 ,四时无常位 ,日有短长 ,月有死生” 和 “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 ,谓之神” 。明确要求领导者要具有权变的思想和应变的能力。
《火攻篇》中也对领导者个人情绪控制与心理防范做了论述 ,指出: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 ,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 就是说领导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要因冲动而出兵 ,也不可感情用事而盲目参战。要求领导者应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 ,要做到以客观情势而不要以主观意愿进行决策。
(六)激励心理思想现代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激励 ,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孙子兵法》很重视人的激励问题。
《作战篇》中多处做了专门论述 ,如 “故车战 ,得车十乘已上 ,赏其先得者” , “取敌之利者 ,货也”。并提出在特殊时期、紧急情况下的奖赏要打破惯例 ,加大力度 , “施无法之赏 ,悬无政之令” 。主张仁爱士卒 ,以此调动其积极性。如《九地篇 : “视卒如婴儿 ,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 ,故可与之俱死。 ”
《孙子兵法》中不仅重视对人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而且在 《九地篇》 中还对投险激励做了论述: “帅与之期 ,如登高而去其梯 ,帅与之深入诸候之地 ,而发其机。焚舟破釜…… 聚三军之众 ,投之以险 ,此谓将军之事也。 ” 意思是说 ,将帅赋予军队任务 ,就像登高而抽掉梯子一样 ,使他们有进无退。率领军队深入敌国 ,就要像击发弩机射出箭一样 ,使他们一往直前。烧掉船只 ,砸烂铁锅 ,断其退路 ,表论文格式示进则生 ,退则死 ,战必胜 ,不战则亡 ,刺激军队以死奋战 ,这就是所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投之亡地而后存”。这种投险激励在现代管理学中被称为 “救灾式管理” ,即利用灾难式的情况 ,来激发员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内在潜力 ,产生特殊的效果。
三、结语
《孙子兵法》虽是一部古代兵书 ,但它其中蕴涵着的管理思想、组织方法 ,领导艺术等精华却为我们今天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心理学开辟了途径。尤其是其中的管理心理思想 ,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内容 ,促进了该学科的科学化发展 ,而且对人们在各个领域科学开展管理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泽民.论 《孙子兵法》 的管理价值[J ]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 (5) :88 —93.
[2 ]孙武.孙子今译[M] .郭化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50 - 109.
[3 ]董海洲,王建军. 试论 《孙子兵法》 中的管理思想[ J ] . 求实,2004 , (5) :133
[4 ]朱永新.管理心理学[ 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 30 -39.
[5 ]程振清.《孙子兵法》 与商战[J ] .甘肃社会科学,1997 , (6)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