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生活数学论文2000字_观察生活数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导读:观察生活数学论文2000字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并非一件易事,而且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也都是尤为严格的,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写作论文太难了,本论文分类为生活数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观察生活数学论文2000字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观察生活数学论文2000字(一):如何通过观察生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论文
摘要:数学源自于古希腊语,它的原意为学习,科学之意。在一些哲学学者眼中数学是哲学的起点学科,是“学问的基础”。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小学数学,有利于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且具有高度的抽象,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小学数学则是“学问基础的基础”。然而,大多数学科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取之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逐渐与生活接轨,而且越来越密切。很多数学题就是取材于一个个很接地气的,很普通的小故事。所以说,走进生活,通过观察生活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那么,如何做到观察生活现象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的应用能力,是当前教育者应该积极解决的问题。以下便是针对上述问题的提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观察能力;教学
一、亲身体验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著名的科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某件事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那么这个人就会对这件事产生主观上的求知探索。不过,产生兴趣的前提是体验,亲身体会其中的乐趣。在产生兴趣同时,应当创造适合兴趣稳定,并转化为实际的环境。学习数学也是如此。
学生本身的好奇心就足以令其对某些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只要教师稍微的引领一下,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学习的趣味,引起与学生的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通过发掘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但不被熟知的地方,引发学生的关注,渐渐的激起他们的兴趣。
例如,苏教版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中,有一张教室的图片,在该图下方有一段话,“你知道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正方形,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长方形?”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椅,黑板,窗户,学生的文具等等,然后和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或者,让学生取一张长方形和一张正方形的纸,对其进行测量,得出并分析其结果。以此,让学生深深地体会这节课,培养对这节课内容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学生兴趣被激发出来之后,此时教师便要为学生讲解其中的知识点,然后提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达到学生的满足感来稳定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教版数学基本上都是以生活中小例子为切入点的,使学生通过生活进入数学,领略知识的风采,又通过数学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享受生活的神奇。
二、亲自动手实验,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南宋时期的文学家——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就是要说,想要认识事物的关键,明白事理的本质,只有在自身的生活实践中体会到的真实的经验,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与奥秘。正如荀子所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如果教学只局限于书本之间而与实际脱轨,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大多数不会灵光,堪如“书呆子”,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因此,让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生活,增加对生活的认知,是不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很有效的方法。
恰如,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元角分》一课中,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些有趣的关于生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得其中。假如教师干巴巴地讲解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听得很无趣,无法集中注意力。好一些的可能会记得;一般的也只是记得大概内容,不得其义。假若,教师将学生分组,并分给各组人民币教具,进行模仿商店形式的游戏——售货员与顾客的钱财纠纷。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运用数学知识,在欢乐中对知识进行巩固。让学生能够将隐藏在生活中的数学抽象出来,使学生具备高度的抽象思维;让学生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转换成具体的有趣的生活问题,易于理解,便于解决。
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可以领悟到数学无处不在,尤其在生活中,数学真可谓是散落在各个角落。如果让学生具有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联系转化的能力,必须教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学习知识,实实在在地应用知识。
三、及时总结知识,联系生活中的數学
论语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经常地,反复地回顾知识,有些困惑已久的知识很可能就会茅塞顿开。通过复习总结来巩固所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才是学习知识的意义。
例如,小学的数学在每个章节后,全书过半后以及全书章节末分别设有本章小结,期中测评和期末复习测试。这非常利于学生们复习巩固,牢记知识内容。题目也都针对大型正规的考试,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考试方向,明白侧重点的所在。而且,在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练习题,思考题都是以生活中某些事情为背景,或者就是生活中所遇到的事,这让数学知识与生活更进一步,更能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供动力。
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仅仅靠书本是行不通的;“纸上谈兵”,“空口说白话”也是不行的。需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经历体验,切身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对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观察生活数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如何让孩子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生活论文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句话一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是的,教师不是学生的保姆,教师要让知识成为学生思考的果实。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如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现代教育中,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才可能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而现实中的我们的课堂总是被这样或那样的条条框框所束缚着。而我每当听课之后,总会思考,总有自己的一点感想。我们的数学课到底要怎么上才能真正的实现来源于生活,回馈于生活?那如何实施从生活中走来?或者如何让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思考的结果,我觉得就是别让规则禁锢了我们的数学课堂。
诚然,不管我们的教学方法如何,如何展现我们的教学模式,始终,教师本身的素质是个必然的前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无疑自身学识和修养是个基本条件。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知识,而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当我们已经有资格去做一个老师之后,要做的事就是能否适应要求,能否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程标准,是教师面临的新的课题。我作为一个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确实感觉到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新课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新课程要求数学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这样的教学源自于开放而又活力的学习氛围,源自于从一年级开始就为学生树立的培养阅读的目标,更源自老师的不断激励和鞭策,我想,在这样的氛围下去学习,其收获之大不言而喻。
然而在我们平时的有些课堂教学中,基本是按照一个模式去走,先是回顾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为我们新的知识的开展垫下良好的基础。然后是引入部分,这个部分通常是被有经验的老师认为能出彩的一个关键点,也就是由上节课的知识自然的过度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的知识。接着讲解新知识,例题,练习,小结,布置作业。一节课算是圆满结束。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叶圣陶说:“教学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彻底转变观念,由以前的演讲师、布道者的形象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的形象,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其实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可以供我们借鉴,只有靠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积极而认真地尝试,力争找出适合自己的一种模式,形成自己的独有风格。
在遵循着新课标的同时,有效的教学改革也要同步进行,讲学稿近年在各个地方都有声有色的开展着,所谓“讲学稿”,是指各教研组的教师,在课前进行集中备课,并将准备好的稿子当成预习资料,至少提前一天发到学生手里,以达到课堂上的教、学“共振效应”。“讲学稿”里,列出了课堂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解题技巧等诸多内容。我想讲学稿,它的优秀正是它突破了以往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而变革为学生提前预习,完成下节课老师该讲解的知识,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去吸取知识。在有问题的地方,老师通过评改讲学稿,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这不仅大大的缩短了老师上课讲的时间,也更大的提高了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我们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引导学生真正的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法去探求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有所获,确有所得。为了更好的用活数学教材,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教师应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