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骨科论文1900字_医学骨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导读:医学骨科论文1900字对于很多想要评定职称的小伙伴们来说,应该都是需要撰写这方面的论文的,也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晋升机会,本论文分类为骨科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医学骨科论文19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医学骨科论文1900字(一):预见性护理对于促进骨科护理效果的医学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促进骨科护理效果的医学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8例骨科患者作为临床观察资料,并将其按照护理方法进行分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且观察组没有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和压疮。结论:将预见性护理运用在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提高并发症预防效果,减少并发症产生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患者康复,并且能够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骨科护理;医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218-02
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來越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就随之提高。预见性护理是以预防为主的护理模式,主要是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护理的难点和危险因素,实施预防性护理,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笔者将预见性护理运用在骨科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的医学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8例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37例,最小患者28岁,最大患者75岁,平均(58.6±2.4)岁。患者受伤原因:高处坠落、车祸、打架等。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两组患者的病情、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因素差异不显著,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接受骨科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护理、疼痛护理、运动指导以及健康饮食等。
观察组:首先,进行皮肤护理,尤其是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要鼓励并帮助患者尽量多下床活动;如果患者病情严重不能下床活动,则应结合具体情况,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并且针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护理,调节血液循环。同时,保持皮肤干燥,如果出现皮肤污染,则应及时进行清洁,并且进行一定润肤护理;床单被褥等需要及时更换[1]。其次,做好感染预见性护理。主要针对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进行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戒烟,指导其正确的呼吸方法、咳痰方法等,并且利用扣背等方式帮助患者咳痰,必要时使用雾化方法,每天两次,保证排痰的有效性。同时,保持病房内良好的通风,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出现交叉感染;还应叮嘱患者多喝水,特别是需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每天的饮水量应在1500ml至2000ml。此外,还需要做好便秘、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2]。准确记录患者的排便情况,帮助患者规划饮食,并且在按摩护理措施的辅助下促进肠胃蠕动,必要时可以使用缓泻剂,预防便秘;对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需要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肌肉收缩训练,或是采取被动按摩的方式预防血栓,并且观察患者下肢水肿、皮温以及颜色等情况。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即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便秘、压疮、泌尿系统感染,对比分析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骨科患者的数量随着骨质疏松患病率的升高、交通事故频发等因素随之增加,这些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长时间住院,而此期间需要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和骨科基础护理等措施,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减少疼痛、饮食等对患者康复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指导患者适当运动以及呼吸等,确保患者康复。
在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主要围绕患者的疾病和疼痛实施护理,加之护理人员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与患者沟通的机会较少,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不多,对护理效果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便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影响康复效果[3]。预见性护理是针对骨科患者的生理特点制定护理措施,即评估患者并发症的类型和发生的几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有利于降低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同时,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可促使患者配合护理,并且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4]。可见,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
本次临床讨论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且观察组没有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和压疮。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的损伤一般发生的比较突然,患者在康复期间主要受到疼痛和卧床休息的影响较多,容易产生其他并发症,不利于康复。而预见性护理则是针对患者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症状进行评估,并且采取预防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并且能够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充分证明预见性护理的骨科护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
作者简介:赵慧,本科,护师;张艳艳,本科,主管护师
医学骨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析如何提高医学生骨科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摘要】对医学学生来说,临床实习是大学教育阶段重要环节,是促进医学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型的关键时期。可以说临床实习质量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在临床实习期间,是否习得、掌握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以及养成高尚的医德医风,是医学生成为一个优秀医生的重要内容。因而在医学生实习期间,应根据骨科临床特点,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骨科临床教学质量。
【关键词】医学生骨科学教学质量临床实习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243-02
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和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相比,医学教育对专业化程度、实践性有较高要求,并且培养周期长,教育成本高。因此,一名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在具备扎实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提升临床实践技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临床医务工作者转型的关键阶段,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所以,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医学学生实习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而骨科临床教学实践性更强,有着和其他学科不同的特征,以下是对骨科临床教学特点的探讨。
1.建立完善的实习教学制度
1.1严格实行主治医师带教责任制
实行主治医师带教责任制主要是指在每一轮学生到科室时,教学秘书都会按照学组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具体分配给每一位主治医师,实行一对一的教学。主治医师负责向实习生讲授、检查和考核。教学组定期检查带教任务的主治医师,确保带教质量。
1.2健全教学查房制度
教学查房主要是指带教老师带领实习学生进行临床查房。如教学查房时,对一个外伤患者,老师应指导实习生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伤者的症状、伤后伴随症状、病人的体征或骨科专有体征等,通过已有的器械检查,如CT检查、B超检查等,综合所有症状和资料进行初步诊断,尤其是对于合并上的病人,应完善检查,除了做骨盆、四肢骨折、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还要对患者的胸腹、颅脑等脏器损伤进行诊断。教学查房不仅可有效补充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助提高实习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2.增强和患者的沟通能力
2.1带教老师做好和患者沟通交流的示范
在实习生进入骨科接触患者时,带教老师应告知其沟通的要点和重要性。首先,老师应要求实习生熟悉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然后结合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患者进行示范沟通。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沟通方式去临床实习,若发现问题,老师应及时进行再示范。对沟通中的疑难问题,带教老师应亲自解释和说明,以免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医生行为散漫或者言语生硬等不良印象。
2.2培养具有骨科专业特色的医患沟通
骨科专业特点主要有:(1)骨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骨科疾病关系到肿瘤、创伤、感染和畸形等方面,存在创伤、关节和脊柱等亚专业,总共有数千种病种,并且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加上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手术方式更新更加快速。(2)骨科疾病的治疗周期长,在住院或者康复期间,患者极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3)骨科急诊创伤患者较多,很多患者及其家属为了快速解除疾病的痛苦,往往要求急诊手术治疗,因而,给予医生的准备时间不够充分,也缺乏沟通。(4)骨科急诊手术较多,而且手术方式多,具有很高手术风险性,因而导致骨科医疗纠纷案件发生率比较高。基于这些方面的原因,骨科实习生应充分掌握骨科疾病的特点,充分了解患者的诉求,展开具有骨科专业特色的沟通,尽可能规避医疗风险[1]。
3.规范化的骨科临床教学
3.1规范化的骨科体格检查训练
带教老师需正确示范规范化的骨科体格检查方法,老师应注意耐心引导、反复训练,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望、触、动、量检查方法。老师应给学生讲解检查时的注意点:(1)按照从上到下、从躯干到四肢的顺序,实行望、触、动、量等检查。(2)注意观察患者左右肢体的对比和上下对比。(3)在检查时,应保持动作的准确、轻柔,以免出现二次组织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4)评估患者肢体功能时应结合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5)充分了解各种体格检查特殊实验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临床意义。带教老师应结合检查原理,多次示范和训练检查手法,确保学生正确掌握。
3.2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
在骨科疾病诊断中,影像学发挥着重大作用,有些影像学检查直接决定着疾病的诊断。X线片是骨科疾病的基础检查,而CT等检查逐步广泛运用在骨科疾病检查中。带教老师应告知学生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成像原理、特点和适应症,使学生能够根据骨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合理选择X线、CT等影像检查,不仅节约医疗资源,而且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3加强阅读影像学资料培训
作为一名骨科医师,正确阅读影像成像是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带教老师应加强学生阅读影像學资料的培训力度。首先,老师应收集和整理骨科疾病典型的影像学资料,为学生建立影像学资料库,在带教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各种疾病的特征从资料库中提取影像资料,并对比分析该影像学资料的特点和类似的影像学特点。另外,在影像学资料教学中,带教老师可以将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2]。
4.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4.1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
在临床思维中,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是基础。不同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千变万化,需要充综合分析临床资料,才能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因此,带教老师在讲授一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对临床资料展开综合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此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2临床实践能力
对于骨科临床医师来说,采集病史,进行规范的体格检查,熟练止血、打结和缝合等外科基本操作技术,都是在临床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临床技能。因此,在实习教学时,带教老师应狠抓学生病史采集、外科基本功训练等几个重要环节,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比如,一些基本临床操作,如缝合、换药和外壳清创等,带教老师示范后,并讲清要点和注意事项后,提供机会给学生上手操作,而带教老师一旁监控,如有错误及时指出、纠正,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5.注重人文教育
在实习带教的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从医理念,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并且贯穿于学生整个临床实习过程,同时,带教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另外,带教老师不仅要教授骨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在教学内容中加入社会、伦理和法制方面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6.结束语
在新时代,社会对医疗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通过教授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临床实践能力、注重人文教育等,切实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由医学生向医务工作者的转型奠定过硬基础。